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ERMOD模式的大气扩散参数方案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夏思佳 王勤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21-1127,共7页
在美国法规空气质量模式AERMOD的框架下,比较了4种已被广泛应用的扩散参数化方案(基于边界层微气象要素的AERMOD湍流参数化方案,基于湍流观测资料和扩散函数的Tub-Obs方案,Briggs参数化方案,NEPA方案).分析了不同稳定度、不同扩散参数... 在美国法规空气质量模式AERMOD的框架下,比较了4种已被广泛应用的扩散参数化方案(基于边界层微气象要素的AERMOD湍流参数化方案,基于湍流观测资料和扩散函数的Tub-Obs方案,Briggs参数化方案,NEPA方案).分析了不同稳定度、不同扩散参数方案下的污染物SO2地表浓度差别.总体来说,在中性和不稳定条件下,4种方案模拟结果的差别不大;在稳定条件下,AERMOD方案的地面浓度明显低于Briggs和NEPA方案,可能是由于AERMOD方案不能很好地识别局地湍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参数方案 空气质量模式 环境影响评价 AERMOD模式 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站电能信息采集系统中发电模型的参数方案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章谦之 王娜 +1 位作者 章坚民 赵波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年第10期76-81,共6页
面向电网的光伏电站电能采集监视系统的核心之一是光伏电站发电模型。主要对提出的电网电能采集信息系统中的光伏电站发电模型进行参数分析,设计了最少的静态参数和最少的动态测量方案;对发电模型的静态参数、动态测量参数进行了灵敏度... 面向电网的光伏电站电能采集监视系统的核心之一是光伏电站发电模型。主要对提出的电网电能采集信息系统中的光伏电站发电模型进行参数分析,设计了最少的静态参数和最少的动态测量方案;对发电模型的静态参数、动态测量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掌握了其误差对功率精度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满足功率总精度要求的各静态参数、动态测量的精度要求,便于对设备制造商提供的静态参数和电站监控系统测量参数提出精度要求或提出复核的依据。通过了真实投运电站的验证,显示所提出的光伏电站发电模型的可行性、经济性、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电能采集监视系统 发电模型 静态参数方案 动态测量方案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面模式中植物根系吸水过程参数方案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蔡福 明惠青 +3 位作者 祝新宇 张玉书 米娜 孙龙彧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年第4期97-102,共6页
根系吸水对水循环起重要调控作用,开展根系吸水过程及参数方案研究,将加深对地表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理解,对提高陆面过程模型乃至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简述了植物根系吸水模型的发展进程,归纳了根分布、土壤水... 根系吸水对水循环起重要调控作用,开展根系吸水过程及参数方案研究,将加深对地表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理解,对提高陆面过程模型乃至气候模式的模拟能力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简述了植物根系吸水模型的发展进程,归纳了根分布、土壤水分对根阻影响函数及根系水分再分配作用参数方案的研究概况,指出现有陆面过程模型根系吸水参数方案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吸水 参数方案 研究进展 陆面过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场与云微物理参数方案在飑线数值模拟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弛 王咏青 +2 位作者 廖玥 沈新勇 李小凡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0-420,共11页
采用CM1模式以200 m的高精度水平网格距对一次东北冷涡下的飑线过程进行模拟,采用1 km的水平网格距进行对比试验探究网格距的影响,并通过探空资料的替换与修改研究不稳定能量和垂直风切变对飑线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平网格距增大主... 采用CM1模式以200 m的高精度水平网格距对一次东北冷涡下的飑线过程进行模拟,采用1 km的水平网格距进行对比试验探究网格距的影响,并通过探空资料的替换与修改研究不稳定能量和垂直风切变对飑线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水平网格距增大主要使系统演变减缓,强度也有一定的减弱;初始场的不稳定能量减小会使飑线减弱明显,直至无法生成;垂直风切变对飑线的形成影响较小,主要改变了飑线的结构,没有垂直风切变时形成的飑线更为松散。最后的敏感性试验研究了7种云微物理参数方案对飑线内水粒子分布的影响,发现不同的云微物理参数方案会使水粒子的含量和分布出现变化,进一步影响固、液态的降水,飑线模拟采用的NA方案高层冰和雪含量最高,但由于雨和降落到地表的雹、霰含量低,使得累计降水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1模式 飑线 云微物理参数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模糊数与耦合分析的产品工艺参数方案绿色优选 被引量:2
