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6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机重放中三维听觉显示定位精度及反应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姚鼎鼎 汤婕 +5 位作者 王瑀楠 杨钧程 江涛 李军锋 郑挺 郭小朝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2-1161,共10页
探究了基于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的三维听觉显示中,重放方式(动态/稳态重放)、HRTF种类(个性化/非个性化HRTF)、被试类型(有/无测听经验)三个因素对三维听觉显示定位精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放方式对听觉定位的影响显著,... 探究了基于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的三维听觉显示中,重放方式(动态/稳态重放)、HRTF种类(个性化/非个性化HRTF)、被试类型(有/无测听经验)三个因素对三维听觉显示定位精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放方式对听觉定位的影响显著,动态重放的定位效果明显优于稳态重放,该结论对于有测听经验以及无测听经验的受试者均成立;HRTF种类对听觉定位也具有较大影响,个性化HRTF的定位效果优于非个性化HRTF,具有测听经验的受试者较无测听经验的受试者能更好利用个性化HRTF;具有测听经验的受试者在各个实验条件下所需的定位反应时间更短。相关结果可为三维听觉显示技术的真正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耳重放 听觉定位 定位精度 反应时间
原文传递
自行加榴炮系统反应时间优化研究
2
作者 冯颖龙 王振明 +2 位作者 王屹华 许耀峰 王晓冬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武器系统反应时间是反映武器装备自动化水平和火力反应能力的重要战技指标。针对某大口径自行加榴炮系统反应时间过长、作战效率较低、无法适应现代战场需求的问题,推导了操瞄解算模型,按照操瞄解算模型自动调炮,研究了操瞄调炮与弹药... 武器系统反应时间是反映武器装备自动化水平和火力反应能力的重要战技指标。针对某大口径自行加榴炮系统反应时间过长、作战效率较低、无法适应现代战场需求的问题,推导了操瞄解算模型,按照操瞄解算模型自动调炮,研究了操瞄调炮与弹药装填机构动作的特点和时长,设计分步并行的方法,优化了调炮动作与装填动作的联动过程,并进行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优化后的方法使得该型自行加榴炮的平均系统反应时间减少了7.02 s,系统反应速度提高了32.3%,使之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规定的战术动作,明显提升其战场生存能力和作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加榴炮 武器系统反应时间 操瞄解算模型 分步并行方法 作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人机共驾接管反应时间估计方法
3
作者 保丽霞 姜滟 +2 位作者 王丹 吴志周 高志波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5期120-126,共7页
为推进高速公路的智慧化建设,提升人机共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人机共驾接管反应时间估计方法。以高速公路封闭道路直线段为驾驶模拟试验场景,选取驾驶行为特征变量,基于随机森林法对接管反应时间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 为推进高速公路的智慧化建设,提升人机共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人机共驾接管反应时间估计方法。以高速公路封闭道路直线段为驾驶模拟试验场景,选取驾驶行为特征变量,基于随机森林法对接管反应时间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在13.56%以内,与其他回归模型相比,该模型的误差波动幅度和离散程度均处于较优水平;对特征变量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后发现,接管反应时间预算对接管反应时间预测模型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驾驶员熟练程度和周围有无车辆。研究成果可为智慧高速公路的发展和驾驶控制权接管策略的评价、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高速公路 人机共驾 驾驶行为 接管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值检测的跟驰瞬时反应时间估计方法
4
作者 刘婧 王扬 +2 位作者 刘冬梅 刘娉婷 贺正冰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4年第4期85-95,共11页
反应时间是车辆跟驰模型的关键参数之一,为解决现有基于车辆轨迹的反应时间提取方法无法有效处理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峰值检测的瞬时反应时间估计新方法。首先,基于刺激-反应理论利用峰值检测算法捕捉轨迹数据中相对速度和加速... 反应时间是车辆跟驰模型的关键参数之一,为解决现有基于车辆轨迹的反应时间提取方法无法有效处理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峰值检测的瞬时反应时间估计新方法。首先,基于刺激-反应理论利用峰值检测算法捕捉轨迹数据中相对速度和加速度的局部峰值,然后结合最小费用时间函数匹配刺激-反应关系进而估计瞬时反应时间。应用高精度轨迹数据集Zen Traffic Data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分别从单个车辆和总体的层面进一步挖掘驾驶员的时变反应特性。实验结果显示,新方法与现有方法估计结果的均值差异不超过0.1 s,且与实际分布一致。对交通状态分析发现,反应时间在畅通条件下集中分布在0.4~1.0 s,在拥堵条件下集中分布在0.5~1.5 s;对车辆行驶状态分析发现,反应时间在匀速驾驶状态下较稳定,均值为0.94 s。研究表明,基于峰值检测的新方法不仅能够准确估计反应时间,而且能够揭示反应时间在不同交通拥堵条件和行驶状态下的显著差异,为车辆行驶安全研究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跟驰行为 瞬时反应时间 反应特性 峰值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矫正对近视者眼-足反应时间的作用
5
