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8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油正时对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和部分排放的影响
1
作者 桑浩 梁俊杰 +1 位作者 吕林 祝能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0,共11页
以船用单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氨气预混、柴油直喷的燃烧模式,通过试验方式探讨喷油正时对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柴油模式相比,喷入氨气后,发动机缸压峰值P_(max)降低,着火时刻推迟,燃烧持续期增加... 以船用单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氨气预混、柴油直喷的燃烧模式,通过试验方式探讨喷油正时对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柴油模式相比,喷入氨气后,发动机缸压峰值P_(max)降低,着火时刻推迟,燃烧持续期增加,最大压力升高率R_(max)减少,CO_(2)和NO_(x)的排放下降,未燃氨和N_(2)O的排放显著增加。在双燃料模式下,随着柴油喷射时刻的提前,缸内燃烧情况改善,P_(max)和R_(max)增大,未燃氨和N_(2)O排放下降,NO_(x)排放上升,碳烟排放先减后增,CO_(2)排放无显著变化;随着负荷的增加,P_(max)和R_(max)增大,但氨气喷射量的增加降低了缸内空气充量,使得着火时刻推迟,燃烧持续期增加,CO_(2)、碳烟和NOx的排放增加,未燃氨和N_(2)O的排放降低。如果优先考虑燃烧平稳性,25%和75%负荷率下的喷油正时最佳值为-5°CA;若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首要目标,25%负荷率下的喷油正时最佳值为-15°CA,75%负荷率下的喷油正时最佳值为-10°CA;若以降低NOx排放为首要目标,25%和75%负荷率下的喷油正时均为-5°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 喷油正时 放热规律 燃烧特征参数 尾气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率对某船用中速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玉学 孙宾宾 +2 位作者 李波 李晓晨 王子喆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改善某船用中速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对进气歧管加装天然气喷射装置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进行研究。基于仿真软件GT-Power,在螺旋桨推进特性的工况下,分析了某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纯柴油模式和双燃料模式下的缸内压力、... 为了改善某船用中速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对进气歧管加装天然气喷射装置的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进行研究。基于仿真软件GT-Power,在螺旋桨推进特性的工况下,分析了某船用双燃料发动机纯柴油模式和双燃料模式下的缸内压力、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纯柴油模式相比,双燃料模式的气缸峰值压力和NO_(x)排放量有所减少,NO_(x)排放量最多减少41.3%;随着天然气替代率的增加,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最多提高了16.08%。综合来看,双燃料模式下发动机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双燃料发动机 替代率 燃油经济性 NOX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燃料发动机气门间隙异常对气缸均匀性的影响
3
作者 梁文威 唐元元 +2 位作者 蒋雨池 李赫 纪鑫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0,47,共6页
利用AVL BOOST软件对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一维仿真建模,将进气门间隙设为仿真参数,模拟进气流道异常情况。当仿真参数气门间隙设置为正常值0.2 mm时,各气缸爆发压力和IMEP小幅度波动且气缸均匀性较好;当气门间隙出现异常时,各气缸的爆压及I... 利用AVL BOOST软件对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一维仿真建模,将进气门间隙设为仿真参数,模拟进气流道异常情况。当仿真参数气门间隙设置为正常值0.2 mm时,各气缸爆发压力和IMEP小幅度波动且气缸均匀性较好;当气门间隙出现异常时,各气缸的爆压及IMEP出现较为明显的不均匀现象。此外还设置进气管道参数进行验证,发现各气缸管道流量的变异系数随着管长增大逐渐变小。当进气管道异常时,进气门间隙发生变化,导致发动机在冲程起始阶段,气缸中的气油混合物回流到管道并进行再分配,因此产生气缸性能不均匀现象。研究结果为发动机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气门间隙 不均匀现象 一维建模 仿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油压力和进气温度对氨/正十二烷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海峰 王冠月 +3 位作者 文铭升 明镇洋 崔雁清 尧命发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一台光学发动机,在1200 r/min转速下,采用进气道低压喷射氨气,缸内高压直喷高活性正十二烷的双燃料燃烧模式,应用火焰高速成像方法,研究了喷油压力和进气温度对氨/正十二烷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燃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直喷燃料喷射压... 