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钻钻进参数优化下煤体原位应力响应特征解析
1
作者 张琨 王珂 +5 位作者 任建喜 冯上鑫 常鹏博 赵玉桃 苗彦平 胡俭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背景】井下煤体应力空间分布状况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和采掘工艺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实现煤体应力定量且超前的原位预测,对于精准调控井下应力场、划分冲击危险区域意义重大。【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随钻监测系统,开展不同钻进工况条... 【背景】井下煤体应力空间分布状况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和采掘工艺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实现煤体应力定量且超前的原位预测,对于精准调控井下应力场、划分冲击危险区域意义重大。【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随钻监测系统,开展不同钻进工况条件下的煤岩钻孔室内试验,探究不同应力条件下钻进工况对钻进参数(扭矩、钻进位移)的作用规律,进而提出基于钻进参数的煤体应力测定方法,并开展了井下原位工程应用实践。【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在钻进过程中,随钻监测系统可在干扰钻进工艺下实时监测钻进参数。钻进过程中钻进速度与钻压呈负相关关系,与扭矩呈正相关关系。(2)构建的钻进指标与煤体应力大小的函数关系拟合效果良好,拟合度达R^(2)=0.92。(3)井下原位工程验证发现,基于钻进参数煤体应力预测值和煤体应力实际值平均差异率小于1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研究验证了基于钻进参数测定煤体应力的可靠性,也为实现煤体应力原位数字钻探技术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试 钻进参数 煤体原位应力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屏大理岩原位应力环境水软化特性分析
2
作者 张龙 张茹 +6 位作者 任利 张泽天 张建海 谢晶 张安林 任海 罗浩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中国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高山峡谷地区,将水电站建筑物布置在极深洞室群常常是经济且较优的选择。受典型河谷地貌特征和区域强烈高地应力、高渗透压环境影响,极深洞室围岩力学特性演化规律和长期稳定性是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不... 中国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高山峡谷地区,将水电站建筑物布置在极深洞室群常常是经济且较优的选择。受典型河谷地貌特征和区域强烈高地应力、高渗透压环境影响,极深洞室围岩力学特性演化规律和长期稳定性是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不同赋存深度应力环境下,水岩耦合作用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尚不明确,导致深部岩体工程面临一定的风险性和低效性。基于自主设计并研制的深部原位应力环境岩石饱水试验系统,开展锦屏大理岩原位应力环境与无压环境下饱水时长为1、23、60和100 d的水软化试验,并进行5组不同围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发现:深部原位应力环境下锦屏大理岩饱水100 d后峰值强度劣化程度约为无压饱水100 d的3倍,其余力学参数(如内聚力、内摩擦角等)劣化度也远大于无压饱水条件;锦屏大理岩峰值强度劣化度随水岩耦合环境深度的增加(100、1000、1400、1800和2400 m)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非线性变化特征;通过探索锦屏大理岩水软化机理,发现摩擦弱化效应与孔隙水压力作用共同造就了锦屏大理岩峰值强度非线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原位应力环境下的水软化效应及其对围岩力学性质的影响更加突出,在对深部地下工程进行稳定性分析时必须考虑围岩水软化特性,该结论对锦屏地下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屏大理岩 原位应力环境 水软化特性 水软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应力测试在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第植 王成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5-299,共5页
利用采动条件下煤层底板原位应力测试所获得的数据,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来建立采煤工作面的应力场、位移场与渗流场,并确定底板突水判据.此项技术在淮北矿务局杨庄矿Ⅱ6110工作面得到应用,由于正确地评价了该工作面的突水可能性... 利用采动条件下煤层底板原位应力测试所获得的数据,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来建立采煤工作面的应力场、位移场与渗流场,并确定底板突水判据.此项技术在淮北矿务局杨庄矿Ⅱ6110工作面得到应用,由于正确地评价了该工作面的突水可能性,安全采出煤炭42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应力测试 数值模拟 突水预测 底板突水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的原位应力状态与侧压力系数K_0取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运霞 《矿产勘查》 2001年第7期60-62,共3页