作者 邓军 保金华 +1 位作者 徐菁菁 吕帆 《眼视光学杂志》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屈光矫正与非矫正状态下近视眼眼-足反应时间的差异。方法使用运动视觉测试仪(Wayne Sac-cadic Fixator)对31名近视受试者进行测试,其中男性17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为(25.8±1.9)岁。根据屈光状态将受试者分为三组:低度近视... 目的研究屈光矫正与非矫正状态下近视眼眼-足反应时间的差异。方法使用运动视觉测试仪(Wayne Sac-cadic Fixator)对31名近视受试者进行测试,其中男性17名,女性14名,平均年龄为(25.8±1.9)岁。根据屈光状态将受试者分为三组:低度近视组(-0.50^-3.00D)9人,中度近视组(-3.25^-6.00D)12人,高度近视组(-6.25^-9.00D)10人。在屈光矫正和非矫正两种状态下,分别测量受试者的眼-足反应时间、视觉反应时间和动作反应时间,重复测量5次,取平均值。采用配对t检验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屈光矫正与非矫正两种状态下,低、中、高度屈光组的眼-足反应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61、-1.16、-0.15,P>0.05)。三个屈光度组的视觉反应时间和动作反应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矫正与非矫正两种状态下,优势足与非优势足的眼-足反应时间、视觉反应时间、动作反应时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形觉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屈光矫正与否对近视眼的眼-足反应时间、视觉反应时间、动作反应时间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视觉测试仪 近视 眼-足反应时间 视觉反应时间 动作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跟驰车辆反应时间预测模型
6
作者 耿志军 程陆 +2 位作者 李舟洋 柏海舰 汪雪松 《石河子科技》 2024年第4期71-73,共3页
影响跟驰反应时间的主客观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利用深度学习对跟驰反应时间的预测的研究较少。首先对数据集中跟驰轨迹的刺激点和反应点进行筛选,并计算每条轨迹的反应时间。其次,建立基于LSTM的跟驰反应时间预测模型,对数据集中的跟驰车... 影响跟驰反应时间的主客观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利用深度学习对跟驰反应时间的预测的研究较少。首先对数据集中跟驰轨迹的刺激点和反应点进行筛选,并计算每条轨迹的反应时间。其次,建立基于LSTM的跟驰反应时间预测模型,对数据集中的跟驰车辆反应时间进行预测。最后,对模型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可知:该模型可以对车辆的跟驰反应时间进行较好的预测,其预测值与真实值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并且其预测结果较于BP跟驰车辆反应时间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驰模型 反应时间 LSTM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子对抗系统干扰反应时间指标测试方法的改进
7
作者 全鹏 王信钢 张俊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5,共3页
为解决某电子对抗系统验收测试过程中,原测试方法对测试设备要求较高、测试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采用普通示波器来替代高速示波器,射频前端增加检波器,对射频信号进行检波,干扰反应时间为信号源输出射频信号和干扰机输出... 为解决某电子对抗系统验收测试过程中,原测试方法对测试设备要求较高、测试时间较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采用普通示波器来替代高速示波器,射频前端增加检波器,对射频信号进行检波,干扰反应时间为信号源输出射频信号和干扰机输出干扰信号的检波信号由低到高变化的时间差值,降低了对测试设备的要求、缩短了测试时间。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测试准确性的情况下,该改进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 干扰反应时间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时间对污泥水热碳化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高卫民 曹伟 +2 位作者 张哲 王少鹏 王恩鹏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12期54-61,共8页
双碳背景下,水热碳化技术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经济的污泥处理和能源回收方法,符合国家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为了探究反应时间对污泥水热碳化效果的影响,本文以北方典型污泥和南方典型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反应时间对污泥水热碳化处理效... 双碳背景下,水热碳化技术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经济的污泥处理和能源回收方法,符合国家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为了探究反应时间对污泥水热碳化效果的影响,本文以北方典型污泥和南方典型污泥为研究对象,考察反应时间对污泥水热碳化处理效果的影响;污泥水热碳化会产生滤液和生物炭,分析了滤液的pH、体积和水质参数以及生物炭的热力参数、元素组成等的变化规律,并采用SEM、BET和TG-DSC等手段分析了污泥及生物炭的结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污泥水热碳化反应更加充分,产生的滤液pH升高、体积增大,COD(化学需氧量)先升高后降低,氨氮、磷酸盐和总氮浓度升高;生物炭的有机质、挥发分、固定碳含量和热值下降,灰分含量上升;C、H、O、N含量下降,P、K含量升高,碳氢比和碳氧比增大;生物炭表面粗糙,呈多孔结构,且有2个放热峰,经硫酸催化的生物炭热解性能最佳。综合考虑能耗和处理效果,北方污泥水热碳化时间取3h、南方污泥水热碳化时间取4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水热碳化 生物炭 反应时间 硫酸催化 有机质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反应时间对磷酸锰铁锂复合正极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9
作者 刘珊 曾滔滔 +1 位作者 贺浩 樊哲琼 《材料科学》 2024年第6期919-926,共8页
