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于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华 袁慧 《西部医学》 2013年第7期1048-1049,1051,共3页
目的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05例原发性腹股沟疝病例分为对照组50例,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55例,予以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和... 目的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05例原发性腹股沟疝病例分为对照组50例,予以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55例,予以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两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但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止痛药使用次数、体温变化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切口感染、切口疼痛、阴囊水肿、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异物感、缺血性睾丸炎等并发症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 原发性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经腹股沟切口前入路单纯腹膜前修补与改良Kugel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许伟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S1期142-143,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经腹股沟切口前入路单纯腹膜前修补与改良Kugel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66例,分两组,单纯组手术方法为经腹股沟切口前入路单纯腹膜前修补;改良组则给予改良Ku... 目的研究比较经腹股沟切口前入路单纯腹膜前修补与改良Kugel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66例,分两组,单纯组手术方法为经腹股沟切口前入路单纯腹膜前修补;改良组则给予改良Kugel修补术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所需的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1年复发率、术后腹股沟区疼痛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术后1年复发率和单纯组无显著差异,P>0.05。改良组术后腹股沟区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改良组患者手术操作所需的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和单纯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腹股沟切口前入路单纯腹膜前修补与改良Kugel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均有良好效果,但相对来说,经腹股沟切口前入路单纯腹膜前修补术可减轻术后疼痛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切口前入路单纯腹膜前修补 改良Kugel修补术 原发性腹股沟疝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20例报告
3
作者 谢权 符国珍 冯远德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疝环充填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 手术治疗 原发性腹股沟疝 人工复合材料 手术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无张力疝修补与腹腔镜疝修补治疗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4
作者 宋雪 王勤运 禹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203-205,共3页
探究在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治疗中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案(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患者开展此间研究,患者均分为观察组(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对照组(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 探究在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治疗中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案(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0例患者开展此间研究,患者均分为观察组(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对照组(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改善良好,随访状态平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指标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疾病治疗中,应重视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显著,对于控制患者并发症、复发率有着显著效果,且患者各项手术指标良好,较之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腔镜疝修补术 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与腹腔镜疝修补治疗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效果比较
5
作者 王志家 《医师在线》 2023年第10期41-43,共3页
目的比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与腹腔镜疝修补治疗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1月接受疝修补的1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43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 目的比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与腹腔镜疝修补治疗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1月接受疝修补的1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43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 d,观察组的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IL-6和PCT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两组血清IL-6和PCT水平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尿潴留以及复发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成人原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上,腹腔镜疝修补术相对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而言,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改善炎症因子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能降低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腹股沟疝 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腔镜疝修补术 疼痛 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疝环充填和平片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分析(附27例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黄磊 唐健雄 +4 位作者 陈革 蔡昭 李蔚萍 袁祖荣 戴松林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6期485-487,共3页
目的:分析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2002年12月27例用疝环充填式或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术后复发而再手术病例的资料。结果:17例疝环充填式手术中,疝囊未做高位游... 目的:分析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2002年12月27例用疝环充填式或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术后复发而再手术病例的资料。结果:17例疝环充填式手术中,疝囊未做高位游离5例,近端疝囊太小1例,疝块自原网塞旁脱出2例,疝块自二网塞间脱出1例,原斜疝再发直疝5例,再发股疝1例,原直疝再发斜疝2例。10例平片式手术中,疝囊未高位游离结扎4例,原斜疝再发直疝5例,原直疝再发斜疝1例。结论:仔细、规范及一些预防性的操作能避免无张力疝修补术后部分复发疝,以及再发疝和遗漏疝的发生,从而根本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复发 预防 手术治疗 原发性腹股沟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复合生物材料与SIS生物补片在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多中心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绍杰 唐健雄 +6 位作者 校红兵 华蕾 黄磊 平定 司仙科 胡星辰 蔡昭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4期336-341,共6页
目的比较静电纺复合生物材料与猪小肠黏膜下层补片修补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等3医院,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患... 目的比较静电纺复合生物材料与猪小肠黏膜下层补片修补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等3医院,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172例,进行随机、单盲、对照、多中心试验。将患者随机分配至静电纺复合生物材料组(试验组)或猪小肠黏膜下层补片组(对照组),每组患者86例。患者均接受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t ARB术)治疗,并在干预后1、3、6个月接受评估。主要评估指标是腹股沟疝术后复发;次要评估指标包括腹股沟疼痛、舒适感、血清肿、手术部位感染及生殖系统等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6个月,有3例丢失,其中2例(对照组)均失去随访,1例患者(试验组)在手术区域产生炎症(暂停)。随访期间,2组均未出现疝复发的病例,对照组和试验组出现了术后并发症患者,分别为5例(5/86,5.95%)和2例(2/86,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上2组间未出现显著差异。结论静电纺复合生物补片可以作为一种腹股沟疝补片的选择,具有复发率低、可吸收、远期舒适性好等特点,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复合生物材料 猪小肠黏膜下层 单侧原发性腹股沟疝 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