分析了土体的原位应力状态及影响土的侧压力系数K0 的因素 ,探讨了K0与 φ′、K0 与 μ、K0 与OCR 等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议了一种与 P -S 曲线相关联的K0 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理论上较为完善 ,而且为工程人员提供了设计依据 ,是... 分析了土体的原位应力状态及影响土的侧压力系数K0 的因素 ,探讨了K0与 φ′、K0 与 μ、K0 与OCR 等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建议了一种与 P -S 曲线相关联的K0 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理论上较为完善 ,而且为工程人员提供了设计依据 ,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应力状态 侧压力系数 超固结比 P-S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细胞原位应力测试实验室的探索与建设
5
作者 刘慧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29期144-,共1页
文章根据苏州大学活细胞原位应力测试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科研型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活细胞原位应力测试 实验室建设 科研型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板的空耦超声Lamb波原位应力测量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丙泉 赵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108,共9页
为了实现大部件复合材料板的原位应力测量,提出了基于Lamb波的复合材料板空气耦合超声应力测量方法。目前,由于空耦超声换能器声阻抗的严重不匹配导致能量损失严重、空耦超声信号较为微弱,在声学特征准确提取上难度较大。与此同时,空耦... 为了实现大部件复合材料板的原位应力测量,提出了基于Lamb波的复合材料板空气耦合超声应力测量方法。目前,由于空耦超声换能器声阻抗的严重不匹配导致能量损失严重、空耦超声信号较为微弱,在声学特征准确提取上难度较大。与此同时,空耦超声Lamb波应力测量方法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仍处于理论与实验的探索阶段。通过实验方法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Lamb波声弹性效应规律。根据复合材料板相速度与最佳入射角频散特性分析确定了空耦超声换能器的中心频率与相对纯净A0模态Lamb波的激励方式,使空耦超声Lamb波具有较好的信噪比,保证声时提取的准确度。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分别沿着0°、15°、30°、45°、60°、75°以及90°纤维方向获得7个不同的拉伸试样进行应力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0~100 MPa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8.1 MPa,测量重复性为7.5 MPa。该方法在测量精度和测量重复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为大部件复合材料板的原位应力测量提供一种先进可行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板 原位应力测量 空气耦合超声 LAMB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原位应力环境钻进过程中岩心饼化成因机制: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飞 高明忠 +6 位作者 叶思琪 谢晶 邓虎超 杨本高 刘军军 杨尊东 唐瑞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3303-3321,共19页
深部岩体原位应力赋存状态一直是“黑箱”问题,基于岩心的应力测试技术已成为有效的解决手段之一。在深部原位应力环境钻进过程中时常出现岩心饼化现象,为了探索其在砂岩中的形成机制,利用PFC2D研究了不同原位应力条件下钻进过程中的裂... 深部岩体原位应力赋存状态一直是“黑箱”问题,基于岩心的应力测试技术已成为有效的解决手段之一。在深部原位应力环境钻进过程中时常出现岩心饼化现象,为了探索其在砂岩中的形成机制,利用PFC2D研究了不同原位应力条件下钻进过程中的裂纹分布和能量演化,获得了易发生岩心饼化的特定原位应力条件。应用自主开发的测试系统验证了实验室环境内岩心饼化所需的应力条件,并分析了岩心破裂特征、断面形貌与原位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原位应力越高,在钻进过程中岩石产生的拉裂纹越多,尤其是在孔壁和岩心根部,而岩心处裂纹从外表面向内部发展。更高的原位应力水平同样会导致更强的能量转换,进而引发岩石破裂。岩心饼化的形成需满足特定的应力条件。当径向应力(σ_(r))为最大主应力且保持45 MPa恒定、轴向应力(σa)为25 MPa或30 MPa时,岩心根部均会发生饼化现象。随着σ_(r)和σa之间差值或钻进深度的增加,岩心厚度减小,导致断面更光滑、分形维数更小,从而使岩心饼化现象更加显著。该研究可为科学阐明深部原位应力条件下岩心饼化的形成机制提供必要的技术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 原位应力 饼化形成机制 裂纹分布 能量演化 宏观破裂特征 断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套钻应力解除法和声发射凯塞效应法测定花岗岩中的原位应力 被引量:1
8
作者 A. J. Hupe 吴光琳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1996年第5期29-35,共7页
