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对厌氧-限氧SBR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及N_2O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吕永涛 曾玉莲 +3 位作者 闫建平 孙婷 刘婷 王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研究pH对厌氧-限氧SBR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以及对N_2O释放的影响,接种亚硝化活性污泥,以含乙酸钠、氨氮、磷酸盐的人工配水为基质,通过逐步提高进水COD,在厌氧-限氧(DO 0.3~0.8 mg/L)SBR中成功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SNDPR).反应器稳定期间... 为研究pH对厌氧-限氧SBR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以及对N_2O释放的影响,接种亚硝化活性污泥,以含乙酸钠、氨氮、磷酸盐的人工配水为基质,通过逐步提高进水COD,在厌氧-限氧(DO 0.3~0.8 mg/L)SBR中成功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SNDPR).反应器稳定期间氮、磷的去除率分别达(76.1±5)%、(98.4±1)%.采用批式实验研究了不同进水pH(6.0、7.0、8.0、9.0)对脱氮除磷效果及N_2O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9.0时除磷效果最好,除磷率达87.7%,其次为pH为6.0时,除磷率达84.0%;随着pH降低,氨氧化速率呈升高趋势,pH为6.0时单位MLSS氨氧化速率和脱氮率最大,二者分别为3.7 mg/(L·h·g)和83.9%;N_2O释放量随pH的升高而减小,pH为6.0时的释放量是9.0时的3.5倍.综上,pH为6.0时,能获得较高的脱氮除磷效率,但同时会增加N_2O的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 同步脱氮除磷 N2o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2-)/NO_3^--N对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脱氮除硫启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军 郑驰骏 +3 位作者 刘健 王诗白 杨柳 魏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52-1158,共7页
为寻求经济、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硫工艺,采用HABR(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接种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进水p H为8.0、温度为(32±1)℃、HRT为6.5 h的条件下,调整进水S2-/NO3--N〔n(S2-)∶n(NO3--N)〕分别为... 为寻求经济、有效的同步脱氮除硫工艺,采用HABR(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接种厌氧氨氧化活性污泥,以人工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进水p H为8.0、温度为(32±1)℃、HRT为6.5 h的条件下,调整进水S2-/NO3--N〔n(S2-)∶n(NO3--N)〕分别为2.0∶5、3.5∶5、5.0∶5、6.5∶5,研究其对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启动的影响,试验连续进行了54 d.结果表明:当S2-/NO3--N<1时,S2-的供应量相对不足,导致硫自养反硝化生成的NO2--N量不足,进而影响后续厌氧氨氧化效果,NH4+-N去除率较低,平均值为53.5%,同时剩余NO3--N继续氧化硫自养反硝化生成的S0,致使出水中ρ(SO42-)增大;当S2-/NO3--N=1时,S2-供应量充足,硫自养反硝化生成NO2--N量最大,厌氧氨氧化效果最好,NH4+-N去除率最高,平均值为65.1%;当S2-/NO3--N>1时,S2-过量,S2-去除率下降.试验通过控制S2-/NO3--N,在HABR内成功实现了硫自养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启动,NH4+-N、S2-、NO3--N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4.3%、99.0%、99.5%,S2-/NO3--N=1为最佳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自养反硝化 耦合工艺 S2-/No3--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D/SO_4^(2-)值对厌氧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清雪 李龙和 +1 位作者 王欣 范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73-75,共3页
