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1
作者 张峥嵘 陈邦航 +4 位作者 乐壮 敖欣 张明珠 张振旺 苏延停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表达与纯化去唾液酸糖蛋白(ASGPR),为后续作为糖识别工具研究糖基化修饰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选择Nde I和Xho I作为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位点,使用SnapGene设计的上下游引物,以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ASGPR基因。将扩增产物与经酶切的质... 目的表达与纯化去唾液酸糖蛋白(ASGPR),为后续作为糖识别工具研究糖基化修饰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选择Nde I和Xho I作为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位点,使用SnapGene设计的上下游引物,以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ASGPR基因。将扩增产物与经酶切的质粒pET-30a(+)使用一步克隆试剂盒进行重组。将重组产物转化到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中,随后,将转化后的细菌溶液涂布在含有卡那霉素的LB平板(LBK板)上,以筛选出抗性菌落。之后,提取质粒并将重组质粒转化到表达菌BL21(DE3),筛选出抗性菌落,并进行测序验证。随后,进行ASGPR的小量诱导和蛋白的大量表达,接着进行蛋白包涵体复性过程。最后,收集不同的肿瘤细胞裂解液作为样品,利用纯化后的ASGPR蛋白作为糖识别工具,通过免疫印迹实验验证ASGPR的糖结合活性。结果重组质粒pET-30a(+)-ASGPR构建成功,通过免疫印迹实验证明ASGPR具有对GalNAc末端糖基化修饰的结合活性。结论基于O-GalNAc修饰(Tn抗原)的变化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所以高纯度且具有结合Tn抗原的ASGPR在未来对研究这种修饰功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糖基化修饰 糖识别工具 Tn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特异性单链抗体的优化表达及亲和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炜煜 易继林 +4 位作者 邓云华 司进 王从俊 李翔 曹利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4-506,共3页
目的:表达及纯化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的单链抗体的可溶性,并测定其亲和常数。方法:用噬菌体C1克隆感染E.coliHB2151,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2×TY培养基中,于37℃震荡培养过夜。将培养物作1∶100稀释并转种后,用终浓度为0.25、... 目的:表达及纯化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的单链抗体的可溶性,并测定其亲和常数。方法:用噬菌体C1克隆感染E.coliHB2151,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于2×TY培养基中,于37℃震荡培养过夜。将培养物作1∶100稀释并转种后,用终浓度为0.25、0.5、1.0mmol/L的IPTG,分别在37℃、25℃和20℃下诱导表达过夜。取其培养上清,用饱和硫酸铵沉淀后,以120g/LSDS-PAGE分析。另外,将饱和硫酸铵沉淀物用30mLPBS重新溶解、透析除盐后,用Ni2+螯合柱进行纯化,再以120g/LSDS-PAGE鉴定纯化scFvC1的纯度。用非竞争酶免疫法测定scFv的亲和常数。结果:用0.5mmol/LIPTG在25℃诱导过夜,表达的scFvC1的量较多,其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8000,以可溶性的形式存在于培养基中。通过Ni2+亲和柱纯化后scFvC1的纯度在95%以上,产量约为0.8mg/L。scFv的亲和常数为(2.31±0.36)×10-7mol/L。结论:以筛选的C1噬菌体感染E.coliHB2151后可表达低亲和力的可溶性scFv,对肝癌的基因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单链抗体 表达 亲和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表面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流式细胞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文新 张荣军 +2 位作者 谭成 陶永辉 金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建立肝细胞表面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ASGPR)的流式细胞分析方法 (FCM ) ,对正常及损伤鼠肝细胞、肝癌细胞 (BEL 740 2 )表面的ASGPR作同步比较分析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新半乳糖白蛋白 (FITC NGA)为ASGPR的特异性配体 ,以培养的正... 建立肝细胞表面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ASGPR)的流式细胞分析方法 (FCM ) ,对正常及损伤鼠肝细胞、肝癌细胞 (BEL 740 2 )表面的ASGPR作同步比较分析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新半乳糖白蛋白 (FITC NGA)为ASGPR的特异性配体 ,以培养的正常肝细胞 (L 0 2 )为靶细胞 ,建立肝细胞表面ASGPR的FCM .测定并计算正常及损伤鼠肝细胞 ,BEL 740 2细胞与同一浓度的FITC NGA同步反应后的平均荧光强度 (MIF)值 .FITC NGA与L 0 2细胞表面ASGPR趋近饱和结合的浓度为 0 4mg/L ,该浓度下正常及损伤鼠肝细胞 ,BEL 740 2细胞的MIF值分别为 2 2 8 7、 5 81、 1 13.该结合可以被至少 5 0倍于FITC NGA的NGA或10mmol/L的EDTA完全抑制 .FCM能够良好地揭示FITC NGA同ASGPR之间的受配体结合特性 .该方法证实BEL 740 2细胞表面几乎没有ASGPR ,损伤鼠肝细胞表面ASGPR的数量较正常鼠肝细胞显著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流式细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脏靶向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徐文 殷正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02-1005,共4页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又称半乳糖受体,主要表达于哺乳动物肝窦状隙的肝实质细胞表面,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多年来ASGPR一直被用于介导药物和基因的肝靶向递送以及肝脏成像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取得许多...