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水泥环的变形套管修复过程实验 被引量:5
1
作者 邓宽海 刘婉颖 +3 位作者 孙永兴 曾德智 林盺盺 林元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78,共6页
油气田现场经常凭经验确定旋压整形器修复变形套管所需的修复力和扭矩,而不合理的整形力或扭矩容易造成变形套管和周围水泥环的二次损伤及卡钻事故。为此,在YAW-200压力试验机上分别制作了无水泥环(水泥环完全损伤)、水泥环部分损伤和... 油气田现场经常凭经验确定旋压整形器修复变形套管所需的修复力和扭矩,而不合理的整形力或扭矩容易造成变形套管和周围水泥环的二次损伤及卡钻事故。为此,在YAW-200压力试验机上分别制作了无水泥环(水泥环完全损伤)、水泥环部分损伤和水泥环未损伤等3种类型的P110SS变形套管,并采用?126 mm和?133 mm的2种旋压整形器对3种变形套管进行整形测试,得到了变形套管整形所需的整形力和修复扭矩、变形套管回弹量的测试数据。实验结果表明:(1)修复过程中整形力与扭矩整形时间的关系密切——弹性变形阶段,随修复时间增加环向应变呈线性增加,整形力和扭矩早期呈缓慢增加后期保持不变,塑性变形阶段套管开始屈服,随修复时间增加环向应变呈非线性增加,整形力和扭矩急剧降低,直到整形工具通过变形套管,直到整形力和扭矩降低到最低为止;(2)修复后的回弹量不可避免且较大(2.90~3.04 mm),表明水泥环的损伤程度对变形套管的修复具有较大影响;(3)水泥环未损伤的变形套管修复所需机械载荷大于水泥环部分损伤变形套管所需机械载荷,带水泥环变形套管修复所需机械载荷大于无水泥环变形套管所需的机械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泥环的变形套管 修复过程 旋压整形器 整形测试 整形力 扭矩整形时间 回弹量 机械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技术在修复变形套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晋军 刘长松 +1 位作者 耿新中 王开峰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5期19-21,共3页
为解决套管缩径、弯曲、错断变形直接影响油井生产的问题 ,采用爆炸技术修复变形套管 .该技术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冲击波胀开变形套管 ,打开通道 ,达到修复的目的 .文中根据现场应用情况 ,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 ,装药结构 ,施工工艺... 为解决套管缩径、弯曲、错断变形直接影响油井生产的问题 ,采用爆炸技术修复变形套管 .该技术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冲击波胀开变形套管 ,打开通道 ,达到修复的目的 .文中根据现场应用情况 ,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 ,装药结构 ,施工工艺等 ,进行了分析研究和经验总结 ,并提出一些建议 .经现场应用证明 ,该技术结构简单 ,使用安全 ,成本低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技术 套管变形 修复 油井 装药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井变形套管爆炸修复技术
3
作者 李森茂 《爆破》 CSCD 2001年第3期86-88,共3页
结合大量的地面试验数据和现场应用数据 ,从机理研究、装药设计、弹体结构、选井条件和应用效果等方面对爆炸修套技术进行了全面论述 。
关键词 爆炸修复 变形套管 油井施工 石油井 油田 油水井 爆炸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油田“科技兴油”论坛——荆丘油田油(水)井变形套管整形修复技术
4
作者 王树义 董范 《科技与效益》 1998年第7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华北油田 科技兴油 油田 套管变形 整形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水平井压裂后变形套管液压整形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宏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3-178,共6页
页岩油藏需要大规模体积压裂后才能获得工业油流,但大液量、大排量的体积压裂易导致套管变形、缩径,套变段以下井段无法下入压裂工具和投产工具,而常规液压整形技术存在修复能力差、滚珠易落井和有效期短等不足,难以满足工艺要求。为解... 页岩油藏需要大规模体积压裂后才能获得工业油流,但大液量、大排量的体积压裂易导致套管变形、缩径,套变段以下井段无法下入压裂工具和投产工具,而常规液压整形技术存在修复能力差、滚珠易落井和有效期短等不足,难以满足工艺要求。为解决该问题,设计加工了扩张式胀管器等系列液压胀套工具,经过室内试验,完善了胀套工艺,形成了页岩油水平井压裂后变形套管液压整形技术。沧东凹陷页岩油水平井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有效期长,可以解决页岩油开发中的套管变形问题,满足投产时连续管钻除多级压裂桥塞(扫塞)恢复底层井段能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套管变形 套管整形 液压胀套 体积压裂 水平井 沧东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整形技术在修复变形套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徐骞 段宝林 《试采技术》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为解决套管缩径、弯曲、错断等变形情况直接影响油井生产的问题。采用爆炸整形技术修复变形套管。该技术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冲击波胀开变形套管,打开通道,达到修复的目的。