5
作者 安相华 周立彬 张力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057-3067,共11页
针对绿色制造的工艺参数方案优选问题,提出基于粗糙模糊数、占优层次分析法、关联耦合分析与Choquet积分集成的多属性决策新方法。为有效处理性能指标权重评价数据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信息,以区间形式的粗糙模糊数表征性能指标的相对重... 针对绿色制造的工艺参数方案优选问题,提出基于粗糙模糊数、占优层次分析法、关联耦合分析与Choquet积分集成的多属性决策新方法。为有效处理性能指标权重评价数据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信息,以区间形式的粗糙模糊数表征性能指标的相对重要度并构造出粗糙模糊成对比较矩阵,进而通过强度Pareto进化算法求解获得性能指标的权重。考虑到性能指标之间交互影响的复杂性对工艺绿色性评价的影响,利用敏感性分析和拉格朗日插值拟合工具确定性能指标之间的耦合度数值。引入Choquet积分算子对工艺参数方案的绿色度进行全面计算,并筛选出绿色度最佳的工艺参数。以风机端盖的注塑加工参数评价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制造 工艺参数方案评价 粗糙模糊数 占优层次分析法 耦合分析 CHOQUET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嫩肤个体化参数方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平松 陈啸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666-668,i002,共4页
目的:总结光子嫩肤个体化参数方案在面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经验,探索适合中国人皮肤的光子嫩肤治疗参数。方法:采用560~1200nm强脉冲光、个体化参数方案,治疗面部皮肤色素性病变、毛细血管性病变、真皮和表皮结构的改变。结果:582例患者... 目的:总结光子嫩肤个体化参数方案在面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经验,探索适合中国人皮肤的光子嫩肤治疗参数。方法:采用560~1200nm强脉冲光、个体化参数方案,治疗面部皮肤色素性病变、毛细血管性病变、真皮和表皮结构的改变。结果:582例患者,经过4~6次治疗,痊愈125例(21.5%),显效256例(44.0%),有效149例(25.6%),无效52例(8.9%);共治疗2956例次,发生皮肤红斑、小水疱、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109例次(3.7%)。结论:强脉冲光子嫩肤技术是皮肤美容的无创伤性、安全有效的方法;根据病变情况,灵活选择个体化参数方案可显著提高疗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光子嫩肤 个体化参数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F模式中不同积云对流参数方案在四川地区试验研究
7
作者 钟兰由頁 朱克云 +1 位作者 张杰 刘二影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S1期71-81,共11页
首先对WRF模式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进行简要介绍,并采用该模式中六种不同积云对流参数方案对四川地区降水个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并分析出针对四川复杂地区降水模拟效果最好的积云对流参数方案,旨在为WRF模式在四川地区的应用... 首先对WRF模式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进行简要介绍,并采用该模式中六种不同积云对流参数方案对四川地区降水个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并分析出针对四川复杂地区降水模拟效果最好的积云对流参数方案,旨在为WRF模式在四川地区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结果表明,从总体预报效果上来说,BMJ方案较好,其次是TS方案和KF方案。BMJ方案在模拟天气过程中对降水落区和降水强度的预报最接近实况,且从平均雨水混合比和平均云水混合比分析来看,该方案的数值模拟与降水场配合得当。另KF、BMJ、GD、SAS、G-3D和TS这六种积云对流参数方案均能够基本模拟出降水的范围但比实际降水范围大,其中降水强度上KF方案模拟较实况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积云对流参数方案 四川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设计在家具工艺参数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8
作者 解燕山 夏明祝 《家具与环境》 2002年第1期16-19,共4页
