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旺壮重”栽培对双季杂交稻产量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邹应斌
黄见良
屠乃美
李合松
黄升平
张杨珠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72
|
|
2
|
发展双季杂交稻 推广“双两大”栽培加速我省吨粮田开发的步伐 |
周新安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3
|
双季杂交稻盘育抛栽的适宜组合模式研究 |
徐富贤
熊洪
洪松
冉茂林
熊远俸
雷达
刘代银
|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9 |
0 |
|
4
|
水肥协同对双季杂交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石爱龙
王礼煌
李文秀
王学华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5
|
氮肥运筹对湘南双季杂交稻生长发育与稻米品质的影响 |
袁帅
苏雨婷
陈平平
易镇邪
|
《作物杂志》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6
|
双季杂交稻“肥促水调”栽培技术的应用 |
白朴
魏小康
陆宗杉
蒋戌生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2
|
|
7
|
双季杂交稻亩产吨粮栽培技术 |
池万克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02 |
0 |
|
8
|
双季杂交稻亩产吨粮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
黄烈文
陈昆荣
陈宗瑞
|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9
|
湘中地区双季杂交稻三要素施肥数学模型的研讨 |
肖丰元
刘韶光
黄广庆
|
《耕作与栽培》
|
2002 |
0 |
|
10
|
南方(江西乐平)双季杂交稻机械秧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初探 |
郭晓巩
吴日建
杜茶英
|
《南方农机》
|
2007 |
0 |
|
11
|
福州地区双季杂交稻高产优质低耗综合栽培技术初探 |
徐淑玉
王朝宝
|
《福建农业科技》
|
1994 |
0 |
|
12
|
祁东县双季杂交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效果分析 |
刘小平
|
《南方农业》
|
2020 |
0 |
|
13
|
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对双季超级杂交稻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
熊强强
钟蕾
沈天花
陈小荣
朱昌兰
彭小松
傅军如
贺浩华
|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14
|
穗分化期旱涝急转对双季超级杂交稻叶片稳定性δ^(13)C和δ^(15)N同位素比值的影响 |
熊强强
钟蕾
陈小荣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边建民
胡丽芳
欧阳林娟
孙晓棠
徐杰
周大虎
贺浩华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5
|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钾盐在双季超级杂交稻上的应用效果 |
钟蕾
黄文赟
|
《生物灾害科学》
|
2014 |
1
|
|
16
|
攸县双季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效益及高产栽培技术 |
陈亦跃
王新桂
易祖凡
刘习中
杨菊芬
|
《湖南农业科学》
|
2009 |
3
|
|
17
|
“马铃薯—双季优质杂交稻”耕作模式配套技术 |
范万贵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8
|
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晚季杂交稻单产 |
杨峻
|
《广西农学报》
|
1997 |
0 |
|
19
|
中后期化学调控对两系杂交早稻产量和米质的影响 |
唐启源
邹应斌
黄志远
黄见良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20
|
基于MaxEnt模型湖南双季稻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布研究 |
谢佰承
杜东升
陆魁东
段居琦
刘富来
|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