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双相溶剂体系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过程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千嘉艺 肖建军 +4 位作者 孙林 杨海平 王贤华 陈应泉 陈汉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054-6060,共7页
5-羟甲基糠醛(HMF)作为一种基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重要平台化合物,是多类高价值化学品和液体燃料的前体,但因理化性质不稳定,其高效制备面临巨大挑战。单一溶剂体系中生物质降解所得HMF产率低且副产物多,在原反应相中加入有机溶剂实... 5-羟甲基糠醛(HMF)作为一种基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重要平台化合物,是多类高价值化学品和液体燃料的前体,但因理化性质不稳定,其高效制备面临巨大挑战。单一溶剂体系中生物质降解所得HMF产率低且副产物多,在原反应相中加入有机溶剂实现反应过程中HMF的原位萃取可大幅提高其选择性,目前采用双相溶剂体系已成为研究主流。本文在介绍双相溶剂体系、有机溶剂、反应原料、催化剂等影响生物质液相降解制备HMF的基础上,揭示优化反应条件强化两相溶剂界面传质对提高产物产率和反应效率的重要作用,并围绕增强相界面扰动和优化溶剂体系两个主要方面,重点综述了基于传质强化的生物质两相溶剂体系降解制备HMF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5-羟甲基糠醛 双相溶剂体系 液相转化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缓冲液双相体系中绿豆环氧化物水解酶催化环氧苯乙烯不对称水解反应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文静 娄文勇 +1 位作者 王晓婷 宗敏华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57-1563,共7页
研究了有机溶剂/缓冲液双相体系中绿豆环氧化物水解酶高立体选择性地催化外消旋环氧苯乙烯水解生成(R)-苯基乙二醇反应.结果表明,与单水相反应体系相比,有机溶剂/缓冲液双相反应体系不仅有效地抑制环氧苯乙烯的非酶水解反应,而且明显提... 研究了有机溶剂/缓冲液双相体系中绿豆环氧化物水解酶高立体选择性地催化外消旋环氧苯乙烯水解生成(R)-苯基乙二醇反应.结果表明,与单水相反应体系相比,有机溶剂/缓冲液双相反应体系不仅有效地抑制环氧苯乙烯的非酶水解反应,而且明显提高底物的浓度,产物的收率和ee值更高.在所考察的不同有机溶剂中,正己烷不仅能较好地溶解底物,而且对酶的毒性较小,从而导致反应的初速率较快,产物的收率和ee值较高,是最适宜有机相.在两相体积比(正己烷/缓冲液)为1:1,底物浓度为20mmol/L,缓冲液pH=6.5以及35oC的最适反应条件下,反应的初速率、产物的收率和ee值分别为5.42mmol/(L·h),49.2%和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环氧化物水解酶 环氧苯乙烯 (R)-苯基乙二醇 有机溶剂/缓冲液双相体系 不对称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双相体系中β-D-呋喃果糖苷酶催化转移反应的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宁 曹劲松 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6-20,共5页
筛选出一些有利于维持 β D 呋喃果糖苷酶稳定性的有机溶剂 ,并研究了其在水 有机溶剂双相体系中催化转移反应的基本特性。非水相体系组成、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酶反应速率有显著的影响 ,在丁酸乙酯 缓冲液双相体系中 ,有利于该酶... 筛选出一些有利于维持 β D 呋喃果糖苷酶稳定性的有机溶剂 ,并研究了其在水 有机溶剂双相体系中催化转移反应的基本特性。非水相体系组成、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酶反应速率有显著的影响 ,在丁酸乙酯 缓冲液双相体系中 ,有利于该酶发生转移反应、合成低聚糖的反应条件为 :有机溶剂体积比 91 5 8% (蔗糖底物初始量为 4 7 5 2 g/L ,酶添加量 0 5U/mL) ,pH 6 0 ,保温温度 5 4℃ ,此时振荡反应 32min后低聚糖合成率可达 3 4 1%。聚羟乙基异丁烯酸固定化 β D 呋喃果糖苷酶在丁酸乙酯 水双相体系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D-呋喃果糖苷酶 水-有机溶剂双相体系 转果糖作用 催化转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乙腈/NaCl双相体系中的分配
4
作者 周栩 张艳 赵凤生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研究几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亲水有机溶剂、无机盐和水组成的双相体系(乙腈/NaCl体系)中的分配规律。方法用滴定法制作体系的相图,HPLC测定头孢菌素在两相中的浓度。结果头孢菌素浓度和温度对头孢菌素的分配影响不大;NaCl浓度和乙... 目的研究几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亲水有机溶剂、无机盐和水组成的双相体系(乙腈/NaCl体系)中的分配规律。方法用滴定法制作体系的相图,HPLC测定头孢菌素在两相中的浓度。结果头孢菌素浓度和温度对头孢菌素的分配影响不大;NaCl浓度和乙腈浓度则有一定影响,两者浓度的增加都使头孢菌素向下相(盐相)转移;pH对头孢菌素的分配有较大影响,pH很低时头孢菌素主要分配在上相(乙腈相),pH升高到3.8左右大部分头孢菌素即转移到下相。结论通过调节pH,用亲水有机溶剂/盐双相体系萃取分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有机溶剂/盐双相体系 分配 头孢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硫低温等离子法改性粉煤灰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催化木糖制糠醛性能
5
作者 王茜 张鸿伟 +4 位作者 吕世钧 朱劼 王利群 陶昱恒 卿青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采用绿色、高效的方法实现活性基团与载体的连接是非均相催化剂构建的关键。通过二氧化硫(SO_(2))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工业粉煤灰(CFA)表面进行含硫官能团的接枝改性,制备了固体酸催化剂CFA-HSO_(3),并将其用于木糖降解制糠醛。采用傅里叶... 采用绿色、高效的方法实现活性基团与载体的连接是非均相催化剂构建的关键。通过二氧化硫(SO_(2))低温等离子技术在工业粉煤灰(CFA)表面进行含硫官能团的接枝改性,制备了固体酸催化剂CFA-HSO_(3),并将其用于木糖降解制糠醛。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全自动比表面积(BET)及孔径分析仪、有机元素分析仪(OEA)、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提高了催化反应中糠醛的产率。结果表明,SO_(2)低温等离子改性后,样品表面成功接枝了含硫官能团,该方法还缩短了催化剂的制备时间。在水和4-甲基-2-戊酮(MIBK)体积比为1:3的双相溶剂体系中,加入0.6 g木糖、0.2 g NH_(4)Cl和0.3 g催化剂,于190℃下反应20 min,糠醛的产率可以达到89.6%,相较于纯水体系提高了47.9%。此外,CFA-HSO_(3)还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和可回收使用性。采用的绿色高效的催化剂改性方式为糠醛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2)低温等离子技术 粉煤灰 固体酸催化剂 双相溶剂体系 木糖 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有机含量的有机氢化硅氧烷树脂
6
《有机硅氟资讯》 2002年第5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有机含量 有机氢化硅氧烷树脂 专利 双相溶剂体系 固相 转移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