文中根据苏东238井现场应用情况,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 为解决套管缩径、弯曲、错断等变形情况直接影响油井生产的问题。采用爆炸整形技术修复变形套管。该技术是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高压冲击波胀开变形套管,打开通道,达到修复的目的。文中根据苏东238井现场应用情况,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装置结构,施工工艺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和经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经现场应用证明,该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变形 整形工艺 爆炸整形技术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法修复变形套管的药量计算
7
作者 杨荣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8-49,共2页
针对油田生产中大量油井套管变形的特点,提出用爆炸胀形法修复变形套管的基本思路,给出了该方法的物理模型和炸药用量的计算公式,并用大庆油田的一个工程实例井资料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
关键词 爆炸法 套管变形 修复 药量计算 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全尺寸剪切变形与损伤检测试验研究
8
作者 孙京 张来斌 +2 位作者 樊建春 杨紫微 张智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3-131,共9页
为研究在剪切载荷作用下套管的变形与损伤行为,通过搭建全尺寸套管剪切加载试验系统,对全尺寸套管进行剪切加载与变形损伤试验,采集其在剪切变形与破坏过程中的加载载荷与变形量,利用自主设计的套管损伤磁记忆内检测装置采集套管试样的... 为研究在剪切载荷作用下套管的变形与损伤行为,通过搭建全尺寸套管剪切加载试验系统,对全尺寸套管进行剪切加载与变形损伤试验,采集其在剪切变形与破坏过程中的加载载荷与变形量,利用自主设计的套管损伤磁记忆内检测装置采集套管试样的表面磁场分布信号,评估套管的损伤状态,并建立了套管剪切变形有限元模型,分析套管试样在剪切加载过程的应力-应变分布与局部塑性变形和壁厚减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剪切载荷加载处套管试样有明显的塑性变形且壁厚减薄并产生穿透型裂纹区域,产生破坏时最大剪切载荷为1264 kN,其变形量为50.7 mm,产生的裂纹最大宽度为0.18 mm;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加载区域套管的塑性变形与壁厚减薄是产生穿透型裂纹的主要原因,试样的塑性区域与变形量的实际加载变形情况一致;通过提取采集的磁记忆检测信号的特征参数并绘制梯度云图,可以直观有效地检测套管的变形与损伤情况。研究结果可为磁记忆检测技术应用于套管损伤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尺寸试验 磁记忆检测 剪切载荷 套管变形与损伤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套管变形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尹奥博 李军 +1 位作者 连威 张辉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页岩气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套管变形(套变)现象显著,降低了储层动用率,增加了压裂成本。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页岩气水平井套管变形现状,以长宁-威远、泸州、威荣区块的套管变形数据为基础,总结了套管变... 页岩气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套管变形(套变)现象显著,降低了储层动用率,增加了压裂成本。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页岩气水平井套管变形现状,以长宁-威远、泸州、威荣区块的套管变形数据为基础,总结了套管变形问题在时间、空间、形态上的分布规律。讨论了套管及水泥环类型、固井质量、压裂及射孔参数、热应力等工程因素和储层非均质性、储层滑移等地质因素对套管变形的影响。调研分析结果认为,工程因素会使套管应力增加,但不易造成套管变形,而地质因素中多级压裂诱发天然裂缝和断层活化导致的储层滑移是套管产生较大变形的主控因素。针对该问题总结梳理了优选套管及水泥环参数、提升固井质量、优选压裂及射孔参数、优化井眼轨迹、控制储层滑移等多种控制方法,并提出了需提高对地层的认识和储层滑移预测精度等方面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压裂过程中套管完整性设计及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套管变形 水平井 储层滑移 主控因素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体积压裂套管变形预测方法与防控措施
10
作者 陈小璐 张雨菲 +2 位作者 罗伟疆 蔡卓林 鱼文军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25年第1期61-68,共8页
