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材料含椭圆热夹杂的平面应变问题解析解
1
作者 刘俊 Feodor M.Borodich +1 位作者 吕鼎 金晓清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3,共14页
以含椭圆热夹杂的结合双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平面应变问题进行解析求解和算例讨论。根据Eshelby提出的夹杂分析方法,推导了椭圆夹杂受热本征应变作用引起的弹性场封闭解析解。受Dundurs参数启发,当前解析解引入了1个新的材料参数(范围-1... 以含椭圆热夹杂的结合双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平面应变问题进行解析求解和算例讨论。根据Eshelby提出的夹杂分析方法,推导了椭圆夹杂受热本征应变作用引起的弹性场封闭解析解。受Dundurs参数启发,当前解析解引入了1个新的材料参数(范围-1~1)和5个类张量表达式来简洁表达,使之便于实际应用。针对典型的圆形夹杂问题,解析解在形式上可以得到极大简化,且根据得到的解析解给出了双材料界面上位移、应变和应力的跳跃条件。通过调整双材料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当前解可以退化为全平面或半平面含椭圆热夹杂的解析解。本文的数值解与已发表文献中的数值解的一致性证实了所推导解析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热夹杂 完美结合界面 双材料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六方压电准晶双材料椭圆孔边不对称裂纹断裂行为
2
作者 张炳彩 丁生虎 +1 位作者 张保文 张来萍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422-12430,共9页
基于一维六方压电准晶理论,利用复变函数方法研究了一维六方压电准晶双材料椭圆孔边不对称裂纹的反平面问题。利用保角变换将椭圆孔孔边裂纹问题转化为直裂纹问题,结合Stroh公式求解得到电不可通和电可通两种条件下场强度因子和能量释... 基于一维六方压电准晶理论,利用复变函数方法研究了一维六方压电准晶双材料椭圆孔边不对称裂纹的反平面问题。利用保角变换将椭圆孔孔边裂纹问题转化为直裂纹问题,结合Stroh公式求解得到电不可通和电可通两种条件下场强度因子和能量释放率的解析表达式。数值算例结果显示:一维六方压电准晶双材料界面Griffith裂纹比椭圆孔边裂纹更易促进裂纹扩展;考虑相位子场可使能量释放率变化更显著,表明压电准晶材料相比压电材料更脆。此研究可为压电准晶元件的设计和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准晶双材料 保角变换 复变函数方法 椭圆孔 不对称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于一维六方准晶双材料界面裂纹的反平面问题
3
作者 张炳彩 张来萍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利用Fourier变换方法和切比雪夫多项式展开法,研究垂直于一维六方准晶双材料界面裂纹的反平面问题。给出合理的边界条件,将垂直裂纹问题转化为奇异积分方程组的求解,再引入位错密度函数,由切比雪夫多项式法求得问题的数值解。
关键词 准晶 双材料 Fourier变换方法 裂纹 积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准晶双材料界面断裂分析的相场法
4
作者 官高菲 李彤 +4 位作者 聂雪阳 张滢睿 徐新生 孙家斌 周震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0-1454,共15页
针对二维十次准晶双材料的界面断裂问题,建立了用于预测其裂纹扩展路径的相场分析模型.首先,引入界面相场将离散界面转化为连续分布界面,并获得了界面相场问题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求解获得连续分... 针对二维十次准晶双材料的界面断裂问题,建立了用于预测其裂纹扩展路径的相场分析模型.首先,引入界面相场将离散界面转化为连续分布界面,并获得了界面相场问题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求解获得连续分布的界面相场,从而实现了对界面材料参数的弥散处理,消除了材料参数在界面处的奇异性.其次,基于Francfort-Marigo变分原理建立了二维准晶双材料的控制方程,并采用交错求解方案求解其相场分布.在数值算例中,通过与现有文献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并研究了相位子场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以及多裂纹情况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准晶双材料 界面断裂 相场模型 裂纹扩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场动力学的复杂界面双材料结构研究
5
作者 石玥 张林 黄钰棋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5期37-39,47,共4页
