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感病毒受体识别以及流感病毒跨宿主感染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6
1
作者 江经纬 潘德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近年来禽流感病毒在亚洲流行,使家禽养殖业受到很大冲击。令人担心的是,从东南亚疫情爆发地区还报道了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我国湖南等省也有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目前疫情虽然已经得到控制,但是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将长期在亚洲存... 近年来禽流感病毒在亚洲流行,使家禽养殖业受到很大冲击。令人担心的是,从东南亚疫情爆发地区还报道了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我国湖南等省也有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目前疫情虽然已经得到控制,但是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将长期在亚洲存在。由于流感病毒的自身基因组极易产生变异和亚洲地区家禽业的养殖模式特点,禽流感病毒极有可能进化成可以跨宿主感染的新型流感毒株。本文对流感病毒的受体识别和跨宿主感染的分子机理作一综述,并讨论若出现流感大流行时的药物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受体识别 跨宿主感染 分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Bp7蛋白gp38的克隆、表达及其受体识别活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麻海澜 孙虎芝 +1 位作者 任慧英 张灿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61-2467,共7页
为了研究噬菌体Bp7蛋白gp38在噬菌体吸附宿主菌过程中的作用,PCR扩增gp38基因,对gp38蛋白氨基酸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和同源性比对,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oldTF-gp38,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gp38的表达... 为了研究噬菌体Bp7蛋白gp38在噬菌体吸附宿主菌过程中的作用,PCR扩增gp38基因,对gp38蛋白氨基酸序列特征进行分析和同源性比对,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oldTF-gp38,在E.coli BL21中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gp38的表达;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制备gp38多克隆抗体。免疫电镜检测gp38在噬菌体Bp7表面的定位,蛋白竞争试验和抗体阻断试验测定gp38及其抗体对噬菌体Bp7吸附效率的影响。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p38蛋白氨基酸序列与T4噬菌体无同源性,与噬菌体T2、T6有同源性,C端序列保守区与高变区间隔排列,呈现马赛克特征;构建的重组质粒pColdTF-gp38在E.coli BL21实现可溶性表达,制备的gp38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6;免疫电镜检测结果表明,gp38蛋白抗体能够与长尾丝结合,引起噬菌体Bp7的聚集;蛋白竞争试验和抗体阻断试验结果表明gp38蛋白及其抗体均能完全抑制噬菌体Bp7对宿主菌E.coli K12的吸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gp38是噬菌体Bp7的尾丝蛋白,位于长尾丝末端,作为受体识别蛋白在噬菌体Bp7吸附宿主菌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这为进一步阐明宽宿主谱噬菌体Bp7识别受体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Bp7 gp38蛋白 序列分析 表达 免疫电镜 受体识别活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岩教授团队合作成果破解脂肪酸受体识别脂肪酸单双键并产生差异性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3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194,共1页
2023年3月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张岩教授团队联合山东大学于晓、孙金鹏、冯世庆教授团队在《科学》(Science)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Unsaturated bond recognition leads to biased signal in a fatty acid receptor”(DOI:10.1126/scienc... 2023年3月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张岩教授团队联合山东大学于晓、孙金鹏、冯世庆教授团队在《科学》(Science)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Unsaturated bond recognition leads to biased signal in a fatty acid receptor”(DOI:10.1126/science.add6220),成功从原子分辨率水平解析了脂肪酸受体GPR120形成信号转导复合物的精细三维结构,揭示了不同脂肪酸引发GPR120产生下游特定信号谱图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R120 原子分辨率 三维结构 团队合作 浙江大学医学院 受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识别受体在中耳炎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荧荧 刘洋 +2 位作者 郑体花 张肖林 赵洪春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2,共6页
