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英美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在中国的本土化 被引量:48
1
作者 于海涌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双重所有权是英美法信托制度中精巧的法律制度设计,但它与我国单一所有权理念格格不入。我国移植了信托制度,但没有妥善解决双重所有权的本土化问题,由此导致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模糊不清、受益权性质悬而未决、信托登记名存实亡。分析表... 双重所有权是英美法信托制度中精巧的法律制度设计,但它与我国单一所有权理念格格不入。我国移植了信托制度,但没有妥善解决双重所有权的本土化问题,由此导致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模糊不清、受益权性质悬而未决、信托登记名存实亡。分析表明,是否采用双重所有权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本土化的制度设计能否实现同样的制度功能。在大陆法系的框架下,由受托人享有信托财产的单一所有权,同时受益人享有对受托人的债权请求权,这种设计既可以发挥信托制度的功能,又能够避免对我国传统物权制度造成巨大冲击,有助于实现信托制度的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财产 双重所有权 单一所有权 法律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之观念与继受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雪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4,共8页
由于民法法系国家民法理论与信托理念存在扞格,因此,冠以双重所有权之特征的普通法系信托制度,为现代民法法系国家所不能接受。民法法系国家民法沿袭罗马法传统,但通过对双重所有权的罗马法追踪,发现将民法法系一物一权、绝对所有权的... 由于民法法系国家民法理论与信托理念存在扞格,因此,冠以双重所有权之特征的普通法系信托制度,为现代民法法系国家所不能接受。民法法系国家民法沿袭罗马法传统,但通过对双重所有权的罗马法追踪,发现将民法法系一物一权、绝对所有权的理论归于罗马法所有权之传统是极为教条的。罗马法中业已存在双重所有权的形式,甚至存在市民法所有权和裁判官法所有权并存的格局,如同普通法系中的法定所有权与衡平所有权共存一样。单一所有权观念之超验主义显有疑问。通过追溯双重所有权的历史渊源,以苏格兰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的"活法"为佐证,提出双重所有权继受的逻辑路径,以期推动我国信托法律制度的改革。我国应借鉴欧盟民法典草案的务实精神,即使存在民法理论的扞格,为了满足经济、社会需要,以实践理性为考量,可以通过立法技术将信托纳入到物权法中。近年我国将民法典编纂提到议事日程,这为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理念的确立创造了一个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 双重所有权 所有权分离 衡平法 普通法 民法典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美法系下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的分析与思考——以两大法系财产法比较为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季奎明 钱诚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1-36,共6页
本文首先着力分析了英美法系下"所有权"的含义,通过与传统大陆民法体系下的所有权比较,辨析了两大法系下所有权并非是同一层面的概念,不能以传统民法财产权体系去分析双重所有权。然后以英美财产法的视角,通过考察信托起源和... 本文首先着力分析了英美法系下"所有权"的含义,通过与传统大陆民法体系下的所有权比较,辨析了两大法系下所有权并非是同一层面的概念,不能以传统民法财产权体系去分析双重所有权。然后以英美财产法的视角,通过考察信托起源和分析英美财产法的特质,解释了两大法系下所有权之所以不同的缘由。最后简略分析了两大法系财产法追求的功能应当是相似的,进而提出以功能面向看待大陆法系国家引入信托制度的意义,发挥出信托在不同维度上创设分割自由灵活的财产权的制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财产 双重所有权 英美法系 财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份制:创建双重所有权
4
作者 黄家声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5期56-57,共2页
股份制最大的奥妙是创建出双重所有权——股权和产权。完成若干个别投资者向产权统一的企业产权转换,使企业法人拥有真正的资产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 现代股份制的产权界定主要有三点:第一,股东只能转卖股票,不得退股;第二,股东仅以所... 股份制最大的奥妙是创建出双重所有权——股权和产权。完成若干个别投资者向产权统一的企业产权转换,使企业法人拥有真正的资产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 现代股份制的产权界定主要有三点:第一,股东只能转卖股票,不得退股;第二,股东仅以所购股份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所有权 股份制 资产所有权 产权界定 生产经营权 企业产权 企业法人 有限责任 投资者 股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土地双重所有权理论的历史渊源 被引量:4
5
作者 齐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18-20,30,共4页
针对《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①一文提出的土地“双重所有权”和“二元主体”等问题,引证英国法学家梅恩《古代法》和马克思《资本论》的有关论述,说明:承认土地的双重所有权是欧洲封建时代的特点,欧洲19世纪土... 针对《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①一文提出的土地“双重所有权”和“二元主体”等问题,引证英国法学家梅恩《古代法》和马克思《资本论》的有关论述,说明:承认土地的双重所有权是欧洲封建时代的特点,欧洲19世纪土地所有权观念的变化,是由土地单一所有权制度及渊源于罗马法的一物一权法理,逐步替代了土地双重所有权制度及相关法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双重所有权 二元结构理论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所有权争议之无益性——以罗马裁判官法为视角