为了将近场动力学方法应用于复杂界面的双材料结构,以锯齿形界面为例,基于PD“串联”键理论开发复杂界面双材料结构PD求解程序,通过单、双材料平板进行拉伸仿真分析,利用FEM解验证PD方法及程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PD方法在准静态模拟中... 为了将近场动力学方法应用于复杂界面的双材料结构,以锯齿形界面为例,基于PD“串联”键理论开发复杂界面双材料结构PD求解程序,通过单、双材料平板进行拉伸仿真分析,利用FEM解验证PD方法及程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PD方法在准静态模拟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PD程序所得位移结果:在y=0.005 m处,x位移相对误差低于5%;在x=0 m处,y位移平均相对误差低于6.08%。程序所得位移结果在小模量比、小载荷下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动力学 有限元 双材料 “串联”键理论 界面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和半无限大空间中椭球夹杂的稳态热分析
6
作者 杨远鹏 吴春霖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8-874,共17页
探究了含有多个椭球夹杂的双材料和半无限大空间的稳态传热解.双材料的界面由包含连续性条件的双材料空间格林函数考虑,通过调整参数,该函数可退化为半无限大空间或者无限大空间格林函数.利用Eshelby等效夹杂法(equivalent inclusion me... 探究了含有多个椭球夹杂的双材料和半无限大空间的稳态传热解.双材料的界面由包含连续性条件的双材料空间格林函数考虑,通过调整参数,该函数可退化为半无限大空间或者无限大空间格林函数.利用Eshelby等效夹杂法(equivalent inclusion method,EIM),将椭球夹杂等效为基底材料和夹杂内连续分布的本征温度梯度场.基于含多项式密度的椭球积分,椭球夹杂的扰动作用由本征温度梯度场和双材料格林函数域积分精确描述.本征场由夹杂形心展开的泰勒级数,并通过各个夹杂形心建立的多项式等效热流方程求解,求解精度由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验证,实现了无网格求解双材料和半无限大空间中多个椭球夹杂的稳态传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材料格林函数法 本征温度梯度场 椭球夹杂 Eshelby等效夹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桥联复合材料的双材料直写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
7
作者 邵朋朋 徐势轩 +4 位作者 华晨曦 宋欣雨 程昌利 刘禹 王震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60-2667,共8页
以高黏度硅橡胶为固相墨水、炭黑/低黏度硅橡胶为液相墨水,使用双材料直写工艺制备了固液桥联复合材料。采用超景深数码显微镜与X射线三维动态显微成像平台对固液桥联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不同液相桥联跨度(0.4、0.8、1.2 mm... 以高黏度硅橡胶为固相墨水、炭黑/低黏度硅橡胶为液相墨水,使用双材料直写工艺制备了固液桥联复合材料。采用超景深数码显微镜与X射线三维动态显微成像平台对固液桥联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不同液相桥联跨度(0.4、0.8、1.2 mm)固液桥联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电导率及总电磁屏蔽效能,并评价了固液桥联复合材料在应变作用和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总电磁屏蔽效能稳定性。结果表明,固相和液相两者交替排列为规则的三维网格状结构,实现了固液桥联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协同提高。固液桥联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电导率及总电磁屏蔽效能均随着液相桥联跨度的增大而提高,液相桥联跨度为1.2 mm的固液桥联复合材料(SL-1.2)的断裂伸长率最高,为233%,电导率最大,为0.45 S/m,总电磁屏蔽效能最强,为27.41dB。SL-1.2在75%的应变作用下,其总电磁屏蔽效能比未拉伸状态增加了0.49%,在循环载荷(1000圈)作用下,其总电磁屏蔽效能一直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复合材料 双材料直写 固液桥联结构 3D打印 电磁屏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界面断裂力学模型与实验方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瑛 乔丕忠 +1 位作者 姜弘道 任青文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61,共9页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质轻、高强,可提高结构的刚度、强度、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近年来在结构加固及工程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FRP与传统复合材料之间形成双材料黏结界面,界面断裂特性是决定双材料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对双材料界面裂纹尖端...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质轻、高强,可提高结构的刚度、强度、抗震性能和耐久性,近年来在结构加固及工程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FRP与传统复合材料之间形成双材料黏结界面,界面断裂特性是决定双材料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对双材料界面裂纹尖端应力场理论、界面裂纹模型、黏结界面Ⅰ型、Ⅱ型及混合型断裂试验及理论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和分析.