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跨临界双级循环制冷系统最优中间压力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栋 梅申功 +3 位作者 陈卓 李晨辉 夏曦 汪祥支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38,共8页
为提升CO_(2)双级循环制冷系统的性能,基于一套CO_(2)跨临界双级循环冷柜系统,通过建立能量热力学模型和㶲热力学模型,计算其最优中间压力值,并采用实验结果来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度,最后对整个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 为提升CO_(2)双级循环制冷系统的性能,基于一套CO_(2)跨临界双级循环冷柜系统,通过建立能量热力学模型和㶲热力学模型,计算其最优中间压力值,并采用实验结果来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度,最后对整个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在预测最优中压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在试验工况下,误差仅为1.91%;高低压的几何平均值比最优中间压力值略低,偏差在3%左右;相对于高压来讲,CO_(2)跨临界双级循环制冷系统的COP对中压不太敏感;气冷器出口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温度超过限值后,系统性能急剧下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内,该温度为36℃。本研究可以为小型CO_(2)跨临界双级循环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如何维持系统高效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循环 CO_(2) 跨临界 中间压力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排水余热双级循环利用热泵系统开发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智强 王建凯 丁财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年第9期71-73,共3页
针对煤矿矿井排水温度高、流量小的特点,该文提出了矿井排水余热双级循环利用热泵系统,优化蒸发器相关结构,成功解决了热泵机组蒸发器不能高温进水的技术难题。研究开发了涡旋压缩机三机非平衡式并联技术以及系统非对称式启停方式,增加... 针对煤矿矿井排水温度高、流量小的特点,该文提出了矿井排水余热双级循环利用热泵系统,优化蒸发器相关结构,成功解决了热泵机组蒸发器不能高温进水的技术难题。研究开发了涡旋压缩机三机非平衡式并联技术以及系统非对称式启停方式,增加机组装机容量,提高了换热效率。采用大温差双级循环余热回收技术,大幅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降低了系统运行费用。该文的研究成果为该类矿井排水资源余热回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排水 余热回收 热泵 双级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级节流制冷循环的天然气液化工艺模拟与优化
3
作者 潘杰 李媛媛 +3 位作者 曹清寒 韩冰 王佳乐 李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21,共11页
液化天然气以其安全可靠、汽化潜热高、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在天然气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天然气液化工艺系统功耗大以及液化成本较高等问题仍然存在。为此,基于2个双级节流制冷循环的天然气液化工艺系统,采用Aspen HYSYS软件,以比功耗、... 液化天然气以其安全可靠、汽化潜热高、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在天然气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但天然气液化工艺系统功耗大以及液化成本较高等问题仍然存在。为此,基于2个双级节流制冷循环的天然气液化工艺系统,采用Aspen HYSYS软件,以比功耗、㶲效率、液化率和总成本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对2个系统进行了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确定了系统的最优运行工况;最后对2个系统的最优性能进行对比,并采用LINMAP与TOPSIS方法对Pareto前沿进行决策,在最优工况下对系统设备进行了㶲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节流阀V1、V3、V4的节流压力增大,或乙烯质量流量增大,均会使系统比功耗先减后增;单目标优化结果显示系统B性能优于系统A;②采用LINMAP与TOPSIS方法对Pareto前沿的决策结果有所差别,基于LINMAP方法的决策结果表明,系统B的总成本优于系统A,系统A的比功耗和㶲效率更优,综合性能更好;③基于TOPSIS方法的决策结果表明,系统A的比功耗优于系统B,系统B的㶲效率和总成本更优,综合性能更好;④㶲分析结果显示,节流阀及换热器的㶲损较大。结论认为,开展双级节流制冷循环天然气液化工艺研究,对其进行参数分析和优化,能够为天然气液化工艺设计创新提供借鉴,将有助于天然气液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液化 双级循环制冷 节流制冷 遗传算法 系统优化 多目标决策 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溴化锂制冷循环的中间压力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何嘉鹏 方贤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6-79,共4页
通过中间压力对双级溴化锂制冷循环热力系数影响的分析,提出最佳中间压力的计算方法,可简化和优化双级溴化锂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使其获得最高热力系数,并能对运行操作提供一个中间压力的参考值。
关键词 中间压力 双级循环 吸收制冷循环 溴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苏晓群 林贵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5-559,共5页
对双级氨-水系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中间压力和循环工况对系统性能系数的影响,分析了最佳中间压力随循环工况的变化.从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给定的循环工况存在着一个最佳的中间压力,并对中间压力的选取给出了近似公式.
