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OSAHS的取穴思路及方案研究
1
作者 苏婷 邹云 +2 位作者 张爱华 张俊图 付义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2-55,共4页
论述了中医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认识与治疗,对肥胖与OSAHS的关系及穴位埋线进行了溯源,并依据中医理论,最终设计选取中脘、滑肉门、天枢、大横、带脉、气海、足三里... 论述了中医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认识与治疗,对肥胖与OSAHS的关系及穴位埋线进行了溯源,并依据中医理论,最终设计选取中脘、滑肉门、天枢、大横、带脉、气海、足三里、肺俞、脾俞作为埋线治疗肥胖型OSAHS的取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AHS 肥胖 位埋线 取穴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虚”“郁”探讨针灸治疗卵巢早衰取穴思路
2
作者 王孙伊 林熙 +1 位作者 吴松 姜朵生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0期138-140,共3页
分析卵巢早衰发病特点及其与相关脏腑经络的关系。卵巢早衰患者“虚”“郁”并见,以肾精亏虚为根本,肝脾郁结为首因,经络郁滞为关键。故其针灸治疗应从“虚”“郁”同治角度出发,取阳中之阳的膀胱经腧穴益肾填精,补五脏之虚,肝脾经腧穴... 分析卵巢早衰发病特点及其与相关脏腑经络的关系。卵巢早衰患者“虚”“郁”并见,以肾精亏虚为根本,肝脾郁结为首因,经络郁滞为关键。故其针灸治疗应从“虚”“郁”同治角度出发,取阳中之阳的膀胱经腧穴益肾填精,补五脏之虚,肝脾经腧穴疏肝健脾,解脏腑之郁,配合冲任脉腧穴通经络之郁,同时还可加入董氏奇穴,以期为卵巢早衰的针灸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针灸治疗 取穴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取穴思路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爱华 杨春艳 +4 位作者 李建梅 苏婷 景海卿 王希 付义 《光明中医》 2019年第21期3307-3309,共3页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是运用良多、疗效确切的中医外治法,但临床应用中标准不一,各家方法较多。通过总结历年报道,结合临床经验,在穴位选择、手法运用、疗程制定上进行思考与总结。提出以下观点:选取肺俞、膈俞、脾俞、肾俞、定喘、...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是运用良多、疗效确切的中医外治法,但临床应用中标准不一,各家方法较多。通过总结历年报道,结合临床经验,在穴位选择、手法运用、疗程制定上进行思考与总结。提出以下观点:选取肺俞、膈俞、脾俞、肾俞、定喘、足三里、丰隆等经典穴位为主穴,配合迎随补泻及疾徐补泻手法的运用。对于皮肤敏感者,先以下肢穴位试探患者对该治疗的耐受性,再增加埋线的穴位,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合理选择穴位、改良操作手法及流程、设定合理的疗程等是提高临床长期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位埋线疗法 取穴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今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取穴思路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胡引 吕凯露 《甘肃中医》 2011年第6期51-52,共2页
检索18部针灸古代文献及1995—2010年CNKI期刊数据库87篇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现代文献,统计归纳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取穴规律,并对古今取穴思路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规范用穴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针灸治疗 取穴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帕金森抑郁的作用机制及取穴思路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梁杏杏 刘智斌 王斌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2期225-229,共5页
针刺治疗帕金森抑郁的作用机制主要有:平衡肠道菌群、刺激多巴胺分泌,减少多巴胺凋亡、调节5-羟色胺代谢水平、提高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刺激神经营养因子、调控神经内分泌系统、缓解炎症反应、改善睡眠障碍。针灸取穴思路遵从就近取... 针刺治疗帕金森抑郁的作用机制主要有:平衡肠道菌群、刺激多巴胺分泌,减少多巴胺凋亡、调节5-羟色胺代谢水平、提高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刺激神经营养因子、调控神经内分泌系统、缓解炎症反应、改善睡眠障碍。针灸取穴思路遵从就近取穴原则,多根据神经生理解剖理论选用头部腧穴,常用效穴如百会、四神聪、印堂、神庭;根据脑肠轴理论,多选天枢、足三里、上巨虚、胃经腧穴,调理胃肠以健脑;根据神经节段支配理论,多选用具有"单元穴"属性的天枢和具有"集元穴"属性的上巨虚,调节肠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帕金森抑郁 作用机制 取穴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少阳为枢”理论探讨产后抑郁症的针灸取穴思路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思远 姜会梨 李志刚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1192-1194,共3页
