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3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受冻环境对混凝土服役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晓鹏 彭刚 +1 位作者 牛荻涛 杨超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1-1070,共10页
为准确评估混凝土早期受冻对其服役期性能的影响,模拟早期突然受冻环境,测试了不同早期受冻环境下混凝土服役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动弹性模量等宏观性能参数和孔隙结构、吸水特征等微观指标;分析了受冻温度、受冻时长、起冻时刻等... 为准确评估混凝土早期受冻对其服役期性能的影响,模拟早期突然受冻环境,测试了不同早期受冻环境下混凝土服役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动弹性模量等宏观性能参数和孔隙结构、吸水特征等微观指标;分析了受冻温度、受冻时长、起冻时刻等环境参数对混凝土服役期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受冻温度越低、受冻时长越长,混凝土服役期宏观性能劣化越明显,浆气比减小,含气量、吸水率、吸水孔率增大,各孔径的气孔数量均有所增加;受冻温度从-1℃降到-5℃、受冻时长从2h延长至4h时,混凝土服役期性能劣化明显,而受冻温度从-5℃降到-9℃、受冻时长从4h延长至8h时,混凝土服役期性能劣化程度较小;初凝后、终凝前受冻的混凝土服役期性能劣化最显著,初凝前受冻的混凝土服役期性能劣化次之,终凝后受冻的混凝土服役期性能劣化程度较小且损失程度随受冻时混凝土龄期的增长而减小;随着起冻时刻的延后,混凝土的浆气比增大,而含气量、吸水率、吸水孔率减小,终凝前起冻的混凝土各孔径梯度的气孔数量明显大于终凝后起冻的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早期受冻 服役性能 起冻时刻 受冻温度 受冻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拉尔地区C30负温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试验研究
2
作者 杨海明 蒋永中 +2 位作者 彭锭生 马兵 薛武魁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研究了不同配合比下C30混凝土在-5~-20℃受冻温度下的受冻临界强度,同时采用快冻法对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混凝土在-15℃温度下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未掺防冻剂混凝土在受冻时,其预养护时间和受冻临界强度具有规律性的变化。... 研究了不同配合比下C30混凝土在-5~-20℃受冻温度下的受冻临界强度,同时采用快冻法对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混凝土在-15℃温度下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未掺防冻剂混凝土在受冻时,其预养护时间和受冻临界强度具有规律性的变化。受冻温度愈低,混凝土预养护时间愈长,受冻临界强度愈大。但在相同受冻温度下,掺防冻剂负温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呈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无规律性。掺与未掺防冻剂负温混凝土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后,后期抗压强度均有所保障,但抗冻性较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混凝土劣化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温混凝土 受冻临界强度 预养护时间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树受冻的原因及防冻栽培技术
3
作者 卜召军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6期60-62,共3页
探讨石榴树受冻的主要原因,指出这些因素对石榴树生长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系列防冻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地方建园,以提高石榴树的抗冻能力;推广设施栽培,为石榴树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树干涂白、药剂防冻等。防冻技术的应用不仅能降低... 探讨石榴树受冻的主要原因,指出这些因素对石榴树生长的负面影响,提出一系列防冻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地方建园,以提高石榴树的抗冻能力;推广设施栽培,为石榴树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树干涂白、药剂防冻等。防冻技术的应用不仅能降低石榴树受冻风险,还能提高产量和品质,确保石榴树安全越冬,保障石榴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树 受冻 防冻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受冻温度对负温混凝土微观结构与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董淑慧 冯德成 +1 位作者 江守恒 朱卫中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63-66,共4页
为降低负温给混凝土结构带来的内部损伤,采用压汞法测孔、扫描电镜微观形貌观察等实验手段,研究在不同温度早期受冻混凝土的孔径分布和微观结构及其抗压强度随龄期发展变化情况,探讨不同冻结温度下负温混凝土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的... 为降低负温给混凝土结构带来的内部损伤,采用压汞法测孔、扫描电镜微观形貌观察等实验手段,研究在不同温度早期受冻混凝土的孔径分布和微观结构及其抗压强度随龄期发展变化情况,探讨不同冻结温度下负温混凝土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期养护温度越低,水泥石初始结构越疏松,<20 nm的凝胶孔含量明显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较低;转入标准养护后,负温混凝土孔径趋于细化,抗压强度得以迅速增长,-5℃受冻的混凝土,转标准养护28 d后>200 nm孔含量几乎与标准养护28 d混凝土相当,抗压强度亦接近。但-10℃和-15℃受冻的两组混凝土中大孔含量仍略高于标准养护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对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受冻 混凝土 微观结构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受冻环境下含粉煤灰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包文忠 殷会玲 +2 位作者 罗忠涛 赵军 张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研究了早期受冻环境下粉煤灰单掺以及与硅灰复掺情况下水泥砂浆试件的力学性能及其微观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同配合比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预养护2 h再在-15℃受冻8 h时,其3 d抗压强度与标准养护3 d的抗压强度相差不大。