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又称半乳糖受体,主要表达于哺乳动物肝窦状隙的肝实质细胞表面,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多年来ASGPR一直被用于介导药物和基因的肝靶向递送以及肝脏成像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取得许多进展。ASGPR介导的药物肝靶向递送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药物、降胆固醇药物等。基因肝靶向递送多见于反义药物。肝脏成像研究包括评价肝脏功能、鉴别肝细胞肝癌和肿瘤肝转移灶等。近年来ASGPR的靶向性应用研究还进一步扩展到肝细胞立体培养、肝细胞筛选及肝细胞移植等领域。本文就这些内容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药物释放系统 基因打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与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2突变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陆荫英 陈天艳 +7 位作者 成军 梁耀东 王琳 刘妍 张健 邵清 李克 张玲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筛选并克隆鉴定人肝细胞中与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明确HBxAg在HBV感染及致癌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BxAg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 目的:筛选并克隆鉴定人肝细胞中与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HBxAg)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明确HBxAg在HBV感染及致癌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扩增HBxAg基因,连接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构建诱饵质粒,转化酵母细胞AH109并在其内表达,然后与转化了人肝cDNA文库质粒的酵母细胞Y187进行配合,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上进行双重筛选阳性菌落,PCR从中扩增出阳性目的片段并测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Genbank中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从HepG2细胞的mRNA中逆转录出去唾液酸蛋白受体2(ASGPR2)突变体的完整序列,克隆到另一酵母表达载体pGADT7中,体外免疫共沉淀再次证明HBxAg与ASGPR2突变体的结合作用。结果:成功克隆出HBxAg基因并在酵母细胞中表达,配合后选出既能在四缺(SD/-Trp-Leu-His-Ade)培养基又能分解X-α-半乳糖(X-α-gal)变成蓝色的真阳性菌落41个,其中有一个是ASGPR2的新突变体。HepG2细胞的mRNA中能逆转录出ASGPR2的全基因序列, 体外免疫共沉淀结果证实该突变体与HBxAg在体外也有结合作用。结论:成功克隆出HBxAg的肝细胞结合蛋白,发现一新的ASGPR2突变体,并证实HBxAg与ASGPR2突变体在体外及酵母细胞内均有结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蛋白 基因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2 突变体样互作用 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显像:三维分段肝功能评估的前景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涛 毛一雷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8-541,共4页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是哺乳动物肝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肝硬化和肝癌时ASGPR水平下降。利用99mTcGSA进行该受体的显像,能够得到HH15、LHL15、[R]0、R0等指标用于肝功能的评估;将这种功能性显像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是哺乳动物肝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肝硬化和肝癌时ASGPR水平下降。利用99mTcGSA进行该受体的显像,能够得到HH15、LHL15、[R]0、R0等指标用于肝功能的评估;将这种功能性显像与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技术相结合,可以模拟肝脏切除的范围,并预测术后剩余肝脏的功能。此技术在国际上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国内尚无开展,用它来数字化的评估手术风险对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笔者结合正在进行的这方面部分研究,向读者作一介绍,以期在临床上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99mTcGSA 肝切除术 剩余肝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及其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田宝磊 张永亮 陈成功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6-279,共4页
关键词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基因转移 靶向药物 肝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与慢性肝病自身免疫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海英 仲人前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5-587,共3页