界面模型主要有经典梁/板理论和刚性节点模型、考虑剪切变形的双亚层理论和半刚性节点模型、基于双亚层理论的柔性节点模型、考虑剪切变形的多层亚层理论和多亚层柔性节点模型、弹性地基梁模型以及黏聚模型.还介绍了双材料界面断裂力学在FRP-混凝土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材料 界面 断裂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界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边界元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明 姚振汉 +1 位作者 杜庆华 楼志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6,共6页
采用双材料基本解建立边界元法基本方程,计算双材料界面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和位移场。不离散界面,并设置面力奇异四分之一点裂尖单元以提高计算精度。利用数值外插法得到应力强度因子以避开裂尖场的振荡奇异性。数值结果表明,本文的... 采用双材料基本解建立边界元法基本方程,计算双材料界面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和位移场。不离散界面,并设置面力奇异四分之一点裂尖单元以提高计算精度。利用数值外插法得到应力强度因子以避开裂尖场的振荡奇异性。数值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材料 界面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边界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反平面问题界面端奇异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郑百林 戴瑛 +1 位作者 嵇醒 王远功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26,共6页
利用位移函数的级数展开,对任意角度的反平面问题界面端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全场解。研究一阶场后发现,奇异规律与一般平面问题界面端有显著区别,在界面端关于界面对称的情况下,平角界面端(θ1 = θ2 = θ = 90°) 应... 利用位移函数的级数展开,对任意角度的反平面问题界面端的应力场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全场解。研究一阶场后发现,奇异规律与一般平面问题界面端有显著区别,在界面端关于界面对称的情况下,平角界面端(θ1 = θ2 = θ = 90°) 应力场没有奇异性,其它形状的界面端随着角度θ 从90°到180°,奇异指数也从0到0.5。当界面端是非对称时,平角界面端(θ1 + θ2 = 180°)、直角界面端(θ1 = 90°,θ2 = 180°)以及其它形状界面端的奇异指数是一个与两相材料常数比Γ有关的常数。以上两种情况下的应力强度因子完全类似单相材料中裂纹尖端附近应力强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平面问题 界面端 双材料 奇异应力场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双材料Ⅱ型界面裂纹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维阳 张少琴 +1 位作者 李俊林 马玉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7-555,共9页
探讨正交异性双材料Ⅱ型界面裂纹问题,给出了它的力学模型.将控制方程化为广义重调和方程,借助复变函数方法推出了含两个应力奇异指数的应力函数.基于边界条件得到了两个八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在双材料工程参数满足适当的... 探讨正交异性双材料Ⅱ型界面裂纹问题,给出了它的力学模型.将控制方程化为广义重调和方程,借助复变函数方法推出了含两个应力奇异指数的应力函数.基于边界条件得到了两个八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在双材料工程参数满足适当的条件下确定了两个实应力奇异指数.根据极限的唯一性定理推出了应力强度因子的公式和裂纹尖端应力场的理论解.作为特例,当两种正交异性材料相同时,可以推出正交异性单材料Ⅱ型断裂的已有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界面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双材料 正交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异性双材料的Ⅱ型界面裂纹尖端场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雪霞 崔小朝 +1 位作者 杨维阳 李俊林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99-1414,共16页