少阳枢机作为阳气开阖的枢纽,发挥调节气机、协调脏腑的重要作用。少阳枢机不利影响气血运行与疏泄,是导致精神情志失常及全身多种躯体症状的关键所在。调畅少阳对于产后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在常规选用百会、印堂等"醒脑安神"... 少阳枢机作为阳气开阖的枢纽,发挥调节气机、协调脏腑的重要作用。少阳枢机不利影响气血运行与疏泄,是导致精神情志失常及全身多种躯体症状的关键所在。调畅少阳对于产后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在常规选用百会、印堂等"醒脑安神"穴位,辩证取穴选用肝俞、脾俞、肾俞调节脏腑功能的基础上,应重视调畅少阳经气,选择相应手足少阳经穴,疏泄少阳郁结,通利少阳枢机,调补少阳经气,以达形神共调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少阳为枢 针灸 取穴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与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取穴思路对比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得钦 陈守强 李灵灵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第3期51-52,共2页
通过检索1989年~2016年9月CNKI期刊数据库统计并对比分析针刺与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取穴思路,得到针刺治疗高血压文献295篇,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文献129篇,分别统计归纳出针刺及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取穴规律。可知针刺选穴中的太冲、足... 通过检索1989年~2016年9月CNKI期刊数据库统计并对比分析针刺与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取穴思路,得到针刺治疗高血压文献295篇,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文献129篇,分别统计归纳出针刺及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取穴规律。可知针刺选穴中的太冲、足三里、曲池、风池、合谷,穴位贴敷中的涌泉、神阙,在治疗高血压疾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针刺 位贴敷 取穴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部于表”浅议针灸治疗皮肤病的取穴思路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丽莹 贾兆星 +2 位作者 麻聪聪 赵逸彬 林咸明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第5期362-363,共2页
《素问·刺禁论》“心部于表”揭示了心与皮肤病关系密切。文章基于“心部于表”,从心的生理角度阐述神志、血脉、心火与皮肤病关系,探讨针灸治疗皮肤病的取穴思路,提出治疗急性皮肤病以清心火为主、疏肝清肝为辅,治疗慢性皮肤病以... 《素问·刺禁论》“心部于表”揭示了心与皮肤病关系密切。文章基于“心部于表”,从心的生理角度阐述神志、血脉、心火与皮肤病关系,探讨针灸治疗皮肤病的取穴思路,提出治疗急性皮肤病以清心火为主、疏肝清肝为辅,治疗慢性皮肤病以调神宁心为主、畅盈血脉为辅的治疗原则,为针灸治疗皮肤病提供新的思路,并以典型病案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心部于表 针灸疗法 取穴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胃论》论点试论过敏性鼻炎的取穴思路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雅玲 龚东方 《社区医学杂志》 2014年第21期39-40,共2页
通过《脾胃论》中的相关论点,从中医病因病机方面讨论脾胃虚弱对过敏性鼻炎发病、发展和转归的影响,阐述从脾胃论治,健运脾胃、升清通窍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针灸取穴思路。笔者认为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可在局部取穴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 通过《脾胃论》中的相关论点,从中医病因病机方面讨论脾胃虚弱对过敏性鼻炎发病、发展和转归的影响,阐述从脾胃论治,健运脾胃、升清通窍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针灸取穴思路。笔者认为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可在局部取穴及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健运脾胃、升清通窍,从而提高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脾胃论 针灸疗法 取穴思路
原文传递
浅析“从肝论治”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取穴思路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朋 石志红 赵吉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3年第4期50-51,共2页