基于一台光学发动机,在1200 r/min转速下,采用进气道低压喷射氨气,缸内高压直喷高活性正十二烷的双燃料燃烧模式,应用火焰高速成像方法,研究了喷油压力和进气温度对氨/正十二烷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燃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直喷燃料喷射压力降低,导致正十二烷浓度分层增大,自燃着火点增多,更有利于正十二烷引燃均质预混合的氨气;直喷压力在30 MPa和60 MPa工况下,火焰初期NH3燃烧的橘色火焰占主导,之后呈现正十二烷预混蓝色火焰与NH3橘色火焰叠加现象;在90 MPa喷射压力下,火焰发展初期正十二烷预混蓝色火焰占主导,随着燃烧发展NH3橘色火焰的比例逐渐增多.在30 MPa喷射压力下,缸内直喷正十二烷可以实现90%氨气比例的稳定着火,但是燃烧反应速率过低,燃烧持续期过长.进气温度从100℃升高到125℃后,自燃着火点数量增加,氨双燃料燃烧反应速率提高,放热率峰值增大;然而进气温度进一步从125℃提高到150℃时,对燃烧压力和放热率影响很小.上述研究表明,较低的直喷燃料喷射压力和适当提高进气温度更有利于氨燃料的稳定着火以及燃烧速率的提升和氨在双燃料中占比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氨气 正十二烷 喷射压力 光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氢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研究
5
作者 刘少华 何瑞 +3 位作者 毕玉华 申立中 闫壮壮 彭益源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7,46,共10页
基于大气模拟综合测试系统,模拟0 m、1 000 m和2 000 m海拔的大气压,对不同海拔下氢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下,随着氢气替代率增加,预混合燃烧增强,缸内燃烧速度加快,缸压峰值升高,其对应相... 基于大气模拟综合测试系统,模拟0 m、1 000 m和2 000 m海拔的大气压,对不同海拔下氢气/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下,随着氢气替代率增加,预混合燃烧增强,缸内燃烧速度加快,缸压峰值升高,其对应相位提前;碳烟和CO排放先下降后上升,NO_(x)排放增加,CO_(2)排放减少。随着海拔上升,过量空气系数减小,有效热效率降低。转速为1 600 r/min时,随着海拔高度升高,预混合燃烧减弱,发动机缸压峰值下降,其对应相位推迟;CO排放最低时,与0 m海拔比较,海拔上升至1 000 m、2 000 m,碳烟排放分别增加44.44%和127.78%,CO排放增加8.95%和16.86%,CO_(2)排放增加4.34%和16.86%,碳烟和CO_(2)排放增幅随海拔增加而上升。转速为3 000 r/min时,随着海拔高度上升,缸压峰值略有升高,缸压峰值对应相位提前,预混合燃烧增强;碳烟、NO_(x)、CO和CO_(2)排放升高,排放增幅随海拔升高而增大。与海拔0 m比较,当碳烟排放最低时,海拔上升至1 000 m、2 000 m,碳烟排放分别升高18.67%和56.04%,NO_(x)排放分别上升14.78%和38.40%,CO_(2)排放分别升高7.29%和15.80%;CO排放最低时,海拔上升至1 000 m、2 000 m,CO排放分别上升24.53%和6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氢气 柴油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燃室及喷射阀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周洪杰 张明 +3 位作者 席鸿远 周松 任建军 莫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基于三维仿真软件Converge构建了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仿真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了不同预燃室通道和天然气喷射阀结构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参数优化燃烧和降低排放的潜力.结果表明:对预燃室通道的研究中,适度增加... 基于三维仿真软件Converge构建了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仿真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模拟了不同预燃室通道和天然气喷射阀结构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并分析了不同参数优化燃烧和降低排放的潜力.结果表明:对预燃室通道的研究中,适度增加预燃室通道直径和长度均会促进引燃油着火,加快主燃室燃烧进程,但直径过大会增加NO_(x)排放,长度过长会抑制着火并增大点火能量损失;增加通道角度同样会加速燃烧,但当其与扫气角度一致时,角度越大,NO_(x)排放越高;对天然气喷射阀的研究中,降低阀门位置、增大喷射角度和减小阀门直径均会降低甲烷逃逸量;喷射角度对主燃室涡流比的影响较大,当喷射角度与扫气角度相反时,喷射角度越大,燃烧越快,NO_(x)排放越低;适度减小阀门直径可提高天然气射流速度,进而加速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预燃室 天然气喷射阀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PSO-SVM的船用LNG双燃料发动机故障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峰 杨奕飞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6,共7页