关键词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慢性肝病 自身免疫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旱獭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糖基结合域的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燕 黄凰 +4 位作者 刘慎沛 张振华 王宝菊 田拥军 杨东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43-447,459,共6页
目的:构建中国旱獭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H1和H2亚基糖基识别域(CRD)的原核表达质粒,体外表达纯化后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RT-PCR扩增出中国旱獭肝组织中ASGPR CRDH1和CRDH2 cDNA,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RSET-B中,在大肠杆菌BL21(D... 目的:构建中国旱獭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H1和H2亚基糖基识别域(CRD)的原核表达质粒,体外表达纯化后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RT-PCR扩增出中国旱獭肝组织中ASGPR CRDH1和CRDH2 cDNA,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RSET-B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内诱导表达。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中国旱獭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H1和H2亚基糖基识别域原核表达质粒pRSET-B.CRDH1和pRSET-B.CRDH2,目的蛋白可以高效表达,用其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高效价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结论:首次成功表达了中国旱獭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H1和H2亚基糖基识别域多肽,且纯度高,免疫原性强,用其免疫小鼠获得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好、效价高,为在HBV感染模型-中国旱獭体内进行肝脏疾病的靶向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中国旱獭 多克隆抗体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黎 黄维金 +1 位作者 许雪梅 王佑春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4年第3期214-218,共5页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 ASGPR),也被称为肝细胞半乳糖/N-乙酰基葡糖胺受体,或者 Ashwell-Morell 受体[1]。它主要表达于肝窦状间隙的肝实质细胞表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凝集素。由于它结合配体的钙离...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 ASGPR),也被称为肝细胞半乳糖/N-乙酰基葡糖胺受体,或者 Ashwell-Morell 受体[1]。它主要表达于肝窦状间隙的肝实质细胞表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凝集素。由于它结合配体的钙离子依赖性,因此属于 C 型凝集素。ASGPR 能够介导去唾液酸化的糖蛋白被肝细胞内吞降解[2]。目前已知的ASGPR 的配体非常多,提示其在糖蛋白代谢、脂代谢、凋亡细胞降解、调节凝血、介导病毒进入细胞和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等多个生理环节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RECEPTOR ASGPR 蛋白代谢 自身免疫性 细胞表面 细胞内吞 唾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循环肝癌细胞磁性分选检测法及其改良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锋 陈磊 +4 位作者 徐文 曹璐 张妤 施乐华 殷正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8-864,共7页
目的:介绍一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富集和检测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改良,以提高循环肿瘤细胞的检出率.方法: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是一... 目的:介绍一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富集和检测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改良,以提高循环肿瘤细胞的检出率.方法: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是一种特异表达于肝实质细胞膜的跨膜蛋白.我们建立了一种基于ASGPR的磁性分选和Heppar1免疫鉴定的循环肝癌细胞富集和计数系统.首先以生物素化去唾液酸胎球蛋白作为配体与肝癌细胞结合,然后用抗生物素抗体磁珠进行间接磁性标记,从而磁性捕获循环肝癌细胞,接着用Heppar1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并对阳性细胞进行计数.文献报道和实际操作中发现,检测过程中采用肝素抗凝会引起细胞悬液中出现凝胶,影响细胞通过分离柱,降低分离效率.我们将部分步骤改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替代肝素抗凝,采用Hep3B肝癌细胞掺入试验对两种方法回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部分步骤改用EDTA抗凝后,细胞悬液中未出现凝胶现象.细胞掺入试验显示,5mL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别掺入10、30、90、270和810个Hep3B细胞,在每个掺入水平,改良法Hep3B细胞的平均回收率均≥70%,回收效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基于ASGPR的循环肝癌细胞富集和计数系统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潜能的循环肝癌细胞检测方法.