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流向上小流道加热管内超临界CO_(2)的压降特性
1
作者 王磊 曹雄金 +2 位作者 罗凯 王艳 费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0-843,共14页
针对不同流动方向上超临界CO_(2)流体在小流道加热管径为0.75mm内的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动(水平流动、垂直向上流动以及垂直向下流动)方向上,实验总压降、摩擦压降以及加速度压降均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针对不同流动方向上超临界CO_(2)流体在小流道加热管径为0.75mm内的压降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动(水平流动、垂直向上流动以及垂直向下流动)方向上,实验总压降、摩擦压降以及加速度压降均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减小,而随着质量流量的增大、加热功率以及进口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然而,在垂直流动方向上重力压降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以及质量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但随着加热功率以及进口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当系统压力、质量流量、加热功率以及进口温度保持恒定时,不同流动方向上超临界CO_(2)流体的摩擦压降均在实验总压降中所占有的比例最大,而重力压降在实验总压降中所占有的比例最小。通过两种测试管径的压降数据比较可知,超临界CO_(2)流体在不同流动方向上实验总压降的变化趋势始终保持一致,并且小管径的实验总压降远大于大管径的实验总压降,从而说明测试管径的尺寸大小对实验总压降的变化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不同流动方向 压降 摩擦压降 加速度压降 重力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和改性PVDF膜相分离结构协同作用下逆流微细通道压降特性
2
作者 罗小平 贾梦帆 李世珍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6-659,共14页
为解决微通道两相流传热过程中相变导致体积急剧膨胀,引发的流速不均、压降波动、局部过热等问题,本文对有无电场作用下不同相分离透气孔密度的逆流微细通道(PSP00型、PSP04型、PSP06型、PSP10型)内流动沸腾两相压降进行了研究,引入性... 为解决微通道两相流传热过程中相变导致体积急剧膨胀,引发的流速不均、压降波动、局部过热等问题,本文对有无电场作用下不同相分离透气孔密度的逆流微细通道(PSP00型、PSP04型、PSP06型、PSP10型)内流动沸腾两相压降进行了研究,引入性能评估指标(PEC)对不同电压(0、200V、400V、600V)作用下有无相分离结构的逆流微通道的综合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高速摄影仪对通道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引入了受限气泡长径比变化率来分析通道内受限气泡的生长行为。研究结果发现,相分离结构透气孔密度越大,通道内流动阻力和压降越小,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两相压降减小程度更加明显;施加电场会使通道内两相压降增大,但与相分离结构协同作用后的通道内两相压降相比,增加幅度减小,施加600V电压的有相分离结构的PSP10型通道较无相分离结构PSP00型通道两相压降降低了14.2%;电场和相分离结构均可使微细通道内受限气泡长径比减小,且相分离孔密度和电压越大,受限气泡长径比越小;单独电场、单独相分离结构以及电场与相分离结构复合作用均有利于提高微细通道的综合换热性能PEC,其中电场与相分离结构复合作用效果最好,且相分离结构透气孔密度和电压越大,PEC越大,电场和相分离结构(PSP10-600V)同时作用时的最大PEC为1.30,比单独电场(PSP00-600V)作用时的最大PEC提高了13.0%,比单独相分离结构(PSP10型)作用时的最大PEC提高了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微通道 改性PVDF膜 针状电极 压降 性能评估指标 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道油水两相润湿性与压降研究
3
作者 敬加强 王秋月 +1 位作者 孙杰 陈勇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0,共8页
油水两相流摩擦阻力的计算对于提高开采效率、优化管道设计及降低管道输送能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管道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会影响摩擦阻力的计算,有必要针对不同管材开展润湿性与压降的研究。基于自主设计搭建的环道装置,测量了页岩油在内... 油水两相流摩擦阻力的计算对于提高开采效率、优化管道设计及降低管道输送能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管道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会影响摩擦阻力的计算,有必要针对不同管材开展润湿性与压降的研究。基于自主设计搭建的环道装置,测量了页岩油在内径为50 mm碳钢管和聚四氟乙烯(PTFE)管的压降;利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环己醇等实验液体的表面张力、在2种管材的接触角,计算了管材的表面能,探究了材料表面润湿性影响因素;通过量纲分析和回归分析确定水平管内壁表面润湿性与摩擦阻力系数定量关系式。结果表明:同一流量下的碳钢管和PTFE管压降值不同,同一雷诺数下的摩擦阻力系数随接触角增大而减小;接触角随液体表面张力增大而增大,随固体材料表面能的增大而减小,随内聚力与粘附功差值减小而减小。修正后的碳钢管和PTFE管摩擦阻力系数拟合值相比理论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8.720 7%和1.605 5%,大幅提高了压降预测精度。油水两相润湿性与压降的研究对于降低开采能耗及提高管道输送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管道 油水两相 压降 润湿特性 接触角 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过滤过程滤芯压降特性
4
作者 杨云兰 常程 +5 位作者 冯艳丽 刘涛 金晶 王亚倩 刘俊杰 吴小林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6-415,共10页
为了深入研究天然气输送过程中气体净化用过滤分离元件的气-液-固三相过滤性能,采用等效填充密度及理论填充密度表征粉尘沉积特性的方法,探究了滤芯精度和粉尘粒径对含液及含尘过滤过程压降变化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洁净滤芯气-固过... 为了深入研究天然气输送过程中气体净化用过滤分离元件的气-液-固三相过滤性能,采用等效填充密度及理论填充密度表征粉尘沉积特性的方法,探究了滤芯精度和粉尘粒径对含液及含尘过滤过程压降变化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洁净滤芯气-固过滤过程,较小粒径粉尘更易堵塞滤材孔隙,导致在相同粉尘量沉积情况下滤芯压降增长速率增大,在相同时间内,同种滤芯的等效填充密度均高于理论填充密度,两者之间差异随着滤芯精度降低愈加显著;对于含液滤芯气-固过滤过程,滤芯压降随时间呈现线性增长,其压降增长速率随滤芯精度增高而增大,此过程等效填充密度和理论填充密度吻合性良好,平均偏差小于10%;对于含尘滤芯气-液过滤过程,滤芯压降首先在液体冲刷作用下逐渐降低,而后再次上升并最终达到稳定,在气-液过滤冲刷阶段,滤芯精度越低,滤材内粉尘结构越为松散,抗冲刷能力更弱,并且粉尘粒径增大将减缓压降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 压降 粉尘 液滴 滤芯 气溶胶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电流饱和压降法的结温在线监测电路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丰野 邓二平 +2 位作者 吴立信 郭祥彬 丁立健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1-213,共13页