针对船用LNG双燃料发动机设备复杂,故障预测效率低、准确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融合的预测模型。利用LSTM模型时间序列变化的能力对设备未来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然后采用非线性自适应惯... 针对船用LNG双燃料发动机设备复杂,故障预测效率低、准确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长短期记忆网络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融合的预测模型。利用LSTM模型时间序列变化的能力对设备未来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然后采用非线性自适应惯性权重改进PSO算法对SVM参数进行寻优,以提高其寻优能力和收敛速度;改进的LSTM-PSO-SVM融合模型可实现对设备故障状态的快速、准确预测。通过对某船用LNG双燃料发动机的故障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具有更高的故障识别准确率和更快的识别速度,能够准确预测船用LNG双燃料发动机潜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短期记忆网络 改进粒子群优化 支持向量机 故障预测 LNG双燃料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驱动的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胡登 王贺春 +1 位作者 杨传雷 王银燕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3-411,共9页
为实现对处于长时间运行的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实时映射和在线优化,将Wiebe方程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混合驱动的生物柴油/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零维(0-D)预测模型.首先通过鹈鹕算法(POA)对双Wiebe方程参数进行求解;然后... 为实现对处于长时间运行的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实时映射和在线优化,将Wiebe方程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混合驱动的生物柴油/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零维(0-D)预测模型.首先通过鹈鹕算法(POA)对双Wiebe方程参数进行求解;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CNN-Bi-LSTMNN)建立运行参数和Wiebe参数的参数辨识模型.将Wiebe方程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相结合对燃烧过程进行简化、重构,建立基于混合驱动的零维预测模型,进而可以正向求出缸内压力曲线和各种性能结果.结果表明:基于双Wiebe方程结合CNN-Bi-LSTM构建的双燃料发动机零维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性.模型的开发为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在线评估和优化提供了可靠的数字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生物柴油 深度学习 燃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喷参数对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陈庆涛 刘军恒 +2 位作者 孙平 嵇乾 瞿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为了改善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工作特性,对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进气系统改造实现了乙醇/柴油双燃料燃烧模式,并开展了预喷参数(预喷正时、预喷油量和预-主喷间隔)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前预喷正... 为了改善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工作特性,对一台高压共轨柴油机进气系统改造实现了乙醇/柴油双燃料燃烧模式,并开展了预喷参数(预喷正时、预喷油量和预-主喷间隔)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前预喷正时使得双燃料燃烧相位提前,放热率峰值也随之增加;但预喷正时为上止点前(BTDC)22~25°CA时,会导致放热率曲线由双峰分布转变为三峰分布,CO、HC、Soot、甲醛、乙醛和乙烯排放量均降低,而NOx排放量呈现增高趋势,有效热效率(BTE)逐渐降低。在预喷正时为19°CA BTDC时,当预喷油量由2.5 mg/cyc逐渐增加至4.5 mg/cyc时,CO和HC排放量逐渐降低,而NOx排放量逐渐增加,BTE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oot排放量在预喷油量3.0 mg/cyc下达到最低值0.07 FSN。在预喷策略下,提前主喷正时能够使双燃料发动机主喷燃烧相位逐渐提前并靠近上止点,最大缸内压力增加,CO、HC、Soot、甲醛、乙醛和乙烯排放量显著降低,同时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得到改善;在平均有效压力(BMEP)为1.05 MPa和主喷正时11°CA BTDC的工况下,乙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BTE达到最高值4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预喷参数 燃烧 排放 有效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双燃料发动机排放和经济性能分析