水平井体积压裂已成为致密油藏完井改造的关键技术。对于天然裂缝和断层发育的储层,高强度的储层改造极大增加了人工裂缝诱发断层滑移的概率,从而导致套管发生变形。为避免水力压裂诱发断层滑移导致套管受剪切变形,以数值模拟为手段,开... 水平井体积压裂已成为致密油藏完井改造的关键技术。对于天然裂缝和断层发育的储层,高强度的储层改造极大增加了人工裂缝诱发断层滑移的概率,从而导致套管发生变形。为避免水力压裂诱发断层滑移导致套管受剪切变形,以数值模拟为手段,开展了套管变形风险点预测与防控措施研究。以H井组为实例研究对象,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型和蚂蚁体追踪技术确定套管变形风险点,结合摩尔库伦准则和压裂参数优化,对套管变形风险点进行有效防控。研究结果表明,地质工程一体化模型和蚂蚁体追踪技术可有效识别井眼轨迹钻遇的断层和天然裂缝,预测H井组套管变形风险点20个。利用摩尔库伦准则确定断层激活滑动压力临界值为70 MPa,对H井组的体积压裂施工采用“错位射孔+降排量+降规模”对策,压裂过程中未发生套管变形。形成了一种套管变形风险点预测与防控技术,有效保障了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安全、提升了储层改造效率,为套管变形预测及防控措施研究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压裂 套管变形 地质工程一体化 摩尔库伦准则 断层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滑移剪切套管变形模拟及安全控制方法
11
作者 赵超杰 靳彦欣 +1 位作者 闫柯乐 王子栋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5年第3期27-35,共9页
页岩气多级压裂井套管剪切变形问题突出,阻碍了页岩气的安全、高效开发。目前剪切载荷下套管变形力学特征并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控制方法。因此,开展了剪切套管变形物模实验,确定了套管变形本构特征,建立了剪切载荷下套管变形数值模型,并... 页岩气多级压裂井套管剪切变形问题突出,阻碍了页岩气的安全、高效开发。目前剪切载荷下套管变形力学特征并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控制方法。因此,开展了剪切套管变形物模实验,确定了套管变形本构特征,建立了剪切载荷下套管变形数值模型,并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准确性。进一步开展了套管的抗剪切变形能力敏感性分析,构建了剪切载荷-套管变形量关系图版,提出了“利用数值模型反演套管变形段地层剪切载荷,结合剪切载荷-套管变形量关系图版,指导邻井套管安全优选”的工程方法。研究表明,剪切载荷下套管变形经历弹性微变形、塑性大变形2个阶段,变形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符合双线性特征,且大部分套管在2~3 mm位移下即进入塑性大变形阶段。增加套管壁厚能显著提高套管的抗剪切变形能力,但通过套管壁厚、钢级的优选仅可实现对二级、三级套管变形层段的初步安全控制;而对极严重套管变形层段,应考虑优化压裂参数预防断层滑移或降低地层剪切载荷等途径提升井筒完整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变形 断层滑移 剪切载荷 数值模型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地质工程套管变形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闫建平 来思俣 +5 位作者 郭伟 石学文 廖茂杰 唐洪明 胡钦红 黄毅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通过调研国内外大量页岩气井套管变形方面的文献,总结了页岩气井套管变形的类型,探讨了深、浅层页岩气套管变形影响因素差异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下一步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页岩气井套管变形类型主要包... 通过调研国内外大量页岩气井套管变形方面的文献,总结了页岩气井套管变形的类型,探讨了深、浅层页岩气套管变形影响因素差异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下一步主要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页岩气井套管变形类型主要包括挤压缩径变形和剪切变形,深层页岩气井出现套管变形的概率较中浅层更大,主要为剪切变形。(2)造成套管变形的工程因素包括井筒降温、固井质量、套管疲劳、套管质量以及井眼狗腿度等,地质因素包括岩石力学特性、非均匀地应力以及天然裂缝/断层滑移等;深层页岩气井套管变形主要受天然裂缝/断层滑移的影响。(3)页岩气井套管变形风险防治措施包括控制井筒温度及注入强度,采用水泥环力学性能参数较低的水泥进行固井作业,适当减小套管外径、增大壁厚、提升钢级等提高套管质量,以及尽量让井轨迹平滑等;对深层页岩气井可通过将井眼水平段延伸方向与岩层层理方向设计为一致,掌握裂缝分布情况、尽量避开高风险剪切滑移层段,对不同级别滑移风险层段合理降低压裂规模、调整井筒方位等措施来降低套管剪切变形的风险。(4)页岩气井套管变形防治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优选岩石力学特性好的压裂层段、最优井轨迹与地应力的关系分析、裂缝识别与评价、断层滑移量与套变量计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套管变形 剪切变形 水力压裂 天然裂缝 断层滑移 水平井 固井作业 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采水平井出砂段套管变形及屈曲风险分析
13
作者 肖遥 李进 +2 位作者 徐涛 袁伟伟 张启龙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7,共8页