通过试验考察了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时,COD/SO42-值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OD/SO42-值可作为ABR反应器运行的重要参数,维持进水COD/SO42-值≥2.5,可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当3.3≤COD/SO42-≤20时,反... 通过试验考察了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时,COD/SO42-值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OD/SO42-值可作为ABR反应器运行的重要参数,维持进水COD/SO42-值≥2.5,可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当3.3≤COD/SO42-≤20时,反应器运行状况较好,对COD和SO42-均能保持较高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板反应器 硫酸盐废水 CoD/So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导电体Y_(1-x)La_xBa_2Cu_3O_(7-δ)透氧膜的透氧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宋红章 杨德林 +2 位作者 胡婕 郝好山 胡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9-203,共5页
用稳态法研究了具有类钙钛矿结构的Y1-xLaxBa2Cu3O7-δ(x=0.1、0.3、0.5、 0.8和1.0)致密透氧膜在750—1000℃之间的透氧量.实验发现,透氧速率随着La替代Y的比例x的增加而增加;在大约875℃,氧空位的有序-无序转变导致透氧率有一... 用稳态法研究了具有类钙钛矿结构的Y1-xLaxBa2Cu3O7-δ(x=0.1、0.3、0.5、 0.8和1.0)致密透氧膜在750—1000℃之间的透氧量.实验发现,透氧速率随着La替代Y的比例x的增加而增加;在大约875℃,氧空位的有序-无序转变导致透氧率有一个突然增加.透氧膜的两侧分别为He气氛和空气,当La完全替代Y时,厚1.0mm的LaBa2Cu3O7-δ膜的透氧量达到1.22μmol/s·cm2(1.64 mL/min·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钙钛矿 Y1-xLaxBa2Cu3o7-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硝酸氧铋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rBi_2Ta_2O_9(SBT)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文 周玉 +2 位作者 贾德昌 叶枫 雷廷权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乙醇钽、醋酸锶、硝酸氧铋为原材料 ,乙二醇为溶剂 ,通过溶胶 -凝胶法成功地制备出稳定存在的钽酸锶铋 (SBT)溶胶和凝胶 .干凝胶在 35 0℃处理 30min后 ,在 80 0℃烧结 1h可获得钙钛矿相SBT粉体 .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热重 -差... 以乙醇钽、醋酸锶、硝酸氧铋为原材料 ,乙二醇为溶剂 ,通过溶胶 -凝胶法成功地制备出稳定存在的钽酸锶铋 (SBT)溶胶和凝胶 .干凝胶在 35 0℃处理 30min后 ,在 80 0℃烧结 1h可获得钙钛矿相SBT粉体 .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热重 -差热分析表征 ,对凝胶形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相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在前驱物聚合反应中有硝酸酯产生 ,提高了硝酸氧铋在乙二醇的溶解性能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煅烧时 ,相组成中出现了立方相氧化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钽酸锶铋 钙钛矿相 硝酸 SrBiTa2o9(SBT)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周兴求 伍健东 阮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74-77,共4页
利用取自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的颗粒污泥,通过间歇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SO42-对厌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O24-对厌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当SO24-质量浓度≤3000mg/L时,SO24-对颗粒污泥的厌氧生物降解过程有促进作... 利用取自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中的颗粒污泥,通过间歇试验,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SO42-对厌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O24-对厌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具有多重性,当SO24-质量浓度≤3000mg/L时,SO24-对颗粒污泥的厌氧生物降解过程有促进作用;当SO24-质量浓度>3000mg/L时,SO24-对颗粒污泥的厌氧生物降解过程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SO42-质量浓度的提高而迅速增大。当颗粒污泥有机负荷为4kgCOD/(m3.d)、COD与SO24-质量浓度比为2.7~4、SO42-质量浓度为2000~3000mg/L时,ABR反应器运行效果最佳,此时系统COD去除率和出水碱度分别稳定在85%和2500mg/L以上;出水挥发酸(VFA)在200mg/L以下;污泥比产甲烷活性(SMA)最高;SO24-的去除效果最佳。本研究为用厌氧生物处理高浓度硫酸盐废水提供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工程 颗粒污泥 So4^2- 产甲烷菌(MPB) 硫酸盐还原菌(S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_2WO_4/1,2,3,4-丁烷四羧酸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 被引量:6
