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西游记》取经队伍的哲理构成与角色意蕴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桂奎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3-157,共5页
《西游记》"四众一骑"取经队伍的构成并非来自某几位天才作家信笔所至的向壁虚构,而是凝结着九百多年来人们的集体智慧以及吴承恩本人处心积虑的文化思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密码。首先,这支队伍建立在相生相克的"五行&qu... 《西游记》"四众一骑"取经队伍的构成并非来自某几位天才作家信笔所至的向壁虚构,而是凝结着九百多年来人们的集体智慧以及吴承恩本人处心积虑的文化思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密码。首先,这支队伍建立在相生相克的"五行"观念基础之上,是一种带有神秘文化色彩的哲理构成。其次,"四众"的形象塑造兼顾了古代社会"四民"阶层的精神风貌,显示了他们的角色功能。另外,这支队伍的组建还吸取了元代以来中国古代戏剧与评书相对稳定的"四大角色"巧妙搭配的经验,体现了艺术角色设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取经队伍 文化密码 哲理构成 五行 四民 曲艺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游记》中取经队伍的团队精神
2
作者 李倩 赵玉霞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3,共3页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艰辛、求取真经并不单单是依靠某一人的力量,而是各自发挥个人所长,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成果。这种取经组合类似于"现代团队"模式,具有鲜明的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调意识的综合体现。...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艰辛、求取真经并不单单是依靠某一人的力量,而是各自发挥个人所长,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成果。这种取经组合类似于"现代团队"模式,具有鲜明的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协调意识的综合体现。本文以师徒四人性格特征为切入点,试图从中华传统文化出发,为养成符合时代趋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取经队伍 团队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戒挑担与取经队伍里的小姑娘
3
作者 王令 《现代中文学刊》 1995年第1期27+29-30,共3页
3在几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日本人拍的两部最大胆而别出心裁。卡通片中的悟空纯然是个调皮的小男孩,还有个挺漂亮也有法力的小姑娘结伴。唐僧与八戒似原封未动,但没想到沙和尚竟成了热衷挖宝的古董商。另一部演员扮演的情节也多半... 3在几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日本人拍的两部最大胆而别出心裁。卡通片中的悟空纯然是个调皮的小男孩,还有个挺漂亮也有法力的小姑娘结伴。唐僧与八戒似原封未动,但没想到沙和尚竟成了热衷挖宝的古董商。另一部演员扮演的情节也多半异于原著,如被悟空、八戒追赶的妖精深钻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电视剧 沙和尚 原著 日本人 三国演义 悟空 卡通片 取经队伍 小说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当,增减一人废全篇——《西游记》取经人物设置的艺术
4
作者 潘寿全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杰作。这部宏篇巨制,洋洋八十余万言,然而主要却只说了一个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取经不是吴老生先杜撰的故事,而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桩很动人的事业。但历史上的真实故事...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杰作。这部宏篇巨制,洋洋八十余万言,然而主要却只说了一个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取经不是吴老生先杜撰的故事,而是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桩很动人的事业。但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同小说所描写的全部内容相去甚远。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掌管政权的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唐太宗 观音菩萨 西游记 玄奘 孙悟空 佛教 天竺 人物设置 取经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经何时成正果?
