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融合邻域规则的双尺度拓扑优化新方法
1
作者 王震 《南方农机》 2025年第3期147-149,159,共4页
【目的】开发一种创新的双尺度拓扑优化策略,应用于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方法】结合混合元胞自动机(HCA)与双向渐进法(BESO),推出HCA-BESO拓扑优化方法,其核心创新点在于采用HCA的邻域规则替代传统基于距离的加权处理机制,简化了灵敏... 【目的】开发一种创新的双尺度拓扑优化策略,应用于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方法】结合混合元胞自动机(HCA)与双向渐进法(BESO),推出HCA-BESO拓扑优化方法,其核心创新点在于采用HCA的邻域规则替代传统基于距离的加权处理机制,简化了灵敏度过滤规则,并引入了多样的邻域组合形式。【结果】通过引入HCA,该方法在双尺度优化方面显著提升了性能,减少了迭代次数,相比传统BESO算法,能够创建出刚度更高的结构。【结论】HCA-BESO方法代表了双尺度拓扑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进步,为未来的结构设计与优化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尺度优化 向渐进法(BESO) 混合元胞自动机(HCA) 灵敏度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离子相对生物效应的双尺度模拟方法比较研究
2
作者 胡子仪 邱睿 +4 位作者 陈宜正 胡安康 武祯 张辉 李君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6-902,共7页
重离子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准确评估重离子的辐射生物效应对于提高粒子放疗的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双尺度剂量学方法和蒙特卡罗模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对^(12)C离子的相对生物效应(RBE)进行对比分析。... 重离子放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准确评估重离子的辐射生物效应对于提高粒子放疗的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双尺度剂量学方法和蒙特卡罗模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对^(12)C离子的相对生物效应(RBE)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采用宏观的细胞存活线性平方模型(LQ)和微观的微剂量动力学模型(MKM)计算两个尺度的^(12)C离子RBE在体内的分布。蒙特卡罗模拟290 MeV/u的展宽^(12)C离子束在水模型内的宏观剂量及传能线密度(LET)分布,进而计算宏观^(12)C离子RBE。同时统计不同位置处体素内的粒子谱信息,并作为二次源项进行微剂量线能谱的模拟,进而计算微观尺度的^(12)C离子RBE。结果显示,10%细胞存活分数对应的物理剂量水平下,坪区两个尺度^(12)C离子RBE计算结果差异为16%,在布拉格峰处差异为25%。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计算相同照射情况下宏观和微观两种尺度重离子RBE的模拟方法,并为重离子RBE模型的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放疗 相对生物效应 双尺度剂量学 双尺度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尺度海谱的动态海面场景仿真建模分析
3
作者 叶宗民 宋广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142,共5页
针对典型复杂环境下动态海面目标场景,采用双尺度海谱用于风驱海面的建模构建公里级别复杂场景电磁仿真模型,研究面向体-面复合结构的自适应弹跳射线法,结合区域分解和并行加速技术实现典型目标及地物环境的耦合电磁散射特性分析,形成... 针对典型复杂环境下动态海面目标场景,采用双尺度海谱用于风驱海面的建模构建公里级别复杂场景电磁仿真模型,研究面向体-面复合结构的自适应弹跳射线法,结合区域分解和并行加速技术实现典型目标及地物环境的耦合电磁散射特性分析,形成公里级别复杂场景多维复合散射特性仿真能力,实现大场景复杂环境与目标一体化模型的高效电磁散射计算与分析。通过测量海面邮轮在实际海面背景下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验证,为复杂海面背景下大尺度目标的动态场景生成和目标特性研究提供重要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场景 建模分析 双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尺度Fe_(3)Si相调控对Cu-2.5Fe-0.2Si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于翔宇 邱文婷 +3 位作者 郑良玉 王永如 项燕龙 龚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通过在铜铁合金中添加微量Si元素,并利用组合形变热处理工艺对亚微米级Fe_(3)Si相和纳米级Fe_(3)Si相的析出行为进行调控。结果表明:处理后的Cu-2.5Fe-0.2Si合金中形成了大量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其抗拉强度、电导率和伸长率分别为401MPa、... 通过在铜铁合金中添加微量Si元素,并利用组合形变热处理工艺对亚微米级Fe_(3)Si相和纳米级Fe_(3)Si相的析出行为进行调控。结果表明:处理后的Cu-2.5Fe-0.2Si合金中形成了大量细小的再结晶晶粒,其抗拉强度、电导率和伸长率分别为401MPa、69.25%IACS和12.50%。合金中纳米级Fe_(3)Si析出相与铜基体的位向关系为[011ˉ]Cu//[11ˉ1]Fe_(3)Si。双尺度Fe_(3)Si相对合金屈服强度的提高均有贡献。其中,纳米级析出相对屈服强度的贡献值更大,约为亚微米级第二相的6倍。相比于Cu-2.5Fe合金,Si的添加促进了合金基体中铁相的析出及细化,降低了动态再结晶温度,进而实现了合金强度、电导率和塑性的协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Si合金 力学性能 电导率 Fe_(3)Si相 双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结构中E-GFRP单向板徐变性能与双尺度均匀化数值评估