磷酸锰锂材料因其电子电导率低和电极动力学性能差而严重限制了其进一步大规模应用。本文使用溶剂热反应来制备LiMn0.8Fe0.2PO4/C材料,探讨溶剂热反应的时间对该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剂热反应时间为18 h时,... 磷酸锰锂材料因其电子电导率低和电极动力学性能差而严重限制了其进一步大规模应用。本文使用溶剂热反应来制备LiMn0.8Fe0.2PO4/C材料,探讨溶剂热反应的时间对该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剂热反应时间为18 h时,样品L-18h具有良好结晶度,LiMn0.8Fe0.2PO4/C纳米颗粒形貌规整,晶粒尺寸均匀,表现出优异的可逆性能和倍率性能,电子电导率得到明显提升。因此,通过调控溶剂热反应时间,可以优化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反应动力学性能。该研究为促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与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锰铁锂 溶剂热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低氧环境暴露对人体声光反应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新民 谢黎 +1 位作者 文亚兰 吴英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7年第11期2011-2012,2041,共3页
目的以单纯及多重声光选择反应时间为指标,探讨脑内信息处理过程在长期高原低氧环境下是否受到低氧干扰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10名在海拔4500m低氧环境暴露两年的男性战士,对照组为10名一般正常男性。受试者接受常氧(20.95%)16... 目的以单纯及多重声光选择反应时间为指标,探讨脑内信息处理过程在长期高原低氧环境下是否受到低氧干扰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10名在海拔4500m低氧环境暴露两年的男性战士,对照组为10名一般正常男性。受试者接受常氧(20.95%)16%、13%及10%等浓度的常压低氧处理后,进行声光选择反应时间测试。结果对照组单一选择声光反应时间及多重选择声光反应时间在低氧环境下均有增加的趋势,单一选择光反应时间,在10%氧浓度与常氧状态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受低氧影响而对声光选择反应时间产生显著干扰,但经过长期高山低氧环境暴露后,反应时间与对照组已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部光反应时间的功能,易受低氧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暴露 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重构数据的不同反应时间跟驰模型
11
作者 耿志军 程陆 +2 位作者 李阳 柏海舰 汪雪松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基于NGSIM-I80数据集,首先通过人工标注跟驰车辆轨迹曲线的刺激点与反应点,提取每条轨迹的反应时间,得到4种不同反应时间的跟车数据,然后采用零反应时间跟驰模型重构刺激点后的跟驰车轨迹数据,得到任意不同反应时间的重构跟驰轨迹样本,... 基于NGSIM-I80数据集,首先通过人工标注跟驰车辆轨迹曲线的刺激点与反应点,提取每条轨迹的反应时间,得到4种不同反应时间的跟车数据,然后采用零反应时间跟驰模型重构刺激点后的跟驰车轨迹数据,得到任意不同反应时间的重构跟驰轨迹样本,最后采用LSTM神经网络架构,基于重构样本建立不同反应时间的跟驰行为模型。通过仿真发现:反应时间越小,和前车保持的车头间距越小,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越短,反应时间的大小与仿真交通流稳定后的速度大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车 跟驰模型 轨迹重构 反应时间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流程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降低血压及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的应用效果探讨
12
作者 校林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13-0115,共3页
分析标准化护理流程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降低血压及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98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入院治疗顺序将他们均匀划分为两组,每组包含49... 分析标准化护理流程对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降低血压及缩短急救反应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98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入院治疗顺序将他们均匀划分为两组,每组包含49名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标准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急救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ICU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标准化护理流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救治效果,值得额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护理流程 ICU重症心力衰竭 降低血压 缩短急救反应时间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反应时间内碳源转化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建华 王淑莹 +2 位作者 张淼 王聪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9-997,共9页
