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口腔印模技术与硅橡胶印模技术在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徐春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59-61,共3页
对数字化口腔印模技术与硅橡胶印模技术在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某医院进行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的80例病患,按照盲分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硅橡胶印模技术,观察组采取数... 对数字化口腔印模技术与硅橡胶印模技术在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某医院进行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的80例病患,按照盲分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硅橡胶印模技术,观察组采取数字化口腔印模技术,对比两组病患修复效果;对比两组病患取模时间和修复体戴牙时间;对比两组病患修复体边缘密合性;对比两组病患修复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患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取模时间和修复体戴牙时间明显较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修复体边缘密合性明显较优(P<0.05);对比两组病患修复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中,对比硅橡胶印模技术,采用数字化口腔印模技术能够提升修复效果,缩短取模时间和修复体戴牙时间,提升修复体边缘密合性,提升病患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口腔印模技术 硅橡胶印模技术 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模型印模技术对模型游离端形态及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隋磊 刘红红 +1 位作者 余培 高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修正模型印模技术对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模型游离端牙槽嵴形态及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下颌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采用修正模型印模法及常规印模法分别为同一患者取模;将模型游离端由远中至近中... 目的探讨修正模型印模技术对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模型游离端牙槽嵴形态及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下颌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采用修正模型印模法及常规印模法分别为同一患者取模;将模型游离端由远中至近中逐层进行冠状横截面扫描;比较图像形态差异,并分析该差异与横截面位置之间的关系。将患者按配对设计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修正模型印模技术和常规印模技术取模制作RPD;比较2组患者适应期的调改次数、适应期结束后义齿咀嚼是否有力、咀嚼时游离端基托是否存在肉眼可见动度。结果修正模型印模法及常规印模法所获模型同一横截面图像像素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者小于后者;像素数差值D与切磨次数N(横截面位置)之间呈负相关;修正模型组适应期调改次数(次:1.12±0.77 vs 3.41±0.82)、游离端基托存在肉眼可见动度阳性率低于常规模型组(0 vs 18.5%),调改后义齿咀嚼有力阳性率高于常规模型组(96.3%vs74.1%)。结论采用修正模型印模技术所获模型的游离端牙槽嵴形态与常规印模法所获模型有明显差异,距末端基牙远中面越远差异越大;采用该技术取模制作的RPD修复效果优于采用常规印模技术制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印模技术 远中游离端 牙列缺损 可摘局部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传统种植印模精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允 于皓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种植印模的制取是种植修复获得长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时至今日,传统种植印模仍然广泛应用于种植修复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本文从种植体间的角度、印模材料、印模方法、印模制取过程中的操作以及种植体及各组件设计等方面对口腔传统种... 种植印模的制取是种植修复获得长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时至今日,传统种植印模仍然广泛应用于种植修复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本文从种植体间的角度、印模材料、印模方法、印模制取过程中的操作以及种植体及各组件设计等方面对口腔传统种植印模精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传统种植印模的制取提供较为全面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口腔印模 精确性 口腔印模技术 口腔印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口受限患者的数字化修复1例及文献回顾
4
作者 杨铮灏 朱熙亭 +2 位作者 李晨 周敏 甘雪琦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目的探讨因系统性硬皮病导致的特殊张口受限(小口畸形)患者取模困难时准确得到其口内模型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遵循医学伦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1例肯氏Ⅰ类下颌牙列缺损的硬皮病张口受限患者应用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导,结合传统印模方... 目的探讨因系统性硬皮病导致的特殊张口受限(小口畸形)患者取模困难时准确得到其口内模型的方法。方法本研究遵循医学伦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1例肯氏Ⅰ类下颌牙列缺损的硬皮病张口受限患者应用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导,结合传统印模方式的分段印模方案。根据其本身的左、右下颌牙列制作个别托盘后进行分段式取模,同时口内扫描取得上、下颌软硬组织形态数据。在获得各部分模型后,对下颌模型进行扫描和数字对齐,形成最终的牙列模型,并借助CAD/CAM技术设计制作最终的可摘局部义齿,同时结合文献对张口受限患者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诊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义齿固位良好,获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患者对该义齿的咀嚼效率等功能行使均满意。文献复习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结合传统印模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拟合可以准确地得到患者口内模型,为后续修复做好基础工作。然而患者下颌牙列前段无牙时该流程误差可能较大,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结论以数字化技术为主导,结合传统印模方式的分段印模方案用于修复张口受限患者的牙列缺损效果良好,患者就医体验、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畸形 硬皮病 张口受限 牙列缺损 口腔印模技术 分段式取模 口内扫描 数字化对齐 可摘局部义齿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