抑郁症是一种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情感障碍疾病,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5%,15%的重度抑郁症可因自杀而导致死亡。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抑郁症造成的伤残位居各类疾病... 抑郁症是一种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情感障碍疾病,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高达15%,15%的重度抑郁症可因自杀而导致死亡。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抑郁症造成的伤残位居各类疾病之首。抑郁症造成的疾病负担列为全球疾病总负担第4位,抑郁症在中国已居疾病负担的第2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肝论治 抑郁症 针灸 取穴思路
原文传递
基于古代文献的痰证针灸取穴思路的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芳宇 杨敏 +4 位作者 刘心怡 马梦瑶 吴葳 韩梅 马惠芳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9-602,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古代医籍针灸治疗痰证的取穴思路,指导现代临床治疗。方法:以"痰"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穴位及穴位与经脉、分布部位、特定穴频数统计和穴位配伍分析。结果:痰证治疗... 目的:分析古代医籍针灸治疗痰证的取穴思路,指导现代临床治疗。方法:以"痰"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穴位及穴位与经脉、分布部位、特定穴频数统计和穴位配伍分析。结果:痰证治疗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为足三里、中脘;三阳经应用频次高于三阴经;常用经脉为任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胸腹部穴位高频出现;应用特定穴频次高于非特定穴,特定穴按照频次高低排序为交会穴、募穴、络穴等。膻中与足三里配伍出现频次最高。结论:古代医家针灸治疗痰证取穴重视调理脾胃功能及调畅气机,符合中医痰证治疗原则。作为针灸优势,注重特定穴兼取局部穴位,注重"阴病治阳"的整体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证 取穴思路 频数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取穴思路概况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雯芳 郭伟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取穴思路。方法:查阅近5年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疗效较佳的治疗手段的取穴思路侧重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显著,目前临床上以局部取穴为主,辨经取穴较少...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取穴思路。方法:查阅近5年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其中疗效较佳的治疗手段的取穴思路侧重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显著,目前临床上以局部取穴为主,辨经取穴较少。结论:经络作为针刺的核心部分,拓展、丰富针刺按经络辨证的取穴思路具有较大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颈痛 针刺治疗 取穴思路 综述
原文传递
基于古代文献的血瘀证针灸选穴思路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丹卉 王艳童 +4 位作者 肖明明 江洪洋 张敏 许雅妮 陈晓琴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9期32-35,39,共5页
目的:分析古代医籍针灸治疗血瘀证的取穴规律,探究血瘀证针灸治疗原则,指导现代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关键词搜索《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类医籍,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条文,建立数据库。对选用腧穴进行频次统计及关联、聚类分析,探究其选穴规... 目的:分析古代医籍针灸治疗血瘀证的取穴规律,探究血瘀证针灸治疗原则,指导现代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关键词搜索《中华医典》针灸推拿类医籍,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条文,建立数据库。对选用腧穴进行频次统计及关联、聚类分析,探究其选穴规律,对古代医家针灸治疗血瘀证的思路进行总结。结果:治疗血瘀证频次较高的穴位有气海、足三里、天枢等;使用频次较高的特定穴为交会穴、募穴、合穴;常用经脉是任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关联性最大的一组配穴为中极-气海;聚类分析将所选腧穴分为3类。结论:古代医家针灸治疗血瘀证取穴注重气血同治和调补脾胃,主调气补土以行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数据挖掘 取穴思路 气血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针灸大成·医案》中的施治方法与诊治思路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琪棋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7期1213-1216,共4页
