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丛神经阻滞并发双侧阻滞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春生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9期573-574,共2页
目的分析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生双侧阻滞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处理和预防。方法观察42例腰丛神经阻滞并发双侧阻滞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观察健侧肢体恢复运动的时间。结果 42例患者并发双侧阻滞后,血压和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目的分析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生双侧阻滞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处理和预防。方法观察42例腰丛神经阻滞并发双侧阻滞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观察健侧肢体恢复运动的时间。结果 42例患者并发双侧阻滞后,血压和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无明显呼吸困难,健侧肢体恢复运动和感觉时间为40~90min。结论腰丛神经阻滞易并发双侧阻滞,应积极预防,及时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神经阻滞 双侧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使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和C型按摩法进行接产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闫首珍 孙倩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3期191-191,共1页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和C型按摩法进行接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和C型按摩法进行接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00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的助产技术进行接产。为观察组产妇联合使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和C型按摩法进行接产。分娩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结果 :在分娩的过程中,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联合使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和C型按摩法进行接产的临床效果好,可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降低其会阴部位出现损伤的几率。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助产 会阴按摩 双侧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阴双侧阻滞麻醉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勤芳 徐美芳 +1 位作者 陆秋怡 潘丽慧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1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住院分娩的90例初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自然分娩,观察组进行会阴双侧阻滞麻醉后分娩,分析比... 目的:探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住院分娩的90例初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自然分娩,观察组进行会阴双侧阻滞麻醉后分娩,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和各项指标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程和出血量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和心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裂伤率和产褥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侧切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进行会阴双侧阻滞麻醉后,疼痛明显减轻,提高了分娩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双侧阻滞麻醉 分娩结局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双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在子宫内膜癌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4
作者 周洁 杨卫华 《实用癌症杂志》 2025年第3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QLB-LSAL)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98例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QLB-LSAL)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98例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TAPB),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QLB-LSAL。比较两组术后6 h、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镇静程度(Ramsay评分),记录患者入室时(T_(0))、气管插管(T_(1))、手术结束时(T_(2))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恢复情况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6 h VAS评分及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自控镇痛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T_(0)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T_(1)、T_(2)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T_(0)时升高,但观察组T_(1)、T_(2)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双侧QLB-LSAL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全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能发挥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超声引导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 腹横肌平面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改良胸腰筋膜间隙平面阻滞与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脊柱手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5
作者 周云 刘岗 +2 位作者 何圣义 万春琴 陶慧 《大医生》 2025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 探究与分析超声引导下改良胸腰筋膜间隙平面阻滞(mTLIP)与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脊柱手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9月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进行脊柱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 目的 探究与分析超声引导下改良胸腰筋膜间隙平面阻滞(mTLIP)与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脊柱手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9月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医院进行脊柱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分为ESPB组与mTLIP组,每组40例。