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2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流变分析的玉米去雄抽取式夹持装置研究
1
作者 李健 刘程 +3 位作者 郭艳玲 王扬威 徐佳宁 李泽霖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4-651,共8页
针对玉米去雄设备存在喂入困难、去雄率低、叶片损失严重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抽取式夹持去雄装置,说明了其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通过对雄穗夹持运动与受力分析,确定了影响去雄作业关键作业参数的取值范围。构建了玉米雄穗的Burgers... 针对玉米去雄设备存在喂入困难、去雄率低、叶片损失严重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抽取式夹持去雄装置,说明了其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通过对雄穗夹持运动与受力分析,确定了影响去雄作业关键作业参数的取值范围。构建了玉米雄穗的Burgers流变数字模型,根据不同探头速度下雄穗力与变形的曲线拟合了流变数字模型参数,分析了充气夹持轮径向垂直刚度、两轮间距、充气夹持轮转速与抽取式夹持装置夹持力的关系。应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充气夹持轮径向垂直刚度、两轮间距、充气夹持轮转速为试验因素,去雄率、叶片损失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充气夹持轮径向垂直刚度66.8 N/mm、两轮间距256 mm、充气夹持轮转速100 r/min,在最优参数组合下进行试验验证,得到去雄率为96.7%、叶片损失率为63.3%,较未去雄区域增产5.6%,符合行业标准和农艺要求,该研究为抽取式玉米去雄机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去雄 抽取式夹持去雄 流变数字模型 去雄 叶片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吐丝25 d去雄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杨然 徐彬彬 +3 位作者 蒿呈龙 龙厚元 刘明敏 班学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65-68,183,共5页
研究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形式下玉米人工去雄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今后大田大面积机械去雄作业奠定理论基础。选用苏玉34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玉米吐丝后25 d进行人工去雄,设置去雄1张叶片保留棒上5叶(S1)、去雄2张叶片保留棒上4叶(... 研究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形式下玉米人工去雄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今后大田大面积机械去雄作业奠定理论基础。选用苏玉34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玉米吐丝后25 d进行人工去雄,设置去雄1张叶片保留棒上5叶(S1)、去雄2张叶片保留棒上4叶(S2)、去雄3张叶片保留棒上3叶(S3)、去雄4张叶片保留棒上2叶(S4)、去雄5张叶片保留棒上1叶(S5)5个去雄处理,其中以不去雄(CK)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去雄1~3叶显著改善了玉米生长状况、百粒重和穗粒数,且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去雄4~5叶抑制了玉米生长,其对百粒重、穗粒数及产量结构影响效果较差。因此,在后期对田间玉米生产去雄时,要想显著提高玉米田间产量,可以优先考虑去雄1~3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玉米去雄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去雄
3
作者 刘洋 孟林 +4 位作者 李芳环 胡圣尧 李斌 王士国 董云成 《新疆农机化》 2024年第3期5-7,34,共4页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制种玉米种植区,玉米母本的雄穗去除是制种玉米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受种植模式和去雄技术要求的影响,不同地区在去雄方法、机械去雄使用情况上存在不同。人工去雄可以根据雄穗的生长情况,选择性的去除,整个去雄期需要...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制种玉米种植区,玉米母本的雄穗去除是制种玉米种植的关键环节之一。受种植模式和去雄技术要求的影响,不同地区在去雄方法、机械去雄使用情况上存在不同。人工去雄可以根据雄穗的生长情况,选择性的去除,整个去雄期需要进行5~6次抽雄。机械去雄采用直接抽雄或者先切顶然后抽雄两种方法,抽净率为80%~95%,机械去雄对叶片的损伤较大,机械去雄后需要人工检查并对未去雄玉米母本再次抽雄。为了全面推广应用机械去雄技术,应进一步规范和提高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机械抽雄技术以及去雄机的整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去雄 抽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MLCE-RTMDet的人工去雄后玉米雄穗检测算法
4
作者 李金瑞 杜建军 +2 位作者 张宏鸣 郭新宇 赵春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4-192,503,共10页
