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被引量:104
1
作者 孙国祥 任培培 +2 位作者 毕雨萌 毕开顺 孙毓庆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8-523,共6页
建立了色谱指纹图谱的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评价法,并应用于银杏达莫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评价。采用反相HPLC,以芦丁为参照物峰,确定了41个共有峰,建立了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对照指纹图谱。以双定性相似度S和S′、双定量相... 建立了色谱指纹图谱的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评价法,并应用于银杏达莫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的评价。采用反相HPLC,以芦丁为参照物峰,确定了41个共有峰,建立了银杏达莫注射液的对照指纹图谱。以双定性相似度S和S′、双定量相似度C和P评价银杏达莫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分别考察在大峰缺失和小峰缺失两种情况下,4个相似度指标的变化特征。S能反映化学成分的分布比例,受大峰影响严重,无法反映小峰的丢失;S′对所有指纹峰等权,反映小峰缺失灵敏,二者构成双定性相似度。C能反映样品共有峰的总体含量,但受大峰影响严重,无法反映小峰的缺失;P对所有峰积分值等权,能较好地反映小峰的变动,二者构成双定量相似度。因此,由S与S′、C与P构成的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能同时监测大峰和小峰的变动与缺失,能准确地解决色谱指纹图谱的宏观定性和定量评价问题。同时还提出了方向余弦作为对照指纹图谱的特征指纹的概念和分解相似度的概念,以此考察了各指纹峰对相似度贡献的大小及其在不同程度缺失时4种相似度的变化情况。所建立的HPLC对照指纹图谱可用于银杏达莫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指纹图谱 双定性相似度 定量相似度 方向余弦 相似度分解值 双定性定量相似度评价法 银杏达莫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定性双定量混批勾兑技术控制玄参-地黄渗漉液质量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国祥 史香芬 王真 《中南药学》 CAS 2008年第4期470-474,共5页
目的应用双定性双定量混批勾兑技术控制玄参-地黄渗漉液质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enturySIL C18BDS(200 mm×4.6 mm,5μm)色谱柱,1%HAC-水和1%HAC-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00±0.15)℃,进... 目的应用双定性双定量混批勾兑技术控制玄参-地黄渗漉液质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enturySIL C18BDS(200 mm×4.6 mm,5μm)色谱柱,1%HAC-水和1%HAC-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00±0.15)℃,进样量5μL,紫外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以哈巴俄苷为参照物峰,确定17个共有峰,建立了玄参-地黄渗漉液的HPLC指纹图谱。用孙国祥等研制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软件计算获得其双定性相似度(SF和S′F)和双定量相似度(C和P)结果。10批玄参-地黄渗漉液的含量除S1与S3完全合格外,S2与S4含量明显偏高,其余6批次含量明显偏低。以双定量相似度的均值为控制指标经混批勾兑后所得15批样品的双定性相似度和双定量相似度都符合要求,混批勾兑后15批样品的双定性相似度的RSD<2.4%,双定量相似度的RSD<4%。结论以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理论为基础的混批勾兑技术能够消除药材、制剂或其提取物中间体的批间化学成分数量、分布比例和含量差异,可从宏观角度准确有效地控制中药材、提取物、中间体和制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指纹图谱 双定性定量混批勾兑技术 双定性相似度 定量相似度 渗漉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麻黄真实质量 被引量:8
3
作者 孙国祥 孙丽娜 《中南药学》 CAS 2009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应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麻黄药材质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enturySIL C18BDS(20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色谱指纹图谱信息量指数I为目标函数优化选择指纹图谱检测条件,确定以0.1%磷酸水-甲醇溶剂系统为... 目的应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麻黄药材质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enturySIL C18BDS(20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色谱指纹图谱信息量指数I为目标函数优化选择指纹图谱检测条件,确定以0.1%磷酸水-甲醇溶剂系统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00±0.15)℃,进样量10μL,紫外检测波长210 nm。以双定量相似度为参量通过对10批麻黄进行聚类分析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以麻黄碱峰为参照物峰,确定了41个共有峰,建立了麻黄HPLC指纹图谱,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出3批质量完全合格,3批含量明显偏高,3批含量偏低,1批化学成分分布比例与含量不合格。结论所建立HPLC指纹图谱稳定性和特征性较强,用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可从宏观角度定性定量鉴别麻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HPLC指纹图谱 色谱指纹图谱信息量指数I 双定性定量相似度法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受电弓主动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延波 韩志伟 +2 位作者 王惠 刘志刚 张雨婧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4547-4556,共10页