以A^2/O-生物接触氧化(BCO)系统反硝化除磷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适宜的碳源(乙酸钠,折合COD为200mg/L)和NO_3--N(30mg/L),考察了反硝化聚磷菌(DPAOs)在不同厌/缺氧反应时间下的内碳源转化利用情况对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A^2/O-生物接触氧化(BCO)系统反硝化除磷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适宜的碳源(乙酸钠,折合COD为200mg/L)和NO_3--N(30mg/L),考察了反硝化聚磷菌(DPAOs)在不同厌/缺氧反应时间下的内碳源转化利用情况对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反应时间为90min时,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合成量最大,释磷基本结束;厌氧时间过长(120,150min)导致PHA的无效损失,会直接影响缺氧反硝化除磷作用,且对于吸磷作用的抑制明显强于硝酸盐反硝化作用.厌氧释磷良好的条件下,缺氧反应120min时PHA消耗量较大,内碳源利用充分,氮磷去除完全;缺氧时间过短(60min)则反应不完全,时间过长(180,240,300min)会导致糖原(Gly)部分降解,间接影响反硝化除磷作用,不利于反应的长期进行.此外,在短期试验中,因厌氧时间过长造成的PHA无效损失,对反硝化除磷作用的影响明显大于缺氧时间设定过长时Gly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厌/缺氧反应时间 PHA 糖原 比反硝化吸磷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 ORP 作为 SBR 法反应时间的计算机控制参数 被引量:27
14
作者 彭永臻 邵剑英 +2 位作者 周利 黑田正和 许燕青 《中国给水排水》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9,共4页
SBR法能够根据所处理的工业废水浓度的不断变化,灵活地改变其反应时间。在当前简易快速的有机物浓度传感器尚未问世时,介绍了用ORP作为SBR反应阶段有机物降解程度的间接指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很大范围内改变曝... SBR法能够根据所处理的工业废水浓度的不断变化,灵活地改变其反应时间。在当前简易快速的有机物浓度传感器尚未问世时,介绍了用ORP作为SBR反应阶段有机物降解程度的间接指标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很大范围内改变曝气量或者改变MLSS浓度,还是使反应初始的COD在230~2180mg/L之间逐渐变化或突然变化,当COD达到该条件下难降解浓度时ORP都有一个快速且大幅度的升高,随后又很快趋于平稳,并在某一很小的范围内稳定下来。这表明用ORP作为SBR法反应时间的计算机控制参数是可靠的,既可保证处理水质又能避免曝气时间过长带来的问题,而且ORP仪器简单,价格便宜,响应快,便于计算机接口,有利于尽快实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法 ORP 反应时间 参数 工业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溶解氧浓度作为SBR法过程和反应时间控制参数 被引量:40
15
作者 王淑莹 彭永臻 +1 位作者 周利 彭永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15-415,共1页
进行了以DO作为SBR法过程和反应时间控制参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使曝气量或初始污泥浓度大幅度变化,还是逐渐或突然改变初始有机物浓度等各种试验条件,都会在反应阶段开始不久出现所谓平衡DO浓度现象;当有机物达到其... 进行了以DO作为SBR法过程和反应时间控制参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使曝气量或初始污泥浓度大幅度变化,还是逐渐或突然改变初始有机物浓度等各种试验条件,都会在反应阶段开始不久出现所谓平衡DO浓度现象;当有机物达到其难降解浓度时DO浓度迅速地大幅度升高。因此,在目前还没有简易、快速的有机物浓度传感器的情况下,DO不仅可作为反应时间的指示性控制参数,而且也能可靠地作为反应阶段的过程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法 控制参数 反应时间 溶解氧 浓度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反应时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吕集尔 朱留华 +1 位作者 郑容森 韦艳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0-86,共7页
公路交通中的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或其他不良驾驶行为会直接导致驾驶员的反应迟钝,极易酿成重大的交通事故.本文着重研究了驾驶员反应时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首先,基于NaSch模型提出了一种能模拟驾驶员驾驶行为对行车安全影响的元胞自动... 公路交通中的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或其他不良驾驶行为会直接导致驾驶员的反应迟钝,极易酿成重大的交通事故.本文着重研究了驾驶员反应时间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首先,基于NaSch模型提出了一种能模拟驾驶员驾驶行为对行车安全影响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其次,通过数值模拟给出了反应时间对交通安全影响的曲线.研究发现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影响行车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最后,本文试图提出一种降低风险的策略.研究结论是:杜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不良驾驶行为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反应时间 元胞自动机 交通安全隐患 安全行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在真实交通危险工况中的制动反应时间 被引量:43
17
作者 李霖 朱西产 马志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5-1229,1253,共6页
本文研究了驾驶员在真实交通危险工况中的制动反应时间。通过对上海地区采集到的真实交通工况进行筛选和分类,得到6种典型的危险工况类型。对这6种危险工况,特别是"前车减速"工况中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 本文研究了驾驶员在真实交通危险工况中的制动反应时间。通过对上海地区采集到的真实交通工况进行筛选和分类,得到6种典型的危险工况类型。对这6种危险工况,特别是"前车减速"工况中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随危险工况类型不同而不同。相对于由其他车辆导致的危险,当危险是由行人等易受伤害的道路使用者引起时,驾驶员的制动反应时间更短。在"前车减速"工况中,当车速上升、危险紧急程度增加或者在非路口行驶时,驾驶员制动反应时间有减小的趋势。本研究为开发适合我国特殊交通状况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危险工况 驾驶员行为 制动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SO_4·5Mg(OH)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反应时间对其形貌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8