关键词 吸收制冷循环 双级循环 氨-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氮膨胀天然气液化制冷循环流程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谭建宇 王莉 +2 位作者 李素燕 李红艳 贾林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0-373,共4页
使用调峰型天然气液化较为常用的串联双级氮膨胀循环,针对“西气东输”浙江气源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循环中关键设备如压缩机、膨胀机的最佳操作运行工况,确定各设备的最佳的运行参数,从而进一步对总体流程进行了优化分析.对小型调... 使用调峰型天然气液化较为常用的串联双级氮膨胀循环,针对“西气东输”浙江气源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循环中关键设备如压缩机、膨胀机的最佳操作运行工况,确定各设备的最佳的运行参数,从而进一步对总体流程进行了优化分析.对小型调峰装置的设计、加工、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串联双级氮膨胀制冷循环 工艺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气冷器的改进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业凤 王东亮 陈申 《轻工机械》 CAS 2019年第5期84-88,共5页
针对目前超市使用的冷藏柜,其CO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带中冷器的气冷器的出口温度并不理想,高于环境温度许多的情况,课题组提出了优化气冷器管程布置的试验方案。利用MATLAB程序对带中冷器的气冷器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CO2双级压缩制... 针对目前超市使用的冷藏柜,其CO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带中冷器的气冷器的出口温度并不理想,高于环境温度许多的情况,课题组提出了优化气冷器管程布置的试验方案。利用MATLAB程序对带中冷器的气冷器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CO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带中冷器的气冷器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气冷器管壁出口温度的实验值和模拟值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模拟程序准确性。并且对现有的带中冷器的气冷器进行改进:修改CO2的流动线路,增大中冷器的换热面积,对气冷器的管程进行了重新的分配,然后对改进的带中冷器的气冷器的出口温度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改进方案能有效优化带中冷器的气冷器的出口温度,提高了气冷器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柜 CO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 中冷器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冷藏柜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业凤 钟文轩 孟德忍 《轻工机械》 CAS 2019年第4期84-87,共4页
针对目前商用冷藏柜所使用的CFC类制冷剂存在高臭氧衰减指数以及温室指数高的问题,为使冷藏柜更环保,课题组提出了使用CO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取代传统氟利昂制冷剂单级压缩制冷循环的设想。课题组以某容积为500 L的冷藏柜为框架搭建一套... 针对目前商用冷藏柜所使用的CFC类制冷剂存在高臭氧衰减指数以及温室指数高的问题,为使冷藏柜更环保,课题组提出了使用CO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取代传统氟利昂制冷剂单级压缩制冷循环的设想。课题组以某容积为500 L的冷藏柜为框架搭建一套实验系统,并根据可口可乐公司对商用冷藏柜的测试要求进行负载降温测试,并与其他课题组成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CO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的冷藏柜比采用单级压缩的同类型冷藏柜能效比提高,排气温度降低34. 6℃。经测试,CO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冷藏柜性能满足可口可乐公司制定的标准,CO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在冷藏柜中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替代 冷藏柜 CO2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负载降温测试 能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源双级喷射有机闪蒸循环热力分析及优化
9
作者 杨新乐 王雨实 +3 位作者 卜淑娟 李惟慷 戴文智 苏畅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03-509,共7页
为有效利用有机闪蒸循环(OFC)闪蒸后的饱和液态工质,提高中低温热源的回收效率,构建地热水驱动的双级喷射有机闪蒸循环(DEOFC)系统,探究关键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并对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DEOFC闪蒸压力和高压膨胀机出口压力最优... 为有效利用有机闪蒸循环(OFC)闪蒸后的饱和液态工质,提高中低温热源的回收效率,构建地热水驱动的双级喷射有机闪蒸循环(DEOFC)系统,探究关键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并对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DEOFC闪蒸压力和高压膨胀机出口压力最优时,热源温度升高,系统净输出功、热效率、效率增大;当温度升至工质的特征温度时,趋势发生变化。多目标优化时,R601a表现出最佳性能。与单级喷射有机闪蒸循环(SEOFC)相比,DEOFC净输出功和效率均存在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发电 地热能 优化 双级有机闪蒸循环 喷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及其混合工质双级回热朗肯循环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广乾 张丽 +2 位作者 姜文全 田园 夏清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94,共5页