10
作者 邓孜锦 蔡浩 +3 位作者 王子赫 陈明亮 张富忠 尹自斌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3,144,共7页
某船用发动机在进气歧管加装燃气喷射系统改造为柴油/压缩天然气(CNG)双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其排放性和经济性,分别在燃油模式、燃油模式+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及双燃料模式开展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双燃料模式下发动机氮氧化合物(NO_(x)... 某船用发动机在进气歧管加装燃气喷射系统改造为柴油/压缩天然气(CNG)双燃料发动机。为研究其排放性和经济性,分别在燃油模式、燃油模式+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及双燃料模式开展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双燃料模式下发动机氮氧化合物(NO_(x))排放能达到燃油模式+SCR的排放水平,满足《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附则Ⅵ对NO_(x)排放第3阶段(TierⅢ)控制标准,但歧管进气方式导致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排放高,难以满足《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GB 15097-2016)。对柴油/CNG双燃料发动机存在较高的HC和CO排放,MARPOL附则Ⅵ未作出限制,存在缺陷,有待修订完善。该发动机燃油模式+SCR及双燃料模式均满足TierⅢ,若其装船的船舶在MARPOL公约附则Ⅵ规定的排放控制区航行,尽管发动机采用燃油模式油耗率更低,但从燃料成本考虑,双燃料模式经济性更好。研究结果期望为船舶营运管理及行业公约、法规的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排放性能 经济性能 分析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喷射策略对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陈旭 缪雪龙 +3 位作者 郑金保 狄亚格 赵志锋 郭立新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55-362,共8页
基于某重型柴油机,利用CONVERGE软件研究不同氨能量占比(AER)及柴油喷射策略对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调整柴油喷射策略来实现发动机指示热效率的最佳值。研究表明,氨能量占比从0%增至80%,指示热效率随之下降,反应产物N_... 基于某重型柴油机,利用CONVERGE软件研究不同氨能量占比(AER)及柴油喷射策略对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调整柴油喷射策略来实现发动机指示热效率的最佳值。研究表明,氨能量占比从0%增至80%,指示热效率随之下降,反应产物N_(2)O的增加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大于原柴油机的柴油燃烧模式。氨能量占比恒定为50%,在柴油单次喷射正时最佳点,指示热效率可与原柴油燃烧模式相当,同时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量下降19.7%,NO排放量上升41.6%。在柴油二次喷射的预、主喷正时最佳点,相对于原柴油燃烧模式,指示热效率上升1.6%,GHG排放量下降40.4%,NO排放量上升31.8%,延迟柴油二次喷射的主喷正时可有效降低NO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 氨能量占比 柴油喷射策略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R和喷油时刻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影响
12
作者 梁洁雯 温华兵 +3 位作者 徐昌春 李敬瑞 靖海国 沈建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24-129,共6页
为进一步降低船用双燃料发动机NOx排放,探究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影响。本文基于船用大缸径发动机试验数据建立并标定双燃料发动机模型,研究分析稀薄状态下不同CO_(2)/H_(2)O比例下发动机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引入... 为进一步降低船用双燃料发动机NOx排放,探究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影响。本文基于船用大缸径发动机试验数据建立并标定双燃料发动机模型,研究分析稀薄状态下不同CO_(2)/H_(2)O比例下发动机燃烧过程。结果表明,引入废气后放热率峰值和缸内温度均大幅下降,随着水蒸气比重增加,燃烧速度减慢,发动机动力性下降。喷油时刻对空气稀释下燃烧稳定性影响较复合稀释大。复合稀释下适当提前喷油时刻可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能,提高燃烧连续性,且NOx排放相较于纯空气稀释低56%~71%,远低于IMO第三阶段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废气再循环 复合稀释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船级社完成首台现役营运船主机改装为甲醇双燃料发动机项目
13
《中国船检》 2024年第8期71-71,共1页