7
作者 曹发斌 姜恒 +1 位作者 宫红 王锐 《化工科技》 CAS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在无有机溶剂、无相转移剂的条件下,以w(H2O2)=30%为氧源,采用原位合成的Na2WO4/1,2,3,4 丁烷四羧酸/H2O2过氧钨酸络合物为催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考察了酸性配体1,2,3,4 丁烷四羧酸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在无有机溶剂、无相转移剂的条件下,以w(H2O2)=30%为氧源,采用原位合成的Na2WO4/1,2,3,4 丁烷四羧酸/H2O2过氧钨酸络合物为催化剂,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考察了酸性配体1,2,3,4 丁烷四羧酸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当n(1,2,3,4 丁烷四羧酸)∶n(Na2WO4)=4∶1、n(Na2WO4)∶n(环己烯)∶n(H2O2)=1∶40∶176、水浴控制温度(70~90℃)时,反应8h,己二酸分离产率高达85.1%。催化剂重复使用至第5次,己二酸产率仍分别可达80.4%(回流控温)和80.2%(水浴控温7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Na2Wo4 1 2 3 4-丁烷四羧酸 催化剂 H2o2钨酸络合物 钨酸钠 环己烯 合成 己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掺杂对YBa_2Cu_3O_(7-δ)微观结构及透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捷 郝好山 +2 位作者 杨德林 郭益群 胡行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2,共5页
利用XRD、TG和标准四电极法研究了YBa2Cu3-xCoxO7-δ(x=0~0.5)混合导体的结构和性能,稳态法考察了Co掺杂量对膜材料透氧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x<0.05时,Co掺杂可以提高透氧量,在x=0.05时达到最大值(940℃,厚1.4mm的膜材料透氧量为0.5... 利用XRD、TG和标准四电极法研究了YBa2Cu3-xCoxO7-δ(x=0~0.5)混合导体的结构和性能,稳态法考察了Co掺杂量对膜材料透氧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x<0.05时,Co掺杂可以提高透氧量,在x=0.05时达到最大值(940℃,厚1.4mm的膜材料透氧量为0.53ml/min·cm2).当x>0.05透氧量开始减小,当x>0.01后,透氧量下降到比未掺杂的YBa2Cu3O7-δ还要小.从晶格结构与Co掺杂量的关系及Co-O键能与Cu-O键能的差别对透氧量随Co掺杂量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a2CU3o7-Δ Co掺杂 性能 掺杂量 Co 微观结构 结构和性能 混合导体 四电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阮君 周兴求 伍健东 《中国沼气》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以厌氧折流(ABR)反应器中培育的厌氧颗粒污泥为对象,保持颗粒污泥COD负荷为4 kg.m-3d-1,研究SO42-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42-浓度在3000 mg.L-1以下时,SO42-浓度的增加对颗粒污泥活性表现为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 以厌氧折流(ABR)反应器中培育的厌氧颗粒污泥为对象,保持颗粒污泥COD负荷为4 kg.m-3d-1,研究SO42-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42-浓度在3000 mg.L-1以下时,SO42-浓度的增加对颗粒污泥活性表现为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随SO42-浓度增加而增大,SO42-浓度在3000 mg.L-1以上时,SO42-浓度的增加对颗粒污泥活性开始产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SO42-浓度增加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污泥 So4^2- 产甲烷菌(MPB) 硫酸盐还原菌(S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部分替代Y对YBa_2Cu_3O_(7-δ)氧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献图 赵宇 +1 位作者 郝好山 胡行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7-359,共3页
