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血液学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陶华 王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9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血液学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AML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 目的 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血液学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例AML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观察组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液学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白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L患儿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学指标及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血液学指标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去甲氧柔红霉素+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
2
作者 黄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5-028,共4页
分析首次缓解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运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的效果。方法 2022.1~2024.1时间阶段中,68名病人进行平均划分,予以阿糖胞苷+柔红霉素治疗的病人为对照组,予以大剂量的阿糖胞苷+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的... 分析首次缓解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运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的效果。方法 2022.1~2024.1时间阶段中,68名病人进行平均划分,予以阿糖胞苷+柔红霉素治疗的病人为对照组,予以大剂量的阿糖胞苷+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的病人为观察组,数值汇总并分析。结果 给药之后,观察组血清指标降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趋于稳定,血管内皮功能提高,P<0.05;之后,观察组血液毒副作用与非血液毒副作用低,但数值对比P>0.05。结论 首次缓解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予以去甲氧柔红霉素与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可以令患者的血清指标稳定,并令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令血管内皮功能逐步提高,产生的毒副作用较低,好药物的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秦铁军 徐泽锋 +6 位作者 方力维 张宏丽 张悦 王敬哲 潘丽娟 胡耐博 肖志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1277-1282,共6页
本研究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阿糖胞苷(Ara-C)、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n)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HAI)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31例初治AML患者接受HAI诱导化疗,统计1个疗... 本研究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阿糖胞苷(Ara-C)、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n)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HAI)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31例初治AML患者接受HAI诱导化疗,统计1个疗程的缓解率、长期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比较WHO亚型、遗传学及初始白细胞计数等不同预后分组患者疗效,按照WHO抗癌药物不良反应评估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26例患者1个疗程后获完全缓解(CR),CR率为84%。染色体核型预后良好组(n=10)、预后中等组(n=16)、预后不良组(n=5)患者1个疗程的CR率分别为90%、88%、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例高白细胞数(白细胞计数≥100×109/L)患者均获CR,24例非高白细胞数组患者19例获CR。中位随访期15(2-56)个月,全部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44%。26例CR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52%,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1%。所有31例患者均完成HAI诱导化疗,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在诱导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发生严重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109/L持续的中位时间为16(6-24)天。31例患者均发生Ⅲ-Ⅳ级严重感染,抑制期中位发热持续时间为6(1-36)天。败血症发生率为19.4%(6/31);侵袭性真菌病发生率45.2%(14/31),Ⅲ-Ⅳ级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以发热(非感染性)、谷丙转氨酶升高、腹泻、胆红素升高、口腔炎等最为常见,发生率分别为6.5%、6.5%、3.2%、3.2%、3.2%。结论:HAI方案治疗初治AML疗效肯定,特别是1个疗程的缓解率明显高于DA标准诱导方案。HAI方案安全性较好,除非发生严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高三尖杉酯碱 去甲氧柔红霉素 诱导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剂量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持续静脉点滴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 被引量:24
4
作者 钱思轩 李建勇 +6 位作者 吴汉新 陆化 仇红霞 陈丽娟 卢瑞南 徐卫 盛瑞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09-213,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剂量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持续静脉点滴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38例AML患者(初治AML30例,难治、复发AML8例)均在治疗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核型15例,复杂染色体... 本研究旨在探讨标准剂量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持续静脉点滴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38例AML患者(初治AML30例,难治、复发AML8例)均在治疗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异常核型15例,复杂染色体异常4例。诱导方案为第1-3天IDA12mg/(m2.d),第1-7天Ara-C100mg/(m2.d),持续静脉点滴。结果显示:1个疗程总有效率为89.5%(34/38),完全缓解(CR)率84.2%(32/38),其中初治AML的CR率为90.0%(27/30),复发、难治AML的CR率为62.5%(5/8),4例复杂染色体异常患者均达细胞遗传学缓解。6例经上述治疗后疾病复发,3例早期复发,3例晚期复发。总生存期中位时间>22月,无病生存中位时间>16月。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所致感染,未见严重的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剂量的IDA联合Ara-C24小时持续静脉点滴为初治、复发、难治AML的高效、安全的方案,此方案为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了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夏平方 李劲高 +5 位作者 万长春 魏姗姗 李倩 林伟 杜欣 佘妙容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TA方案)与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IA、T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AML患者91例,随访至2013年9月,比较两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IA...