5
作者 司马雷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15-16,共2页
近些年来,“取经”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已越来越高,换言之,全国各地外出考察学习的队伍在日益壮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许多地方学先进、赶先进的势头越来越猛,改革和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在逐步... 近些年来,“取经”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已越来越高,换言之,全国各地外出考察学习的队伍在日益壮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许多地方学先进、赶先进的势头越来越猛,改革和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在逐步加快。但是,综观当今神州大地上涌起的“取经潮”,便会发现这其中尚有一股不可轻视的浊流。许多人有那么一种感觉:好象取经越来越不是那么回事了,都想问上那么一句:取经何时成正果? 取经何其多 充满喜和忧 国内一家大报在评述“取经热”时,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如果我们在经济发达地区某一交通要道上随便调查三、四十辆小车,必定可以发现其中有不少是“取经车”。经常外出的有心人大多是有这种感觉的,有时坐在车中一天跑下来,能发现几十支取经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察学习 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发达地区 取经队伍 使用频率 发展措施 改革和发展 学习者 考察活动 相对落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小说中的群体意识
6
作者 卞良君 冯存礼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105-110,共6页
受古代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和"群体本位"、"公利为先"的中国传统群己观、公私观的影响,明清小说崇尚群体意识。这启示我们需转换一个角度对明清小说中的一些文学人物重新加以审视和认识。笔者认为:阮氏三雄、贾... 受古代宗法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和"群体本位"、"公利为先"的中国传统群己观、公私观的影响,明清小说崇尚群体意识。这启示我们需转换一个角度对明清小说中的一些文学人物重新加以审视和认识。笔者认为:阮氏三雄、贾宝玉与林黛玉是"能群"者,沙僧、孙悟空、诸葛亮等是"利群"者,猪八戒、宋江是"惑于群"者,刘备是善于"用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群体意识 取经队伍 猪八戒 三国演义 刘备 梁山英雄 文学人物 集体主义文化 诸葛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沙僧 被引量:5
7
作者 钟婴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76-83,共8页
《西游记》塑造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神话人物形象。尤其是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孙悟空和喜剧型的人物猪八戒更为人们熟知和喜爱。就是唐僧,也以取经集团的核心人物的地位为人们所不容忽视,他那佛表儒里的种种优点和弱点,又是人们喜欢评论... 《西游记》塑造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神话人物形象。尤其是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孙悟空和喜剧型的人物猪八戒更为人们熟知和喜爱。就是唐僧,也以取经集团的核心人物的地位为人们所不容忽视,他那佛表儒里的种种优点和弱点,又是人们喜欢评论的富有哲理性的话题。唯独沙憎,不引人瞩目:虽然是个正面人物,却并不怎么招人欢喜;《西游记》总少不了沙僧,而沙僧却似乎个性不太“鲜明”;谁也没说他的塑造是败笔,却总不为人们所乐道;这一形象流传了几百年,可又被冷落了许多岁月……现在我们不妨把这位常常“靠边站”的人物提到“台前”来,让大家正眼看他一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僧 唐僧 孙悟空 猪八戒 沙和尚 杂剧《西游记》 流沙河 取经队伍 行李 妖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八戒形象的喜剧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俊 《明清小说研究》 1986年第1期191-198,共8页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它的喜剧性,这种幽默诙谐的喜剧性就集中体现在猪八戒身上。喜剧大师莫里哀说:“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最尖锐,往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恶...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它的喜剧性,这种幽默诙谐的喜剧性就集中体现在猪八戒身上。喜剧大师莫里哀说:“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最尖锐,往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致命打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八戒 喜剧性 西游记 人物形象 幽默诙谐 取经队伍 艺术成就 孙悟空 高老庄 综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孙悟空形象的心态描写 被引量:1