中耳炎(otitis media,OM)有着高流行率和高发病率,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的重大医疗负担。先天性免疫系统是中耳内第一道防线,主要通过细胞上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对入侵病原体上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中耳炎(otitis media,OM)有着高流行率和高发病率,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的重大医疗负担。先天性免疫系统是中耳内第一道防线,主要通过细胞上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对入侵病原体上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做出反应而激活免疫反应。文章针对PRRs在OM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回顾并综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OM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模式识别受体 先天性免疫反应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识别受体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董泽耀 庄小密 鲁静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确切调控机制仍不清楚。近年研究发现,固有免疫应答是DCM发展过程的中心环节。模式识别受体是执行固有免疫功能的重要分子,主要包括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视黄酸诱导基因Ⅰ样受体、C... 糖尿病心肌病(DCM)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确切调控机制仍不清楚。近年研究发现,固有免疫应答是DCM发展过程的中心环节。模式识别受体是执行固有免疫功能的重要分子,主要包括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视黄酸诱导基因Ⅰ样受体、C型凝集素受体、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样受体、清道夫受体和环状GMP-AMP合成酶。现就上述几种模式识别受体在DCM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DCM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模式识别受体 固有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固有免疫识别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景锋 邵军军 +2 位作者 常惠芸 高闪电 李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17-1220,共4页
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抵御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前提则是病毒固有免疫识别受体对病毒感染相关模式分子的识别。目前病毒固有免疫识别受体主要是Toll样受体家族和RIG样受体家族的成员。现就这些受体的特征及其在识别病毒感染相关模式分... 固有免疫应答是机体抵御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其前提则是病毒固有免疫识别受体对病毒感染相关模式分子的识别。目前病毒固有免疫识别受体主要是Toll样受体家族和RIG样受体家族的成员。现就这些受体的特征及其在识别病毒感染相关模式分子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病毒识别受体 TLR R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毛癣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Dectin-1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英 陈剑 +5 位作者 万苗坚 赖维 郑跃 李美荣 陈荣章 李晓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8-681,共4页
目的研究红色毛癣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Dectin-1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对红色毛癣菌的免疫应答及其机制。方法红色毛癣菌孢子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株HaCaT细胞共培养,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共... 目的研究红色毛癣菌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Dectin-1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对红色毛癣菌的免疫应答及其机制。方法红色毛癣菌孢子与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株HaCaT细胞共培养,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共培养后HaCaT细胞TLR-2,TLR-4,Dectin-1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共培养后不同时间段HaCaT细胞TLR-2,TLR-4及Dectin-1平均荧光强度;采用蛋白芯片抗体阵列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36种不同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急性时相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共培养6 h后,TLR-2,TLR-4,Dectin-1mRNA表达上调;共培养量明24显h增后加TL。R结-2,论T L人R角-4,质D形ec成tin细-1胞平对均红荧色光毛强癣度菌增的高免,细疫胞识因别子和I应L-答8,,I在-30一9,定IF程N-度γ,上IL可-6通,IL过-1上3调在红Ha色Ca毛T癣细菌胞刺中激模后式分识泌别受体TLR-2,TLR-4及Dectin-1后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毛癣菌 HaCaT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有免疫相关模式识别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何邵平 贺建华 +2 位作者 陈佳亿 陈福 欧淑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844-3851,共8页
固有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防御微生物感染的第1道防线。模式识别受体(PRRs)中的Toll样受体(TLRs)、核苷酸寡聚结合域样受体(NLRs)和视黄酸诱导基因1样受体(RLRs)等识别不同或重叠的微生物组成成分,形成相应的信号转导产生免疫应答。近些... 固有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防御微生物感染的第1道防线。模式识别受体(PRRs)中的Toll样受体(TLRs)、核苷酸寡聚结合域样受体(NLRs)和视黄酸诱导基因1样受体(RLRs)等识别不同或重叠的微生物组成成分,形成相应的信号转导产生免疫应答。近些年对于固有免疫相关PRRs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思路。本文对固有免疫相关PRRs的特征及不同PRRs的信号传导途径之间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模式识别受体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闫鸿斌 高闪电 +1 位作者 贾万忠 才学鹏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9-362,共4页
