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作为叙事者的两种窄视角叙述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新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6-99,103,共5页
随着现代叙述技巧的发展,由人称代词"他"所标识的叙事者也由一种叙述体态发展为三种,即在神性化的万能叙事者"他"之后,又分别产生了人性化和物性化的叙事者"他"。在确认"他"的叙事者身份之后,... 随着现代叙述技巧的发展,由人称代词"他"所标识的叙事者也由一种叙述体态发展为三种,即在神性化的万能叙事者"他"之后,又分别产生了人性化和物性化的叙事者"他"。在确认"他"的叙事者身份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后出现的两种体态,都属于窄视角的叙事模式,它们与传统神性化的全聚焦叙事模式在诸多方面截然不同,而这两者自身又各具特点,值得我们关注研究。通过分析这两种窄视角的叙述状况,也可以看到它们各自叙述表达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者“他” 神性化叙事者 人性化叙事者 物性化叙事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生涯与心灵轨迹的自述——喻向午评论集《叙事者的远见》读札
2
作者 王泽龙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4期55-57,共3页
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编辑人一本好的刊物,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商品;文艺期刊千万种,为什么《长江文艺》能在文艺期刊界众口皆碑?70多年来,历任《长江文艺》主编与编辑共同打造了这个期刊品牌。刊物品质的保证当然要依靠主编与主要编辑来... 一个有人文情怀的编辑人一本好的刊物,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商品;文艺期刊千万种,为什么《长江文艺》能在文艺期刊界众口皆碑?70多年来,历任《长江文艺》主编与编辑共同打造了这个期刊品牌。刊物品质的保证当然要依靠主编与主要编辑来实现。喻向午没有担任过主编、社长,却在《长江文艺》从事编辑工作近三十年,是这本刊物成长的见证人与建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期刊 期刊品牌 心灵轨迹 叙事者 评论集 职业生涯 人文情怀 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实克论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者及其功能
3
作者 刘云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普实克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成果,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者及其功能进行分析,并在与中国古典小说叙事者功能的对比中,展示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变过程。在主观主义及个人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者及叙事视角从中国古典小说... 普实克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成果,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者及其功能进行分析,并在与中国古典小说叙事者功能的对比中,展示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变过程。在主观主义及个人主义思潮下,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者及叙事视角从中国古典小说的说书人全知视角向第一人称叙事及限知视角转变。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功能从串联社会生活变为叙述自我主体,叙事者开始成为小说的表现对象。并且,中国现代小说作家通过"不可靠叙事"使叙事者与作者或隐含作者的价值判断相疏离,改变了文学革命之前叙事者多与作者或隐含作者的价值判断相重合的状况,体现出叙事手法的多样性。另外,通过典型性处理,第一人称限知叙事在现代作家笔下具有更为深广的象征意义,利于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罗斯拉夫·普实克 叙事者 叙事者功能 中国现代小说 晚清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者角色 被引量:1
4
作者 段晓明 袁立本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4-146,共3页
关键词 故事化 叙事者 纪录片 叙事文本 叙事学分析 亚里士多德 叙述者 不可或缺 文学作品 戏剧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早期历史叙事中的叙事者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宁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1-213,共3页
春秋至西汉是我国古代史学建立的重要时期,其中足以构成史学发展阶段性的著述有《春秋》、《左传》和《史记》。《春秋》处在中国史学的草创阶段,其叙事极其简略;《左传》处于历史叙事的成熟阶段;《史记》处于中国早期历史叙事的辉煌顶... 春秋至西汉是我国古代史学建立的重要时期,其中足以构成史学发展阶段性的著述有《春秋》、《左传》和《史记》。《春秋》处在中国史学的草创阶段,其叙事极其简略;《左传》处于历史叙事的成熟阶段;《史记》处于中国早期历史叙事的辉煌顶峰,代表了中国早期历史叙事的最高成就。三部历史叙事文本的叙事者处于不同的位置,《春秋》的叙事者出现在本文的叙述层,《左传》的叙事者出现在本文的故事层,《史记》的叙事者以明确的身份“太史公”出现在交流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者 《春秋》 《左传》 《史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视剧叙事者现身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忠伟 周靖波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53,共3页
任何叙事本文之中都存在着叙事者。作为用视听语言叙事的电视剧这种新的虚构叙事的文本样式 ,其叙事者现身在不同类型的电视剧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虽然在故事讲述的同时 ,它给予受述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但是在故事的背后 ,叙事者仍然不... 任何叙事本文之中都存在着叙事者。作为用视听语言叙事的电视剧这种新的虚构叙事的文本样式 ,其叙事者现身在不同类型的电视剧中呈现出不同的形式。虽然在故事讲述的同时 ,它给予受述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但是在故事的背后 ,叙事者仍然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主观态度流露出来 ,叙事者也因此现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者 受述者 故事 虚构叙事 想象 呈现 电视剧 视听语言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字》全知叙事者在人物塑造中的女性主义心声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家和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106,共6页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来审视《红字》中的人物形象,读者不难发现,全知叙事者在人物塑造中渗透着女性主义心声。