利用热力学仿真的方法建立双级回热朗肯循环系统模型,研究CO_(2)及其与R134a、R143a和R1234ze 3种有机工质组成的混合物在循环系统下的热效率和效率。结果表明:当循环系统采用CO_(2)与R143a按3∶7摩尔比混合产生的混合物做循环工质时,... 利用热力学仿真的方法建立双级回热朗肯循环系统模型,研究CO_(2)及其与R134a、R143a和R1234ze 3种有机工质组成的混合物在循环系统下的热效率和效率。结果表明:当循环系统采用CO_(2)与R143a按3∶7摩尔比混合产生的混合物做循环工质时,系统热效率和效率达到最高。相较CO_(2)工质循环,热效率提高了2.21%,效率提高了5.17%;当循环系统采用混合工质时,热效率随着泵入口温度的减小而升高,随着膨胀机入口温度的增大而升高。当高温、低温循环系统的泵入口温度为23℃、高温循环系统膨胀机入口温度为303℃时,热效率最高;系统的效率随着分流比的增大而升高,当分流比为0.64时,效率达到最大为5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仿真 双级回热朗肯循环 混合工质 分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机和喷射器耦合的双级蒸发喷射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星宇 刘洪鑫 +2 位作者 曹祥 邵亮亮 张春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6-30,共5页
喷射循环和双级蒸发循环都能有效提高蒸气压缩制冷循环COP,因为它们分别降低了由等焓节流和温差传热造成的热力学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循环能效,通过复合使用上述两项节能措施,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和喷射器耦合的双级蒸发喷射循环。通过建... 喷射循环和双级蒸发循环都能有效提高蒸气压缩制冷循环COP,因为它们分别降低了由等焓节流和温差传热造成的热力学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循环能效,通过复合使用上述两项节能措施,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和喷射器耦合的双级蒸发喷射循环。通过建立新型循环的热力学模型,使用数值计算的方法验证了其显著的节能效果。在特定工况下,双级蒸发喷射循环制冷COP较简单循环、喷射循环和双级蒸发循环分别可提升20.4%、10.9%和7.4%,且该循环在使用多种不同制冷剂时均能获得能效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蒸发循环 压缩机 喷射器 热力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串联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蜀家 孙志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45,共5页
为充分研究双级串联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性能,以150℃的低温余热为热源,液化天然气(LNG)为冷源,[火用]效率最大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影响因素下双级串联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进行了工质选择与参数优化。选用7种工质,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系统... 为充分研究双级串联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性能,以150℃的低温余热为热源,液化天然气(LNG)为冷源,[火用]效率最大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影响因素下双级串联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进行了工质选择与参数优化。选用7种工质,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系统的蒸发温度、膨胀机入口温度、冷凝温度和LNG蒸发压力进行了优化,对一定过热度及中间换热温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定过热度能提高系统的效率,中间换热温度对系统效率没有明显的影响,选用常温作为中间温度有较大意义;对系统效率影响最大的工质参数是常压沸点温度,常压沸点温度越低,系统[火用]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串联有机朗肯循环 不同影响因素 低温热源 液化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高温热源的双级有机朗肯循环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亚琦 王重阳 《发电与空调》 2017年第1期11-16,共6页
以利用中高温热源的双级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R141b-R245fa、n-pentaneR600和isopentane-R114分别作为双级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工质,一级循环采用超临界循环,二级循环采用亚临界循环,研究分析了系统的热效率、效率、各级工质... 以利用中高温热源的双级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R141b-R245fa、n-pentaneR600和isopentane-R114分别作为双级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工质,一级循环采用超临界循环,二级循环采用亚临界循环,研究分析了系统的热效率、效率、各级工质质量流量、烟气出口温度、净输出功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在一级蒸发压力增大的过程中,采用n-pentane-R600、isopentane-R114的循环系统的热效率与效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净输出功则一直减小,采用R141b-R245fa的循环系统的热效率和效率则一直保持增大的趋势;所选取的三个系统中一级循环与二级循环中的工质均随一级蒸发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变化幅度均不大;系统的烟气出口温度普遍偏高,系统性能具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有机朗肯循环 超临界 亚临界 热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蒸发温度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计算与分析
14
作者 薛连政 丁明青 +1 位作者 张军荣 王长江 《制冷》 2021年第1期22-28,共7页
近几年,食品工业发展迅速。食品加工与贮藏的温度是多样的,使得制冷系统具有多个蒸发温度,有的蒸发温度甚至到达-43℃,此时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具有节能优势,而将其他蒸发温度整合到双级压缩低温制冷系统,或利用其他蒸发温度的制冷系统冷... 近几年,食品工业发展迅速。