5
作者 辛灏辉 高卿林 +1 位作者 冯鹏 刘玉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106,共14页
由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组分材料中的树脂属于高分子材料,桥梁工程界对GFRP结构的徐变性能十分担忧,阻碍了其推广应用。该文聚焦于桥梁工程E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E-GFRP)单向板,基于双尺度均匀化数值模拟方法,从纤维和树脂... 由于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组分材料中的树脂属于高分子材料,桥梁工程界对GFRP结构的徐变性能十分担忧,阻碍了其推广应用。该文聚焦于桥梁工程E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E-GFRP)单向板,基于双尺度均匀化数值模拟方法,从纤维和树脂的徐变性能评估了E-GFRP单向板的徐变性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应力水平、纤维体积率及持荷形式对E-GFRP单层板徐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力水平越高、纤维体积率越小,单层板的徐变粘滞应变越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纤维体积率下E-GFRP单层板粘滞应变模型,准确表述了应力水平、持荷时间和徐变应变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E-GFRP单层板徐变断裂时间预测公式,可为E-GFRP结构的长期性能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型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E-GFRP) 双尺度数值模拟 徐变性能 粘滞应变模型 徐变断裂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尺度SiC_(p)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磨性研究
6
作者 李龙 余申卫 +5 位作者 王成辉 范玉虎 王惠梅 汪勇 杨蕾 付永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58,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双尺度SiC_(p)增强Al基复合材料,SiC_(p)双粒径50μm:10μm的比例分别为1∶1、2∶1、3∶1、4∶1及5∶1,添加总含量为20vol%。通过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材料及对比试样HT300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使用SEM...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双尺度SiC_(p)增强Al基复合材料,SiC_(p)双粒径50μm:10μm的比例分别为1∶1、2∶1、3∶1、4∶1及5∶1,添加总含量为20vol%。通过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复合材料及对比试样HT300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使用SEM、EDS对复合材料及HT300摩擦磨损前后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C_(p)与Al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无界面脱粘及孔隙产生。任一碳化硅颗粒粒径配比的SiC_(p)/Al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均优于HT300,其中颗粒粒径配比为3∶1时耐磨性能最优,HT300磨损量约为颗粒粒径配比3∶1时的7~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基复合材料 双尺度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态分解和融合双尺度注意力机制的时间卷积网络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7
作者 谢智锋 张展 +3 位作者 曾颖 许炫淙 于慧 孟安波 《黑龙江电力》 CAS 2024年第6期478-485,490,共9页
