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汉语的原初音节证音法与反切法的产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葆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29-134,共6页
读若法、譬况法与直音法是华夏汉人的原初音节证音法。古人的押韵、皆声、二合音不是对音节的音段式或音素式分析。汉末译经底本是梵文和亻去卢文本,与吐火罗语文无关。受梵文胡书音理的启迪,在早期佛经汉译的过程中由来华梵僧与其汉... 读若法、譬况法与直音法是华夏汉人的原初音节证音法。古人的押韵、皆声、二合音不是对音节的音段式或音素式分析。汉末译经底本是梵文和亻去卢文本,与吐火罗语文无关。受梵文胡书音理的启迪,在早期佛经汉译的过程中由来华梵僧与其汉人助手发明反切法。反切二分是汉语音节整体性感知到分析性研究的转折,为汉语音韵学研究拉开了帷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证音 汉末译经 反切法 音节分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切法》音系与永嘉方音
2
作者 周赛华 《中文论坛》 2019年第1期244-254,共11页
文章对《反切法》的音系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对音系特点做了重点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书中音系反映的是当时的永嘉方音。然后探讨了从清末到今永嘉方音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
关键词 永嘉方音 反切法 音系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工件采用反切法
3
作者 黄建华 杨成绕 《轻工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大直径工件 反切法 车削加工 普通车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语音研究的兴起与反切法和四声说的产生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文彬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62-266,共5页
本文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系列论文之一 ,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语音研究是如何兴起的 ,介绍了反切的发明和四声的发现的有关情况 ,分析了中国古代语音研究的兴起与反切产生的关系 。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汉语 反切法 音韵学 语音
原文传递
反切造字法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人石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15-117,共3页
长期以来 ,人们都知道反切是一种为汉字注音的方法 ,却没有人论及它与汉字的产生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其实 ,反切从来就是一种造字法。文章采用历时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了反切造字法的起源、操作方法和发展概况 。
关键词 反切造字 汉字 历时研究 实证分析 起源 操作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切与反切系联法
6
作者 麻哲齐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2期53-56,共4页
反切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汉末到唐代一直广为流行,是识字正音的注音工具。东汉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触发了中国学者对汉字注音方式的研究,反切注音法就在梵文拼音文字的注音原理影响下应运而生。反切对汉字字音结构进行分析,... 反切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汉末到唐代一直广为流行,是识字正音的注音工具。东汉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触发了中国学者对汉字注音方式的研究,反切注音法就在梵文拼音文字的注音原理影响下应运而生。反切对汉字字音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反切上、下两个字为一个被拼切汉字注音的原则,避免了"读若""譬况"和"直音法"注音不准确的问题,且也对我国拼音字母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清代音韵学家陈澧在其著作《切韵序》中首创"反切系联法"分析《广韵》中的反切,以推求声类和韵类,为古音的探究开拓了一条科学的研究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切法 反切原则 系联 系联条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澧反切系联法之“互用条例”质疑
7
作者 孙健 李小明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6期127-128,共2页
陈澧反切系联法基本条例中的互用条例不能系联反切上、下字。
关键词 反切系联 互用条例 质疑 陈澧 注音方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块壮字反切造字法再探
8
作者 蓝盛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67-74,81,共9页
方块壮字反切造字法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且多为学界所接受和引用,但以前人列举的材料来看,还不足以证明方块壮字使用了反切造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例字太少、缺乏统一评判标准、常与其他造字理据相混淆、偶然性大。要证明方块壮... 方块壮字反切造字法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且多为学界所接受和引用,但以前人列举的材料来看,还不足以证明方块壮字使用了反切造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例字太少、缺乏统一评判标准、常与其他造字理据相混淆、偶然性大。要证明方块壮字使用反切造字法,需要寻找更多的例字材料,特别是“纯反切字”,以排除语音上“拼切”对应的偶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块壮字 反切造字 自反读音 反切 典型反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拼音直读法教学 被引量:4
9
作者 尹斌庸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9-42,共4页