弓网系统耦合性能对于高速列车受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弓网耦合性能,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针对受电弓进行主动控制调节,特别是在低速线路提速及列车多线路混跑时,主动控制可通过提高弓网自适应适配性,有效降低线路改造成本并提升... 弓网系统耦合性能对于高速列车受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弓网耦合性能,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针对受电弓进行主动控制调节,特别是在低速线路提速及列车多线路混跑时,主动控制可通过提高弓网自适应适配性,有效降低线路改造成本并提升受流质量。针对受电弓主动控制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的深度强化学习受电弓主动控制算法。通过建立弓网耦合模型实现深度强化学习系统环境模块,利用TD3作为受电弓行为控制策略,最终通过对控制器模型训练实现有效的受电弓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文方法可有效提升低速线路列车高速运行时弓网耦合性能及受电弓在多线路运行时的适应性,为铁路线路提速及列车跨线路运行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线路 混跑 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 受电弓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乐观探索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5
作者 王浩宇 张衡波 +1 位作者 程玉虎 王雪松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0-309,共10页
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是深度强化学习的一个主流算法,是一种无模型强化学习,已成功应用于具有挑战性的连续控制任务中。然而,当环境中奖励稀疏或者状态空间较大时,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样本效率较差,环境探索能力较弱。针对... 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是深度强化学习的一个主流算法,是一种无模型强化学习,已成功应用于具有挑战性的连续控制任务中。然而,当环境中奖励稀疏或者状态空间较大时,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样本效率较差,环境探索能力较弱。针对通过双Q值函数的下界确定目标函数带来的低效探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乐观探索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OE)。首先,从双Q值函数出发,分析取下界会使得探索具有一定的悲观性;然后,利用高斯函数和分段函数分别对双Q值函数进行拟合;最后,利用拟合Q值函数和目标策略构造出探索策略,指导智能体在环境中进行探索。探索策略能够避免智能体学习到次优策略,从而有效解决低效探索的问题。该文在基于MuJoCo物理引擎的控制平台上将所提算法与基准算法进行试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奖励、稳定性和学习速度等指标上均达到或超过其他基础强化学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探索策略 乐观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值估算法的深度双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6
作者 王文龙 张帆 +3 位作者 唐超 李徐 郝正阳 张帆扬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4年第5期75-82,共8页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用于连续动作空间的算法,如DDPG,一直存在估值高估的问题,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应用尚不成熟。本文为了提高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中目标值估值的准确性,得到更适用于机器人控制的深度强化学...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用于连续动作空间的算法,如DDPG,一直存在估值高估的问题,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应用尚不成熟。本文为了提高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中目标值估值的准确性,得到更适用于机器人控制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值估算法的深度双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该算法采用三值估算法来估计目标评论家网络的估值,去计算目标值作为当前网络的评估标准,采用双确定性策略网络在当前时间步数下生成最优策略,采用更适用于机械臂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的OU噪声加到动作策略中。实验证明,该算法在复杂模型和环境中能够表现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三值估算法 定性策略 机器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跨区互联电网源网荷协同调度 被引量:26
7
作者 吕凯 唐昊 +2 位作者 王珂 汤必强 吴海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8-45,150,共9页
