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济机制 被引量:97
1
作者 王利明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6-161,共16页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在事故损害赔偿领域,很多国家或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和社会救助为内容的多元、系统的受害人救济模式。致力于建构和谐社会的我国,也应顺应世界法制的此种重要发展趋势,并依据我国法制的发展... 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在事故损害赔偿领域,很多国家或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和社会救助为内容的多元、系统的受害人救济模式。致力于建构和谐社会的我国,也应顺应世界法制的此种重要发展趋势,并依据我国法制的发展现状,以侵权责任法为基础,建立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保险和社会救助并行发展的多元化受害人救济机制。基于此,应当以一种更为宏大、系统的视角看待当前的侵权责任法制定问题,即在制定侵权责任法时,须尽力协调好侵权责任与责任保险、社会救助之间在受害人保护上的体系关联与制度衔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害人救济机制 侵权责任法 责任保险 社会救助
原文传递
涉众型金融犯罪中“先刑后民”观念的摈弃——以受害人权利救济为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冯钟鸣 《武陵学刊》 2017年第2期48-52,共5页
涉众型金融犯罪除具有刑民交叉这个根本特征外,还有金额大、受害人多、受害人自身有过错、涉案地域广、案件处理周期长等特点,其犯罪所侵犯的客体既包括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还包括受害人的财产所有权。现行金融类案件的处理往往强调&qu... 涉众型金融犯罪除具有刑民交叉这个根本特征外,还有金额大、受害人多、受害人自身有过错、涉案地域广、案件处理周期长等特点,其犯罪所侵犯的客体既包括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还包括受害人的财产所有权。现行金融类案件的处理往往强调"先刑后民"的原则,重视刑事惩罚而忽视了受害人权利的救济,甚至人为地耽误了受害人权利救济的最佳时机,因此有必要对"先刑后民"这一司法实践中的原则进行反思,这一原则并非处理刑民交叉案件的原则,错误地坚持这一原则势必带来受害人权利救济的困惑。处理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应该坚持个案分析,综合运用各项原则,注重被害人的程序选择权,彰显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实现法治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众型金融犯罪 先刑后民 受害人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适用性分析——以对受害人的救济与事故预防为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卿 黄硕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期136-143,共8页
在风险频发的社会背景下,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确可以通过保险赔付在相当程度上确保对受害人的有效救济,从而实现分配正义的目标;但立法者的考量往往应不限于此,还需考虑采用特定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相较于其它替代性救济制度,是否能够以... 在风险频发的社会背景下,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确可以通过保险赔付在相当程度上确保对受害人的有效救济,从而实现分配正义的目标;但立法者的考量往往应不限于此,还需考虑采用特定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相较于其它替代性救济制度,是否能够以更小的社会总成本来实现上述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所针对的风险的预防和治理。本文采用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先分析使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在法学与经济学上的原因,进一步比较分析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同其它替代性制度的优缺点,认为应通过制度优化来解决采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以更小的社会总成本来实现风险的预防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受害人救济 替代性救济制度 法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法律救济的检讨 被引量:7
4
作者 贺光辉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高空抛物行为乃加害人不明的一般侵权行为,其与建筑物致人损害及共同危险行为均有本质区别。在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时,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受害人救济的规定,缺少相应的法理依据,对责任人也有失公平,于发现真正的加害人及公共安全的维持也并... 高空抛物行为乃加害人不明的一般侵权行为,其与建筑物致人损害及共同危险行为均有本质区别。在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时,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受害人救济的规定,缺少相应的法理依据,对责任人也有失公平,于发现真正的加害人及公共安全的维持也并无裨益,甚至还会引发恶意诉讼的风险。对高空抛物行为的抑制及受害人的救济,要靠公安机关的积极介入,及时查明加害人;扩大处罚性损害赔偿范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培育保险市场,建立业主责任保险制度等途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抛物 立法检讨 受害人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法律救济的检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贺光辉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高空抛物行为与建筑物致人损害及共同危险行为有本质区别。在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时,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受害人救济的规定缺少相应的法理依据,对责任人也有失公平,甚至还会引发恶意诉讼的风险。对高空抛物行为的抑制及受害人的救济,要靠公安... 高空抛物行为与建筑物致人损害及共同危险行为有本质区别。在高空抛物致人损害时,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受害人救济的规定缺少相应的法理依据,对责任人也有失公平,甚至还会引发恶意诉讼的风险。对高空抛物行为的抑制及受害人的救济,要靠公安机关的积极介入,及时查明加害人;扩大处罚性损害赔偿范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救助体系等途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抛物 立法检讨 受害人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权法的救济功能
6
作者 邹红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0年第6期55-56,共2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侵权法立法工作已宣告结束.由于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与体系多是移置而来,普通民众对这一套规范我们的行为、确立我们的权利、保护我们的权利的制度仍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侵权法立法工作已宣告结束.由于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与体系多是移置而来,普通民众对这一套规范我们的行为、确立我们的权利、保护我们的权利的制度仍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通过宣传、普及侵权法知识,帮助普通百姓了解、认识这部权利保护法,通过侵权法了解、认识普通人享有的权利、保护自己的权利,将是法律工作者尤其是法律教育、普及工作者的一项行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法 受害 过错 侵权行为法 救济功能 《侵权责任法》 推定因果关系 受害人救济 损害赔偿 侵权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婚外恋的道德与法律评价——兼评婚姻家庭法草案相关规定 被引量:3
7
作者 石春玲 田耘 《政法论丛》 CSSCI 1998年第5期40-42,共3页
近几年,婚外恋现象的持续蔓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形成严重冲击。婚姻家庭法起草过程中,有关第三者与婚外恋问题争议很大。本文试图对婚外恋进行道德与法律评价,以期对婚姻立法有所启示。一、婚外恋的道德评价首先,与自然界普遍... 近几年,婚外恋现象的持续蔓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形成严重冲击。婚姻家庭法起草过程中,有关第三者与婚外恋问题争议很大。本文试图对婚外恋进行道德与法律评价,以期对婚姻立法有所启示。一、婚外恋的道德评价首先,与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其他两性结合不同,婚姻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外恋 婚姻家庭法 道德与法律 第三者 婚姻立法 配偶权 侵权行为 忠实义务 受害人救济 行为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责任承担
8