6
作者 蒋辰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5-68,共4页
追溯与梳理近代民法产生之前古罗马时代的各种所有权类型,以更加宽泛的视角考察财产归属的具体形式,可以发现,"双重所有权"概念的提出或许是现代人对于罗马法的误解,或者说罗马时代就不曾出现过近代私法意义上的浑然一体的所... 追溯与梳理近代民法产生之前古罗马时代的各种所有权类型,以更加宽泛的视角考察财产归属的具体形式,可以发现,"双重所有权"概念的提出或许是现代人对于罗马法的误解,或者说罗马时代就不曾出现过近代私法意义上的浑然一体的所有权概念。双重所有权争议是由现代学者"以今释古"的思维定势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所有权 以今释古 支配权 市民法所有权 裁判官法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永佃制的存在探究双重所有权
7
作者 熊宇翔 刘哲华 《山西财税》 2013年第9期35-36,共2页
一、关于永佃制 永佃制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相当独特的有关土地方面的生产关系,它足佃农有权“永久”性耕种地主土地的一种租佃制度,它有永佃、永耕、长租、长耕、永远佃耕、永远耕种、永远耕作、永远承耕以及永远为... 一、关于永佃制 永佃制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一种相当独特的有关土地方面的生产关系,它足佃农有权“永久”性耕种地主土地的一种租佃制度,它有永佃、永耕、长租、长耕、永远佃耕、永远耕种、永远耕作、永远承耕以及永远为业等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佃制 双重所有权 传统农业社会 生产关系 租佃制度 中后期 土地 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经营权的信托流转困境与纾解——基于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的视角
8
作者 胡建 张驰翔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09-717,共9页
土地经营权信托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市场化,但尚存在信托公司参与意愿较低、农地用途非农化倾向严重和部分地区公权力过度越权等问题。其深层原因在于信托农地产权内容以及归属不清。受托人和受益人对信托享有的“所有权”在... 土地经营权信托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市场化,但尚存在信托公司参与意愿较低、农地用途非农化倾向严重和部分地区公权力过度越权等问题。其深层原因在于信托农地产权内容以及归属不清。受托人和受益人对信托享有的“所有权”在我国传统民法立法体系下应当分别定义为所有权以及债权,土地经营权在信托流转形式中应定义为物权。土地经营权的适格受托人为专业的商事公司,主要权利和义务在于实现土地经营权的资本化运作;受益人应限于农户,主要权利在于监管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此外,根据“三权分置”的基本原理,也可为其他主体安排适当权能,以促进土地经营权信托的高效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 信托流转 信托财产 双重所有权 物债二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大法系财产法结构的共通性——英美法系双重所有权与大陆法系物权债权二元划分的功能类比 被引量:22
9
作者 冉昊 《环球法律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41,共10页
英美法系财产法以法律所有权与衡平所有权并存的双重所有权制度为特征,大陆法系财产法则既强调对绝对单一所有权的维护,又同时演化出物权和债权分离的二元模式。本文一方面通过历史的梳理分析了其各自产生的历史过程,由此证明了其存在... 英美法系财产法以法律所有权与衡平所有权并存的双重所有权制度为特征,大陆法系财产法则既强调对绝对单一所有权的维护,又同时演化出物权和债权分离的二元模式。本文一方面通过历史的梳理分析了其各自产生的历史过程,由此证明了其存在的合法性;另一方面通过功能比较的对照,分析了这两种在本质上都可概括为二重性的划分,对现代商业流转中非即时清结的交易关系实现的有效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所有权 物债二分 功能比较
原文传递
出资者对企业的双重所有权是一种误解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昌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33,共5页
在讨论现代企业产权关系的过程中,不少人都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要加强对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管理,企业则要对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承担资产增值保值的责任。然而,根据这种理解,在现代企业的资产中,... 在讨论现代企业产权关系的过程中,不少人都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要加强对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管理,企业则要对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承担资产增值保值的责任。然而,根据这种理解,在现代企业的资产中,除国有资产外,还有法人资产和个人资产之分;企业虽对上述资产拥有法人财产权,但资产的直接所有权却归于出资者。这样,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就既拥有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又拥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那么,这种出资者的双重所有权,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股份公司的实际状况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资者 企业 所有权 双重所有权 产权关系
原文传递
“双重所有权论”质疑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新京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CSSCI 1990年第6期52-56,共5页