一、传统拼读法的缺点及其改进《汉语拼音方案》公布30年来,主要是沿用传统的拼读法教学。拼读法的主要特点是先零件(声母、韵母),后整体(音节)。零件中声母的教学是最大的难题。因为汉语中声母总是依附在韵母的前面,几乎从不独立使用... 一、传统拼读法的缺点及其改进《汉语拼音方案》公布30年来,主要是沿用传统的拼读法教学。拼读法的主要特点是先零件(声母、韵母),后整体(音节)。零件中声母的教学是最大的难题。因为汉语中声母总是依附在韵母的前面,几乎从不独立使用。如果把声母独立出来,按照说汉语人的习惯,总是要音节化(后面带上元音)。把b,p,m,f念成bo,po,mo,fo的所谓“呼读音”就是音节化的结果。除了懂语音学的人以外,一般人都误认为声母的读音就是“玻、坡、摸、佛”之类了。用声母的呼读音直接和韵母相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读音 母相 不送气 单韵 认读 本音 反切法 支架 对比类推 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切与古今音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春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45-49,共5页
反切,是注音字母产生以前用汉字给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它产生于东汉末年,至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历史了。 由于我国古代没有标音符号,所以用汉字给汉字注音就成了常用的方法。在反切法出现以前,人们用的是直音法或读若法。例如:《礼记... 反切,是注音字母产生以前用汉字给汉字注音的一种方法。它产生于东汉末年,至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历史了。 由于我国古代没有标音符号,所以用汉字给汉字注音就成了常用的方法。在反切法出现以前,人们用的是直音法或读若法。例如:《礼记·乐记》“龙旂九旒”郑注:“旒,音流”;《诗·关睢》“窈窕淑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切字 反切下字 汉字注音 反切法 重唇音 关睢 标音 汉语音韵 轻唇音 七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切表意文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风之 胡华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50-56,共7页
汉藏语系诸语言目前有多种文字,这些文字互有优缺点。我们的任务是综合比较现有各种文字的长短,结合汉藏语系诸语言的特点,及其对匹配文字的发展要求,探索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新一代汉藏语系诸语言匹配文字的构拟。一、反切表意文字的由来... 汉藏语系诸语言目前有多种文字,这些文字互有优缺点。我们的任务是综合比较现有各种文字的长短,结合汉藏语系诸语言的特点,及其对匹配文字的发展要求,探索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新一代汉藏语系诸语言匹配文字的构拟。一、反切表意文字的由来我国是个多民族构成的多元一体化的大家庭,现有的56个民族中,属于汉藏族类的民族就有31个,他们都以汉藏语系某一种语言作为本民族的母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语系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标音 构拟 民族构成 反切法 壮侗语族 小写字母 言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日语的约音与汉语的反切
12
作者 高晓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85年第1期29-31,共3页
《日语学习与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的《日语的约音与汉语的反切》一文论述了日语的约音规律。读后,使我深受启发。但是,这篇文章中有些提法我认为是不合适的。首先,作者混淆了约音与反切的概念和作用。约音正如作者所概括的“是... 《日语学习与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的《日语的约音与汉语的反切》一文论述了日语的约音规律。读后,使我深受启发。但是,这篇文章中有些提法我认为是不合适的。首先,作者混淆了约音与反切的概念和作用。约音正如作者所概括的“是指两个音节连在一起时,取前一个假名的子音和后一个假名的母音结合成一个音节的音韵变化现象”。如作者所举的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切法 日语学习 古汉语 合音词 汉字 注音方 音节 作者 规律 语言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注音法的今昔
13
作者 木之 《汉语学习》 1980年第6期37-40,共4页
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这就有别于完全音素化的拼音文字。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如何帮助人们掌握汉字,首先碰到的是字音,于是如何掌握字音就成为历来很多人十分关心的问题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 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这就有别于完全音素化的拼音文字。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如何帮助人们掌握汉字,首先碰到的是字音,于是如何掌握字音就成为历来很多人十分关心的问题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曾采用过多种方法。那些方法虽然远不能和现行的拼音字母相比,但它们在历史上毕竟都起到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本文就是准备简略地介绍一下一些专家学者关于汉字古代注音法演进过程的大致看法。 在上古时,最初运用的注音法是譬况法。这是一种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注音方法。比如汉代何休注解《公羊传》时,将“乃”“而”两字的读法注为:“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因为这是比方出来的音,所以我们只能大概领会“乃”“而”两字的发音的不同,但它们的实际读音到底如何,就难以捉摸了。可见譬况法的这种弊病同采用注音法的目的是相互矛盾的,因而到了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音 汉字 注音字母 反切法 譬况 注音方 字音 读若 同音字 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利用北京音系来帮助掌握反切
14
作者 李葆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0期71-81,共11页
在几十年前我国还没有共同使用的标汉语语音的字母的时候,反切曾经在长期的历史阶段中用为正音识字的方法。它对于汉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字母,尤其1958年以后有了比较完善的拼音字母。当前和今后的正... 在几十年前我国还没有共同使用的标汉语语音的字母的时候,反切曾经在长期的历史阶段中用为正音识字的方法。它对于汉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字母,尤其1958年以后有了比较完善的拼音字母。当前和今后的正音、识字工作已经有了比较理想的工具。反切法已经成了历史上的东西。现代人在学习和使用现代汉语和文字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再利用反切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音 反切法 韵母 零声母字 开口呼 合口呼 今音 反切下字 反切上字 声韵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切浅谈
15
作者 高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88-90,共3页