通过引入含16个待定实系数和两个实应力奇异指数的应力函数,再借助边界条件,得到了两个八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在双材料工程参数满足适当条件下,确定了两个实应力奇异指数.根据极限唯一性定理,求出了全部系数,得到了应力函... 通过引入含16个待定实系数和两个实应力奇异指数的应力函数,再借助边界条件,得到了两个八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求解该方程组,在双材料工程参数满足适当条件下,确定了两个实应力奇异指数.根据极限唯一性定理,求出了全部系数,得到了应力函数的表示式.代入相应的力学公式,推出了当特征方程组两个判别式都小于0时,每种材料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应力场和位移场的理论解.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和位移有混合型断裂特征,但没有振荡奇异性和裂纹面相互嵌入现象.作为特例,当两种正交异性材料相同时,可以推出正交异性单材料Ⅱ型断裂的应力奇异指数、应力强度因子公式、应力场、位移场表示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界面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双材料 正交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微梁阵列非制冷红外成像系统——微梁阵列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8
13
作者 董凤良 张青川 +5 位作者 伍小平 潘亮 郭哲颖 陈大鹏 王玮冰 段志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9-413,共5页
给出了一种用于非制冷光学读出红外探测器的核心器件———双材料微悬臂梁阵列的设计和制作.微梁阵列是无硅基底的S iNx/Au双材料单层膜结构,其制作工艺简单、可以直接放在空气中成像.实验使用了设计制作的140×98微梁阵列和高信噪... 给出了一种用于非制冷光学读出红外探测器的核心器件———双材料微悬臂梁阵列的设计和制作.微梁阵列是无硅基底的S iNx/Au双材料单层膜结构,其制作工艺简单、可以直接放在空气中成像.实验使用了设计制作的140×98微梁阵列和高信噪比的12-b it CCD,得到120℃以上的物体热像,噪声等效温度差(NETD)为7K左右,实验结果与热机械模型预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制冷红外成像 光学读出 双材料微悬臂梁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楔形结合点的奇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洪武 李云鹏 钟万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76-782,共7页
基于哈密顿原理,研究了两种材料楔形结合的应力奇性问题,采用变量代换方法,将问题的控制方程导向哈密顿体系,进而通过分高变量法解析地求解双材料楔形结合点问题的扇形域方程,导出两种材料楔形结合点奇性与位移、应力本征函数计算... 基于哈密顿原理,研究了两种材料楔形结合的应力奇性问题,采用变量代换方法,将问题的控制方程导向哈密顿体系,进而通过分高变量法解析地求解双材料楔形结合点问题的扇形域方程,导出两种材料楔形结合点奇性与位移、应力本征函数计算的解析表达式;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求解,数值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本方法公式推导十分简洁,是这类问题分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解 应力奇性 双材料 断裂力学 楔形结合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界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无网格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娄路亮 曾攀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35,共5页
应用改进的无网格方法对双材料界面裂纹进行了分析,积分区域采用基于节点的Voronoi图,通过在裂纹尖端加密节点提高位移场的计算精度,采用位移外插法确定出应力强度因子,避免了应力场的奇异性和振荡性。本文对由环氧树脂和铝 环氧树脂组... 应用改进的无网格方法对双材料界面裂纹进行了分析,积分区域采用基于节点的Voronoi图,通过在裂纹尖端加密节点提高位移场的计算精度,采用位移外插法确定出应力强度因子,避免了应力场的奇异性和振荡性。本文对由环氧树脂和铝 环氧树脂组成的双材料进行分析,对比了均匀离散、均匀细化和局部细化三种不同模型,通过与光弹性实验结果比较可知,采用裂纹尖端局部细化的模型计算量低并且计算效果好,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无网格分析 双材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材料的性质对双材料界面裂纹能量释放率及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成 铁瑛 郑艳萍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在实际工程中,结构往往是由多种材料构成,而裂纹经常在两种材料的界面上扩展。针对双材料界面裂纹,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用能量释放率来描述裂纹的扩展情况,并根据界面裂纹能量释放率解析计算方法对不同的材料性质、外荷载、构件厚度,... 在实际工程中,结构往往是由多种材料构成,而裂纹经常在两种材料的界面上扩展。