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对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术后早期气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亚梅 许江南 +4 位作者 王丽凤 白力 陈荣卷 张若婵 丁跃中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目的本研究利用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应用anti m CD40L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探讨其对气管移植模型中IL-17A介导的免疫反应的机制及其调控对移植物的影响,进一步解析其对移植物损伤和疾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寻求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目的本研究利用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应用anti m CD40L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探讨其对气管移植模型中IL-17A介导的免疫反应的机制及其调控对移植物的影响,进一步解析其对移植物损伤和疾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寻求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建立小鼠原位气管移植的模型,选取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供体或受体。移植术后第3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移植气管中IL-17A m 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IL-17的含量;移植术后第15天,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观察各组移植气管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注射anti m CD40L(MR-1)抗体后,术后3 d移植物中IL-17A m RNA相对于同种异型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体组有所下降(P<0.05);各组血清中IL-17的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15 d病理结果显示注射anti m CD40L后可以有效改善气管上皮细胞的损伤。结论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能够缓解原位气管移植术后IL-17A对气管上皮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原位气管移植 Anti m CD40L IL-17A 气道上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胶原诱导小鼠原位气管移植后气道病变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倪寅凯 史乾 +1 位作者 曹浩 范慧敏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11-14,20,共5页
目的研究V型胶原在气管移植后闭塞性气道疾病(obliterative airway disease,OAD)中的作用。方法V型胶原免疫C57BL/6小鼠,30 d后接受C57BL/6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未接受移植的C57BL/6小鼠和同系移植小鼠(C57BL/6→C57BL/6)作为对照。移植7 ... 目的研究V型胶原在气管移植后闭塞性气道疾病(obliterative airway disease,OAD)中的作用。方法V型胶原免疫C57BL/6小鼠,30 d后接受C57BL/6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未接受移植的C57BL/6小鼠和同系移植小鼠(C57BL/6→C57BL/6)作为对照。移植7 d后处死小鼠,移植气管H-E染色,观察移植气管气道病变情况。用RT-PCR和ELISA法检测移植气管相关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同系移植组相比,胶原免疫组移植气管气道闭塞程度明显增加。RT-PCR检测移植气管显示,胶原免疫组小鼠IL-1β、IL-6、IL-17A较正常对照组及同系移植组有明显升高,ELISA法结果显示胶原免疫组小鼠IL-6较正常对照组及同系移植组有明显升高。结论 V型胶原免疫小鼠接受原位气管移植后,移植气道闭塞程度明显加重,这可能与V型胶原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胶原 原位气管移植 闭塞性气道疾病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气管原位移植建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浩 史乾 +5 位作者 牛永胜 兰琴 刘刚 刘建 范慧敏 刘中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73-1675,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原位气管移植模拟肺移植后发生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的病变过程,为研究OB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选用近交系Brown Norway(BN)和Lewis大鼠进行原位气管移植,同系移植组:Lewis(供体)→Lewis... 目的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原位气管移植模拟肺移植后发生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的病变过程,为研究OB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选用近交系Brown Norway(BN)和Lewis大鼠进行原位气管移植,同系移植组:Lewis(供体)→Lewis(受体),18只;异系移植组:BN(供体)→Lewis(受体),18只。于移植后7、14、30、60 d通过Micro-CT扫描观察移植气管影像学变化,并评价阻塞情况;7、30、60 d取出移植气管,HE染色观察移植物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各时间点,同系移植组移植气管内膜均无明显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少,气道阻塞率在8%左右;异系移植组移植气管内膜明显增厚,早期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晚期主要是淋巴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气道明显狭窄、阻塞,其中以第7天阻塞最重,随后渐改善,7、14、30、60 d气道阻塞率分别为(56.8±9.04)%、(51.05±9.79)%、(44.01±7.92)%和(42.97±8.82)%,各时间点异系移植组和同系移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原位气管移植能够稳定形成可模拟肺移植后OB的气道阻塞性病变,克服了肺移植和异位气管移植用于OB研究的一些限制,可更好地作为OB的动物模型应用于实验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气管移植 疾病模型 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 近交系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气管原位移植模型的改良与观察
4
作者 张运曾 王成 +2 位作者 金锋 陈昶 高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205-3210,共6页