近两年,在产权问题的讨论中,有不少同志主张在保持国家最终所有权的同时,赋予企业法人所有权,以此来实现企业的自主经营。确切地说,这种把所有权分为“最终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的双重所有权理论,是对西方双重所有权理论的模拟。我... 近两年,在产权问题的讨论中,有不少同志主张在保持国家最终所有权的同时,赋予企业法人所有权,以此来实现企业的自主经营。确切地说,这种把所有权分为“最终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的双重所有权理论,是对西方双重所有权理论的模拟。我认为,在全民经济中建立企业法人制度,必须借鉴西方法人制度中的有益经验,但不能照搬双重所有权理论,因为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 双重所有权 股份公司 法人
原文传递
一物一权原则与双重所有权理论的“冲突”与协调 被引量:1
12
作者 窦冬辰 《南开法律评论》 2018年第1期23-35,共13页
双重所有权作为英美信托法的基本理论,面临着与大陆法系财产法的协调问题。我国信托法中未能确定信托财产权利归属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理论上无法解释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与大陆法系物权法一物一权原则的冲突。通过对概念本身的考察可知,两... 双重所有权作为英美信托法的基本理论,面临着与大陆法系财产法的协调问题。我国信托法中未能确定信托财产权利归属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理论上无法解释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与大陆法系物权法一物一权原则的冲突。通过对概念本身的考察可知,两种理论并无实质冲突,仅为因解释选择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因此,当务之急是确定信托财产的归属,以满足一物一权的基本要求。为此,鉴于所有权概念的局限性,应当在突出完整权的前提下,明确信托财产归属于受托人。出于相同的原因,不宜在物权法或民法典物权编中对信托财产归属或受益权的性质作出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物一权 双重所有权 信托财产 归属 完整权
原文传递
浅析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国家所有权主体的双重结构
13
作者 张静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77-81,共5页
关键词 国家所有权主体 国有企业 双重所有权 市场经济体制 财产所有权 我国市场经济 唯一性 行使方式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经营管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托财产法律问题研究——以所有权为视角
14
作者 张淑蓉 郑君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信托法》的出台是我国信托制度的一大进步,调整规范了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方信托行为,但我国现行《信托法》并未明确权利归属,受托人作用受限。我国和英美法系国家因历史背景、法律文化各异,针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存在“一物一权... 《信托法》的出台是我国信托制度的一大进步,调整规范了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三方信托行为,但我国现行《信托法》并未明确权利归属,受托人作用受限。我国和英美法系国家因历史背景、法律文化各异,针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存在“一物一权”和“双重所有权”两大学说,归根结底是概念界定存在差异,本质观念同一,都是为了保障信托财产的独立价值。我国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制度设计,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受托人应享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将信托财产的优势极限发挥;第二,对于财产信托应完善公示制度,增设信托登记中心统一管理;第三,增设监察人,以“审判者”进行定位,持续维持信托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信托 所有权归属 一物一权 双重所有权 监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托财产所有权——兼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 被引量:55
15
作者 温世扬 冯兴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03-209,共7页
对于信托财产,英美法系赋予受托人“普通法上的所有权”和受益人“衡平法上的所有权”,其原因在于英美法系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分野。大陆法系的所有权理念无法兼容双重所有权,这成了信托法移植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信托法则对其归属... 对于信托财产,英美法系赋予受托人“普通法上的所有权”和受益人“衡平法上的所有权”,其原因在于英美法系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分野。大陆法系的所有权理念无法兼容双重所有权,这成了信托法移植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信托法则对其归属尚无谈及,不利于受益人、委托人以及他们的债权人的保护。应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赋予受益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财产 双重所有权 立法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 被引量:33
16