《针灸大成》中共记载了33例医案,是该书宝贵的财富,为后世提供了许多临床治疗思路。杨继洲临床治疗疾病时,首先通过审因问脉,明辨疾病的标本根结所在,重视理论源流,但又不拘于古方,临证使用灵活。在施治时,针灸药并重,配合使用,且用穴... 《针灸大成》中共记载了33例医案,是该书宝贵的财富,为后世提供了许多临床治疗思路。杨继洲临床治疗疾病时,首先通过审因问脉,明辨疾病的标本根结所在,重视理论源流,但又不拘于古方,临证使用灵活。在施治时,针灸药并重,配合使用,且用穴时遵循选穴精少的原则,使用巧妙,擅用特定穴,在治疗过程中还重视补泻手法的选择,临证根据临床症状选择恰当的补泻手法。此外,杨继洲还提出了肿瘤要早治的思想以及医者医德问题,具有前瞻性和和先进性。总结杨继洲治病时的思路和方法,对后世具有诸多启示,后世医家应当更加规范明确各病案的病因病机,以求能够更好地总结和分析杨继洲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杨继洲 医案 取穴思路 治疗思路 针灸药并用 补泻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神一体观”从“心脾同治”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 被引量:2
15
作者 龙晴 王煜明 +1 位作者 曲圣元 杨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704-1707,共4页
特应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以皮肤干燥、湿疹样改变和剧烈瘙痒为主要特征,难以治愈、反复发作是其临床治疗的难点所在。大部分患者常同时伴随情志失调、失眠焦虑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失眠焦虑等致使心神失守,继... 特应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以皮肤干燥、湿疹样改变和剧烈瘙痒为主要特征,难以治愈、反复发作是其临床治疗的难点所在。大部分患者常同时伴随情志失调、失眠焦虑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失眠焦虑等致使心神失守,继而心之血脉运行受阻亦或血脉不充,最终导致皮肤干燥、剧烈瘙痒等皮肤之形变。故临床治疗以清心泻火、养心安神为首要,同时调理脾胃,兼以清热祛湿、养血润燥,疗效显著。本文基于“形神一体”之整体观,探析从“心脾同治”针刺特应性皮炎的理论基础,进一步阐述针刺治疗特应性皮炎之取穴思路,以期为该病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针刺 心脾同治 形神一体观 瘙痒 取穴思路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娄必丹从肺论治功能性便秘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石刊 娄必丹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0期1849-1853,共5页
功能性便秘是主要肠系疾病之一,“肺肠合治”是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提出的,中医认为肺与大肠在多方面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研究也充分验证了二者间生理和病理的相关性。娄必丹教授基于“肺肠合治”理论,提出了功能性便秘从肺论治可分为四证... 功能性便秘是主要肠系疾病之一,“肺肠合治”是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提出的,中医认为肺与大肠在多方面密切相关,现代医学研究也充分验证了二者间生理和病理的相关性。娄必丹教授基于“肺肠合治”理论,提出了功能性便秘从肺论治可分为四证:肺气郁闭,大肠壅滞之气郁肠壅证;肺气亏虚,传导无力之气虚肠滞证;肺热壅盛,大肠燥结之肺热肠秘证;肺阴不足,津虚肠枯之阴虚肠燥证。在临床诊疗中,除常规针刺取穴外,另运用“肺肠合治”理论加用不同的肺系相关穴位,达到肺肠同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合治 功能性便秘 针刺 取穴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雅丽 路进宝 范乾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12期1264-1268,共5页
针刺治疗各型颈椎病均取得较好疗效,可缓解患者颈部疼痛、眩晕等症状,改善脑部供血。针刺位置方面,主要有分经辨证取穴思路,即依据传统经络诊察法中的循法和按法,辨别病经予以针刺治疗;或按部位取穴,包括基于经络理论的近远端、基于全... 针刺治疗各型颈椎病均取得较好疗效,可缓解患者颈部疼痛、眩晕等症状,改善脑部供血。针刺位置方面,主要有分经辨证取穴思路,即依据传统经络诊察法中的循法和按法,辨别病经予以针刺治疗;或按部位取穴,包括基于经络理论的近远端、基于全息理论针刺手足部相应位置,或基于解剖学结构按神经支配区域或肌纤维走行等取穴思路。针刺方法主要有温通针法、短刺法、快刺法等。除毫针外,还会应用浮针、长针、电针等特殊针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针刺 针刺位置 取穴思路 方案 随机对照试验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