ESPB组患者采取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mTLIP组患者采取改良胸腰筋膜间隙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安静状态与活动状态下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镇痛效果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安静状态、活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均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安静状态:F时间=18.258,P时间<0.001;F组间=12.022,P组间<0.001;F交互=13.369,P交互<0.001。活动状态:F时间=16.254,P时间<0.001;F组间=9.251,P组间<0.001;F交互=11.662,P交互<0.001)。两组患者术后3~24 h的安静状态、活动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均呈现降低趋势,且mTLIP组术后3~24 h安静状态、活动状态下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ESPB组(均P<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总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TLIP组患者镇痛效果满意情况优于ESPB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mTLIP在脊柱手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更好,镇痛效果更佳,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且患者对该镇痛方法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胸腰筋膜间隙平面阻滞 竖脊肌平面阻滞 脊柱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价值
6
作者 周玉琴 汪亚丽 +1 位作者 吕海青 方丽嫔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选取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ASA分级Ⅰ~Ⅱ级。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6例,全麻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E...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选取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2例,ASA分级Ⅰ~Ⅱ级。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6例,全麻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ESPB复合全身麻醉。记录2组患者诱导前(T_(1))、气腹3 min时(T_(2))、切皮时(T_(3))、拔管时(T_(4))的HR、MAP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统计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全麻组患者T_(1)~T_(4)的HR、MAP波动幅度高于复合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NRS评分高于复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ESPB复合全身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患者术后恢复快,且不增加麻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竖脊肌平面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膀胱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司马靓杰 苗亚飞 +2 位作者 麻黎斯 刘稳 司建洛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6期965-968,97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膀胱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98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咪...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对膀胱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98例膀胱癌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对比两组麻醉前(T1)、麻醉后20 min(T2)、麻醉后40 min(T3)、术后拔管时(T4)血流动力学[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苏醒质量[Steward苏醒评分、意识状态OAAS评分(OAAS)]及咪达唑仑使用剂量。结果随着T1、T2、T3、T4时点推移,两组HR、MAP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T2、T3、T4时点HR、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eward苏醒评分、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咪达唑仑剂量为5~10 mg,平均(7.64±1.23)mg;观察组咪达唑仑剂量为5~8 mg,平均(6.65±0.55)mg。观察组咪达唑仑剂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3,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闭孔神经阻滞联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可提高膀胱癌手术患者苏醒质量,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 咪达唑仑 苏醒质量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方案下超声引导双侧腰方肌阻滞对剖宫产产妇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8
作者 张思怡 赵风华 +1 位作者 刘桂樟 聂洪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51-0154,共4页
讨论在多种镇痛方式下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双侧腰方肌阻滞,评估该麻醉方案的效用和产妇的术后康复情况。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间,选取100例进行剖宫产患者,随机且平均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超声引导双侧腰方... 讨论在多种镇痛方式下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双侧腰方肌阻滞,评估该麻醉方案的效用和产妇的术后康复情况。方法 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间,选取100例进行剖宫产患者,随机且平均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超声引导双侧腰方肌阻滞多模式镇痛方案,对照组为常规静脉镇痛,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麻醉前无差异,但是在麻醉后10min、术中30min以及术后即刻四个时间点的麻醉效果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4、8、12、24h四时点的镇痛效果对照组评分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超声引导阻滞作为多模式镇痛方案的一部分,其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对可以促进产妇的康复,这种先进的疼痛管理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提高手术安全性,还可以促进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式镇痛 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 剖宫产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会阴神经阻滞联合助产护理对产妇产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邢玉凤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153-155,共3页