经改良后能够有效消除细胞悬液中凝胶形成的现象,肝癌细胞回收效率较原检测法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及临床指标建立肝储备功能定量评估系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勤涛 穆毅 +8 位作者 蒋力 张珂 黄容海 李宝亮 贾哲 鲁岩 赫嵘 丁振昊 郭立民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肝细胞表面ASGPR流式细胞分析及临床指标建立肝储备功能定量评估系统,并与Child-Pugh评分进行比较,了解其在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2例肝占位病变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前检测ICGR15与EHBF、R值... 目的探讨应用肝细胞表面ASGPR流式细胞分析及临床指标建立肝储备功能定量评估系统,并与Child-Pugh评分进行比较,了解其在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2例肝占位病变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前检测ICGR15与EHBF、R值与K值以及临床生化指标、Child-Pugh评分,以此作为自变量(Xn),以肝组织标本PHCASGPR+为因变量(Y),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肝储备功能定量评估系统,并与Child-Pugh评分进行比较,了解两种方法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情况的准确率。按照回归方程计算46例肝占位病变接受肝部分切除术及肝硬化并门脉高压症接受断流术患者肝储备功能定量值,评估肝储备功能情况,预测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术前不同Child-Pugh分级与Y值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良好准确率方面,Y值优于ChildPugh分级(P=0.030);而在预测术后肝功能代偿不良准确率方面,Y值与Child-Pugh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1.000)。结论新肝储备功能定量评估系统能一定程度提高肝切除或肝硬化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评价准确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储备功能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CHILD-PUGH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在慢性肝炎的分布差别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景博琼 薛冰 徐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6期2268-2269,2272,共3页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性丙肝)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中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anti-ASGPR)水平,观察anti-ASGPR与肝炎患者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HBV感染患者60例(慢性乙肝患者30例,慢性乙肝后肝...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性丙肝)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中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anti-ASGPR)水平,观察anti-ASGPR与肝炎患者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HBV感染患者60例(慢性乙肝患者30例,慢性乙肝后肝硬化患者30例)、HCV感染患者60例(慢性丙肝患者30例,慢性丙肝后肝硬化患者30例),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anti-ASGPR、ALT的水平。结果 (1)HBV、HCV感染组血清anti-ASGPR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乙肝后肝硬化组血清anti-ASGPR水平明显比慢性乙肝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丙肝后肝硬化组血清anti-ASGPR水平明显比慢性丙肝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ti-ASGPR与ALT值无相关性。(2)丙肝组anti-ASGPR血清学水平明显高于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anti-ASGPR有助于临床的鉴别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抗体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阳性的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生物学性状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虹杰 徐芸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070-3074,共5页
目的:探讨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Auto-antibodies to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nti-A S G P R)阳性和阴性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type Iauto-immune hepatitis AIH-Ⅰ)在临床、生化、免疫学、遗传学、组织学特点及其治疗应答反应的... 目的:探讨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Auto-antibodies to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nti-A S G P R)阳性和阴性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type Iauto-immune hepatitis AIH-Ⅰ)在临床、生化、免疫学、遗传学、组织学特点及其治疗应答反应的差异.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79例确诊的AIH-Ⅰ患者血清中anti-ASGPR,将其分为anti-ASGPR阳性组及阴性组.