18
作者 朱黎霞 岳涛 +1 位作者 高世杨 夏树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9-102,共4页
Both whisker and nanometer MgSO4·5Mg(OH)2·3H2O(MO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t 140℃for different times, using NaOH and MgSO4·7H2O as raw materials. The MgSO4·5Mg(OH)2·3H2O part i... Both whisker and nanometer MgSO4·5Mg(OH)2·3H2O(MOS) were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t 140℃for different times, using NaOH and MgSO4·7H2O as raw materials. The MgSO4·5Mg(OH)2·3H2O part 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 ray diffraction(XRD),thermal analysis(TGA DSC), infrared spectroscopy(FT IR),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EM). The size distribution in whisker like and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arein the range of 10~50μm and 10~20nm respectively. The whisker MOS is metastable phase in MgSO4 NaOH H2O system at 140℃,whereas nanometer MOS is stable ph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O4·5Mg(OH)2·3H2O 水热合成 反应时间 形貌 硫氧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照明中视觉反应时间与光源光谱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仲林 李毅 +1 位作者 林勇 何正军 《照明工程学报》 2004年第3期17-20,共4页
研究了道路照明光源的相对视觉反应时间、相对发光效率和乘法系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它们均是光源光谱功率分布对视觉影响的不同表示形式。最后 ,为了便于在道路照明中运用 ,还给出了由相对发光效率计算相对视觉反应时间和乘法系数... 研究了道路照明光源的相对视觉反应时间、相对发光效率和乘法系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它们均是光源光谱功率分布对视觉影响的不同表示形式。最后 ,为了便于在道路照明中运用 ,还给出了由相对发光效率计算相对视觉反应时间和乘法系数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照明 光源 视觉 发光效率 计算 反应时间 光谱 乘法 表示形式 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时间、温度和溶剂对缬氨酸自组装成聚合肽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红 赵文杰 +2 位作者 曹书霞 卢奎 赵玉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866-1868,共3页
Owing to having very strong bioactivity, oligo-peptides can be used as the medication or the pre-medication and become the studying focus now. Existing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oligo-peptides included liquid phase pep... Owing to having very strong bioactivity, oligo-peptides can be used as the medication or the pre-medication and become the studying focus now. Existing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oligo-peptides included liqu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solid phase peptide synthesis and enzymatic peptide synthesis.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oligo-peptides by phosphorus oxychloride activation was report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phosphorus oxychloride, the phosphorylation of L-valine could take place and then was assembled into oligo-peptides, which were analyzed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ESI-MS). On quenching with methanol, the reaction mixtures, which were produced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yielded the corresponding peptide methyl esters. Moreover, we found that, as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such as reaction time, solvent and temperature were changed, the length of peptides changed. And the length of peptides could be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间 温度 溶剂 缬氨酸 自组装反应 聚合肽 链锁反应 正离子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