8月19日,中国船级社(CCS)首台现役营运船主机改装为甲醇双燃料发动机项目证书颁发仪式在宁波举行。CCS为浙江浙能迈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先1”轮主机颁发了改装甲醇双燃料主机产品证书和船机防止空气污染证书。此次证书的签发... 8月19日,中国船级社(CCS)首台现役营运船主机改装为甲醇双燃料发动机项目证书颁发仪式在宁波举行。CCS为浙江浙能迈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先1”轮主机颁发了改装甲醇双燃料主机产品证书和船机防止空气污染证书。此次证书的签发标志着CCS在助力我国绿色能源核心设备国产化方面取得又一重要成果,在保障我国绿色能源安全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是CCS携手业界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响应节能减排和助力我国“双碳”目标落实,推动船用产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证书 中国船级社 设备国产化 绿色能源 空气污染 双燃料发动机 节能减排 C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口顺序喷射、稀燃、全电控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苏万华 林志强 +7 位作者 汪洋 谢辉 王江 裴毅强 费向阳 刘文胜 李红珍 王根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8,共7页
采用气口顺序喷射、稀燃、全电控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方案 ,对斯太尔 WD6 15 .6 4增压非中冷柴油机进行了改装。试验结果表明 ,改装后的发动机 NOx、颗粒和 NMHC排放均达到了欧 排放指标。 CO和 HC(含甲烷 )可以通过后处理解决。
关键词 喷射 柴油发动机 天燃气发动机 双燃料发动机 稀燃 电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中冷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尧命发 黄宁 +3 位作者 段家修 付晓光 覃军 沈捷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1-216,共6页
对天然气替代率、引燃柴油喷油时刻和中冷后进气温度等燃烧系统参数对增压中冷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压中冷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放热速率比纯柴油快,引燃柴油的着火时刻和缸... 对天然气替代率、引燃柴油喷油时刻和中冷后进气温度等燃烧系统参数对增压中冷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压中冷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放热速率比纯柴油快,引燃柴油的着火时刻和缸内燃料空燃比值决定着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即着火时刻在上止点前且空燃比值较小时,其燃烧接近于定容燃烧过程,随着天然气替代率的升高,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最高燃烧温度升高;而着火时刻在上止点后且空燃比值较大时,其燃烧接近于等压燃烧过程,随着天然气替代率升高,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最高燃烧温度降低。最大爆发压力、最高燃烧放热率和最高燃烧温度随引燃柴油喷油提前角的增大而升高;而随着进气温度升高,最大爆发压力和缸内温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中冷 柴油—天然气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特性 燃烧系统参数 空燃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分析及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尧命发 段家修 +2 位作者 覃军 许斯都 付晓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2-316,共5页
从热力学和内燃机燃烧的基本理论入手 ,推导了计算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工质成分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关系式以及求解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微分方程式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计算软件。研究结果表明 :用... 从热力学和内燃机燃烧的基本理论入手 ,推导了计算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工质成分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关系式以及求解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微分方程式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计算软件。研究结果表明 :用传统柴油机分析方法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的放热率峰值偏小 ,所计算的缸内工质平均温度偏高 ,新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该分析软件可以适用于多种燃料发动机 ,是内燃机燃烧放热规律的通用计算软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表明 :双燃料发动机初始放热率比纯柴油大 ,若着火始点在上止点后 ,双燃料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比纯柴油低 ,否则比纯柴油高 ;控制双燃料发动机着火始点是控制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 NOx 排放的关键 ,双燃料发动机着火始点应在上止点后 ,可以使发动机爆发压力和 NOx 排放比纯柴油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 放热规律 燃烧特性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生物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与排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吕兴才 马骏骏 +1 位作者 吉丽斌 黄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研究了气口预喷射乙醇、缸内直喷生物柴油双燃料系统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研究表明,随着乙醇预混合比的增加着火时刻推迟,峰值放热率增加。