在单掺粉煤灰15... 研究了早期受冻环境下粉煤灰单掺以及与硅灰复掺情况下水泥砂浆试件的力学性能及其微观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同配合比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预养护2 h再在-15℃受冻8 h时,其3 d抗压强度与标准养护3 d的抗压强度相差不大。在单掺粉煤灰15%时,2 h标养后冻8 h的3 d强度达到标养的78.9%;粉煤灰掺入15%硅灰8%时的2 h标养受冻8 h的3 d强度能达到标养的81.0%,复掺后强度有所提高。粉煤灰等掺合料掺入有利于降低总孔隙率,而最可几孔径下降幅度较大,未掺加8 h受冻时为50.39 nm,而在8%硅灰20%粉煤灰受冻8 h时为11.06 nm,说明粉煤灰的加入降低了大孔含量,增加无害孔含量,而无害孔可以抵抗早期冻胀应力,合理的孔结构有利于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早期抗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受冻 水泥基材料 粉煤灰 硅灰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即时受冻条件下外加剂和掺和料对负温混凝土性能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思佳 纪国晋 +2 位作者 陈建国 孔祥芝 马锋玲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9-655,共7页
在-10℃即时受冻条件下,采用SK复合防冻剂、粉煤灰、纤维素醚和硅粉配制C30F300混凝土,以研究无预养情况下,化学与矿物外加剂对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耐久性能和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即时受冻条件下,掺加SK复合防冻剂可配制满... 在-10℃即时受冻条件下,采用SK复合防冻剂、粉煤灰、纤维素醚和硅粉配制C30F300混凝土,以研究无预养情况下,化学与矿物外加剂对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耐久性能和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即时受冻条件下,掺加SK复合防冻剂可配制满足C30F300设计等级的负温混凝土,复掺SK复合防冻剂和矿物掺和料是制备负温混凝土的关键技术.另外,借助X射线衍射(XRD)、压汞法(MI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方法,对比研究了未掺与掺加SK复合防冻剂水泥净浆的水化过程,阐明了SK复合防冻剂的作用机理;从理论上探讨了SK复合防冻剂、纤维素醚和矿物掺和料对负温混凝土的作用,可以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即时受冻 负温混凝土 化学外加剂 矿物掺和料 SK复合防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受冻混凝土服役性能损伤探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胡晓鹏 赵楠 +1 位作者 杨超 牛荻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7-393,共7页
通过不同起冻时刻早期受冻混凝土服役性能的测试,分析了起冻时刻对混凝土损伤形态、强度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渗透性及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起冻时刻对混凝土服役性能的影响程度表现为2.0h受冻最显著,0.5h受冻与8.0... 通过不同起冻时刻早期受冻混凝土服役性能的测试,分析了起冻时刻对混凝土损伤形态、强度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渗透性及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及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起冻时刻对混凝土服役性能的影响程度表现为2.0h受冻最显著,0.5h受冻与8.0h受冻损伤程度相当、次之,1,3d受冻时损伤程度最小且随着起冻时刻的推迟损伤程度减轻;受冻混凝土劈拉强度损失最显著,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次之,抗压强度损失最小;3d受冻试件的抗渗性略差于未冻混凝土,1d受冻试件更差,而0.5,2.0,8.0h受冻试件最差,甚至超出AutoClam设备的测试范围.随着起冻时刻的推迟,终凝后受冻混凝土的孔隙结构趋近于未冻混凝土;初凝前受冻混凝土部分损伤可修复,浆体自身、浆体与粗骨料间有肉眼可见裂缝,孔径0~0.06mm的弦长频率明显降低,各孔径梯度的含气量(体积分数)均不同程度增大;初凝后终凝前受冻混凝土浆体自身、浆体与粗骨料间均有明显裂缝,细骨料颗粒显露明显,孔径1.70~4.00mm的弦长频率、孔径2.00~4.00mm的含气量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早期受冻 起冻时刻 服役性能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受冻对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任慧韬 刘丽霞 王珏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6-801,共6页
通过中心拔出试验,研究了早期受冻对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期温度和养护条件对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养护条件下的荷载滑移曲线。结果表明:养护条件对黏结试件的破坏形式有较大影响;试件早期受冻... 通过中心拔出试验,研究了早期受冻对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影响以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期温度和养护条件对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养护条件下的荷载滑移曲线。结果表明:养护条件对黏结试件的破坏形式有较大影响;试件早期受冻后,钢筋与混凝土黏结强度下降,且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下降幅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早期受冻 黏结强度 黏结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受冻机理及防冻外加剂作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苏晓宁 王瑄 迟道才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2-24,共3页