在Al2O3衬底上制备了Y1-xLaxBa2Cu3O7-δ(0≤x≤0.15)厚膜,研究了La部分替代Y对YBa2Cu3O7-δ氧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和x=0.05样品的电阻与温度和氧分压的关系.与未掺杂膜相比较可看出,各组样品仍然表现出YBCO的基本性质,其中Y0.95La0.05Ba2C... 在Al2O3衬底上制备了Y1-xLaxBa2Cu3O7-δ(0≤x≤0.15)厚膜,研究了La部分替代Y对YBa2Cu3O7-δ氧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和x=0.05样品的电阻与温度和氧分压的关系.与未掺杂膜相比较可看出,各组样品仍然表现出YBCO的基本性质,其中Y0.95La0.05Ba2Cu3O7-δ样品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较短的恢复时间,是替代YBa2Cu3O7-δ作为氧传感器的良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1-xLaxBa2Cu3o7-δ 传感器 恢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含量对YBa_2Cu_3O_(7-δ)能级结构的影响
11
作者 张黄莉 耿兴国 +4 位作者 李金山 苏克和 胡锐 张翠萍 文振翼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0-912,共3页
用Gaussian-03软件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BLYP/LanL2MB方法系统计算了YBa2Cu3O7-δ(0≤δ≤1)不同氧含量时的能级结构,特别是费米面附近的能级特征。根据计算结果发现氧含量对YBa2Cu3O7-δ深层能级影响较小,对最高占据态附近的能级影响... 用Gaussian-03软件中的密度泛函理论(DFT)BLYP/LanL2MB方法系统计算了YBa2Cu3O7-δ(0≤δ≤1)不同氧含量时的能级结构,特别是费米面附近的能级特征。根据计算结果发现氧含量对YBa2Cu3O7-δ深层能级影响较小,对最高占据态附近的能级影响较大,且随着氧含量的增加,最高占据态能级降低。计算结果能很好地解释Tc随氧含量变化的实验规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氧含量在YBCO超导体中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a2CU3o7-Δ 能级结构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稀土元素掺杂对YBa_2Cu_3O_(7-δ)氧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比较
12
作者 赵宇 程全 张献图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8,21,共5页
为验证稀土元素掺杂对YBa2Cu3O7-δ作为氧传感器气敏材料性能的影响,在A l2O3衬底上制备了3种不同稀土元素掺杂的YBa2Cu3O7-δ厚膜,然后对3种厚膜在不同气氛变换时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及其电学特性进行比较,发现3种厚膜的各组样品仍然... 为验证稀土元素掺杂对YBa2Cu3O7-δ作为氧传感器气敏材料性能的影响,在A l2O3衬底上制备了3种不同稀土元素掺杂的YBa2Cu3O7-δ厚膜,然后对3种厚膜在不同气氛变换时电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及其电学特性进行比较,发现3种厚膜的各组样品仍然表现出YBCO的基本性质,其中Y0.95La0.05Ba2Cu3O7-δ样品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较短的恢复时间,是替代YBa2Cu3O7-δ作为氧传感器新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Y1-xLaxBa2Cu3o7-δ 恢复时间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掺杂对欠氧YBa_2Cu_3O_(7-δ)结构与超导电性的影响
13
作者 邢进华 钱斌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81-86,共6页
由于稀土Pr的特殊性,在Y-123中用Pr替代Y被人们广泛研究,但报道的结果常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本文详细研究了Pr掺杂对YBa2Cu3O7-δ(Y-123)的结构与输运性质的影响。借助Rietveld方法,对不同掺杂的样品进行了细致的结构分析,并从结构的... 由于稀土Pr的特殊性,在Y-123中用Pr替代Y被人们广泛研究,但报道的结果常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本文详细研究了Pr掺杂对YBa2Cu3O7-δ(Y-123)的结构与输运性质的影响。借助Rietveld方法,对不同掺杂的样品进行了细致的结构分析,并从结构的变化及替代所引起的结构应变、电荷变化的角度解释了Pr掺杂样品所具有的输运性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掺杂 含量 Y1-xPrxBa2Cu3o7-δ 超导临界转变温度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氧离子导体La_2Mo_(1.9)Al_(0.1)O_(9-α)陶瓷的合成及电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娜平 孙林娈 +2 位作者 孔德虎 陈成 马桂林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553-1558,共6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a2Mo1.9Al0.1O9-α陶瓷样品.XRD测试结果表明,该样品为一立方相结构,Al3+离子在Mo6+位置的固溶摩尔浓度为5%时能完全抑制La2Mo2O9的相变.采用交流阻抗谱、氧浓差电池、氧泵等电化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该陶瓷样品在60...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a2Mo1.9Al0.1O9-α陶瓷样品.XRD测试结果表明,该样品为一立方相结构,Al3+离子在Mo6+位置的固溶摩尔浓度为5%时能完全抑制La2Mo2O9的相变.