我国质量管理已经历了“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和标准质量管理阶段(ISO9000族)”四个阶段。除质量检验管理阶段仅仅是“事后把关、终端检验”之外其它各阶段都强调了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我国质量管理已经历了“质量检验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和标准质量管理阶段(ISO9000族)”四个阶段。除质量检验管理阶段仅仅是“事后把关、终端检验”之外其它各阶段都强调了统计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统计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实施持续的改进,确保质量管理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设计 家具工艺参数方案设计 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冻融过程中的水热参数化方案研究进展
9
作者 侯雅 李伟平 左金清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冻土是陆地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冻融循环变化能够影响土壤结构、土壤水热传输以及土壤生物化学等过程,并通过陆-气相互作用影响局地甚至全球天气气候。因此,研究土壤冻融过程对冻土区人类生产生活和了解区域外天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 冻土是陆地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冻融循环变化能够影响土壤结构、土壤水热传输以及土壤生物化学等过程,并通过陆-气相互作用影响局地甚至全球天气气候。因此,研究土壤冻融过程对冻土区人类生产生活和了解区域外天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回顾了土壤中的砾石、有机质对土壤冻融过程的影响及物理机制,总结了土壤冻融过程中水热参数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土壤导热率和水力学参数的计算、水热耦合方案以及冻融锋面计算方案等。相对于普通的矿物质土粒而言,砾石具有高导热率和低热容,有机质具有低导热率和高热容,他们对热量在土壤中的传输及土壤温度垂直分布有不同的影响。另外,砾石和有机质的存在改变了土壤孔隙度、土壤基质毛细作用与吸附作用,进而影响水分在土壤中的传输过程和垂直分布。已有研究表明:(1)当前大部分数值模式中土壤导热率采用Johansen方案及其派生方案进行计算,其中Balland-Arp方案考虑了砾石和有机质对土壤导热率的影响,该方案更好地刻画了土壤冻融过程中土壤导热率变化的连续性;综合考虑热-水-变形相互作用的导热率参数化方案可以较好地刻画土壤冻融过程中的水热耦合和土体冻胀的作用,对相变过程中土壤导热率变化特征的模拟更符合实际观测。(2)过冷水参数化方案刻画了土壤液态水在0℃以下存在的事实;相变温度方案描述了土壤相变温度低于0℃且不固定的事实;导水阻抗方案考虑了土壤冻结对土壤水分下渗的阻抗作用,改善了对冻土区水文过程的模拟效果。(3)土壤冻融过程伴随着水分的相变和能量的转化,水热耦合方案的发展能够较好地刻画土壤中热力-水文过程的协同变化特征,细化了对冻融过程中水分和能量相互作用的复杂物理机制的描述。(4)等温框架的数值模式通过模拟每层土壤中间深度的冻融过程代表该模式分层的整体特征,导致对冻融深度的严重高估或低估,尤其是对厚度较大的模式深层土壤,冻融锋面计算方案的提出和应用减小了这种模拟偏差。目前土壤冻融参数化方案的不足之处包括:绝大多数数值模式没有考虑土壤盐分导致土壤水的冰点降低这一事实;虽然大部分数值模式考虑了土壤有机质对土壤水、热传输的影响,但是模式中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垂直分布的考虑与植被根系的生长状态脱节;模式模拟的土壤深度不足并且下边界通量为零的假定不符合实际情况。发展土壤溶质传输参数化方案以模拟盐分的分布、刻画植被根系生长过程和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考虑深层土壤对浅层的热力学影响并完善数值模式中的下边界条件,这些是未来陆面模式改进土壤冻融过程模拟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冻融过程 参数方案 土壤导热率 土壤水文参数 冻融锋 水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度适应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台风“暹芭”的数值模拟
10
作者 马怡轩 徐国强 于翡 《海洋气象学报》 2025年第1期34-44,共11页
传统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难以较好地适用于高水平分辨率,特别是10 km以下水平分辨率的降水数值模拟,尺度适应(scale-aware)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是对此进行改进的有效方法。在中国气象局中尺度模式(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 传统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难以较好地适用于高水平分辨率,特别是10 km以下水平分辨率的降水数值模拟,尺度适应(scale-aware)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是对此进行改进的有效方法。