玉米制种田遗漏雄穗检测是实现人工去雄质量评估的关键。针对现有玉米雄穗检测模型面临的参数量大、检测效率低和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TMDet-tiny的轻量级雄穗检测模型MLCE-RTMDet。模型采用轻量级的MobileNetv3作为主干特征提取... 玉米制种田遗漏雄穗检测是实现人工去雄质量评估的关键。针对现有玉米雄穗检测模型面临的参数量大、检测效率低和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TMDet-tiny的轻量级雄穗检测模型MLCE-RTMDet。模型采用轻量级的MobileNetv3作为主干特征提取网络,有效降低模型参数量;在特征提取网络中引入CBAM注意力模块,增强对雄穗目标的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克服引入轻量化网络可能带来的性能损失。同时,使用EIOU Loss替代GIOU Loss,进一步提高雄穗检测精度。在自建数据集上的试验表明,改进的MLCE-RTMDet模型参数量缩减至3.9×10^(6),浮点运算数降至5.3×10^(9),参数量和浮点运算数分别比原模型减少20.4%和34.6%。测试集上模型平均精度均值增至92.2%,较原模型提高1.2个百分点;同时,推理速度达到41.9 f/s,增幅达12.6%。与YOLO v6、YOLO v8、YOLO X等当前主流模型相比,MLCE-RTMDet表现出更好的综合检测性能。改进后的高精度轻量化模型可为实现玉米制种田人工去雄后的遗漏雄穗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目标检测 人工去雄 玉米雄穗 RTMDet 轻量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种玉米去雄无人机旋切装置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陈立平 欧鸿 +3 位作者 张瑞瑞 丁晨琛 伊铜川 海锦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3,共11页
针对制种玉米母本植株由地面去雄机械去雄后存在遗漏雄穗及机械化补漏去雄装备缺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配四旋翼无人机的旋切装置。基于去雄无人机作业特点与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了刀具切割雄穗时的受力及其对无人机反扭力矩的影响,并... 针对制种玉米母本植株由地面去雄机械去雄后存在遗漏雄穗及机械化补漏去雄装备缺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配四旋翼无人机的旋切装置。基于去雄无人机作业特点与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了刀具切割雄穗时的受力及其对无人机反扭力矩的影响,并轻量化设计了旋切装置总体结构,确定了旋切装置的旋切范围为44~150 mm,可展范围为541~1318 mm,总质量为4.03 kg。通过旋切部件切割建模与仿真,选取了竖直进给切割的旋切方式,并由台架试验得到了旋切装置切割反扭力矩最小时的最优参数组合。在上述基础上将旋切装置与无人机集成开展田间试验。研究表明,当旋切转速3954 r/min、竖直进给速度5.9 mm/s、刀具刃角32°时,旋切装置单位切割力为10.54 MPa,能完全切除雄穗,去雄无人机田间叶片损伤率为14.58%,高度波动率为1.88%,满足制种玉米去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去雄 无人机 进给切割 旋切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机械辅助去雄新方法的探讨
6
作者 吴立强 张桂寅 +1 位作者 马峙英 谷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4,共2页
通过试验表明,采用塑料管去雄法较传统的徒手去雄法,成铃率提高21%,畸形铃率下降28 7%,制种产量显著提高,且提高了制种效率。
关键词 棉花 机械辅助 去雄方法 塑料管去雄 徒手去雄 畸形铃率 制种产量 制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去雄增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启珍 夏村 《河北农业科技》 2001年第7期11-11,共1页
夏玉米隔行去雄能增产,但必须掌握好以下四项关键技术. 去雄时期 当玉米雄穗刚露头尚未开花散粉时去雄最合适,其效果亦最佳.因为此时植株尚矮,雄穗脆嫩,极易拔出.若去雄过晚,容易拔掉叶片和折断茎秆.在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进行去雄较好... 夏玉米隔行去雄能增产,但必须掌握好以下四项关键技术. 去雄时期 当玉米雄穗刚露头尚未开花散粉时去雄最合适,其效果亦最佳.因为此时植株尚矮,雄穗脆嫩,极易拔出.若去雄过晚,容易拔掉叶片和折断茎秆.在晴天上午9点至下午4点进行去雄较好,因这时段温度较高,伤口易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去雄技术 去雄时期 去雄方法 去雄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雄激素治疗联合钙剂对前列腺癌患者FRAX骨折风险评分的影响
8
作者 欧田昆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去雄激素治疗(ADT)联合钙剂对前列腺癌患者FRAX骨折风险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5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接受ADT过程中是否补充钙剂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 目的:探讨去雄激素治疗(ADT)联合钙剂对前列腺癌患者FRAX骨折风险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5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接受ADT过程中是否补充钙剂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仅进行ADT,试验组在ADT的同时,每日摄取钙剂、维生素D及每周口服阿仑磷酸钠,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髋部骨折风险(HF)、主要骨质疏松骨折风险(MO)、左股骨和腰1~4骨密度、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血清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骨折风险、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HF、MO均高于治疗前,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左股骨、腰1~4骨密度及ICTP、BGP、BALP水平低于治疗前,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接受ADT持续6个月可导致骨折风险升高,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降低,在ADT过程中补充钙剂能有效改善FRAX骨折风险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去雄激素治疗 FRAX骨折风险评分 骨密度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种玉米机械化去雄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 被引量:8
9