 本文综合并分析了多年来关于混凝土受冻机理的叙述,并对防冻外加剂作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 混凝土 外加剂 受冻 防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受冻程度核桃嫁接苗相关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丽丽 李保国 +4 位作者 齐国辉 郭素萍 张雪梅 邱政芳 杨光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1,共5页
为了解‘绿岭’核桃嫁接苗的抗寒性,以1年生‘绿岭’核桃嫁接苗为试材,采用受冻指数法研究了冬季自然条件下不同受冻程度苗木主干的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相对电导率及其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 为了解‘绿岭’核桃嫁接苗的抗寒性,以1年生‘绿岭’核桃嫁接苗为试材,采用受冻指数法研究了冬季自然条件下不同受冻程度苗木主干的束缚水与自由水比值、相对电导率及其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可溶性糖、淀粉、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受冻指数与束缚水/自由水的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96 52,休眠期‘绿岭’核桃嫁接苗未受冻害的束缚水/自由水阈值为>0.443;电导率与受冻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是0.991 19,‘绿岭’核桃嫁接苗抗冻性的相对电导率阈值为低于12.22%;木质部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与受冻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5 89、-0.964 32,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与受冻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6 53、-0.945 14;韧皮部中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与受冻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 25、-0.979 22,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与受冻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1 56、-0.938 91;相对电导率与受冻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为0.759 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嫁接苗 受冻指数 理化性质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灰质量比混凝土早期受冻氯离子扩散系数实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巨松 王保权 +1 位作者 杨奇 门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5-920,共6页
目的分析混凝土早期结构受冻损伤机理,解决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方法水灰质量比分别为0.38、0.44、0.50的混凝土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到1~5 d,-5℃、-20℃冻7 d,即时恢复标准养护累计28 d后,采用NEL法测试混凝土饱盐电导率,计算Cl-扩散系... 目的分析混凝土早期结构受冻损伤机理,解决混凝土耐久性问题.方法水灰质量比分别为0.38、0.44、0.50的混凝土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到1~5 d,-5℃、-20℃冻7 d,即时恢复标准养护累计28 d后,采用NEL法测试混凝土饱盐电导率,计算Cl-扩散系数.同时测试试件强度.结果 -20℃早期受冻后的Cl-扩散系数比-5℃早期冻的Cl-扩散系数后要小.-20℃早期冻后恢复标养的Cl-扩散系数比标养28 d的Cl-扩散系数小,-5℃冻后恢复标养的Cl-扩散系数比同条件-20℃的Cl-扩散系数小;-5℃冻后恢复标养的强度比同条件-20℃的强度大.早期受冻后恢复标养,水灰质量比为0.50的混凝土在预养3 d时出现峰值,而水灰质量比为0.38的混凝土在预养3 d时出现低谷.混凝土冻后恢复强度随预养护龄期增长而增大,在预养2~4 d强度增长平缓.结论水灰质量比大、-20℃混凝土早期受冻损伤是以结冰冻胀破坏为主的,水灰质量比小、-5℃混凝土早期受冻损伤是以迁移干燥破坏为主的.混凝土预养3 d对应的结构应是混凝土抗冻临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灰质量比 早期 受冻 氯离子扩散系数 孔结构 抗冻临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受冻掺合料混凝土服役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晓鹏 杨兰 +2 位作者 杨超 朱勇 赵楠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9,共7页
为评定早期冻融损伤对混凝土结构服役期承载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不同掺合料种类及掺量、不同起冻时刻的混凝土早期受冻试验,对比了不同受冻时刻混凝土服役期的表面损伤形态,研究了起冻时刻、掺合料掺量对早期受冻混凝土服役... 为评定早期冻融损伤对混凝土结构服役期承载性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不同掺合料种类及掺量、不同起冻时刻的混凝土早期受冻试验,对比了不同受冻时刻混凝土服役期的表面损伤形态,研究了起冻时刻、掺合料掺量对早期受冻混凝土服役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动弹性模量、渗透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早期受冻对混凝土服役性能的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起冻时刻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动弹模的影响程度均表现为2h>0.5h≈8h>1d>3d,劈拉强度损失最明显,动弹模损失次之,抗压强度损失最不显著;掺入20%粉煤灰或15%矿粉或20%煤矸石的混凝土早期受冻后的强度和动弹模损失最小,略小于普通混凝土;随着掺合料掺量的增加,同时刻受冻混凝土试件的抗渗水性和抗渗气性变差;未冻混凝土试件的抗渗性最好,3d受冻试件次之,1d受冻试件再次,而0.5、2、8h受冻试件最差甚至超出AutoClam设备的测试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合料混凝土 早期受冻 服役期 起冻时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受冻环境下含矿粉水泥砂浆抗冻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包文忠 殷会玲 +2 位作者 罗忠涛 赵军 张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研究了不同掺量矿粉及与硅灰复配对不同的早期受冻环境下水泥砂浆的强度、水化产物及其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复合防冻剂的情况下,预养护2 h以上的试块进行-15℃受冻8 h,试件3 d强度发展几乎不受影响,与标养3 d的强度相差不... 