天然免疫系统要依赖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入侵的外源病原微生物,然后将其清除。哺乳动物主要具有两类微生物识别系统,一类是膜结合受体,如Toll样受体,可识别胞外微生物,然后活化细胞内信号来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模式识别受... 天然免疫系统要依赖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入侵的外源病原微生物,然后将其清除。哺乳动物主要具有两类微生物识别系统,一类是膜结合受体,如Toll样受体,可识别胞外微生物,然后活化细胞内信号来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包括NOD样受体和具有螺旋酶结构域的抗病毒蛋白RIG-1和MDA5。这些胞浆分子可识别病原微生物、非微生物以及一些危险信号,在机体的健康与疾病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细胞内天然免疫受体的种类和功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免疫 胞内模式识别受体 NOD样受体 RIG-1 MDA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调节炎症性肠病的模式识别受体及信号转导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晓梅 施征 +4 位作者 马晓芃 周次利 秦秀娣 刘慧荣 吴焕淦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3期136-139,共4页
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机理之一,艾灸疗法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实现对炎症性肠病的防治作用。本文从肠道菌群失调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模式识别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模式识别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及艾灸调整机... 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机理之一,艾灸疗法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实现对炎症性肠病的防治作用。本文从肠道菌群失调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模式识别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模式识别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及艾灸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优势等几方面进行论述,认为肠道菌群失调、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对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艾灸对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是深入阐释艾灸治疗炎症性肠病作用机理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炎性肠疾病 模式识别受体 肠道菌群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感染时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表达、相互作用及其与炎症反应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策 陈永华 +3 位作者 黄宏 王海燕 谢国旗 蒋建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从免疫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水平揭示创伤感染条件下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为探寻有效调控炎症反应的措施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小鼠内毒素血症、盲肠结扎穿孔、肺泡巨噬细胞免疫刺激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主要模式识别... 目的从免疫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水平揭示创伤感染条件下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为探寻有效调控炎症反应的措施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小鼠内毒素血症、盲肠结扎穿孔、肺泡巨噬细胞免疫刺激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主要模式识别受体的表达;利用细胞转染模型研究CD14、TLR4、MD-2相互作用及其与跨膜信号转导的关系。结果免疫细胞清道夫受体和CD14、TLR4、MD-2,分别呈现下调和上调表达,且转染CD14、TLR4和MD-23种表达质粒的HEK293细胞株对FITC-LPS结合率最强(P<0.05),在内毒素刺激后NF-κB活性、TNF-α分泌最显著(P<0.05)。结论免疫细胞表面防御性受体下调和效应性受体上调参与炎症反应失控过程,调控模式识别受体表达对减轻机体炎性损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受体 内毒素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对鸡细胞模式识别受体及抗病毒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欧阳伟 王永山 +6 位作者 王晓丽 夏兴霞 潘群兴 毕振威 诸玉梅 董晨红 张海彬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对鸡细胞模式识别受体(PRRs)及天然免疫抗病毒基因转录的影响,本实验分别采用IBDV弱毒感染DT40细胞和强毒感染SPF鸡,以荧光定量RT-PCR(q RT-PCR)检测感染细胞和法氏囊组织中PRRs(TLR2、TLR3、TLR4、T... 为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对鸡细胞模式识别受体(PRRs)及天然免疫抗病毒基因转录的影响,本实验分别采用IBDV弱毒感染DT40细胞和强毒感染SPF鸡,以荧光定量RT-PCR(q RT-PCR)检测感染细胞和法氏囊组织中PRRs(TLR2、TLR3、TLR4、TLR7、MDA5和LGP2)及天然免疫抗病毒基因(IPS-1、IRF3、PKR、OAS、Mx)的m RNA转录变化。