采用交流阻抗谱、氧浓差电池、氧泵等电化学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该陶瓷样品在600~1000℃下的离子导电特性.结果表明,氧浓差电池电动势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吻合得很好,离子迁移数为1,表明该陶瓷样品在该温度下氧气气氛中为一纯离子导体;氧浓差电池放电及氧的电化学透过(氧泵)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样品在氧气气氛中为一纯氧离子导体;1000℃时其氧离子电导率达到了0.12S·cm-1,明显高于相同条件下母体及La2Mo1.9Ga0.1O9-α的氧离子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Mo1.9Al0.1o9-α La2Mo2o9 离子导体 交流阻抗谱 浓差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外延薄膜YBa_2Cu_3O_(7-δ)的氧化过程研究
15
作者 李力 《湖北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5-38,41,共5页
通过比较磁控溅射 c取向优质外延膜 YBa2 Cu3O7-δ四周封铟和不封铟样品的低温进氧过程 ,发现氧不能扩散进入封铟样品 ,表明薄膜的自由表面阻碍氧扩散进入 .薄膜的氧化过程中存在两条氧原子流 :主要的氧原子流通过刃位错增强的点阵扩散 ... 通过比较磁控溅射 c取向优质外延膜 YBa2 Cu3O7-δ四周封铟和不封铟样品的低温进氧过程 ,发现氧不能扩散进入封铟样品 ,表明薄膜的自由表面阻碍氧扩散进入 .薄膜的氧化过程中存在两条氧原子流 :主要的氧原子流通过刃位错增强的点阵扩散 ;少量原子流是沿螺位错的螺旋面点阵扩散进入晶粒内 .封铟实验可以区分这两条氧原子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外延薄膜 扩散 YBa2CU3o7-Δ 化过程 原子流 封铟实验 复合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2-氯酚的厌氧污泥驯化及降解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皓 陈玲 +2 位作者 黄爱群 王虹 赵建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3-776,共4页
以降解2-氯酚(2-CP)的厌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驯化过程对污泥降解能力的影响,并采用多种指标全面评价驯化后污泥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经68d驯化,污泥对2000mg/LCOD和25mg/L2-CP的去除率均〉95%,2-CP的降解速率达0.3mg/(L... 以降解2-氯酚(2-CP)的厌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驯化过程对污泥降解能力的影响,并采用多种指标全面评价驯化后污泥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经68d驯化,污泥对2000mg/LCOD和25mg/L2-CP的去除率均〉95%,2-CP的降解速率达0.3mg/(L·h).对于浓度〈140mg/L的2-CP,降解速率随浓度增加而升高;浓度为200-300mg/L的2-CP,污泥能较快恢复降解能力,但不耐受600mg/L的2-CE2-CP厌氧降解产物包括苯酚、苯甲酸、正丁酸、乙酸、H2、C02和CH4-氯酚脱氯是整个降解环节中的限速步骤,速率仅为0.1mg/(gVS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酚 污泥 驯化 降解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N_2O控逸能力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的筛选鉴定 被引量:23
17
作者 尹明锐 汪苹 +2 位作者 刘健楠 王磊 李奥博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520,共6页
利用BTB平板培养基以及硝化-反硝化性能测定,从实验室驯化成熟的SBR反应器中筛选出3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其中WYLW1-6菌株的硝化-反硝化性能尤为突出,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和Biolog测定,该菌株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利用BTB平板培养基以及硝化-反硝化性能测定,从实验室驯化成熟的SBR反应器中筛选出3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其中WYLW1-6菌株的硝化-反硝化性能尤为突出,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和Biolog测定,该菌株属于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在摇瓶培养时,对该菌株设计L4(23)的正交试验,结果发现,菌株WYLW1-6投加到水中后启动迅速,且生长适应性强,优选条件下,其氨氮最大去除率可达95.21%.用发酵罐对其扩大培养测定N2O逸出量,表明该菌脱氮效果良好,NH4+-N去除率达到97.19%,TN去除率为96.63%,N2O逸出量为1.849 2 mg,其中N2O-N量为1.176 8 mg,N2O-N量占水中脱除TN量的0.598%.菌株WYLW1-6能够独立完成生物脱氮的全过程,高效脱氮的同时N2O逸出量低.该菌可用于构建一个低NO逸出的高效脱氮菌系,从而实现NO生物控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状芽孢杆菌 异养硝化-好反硝化 发酵罐 N2o生物控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厌氧/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新工艺处理制革废水 被引量:9