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TA方案)与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IA、T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AML患者91例,随访至2013年9月,比较两方案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IA与TA方案诱导化疗的完全缓解率、总反应率、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方案中位无复发生存比TA方案明显延长(分别14.14和9.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IA方案患者超过6个月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TA方案(15.8%vs 48.6%,P=0.002);总生存时间和3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治AML诱导治疗方案中,与TA方案相比,IA方案明显减少患者>6个月疾病复发率,延长无复发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急性髓系白血病 诱导治疗 复发 总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与米托蒽醌为主的两种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汉新 钱思轩 +2 位作者 盛瑞兰 何机典 敖忠芳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 (Idr)与米托蒽醌 (Mitox)为主的两种联合化疗方案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AL)诱导缓解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Idr方案或Mitox方案诱导缓解治疗并能供评价疗效的难治性AL33例。结果 总有效率Idr方... 目的 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 (Idr)与米托蒽醌 (Mitox)为主的两种联合化疗方案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AL)诱导缓解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Idr方案或Mitox方案诱导缓解治疗并能供评价疗效的难治性AL33例。结果 总有效率Idr方案组 ( 44 % )与Mitox方案组( 38%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两组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有效率分别是 5 0 %和 3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各为 38%和 40 % ,均无显著差异 (P均 >0 0 5 ) ;完全缓解 (CR)病例中位持续CR时间分别在 7 5个月和 3 5个月。两组毒副反应无明显区别 ,主要是较强烈的骨髓抑制。结论 Idr与Mitox治疗难治AL疗效及毒性均无明显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药物疗法 去甲氧柔红霉素 米蒽醌 联合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莉洁 刘波 +3 位作者 董红娟 王健红 白庆咸 陈协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1118-1119,共2页
目的:评价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I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0例AML患者,年龄10-61岁(中位年龄38岁),男27例,女23例。诱导化疗方案为IDA 10mg.m-2.d-1,d1-3;Ara-C 100mg.m-2.d-1,d1-7。... 目的:评价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I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0例AML患者,年龄10-61岁(中位年龄38岁),男27例,女23例。诱导化疗方案为IDA 10mg.m-2.d-1,d1-3;Ara-C 100mg.m-2.d-1,d1-7。结果:完全缓解率达86%,诱导化疗期间未发生早期死亡。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缺乏所致的感染及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结论:IDA-A方案作为AML的诱导缓解化疗,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CR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协同去甲氧柔红霉素诱导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Jurkat细胞株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妍敏 吴康妮 +4 位作者 王颖佳 吴功强 曹伟杰 于晓红 黄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2-488,共7页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联合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抗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Jurkat细胞株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分析两药联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Isobologram法分析两药联合作用的性质;电镜形态学观...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联合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抗人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Jurkat细胞株的效应及机制。方法:应用CCK-8法分析两药联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Isobologram法分析两药联合作用的性质;电镜形态学观察和Annexin V/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PARP、Caspase8、Caspase9及Akt、p-Akt、P85S6K、p-P85S6K、P70S6K、p-P70S6K、ERK1/2、p-ERK1/2等蛋白质水平表达。结果:CCK-8法示IDA联合Rapa能明显降低IDA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Isobologram法示两药联合指数小于1。免疫印迹法示两药联用组较IDA单用组更能激活Caspase3和底物PARP,Caspase8和Caspase9在两药联用组均呈现明显激活。IDA联用Rapa后能使mTOR信号通路上游的Akt及下游的P85S6K、P70S6K分子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并能协同下调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Rapa和IDA对Jurkat细胞的生长抑制具有协同作用,两药联用时细胞凋亡增加,且通过线粒体和细胞膜双途径增强凋亡效应。其协同机制可能与Rapa逆转IDA引起的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并抑制ERK信号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RKAT细胞 白血病淋巴瘤 成人T细胞 西罗莫司/药理学 去甲氧柔红霉素/药理学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信号传导 细胞增殖/药物作用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的预激方案诱导治疗老年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孙乃同 邵钰 +2 位作者 周茉 盛薇薇 单学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7期150-151,共2页