研究了不同掺量矿粉及与硅灰复配对不同的早期受冻环境下水泥砂浆的强度、水化产物及其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复合防冻剂的情况下,预养护2 h以上的试块进行-15℃受冻8 h,试件3 d强度发展几乎不受影响,与标养3 d的强度相差不大。预养护2 h,进行-15℃受冻8、10、12 h,复掺时矿粉10%硅灰8%时早期抗冻效果最佳。通过3 d龄期试件的微观形貌和孔隙观测,可发现矿粉的加入使孔隙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相比于未掺加组变化不是很大;当矿粉与硅灰复掺时,孔隙率和最可几孔径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8%硅灰+10%矿粉10 h受冻组的最可几孔径为32.29 nm,相比于未掺加组的151.04 nm,有很大程度的改善。说明了矿粉与硅灰的复掺能促进早期水化产物的形成,降低有害孔的含量,优化孔隙分布及孔径的大小,使试件能够有效抵抗早期受冻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受冻 水泥基材料 矿粉 硅灰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压强度的负温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江守恒 董淑慧 +2 位作者 朱卫中 李鹤斌 殷少辉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6,共3页
研究了预养时间对掺与不掺防冻剂的C30、C40、C50、C60强度等级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出了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和相应预养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受冻临界强度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提高;无论是掺加无机防冻剂还是有机防冻剂... 研究了预养时间对掺与不掺防冻剂的C30、C40、C50、C60强度等级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出了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和相应预养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受冻临界强度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提高;无论是掺加无机防冻剂还是有机防冻剂,均可以降低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缩短混凝土达到受冻临界强度所需的预养时间,对C30、C40混凝土的作用效果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温混凝土 抗压强度 受冻临界强度 预养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早期受冻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晓宁 王瑄 迟道才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89,92,共4页
为了研究混凝土早期负温行为,本研究对普通混凝土试件、含2%LJ115液体防冻剂混凝土试件和含5%BH-D48防冻剂的混凝土试件做早期受冻试验,测定不同负温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析三种试件的抗冻临界强度及达到抗冻临界强度的时间... 为了研究混凝土早期负温行为,本研究对普通混凝土试件、含2%LJ115液体防冻剂混凝土试件和含5%BH-D48防冻剂的混凝土试件做早期受冻试验,测定不同负温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析三种试件的抗冻临界强度及达到抗冻临界强度的时间。结果表明含2%LJ115液体防冻剂混凝土在预养7.48小时,抗冻临界强度为零时,就具有了抗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早期受冻 防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表面活化能的高原地区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预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雪峰 王华牢 刁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7-123,共7页
准确预估混凝土强度发展,避免其因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而遭受负温是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施工时需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现有成熟度法在对混凝土强度预测时,存在始终将表面活化能视为定值从而导致其预测精度下降的不足。该文通过设定目标预... 准确预估混凝土强度发展,避免其因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而遭受负温是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施工时需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现有成熟度法在对混凝土强度预测时,存在始终将表面活化能视为定值从而导致其预测精度下降的不足。该文通过设定目标预测强度以缩小强度预测范围,同时改进表面活化能的取值方法,提出了一种针对目标强度范围内混凝土强度进行准确预测的改进成熟度方法,并通过室内恒温及变温养护试验对该方法的预测准确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传统方法对目标强度范围内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的24组预测值中,20组预测值与实测值间误差大于10%,而利用改进成熟度法进行预测时,36组中有33组预测强度值与实测值间误差不超过10%,预测精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因此,在高原地区该法可被用于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进行准确预估,从而保证其在遭受负温时已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温度 抗压强度 高原 表面活化能 受冻临界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早期预养受冻破坏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巨松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47,50,共4页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在混凝土早期受冻冻害机理的研究现状,根据其他作者和本人的试验,对混凝土早期预养受冻冻害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承认迁移是早期冻害的一个原因外,提出了干燥也对早期冻害起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混凝土 早期预养受冻 冻坏机理 迁移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测点混合模型对混凝土坝受冻区坝体弹性模量的反演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建 王甜 +1 位作者 徐文鹏 彭泽豹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6-140,共5页