针对储层出砂对热采井套管变形及稳定性影响的问题,开展了高温蒸汽对稠油储层岩石性质的影响试验;结合传热及热-固耦合理论,建立二维套管-水泥环-地层和三维套管屈曲模型,分析了注热过程中储层出砂对套管变形及屈曲的作用机理,并对比了... 针对储层出砂对热采井套管变形及稳定性影响的问题,开展了高温蒸汽对稠油储层岩石性质的影响试验;结合传热及热-固耦合理论,建立二维套管-水泥环-地层和三维套管屈曲模型,分析了注热过程中储层出砂对套管变形及屈曲的作用机理,并对比了不同出砂程度对套管变形和屈曲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储层出砂时,套管同时受热应力及周向非均匀地应力作用而产生内壁屈服,随着出砂区域增大,塑性变形逐渐增大;当出砂加剧导致地层亏空时,出砂段套管受储层岩石支撑作用减弱,注热形成的轴向热应力存在导致套管屈曲的风险;注入蒸汽温度为350℃条件下,地层亏空段小于3 m时套管没有屈曲风险;地层亏空段为4 m时,注热过程中套管轴向力达到临界屈曲载荷4 876.9 kN,对应临界屈曲温度为304.9℃,存在屈曲风险,且随着地层亏空段长度的增加,出砂段套管发生屈曲的临界载荷和对应温度均明显降低,屈曲风险加剧。研究结果可为热采井防砂设计及套管选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采水平井 出砂 套管变形 屈曲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水力压裂对套管变形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歆如 朱海燕 +4 位作者 王向阳 赵鹏 唐煊赫 王亚娟 王亮亮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6-733,共8页
为了深入研究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影响套管变形的主要因素和套管失效机理,文中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思想,建立了深层页岩水力压裂过程中的地层-水泥环-套管耦合作用下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以及诱发断层或天然裂缝滑移的... 为了深入研究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过程中影响套管变形的主要因素和套管失效机理,文中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思想,建立了深层页岩水力压裂过程中的地层-水泥环-套管耦合作用下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以及诱发断层或天然裂缝滑移的模型。以泸203井为例,系统分析了该井水力压裂缝扩展过程中的地应力演化过程,明确了压裂过程多因素影响下的断层/天然裂缝滑移为深层页岩套变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水力压裂过程中,三向地应力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水力裂缝扩展规律和展布特征;2)固井质量的缺陷对于套损的影响较为微弱,水力压裂引起的断层/天然裂缝滑移是引起套损的主要原因;3)压裂初期断层/天然裂缝存在快速滑移现象,当断层内流体压力足以克服垂向应力时,断层面上的剪应力完全释放,滑移停止。研究成果可为深层页岩气储层通过水力压裂高效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水力压裂 地应力演化 数值模拟 套管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径向变形可修复界限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翟晓鹏 楼一珊 +2 位作者 周建良 王木乐 陈灿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1,共4页
由于缩径变形套管的最小可修复内径没有明确值,导致采用胀管器整形时容易造成套管二次伤害。在分析胀管器冲击整形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缩径变形套管的整形工艺,利用ANSYS/LS-DYNA动力有限元程序编制了确定缩径变形套管可修复最小内径... 由于缩径变形套管的最小可修复内径没有明确值,导致采用胀管器整形时容易造成套管二次伤害。在分析胀管器冲击整形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根据缩径变形套管的整形工艺,利用ANSYS/LS-DYNA动力有限元程序编制了确定缩径变形套管可修复最小内径的计算程序。以钢级P110、139.7mm不同壁厚套管为例,计算了不同缩径量下的最小修复内径,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了缩径套管内径与胀管器规格对应图版。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效胀管器修复缩径套管时,最小修复内径取决于套管的屈服强度和需要达到的最小通径,为了达到所需的最小通径,需要在最小修复内径基础上换3~4种规格的胀管器。在中原油田文95-86井的应用表明,根据计算出的最小修复内径修复缩径套管,可以在保证不伤害套管的前提下提高修复缩径套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变形套管修理最小修复内径文95-86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水力压裂过程中套管变形影响因素研究
16
作者 刘海龙 贾赛楠 李博 《矿山工程》 202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自2012年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页岩气商用开发活动以来,在页岩气水平井水力压裂过程中,套管变形问题频繁发生。尽管目前学者对其中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套管变形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 自2012年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页岩气商用开发活动以来,在页岩气水平井水力压裂过程中,套管变形问题频繁发生。尽管目前学者对其中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套管变形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中的套管变形率高于其他地方,且以剪切变形为主。影响页岩气水平井套管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套管抗挤强度减弱、地质因素、水泥环质量、压裂施工参数等。本研究可为页岩气水平井水力压裂过程中套管变形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水力压裂 套管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震源机制的页岩气压裂井套管变形机理 被引量:35