作者 汪玉妃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8-40,共3页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类型,它不同于共同侵权、单独侵权和共同危险行为,其加害人的责任承担方式也不一样。《侵权责任法》出台后,使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这一特殊侵权类型第一次上升到法律这一位阶。文章主要阐述无...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类型,它不同于共同侵权、单独侵权和共同危险行为,其加害人的责任承担方式也不一样。《侵权责任法》出台后,使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这一特殊侵权类型第一次上升到法律这一位阶。文章主要阐述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责任承担的相关规定的合理性和不足,并结合理论界各种观点表明笔者对此问题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思联络 连带责任 按份责任 平均责任 受害人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规模侵权事件中企业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
9
作者 郭玮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伴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类侵权行为不断涌现,尤其是大规模侵权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在侵害我们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别是在食品、药品安全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大规模侵权,一旦发生人身损害,... 伴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类侵权行为不断涌现,尤其是大规模侵权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在侵害我们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别是在食品、药品安全和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大规模侵权,一旦发生人身损害,往往受害人数众多、赔偿金额巨大,后果严重甚至危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大量的安全事故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主体。然而,企业在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时,却由于资金短缺、程序复杂,面临着救济受害人不及时、不充分的缺陷,需要通过建立多元化救济机制、设立基金、政府扶助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企业赔偿制度,从而保障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侵权 人身损害赔偿 企业责任 受害人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规模侵权的多元解决机制
10
作者 马欣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0-23,共4页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侵权事件频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对于大规模侵权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概念、性质,理论界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已有观点的总结、分析,对"如何界定大规模侵权"的问题做出回答;同时结合国外经验,通过分析不同救济...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侵权事件频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对于大规模侵权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概念、性质,理论界尚无定论。本文通过对已有观点的总结、分析,对"如何界定大规模侵权"的问题做出回答;同时结合国外经验,通过分析不同救济机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结合实例,就建立大规模侵权多元救济机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侵权 受害人救济 多元化救济机制 侵权责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司法意见”谈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责任与风险规避
11
作者 宋安成 《城市开发》 2019年第23期44-45,共2页
201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司法意见”),该“司法意见”围绕高空抛物、坠物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明确了相应的刑事责任、... 2019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司法意见”),该“司法意见”围绕高空抛物、坠物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明确了相应的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认定与追究问题。针对抛物行为人查找难、打击弱、责任认定难,受害人救济不及时不充分,承担补偿责任的无辜居民范围过广等问题,“司法意见'进行了分析和厘清,对于解决目前出现的高空抛物、坠物可能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人身伤害问题,有着非常现实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抛物 民事责任 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 物业服务企业 受害人救济 人身伤害 补偿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害赔偿范围确定中的法律政策 被引量:24
12
作者 姜战军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105,共15页
现实生活中的损害广泛和复杂,而民法只对有限范围内的损害提供救济。法律政策决定着民法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在近代民法,通过过错责任、因果关系、非财产损害不赔偿原则、直接受害人理论以及违约责任中的可预见规则等法技术过滤工具,... 现实生活中的损害广泛和复杂,而民法只对有限范围内的损害提供救济。法律政策决定着民法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在近代民法,通过过错责任、因果关系、非财产损害不赔偿原则、直接受害人理论以及违约责任中的可预见规则等法技术过滤工具,实现的是最大限度地保障经济自由、行为自由和最低限度地救济受害人的法律政策。随着民法向现代发展中法律政策强调有限制的经济自由、合同风险更加公平的分担以及对人具体关怀下受害人最大限度的救济,各国法通过扩展无过错责任、扩大非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和可请求赔偿主体以及发展法定的一般注意义务来予以回应。我国损害赔偿法应明确其法律政策,并以此为前提确定更加合理的损害赔偿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赔偿范围 法律政策 行为自由 受害人救济
原文传递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功能初探 被引量:12
13
作者 罗丽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9-106,共8页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功能 ,决定着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方式 ,也关系到环境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认定 ,以及具体功能的实现手段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 ,因此 ,研究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之功能 ,是完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功能 ,决定着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方式 ,也关系到环境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认定 ,以及具体功能的实现手段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 ,因此 ,研究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之功能 ,是完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功能包括 :复原功能、惩罚功能、抑制功能和环境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侵权 民事责任 环境保护 受害人救济 复原功能 惩罚功能 抑制功能
原文传递
精神病人监护人责任保险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长丹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期40-50,共11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其中重症精神病患者人数超过1600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精神病人侵权责任主要由其监护人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其中重症精神病患者人数超过1600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精神病人侵权责任主要由其监护人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为精神病人权益保护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却并未解决精神病人侵权责任风险分散渠道狭窄及受害人损失难以得到及时赔的偿问题。一些地方政府自2015年底开始推广精神病人监护人责任保险,以转移和分散监护人责任、稳定社会秩序。但该险种在合同主体选择、免责条款范围等方面不利于商业保险助推社会保障功能的实现。进一步完善保险实践,将更有利于该险种发挥其应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人 监护人责任 社会保障 受害人救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