坎伯恩矿业学院(CSM)等关于干热岩体(HDR)地热能源项目的研究经验清楚地表明:干热岩体热交换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然裂隙网络与原位应力状态的相互影响,为了有效地利用地层深部(>4km)的干热岩体,若采用常规应力测量技术,诸如... 坎伯恩矿业学院(CSM)等关于干热岩体(HDR)地热能源项目的研究经验清楚地表明:干热岩体热交换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然裂隙网络与原位应力状态的相互影响,为了有效地利用地层深部(>4km)的干热岩体,若采用常规应力测量技术,诸如水力压裂,那是特别困难的。因此,人们对另一种应力测量技术,即声发射(AE)凯塞效应(KE技术,有相当大的兴趣,本文介绍了在英国科恩沃尔一个矿山的Carnmenellis花岗岩中,其深度为840m。用常规的套钻应力解除法和AE凯塞效应方法测量应力的对比情况,尽管套钻与先前在Carnmenellis花岗岩中进行应力测量的结果比较一致,但是套钻与凯塞效应的数据组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KE应力值比预期的应力值明显的要低些。这是由于取出的岩芯与进行AE试验之间的时间延迟和KE应力记忆的保留时距较短所致。重要的是:凯塞效应保留时距(KERS)的研究证明了KERS可能与试验岩样的直径有关。较大的直径具有较长的保留时距。尽管KE技术表明它对于深孔原位应力测量很有前途,但是这种技术目前尚未得到公认,因此还不能用它作为常规的方法对深部原位应力提出明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原位应力 应力解除法 凯塞效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南海海槽东部首次海上天然气试采站位滞弹性应变恢复法(ASR)在原位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9
作者 Yu Nagano Weiren Lin +1 位作者 Koji Yamamoto 任金锋 《海洋地质》 2017年第1期29-36,共8页
原位应力可通过钻井岩心的滞弹性应变恢复(ASR)法来计算。在日本南海海槽东部首次海上天然气试采站位选取一口钻井,从海底之下265~313m之间不同深度取得四块岩心,在钻探船上进行滞弹性应变测量。现场ASR测量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深... 原位应力可通过钻井岩心的滞弹性应变恢复(ASR)法来计算。在日本南海海槽东部首次海上天然气试采站位选取一口钻井,从海底之下265~313m之间不同深度取得四块岩心,在钻探船上进行滞弹性应变测量。现场ASR测量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深度范围内处于重力作用下形成的正断层应力状态。在随后的实验室实验中,通过K0固结法,使所取岩心恢复到原位应力状态,然后在卸压过程中和卸压之后进行弹性和滞弹性应力测量,进而验证现场(船上)测量结果和量化原位应力值。这些实验室校准实验验证了伴随着应力释放ASR测量结果可为人工预加压力提供合理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应力 滞弹性应变恢复法 松散岩层 K0固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应力状态下测试渗透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建刚 郭乾 《四川建材》 2021年第7期81-82,共2页
本文提出一种通过室内模拟原位应力状态下测试渗透系数的组合渗透测试装置,利用该装置对细粒土恢复到原位应力状态下进行渗透系数的测定,通过对恢复细粒土原位应力状态下的渗透试验数据与现场原位测试渗透试验数据的比较,确定室内模拟... 本文提出一种通过室内模拟原位应力状态下测试渗透系数的组合渗透测试装置,利用该装置对细粒土恢复到原位应力状态下进行渗透系数的测定,通过对恢复细粒土原位应力状态下的渗透试验数据与现场原位测试渗透试验数据的比较,确定室内模拟原位应力状态下试验仪器的有效性,本试验方法大大提高了测试数据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应力 试验组合装置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压力隧洞的节理,原位应力和渗漏
11
作者 Haim.,BC 谢连诚 《隧道译丛》 1989年第3期19-23,共5页
关键词 水电站 压力隧洞 渗漏 原位应力
全文增补中
深部原位应力煤岩卸荷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磊 邹鹏 +3 位作者 谢广祥 范浩 陈礼鹏 张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76-2887,共12页
为探究深部原位应力煤岩卸荷力学特性,利用MTS816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对原位应力煤岩开展不同卸荷速率的三轴加卸载试验,并与常规卸荷试验对比,通过获取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卸荷煤岩的力学性能与变形特征,结合CT三维重构技术研究煤岩... 为探究深部原位应力煤岩卸荷力学特性,利用MTS816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对原位应力煤岩开展不同卸荷速率的三轴加卸载试验,并与常规卸荷试验对比,通过获取全过程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卸荷煤岩的力学性能与变形特征,结合CT三维重构技术研究煤岩的破坏特征,探讨原位应力卸荷煤岩的适用强度准则。结果表明:(1)2种方案煤岩的峰值强度与卸荷速率均成反比,但原位应力煤岩较常规煤岩的峰值强度更高,这种趋势在低速卸荷时逐渐弱化。(2)原位应力恢复过程实施后,煤岩在卸荷速率升高条件下,峰值轴向应变先减小后趋于稳定,峰值侧向应变整体不变,峰值体积应变先降低后增加。卸荷条件下原位应力煤岩的弹性模量更平稳,应变硬化模量得以增强。(3)Mogi-Coulomb强度准则能更好地反映原位卸荷煤岩的破坏强度特征;原位应力煤岩较常规煤岩的黏聚力c增加39.23%,内摩擦角φ减少11.92%,表明原位卸荷煤岩的抗破坏主控因素为黏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煤岩 原位应力 卸荷速率 力学特性 破坏特征 强度准则