9
作者 践各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1年第4期39-51,共13页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塑造,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成功的心态描写,而我们过去对这方面的重视和研究不够。至于,有人曾提出过全书宣扬的是一种“心性之学”,这与我们力求以科学的眼光研究其心态描写全然不同。心理学家有理由把古代文学... 《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塑造,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成功的心态描写,而我们过去对这方面的重视和研究不够。至于,有人曾提出过全书宣扬的是一种“心性之学”,这与我们力求以科学的眼光研究其心态描写全然不同。心理学家有理由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研究人类心理史的重要依据,我们也能根据心理学的基本规律研究作家和作品。“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悟空 艺术形象 西游记 描写 神魔小说 作家 宗教故事 古代文学作品 取经队伍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游记》的幽默艺术风格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宏雷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38-42,共5页
关键词 《西游记》 幽默艺术 悟空 猪八戒 取经队伍 大闹天宫 情节构思 人物塑造 人间国度 喜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游记》的形成及其思想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维俊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不同、它是一部神魔小说,《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又相同,它是经过民间口头流传和民间演唱才逐渐编写成书的。《西浒记》的艺术造诣之深、影响之大、是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不同、它是一部神魔小说,《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又相同,它是经过民间口头流传和民间演唱才逐渐编写成书的。《西浒记》的艺术造诣之深、影响之大、是和《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量齐观的、它是我国文学史上又一座高峰、神工鬼斧,誉满全球。根据可靠的材料,《西浒记》故事的来源、演变、和形成、分以下几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悟空 《西游记》 吴承恩 唐僧 玄奘 妖魔 《西游记平话》 思想意义 大闹天宫 取经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游》中唐僧师徒四人的不可缺一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国英 《景德镇高专学报》 1994年第3期71-73,共3页
《西游》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传至今只仍有其诱人的魅力。只要一谈起它,人们脑海中就会浮起一个四人取经集团:骑马的唐僧、降魔的悟空、开路的八戒、挑担的沙僧。可以说此四人是支撑《西游》矗立于文苑的网根台柱。
关键词 《西游》 唐僧师徒 沙僧 悟空 取经队伍 吴承恩 西游故事 取经故事 四大奇书 滑稽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八戒形象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贵荣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1-95,共5页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塑造的成功形象之一,他不同于他的师兄孙悟空,更不同于师父唐僧、师弟沙和尚。他是师徒四众中的一个地道的凡夫俗子:贪色、贪睡、贪吃、贪财。他持信的人生态度是现实的、感性的、个体的享受,对能否取回经根本不感...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塑造的成功形象之一,他不同于他的师兄孙悟空,更不同于师父唐僧、师弟沙和尚。他是师徒四众中的一个地道的凡夫俗子:贪色、贪睡、贪吃、贪财。他持信的人生态度是现实的、感性的、个体的享受,对能否取回经根本不感兴趣,他的精神全用到追求极度的个体享受上。可是这个“肉欲”很强的和尚在取经结束后,也脱俗入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八戒 自然感性 发展历程 高老庄 取经队伍 《西游记》 文化意蕴 社会理性 理性要求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笑极品湖南文艺版《沙僧日记》
14
作者 小之 《出版参考》 2003年第7期39-39,共1页
如果问你一个问题,《西游记》中你第一个联想到的是谁? 有人想到沙僧吗? 对,就是沙僧,那个一路上挑着行李,默默走在西天取经队伍最后边的那个经常一整天都没几句话说的沙僧。 有谁知道,就是这个不起眼沙僧,他的内心活动其实也是如此的... 如果问你一个问题,《西游记》中你第一个联想到的是谁? 有人想到沙僧吗? 对,就是沙僧,那个一路上挑着行李,默默走在西天取经队伍最后边的那个经常一整天都没几句话说的沙僧。 有谁知道,就是这个不起眼沙僧,他的内心活动其实也是如此的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沙僧 《悟空传》 日记 取经队伍 文艺 极品 《大话西游》 流行因子 内心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真想让孙悟空当领导