反切,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建的一种传统的注音方法。它的出现,对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反切注音法,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这笔文化遗产,今天我们仍有学习、研究、继承的必要,其目的,当然不是提倡反切,而... 反切,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建的一种传统的注音方法。它的出现,对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反切注音法,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这笔文化遗产,今天我们仍有学习、研究、继承的必要,其目的,当然不是提倡反切,而是为了掌握反切的原理、方法,以便更好地查阅用反切注音的旧字典辞书,研究汉语音韵,了解古今音变等等,使之为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切上字 我国古代 反切法 文化遗产 注音方 劳动人民 注音 声母 文化教育事业 反切下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拼音的方法
16
作者 拓牧 《语文建设》 1958年第15期6-,共1页
教学汉语拼音字母有三道关:字母的形体和发音,拼音,音节拼写规则。不过这三项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互相关联着的。因此本文虽然以谈拼音方法为主,但仍免不了牵涉到其它两项。拼音的方法在我国是经过了几个阶段的。最早的反切法最难掌... 教学汉语拼音字母有三道关:字母的形体和发音,拼音,音节拼写规则。不过这三项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互相关联着的。因此本文虽然以谈拼音方法为主,但仍免不了牵涉到其它两项。拼音的方法在我国是经过了几个阶段的。最早的反切法最难掌握,它是拿两个音节(汉字)来拼音,前边取声母,后边取韵母。比方要把zhang,guan 两个音节拼成新的音节zhuan。反切法以后也有进步,清朝时候的《音韵阐微》里,第一音节所带的韵母要跟拼出的音节呼法(开齐合撮)相同,第二音节开头系元音或半元音,如pu,uo 两个音节拼成puo,jj,in 拼成j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切法 音韵阐微 汉语拼音字母 三道关 zhuan 本音 支架 易亨 半元 音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基于思维的语文识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太东 《文理导航》 2015年第13期19-19,共1页
一、识记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最基础的能力 识记,从心理学的层面解释,是指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获得和巩固个体经验的过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由此可见,识记能力是人的学习能力中最基础的能力,正... 一、识记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最基础的能力 识记,从心理学的层面解释,是指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获得和巩固个体经验的过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由此可见,识记能力是人的学习能力中最基础的能力,正如培根所言的"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识记能力是个体智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语文作为认知工具的最基本的保障。基于高中生认知发展的规律,高考语文能力层级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过程 认知工具 思维过程 认知发展 个体经验 语言体系 语言学习 反切法 分析综合 无根之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族文字的异质文化影响(四)
18
作者 黄锡惠 《满语研究》 2003年第1期52-62,共11页
丙.满文与汉文的关系 满文的初创借鉴了蒙古文制字的成功经验;满文的改革则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汉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满文字形上圈点等成分之附加、参考汉字切音的方法来拼写满文十二字头中没有的音和字之"清字切韵"以... 丙.满文与汉文的关系 满文的初创借鉴了蒙古文制字的成功经验;满文的改革则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汉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满文字形上圈点等成分之附加、参考汉字切音的方法来拼写满文十二字头中没有的音和字之"清字切韵"以及字体篆化--创制和完善满文篆字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文字 异质文化 汉文 圈点 切韵反切法 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音化漫谈(一)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有光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5-46,共2页
一、什么是拼音化? 用字母拼写语言叫做“拼音化”。“拼音化”,从文字的法定性来看,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以字母作为国家的法定文字。例如英国的英文、俄罗斯的俄文。第二层次,以字母作为法定文字的构成部分。例如,日本的法定文字... 一、什么是拼音化? 用字母拼写语言叫做“拼音化”。“拼音化”,从文字的法定性来看,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以字母作为国家的法定文字。例如英国的英文、俄罗斯的俄文。第二层次,以字母作为法定文字的构成部分。例如,日本的法定文字是汉字和假名的混合体,而假名是文字的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音化 反切法 威妥玛 三十六字母 混合体 酝酿阶段 汉语拼音字母 阿姆哈拉 注音识字 中文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合音新词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肖艺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75-77,共3页
网络合音新词是以合音的形式创造出来的网络流行语,因顺应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台湾腔的流行、网络语言的求异性而产生。就构词类型来说,网络合音新词可以分为两类:零声母音节合音新词和反切法合音新词。网络合音新词与古代汉语中的... 网络合音新词是以合音的形式创造出来的网络流行语,因顺应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台湾腔的流行、网络语言的求异性而产生。就构词类型来说,网络合音新词可以分为两类:零声母音节合音新词和反切法合音新词。网络合音新词与古代汉语中的合音词以及缩略词在产生和应用上都有所不同,且具有感情色彩俏皮、口语色彩浓厚、个性张扬等语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音词 缩略词 零声母 反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