作者 邹卓然 王锦江 +4 位作者 赵庆南 李嘉 崔亮 洪曼 刘学文 《农业工程》 2020年第7期19-23,共5页
我国玉米品种以杂交种为主,去雄作为杂交玉米制种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去雄装备依赖进口。随着种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面对国外种子公司的激烈竞争、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及生产成本的增加,去雄机械短缺... 我国玉米品种以杂交种为主,去雄作为杂交玉米制种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去雄装备依赖进口。随着种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面对国外种子公司的激烈竞争、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及生产成本的增加,去雄机械短缺已严重制约了玉米种业的发展。机械化去雄具有机动性强、生产效率高和作业成本低等特点,是制种玉米去雄作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为此,针对国内外制种玉米去雄技术及装备进行了综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机械去雄 玉米去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叶去雄对玉米大豆复合种植体系玉米冠层光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路笃旭 张超 +4 位作者 刘蔚霞 翟吉庆 乔健 翟乃家 王光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8期75-79,共5页
以玉米品种登海710、大豆品种中黄13为供试材料,在大豆玉米行比6∶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研究玉米带边行带叶去雄对玉米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行比为6∶4,且玉米行距设置为40 cm-80 cm-40 cm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以玉米品种登海710、大豆品种中黄13为供试材料,在大豆玉米行比6∶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研究玉米带边行带叶去雄对玉米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行比为6∶4,且玉米行距设置为40 cm-80 cm-40 cm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玉米开花期边行与中间行长势存在一定差距,边行带叶去雄提高了距离地面140~260 cm冠层的透光率及100~180 cm处冠层截光率,改善了群体中上部冠层光照条件;带叶去雄处理边行在玉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对照高6.48%、中间行高3.78%,有效地提高了玉米带边行与中间行的干物质积累量。本研究说明在6∶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边行带叶去雄改善了群体中上部冠层光照条件,促进了干物质积累,增加了中间行千粒重及穗粒数,是获得高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带叶去雄 光分布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X-6A小型轻量化制种玉米去雄机研制与试验验证
11
作者 冯正睿 赵岚 +1 位作者 李彦伟 付秋峰 《农机科技推广》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一、研制小型轻量化制种玉米去雄机的意义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食用、饲用和工业加工等多种用途,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种植。我国作为玉米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产量和播种面积逐年递增,目前我国玉米种植... 一、研制小型轻量化制种玉米去雄机的意义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食用、饲用和工业加工等多种用途,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种植。我国作为玉米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产量和播种面积逐年递增,目前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约4100万公顷。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加工业、畜牧业等产业对玉米需求的逐渐增大,玉米的消费量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为了满足玉米的消费需求,应当大力发展玉米生产,在有限的种植面积内,提升玉米单位面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轻量化 玉米去雄 玉米生产 播种面积 单位面积产量 消费需求 生产和消费 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玉米去雄抗倒增产栽培种植技术的效益与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胡贻洲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1期84-86,共3页
玉米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玉米是我国山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玉米又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山势陡峭、地势高低不平、地力较弱、大风暴雨等因素会导致玉米发生... 玉米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也是食品、医疗卫生、轻工业、化工业等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玉米是我国山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玉米又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山势陡峭、地势高低不平、地力较弱、大风暴雨等因素会导致玉米发生严重的倒伏问题。同时,山区复杂的生态环境也对玉米的产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玉米倒伏的程度直接决定了玉米的产量。玉米倒伏问题也引起了很多学者和科研人员的关注。目前,如何通过栽培种植技术有效地防止玉米倒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影响玉米倒伏的因素详细阐述了玉米去雄抗倒增产栽培种植技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玉米 去雄抗倒增产栽培技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种玉米人工去雄与机械去雄特点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卢勇涛 李亚雄 +2 位作者 李斌 王涛 刘洋 《新疆农机化》 2010年第1期25-26,共2页