背景:气管上皮的再生能有效抑制黏膜下组织增生和管腔闭塞的发生,有研究表明通气能够加快气管上皮的再生。目的:建立并改良同种异体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进一步观察通气对供体气管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的气管作为供体,BALB/c小鼠... 背景:气管上皮的再生能有效抑制黏膜下组织增生和管腔闭塞的发生,有研究表明通气能够加快气管上皮的再生。目的:建立并改良同种异体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进一步观察通气对供体气管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的气管作为供体,BALB/c小鼠作为受体。实验分2组,实验组取2个供体气管膜部纵行剖开,缝合成一扩大管腔的气管原位植入受体气管;对照组供体气管原位植入受体气管,28 d后获取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气管管腔内上皮层可见分化良好的纤毛上皮,亦可见少量无纤毛的单层或复层扁平上皮,黏膜下轻度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细胞浸润。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示,实验组在气管上皮中纤毛上皮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固有层与软骨的比值,固有膜纤维组织的面积、淋巴细胞浸润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两组移植气管上皮均为为受体上皮表型。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建立了改良的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移植段气管通气量增加能够加快气管上皮分化,分化良好的气管上皮可以更好的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通气 原位气管移植 气道上皮 再上皮化 模型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延长大鼠异基因原位移植气管存活期
5
作者 朱瑾 吴军 +5 位作者 罗高兴 易绍萱 陈希炜 张宁 郑峻松 贺伟峰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68-669,共2页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CTLA4Ig基因在大鼠异基因原位气管移植中的作用。 方法 建立异基因大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分别采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Saline组 ,2ml/只 )、腹腔注射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 (Ad CTLA4Ig组 ,2× 10 9PFU/只 ...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的CTLA4Ig基因在大鼠异基因原位气管移植中的作用。 方法 建立异基因大鼠原位气管移植模型。分别采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Saline组 ,2ml/只 )、腹腔注射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 (Ad CTLA4Ig组 ,2× 10 9PFU/只 )和肌肉注射环胞素A(CsA组 ,5mg/kg) ,观察术后大鼠的存活时间和移植气管的病理改变。 结果 Ad CTLA4Ig组大鼠存活时间为(2 7 3± 5 88)d ,较Saline组 (7 3± 1 63 )d和CsA组 (18 3± 1 70 )d明显延长 (P <0 0 5 )。同时 ,术后 10dAd CTLA4Ig组大鼠气管组织学改变与CsA组大鼠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A4IG 重组腺病毒载体 大鼠 异基因原位移植气管 存活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志祥 周晓慧 +2 位作者 刘杰 范慧敏 刘中民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近交系C57BL/6和BALB/c小鼠进行原位气管移植;H-E染色观察第7、30天移植气管的组织病理变化,并评价阻塞情况;CBA法检测第7天血清及移植气管中IL-2、IL-4、IL-6... 目的观察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各种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选用近交系C57BL/6和BALB/c小鼠进行原位气管移植;H-E染色观察第7、30天移植气管的组织病理变化,并评价阻塞情况;CBA法检测第7天血清及移植气管中IL-2、IL-4、IL-6、IFN-γ、TNF-α、IL-17和IL-10的浓度变化。结果与同系移植组和正常组比较,异系移植组移植气管内膜明显增厚,气道明显狭窄、阻塞,第7天阻塞最重且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第30天时主要为淋巴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术后第7天,血清IL-6明显升高(P<0.05)IL-10等细胞因子略有升高(P>0.05);移植气管匀浆中IL-2、IL-6、IFN-γ、TNF-α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IL-10亦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鼠原位气管移植可模拟肺移植后OB的气道阻塞性病变;术后第7天,移植物中IL-2、IL-6、IFN-γ、TNF-α等促炎因子升高可能是异系小鼠原位气管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气管移植 急性排斥 炎症因子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闭塞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吴维栋 雷成刚 +3 位作者 朱勇 郑炜 郭朝晖 陈椿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通过原位气管移植建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模型,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OB的治疗效果。方法Brown Norway→Lewis(BN→Lew)大鼠气管原位移植建模,术后分别给予15 mg/(kg·d)环孢菌素A(CsA)灌胃至预杀期,BM... 目的通过原位气管移植建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模型,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OB的治疗效果。方法Brown Norway→Lewis(BN→Lew)大鼠气管原位移植建模,术后分别给予15 mg/(kg·d)环孢菌素A(CsA)灌胃至预杀期,BMSCs单细胞混悬液1 ml(1×106/ml),生理盐水(NS)1 ml尾静脉注射治疗。移植后第7、30和60天获取标本,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行组织病理观察,测量管腔阻塞率和上皮细胞脱落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物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NS、CsA和BMSCs组移植术后60 d气道阻塞率分别为(52.62±10.21)%、(28.52±8.81)%和(21.30±2.27)%,CsA和BMSCs显著减轻气道阻塞(P=0.030,P=0.004);气道上皮脱落率分别为(96.10±0.86)%、(93.67±4.04)%和(25.26±1.10)%,BMSCs组较NS组和CsA组低(P=0.001,P=0.009);60 d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分别为(24.13±1.82)%、(49.50±3.03)%和(26.27±0.40)%,BMSCs组较NS组和CsA组低有效抑制外周血CD8+T细胞增殖(P=0.007);60 d TGF-β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1、0.77和0.36,BMSCs组表达较NS组和CsA组低(P=0.000)。结论在大鼠原位气管移植OB模型中,BMSCs可下调TGF-β1表达,减轻CD8+T细胞浸润,保护上皮细胞,从而明显减轻气道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气管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环孢素 移植 闭塞性细支气管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