在中国气象局中尺度模式(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MESOscale model,CMA-MESO)中应用尺度适应KFeta(Kain-Fritsch eta)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台风“暹芭”进行800 m、1 km、3 km、10 km和20 km这5种水平分辨率的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水平分辨率的提高,尺度适应KFeta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的降水强度和落区更接近实况,显著减少了由积云引起的虚假性降水,提高了网格降水量。(2)随着对流强度减弱,尺度适应KFeta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TS(threat score)评分优势逐渐凸显,空报率和漏报率明显改善。(3)在降水最大时刻的强对流区域,尺度适应KFeta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的模拟结果更优。整体来看,尺度适应KFeta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对流强度较弱的条件下表现更出色,为改进现行数值模式强降水预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MESO模式 KFeta方案 积云对流参数方案 台风“暹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ADCP数据处理方案研究与软件实现
11
作者 陈献 姜德良 +1 位作者 张胜军 杨超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5,82,共5页
船载ADCP是当前开展走航海流观测的主要仪器。针对船载ADCP数据处理问题,以TRDI公司生产的该型设备及采集数据为样本,系统解析数据采集原理和采集过程中衍生的各型参数含义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处理的参数化方案,以及利用Pytho... 船载ADCP是当前开展走航海流观测的主要仪器。针对船载ADCP数据处理问题,以TRDI公司生产的该型设备及采集数据为样本,系统解析数据采集原理和采集过程中衍生的各型参数含义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处理的参数化方案,以及利用Python语言和Sqlite技术进行软件设计的思路和流程。处理结果表明,通过设置流速误差、相关性和回波强度等参数阈值进行数据过滤,并结合箱线图法和参考层法对单ping流速数据开展异常值与噪声剔除,有效完成数据质控;通过在软件中保留人机交互功能,能够进一步提升数据质控精细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流数据处理 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 参数方案 软件设计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不同生育期附加阻尼的变化特征及参数化方案
12
作者 王凤静 王净 +3 位作者 魏征 蔡甲冰 张宝忠 韩聪颖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21-29,共9页
目前关于附加阻尼(kB^(-1))的研究中,任何一种参数化方案都不适用于所有植被结构类型的下垫面,因此对于生长过程中结构差异显著的植被需要分阶段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夏玉米4个生育期kB-1的日变化和月变化规律,探究各个生育期kB^(-1... 目前关于附加阻尼(kB^(-1))的研究中,任何一种参数化方案都不适用于所有植被结构类型的下垫面,因此对于生长过程中结构差异显著的植被需要分阶段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夏玉米4个生育期kB-1的日变化和月变化规律,探究各个生育期kB^(-1)最佳参数化方案。[方法]基于2012年6-9月US-Tw2站点的通量、气象数据以及MODIS数据,利用莫宁奥布霍夫相似理论推算kB^(-1),并将9种参数化方案在苗期、拔节期、穗期、成熟期估算的kB^(-1)和感热通量与观测值进行对比。[结果]4个生育期中的kB^(-1)均呈早晚小、中午大的日变化规律,且其月均值也随着粗糙度的增大呈递增趋势。对比9种参数化方案得出,苗期最接近kB^(-1)观测值的方案为K07,拔节期、穗期和成熟期为K89,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1.34、2.41、2.79、1.55;苗期、拔节期、穗期、成熟期最接近感热通量观测值的方案分别为K07、S58、S01、K89,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33.39、46.98、65.97、36.46 W/m^(2)。[结论]生育前期粗糙度雷诺数(Re*)的参数化方案更接近观测值,而在生育后期考虑植被结构、地气温差(Ts-Ta)的参数化方案更为准确。苗期、拔节期、穗期、成熟期估算感热通量的最佳参数化方案分别为K07、S58、S01、K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B^(-1) 参数方案 感热通量 生育期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核电厂址扩散参数计算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赵多新 黄莎 +1 位作者 吕明华 陈龙泉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7期76-81,共6页