原文传递
基于应力释放原理的桥梁混凝土结构单轴原位应力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煜 阮欣 +1 位作者 石雪飞 唐寿高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4-160,共7页
原位应力对桥梁的状态与可靠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桥梁混凝土结构服役年限较长、实际受力状态复杂、构件尺寸较大以及单轴受力控制的特点,通过单轴应力释放影响函数建立了未知原位应力状态与表面释放应变之间的对应关系。以薄壁环... 原位应力对桥梁的状态与可靠度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桥梁混凝土结构服役年限较长、实际受力状态复杂、构件尺寸较大以及单轴受力控制的特点,通过单轴应力释放影响函数建立了未知原位应力状态与表面释放应变之间的对应关系。以薄壁环作为释放区域,借助有限元标定了不同测量区域的影响函数。通过分步钻入试验,尝试识别处于单轴均匀应力场下的混凝土试块的原位应力。结果表明:影响函数能够有效反映原位应力与表层释放应变的对应关系,与试验结果吻合,识别方法具有可行性与适用性;多应变计综合识别能有效降低混凝土不均匀性与随机性引起的识别误差,对多步识别结果的优化求解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度;识别结果的稳定性与应变计敏感栅尺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混凝土 原位应力 影响函数 分步钻入 识别方法
原文传递
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谭成轩 张鹏 +4 位作者 路士龙 朱建竹 丰成君 秦向辉 孟静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866-876,共11页
当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级大地震发生时,中国科学家已不再像2008年汶川Ms8.0大地震发生时那样茫然和不知所措。其根本原因在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龙门山地区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已超前初步认知龙门山断裂带西南端具... 当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Ms7.0级大地震发生时,中国科学家已不再像2008年汶川Ms8.0大地震发生时那样茫然和不知所措。其根本原因在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龙门山地区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已超前初步认知龙门山断裂带西南端具有潜在地震危险性,特别是原位地应力测量和实时监测已发现绝对地应力大小高值异常和相对地应力大小临震异常变化。论文简要介绍了地震预报国际主流观点与认识,梳理了地应力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作用和认识,探讨了2004Parkfield earthquake钻孔应变监测结果给予的启示,详细介绍了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在地震预报研究中应用的实践与探索。实践证明:地震预报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是地震预报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 地震预报 北京平谷地应力实时监测台站 四川宝兴地应力实时监测台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钻式旁压仪测定黏性土原位水平应力和K_0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辛蕊 赵瑞斌 +2 位作者 杨爱武 卢力强 陈凤飞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5,共4页
根据剑桥自钻式旁压仪的工作原理,分别按确定原位水平应力的观察法、迭代法、拟合法对天津市滨海新区黏性土的旁压曲线进行分析,并剖析算得的初始压力P0的物理意义,提出以观察法为基础的相关公式,用以确定原位水平应力。将试验数据按相... 根据剑桥自钻式旁压仪的工作原理,分别按确定原位水平应力的观察法、迭代法、拟合法对天津市滨海新区黏性土的旁压曲线进行分析,并剖析算得的初始压力P0的物理意义,提出以观察法为基础的相关公式,用以确定原位水平应力。将试验数据按相关公式、迭代法、拟合法得到的P0计算K0,并与经验公式进行对比,认为K0值与土性和分析方法的基本假设有关。分析结果表明,用观察法的相关公式确定原位水平应力及K0值是一种适用于工程实践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钻式旁压试验 原位水平应力 静止侧压力系数 黏性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在强构造活动区深埋地下工程中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成轩 张鹏 +9 位作者 王继明 丰成君 戚帮申 王惠卿 李滨 陈群策 吴满路 孙炜锋 秦向辉 张重远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7-769,共13页