针对风电功率强波动性限制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adapt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AVMD)和融合双尺度注意力(double-scale attention,DA)的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的超短... 针对风电功率强波动性限制预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adaptive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AVMD)和融合双尺度注意力(double-scale attention,DA)的时间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AVMD-DATCN。采用纵横交叉(crisscross optimization,CSO)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参数进行优化,提出动态混合熵(dynamic mixing entropy,DME)作为适应度函数以兼顾分解损失和分解子序列可预测性,将风电功率自适应分解为一系列稳定有序的子分量。针对各分量建立DATCN预测模型以充分挖掘潜在深层耦合非连续时序特征,将各分量预测值叠加重构得到最终预测结果。多角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的预测性能显著优于其他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变分模态分解 纵横交叉算法 动态混合熵 双尺度注意力 时间卷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尺度粗粒化离散元方法及煤散料试验验证
8
作者 李博 刘备 +4 位作者 张鹏 夏蕊 王学文 赵婷婷 冯云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5-235,共11页
离散元法(DEM)常用于工程尺度下颗粒系统的模拟,但计算效率仍是大规模颗粒系统运行的制约因素。现有的粗粒化处理方法适用性有限且缺乏普适的理论基础。为解决此问题,研究利用量纲分析描述精确缩尺系统中物理量的缩放定律,通过代表性体... 离散元法(DEM)常用于工程尺度下颗粒系统的模拟,但计算效率仍是大规模颗粒系统运行的制约因素。现有的粗粒化处理方法适用性有限且缺乏普适的理论基础。为解决此问题,研究利用量纲分析描述精确缩尺系统中物理量的缩放定律,通过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在粗粒化系统和原始系统之间建立了质量、动量和能量的近似守恒关系,并获得了2个不同尺度(宏观和细观)下相应物理量的缩放关系。为验证所提出的双尺度粗粒化离散元方法的正确性,将该方法应用于煤散料下落和回转试验中,真实试验中煤颗粒尺寸为4 mm,仿真中采用5组不同缩放系数的煤颗粒,其尺寸范围为4~12 mm,试验与仿真中煤散料总体积均为0.001 m^(3)。煤散料下落试验采用平均冲击力和堆积休止角作为对比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煤颗粒尺寸增大,两者的相对误差总体呈现增大趋势(尺寸为12 mm时,冲击力误差为14.36%,休止角误差为19.05%)。煤散料回转试验采用上试样受力和煤散料堆积轮廓曲线相关系数作为对比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颗粒尺寸增大,相对误差随之增大,相关系数总体降低(尺寸为12 mm时,受力误差为39.29%,相关系数为0.9574)。仿真所需时长比预测时长还要少,结果充分证明了双尺度粗粒化离散元法的有效性,粗粒化系统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可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尺度粗粒化 精确缩尺 离散元 煤下落试验 煤回转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曲拱振动测量的双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9
作者 李婉培 吕中荣 +2 位作者 谢培悦 焦柯 汪利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以柔性曲拱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双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整数像素尺度,通过傅里叶变换快速找到变形参数的像素级初始估计;在亚像素尺度,结合像素级初始估计和逆合成高斯-牛顿迭代,得到亚像素精度的振动测量。在获得结构振动响应后,... 以柔性曲拱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双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整数像素尺度,通过傅里叶变换快速找到变形参数的像素级初始估计;在亚像素尺度,结合像素级初始估计和逆合成高斯-牛顿迭代,得到亚像素精度的振动测量。在获得结构振动响应后,使用频域分解方法识别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最后,开展柔性曲拱的视觉测量实验,并辅以激光测振仪测量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柔性结构振动测量和模态辨识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双尺度位移恢复 柔性大变形结构 模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聚砜双尺度纳米纤维膜的制备、表征及空气过滤应用
10
作者 韩鹏举 于博 +3 位作者 聂高伟 陈彦斐 郑海敏 杨明慧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1-49,共9页