位于严寒地区的混凝土坝,由于没有及时做好保温措施,甚至某些早期建造的大坝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导致其在浇筑过程中受冻,坝体的参数会受到影响。通过改进一般的单测点混合模型,采用约束弹性模量调整系数范围的优化算法进行拟合计算,选... 位于严寒地区的混凝土坝,由于没有及时做好保温措施,甚至某些早期建造的大坝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导致其在浇筑过程中受冻,坝体的参数会受到影响。通过改进一般的单测点混合模型,采用约束弹性模量调整系数范围的优化算法进行拟合计算,选取测量精度较高的测点建立多测点联合反演受冻区弹性模量模型。以某混凝土重力坝为例对坝体受冻区弹性模量进行反演,得到的多测点混合模型拟合的复相关系数在0.98以上,与单测点混合模型反演结果相差不大,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证明采用多测点混合模型联合反演法反演大坝受冻区参数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评价严寒地区大坝坝体受冻区域混凝土强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冻区混凝土 弹性模量 多测点混合模型 线性约束优化算法 保温措施 联合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期受冻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国业 谢顺 王亮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06-1014,共9页
目的对初期受冻作用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C50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进行定量分析,为建筑结构设计和耐久性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对初期受冻90 d、120 d,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30、C50的混凝土梁进行室外受冻试验,将试验结果与对比组进... 目的对初期受冻作用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C50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进行定量分析,为建筑结构设计和耐久性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对初期受冻90 d、120 d,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30、C50的混凝土梁进行室外受冻试验,将试验结果与对比组进行分析比较,并运用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 C30钢筋混凝土梁初期受冻120 d后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相对下降了28.65%、39.24%和38.81%;90 d后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均下降了1.24%、5.72%和4.4%.C50钢筋混凝土梁初期受冻120 d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相对下降了2%、13.5%和31.3%;90 d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均下降了0.1%、0.4%和4.8%.结论初期受冻作用后梁仍然符合平截面假设.通过拟合得出的钢筋混凝土梁在初期受冻作用后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可以用于实际工程计算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受冻 混凝土梁 挠度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受冻混凝土孔隙结构特征及与宏观力学性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屈春来 林镕鹏 +2 位作者 刘世伟 宿辉 王晓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混凝土早期受冻在我国北方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早期受冻致损诱发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劣化,严重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和服役寿命。通过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和CT扫描试验,分析起冻时刻和冻结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重构... 混凝土早期受冻在我国北方地区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早期受冻致损诱发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劣化,严重影响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和服役寿命。通过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和CT扫描试验,分析起冻时刻和冻结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重构不同起冻时刻混凝土三维孔隙结构,探究不同起冻时刻混凝土孔隙分布和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开展早期受冻混凝土力学性能与孔隙结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起冻时刻的延迟,混凝土试块孔隙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平均孔隙表面积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平均孔径呈二次抛物线增加的变化趋势,平均孔隙形状因子呈先减小后增大又减小的变化趋势;平均孔隙表面积与早期受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相关性最好,建议优先选择平均孔隙表面积构建早期受冻混凝土的细观损伤指标。相关研究成果为揭示早期受冻混凝土的宏细观损伤机制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受冻 混凝土 CT扫描 孔隙结构特征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