15
作者 傅晓慧 《写作(中)》 2002年第18期26-26,共1页
星期五在家,忙中偷闲,又读了一遍《西游记》,不禁又有许多感慨,引起我许多遐想。在这取经的队伍中,论能耐,孙悟空本领最大。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筋斗云,还有那一万三千斤的如意金箍棒,谁比得了?论人品,他诚实,正直,是非分明,嫉恶如... 星期五在家,忙中偷闲,又读了一遍《西游记》,不禁又有许多感慨,引起我许多遐想。在这取经的队伍中,论能耐,孙悟空本领最大。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筋斗云,还有那一万三千斤的如意金箍棒,谁比得了?论人品,他诚实,正直,是非分明,嫉恶如仇;论性格,他知难而上,顽强坚韧。就说火云洞那场浩劫,他被红孩儿弄得疼痛难忍,但为了唐憎和八戒二人,还是咬着牙,忍着痛,将他们救了出来。于是我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悟空 西游记 领导 红孩儿 取经队伍 唐僧取经 人品 疼痛 性格 筋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八戒何以能“戒”
16
作者 姜少勇 《人民政坛》 2001年第4期29-29,共1页
看了《西游记》之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去西天取经,在条件极为艰苦、环境十分复杂、众多财色诱惑的情况下,生性贪吃贪财好色的猪八戒,这样一个最可能腐败的主儿,到关键时刻却总能悬崖勒马,收敛本性,未能腐败,其... 看了《西游记》之后,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唐僧师徒四人一路去西天取经,在条件极为艰苦、环境十分复杂、众多财色诱惑的情况下,生性贪吃贪财好色的猪八戒,这样一个最可能腐败的主儿,到关键时刻却总能悬崖勒马,收敛本性,未能腐败,其奥妙何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八戒 孙悟空 西游记 唐僧 腐败 关键时刻 取经队伍 沙和尚 收敛 好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你敢向“她”挑战吗
17
作者 程先国 《作文成功之路》 2005年第Z2期6-9,共4页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机遇与挑战并存 陆游 百花园 杂志社 古词 品品 朋友 《岳阳楼记》 取经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游戏的传承与发展——从单篇小戏到连台本杂剧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霞 《戏曲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308-320,共13页
西游戏,是指以唐代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为依据及与取经故事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戏文、院本、杂剧、传奇等戏曲文学作品。现存元明时期较为完整的西游戏有《唐三藏西天取经》、《龙济山野猿听经》、《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二郎神锁齐... 西游戏,是指以唐代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为依据及与取经故事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戏文、院本、杂剧、传奇等戏曲文学作品。现存元明时期较为完整的西游戏有《唐三藏西天取经》、《龙济山野猿听经》、《二郎神醉射锁魔镜》、《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以及《西游记》杂剧等六种。《唐三藏西天取经》残存两折,描述唐三藏奉旨取经的故事。《二郎神醉射锁魔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传承与发展 古今杂剧 二郎神 取经故事 魔镜 取经队伍 杨景贤 唐僧取经 戏曲研究
全文增补中
从神魔关系论《西游记》的主题思想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黎 《学术月刊》 1982年第9期52-60,共9页
《西游记》是一部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古典神话小说。由于本书所采用的原始素材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传奇性质,长期的民间流传过程更产生了富于幻想性的奇情异趣,再加上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杰出的创作才能,这一切,足够使《西游记》
关键词 西游记 孙悟空 主题思想 神界 神魔 封建统治者 取经队伍 恶势力 观音菩萨 斗争
原文传递
浅析八戒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培春 《三月风》 1996年第2期32-32,共1页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缺点实在不少,他最蠢(往往把幻化成人形的妖怪认作好人);最懒(不管什么时候,瞅空子就拱到草棵子里去呼呼大睡);最馋(遇有可口吃的,放开肚皮不看前后,就吃个不亦乐乎),最好女色(遇见漂亮女子,不问是什么来历,就涎... 《西游记》里的猪八戒,缺点实在不少,他最蠢(往往把幻化成人形的妖怪认作好人);最懒(不管什么时候,瞅空子就拱到草棵子里去呼呼大睡);最馋(遇有可口吃的,放开肚皮不看前后,就吃个不亦乐乎),最好女色(遇见漂亮女子,不问是什么来历,就涎着脸皮讨好,想和人家成亲);意志最不坚强(取经路上一遇挫折,就提议分了行李散伙,以便他好回高老庄做上门女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八戒 西游记 孙悟空 高老庄 唐僧 取经队伍 口吃 女子 人形 意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