日益完善的跨区互联结构、大规模间歇性新能源并网以及负荷侧参与调度能力的提升对电网调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了源荷双侧不确定和可调度情况下跨区互联电网的协同调度问题。首先,以当前国内跨区互联电网的分层调度架构为基础,构... 日益完善的跨区互联结构、大规模间歇性新能源并网以及负荷侧参与调度能力的提升对电网调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了源荷双侧不确定和可调度情况下跨区互联电网的协同调度问题。首先,以当前国内跨区互联电网的分层调度架构为基础,构建了计及联络线的跨区互联电网源网荷协同调度模式;然后,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约束条件和调度目标的影响,基于随机机会约束规划建立了该调度问题的基础优化模型。最后,考虑到基础模型存在寻优求解困难等方面不足,进一步提出了上层火电机组启停/联络线功率,下层火风光机组出力及柔性负荷调度量的改进分层优化模型,并采用2类粒子群算法分别对上下层模型进行求解。对不确定环境下的所得调度计划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所建分层优化模型的合理性以及求解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区互联电网 日前优化调度 源荷侧不确定性 协同调度 多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压双连拱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动态预测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秋南 张永兴 +1 位作者 陈建功 雷序周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6,共5页
由于高速公路偏压双连拱隧道的复杂地质条件,会给隧道安全施工带来严重威胁,提出在加强隧道开挖现场监控量测的基础上,以位移量测结果作为学习样本,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隧道围岩位移的大小,分析围岩的稳定性。由于BP神经网络能综合考虑... 由于高速公路偏压双连拱隧道的复杂地质条件,会给隧道安全施工带来严重威胁,提出在加强隧道开挖现场监控量测的基础上,以位移量测结果作为学习样本,应用BP神经网络预测隧道围岩位移的大小,分析围岩的稳定性。由于BP神经网络能综合考虑隧道围岩节理、裂隙等对围岩位移的影响,所以与有限元反分析法计算隧道围岩位移结果比较,显示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的误差较小,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趋于一致,因此应用BP网络预测偏压双连拱隧道围岩位移,超前分析其稳定性是安全可靠的,该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可以指导现场的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BP神经网络 动态预测 偏压连拱隧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船舶自主避碰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钊 周壮壮 +1 位作者 张明阳 刘敬贤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74,共15页
为满足智能船舶自主航行的发展需求,解决基于强化学习的船舶避碰决策方法存在的学习效率低、泛化能力弱以及复杂会遇场景下鲁棒性差等问题,针对船舶避碰决策信息的高维性和动作的连续性等特点,考虑决策的合理性和实时性,研究了基于双延... 为满足智能船舶自主航行的发展需求,解决基于强化学习的船舶避碰决策方法存在的学习效率低、泛化能力弱以及复杂会遇场景下鲁棒性差等问题,针对船舶避碰决策信息的高维性和动作的连续性等特点,考虑决策的合理性和实时性,研究了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的船舶自主避碰方法。根据船舶间相对运动信息与碰撞危险信息,从全局角度构建具有连续多时刻目标船信息的状态空间;依据船舶操纵性设计连续决策动作空间;综合考虑目标导向、航向保持、碰撞危险、《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s)和良好船艺等因素,设计船舶运动的奖励函数;基于TD3算法,根据状态空间结构,结合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和一维卷积网络,利用Actor-Critic结构设计船舶自主避碰网络模型,利用双价值网络学习、目标策略平滑以及策略网络延迟更新等方式稳定网络训练,利用跳帧以及批量大小和迭代更新次数动态增大等方式加速网络训练;为解决模型泛化能力弱的问题,提出基于TD3的船舶随机会遇场景训练流程,实现自主避碰模型应用的多场景迁移。运用训练得到的船舶自主避碰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并与改进人工势场(APF)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学习效率高,收敛快速平稳;训练得到的自主避碰模型在2船和多船会遇场景下均能使船舶在安全距离上驶过,并且在复杂会遇场景中比改进APF算法避碰成功率高,避让2~4艘目标船时成功率高达99.233%,5~7艘目标船时成功率97.600%,8~10艘目标船时成功率94.166%;所提方法能有效应对来船的不协调行动,避碰实时性高,决策安全合理,航向变化快速平稳、震荡少、避碰路径光滑,比改进APF方法性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息工程 船舶避碰 智能决策 深度强化学习 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模糊随机机会约束优先目标规划调度模型 被引量:61
10
作者 赵冬梅 殷加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6-1085,共10页
针对风电功率和分时电价(TOU)下用户响应行为的双重不确定性对电网调度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模糊随机机会约束目标规划(FRCCGP)和优先目标规划(PGP)结合,求解计及预测误差模糊随机性的双层调度模型。首先,深入研究了电网调度运行的不... 针对风电功率和分时电价(TOU)下用户响应行为的双重不确定性对电网调度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模糊随机机会约束目标规划(FRCCGP)和优先目标规划(PGP)结合,求解计及预测误差模糊随机性的双层调度模型。首先,深入研究了电网调度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利用模糊随机理论对预测误差的模糊随机性进行建模。然后,引入机会约束目标规划构建表征系统备用不足风险的偏差量指标,利用优先目标规划建立双层调度模型,对安全性目标和经济性目标设立明确的等级顺序。最后,利用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双层调度模型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最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荷侧不确定性 模糊随机理论 机会约束目标规划 优先目标规划 运行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电网有功安全校正控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顾雪平 刘彤 +2 位作者 李少岩 王铁强 杨晓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62-2177,共16页