针对双材料界面裂纹,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用能量释放率来描述裂纹的扩展情况,并根据界面裂纹能量释放率解析计算方法对不同的材料性质、外荷载、构件厚度,以及裂纹两侧不同的材料宽度对裂纹扩展时的能量释放率和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能量释放率和两种材料的弹性模量、外荷载及构件厚度之间的关系变化的曲线,以及裂纹两侧不同的材料宽度和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对界面裂纹和单一材料裂纹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材料界面裂纹扩展 能量释放率 应力强度因子 不同几何尺寸板 不同材料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平面多裂纹问题的超奇异积分方程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乐金朝 杜云海 +1 位作者 万强 朱秋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3834-3839,共6页
基于双材料平面问题的弹性力学基本解,使用边界积分方程方法,在有限部积分的意义下,将双材料平面单侧多裂纹问题归结为1组以裂纹面位移间断为未知函数的超奇异积分方程组,根据有限部积分原理为其建立了数值算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力强度... 基于双材料平面问题的弹性力学基本解,使用边界积分方程方法,在有限部积分的意义下,将双材料平面单侧多裂纹问题归结为1组以裂纹面位移间断为未知函数的超奇异积分方程组,根据有限部积分原理为其建立了数值算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通过对均质平面中共线双裂纹问题和双材料平面中存在2个垂直于界面裂纹问题的数值计算,分析了裂纹之间以及裂纹与界面之间的相互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超奇异积分方程方法能够有效求解双材料中多个裂纹的相互作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双材料 多裂纹 超奇异积分方程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界面粘接质量定量检测的相移错位散斑技术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金龙 秦玉文 计欣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用统计光学原理分析了错位散斑条纹的形成机理 ,并把相移技术引入错位散斑之中 ,使该方法不仅具备非接触、高精度和全场实时观测等特点 。
关键词 错位散斑 相移 定量无损检测 错位散斑相关条纹 双材料界面粘接 质量检测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材料叠合悬臂梁端部受集中力作用的理论解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一华 朱立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1-395,共5页
文章采用弹性力学的应力函数法,求得了双材料叠合悬臂梁在自由端受集中力作用时的理论解,所得到的应力理论解可退化为已有的单材料悬臂梁在自由端受集中力作用时的理论解;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用钢和铝合金叠合成的悬臂梁进行了... 文章采用弹性力学的应力函数法,求得了双材料叠合悬臂梁在自由端受集中力作用时的理论解,所得到的应力理论解可退化为已有的单材料悬臂梁在自由端受集中力作用时的理论解;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用钢和铝合金叠合成的悬臂梁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了所得到的理论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材料 叠合梁 理论解 应力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压电/压磁双材料的周期界面裂纹问题 被引量:7
20
作者 时朋朋 霍华颂 李星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8,共8页
研究反平面载荷作用下压电/压磁双材料的周期界面裂纹问题,压电/压磁双材料由有限厚度的功能梯度压电层和功能梯度压磁层粘结而成.为便于分析,假设压电层和压磁层的材料性质沿着裂纹的法线方向呈指数变化,基于分离变量和Hilbert核奇异... 研究反平面载荷作用下压电/压磁双材料的周期界面裂纹问题,压电/压磁双材料由有限厚度的功能梯度压电层和功能梯度压磁层粘结而成.为便于分析,假设压电层和压磁层的材料性质沿着裂纹的法线方向呈指数变化,基于分离变量和Hilbert核奇异积分方程方法,获得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解.数值算例讨论层厚、周期带长度、梯度参数以及材料参数变动等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结果发现层厚以及裂纹间距的增大会降低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梯度参数的改变对应力强度因子也有显著的影响.材料参数变动的讨论发现弹性参数的变动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最大,其次为电参数,磁参数的变动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压磁双材料 功能梯度材料 周期界面裂纹 应力强度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