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多元热流体环境下流速对N8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陈宇凡 林学强 +4 位作者 孙建波 孙冲 徐学旭 逄波 陈慧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33,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流速条件下N80钢在注多元热流体环境中的腐蚀特征,探究流速变化对N8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及机理。方法利用自制高温高压多相流冲刷腐蚀环路装置模拟不同流速(0、0.5、1.0、2.0m/s)的注多元热流体环境,采用失重法计算不同... 目的研究不同流速条件下N80钢在注多元热流体环境中的腐蚀特征,探究流速变化对N8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规律及机理。方法利用自制高温高压多相流冲刷腐蚀环路装置模拟不同流速(0、0.5、1.0、2.0m/s)的注多元热流体环境,采用失重法计算不同流速下N80钢的平均腐蚀速率,并同时进行原位电化学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不同流速条件下N80钢腐蚀后的腐蚀产物物相组成和表面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N80钢在注多元热流体环境中的平均腐蚀速率随着流速增加而增大。流速增加影响O_(2)的扩散传质过程、近表面离子分布和壁面剪切力的大小,使腐蚀产物膜特征发生变化。0m/s时,腐蚀产物主要由FeCO_(3)和少量Fe_(2)O_(3)组成,为单层膜结构,腐蚀形态为均匀腐蚀。0.5~2.0m/s范围内,腐蚀产物种类增加,主要由FeCO_(3)、Fe_(2)O_(3)和少量FeO(OH)组成,呈双层膜结构,同时N80钢表面腐蚀产物膜出现鼓泡,且随流速增加鼓泡数量增加,去除腐蚀产物膜后发现鼓泡下方存在局部腐蚀。原位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流速增加,塔菲尔极化曲线的阳极斜率增大,阴极斜率减小。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N80钢表面外层腐蚀产物膜电阻Rf1、电荷转移电阻Rct和扩散电阻W随流速增加而减小。结论流速增大加快了O_(2)的扩散传质过程,使得腐蚀电化学控制步骤由阴极氧扩散过程转变为阳极溶解过程,且试样表面保护性FeCO_(3)膜厚度减小,导致产物膜保护性降低。另外,Fe^(2+)更容易被氧化形成Fe^(3+),局部FeCO_(3)被氧化成为Fe_(2)O_(3),破坏了内层膜的完整性,导致局部腐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80钢 流体流速 CO_(2)-O_(2)共存 多元热流体 原位电化学测试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n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surface film of pure Mg and Mg−14Li alloy 被引量:4
2
作者 Chuan-qiang LI Zhi-pei TONG +3 位作者 Yi-bin HE Huai-pei HUANG Yong DONG Peng ZHA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2413-2423,共11页
To study different corrosion resistances and surface film types of hexagonal close-packed(HCP)pure Mg and body-centered cubic(BCC)Mg−14wt.%Li alloy in 0.1 mol/L NaCl,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including hy... To study different corrosion resistances and surface film types of hexagonal close-packed(HCP)pure Mg and body-centered cubic(BCC)Mg−14wt.%Li alloy in 0.1 mol/L NaCl,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including hydrogen evolution,mass loss,in-situ electrochemical testing combined with Raman spectroscopy and microstructural observ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pure Mg is superior to that of Mg−14Li,and the protective function of the surface films on both magnesium systems is elevated within 16 h of immersion in 0.1 mol/L NaCl.An articulated,thick,and needle-like surface film containing Li2CO3 on Mg−14Li,different from the typically thin,flaky Mg(OH)2 film on pure Mg,is confirmed vi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However,both surface films can be broken down at a high anodic over-potential.Thus,different corrosion resistances of the two Mg systems are ascribed to various protective films forming on their su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Li alloy corrosion resistance surface film electrochemical testing in-situ electrochemical-Raman spectrosc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离涂层下的X80钢在鹰潭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博 杜翠薇 +3 位作者 刘智勇 李晓刚 杨吉可 李月强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30-1536,共7页
构建了埋地管线钢在鹰潭土壤模拟溶液中的矩形缝隙剥离涂层模型,采用原位电化学测量方法对剥离区的X80钢进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表征,并对其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蚀初期剥离区各位置的电化学反应特征相同、EIS由高频容抗... 构建了埋地管线钢在鹰潭土壤模拟溶液中的矩形缝隙剥离涂层模型,采用原位电化学测量方法对剥离区的X80钢进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表征,并对其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腐蚀初期剥离区各位置的电化学反应特征相同、EIS由高频容抗弧和低频感抗弧组成.随着腐蚀反应进行,高频容抗弧半径增大.低频感抗弧消失.距漏点不同距离的X80钢试样的腐蚀程度有所区别:漏点处和剥离区底部的腐蚀最严重.为吸氧腐蚀和阳极溶解所致;剥离区中部腐蚀较弱,去除腐蚀产物的X80钢表面出现明显的点蚀坑,点蚀倾向加重,腐蚀类型由全面腐蚀向局部腐蚀转变.根据EIS规律和实验结果.剥离区的腐蚀进程可分为氧耗尽、阴离子迁移和腐蚀扩展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离涂层 腐蚀 原位电化学测试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
原文传递
静态和动态海水中B10铜镍合金管的腐蚀行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 刘峰 +2 位作者 李焰 张威 李相波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采用可原位测量的管流式试验装置,利用失重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对比研究了B10管在静态和动态天然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并通过SEM、XPS等分析了其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结果表明,在两种海水暴露条件下,试样的腐蚀速率随时间... 采用可原位测量的管流式试验装置,利用失重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对比研究了B10管在静态和动态天然海水中的腐蚀行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并通过SEM、XPS等分析了其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结果表明,在两种海水暴露条件下,试样的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B10管表面在静态下生成的腐蚀产物主要是Cu_(2)O,而在动态条件下则为NiO、Cu_(2)O和FeOOH,其中NiO和FeOOH的存在降低了腐蚀速率,提高了B10管的耐蚀性。本文研究表明冲刷状态有利于B10管表面形成更为致密的腐蚀产物膜,对基体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海水管路动态条件下B10管成膜质量和服役性能评价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0铜镍合金管 冲刷腐蚀 原位电化学测试 腐蚀产物膜
原文传递
温度对B10铜镍合金管冲刷腐蚀行为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 李明 +3 位作者 刘峰 王忠平 李相波 李宁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9-1338,共10页
通过可原位测量的管流式实验装置,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研究B10管在不同温度的天然海水中的腐蚀行为,采用SEM、XPS等方法分析其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在10~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B10管表面的腐蚀产物膜逐渐致... 通过可原位测量的管流式实验装置,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研究B10管在不同温度的天然海水中的腐蚀行为,采用SEM、XPS等方法分析其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在10~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B10管表面的腐蚀产物膜逐渐致密,膜层耐蚀性逐渐升高,腐蚀速率逐渐降低。在10、25和35℃时,B10管的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腐蚀产物主要为Cu_(2)O、NiO和FeOOH,对基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在50℃时,B10管表面腐蚀产物为CuO、Ni和FeO,对基体的保护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0铜镍合金管 冲刷腐蚀 温度 原位电化学测试 腐蚀产物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