17
作者 郭雪利 李军 +3 位作者 柳贡慧 陈朝伟 任凯 来东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5-669,共5页
在页岩气多级压裂过程中,断层滑动是导致套管变形的重要因素。震源机制可以较为准确地刻画断层参数,高应力降、高矩震级和低剪切模量会增加断层滑动距离。文中分析了断层力学状态,明确了断层滑动的力学机理,基于震源机制原理,利用现场... 在页岩气多级压裂过程中,断层滑动是导致套管变形的重要因素。震源机制可以较为准确地刻画断层参数,高应力降、高矩震级和低剪切模量会增加断层滑动距离。文中分析了断层力学状态,明确了断层滑动的力学机理,基于震源机制原理,利用现场微地震数据反演了断层滑动距离。在此基础上利用分步有限元建模方法建立组合体模型,对断层夹角、断层滑动距离、水泥环弹性模量、水泥环和套管厚度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套管变形量较吻合。研究表明:断层与井眼夹角为45°时,套管应力和变形量达到最大值;滑动距离为50 mm时,套管最大变形量可达35 mm;若断层发生滑动,则水泥环弹性模量、厚度以及套管壁厚等参数的调整都很难保证套管安全。因此,压裂施工之前,必须对页岩储层的断层分布有清晰认识,避免在断层发育部位施工,以保证套管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微地震 套管变形 断层滑移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套管变形研究综述 被引量:47
18
作者 席岩 李军 +2 位作者 柳贡慧 曾义金 李剑平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页岩气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出现的套管变形问题,运用力学实验手段以及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多级压裂过程中套管强度以及应力变化,研究了环空束缚流体、岩性界面、温压交变、地层滑移对套管应力以及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页岩气井压... 针对页岩气水平井多级压裂过程中出现的套管变形问题,运用力学实验手段以及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了多级压裂过程中套管强度以及应力变化,研究了环空束缚流体、岩性界面、温压交变、地层滑移对套管应力以及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页岩气井压裂过程中套管变形以剪切变形和挤压变形为主,变形点具有从趾端到跟端不断增多的分布特点,且部分位置变形情况随时间推移不断加剧;环空束缚流体、岩性界面显著提升了套管应力,但不是导致套管应力超过屈服强度的充分原因;套管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后,温压交变将会加剧挤压变形程度;断层沿天然裂缝或层理弱面滑移导致套管发生剪切变形,增加套管厚度或者采用分段固井方式有利于降低套管剪切变形风险。研究成果可为压裂过程中套管完整性设计及控制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理论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变形 多级压裂 热-流-固耦合 温压交变 地层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套管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夏竹君 杨锡兵 +4 位作者 曾敏梅 柳晓英 向素利 董慧超 王素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1-273,共3页
介绍了普光气田套管变形监测情况及套管变形结果,分析了套管变形与地层岩性、盐层厚度、固井质量、套管厚度、地震以及时间延长等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5.12"大地震诱发并加速了盐岩层的蠕变,造成套管变形,随着时... 介绍了普光气田套管变形监测情况及套管变形结果,分析了套管变形与地层岩性、盐层厚度、固井质量、套管厚度、地震以及时间延长等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5.12"大地震诱发并加速了盐岩层的蠕变,造成套管变形,随着时间的延长,变形情况越来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套管变形 盐岩层 蠕变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变形预防措施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练章华 张先普 +3 位作者 李斌 赵国珍 王钢 董范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24,共5页
建立了岩石粘弹塑性蠕变应变率的数学模型及套管内壁变形位移总体数学模型,应用初应变法求解粘弹塑性岩石与套管相互作用的力学关系,再结合套管变形的计算机仿真软件,用加厚套管、加强筋套管及双层组合套管仿真模拟了预防粘弹塑性流... 建立了岩石粘弹塑性蠕变应变率的数学模型及套管内壁变形位移总体数学模型,应用初应变法求解粘弹塑性岩石与套管相互作用的力学关系,再结合套管变形的计算机仿真软件,用加厚套管、加强筋套管及双层组合套管仿真模拟了预防粘弹塑性流动地层引起套管变形的3种措施。仿真模拟出抵抗华北油田荆丘地区盐岩塑性流动地层套管变形的最终方案,即采用双层组合套管,对这类油田新并套管设计和老井套管修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变形 数学模型 模拟 油层套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