介绍了制种玉米去雄的农艺要求,对比分析人工去雄与机械去雄的作业特点,总结机械去雄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制种玉米机械去雄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 制种玉米 人工去雄 机械去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玉米制种田的母本带苞去雄技术
14
作者 陈俊姣 李翠萍 李涛波 《新农村(黑龙江)》 2014年第12期87-87,共1页
玉米制种田的母本去雄是制种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确保玉米种子纯度的关键措施。以前的办法是在母本雄穗抽出,顶叶尚未散粉前将其拔掉。实践表明,这样的去雄方法效果不好,因为有些母本行内的雄穗刚刚露出顶叶,甚至有的还在顶叶内便开... 玉米制种田的母本去雄是制种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确保玉米种子纯度的关键措施。以前的办法是在母本雄穗抽出,顶叶尚未散粉前将其拔掉。实践表明,这样的去雄方法效果不好,因为有些母本行内的雄穗刚刚露出顶叶,甚至有的还在顶叶内便开始散粉,若等雄穗抽出后再去雄,很容易造成母本自交现象,降低种子纯度。因此,应当提倡带苞去雄或超前去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制种田 母本去雄 去雄技术 种子纯度 制种工作 去雄方法 超前去雄 雄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适量去雄可增产
15
作者 赵玉学 《河北农业》 2004年第7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适量去雄 产量 去雄时间 去雄方法 去雄数量 顶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隔行去雄增产效果好
16
作者 秦丽娟 《农村科学实验》 2003年第6期9-9,共1页
1.去雄增产的原因。首先,减少了养分的消耗。可把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直接供给雌穗用,使玉米棒子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增强产量。其次,隔行去雄后,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叶片的光合利用率。据测定,玉米去雄后顶叶光照强度平均增强27.2... 1.去雄增产的原因。首先,减少了养分的消耗。可把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直接供给雌穗用,使玉米棒子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增强产量。其次,隔行去雄后,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叶片的光合利用率。据测定,玉米去雄后顶叶光照强度平均增强27.20%,中部叶片平均增加21.04%,下部叶片增加15.90%,促进了有机物的积累。再次,玉米去雄后,可减轻病虫的危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隔行去雄 增产机理 去雄方法 去雄时间 去雄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去雄方法诱导草地早熟禾雄性不育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丽霞 徐宪涛 姚爱兴 《四川草原》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试验分别用温汤去雄杂交和两种化学去雄剂化学去雄诱导草地早熟禾雄性不育,结果表明,在两种化学去 雄剂作用下去雄效果比较理想,温汤去雄雄性不育率达100%。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化学去雄 温汤去雄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隔行去雄增产增收
18
作者 杜韧强 车俊海 秦莉 《吉林农业》 2008年第9期7-7,共1页
集安市凉水乡农科站几年来推广玉米隔行去雄技术,收到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平均亩增产70kg以上,增长幅度在10.5%以上,增收84元以上,是一项简单易行的节本增效措施。在高产田,播种密度大的田去雄增产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 隔行去雄 玉米 去雄技术 增效措施 播种密度 集安市 高产田 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隔行去雄增产增收
19
作者 杜韧强 胡忠梅 秦莉 《农村科学实验》 2008年第6期9-9,共1页
集安市凉水乡农科站几年来推广玉米隔行去雄技术,收到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平均亩增产玉米70公斤以上,增长幅度在10.5%以上.增收84元以上。实践证明该技术是一项简单易行的节本增效措施。在高产田。播种密度大的田块去雄增产效果更... 集安市凉水乡农科站几年来推广玉米隔行去雄技术,收到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平均亩增产玉米70公斤以上,增长幅度在10.5%以上.增收84元以上。实践证明该技术是一项简单易行的节本增效措施。在高产田。播种密度大的田块去雄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行去雄 玉米 去雄技术 增效措施 播种密度 集安市 高产田 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制种去雄效果低的原因与提高措施
20
作者 张维俊 《种子科技》 2003年第6期364-365,共2页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制种 去雄效果 去雄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