在核电厂环境污染影响评价、环境质量管理、应急等工作中,需对核电厂排放的放射性污染物在大气中迁移扩散特征进行评价,而扩散参数是核电厂环评、设计、应急相关评价软件中重要的参数。由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计算扩散参数的方法应用较为普... 在核电厂环境污染影响评价、环境质量管理、应急等工作中,需对核电厂排放的放射性污染物在大气中迁移扩散特征进行评价,而扩散参数是核电厂环评、设计、应急相关评价软件中重要的参数。由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计算扩散参数的方法应用较为普遍,文章对两种常用大气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核电厂址扩散参数计算中的效果进行了讨论。与核电厂址湍流观测数据的比较显示:Mellor-Yamada 2层方案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方差更大;Hanna方案模拟结果相关性相对较弱,但其方差也较小,在应用中可根据两种方案各自的特点选用具体的扩散参数计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址 大气边界层参数方案 扩散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气候模式对长江中下游梅雨的数值模拟: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的影响
14
作者 李昊谦 王璐 +4 位作者 陈林 孙明 葛子安 程一峰 张荣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78-2200,共23页
本文研究了区域气候模式RegCM4.7对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的模拟技巧,聚焦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水平分辨率、微物理方案和陆面模式对梅雨降水模拟的影响及可能原因。基于区域模式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水平分辨率、微物理方案和陆... 本文研究了区域气候模式RegCM4.7对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的模拟技巧,聚焦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水平分辨率、微物理方案和陆面模式对梅雨降水模拟的影响及可能原因。基于区域模式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水平分辨率、微物理方案和陆面模式的不同配置组合,本研究共开展了96组成员试验,分析了不同模式配置方案下2020年超强梅雨个例以及1990~2020多年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的模拟性能。结果发现:RegCM4.7模式在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模拟方面具有一定技巧,其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选取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Tiedtke方案对梅雨降水的模拟技巧相对较高,而Grell方案相对较低。分析发现Tiedtke方案能够更合理地再现对流降水以及对流降水与层状云降水的比率,这可能是导致该方案对梅雨降水整体模拟效果较好的原因。进一步地,水平分辨率对梅雨期降水模拟的影响与地形因素有关,低水平分辨率(60 km)试验在复杂地形区域表现出显著的降水湿偏差,随着水平分辨率的提高,复杂地形带来的降水湿偏差可以明显减小。研究发现,在低分辨率试验中,中尺度对流系统(MCS)降水被长时间地锢囚在山区陡峭地形处,这将导致长时间尺度上的平均降水表现出湿偏差;而高分辨率试验能够更好地刻画复杂地形区域MCS从午后生成并逐渐向东传播的日变化特征,进而合理地再现梅雨期平均降水。最后,RegCM4.7中的微物理方案和陆面模式的选取对降水的模拟影响不大。综上,一系列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区域气候模式RegCM4.7对包括2020年超强梅雨个例在内的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具有较好的模拟技巧,相较而言,当RegCM4.7模式采用Tiedtke积云对流参数化时梅雨降水整体模拟技巧相对最佳,若更关注复杂地形区域的降水可考虑采用高水平分辨率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模拟 RegCM4区域模式 积云对流参数方案 模式分辨率 2020超强梅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F模式中参数化方案对新疆北部不同地形地区风场模拟的影响
15
作者 葛苏鞍 李阳 +3 位作者 杨仕轩 李博伦 秦若木 孟现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13277-13287,共11页