18
作者 聂丽君 钟华文 +4 位作者 周如金 林培喜 邓泽聪 赵美甜 林志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995-4003,共9页
针对制革废水高悬浮物含量、高有机物浓度及高色度的特点,采用混凝/厌氧/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新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研究,重点考察混凝预处理的反应条件(p H、投药量等)、生物反应器的启动策略,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 针对制革废水高悬浮物含量、高有机物浓度及高色度的特点,采用混凝/厌氧/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新工艺对其进行中试处理研究,重点考察混凝预处理的反应条件(p H、投药量等)、生物反应器的启动策略,以及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和水温等运行参数对制革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过程中p H为9.0~10.0,聚合氯化铝(PACl)投加量为350~450 mg·L^(-1)时,废水悬浮物浓度(SS)、色度、总铬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70.4%,73.9%,97.7%和37.9%;基于阶梯负荷启动策略,50 d左右完成联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启动,厌氧环节在HRT为20 h、水温30℃左右的条件下能够去除68.2%左右的COD;通过对兼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中DO分布的研究和HRT的优化,该单元的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7.7%和81.3%(HRT=6 h,DO=2.0~3.0 mg·L^(-1))。经过组合工艺的处理,系统出水各项主要指标(COD、NH4-N、SS、色度和总铬等)达到DB 44/26—2001一级排放标准,表明本文提出的新工艺在制革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混凝 折流板反应器 -好膜生物反应器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对2-氯酚厌氧降解及微生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皓 黄爱群 +2 位作者 陈玲 傅以刚 马鲁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研究了Cu2+、Cd2+、Ni2+对2-氯酚(2-CP)厌氧降解及其微生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冲击对连续流厌氧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为Cu2+>Ni2+>Cd2+;300mg/L重金属冲击使系统降解率低于30%,需驯化40d左右才能恢复,其中受N... 研究了Cu2+、Cd2+、Ni2+对2-氯酚(2-CP)厌氧降解及其微生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冲击对连续流厌氧系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为Cu2+>Ni2+>Cd2+;300mg/L重金属冲击使系统降解率低于30%,需驯化40d左右才能恢复,其中受Ni冲击的体系恢复较快;不同浓度金属离子对2-CP间歇降解系统的抑制作用同样为Cu2+>Ni2+>Cd2+;低浓度重金属离子的驯化能提高污泥对重金属的抗性,驯化后300mg/LCu2+和Ni2+对降解速率的抑制均降低了45%左右.重金属对厌氧体系的抑制作用和对厌氧污泥微生态结构的影响之间具有很大相关性,厌氧微生态结构受Cu2+冲击后影响最大,受Ni2+影响后恢复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毒性 2-氯酚 恢复性驯化 金属离子驯化 降解速率 微生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三氯酚 被引量:7
20
作者 谢治民 李建华 +1 位作者 王海洋 戴友芝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采用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三氯酚(2,4,6-TCP)。在初始pH7.0、Fe加入量10.0g/L、以甲酸钠为碳源的条件下,2,4,6-TCP降解效果最好。采用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TCP,比单独采用Fe或厌氧微生物体系具有明显的效果,运行60h后2,4,... 采用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三氯酚(2,4,6-TCP)。在初始pH7.0、Fe加入量10.0g/L、以甲酸钠为碳源的条件下,2,4,6-TCP降解效果最好。采用Fe-厌氧微生物体系降解2,4,6-TCP,比单独采用Fe或厌氧微生物体系具有明显的效果,运行60h后2,4,6-TCP开始降解,108h后2,4,6-TCP降解完全。添加2-溴乙烷磺酸盐可抑制产甲烷菌的活性,能有效促进2,4,6-TCP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三氯酚 生物 降解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