作者 于海涌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分庭抗礼是信托财产产生"普通法所有权"和"衡平法所有权"的根本原因。中国不可能因为没有衡平法而由此永远与信托制度绝缘,但信托法移植到我国以后,其运行环境是在大陆法系的框架下进行的,我国既... 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分庭抗礼是信托财产产生"普通法所有权"和"衡平法所有权"的根本原因。中国不可能因为没有衡平法而由此永远与信托制度绝缘,但信托法移植到我国以后,其运行环境是在大陆法系的框架下进行的,我国既没有双重所有权的理念,也没有衡平法的传统,因此在我国的信托立法中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成为立法中的"真空"。事实上,信托移植的终极目标不在于是否采用双重所有权的形式,而在于实现信托制度的核心功能:理财功能和防范功能。分析表明,如果受托人享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法律移植的难度,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受托人的理财功能,同时对受托人的防范功能同样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由受托人享有所有权是我国移植信托制度的可行性选择,建议我国在信托立法中明确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赋予受托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财产 双重所有权 单一所有权 法律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社会学视角下的所有权理论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谷川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7-111,共5页
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衍生了一物一权原则,它的确立是通过所有权人对物的直接支配和利用,从而实现物的独立经济价值。随着人们对物的利用方式的发展,以其中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公司财产权以及所有权保留制度为例,运用社会学实证的研究进... 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衍生了一物一权原则,它的确立是通过所有权人对物的直接支配和利用,从而实现物的独立经济价值。随着人们对物的利用方式的发展,以其中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公司财产权以及所有权保留制度为例,运用社会学实证的研究进路,分析了所有权理论在上述制度中的变化对一物一权原则产生的突破,并提出了对所有权理论中一物一权原则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权 一物一权 双重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国家所有权主体的唯一性与统一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士国 《山东法学》 1998年第1期3-8,共6页
评“国家所有权主体的唯一性与统一性”○刘士国我国民法理论,将国家所有权主体的唯一性与统一性解释为国家所有权两个最重要的特征。至今,许多人仍信守这一理论,将其视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变的信条。然而,这一与计划经济体制相... 评“国家所有权主体的唯一性与统一性”○刘士国我国民法理论,将国家所有权主体的唯一性与统一性解释为国家所有权两个最重要的特征。至今,许多人仍信守这一理论,将其视为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变的信条。然而,这一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国家所有权主体 唯一性 国有企业 统一性 双重所有权 两权分离理论 企业财产 国有独资公司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安全RFID群组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 被引量:3
19
作者 殷守军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38,143,共6页
针对现有无线射频识别群组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中出现的后向隐私泄露、暴力破解等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所有权转移协议。通过字合成、循环移位简单位运算加密随机数,以抵抗攻击者的暴力破解攻击。利用可信第三方的参与,在不经过原所... 针对现有无线射频识别群组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中出现的后向隐私泄露、暴力破解等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所有权转移协议。通过字合成、循环移位简单位运算加密随机数,以抵抗攻击者的暴力破解攻击。利用可信第三方的参与,在不经过原所有者的条件下直接向新所有者和标签下发初始密钥,进而同步更新密钥,保证协议的后向隐私安全性。使用标签所有权归属标识位定义群组标签归属权,防止出现双重所有权,同时给出协议的GNY逻辑证明。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安全、低成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射频识别 群组 所有权转移 后向隐私 暴力破击 字合成 双重所有权 GNY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物一权视角下信托财产双重权利构建 被引量:4
20
作者 窦冬辰 《科学.经济.社会》 2019年第1期99-106,共8页
双重所有权作为英美信托法的基本理论,面临着与大陆法系财产法的协调问题。我国信托法中未能确定信托财产权利归属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理论上无法解释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与大陆法系物权法一物一权原则的冲突。通过对概念本身的考察可知,两... 双重所有权作为英美信托法的基本理论,面临着与大陆法系财产法的协调问题。我国信托法中未能确定信托财产权利归属的原因之一就是在理论上无法解释信托财产双重所有权与大陆法系物权法一物一权原则的冲突。通过对概念本身的考察可知,两种理论并无实质冲突,仅为因解释选择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误解。对此,应当确定信托财产归属于受托人,当信托财产为有体物时,受托人享有所有权。同时,在理论上确定受益权的债权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物一权 双重所有权 信托财产 受益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