新型电力系统中,由于源荷不确定性的影响,发生线路过载事故的风险增大,传统的有功安全校正方法无法有效兼顾计算速度及效果等。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电网有功安全校正控制方法。首先,在满足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中,由于源荷不确定性的影响,发生线路过载事故的风险增大,传统的有功安全校正方法无法有效兼顾计算速度及效果等。基于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电网有功安全校正控制方法。首先,在满足系统静态安全约束条件下,以可调元件出力调整量最小且保证系统整体运行安全性最高为目标,建立有功安全校正控制模型。其次,构建有功安全校正的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定义计及目标与约束的奖励函数、反映电力系统运行的观测状态、可改变系统状态的调节动作以及基于改进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智能体。最后,构造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历史系统过载场景,借助深度强化学习模型对智能体进行持续交互训练以获得良好的决策效果;并且进行在线应用,计及源荷未来可能的取值,快速得到最优的元件调整方案,消除过载线路。IEEE 39节点系统和IEEE 118节点系统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消除电力系统中的线路过载且避免短时间内再次越限,在计算速度、校正效果等方面,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有功安全校正 深度强化学习 改进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 最优调整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可靠性与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多目标需求响应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冬梅 陶然 +2 位作者 马泰屹 王迎辉 王浩翔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共14页
实现对需求侧资源的调度是建设“源-网-荷”互动电网的关键一环。为研究需求响应对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指标的影响,考虑源荷双侧多重不确定因素,提出机会风险备用的容量配置方法。以失负荷概率为供用电可靠性指标、以线路负载严重度为传... 实现对需求侧资源的调度是建设“源-网-荷”互动电网的关键一环。为研究需求响应对系统经济性和可靠性指标的影响,考虑源荷双侧多重不确定因素,提出机会风险备用的容量配置方法。以失负荷概率为供用电可靠性指标、以线路负载严重度为传输可靠性指标,构造多目标模糊随机机会约束规划调度模型,并采用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和熵权法进行求解和决策。通过算例仿真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求解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需求响应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经济效应,削峰填谷,平抑负荷波动,提升系统可靠性,优化潮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源荷侧不确定性 机会约束规划 多目标优化 需求响应 机会风险备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治疗不稳定性前臂双骨折76例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相成 邵向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06年第5期447-447,共1页
关键词 不稳定性前臂骨折 微创治疗 尺桡骨骨折 联合治疗 长臂石膏 骨折患者 随访观察 总结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脉冲微分系统的双测度稳定性
14
作者 彭临平 燕居让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9-295,共7页
该文研究了非线性脉冲微分系统的双测度稳定性问题 ,借助类似于 L yapunov函数的一类函数 ,建立了有关双测度稳定性的几个定理 ,这些定理均不要求类似的 Lyapunov函数其广义导数在讨论的整个区域不变号 ,而只须在一些特殊取值处的导数... 该文研究了非线性脉冲微分系统的双测度稳定性问题 ,借助类似于 L yapunov函数的一类函数 ,建立了有关双测度稳定性的几个定理 ,这些定理均不要求类似的 Lyapunov函数其广义导数在讨论的整个区域不变号 ,而只须在一些特殊取值处的导数具有固定的符号 ,推广和改进了已有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脉冲微分系统 测度稳定性 LYAPUNOV函数 定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阶压控忆阻蔡氏混沌电路的双稳定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林毅 刘文波 沈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5-35,共11页
通过在蔡氏电路的耦合电阻支路中串联一个电感,采用压控忆阻替换蔡氏电路中的蔡氏二极管,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五阶压控忆阻蔡氏混沌电路.建立该电路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平衡点及其稳定性的演化过程.特别地,该电路在给定参数下只有一... 通过在蔡氏电路的耦合电阻支路中串联一个电感,采用压控忆阻替换蔡氏电路中的蔡氏二极管,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五阶压控忆阻蔡氏混沌电路.建立该电路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平衡点及其稳定性的演化过程.特别地,该电路在给定参数下只有一个不稳定的零平衡点,却形成了混沌与周期的非对称吸引子共存的吸引盆,意味着双稳定性的存在.进而利用数值仿真与PSIM电路仿真着重研究了本文电路在不同初始状态下产生的双稳定性现象及其形成机理. PSIM电路仿真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一致,较好地验证了理论分析.借助分岔图、李雅普诺夫指数、相轨图和吸引盆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归一化五阶压控忆阻蔡氏系统依赖于系统初始条件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该忆阻蔡氏系统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能够呈现出混沌吸引子与周期极限环共存的双稳定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 动力学行为 压控忆阻 蔡氏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法的无人机反追击机动决策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万春 解武杰 +1 位作者 尹晖 董文瀚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1,共7页