在较小的总当量比下,峰值放热率增加幅度不大,最大气缸压力和最高温度降低,放热结束时刻... 研究了气口预喷射乙醇、缸内直喷生物柴油双燃料系统的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研究表明,随着乙醇预混合比的增加着火时刻推迟,峰值放热率增加。在较小的总当量比下,峰值放热率增加幅度不大,最大气缸压力和最高温度降低,放热结束时刻差别较小。在较大的当量比下,燃烧持续时间拉长;但随着乙醇比例的增加峰值放热率增加很快,放热结束时刻显著提前,最大压力升高率在预混合比例为20%-40%的某点达到极值,此时热效率最高。乙醇的加入使得HC和CO排放明显增加,但是却使得NOx和碳烟排放同时大幅度下降。在1800r/min的各种负荷下,NOx和碳烟排放相对纯生物柴油降低3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乙醇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 被引量:16
18
作者 汪洋 蒋宁涛 +3 位作者 郑尊清 尧命发 董明哲 张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51-454,共4页
在一台柴油机基础上,采用气道口电控喷射甲醇,缸内柴油引燃甲醇的方式,开发了电控甲醇/柴油双燃料样机,并通过发动机台架实验,研究了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模式在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及排放性能方面的特点.与原发动机相比,双燃料模式的... 在一台柴油机基础上,采用气道口电控喷射甲醇,缸内柴油引燃甲醇的方式,开发了电控甲醇/柴油双燃料样机,并通过发动机台架实验,研究了柴油/甲醇双燃料燃烧模式在燃烧特性、燃油经济性及排放性能方面的特点.与原发动机相比,双燃料模式的最高爆发压力下降,压力升高率上升,排烟和NOx大幅度下降,但THC和CO排放均升高.该方法能使甲醇喷射量得到精确控制以便燃烧达到最佳状态,是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特性 燃油经济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电控双燃料发动机32位电控单元的开发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辉 张震 +2 位作者 王国祥 林志强 苏万华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5,共5页
为了充分发挥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降低排放的巨大潜力 ,必须对柴油和天然气等多个参数进行全程电子控制。为此 ,研究开发了基于 32位单片机MC68332的电控单元(ECU)。该ECU具有强大的控制能力和丰富的管理功能 ,可实现柴油喷射量、... 为了充分发挥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降低排放的巨大潜力 ,必须对柴油和天然气等多个参数进行全程电子控制。为此 ,研究开发了基于 32位单片机MC68332的电控单元(ECU)。该ECU具有强大的控制能力和丰富的管理功能 ,可实现柴油喷射量、天然气喷射量和喷射定时以及空气量、EGR量的电子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位电控单元 天然气 发动机 柴油 双燃料发动机 汽车 排气 燃料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开发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红光 盛宏至 +1 位作者 潘奎润 张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11,7,共5页
为了降低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 ,以车用 X6 130柴油机为基础 ,研究开发了车用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首先确定双燃料发动机的技术方案 ,然后进行天然气 /空气混合器的设计与实验 ,最后进行双燃料发动机的台架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 为了降低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 ,以车用 X6 130柴油机为基础 ,研究开发了车用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首先确定双燃料发动机的技术方案 ,然后进行天然气 /空气混合器的设计与实验 ,最后进行双燃料发动机的台架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在全负荷时 ,与原型柴油机相比 ,双燃料发动机排气烟度明显降低 ,天然气替代率可超过 70 % ,而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并没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柴油 天然气 双燃料发动机 产品开发 台架试验 X6130柴油机 空气混合器 排气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