去甲氧柔红霉素(IDA)是新型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具有疗效高、心脏毒性低、可以透过血脑屏障等优点,与阿糖胞苷联合化疗可以提高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作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IAG... 去甲氧柔红霉素(IDA)是新型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具有疗效高、心脏毒性低、可以透过血脑屏障等优点,与阿糖胞苷联合化疗可以提高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作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低剂量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成的IAG方案诱导治疗23例初发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探讨其疗效和毒副反应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预激方案 去甲氧柔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去甲氧柔红霉素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难治性白血病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昊钰 杨怡欣 +7 位作者 杨帆 张维婕 费新红 殷宇明 顾江英 满其航 赵杰 王静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讨含去甲氧柔红霉素(IDA)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难治性白血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6例接受了allo-HSCT的高危难治性白血病患者,采用7种含IDA的预处理方案。总结116例受者的植入情况。采用Kapla... 目的探讨含去甲氧柔红霉素(IDA)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高危难治性白血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6例接受了allo-HSCT的高危难治性白血病患者,采用7种含IDA的预处理方案。总结116例受者的植入情况。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2年总生存率(OS)、2年无病生存率(DFS)、累积复发率、复发病死率、移植相关病死率(TRM)、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aGVHD)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cGVHD)的累积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6例受者均成功植入。中位随访时间为28(7~70)个月,64例受者存活,2年OS为55.2%,2年DFS为51.7%,2年复发病死率23.3%,2年TRM为18.1%。116例受者中有72例发生aGVHD,aGVHD 2年累积发生率为62.1%,其中Ⅲ~Ⅳ度aGVHD 20例,2年累积发生率为17.2%。59例发生cGVHD,2年累积发生率为55.4%,其中广泛型cGVHD 2年累积发生率为14.7%。116例受者中有30例复发,2年累积复发率为25.9%。结论含IDA的预处理方案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高,可以作为高危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移植预处理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高危难治性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处理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总生存率 无病生存率 累积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老年血液肿瘤 被引量:3
11
作者 孔佩艳 刘红 +4 位作者 张怡 王庆余 刘林 孙爱华 陈幸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486-1487,共2页
目的 去甲氧柔红霉素是一种新的蒽环类抗癌药。方法 用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老年 (≥ 6 0岁 )血液肿瘤患者 6例。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明显疗效 ,且不良反应较小。结论 在条件许可时 ,老年血液肿瘤患者选用含去甲氧柔红霉素的联合化疗 ... 目的 去甲氧柔红霉素是一种新的蒽环类抗癌药。方法 用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老年 (≥ 6 0岁 )血液肿瘤患者 6例。结果  6例患者均获得明显疗效 ,且不良反应较小。结论 在条件许可时 ,老年血液肿瘤患者选用含去甲氧柔红霉素的联合化疗 ,可能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血液肿瘤 老年患者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方案对初治白血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2
作者 冷芸 陈文明 +1 位作者 李利红 陈世伦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目的: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ID)与柔红霉素(DNR)联合阿糖胞苷2种化疗方案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初治AML患者应用IDA方案和DA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 目的: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ID)与柔红霉素(DNR)联合阿糖胞苷2种化疗方案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初治AML患者应用IDA方案和DA方案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病例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IDA方案组22例中完全缓解(CR)15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5例,有效率77.3%;DA方案组19例中CR6例,PR3例,NR10例,有效率47.4%,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组22例中初次完全缓解(CR1)>1年的患者14例(63.6%),DA组19例中CR1>1年的患者7例(36.8%)。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是较强烈的骨髓抑制。结论:IDA组与DA组治疗初治AML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程中支持治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去甲氧柔红霉素 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建民 孟沛霖 +3 位作者 王健民 董群生 袁有忠 闵碧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86-287,共2页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杨建民,孟沛霖,王健民,董群生,袁有忠,闵碧荷近年国外动物实验证实,新药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较柔红霉素(DNR)抗肿瘤活性更强,且对心脏的作者单位第二军医...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杨建民,孟沛霖,王健民,董群生,袁有忠,闵碧荷近年国外动物实验证实,新药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较柔红霉素(DNR)抗肿瘤活性更强,且对心脏的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液内科,上海,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药物疗法 新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预激方案治疗初发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赛 王云玲 +3 位作者 徐玲珑 陈建霖 郭艳荣 张凯竞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预激方案(IDA+CAG)治疗初发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138例初发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预激方案(IDA+CAG)治疗初发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138例初发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IDA—CAG方案:IDA3mg/m2dl~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雌d2、150p-gd3—14,阿克拉霉素10mg/dd3—5,阿糖胞苷15mg/m2、q12hd3~14;白细胞计数(WBC)〈1.0×109/L或骨髓增生极度减低时停药。对照组采用羟基脲加最佳支持治疗方案:羟基脲1.5gbid,WBC〈10.0×109/L停药,并给予血液制品、抗感染等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疾病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例数及总生存(0s)、无病生存(DFS)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CR5例(7.3%),PR35例(51.5%),SDl7例(25.O%),PDI1例(16.2%),总有效率58.8%,疾病控制率83.8%;中位OS14个月,中位DFS12个月。