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中参数化方案的选择与近地面风场的仿真模拟结果关系密切。为解决新疆北部不同地形地区风场模拟准确性的问题,采用WRF中尺度气象模式,探究4类参数化方案(边界层、微物理、陆面过程、近地面层... 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中参数化方案的选择与近地面风场的仿真模拟结果关系密切。为解决新疆北部不同地形地区风场模拟准确性的问题,采用WRF中尺度气象模式,探究4类参数化方案(边界层、微物理、陆面过程、近地面层)以及次网格地形方案对新疆北部不同地形地区风场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组试验均能模拟出风速的变化趋势;陆面过程RUC(rapid update cycle)方案和微物理Lin(Purdue Lin)方案对平原地区模拟结果较好,陆面过程Noah方案和微物理WSM6(WRF single moment 6 class)方案对山区地形模拟结果较好,且对于平原和山谷地形,次网格地形方案对模拟地区均能起到较好的修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数值模拟 WRF模式 参数方案 次网格地形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F模式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沈阳地区近地面气象要素模拟差异评估
16
作者 王安庭 苏航 +2 位作者 郭爽 刘东明 孙梦婕 《陕西气象》 2024年第3期25-30,共6页
采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中三种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MYNN2)对2022年8月沈阳地区近地面逐时气象要素进行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模拟沈阳地区近地面气象要素时所表现出的差异。结果表明:三... 采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中三种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MYNN2)对2022年8月沈阳地区近地面逐时气象要素进行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在模拟沈阳地区近地面气象要素时所表现出的差异。结果表明: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均能较好地模拟沈阳地区近地面气象要素逐时变化趋势。在模拟近地面风速方面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整体偏大;MYJ方案平均偏差最小,相关系数最高,模拟效果最好。三种参数化方案在对近地面温度模拟整体偏低,平均偏差均为负值;YSU方案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94。在模拟近地面相对湿度方面三种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整体偏低;从相关系数来看YSU方案和MYNN2方案差异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 参数方案 边界层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RF-Lake模式不同参数化方案对纳木错湖区夏季大气边界层模拟的影响
17
作者 王梓奕 杨显玉 +2 位作者 吕雅琼 孟宪红 王黎欢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6-1432,共17页
采用改进湖泊动力参数模块的WRF-Lake模式(WRF4.4.1),选取6种微物理方案、5种积云对流方案、2种边界层方案,共60种参数化方案组合对纳木错湖区2008年7月5-13日天气进行模拟,通过敏感性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参数化方案组合对大气边界层内变... 采用改进湖泊动力参数模块的WRF-Lake模式(WRF4.4.1),选取6种微物理方案、5种积云对流方案、2种边界层方案,共60种参数化方案组合对纳木错湖区2008年7月5-13日天气进行模拟,通过敏感性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参数化方案组合对大气边界层内变量的模拟效果,利用“排名方法”对不同参数化方案在纳木错湖区夏季大气边界层的模拟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捕捉纳木错夏季平均2 m温度的总体时空分布特征,但湖上2 m温度模拟值偏高;受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和模式性能影响,各试验组对降水的模拟效果差异化显著并对日降水量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模式对纳木错测站潜热通量日平均变化模拟性能最好,感热和风向较好,风速最差。整体而言,综合分析各试验组对纳木错湖夏季大气边界层的模拟能力发现,方案58(SBU-Tiedtke-MYNN3)对纳木错湖夏季2 m温度、日降水量、10 m风场及地表热通量的模拟效果最好。2 m温度RMSE值为2.38℃,日降水量RMSE值为10.48 mm,10 m风速日平均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41,标准差之比为0.94,10 m风向日平均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59,标准差之比为0.73,感热通量日平均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94,标准差之比为1.89,潜热通量日平均变化的相关系数为0.89,标准差之比为0.91。因此,建议使用以上次网格参数化方案进行纳木错湖区夏季大气边界层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木错湖 WRF-Lake 参数方案 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ke模式摩擦速度参数化方案改进及其高原典型湖泊应用评估
18