结果:患者中anti-ASGPR阳性的百分比为75%,阳性患者(n=59)中,男性(n=7),女性(n=52),平均年龄(49.1±8.6)岁;阴性患者(n=20)中,男性(n=2),女性(n=18),平均年龄(47.1±7.9)岁,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在年龄、性别、ALT、AST、ALP、GGT、ANA、S M A、D R3、D R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IgG、补体C3水平,组织学炎症活动及纤维化程度、治疗应答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ti-ASGPR与AIH-Ⅰ患者炎症活动及病理改变存在一致性,且其对治疗应答有一定的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抗体 临床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H1亚基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15
作者 王炜煜 易继林 +3 位作者 王健 司进 朱荫昌 曹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并纯化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H1亚基,制备兔抗人ASGPR1多克隆抗体。方法以质粒pEA1为模板,设计引物,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H1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接种含H1/pET-32c的菌株BL21单菌落至LB肉... 目的在原核系统中表达并纯化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H1亚基,制备兔抗人ASGPR1多克隆抗体。方法以质粒pEA1为模板,设计引物,将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物H1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接种含H1/pET-32c的菌株BL21单菌落至LB肉汤中,1∶100稀释转种后用1 mmol/L终浓度的异丙基硫代-β-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Ni2+螯合柱亲和纯化,用纯化的ASGPR1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H1/pET-32c在原核系统中成功表达和纯化出约50.3 kD大小的融合蛋白,用纯化的H1成功制备了兔抗人H1多克隆抗体,并用6His-H1和GST-H1重组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析,证实了抗体的正确性。结论应用多克隆抗体可以检测体内外ASGPR H1亚基基因的表达,为临床上测定血清可溶性ASGPR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TC标记无唾液酸胎球蛋白对人精子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定位
16
作者 孙平楠 周小玲 +3 位作者 黄天华 谢庆东 陈惠芳 康祥锦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32-134,共3页
背景与目的:采用FITC标记的无唾液酸胎球蛋白(FITC-ASF)对人精子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进行定位和监测。材料与方法:采用FITC标记ASGP-R天然配体无唾液酸胎球蛋白得到FITC-ASF,进一步使用FITC-ASF对人精子表面ASGP-R标记,通过免疫... 背景与目的:采用FITC标记的无唾液酸胎球蛋白(FITC-ASF)对人精子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进行定位和监测。材料与方法:采用FITC标记ASGP-R天然配体无唾液酸胎球蛋白得到FITC-ASF,进一步使用FITC-ASF对人精子表面ASGP-R标记,通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应用于外源ASF蛋白与该受体结合情况。结果:FITC-ASF能够较好的标记人精子表面ASGP-R,并成功应用于外源蛋白与该受体的结合。结论:本研究为获得一种适合临床广泛应用的新的简便易行的ASGP-R监测方法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酸胎球蛋白 异硫氰酸荧光素 人精子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精子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婕 方军 +2 位作者 靳镭 彭芳昕 刘世伟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精子中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 R)的表达,并与HBV阴性男性精子比较,探讨ASGP-R是否参与介导HBV侵入人精子。方法用ASGP-R单抗,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SGP-R在乙肝表面抗原(+)/乙...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精子中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 R)的表达,并与HBV阴性男性精子比较,探讨ASGP-R是否参与介导HBV侵入人精子。方法用ASGP-R单抗,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SGP-R在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HBsAg(+)/HBeAg(+)]者(双阳性组,n=16)、HBsAg(+)/HBeAg(一)者(单阳性组,n=28)和HBsAg(一)者(阴性组,n=35)精子中表达差异。结果 ASGP-R于人精子的胞质中高表达,于胞膜低表达;胞质中ASGP-R水平在阴性组、单阳性组及双阳性组中逐渐升高,双阳性组和单阳性组的胞膜上ASGP-R的阳性率均高于阴性组(P均<0.05)。结论人精子胞膜和胞质中均存在ASGP-R;HBV可能通过人精子表面的ASGP-R进入精子,目HBV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使ASGP-R的表达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精子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流式细胞术 免疫印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军 陈磊 +3 位作者 孙斌 张妤 钱海华 殷正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5-1060,共6页