通过模块化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由掺杂氟化聚氨酯(FPU)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与聚砜(PSF)纳米纤维组成的双尺度复合纳米纤维膜空气过滤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该复合膜平均孔径仅有1.35μm,孔隙率达到94.4%,对PM0.3的过滤效... 通过模块化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由掺杂氟化聚氨酯(FPU)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与聚砜(PSF)纳米纤维组成的双尺度复合纳米纤维膜空气过滤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该复合膜平均孔径仅有1.35μm,孔隙率达到94.4%,对PM0.3的过滤效率达到99.90%,压降仅有68 Pa,品质因子高达0.101 Pa^(-1),实现了高效低阻。此外,聚丙烯腈纤维膜在氟化聚氨酯掺杂量达到18 wt%时,纤维直径为70±5 nm,水接触角高达153°。通过在COMSOL multiphysics 6.1软件上建立空气流场来模拟纤维膜的滤效和压降,进一步证明了该纤维膜具有优异的高效低阻性能。将双尺度纳米纤维膜与纺粘无纺布进行超声复合后,经打折、封边制备成品过滤器,并将其与商用过滤器进行了对比,在5 min内PM_(2.5)浓度仍保持在18μg·m^(-3),过滤性能明显优于商用过滤器。可为构建高效低阻的纳米纤维空气滤材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双尺度纳米纤维膜 聚丙烯腈 聚砜 空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尺度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平均原理
11
作者 贺鑫 《应用数学进展》 2024年第2期788-805,共18页
本文研究了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非自治双尺度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平均原理。首先,通过广义Stieltjes积分和随机平均原理,推导了非自治双尺度系统的均方收敛定理。然后,结合均方收敛定理和停时理论,分别得到了原系统和平均系统的矩估计。最... 本文研究了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非自治双尺度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平均原理。首先,通过广义Stieltjes积分和随机平均原理,推导了非自治双尺度系统的均方收敛定理。然后,结合均方收敛定理和停时理论,分别得到了原系统和平均系统的矩估计。最后,证明了当时间尺度参数趋于零时,慢变量方程的解过程在均方意义下收敛于平均方程的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尺度 随机时滞微分方程 平均原理 分数布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尺度长短期记忆网络的交通事故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文书 邹涛涛 +1 位作者 王洪雁 黄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13-1619,共7页
为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建立新型交通事故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双尺度分解方程将原始交通事故时间序列分解为多个子层,并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对得到的低频子层进行预测;利用双尺度重构方程将低频子层的预测结果进... 为了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建立新型交通事故量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双尺度分解方程将原始交通事故时间序列分解为多个子层,并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对得到的低频子层进行预测;利用双尺度重构方程将低频子层的预测结果进行重构.分别构建LSTM预测模型、门控循环单元(GRU)预测模型、自编码(SAEs)预测模型和双尺度长短期记忆网络(DS-LSTM)预测模型,利用这4个预测模型对2个数据集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本研究模型相较其他模型能够有效预测交通事故时间序列,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于2个数据集,相较于原始的LSTM模型,DS_LSTM预测模型预测准确度分别提高6%、28%;对2个不同数据库(利兹和UK)的测试表明本研究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预测模型 长短期记忆网络 双尺度分解 双尺度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植物生长的双尺度自动机模型 被引量:127
13
作者 赵星 deReffyePhilippe +2 位作者 熊范纶 胡包钢 展志岗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8-615,共8页
用来构造植物形态的计算机模型很多 ,但大部分模型用于自然景物的模拟 ,所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图形学方面 .该文从植物学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微状态和宏状态的双尺度概念 ,建立了虚拟植物生长的双尺度自动机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植... 用来构造植物形态的计算机模型很多 ,但大部分模型用于自然景物的模拟 ,所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图形学方面 .该文从植物学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微状态和宏状态的双尺度概念 ,建立了虚拟植物生长的双尺度自动机模型 .该模型考虑了植物的生长机理 ,参数物理意义明确 ,结构简洁条理 ,形象直观 ,易于理解和编程实现 ,并且应用了符合植物顶芽和腋芽发育过程的概率模型 ,更适合模拟真实植物的生长过程 .通过与“L 系统”和“参考轴技术”这两种著名的植物生长模型的比较 ,以及给出了用该模型模拟植物学家提出的构造模型的例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学 虚拟植物生长 双尺度自动机 自然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数据和双尺度聚类算法的路面裂缝检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伟 呼延菊 +2 位作者 沙爱民 孙朝云 郝雪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9-105,共7页