针对近距空战下的自主机动反追击问题,建立了无人机反追击马尔科夫(Markov)决策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反追击自主机动决策方法。新方法基于经验回放区重构,改进了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 针对近距空战下的自主机动反追击问题,建立了无人机反追击马尔科夫(Markov)决策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反追击自主机动决策方法。新方法基于经验回放区重构,改进了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算法,通过拟合策略函数与状态动作值函数,生成最优策略网络。仿真实验表明,在随机初始位置/姿态条件下,与采用纯追踪法的无人机对抗,该方法训练的智能无人机胜率超过93%;与传统的TD3、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算法相比,该方法收敛性更快、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近距空战 无人机 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基因调控网络的双稳定性和局部分岔 被引量:1
17
作者 赖强 黄建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1,共6页
研究了含三个节点和两个反馈环的时滞基因调控网络的双稳定性和局部分岔.确定了该网络的正平衡点的个数.通过分析对应的特征方程,建立了网络双稳定性和Hopf分岔的存在性条件.研究结果显示,网络中正反馈环的存在会促使网络出现双稳定状态... 研究了含三个节点和两个反馈环的时滞基因调控网络的双稳定性和局部分岔.确定了该网络的正平衡点的个数.通过分析对应的特征方程,建立了网络双稳定性和Hopf分岔的存在性条件.研究结果显示,网络中正反馈环的存在会促使网络出现双稳定状态,而当网络有负反馈环且时滞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网络将产生Hopf分岔.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网络 时滞 定性 局部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多船协调避碰决策
18
作者 黄仁贤 罗亮 +1 位作者 杨萌 刘维勤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9-281,共13页
目前,多数海上避碰模型都是将船舶作为单智能体进行避碰决策,未考虑船舶间的协调避让,在多船会遇场景下仅靠单船进行避碰操作会导致避让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TD3)的Softmax深层双确定性策略梯度(... 目前,多数海上避碰模型都是将船舶作为单智能体进行避碰决策,未考虑船舶间的协调避让,在多船会遇场景下仅靠单船进行避碰操作会导致避让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TD3)的Softmax深层双确定性策略梯度(SD3)多船协调避碰模型。从考虑船舶航行安全的时空因素出发构建时间碰撞模型、空间碰撞模型,对船舶碰撞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根据会遇态势和船速矢量动态变化的船域模型对船舶碰撞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综合船舶目标导向、航向角改变、航向保持、碰撞风险和《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S)的约束设计奖励函数,结合COLREGS中的典型相遇情况构造对遇、追越和交叉相遇多局面共存的会遇场景进行避碰模拟仿真。消融实验显示softmax运算符提升了SD3算法的性能,使其在船舶协调避碰中拥有更好的决策效果,并与其他强化学习算法进行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SD3算法在多局面共存的复杂场景下能高效做出准确的避碰决策,并且性能优于其他强化学习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船会遇 协调避碰 智能决策 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 Softmax深层定性策略梯度(SD3)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波电流驱动抑制双撕裂模不稳定性研究
19
作者 陈诗佳 龚学余 +2 位作者 李新霞 何志雄 路兴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7-602,共6页
采用不可压缩磁流体模型,在圆柱位形下研究了射频波电流驱动对双撕裂模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托卡马克装置中沉积在有理面上的同向驱动电流能有效减缓3/1双撕裂模的发展。电流驱动幅值约占等离子体电流初始值的4%、驱动电流沉积宽... 采用不可压缩磁流体模型,在圆柱位形下研究了射频波电流驱动对双撕裂模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托卡马克装置中沉积在有理面上的同向驱动电流能有效减缓3/1双撕裂模的发展。电流驱动幅值约占等离子体电流初始值的4%、驱动电流沉积宽度约为小环半径的7%时,抑制效果较好。此外,研究表明,在双撕裂模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前加入外部驱动电流,才能有效抑制撕裂模的磁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卡马克 磁流体 撕裂模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eplitz算子■的双稳定性
20
作者 胡朝龙 王绪迪 闵涛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1-505,共5页
由Hilbert空间分次模理论可知,对某个算子双稳定性的刻画可以对该算子不可约性的证明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从Toeplitz算子T z+w的结构出发,利用分次模理论,得到了在一般函数空间中由Toeplitz算子T z+w所诱导的分次模具有双稳定性的结果。
关键词 TOEPLITZ算子 分次模 定性 不可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