在IBDV感染DT40细胞的2 h到24 h内,ch MDA5、ch TLR3、ch LGP2、IRF3、PKR、OAS、Mx的转录水平显著上升,分别为324、22、61、29、16、225 000和18 700倍。当采用si RNA分别敲除DT40细胞中ch MDA5、ch TLR3和ch LGP2时,IPS-1、IRF3、PKR、OAS和Mx在IBDV感染后的2 h到24 h差异变化不显著。在IBDV感染SPF鸡法氏囊组织细胞中,ch MDA5和ch TLR3的表达显著降低,而ch LGP2表达无显著差异,IRF3、PKR、OAS和Mx的转录水平显著上升。TLR4和TLR7在IBDV的体外和体内感染试验中均未检测到,而IPS-1在IBDV的体外和体内感染试验中均变化不显著。本实验结果表明,ch MDA5、ch TLR3和ch LGP2在识别IBDV的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IBDV感染严重抑制了PRRS ch MDA5和ch TLR3的转录,并且提示其抑制作用在体内与体外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模式识别受体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免疫识别机制及天然免疫受体的相互调节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彩 田志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NK细胞识别受体(NKR)和Toll样受体(TLR)是天然免疫系统最重要的2个天然免疫识别受体家族,位于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的第一道防线.二者各自具有独特的识别外来或内源性的危险信号、区分自我和非我的识别机制,同时又相互协同、相互调节,成为... NK细胞识别受体(NKR)和Toll样受体(TLR)是天然免疫系统最重要的2个天然免疫识别受体家族,位于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的第一道防线.二者各自具有独特的识别外来或内源性的危险信号、区分自我和非我的识别机制,同时又相互协同、相互调节,成为启动免疫应答的关键分子以及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以NK细胞为载体将TLRs/NKG2连接起来,阐明这2类重要的天然免疫受体间的识别和调节关系,可以较好地反映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或刺激时固有免疫对适应性免疫的调节作用,并为有效控制感染、炎症、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崭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识别受体(NKR) TOLL样受体(TLR) 模式识别受体(PRR) 天然免疫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模式识别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金星 赵小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自己”与“非己”识别 .对入侵物的识别是免疫防御的起始 ,最终引发效应物反应系统 ,包括吞噬作用、包被作用、激活蛋白酶级联反应和黑化作用以及诱导抗菌肽的合成等 ,从而清除或消灭入侵物 .研究证明 ,这种“非... 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自己”与“非己”识别 .对入侵物的识别是免疫防御的起始 ,最终引发效应物反应系统 ,包括吞噬作用、包被作用、激活蛋白酶级联反应和黑化作用以及诱导抗菌肽的合成等 ,从而清除或消灭入侵物 .研究证明 ,这种“非己”识别是因为存在某些特异性的、可溶的或与细胞膜结合的模式识别受体 ,可以识别或结合微生物表面保守的、而在宿主中又不存在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通过对病原相关分子的识别启动先天免疫防御 .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 ,已经在无脊椎动物中确定了多种模式识别受体 ,包括肽聚糖识别蛋白、含硫酯键蛋白、革兰氏阴性菌结合蛋白、清除受体、C型凝集素、硫依赖型凝集素、Toll样受体和血素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免疫 模式识别受体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无脊椎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与免疫识别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陶志云 施祖灏 +3 位作者 朱春红 宋卫涛 宋迟 秦爱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4-699,共6页
对“自我”和“非我”的区分是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侵入和维持机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先决条件。1989年,美国耶鲁大学免疫学家Janeway 在冷泉港会议上提出了细菌、病毒、真菌等外来微生物存在与机体完全不同的独特结构成分,即病原体相关分子... 对“自我”和“非我”的区分是免疫系统抵抗病原侵入和维持机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先决条件。1989年,美国耶鲁大学免疫学家Janeway 在冷泉港会议上提出了细菌、病毒、真菌等外来微生物存在与机体完全不同的独特结构成分,即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 PAMPs),而机体内的天然免疫系统细胞上存在可识别PAMP的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 , PRRs )这一假说。1996年Hoffmann等通过对含Toll基因突变的果蝇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 模式识别受体 免疫识别 HOFFMANN 免疫系统细胞 PAMPS 美国耶鲁大学 机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氟离子识别受体的设计与识别机理 被引量:13
16
作者 郭琳 张煊 江云宝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8期1811-1814,共4页