为了更加准确高效地识别路面裂缝,提出一种基于路面3D数据和双尺度聚类算法的路面裂缝检测技术.首先,使用中值滤波以及Otsu阈值分割算法对采集到的路面裂缝3D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二值化的路面裂缝图像,在此基础上,将不规则的路面裂缝区... 为了更加准确高效地识别路面裂缝,提出一种基于路面3D数据和双尺度聚类算法的路面裂缝检测技术.首先,使用中值滤波以及Otsu阈值分割算法对采集到的路面裂缝3D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二值化的路面裂缝图像,在此基础上,将不规则的路面裂缝区域使用规则椭圆模型表征为裂缝基本单元,作为聚类基础.然后,使用双尺度准则函数从最优化中心距离以及角度偏差两个尺度上对基本裂缝单元进行聚类识别.最后借助杠杆原理确定聚类后裂缝中心点位置,使用最小外接椭圆表征聚类后的实际裂缝区域,并使用圆形度因子进行了路面裂缝类型判断,对网状裂缝进行了路面破损程度参数分析,为路面破损程度量化分析提供了参考因子.实际路面裂缝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具有良好的路面裂缝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检测 聚类算法 双尺度 圆形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尺度自动机模型的植物花序模拟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星 PhilippedeReffye +2 位作者 熊范纶 胡包钢 康孟珍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6-124,共9页
花序的模拟是“虚拟植物生长”的重要研究内容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怎样应用“L系统”模拟植物花序 .但L系统用字符串表示的产生式具有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缺点 ,特别是模拟花序的生长和开花顺序时 ,结构复杂且模型参数不易确定 .而“双... 花序的模拟是“虚拟植物生长”的重要研究内容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怎样应用“L系统”模拟植物花序 .但L系统用字符串表示的产生式具有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缺点 ,特别是模拟花序的生长和开花顺序时 ,结构复杂且模型参数不易确定 .而“双尺度自动机模型”是一种基于植物生长机理的植物形态发生模型 .该模型结构简洁明了 ,形象直观 ,易于理解和编程实现 .该文以几种典型花序的模拟为例 ,探讨了应用双尺度自动机模型模拟花序的方法 .通过在双尺度自动机模型中引入“同步生长机制”和“重复生长机制” ,能够模拟所有植物学中给出的花序类型 .并通过应用“生长延时机制” ,实现了“向顶开花”和“向基开花”两种开花顺序的模拟 ,避免了L系统用成花信号控制的缺点 .最后通过与L系统的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尺度自动机模型 植物花序 模拟 虚拟植物生长 计算机图形学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尺度相关运算的拉曼谱峰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承志 孙强 +3 位作者 刘英 梁静秋 安岩 刘兵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拉曼谱峰识别是拉曼定性分析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拉曼谱峰识别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双尺度相关拉曼光谱谱峰识别方法,即采用两个尺度下的相关系数与局部信噪比相结合来实现拉曼谱峰识别。利用MATLAB对所提算法与传统... 拉曼谱峰识别是拉曼定性分析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拉曼谱峰识别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双尺度相关拉曼光谱谱峰识别方法,即采用两个尺度下的相关系数与局部信噪比相结合来实现拉曼谱峰识别。利用MATLAB对所提算法与传统的连续小波变换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实测拉曼光谱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双尺度相关法识别一幅拉曼谱的平均时间为0.51s,连续小波变换法为0.71s;当谱峰信噪比≥6时(现代拉曼光谱仪器均可达到较高的信噪比),双尺度相关法的谱峰识别准确率高于99%,连续小波变换法的谱峰识别准确率小于84%,且双尺度相关法谱峰位置识别误差的均值与标准差均要小于连续小波变换法。通过仿真对比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双尺度相关法具有无需人工干预,无需做去噪及去背景等预处理操作,识别速度快,识别准确率高等特点,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拉曼谱峰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谱峰识别 双尺度相关 局部信噪比 连续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双尺度模型在非高斯海面散射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郭立新 王运华 吴振森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218,共7页