强构造活动区,因其原位地应力集中突出、变化复杂、各向异性显著,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工程地质安全问题和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原位地应力测量在强构造活动区深埋地下工程应用的经验和不足,然后研究了原位地应力实时监测在强构造活动... 强构造活动区,因其原位地应力集中突出、变化复杂、各向异性显著,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工程地质安全问题和挑战。文章首先分析了原位地应力测量在强构造活动区深埋地下工程应用的经验和不足,然后研究了原位地应力实时监测在强构造活动区深埋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方法、技术及作用,最后给出了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在强构造活动区深埋地下工程中应用建议。研究表明在强构造活动区,不能仅仅依据有限深孔地应力测量结果确定深埋地下工程总体地应力设计参数,而应开展三维地应力场综合研究,揭示其三维地应力场空间分布特征,针对深埋地下工程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地应力设计参数,避免因地应力设计参数偏大或偏小造成工程建设浪费或工程病害;在强构造活动区,饼状岩芯密度与地应力测量大小成反比,在饼状岩芯发育深度范围之下未来会形成但仍未形成饼状岩芯的深度范围往往地应力最高、应力最为集中,深埋地下工程应避免该深度范围;原位地应力实时监测可以动态揭示某一构造部位地应力大小的相对变化趋势和演化过程,并可计算地应力实时监测期间不同时域地应力状态绝对值,当大地震或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发生后,不用开展新的地应力绝对测量,就可以快速评价区域地壳稳定性、深埋地下工程地质安全风险等,为深埋地下工程损毁修复提供量化设计地应力参数及预防变形破坏应力应变预留阈值,评价断层活动危险性。研究成果可为强构造活动区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安全运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构造活动区 饼状岩芯 原位应力测量 压磁电感法地应力实时监测 应力应变预留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测量和推断原位地应力的综合方法
17
作者 Omer Aydan 胡秀宏(翻译) 郭啟良(校对)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2016年第2期1-18,共18页
作者参与了地壳应力测量,并通过综合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推断了应力状态,还开发了应用于各种实际的技术。通过地质特征(断层擦痕、膝折、侵入、褶皱等)、爆破孔破碎带、震源机制解、GPS地壳变形监测推断地壳中的应力状态。此外,声发射技术... 作者参与了地壳应力测量,并通过综合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推断了应力状态,还开发了应用于各种实际的技术。通过地质特征(断层擦痕、膝折、侵入、褶皱等)、爆破孔破碎带、震源机制解、GPS地壳变形监测推断地壳中的应力状态。此外,声发射技术已经应用于评价土耳其和日本琉球群岛的应力状态,目的是利用地壳中应力的变化进行地震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应力 综合方法 推断技术 断层擦痕方法 震源机制解方法 声发射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心饼化与原位应力测量及产生岩心饼化的应力准则研究
18
作者 《水电技术信息》 1996年第6期1-12,共12页
关键词 岩心饼化 原位应力测量 应力测量
原文传递
高地应力隧道软岩大变形控制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常领 姚铁峰 +1 位作者 徐英俊 夏才初 《西部交通科技》 2020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文章依托宝汉高速公路连城山隧道工程,开展了“三台阶开挖、双层初期支护、无原位应力释放”和“三台阶开挖、双层初期支护+原位应力释放”两种不同大变形控制方案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监测数据得到了围岩变形和围岩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文章依托宝汉高速公路连城山隧道工程,开展了“三台阶开挖、双层初期支护、无原位应力释放”和“三台阶开挖、双层初期支护+原位应力释放”两种不同大变形控制方案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监测数据得到了围岩变形和围岩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对比研究了连城山隧道两种控制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三台阶开挖、双层初期支护+原位应力释放”可有效控制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大变形 原位应力释放 双层初期支护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状态土的动强度问题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忠铭 喻国安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69-273,共5页
土的动强度与静强度之关系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尽一致 .通过工程实践及试验 ,土的动强度与土体的原位应力状态直接相关 .当K0 (=σ1/σ3)等于 1 0时 ,土的动强度最低 ;不论K0 >1 0或K0 <1 0时 ,即土体存在偏应力时 ,土的... 土的动强度与静强度之关系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尽一致 .通过工程实践及试验 ,土的动强度与土体的原位应力状态直接相关 .当K0 (=σ1/σ3)等于 1 0时 ,土的动强度最低 ;不论K0 >1 0或K0 <1 0时 ,即土体存在偏应力时 ,土的动强度都随之增长 .K0 又随土的固结状态之不同而不同 .因此 ,研究土的动强度必须与研究土的原位应力 (土的固结状态 )同时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强度 原位应力状态 固结状态 侧压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