目的制备人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的小鼠单克隆抗体,并应用该抗体检测ASGPR在细胞系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对ASGPR H1大亚基进行序列分析,选取ASGPR1全长序列制备免疫原。通过RT-PCR合成ASGPR1cDNA,构建ASGPR1表达重组载体,在E.coli ... 目的制备人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的小鼠单克隆抗体,并应用该抗体检测ASGPR在细胞系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对ASGPR H1大亚基进行序列分析,选取ASGPR1全长序列制备免疫原。通过RT-PCR合成ASGPR1cDNA,构建ASGPR1表达重组载体,在E.coli BL21中表达后纯化,获得目的抗原。应用传统融合杂交瘤技术制备小鼠单克隆抗体,常规检测单抗亚类和效价,竞争抑制实验鉴定单抗特异性。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ASGPR在多种肝源性与非肝源性细胞系以及多种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1,效价达112 800。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显示该单抗具有很好的ASGPR结合特异性,而且识别的肽段位于ASGPR胞外段。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SGPR不同程度地表达于肝源性细胞系,但不表达于非肝源性细胞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ASGPR专一性表达于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肝癌中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肝癌(75.0%vs 28.6%,P<0.05)。结论成功制备高特异性人ASGPR小鼠单克隆抗体,适用于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SGPR表达,可用于临床病理鉴定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单克隆抗体 肝肿瘤 流式细胞术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及其在药物肝靶向递送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渊余 梁子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1-510,共10页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是肝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受体,且是一种高效的内吞型受体,去唾液酸糖蛋白、半乳糖、半乳糖胺、N-乙酰半乳糖胺等糖分子对其有高亲和性.该综述回顾了ASGPR的发现历程、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表达模式、胞吞特点....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是肝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受体,且是一种高效的内吞型受体,去唾液酸糖蛋白、半乳糖、半乳糖胺、N-乙酰半乳糖胺等糖分子对其有高亲和性.该综述回顾了ASGPR的发现历程、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表达模式、胞吞特点.总结了影响ASGPR与其配体亲和、介导胞吞的影响因素(包括配体类型、触角数量、空间距离与颗粒粒径).概述了早期ASGPR与其特异性配体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最近利用N-乙酰半乳糖胺的缀合或修饰来实现肝靶向核酸药物递送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N-乙酰半乳糖胺 药物递送 肝靶向 小干扰RNA 反义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H1亚基CRD的原核表达、纯化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乔健 黄建萍 +1 位作者 曹利民 司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7-719,724,共4页
目的研究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H1亚基糖识别区(CRD)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为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其特异性抗体提供靶分子。方法以pET3-CRDH1为模板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CRDH1基因,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 目的研究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H1亚基糖识别区(CRD)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为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其特异性抗体提供靶分子。方法以pET3-CRDH1为模板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CRDH1基因,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c中。将含CRDH1/pET-32c的BL21单菌落接种至LB肉汤培养基中培养,并通过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2+螯合柱亲和纯化,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B)分析融合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表达产物经SDS-PAGE在35 kd左右显示条带,符合CRDH1与表达标签融合蛋白的理论值,并证明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通过Ni2+亲和柱纯化获得的CRDH1重组融合蛋白经WB证实,重组CRDH1融合蛋白能被羊抗人ASGPR血清特异性地识别。结论rCRDH1在原核系统获得高效表达,亲和纯化的rCRDH1具有较强的免疫反应性,为进一步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特异性单链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蛋白受体 原核表达 免疫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