全知叙事者笔下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和珠儿反叛、美丽、勇敢、独立并让人同情,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丁梅斯代尔虚伪、懦弱...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来审视《红字》中的人物形象,读者不难发现,全知叙事者在人物塑造中渗透着女性主义心声。全知叙事者笔下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和珠儿反叛、美丽、勇敢、独立并让人同情,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丁梅斯代尔虚伪、懦弱、胆怯,齐灵沃斯阴险、丑陋。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对《红字》中的男女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阐释了全知叙事者在人物塑造过程中的女性主义心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字》 全知叙事者 人物刻画 女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诗玛》异文的叙事者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崎明 马继明 《社科纵横》 2010年第5期120-121,共2页
在民间流传的各种《阿诗玛》异文中,利用不同的"叙事者"来形成变异。在叙述同一或大致相同的故事时,采用不同的"叙事者"来讲故事,从而形成各种异文文本的差异。各个文本中,频繁地使用"外显的叙述者",而&q... 在民间流传的各种《阿诗玛》异文中,利用不同的"叙事者"来形成变异。在叙述同一或大致相同的故事时,采用不同的"叙事者"来讲故事,从而形成各种异文文本的差异。各个文本中,频繁地使用"外显的叙述者",而"内隐的叙述者"基本上没有,这一现象出现的充分地反映出《阿诗玛》的异文文本的口传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诗玛》 异文 叙事者 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的叙述层与叙事者 被引量:5
9
作者 赵炎秋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3-77,共5页
《红楼梦》中的叙事可以分为背景叙事和故事叙事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有两个叙述层,与此相应的叙事者分别是"作者"、"在下、"石头以及故事叙事第一叙述层中的部分人物。故事叙事是《红楼梦》叙事的主体,背景叙事... 《红楼梦》中的叙事可以分为背景叙事和故事叙事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有两个叙述层,与此相应的叙事者分别是"作者"、"在下、"石头以及故事叙事第一叙述层中的部分人物。故事叙事是《红楼梦》叙事的主体,背景叙事则为故事叙事提供了背景与框架,为小说的叙事虚构世界提供了存在的依据与合理性。而从叙事逻辑的角度看,背景叙事的第二叙述层与故事叙事的两个叙述层又构成一个叙事连续体,三个层面互相依存又互相支撑,共同完成《红楼梦》叙事的任务与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叙述层 叙事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事者和隐含作者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桂霞 《洛阳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51-54,共4页
运用叙事学理论,从文本整体出发,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形象的特征:徘徊于成人与儿童之间,成熟与幼稚交织,各个方面都无法确定自身,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巨大分离。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矛盾。通... 运用叙事学理论,从文本整体出发,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形象的特征:徘徊于成人与儿童之间,成熟与幼稚交织,各个方面都无法确定自身,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巨大分离。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矛盾。通过对这一形象塑造过程的文本分析,推导出隐含作者的意图:展现青春期成长过程中的矛盾、迷茫和彷徨,让更多正在青春沼泽地跋涉的迷茫者意识到这种状况是成长的必然。因此,总体而言,它是一部客观展现青少年艰难成长历程的成长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叙事者 作者 人物形象 青少年 小说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想_助+VP”句式与隐性叙事者的间性认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有顺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5期81-83,共3页
现代汉语北方方言中有一类包含助动词"想"的"NP+想助+VP"句式。考察"NP+想助+VP"句式的准入条件和构式特点,并借鉴叙事学理论讨论该句式得以产生的修辞动因。
关键词 助动词 隐性叙事者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叙事者站在故事之外——论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2
12
作者 曹波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34-36,共3页
从创作《太阳照样升起》以来 ,海明威一直梦想着让叙事者“远远站在故事之外”。由于他坚持“冰山”理论 ,其笔下的叙事自我必然要同经历自我保持恰当的距离 ;虽然作者偶尔作出“主观介入” ,但作者预设的时空视点恰到好处 ,有利于戏剧... 从创作《太阳照样升起》以来 ,海明威一直梦想着让叙事者“远远站在故事之外”。由于他坚持“冰山”理论 ,其笔下的叙事自我必然要同经历自我保持恰当的距离 ;虽然作者偶尔作出“主观介入” ,但作者预设的时空视点恰到好处 ,有利于戏剧化的叙事者带着超然的态度站在故事之外 ,冷静、客观地叙述往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者 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叙事策略 人称视角 叙事自我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不可靠叙事者理论及其叙事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莹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5-77,共3页
随着20世纪下半叶韦恩·布斯的经典叙事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不可靠叙事者"、"隐含作者"等理论不断引起关注和热议。近现代的作品也越来越趋向"不可靠叙事"的类型,这类作品具有以反讽、陌生化等主要叙... 随着20世纪下半叶韦恩·布斯的经典叙事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不可靠叙事者"、"隐含作者"等理论不断引起关注和热议。近现代的作品也越来越趋向"不可靠叙事"的类型,这类作品具有以反讽、陌生化等主要叙事效果来吸引读者阅读的同时,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正确分析"隐含作者"的真正意图,而不被文本叙事者所欺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叙事者 隐含作者 《花腔》 《地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暗的心脏》的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明刚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3-44,59,共3页