对照组SD60例(85.7%),PD10例(14.3%),疾病控制率85.7%;中位OS6个月,中位DFS0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感染、中性粒细胞下降、贫血和胃肠道反应,治疗组≥Ⅲ度呕吐5例(7.4%),≥III度血液学毒性27例(39.7%);对照组≥Ⅲ度呕吐0(0),≥Ⅲ度血液学毒性12例(17.1%)。结论IDA联合CAG方案疗效好,药物副作用少,并发症相对较少,耐受性较好。明显提高患者OS及D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CAG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春森 张晋林 王晓冬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疗效观察 老年 治疗 IA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姜薇 潘亚宁 王冬梅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AML 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DA组32例和IA组28例。DA组采取柔红霉素(DNR)+Ar...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AML 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DA组32例和IA组28例。DA组采取柔红霉素(DNR)+Ara-C化疗,IA组采取IDA+Ara-C化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IA组完全缓解(CR)的病例数和CR+部分缓解(PR)的百分率高于DA组(P<0.05);2组化疗后血液毒副作用和非血液毒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A联合Ara-C治疗初发AML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去甲氧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何学鹏 陈鹏 杨凯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柔红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柔红霉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45.71%(16/35)与对照组[40.00%(14/35)]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获益率为57.14%(20/35),明显高于对照组[45.71%(16/35)](P<0.05);2组患者KPS改善率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57%(17/35)明显低于对照组[77.14%(27/35)](P<0.05)。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总体疗效较好,且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糖胞苷 去甲氧柔红霉素 急性髓系白血病 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卫平 曾晓颖 +5 位作者 王颖慧 郭群依 李秀松 陈钰 李军民 沈志祥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0年第5期207-209,共3页
目的 :分析和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和米托蒽醌 (MTN)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将 9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6例用 IDA加阿糖胞苷 (Ara- c)治疗 ,对照组 36例用 MTN加Ara- c治疗 ,两组均用标准 3+ 7方案... 目的 :分析和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和米托蒽醌 (MTN)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将 9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6例用 IDA加阿糖胞苷 (Ara- c)治疗 ,对照组 36例用 MTN加Ara- c治疗 ,两组均用标准 3+ 7方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 (CR)分别为 6 0 .7%和 38.9% ,总有效率分别为 82 .1%和 6 1.1% ,两组 CR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IDA骨髓抑制时间较 MTN长(P <0 .0 5 ) ,其他毒副作用发生率基本相似。结论 :IDA是效果可靠、毒副作用小的抗白血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米托蒽酯 白血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增强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疾病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红升 张东华 +3 位作者 黄伟 肖毅 李登举 刘文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85,18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去甲氧柔红霉素增强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8月 ̄2004年12月,该科对收治的8例具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进行了以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增强预处理的外周血造血干... 目的回顾性分析去甲氧柔红霉素增强预处理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8月 ̄2004年12月,该科对收治的8例具有高危因素的恶性血液疾病患者进行了以去甲氧柔红霉素(IDA)增强预处理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7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预处理方案在改良的经典马利兰加环磷酰氨[BuCy2,Bu4mg/(kg·d),移植前8d(-8d ̄-6d);Cy,1g/(m2·d),-3d,-2d]基础上,加用2d或3d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20mg/d,-8d,-7d;或10mg/d,-9d ̄-7d);1例外周造血干细胞自体移植(Auto-PBSCT),采用IDA(10mg/d,-9d ̄-7d)+Ara-C(1g/d,-9d ̄-3d)+IFO(2.4g/d,-5d,-4d)预处理方案。结果8例患者均获得较快植入,中位植活时间为21d;仅1例患者发生严重黏膜炎;未发生明显心脏毒性。中位随访15个月(2.5 ̄23个月),5例存活,其中4例为无病生存,1例为无进展存活;3例死亡,其中,1例Ph+的ALL和1例多次复发的NHL死于复发,1例MUD移植患者死于混合感染。结论中等剂量的去甲氧柔红霉素预处理增强方案,可有效减少高危恶性血液疾病移植后复发,患者耐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氧柔红霉素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儿童难治性急非淋白血病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慧文 胡亚美 +2 位作者 耿兰增 赵辉 臧晏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1-213,共3页
总结了在二年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为主的方案(IA)治疗复发ALL和AML。等白血病患儿21例。结果表明14例有效(9例CR,5例PR),其中7例为AML。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全血... 总结了在二年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为主的方案(IA)治疗复发ALL和AML。等白血病患儿21例。结果表明14例有效(9例CR,5例PR),其中7例为AML。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全血最低期为用药后的第12~16.5天,约于第26~27天恢复正常。无明显心肌毒性作用。死亡原因为骨髓抑制最明显期导致的严重感染和出血。说明(VP)IA不仅对AML的疗效好,对复发ALL上也有一定疗效。但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其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并要积极采取保护隔离和抗感染等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阿糖胞苷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