将酰胺识别基团耦合至基态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特征的对硝基苯基偶氮苯胺分子中 ,设计合成了受体分子N 苯甲酰基 4 ( 4′ 硝基苯基偶氮基 )苯胺 ( 3 ) ,对氟离子表现出极高的识别选择性 .乙腈中该受体 3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3 80nm ,加入... 将酰胺识别基团耦合至基态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特征的对硝基苯基偶氮苯胺分子中 ,设计合成了受体分子N 苯甲酰基 4 ( 4′ 硝基苯基偶氮基 )苯胺 ( 3 ) ,对氟离子表现出极高的识别选择性 .乙腈中该受体 3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3 80nm ,加入氟离子后 ,该吸收峰强度逐渐减弱 ,同时在 5 3 0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 ,后者为受体分子与氟离子形成的 1∶1配合物的吸收峰 .溶剂极性效应实验表明 ,该吸收峰具有电荷转移特征 .引入氟离子后受体 3溶液的颜色由浅黄色转变为紫红色 ,可实现氟离子的裸眼检测 .质子溶剂效应 ,1HNMR滴定为受体分子 3与阴离子间的氢键作用本质提供了直接证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 高选择性识别受体 氢键 电荷转移 阴离子 超分子化学 裸眼识别体系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识别受体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炎症及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莉莉 王任先 +4 位作者 刘国燕 杨灿 史磊 申远 宋向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810-814,818,共6页
免疫系统和代谢反应是高度整合统一的,这种相互作用维持了机体的稳态,当两者发生功能障碍后,将会导致代谢相关疾病。在固有免疫系统中模式识别受体识别不同的外源和内源配体,促进了炎性因子的产生和免疫细胞在各种代谢组织的浸润,在启... 免疫系统和代谢反应是高度整合统一的,这种相互作用维持了机体的稳态,当两者发生功能障碍后,将会导致代谢相关疾病。在固有免疫系统中模式识别受体识别不同的外源和内源配体,促进了炎性因子的产生和免疫细胞在各种代谢组织的浸润,在启动和促进肥胖相关的慢性炎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炎性因子作用于胰岛素靶细胞或者胰岛素产生细胞上,将损害胰岛素敏感性及其分泌。本研究对免疫系统中不同的模式识别受体在肥胖相关慢性炎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中的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受体 肥胖相关慢性炎症 TOLL样受体 炎症小体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1与Nod2模式识别受体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沈华 申聪香 +3 位作者 文忠 李冠雪 杨柯柯 史欣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 main,NOD)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Nod1、Nod2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检测Nod1、Nod2蛋白在20...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 main,NOD)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Nod1、Nod2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blot检测Nod1、Nod2蛋白在20例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同时以19例正常下鼻甲黏膜作对照;ELISA检测鼻息肉组织和下鼻甲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 Western-blot结果提示:鼻息肉组织Nod1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Nod2无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示两种模式受体在两组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黏膜上皮细胞、腺体上皮、炎性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中,但Nod1在鼻息肉中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Nod2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检测示鼻息肉组织匀浆液IL-4高于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P<0.05)。结论在鼻息肉组织中,Nod1表达增强,说明Nod1有可能参与鼻息肉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s样模式识别受体 鼻息肉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固金汤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莉新 王易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观察传统抗痨方剂百合固金汤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的影响,以探讨传统医药抗结核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百合固金汤含药兔血清。以含药血清作用U937单核巨噬细胞24 h后,分别采用RT-PCR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观察传统抗痨方剂百合固金汤含药血清对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的影响,以探讨传统医药抗结核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按常规方法制备百合固金汤含药兔血清。以含药血清作用U937单核巨噬细胞24 h后,分别采用RT-PCR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巨噬细胞表面CR1、CR3、CD14、CD43、TLR2及TLR4的表达。同时设空白兔血清为对照。结果 RT-PCR和流式细胞仪结果均显示百合固金汤含药血清可使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CR1、CD14、TLR2、TLR4表达显著增高(P<0.05);而CR3仅在蛋白表达水平显示差异(P<0.05);CD43表达则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传统抗痨方剂百合固金汤的抗结核作用可能通过对巨噬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的调节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固金汤 巨噬细胞 模式识别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有免疫中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转导——当代免疫学中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被引量:33
20
作者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模式识别受体 TOLL样受体 NLR 固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