一个世纪以来,读者对《黑暗的心脏》一书一直兴趣不减,意义的不确定推动着研究持续不断,虽然研究者已经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视角、方法,但探讨空间仍然相当大。文章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叙事者概念和普洛普的神话模式来发掘康拉德的叙事策... 一个世纪以来,读者对《黑暗的心脏》一书一直兴趣不减,意义的不确定推动着研究持续不断,虽然研究者已经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视角、方法,但探讨空间仍然相当大。文章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叙事者概念和普洛普的神话模式来发掘康拉德的叙事策略和叙事结构,以及探讨所产生的结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者 复调 叙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边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炎秋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边缘化是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第一人称 ,同时又具有第三人称的某些特点 ,能够讲述按照逻辑与常识第一人称叙事者所不知道的事情。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边缘化是叙事的两个基本原则———现实生活与叙事的内在... 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边缘化是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第一人称 ,同时又具有第三人称的某些特点 ,能够讲述按照逻辑与常识第一人称叙事者所不知道的事情。第一人称叙事者的边缘化是叙事的两个基本原则———现实生活与叙事的内在自足性相互妥协的结果。它有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人称叙事者人物角色的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叙事者 边缘化 热奈特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格与贾平凹作品中的傻瓜叙事者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萌 李杉婵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9-61,共3页
美国犹太裔作家辛格与中国乡土文学代表人物贾平凹虽然受到不同文化的浸染,但他们的作品均以乡土为背景,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传统民间文化。而他们的最重要作品《傻瓜吉姆佩尔》和《秦腔》不约而同地将"傻瓜"作为小说的主要叙事... 美国犹太裔作家辛格与中国乡土文学代表人物贾平凹虽然受到不同文化的浸染,但他们的作品均以乡土为背景,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传统民间文化。而他们的最重要作品《傻瓜吉姆佩尔》和《秦腔》不约而同地将"傻瓜"作为小说的主要叙事者,尽管这两部作品在篇幅和内容上有很大差异,但作品中体现出了同样的民族精神。本文以两位作家的叙事艺术为出发点,探讨"傻瓜"叙事者在他们作品中的意象,揭示作家在物质至上的现代文化冲击下,对传统民间文化逐渐衰落的忧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傻瓜 叙事者 传统 民间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意象化的叙事者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岳林 《宿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64-68,共5页
"石头"充当叙事者成为意象化的叙事者,这是《红楼梦》独特的叙事特点。从"以象含事"展开主题意旨、"以象写事"建构人物形象、"以象运事"推动叙述层次转换等方面,石头意象发挥了独特的叙事功能... "石头"充当叙事者成为意象化的叙事者,这是《红楼梦》独特的叙事特点。从"以象含事"展开主题意旨、"以象写事"建构人物形象、"以象运事"推动叙述层次转换等方面,石头意象发挥了独特的叙事功能,从而使得《红楼梦》叙事具有了诗化叙事的形式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头” 意象化的叙事者 诗化叙事 功能 形式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豆》中的叙事者如何设障——兼谈《红豆》出现叙事裂痕的原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苟瀚心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4期98-99,共2页
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分析叙述者压制潜意识层面的个人话语倾向所采用的手法,从文本层面挖掘叙事出现裂痕的原因。
关键词 叙事 叙事者 革命 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讲故事到讲神话——评《月亮和六便士》中叙事者的独特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0-61,共2页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采用第一人称旁观者的叙事视角,为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思特克里兰德作传。众多评论家指责小说是一部失败的传记,因为叙事者从开始的作传记到讲故事再到最后的讲神话,没有能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真实可信的形象。毛...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采用第一人称旁观者的叙事视角,为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思特克里兰德作传。众多评论家指责小说是一部失败的传记,因为叙事者从开始的作传记到讲故事再到最后的讲神话,没有能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真实可信的形象。毛姆假借叙事者之手,故意拉开读者与主人公和与自己的距离,以此说明解释天才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者 传记 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电影的叙事者 被引量:2
20
作者 金虎 《写作》 2011年第7期66-69,共4页
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学者往往将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叙事理论简单地移植到电影叙事中来,如将小说中的人称叙事套用到电影叙事中,无意识或有意识地把电影的叙事者等同于小说的叙事者。诚然,同为叙事艺术,电影同小说在诸多方面具有重... 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学者往往将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叙事理论简单地移植到电影叙事中来,如将小说中的人称叙事套用到电影叙事中,无意识或有意识地把电影的叙事者等同于小说的叙事者。诚然,同为叙事艺术,电影同小说在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相似之处;然而两者由于存在方式和媒介特质的不同,它们在叙事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叙事 叙事者 叙事理论 叙事艺术 媒介特质 存在方式 小说 有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