目的分析双侧会阴神经阻滞联合助产护理对产妇产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6名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名。对照组接受双侧会阴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助产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 目的分析双侧会阴神经阻滞联合助产护理对产妇产程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6名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名。对照组接受双侧会阴神经阻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助产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Ⅰ度、Ⅱ度、Ⅲ度撕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会阴侧切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会阴神经阻滞联合助产护理不仅能缩短产程时间,有效缓解产妇的负性情绪,还能降低其会阴侧切率及会阴撕裂率,临床效果显著,可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产护理干预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 产程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孟宪伟 贾广佩 张延永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3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PNB)联合硬膜外麻醉(CEB)应用于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PNB)联合硬膜外麻醉(CEB)应用于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混合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CEB,试验组采用CEB联合双侧PNB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麻醉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肛门内压、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优良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试验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0 min时,试验组肛门内压低于对照组,术后6、12、24 h时试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PNB联合CEB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应用效果好,有助于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维持时间,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平稳,降低手术时的肛门内压,减少术后疼痛,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阴部神经阻滞 硬膜外麻醉 血流动力学 肛门内压 不良事件
原文传递
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后入路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11
作者 金建军 喻政明 李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用在腰椎后入路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中医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萍乡市中医院入院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或腰椎骨折患者,需要手术治疗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 目的:分析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用在腰椎后入路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萍乡市中医院2021年7月—2023年7月萍乡市中医院入院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或腰椎骨折患者,需要手术治疗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选择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两组术后都安装静脉自控镇痛泵。对比两组术中术后阿片类药物和术中肌松药物的使用量,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 h随访中疼痛的分数,记录术后患者自控按压镇痛泵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使用的舒芬太尼、术中瑞芬太尼、术中阿曲库铵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段术后VA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腰椎后入路手术患者中的镇痛效果更好,既减少了阿片类药物、肌松药物的使用,又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患者术后静脉补救性镇痛给药次数和不良反应减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腰椎后入路手术 全身麻醉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对产妇会阴损伤,疼痛及母婴的结局
12
作者 谷换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78-0081,共4页
探讨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对产妇会阴损伤,疼痛及母婴的结局。方法 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筛选后共计80名阴道分娩产妇,随机等量分成对照组(不实施麻醉)和研究组(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结果 在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 探讨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对产妇会阴损伤,疼痛及母婴的结局。方法 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筛选后共计80名阴道分娩产妇,随机等量分成对照组(不实施麻醉)和研究组(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结果 在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各阶段VAS评分、产后并发症等数据上两组差异显著,以研究组更优(P<0.05)。在新生儿情况上差异不大(P>0.05)。结论 在产妇生产时采用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有效改善产妇会阴损伤情况,阴道分娩产妇疼痛情况大大减少,另外新生儿情况也整体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 产妇 会阴损伤 疼痛 母婴 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会阴神经阻滞结合助产护理对产妇产程及心理情绪的影响价值
13
作者 徐荣幸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03-0206,共4页
研究产妇接受助产护理结合双侧会阴神经阻滞(BPNB)对心理情绪状况及产程时长的影响价值。方法 本文于2023.01内开始筛选临产产妇,并于2024.04内终止筛选,共80例临产产妇受试,并按不同方案分为BPNB组(单一BPNB干预,40例)和助产组(助产护... 研究产妇接受助产护理结合双侧会阴神经阻滞(BPNB)对心理情绪状况及产程时长的影响价值。方法 本文于2023.01内开始筛选临产产妇,并于2024.04内终止筛选,共80例临产产妇受试,并按不同方案分为BPNB组(单一BPNB干预,40例)和助产组(助产护理结合BPNB干预,40例)。比较会阴状况、心理情绪状况变化、产程时长及满意结局等。结果 与BPNB组产妇相比,助产组产妇的会阴侧切及其Ⅰ~Ⅲ度撕裂等占比均更低(P<0.05)。两组产妇干预后的心理情绪状况两项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助产组产妇的两项得分均更低(P<0.05)。与BPNB组产妇相比,助产组产妇的除第三产程外其他产程时长均更短(P<0.05)。与BPNB组产妇相比,助产组产妇的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 产妇接受助产护理结合BPNB干预后,既能对其心理情绪予以调节和改善,也可促使其产程缩短,还可减少会阴撕裂及侧切风险,可积极研究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助产护理 会阴神经阻滞 心理情绪 产程时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明兵 张毅 +3 位作者 廖明锋 谭娟 艾玲 陈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观察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采用单纯全麻(G组)或全麻复合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GP组),全麻用药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记录... 目的观察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采用单纯全麻(G组)或全麻复合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GP组),全麻用药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记录术中麻醉用药量、停药-苏醒时间、停药-气管拔管时间和术后躁动评分。