食品加工与贮藏的温度是多样的,使得制冷系统具有多个蒸发温度,有的蒸发温度甚至到达-43℃,此时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具有节能优势,而将其他蒸发温度整合到双级压缩低温制冷系统,或利用其他蒸发温度的制冷系统冷却低温系统,对简化系统,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三种双蒸发温度双级压缩制冷循环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其系统能效与循环特性,为多蒸发温度制冷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 蒸发温度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制冷剂循环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洪利 刘慧琴 田景瑞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为提高制冷空调和热泵性能,分别选取CO2,R134a,R1234yf和R11制冷剂,以单级循环和双级循环为研究途径,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排气压力、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等因素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制冷空调和热泵优化设计及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 为提高制冷空调和热泵性能,分别选取CO2,R134a,R1234yf和R11制冷剂,以单级循环和双级循环为研究途径,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排气压力、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等因素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制冷空调和热泵优化设计及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空调 热泵 单级循环 双级循环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氨双级制冷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勤 陈光明 周金坤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6-59,共4页
引入了单、双级压缩制冷系统的单位压缩机理论输气量制冷量的概念 ,并对- 1 5℃蒸发温度氨制冷系统的单、双级实际循环进行了制冷能力和制冷系数两方面的对比分析 ;导出了因采用双级循环而需追加的一次性装置投资的投资动态还本期计算公... 引入了单、双级压缩制冷系统的单位压缩机理论输气量制冷量的概念 ,并对- 1 5℃蒸发温度氨制冷系统的单、双级实际循环进行了制冷能力和制冷系数两方面的对比分析 ;导出了因采用双级循环而需追加的一次性装置投资的投资动态还本期计算公式 ,并结合一制冰厂实例 ,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制冷系统 双级循环 动态还本期 技术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空调中CO_2跨临界循环方式的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管海清 马一太 +1 位作者 李敏霞 杨俊兰 《制冷与空调》 2005年第2期34-38,共5页
为尽快实现制冷空调中CO2 对传统工质的替代,克服CO2 跨临界循环系统效率较低的缺点,在基本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应用内部热交换器、闪蒸器、混合器、分离器、膨胀机等部件,采用各种系统循环方式以提高CO2 跨临界循环的系统效率并... 为尽快实现制冷空调中CO2 对传统工质的替代,克服CO2 跨临界循环系统效率较低的缺点,在基本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应用内部热交换器、闪蒸器、混合器、分离器、膨胀机等部件,采用各种系统循环方式以提高CO2 跨临界循环的系统效率并满足不同需要,从而使之达到与传统工质相竞争的比较优势。本文对三种单级循环、五种双级循环和四种联合循环的流程及各种循环提高系统效率的原理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空调 CO2跨临界循环 单级循环 双级循环 联合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双级压缩制冷系统冬季节能运行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金坤 《制冷与空调》 2001年第3期57-58,24,共3页
引入单位压缩机理论输气量制冷量概念,对-28℃和-33℃蒸发温度氨制冷系统的单、双级实际循环进行了制冷能力和制冷系数两方面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若在冬季运行中采用双级制冷系统,与单级系统相比,不但可以降低能耗,而... 引入单位压缩机理论输气量制冷量概念,对-28℃和-33℃蒸发温度氨制冷系统的单、双级实际循环进行了制冷能力和制冷系数两方面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若在冬季运行中采用双级制冷系统,与单级系统相比,不但可以降低能耗,而且可以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有利于延长压缩机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制冷系统 双级循环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水双级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火用经济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永真 罗向龙 +2 位作者 陈颖 胡嘉灏 龚宇烈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42-49,共8页
针对我国丰顺地热电站大量地热尾水直接排弃的问题和当地居民对制冷负荷的需求,基于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TSARS)在低品位热能利用方面的优势,提出将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应用于地热电站尾水余热的回收,形成地热梯级综合利用系... 针对我国丰顺地热电站大量地热尾水直接排弃的问题和当地居民对制冷负荷的需求,基于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TSARS)在低品位热能利用方面的优势,提出将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应用于地热电站尾水余热的回收,形成地热梯级综合利用系统,以进一步提高地热水的利用率.采用火用经济学分析方法,通过对电站的实地调研,建立地热水TSARS火用经济模型,进而对地热水级联到TSARS的两种可能模式(串联和并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地热水以并联方式供入TSARS具有较好的火用经济性能,同时对设计工况下的地热水并联TSARS的各设备进行了火用经济分析评价,为后期实际工程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源 双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火用经济分析 火用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压缩制冷系统过冷度对节能的影响
20
作者 黄敏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70-73,共4页
本文从节能角度出发,介绍双级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分析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和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过冷度的高低对循环性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过冷度对制冷系统节能的影响。
关键词 双级循环 过冷度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