作者 宋兴宇 文莉娟 +1 位作者 苏东生 杜娟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4年第3期109-119,共11页
目前一维淡水湖模式(Freshwater Lake Model,FLake)在全球各类气候模型和再分析资料算法中被广泛应用,但其在青藏高原典型湖泊鄂陵湖的湖温模拟中效果欠佳,主要是模式内计算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摩擦速度参数导致的,而将通用陆面模式(Commun... 目前一维淡水湖模式(Freshwater Lake Model,FLake)在全球各类气候模型和再分析资料算法中被广泛应用,但其在青藏高原典型湖泊鄂陵湖的湖温模拟中效果欠佳,主要是模式内计算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摩擦速度参数导致的,而将通用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4.5,CLM4.5)湖模块计算的摩擦速度参数值替换进FLake后,能够提升FLake模拟效果。本文根据CLM4.5湖模式的摩擦速度参数化方案,从理查森数计算公式、层结稳定性条件、摩擦速度计算公式三个方面改进FLake摩擦速度参数化方案,以鄂陵湖观测站资料作为驱动场,利用MODIS地表温度数据和站点实际观测资料评估FLake改进后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改进后FLake可以更好地模拟湖泊热力状况,特别是在每年湖温达到最大值后的降温阶段,模拟的湖表温度、湖泊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和净辐射更加接近实际观测值。相比于升温期,降温期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模拟值增大,对应温度模拟值低于改进前,并更接近实际观测温度,降温期湖温和净辐射的模拟精度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方案 摩擦速度 湖温 湖模式 鄂陵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参数云物理方案中谱形参数作用分析和数值模拟试验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震 雷恒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5-142,共8页
云物理参数化方案中,各种粒子通常采用Г谱分布函数n(D)=N0Dαexp(-λD)。双参数方案中谱参数截距N0和斜率λ通过预报给出,谱形参数α设为固定值。为了讨论谱形参数的作用,理论上分析了谱形参数取值对沉降过程和微物理源汇项的影响。利... 云物理参数化方案中,各种粒子通常采用Г谱分布函数n(D)=N0Dαexp(-λD)。双参数方案中谱参数截距N0和斜率λ通过预报给出,谱形参数α设为固定值。为了讨论谱形参数的作用,理论上分析了谱形参数取值对沉降过程和微物理源汇项的影响。利用MM5模式中增加的双参数显式云物理方案模拟了西北地区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模拟针对雨滴谱的谱形参数rα不同取值分别做了试验。模拟结果基本符合理论分析,谱形参数rα变化时模拟出的地面降水和云的宏微观特征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形参数 参数方案 层状云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江淮梅雨降水预报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胡志强 王军 王润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6期110-116,共7页
为研究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江淮梅雨降水预报的影响,基于WRFv4.4.2,利用GFS预报数据、第六版MODIS土地覆盖类型产品和ERA5-Land观测数据集,使用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公平技巧评分和偏差评分等方法,模拟评估Ferrier、WSM6和Thomp... 为研究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江淮梅雨降水预报的影响,基于WRFv4.4.2,利用GFS预报数据、第六版MODIS土地覆盖类型产品和ERA5-Land观测数据集,使用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公平技巧评分和偏差评分等方法,模拟评估Ferrier、WSM6和Thompson这3种云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以及KF、BMJ和Tiedtke这3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共9种组合,对2020年7月14日00:00—17日00:00江淮流域梅雨期一次降水过程的预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江淮梅雨降水预报有更为明显的影响,使用BMJ可以获得较好的预报结果;(2)WRF模式在山地、城市等区域表现不佳,在平原、农田等区域表现尚可,适用性存在一定不足;(3)在江淮流域北部地区(32.7°N以上)使用WSM6和BMJ的实验组合综合表现较佳,可较为准确地预报降水过程变化趋势,对小雨和中雨量级的降水落区有较高的预报技巧。为今后江淮梅雨期降水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参数方案 预报评估 江淮流域 梅雨期降水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