基于海浪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倾斜效应,应用修正的双尺度模型求解非高斯海面的电磁散射,在经典的一阶微扰散射系数上添加了一个附加散射系数项,它与非高斯海面的双谱函数成正比,且该项反映了海面后向散射系数在逆风和顺风向上观测结果... 基于海浪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倾斜效应,应用修正的双尺度模型求解非高斯海面的电磁散射,在经典的一阶微扰散射系数上添加了一个附加散射系数项,它与非高斯海面的双谱函数成正比,且该项反映了海面后向散射系数在逆风和顺风向上观测结果的不对称性。在修正模型中还考虑了遮蔽函数、曲率效应等因素对散射结果的影响。最后应用修正的双尺度模型数值计算并讨论了非高斯海面后向电磁散射特性,修正模型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双尺度模型 电磁散射 非高斯海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双尺度毛细–弹塑性变形耦合模型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舰 赵成刚 黄启迪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27-2133,共7页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在已有的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双尺度本构模型BExM和湿陷性非饱和土的毛细–弹塑性变形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了一个可预测膨胀性非饱和土的毛细滞回和力学行为耦合的双尺度本构模型。模型考虑了土体微观结构的体变...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在已有的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双尺度本构模型BExM和湿陷性非饱和土的毛细–弹塑性变形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了一个可预测膨胀性非饱和土的毛细滞回和力学行为耦合的双尺度本构模型。模型考虑了土体微观结构的体变及其对宏观结构行为的影响,以及毛细和力学行为之间的耦合作用。对已有的膨胀性非饱和土的常净应力下吸力循环试验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定量地描述膨胀性非饱和土的毛细和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膨胀土 弹塑性本构模型 毛细–弹塑性变形耦合模型 双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尺度模型的海浪极化SAR成像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志钦 骆小谚 聂在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1-655,共5页
海浪极化SAR成像模拟对海面散射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海浪随机理论进行了粗糙海面建模,利用海面的双尺度模型构造了包含涌浪的随机粗糙海面;同时考虑了大、小尺度的海面的影响。基于该海面模型,利用Bragg散射模型和几何光学近... 海浪极化SAR成像模拟对海面散射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海浪随机理论进行了粗糙海面建模,利用海面的双尺度模型构造了包含涌浪的随机粗糙海面;同时考虑了大、小尺度的海面的影响。基于该海面模型,利用Bragg散射模型和几何光学近似法模拟了不同风速情况下海浪的极化SAR图像,并对海浪参数及SAR参数对极化图像的影响做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于海浪信息提取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成像模拟 海面散射 极化SAR 双尺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尺度协同变异的离散粒子群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新民 王妍 +1 位作者 赵春晖 刘玉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17-1623,共7页
针对离散粒子群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尺度协同变异的离散微粒群算法.采用对当前最优解进行双尺度速度变异的方法,来实现提高算法局部最优解搜索和改善最优解精度的能力.在算法初期利用大尺度速度变异可增加粒子的... 针对离散粒子群算法局部搜索能力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尺度协同变异的离散微粒群算法.采用对当前最优解进行双尺度速度变异的方法,来实现提高算法局部最优解搜索和改善最优解精度的能力.在算法初期利用大尺度速度变异可增加粒子的多样性,快速定位到最优解区域;算法后期则通过逐渐减小的小尺度变异可提高算法在最优解附近的局部精确解搜索性能.将改进算法应用于5个标准Benchmark函数优化问题,并与其他5种离散粒子群算法在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方面进行比较,统计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更加的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粒子群 双尺度 协同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