结果 GP组麻醉用药量明显少于G组(P<0.01),停药-苏醒时间、停药-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G组(P<0.01),术后躁动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可减轻手术及疼痛等应激因素对循环功能的影响,并减少全麻用药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会阴阻滞麻醉用于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傅爱萍 周临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7期637-638,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会阴阻滞麻醉用于自然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0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双侧会阴阻滞麻醉技术,对照组产妇采用单侧会阴阻滞麻醉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 目的探讨双侧会阴阻滞麻醉用于自然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00例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双侧会阴阻滞麻醉技术,对照组产妇采用单侧会阴阻滞麻醉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伤程度及产程中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为25.3%,对照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为36.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疼痛级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双侧会阴阻滞麻醉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和会阴损伤,减轻产妇的疼痛,提高分娩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阻滞麻醉 自然分娩 会阴损伤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郝岚 闫成美 +1 位作者 郜素敏 李挺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自然分娩第二产程中镇痛的效果。方法将宫口开全后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32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住院自然分娩初产妇1018例,只有行会阴切开者才给予左侧阴... 目的探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自然分娩第二产程中镇痛的效果。方法将宫口开全后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327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我院住院自然分娩初产妇1018例,只有行会阴切开者才给予左侧阴部神经阻滞及局部麻醉。分别观察第二产程疼痛程度,会阴完整、裂伤、侧切情况及产妇与医护配合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明高于对照组,产妇与医护配合好于对照组。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可充分松弛会阴部组织,缩短第二产程,缩短缝合时间,有利于减少产妇痛苦,及加强产程中产妇与医护的配合,从而缩短第二产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第二产程 自然分娩 对照组 产妇 观察 疼痛程度 结论 完整率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用于第二产程中分娩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佳颖 郑佩玉 +3 位作者 钟雅晶 周丽仪 马婧 宋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用于第二产程的分娩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及Embase中关于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随... 目的系统评价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用于第二产程的分娩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及Embase中关于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2对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与描述。结果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实验,Meta分析结果表明,双侧会阴神经阻滞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可降低Ⅲ度阴道裂伤率(Z=2.34,P<0.05)、缩短第二产程时长(Z=2.82,P<0.05),并减少会阴侧切率(Z=5.95,P<0.05)。结论双侧阴部神经阻滞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有利于减少产妇阴道损伤,缩短产程,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率,更有利于保证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部神经阻滞 无保护会阴接生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颈深浅丛同时阻滞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合钦 李前辉 +3 位作者 冯平 亢旭明 伊博 王胜利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0.25%左旋布比卡因在双侧颈深浅丛同时阻滞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麻醉穿刺方法同传统的改良一点深颈丛阻滞法,双侧颈深浅同时阻滞组(S组)应用0.25%的左旋布比卡因,两侧深丛各注药4 ml,浅丛向头、足、对侧各注药3 ml,胸锁... 目的探讨应用0.25%左旋布比卡因在双侧颈深浅丛同时阻滞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麻醉穿刺方法同传统的改良一点深颈丛阻滞法,双侧颈深浅同时阻滞组(S组)应用0.25%的左旋布比卡因,两侧深丛各注药4 ml,浅丛向头、足、对侧各注药3 ml,胸锁乳突肌中点处注药2 ml,共计30 ml;单侧深丛阻滞组(D组)应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包块较大一侧行颈深+颈浅丛阻滞,深丛注药6 ml,浅丛注药9 ml;包块较小一侧仅行颈浅丛阻滞,注药9 ml,共计24 ml。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对麻醉前,麻醉后5、10 min,切皮时,术中探查时和手术后的6个时间点进行麻醉效果评估。观察并记录患者并发症。结果 S组在阻滞后10 min、切皮时、术中探查时和手术后麻醉效果优于D组(P<0.05),并发症少。结论采用0.25%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双侧颈深浅同时阻滞,较传统的单侧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好,并发症少,且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布比卡因 颈深浅丛阻滞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阴道分娩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郝岚 翁庐英 +1 位作者 练建华 何春妮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8期17-18,共2页
目的 观察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阴道分娩镇痛效果。方法 产妇宫口开全后将采用常规会阴处理的1 018例产妇分为对照组,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1 327例产妇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第二产程时间、拨露至胎头娩出时间、会... 目的 观察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阴道分娩镇痛效果。方法 产妇宫口开全后将采用常规会阴处理的1 018例产妇分为对照组,采用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1 327例产妇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第二产程时间、拨露至胎头娩出时间、会阴完整、裂伤及侧切率。结果 上述各项除会阴裂伤率外,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效果好,可缩短第二产程,提高会阴完整率及降低侧切率,减轻产妇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阴部神经阻滞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林华 梁玲霞 吴天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3B期516-517,共2页
关键词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自然分娩 第二产程 分娩产妇 效果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