结温在线监测对功率器件的高可靠性运行至关重要。在众多测量方法中,大电流饱和压降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在线结温测量方法。以理论推导为基础,阐述了大电流饱和压降法的结温计算原理,并总结了现有温度校准方法及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接... 结温在线监测对功率器件的高可靠性运行至关重要。在众多测量方法中,大电流饱和压降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在线结温测量方法。以理论推导为基础,阐述了大电流饱和压降法的结温计算原理,并总结了现有温度校准方法及数学模型的构建过程。接着,讨论了实际测试中饱和压降提取所面临的挑战,详细介绍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饱和压降提取电路,并对各电路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最后,基于以上讨论,对未来利用大电流饱和压降法进行结温在线监测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温监测 IGBT模块 导通压降监测 温度校准 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感器二次压降及负荷测试仪的校准工作解析
6
作者 郭志敏 赵玉富 +2 位作者 赵玉才 堵晶晶 陈俊伟 《变压器》 2025年第2期40-44,共5页
自JJF 1619-2017《互感器二次压降及负荷测试仪校准规范》颁布实施以来,实验室以其为依据校准互感器二次压降及负荷测试仪,总结了很多实验室校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互感器二次压降及负荷测试仪实际现场使用情况,提出了互感器二... 自JJF 1619-2017《互感器二次压降及负荷测试仪校准规范》颁布实施以来,实验室以其为依据校准互感器二次压降及负荷测试仪,总结了很多实验室校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互感器二次压降及负荷测试仪实际现场使用情况,提出了互感器二次压降负荷测试仪校准工作的见解,供广大从事互感器二次压降及负荷测试校准工作的技术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感器二次压降 负荷测试仪 校准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测试技术及改进措施
7
作者 徐新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039-042,共4页
电压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测量和保护设备,其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计量精度和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基于此,本文探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的测试技术原理、应用及优缺点。提出提高测量准确度、设置专用二次回... 电压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测量和保护设备,其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计量精度和保护动作的可靠性。基于此,本文探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的测试技术原理、应用及优缺点。提出提高测量准确度、设置专用二次回路、调整导线截面、利用电压补偿器和完善丈量线路工作模式等改进措施,展望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感器 二次回路 压降误差 测试技术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Q油田水平井段压降影响因素分析与验证
8
作者 高智梁 邢川衡 +3 位作者 李权 周日 欧阳雨薇 周洪艳 《天津科技》 2025年第2期38-40,44,共4页
基于公式推导和单因素影响计算,明确水平井段内摩阻导致的水平井段压降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油藏特征参数,对渤海Q油田不同产液规模、不同含水阶段的水平井段压降变化建立分析图版,并将水平井段压降与本井生产压差的比值定义为C值,进而结... 基于公式推导和单因素影响计算,明确水平井段内摩阻导致的水平井段压降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油藏特征参数,对渤海Q油田不同产液规模、不同含水阶段的水平井段压降变化建立分析图版,并将水平井段压降与本井生产压差的比值定义为C值,进而结合生产压差,对渤海Q油田单井措施潜力进行量化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对13口井实施大泵提液。结果表明,增油达403 t/d,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段压降 生产 量化预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降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以提高电能计量精度
9
作者 顾红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084-087,共4页
电压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进行电能计量的重要设备,其计量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电力消费的计量公正性。电压互感器计量二次回路中的压降对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有显著影响。本文探讨了电压互感器计量二次回路压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电压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进行电能计量的重要设备,其计量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电力消费的计量公正性。电压互感器计量二次回路中的压降对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有显著影响。本文探讨了电压互感器计量二次回路压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旨在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通过减少二次回路的电阻、优化接触电阻以及调整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等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压降并提高计量精度。本文还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提出了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电力行业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感器 计量二次回路 压降 电能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测试仪溯源方法研究及不确定度评定
10
作者 赵利 《电力系统装备》 2025年第1期90-92,共3页
文章分析了溯源理论,构建了误差测量模型,探讨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方法不仅为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测试仪的校准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对提升电力计量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互感器 二次压降测试仪 溯源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停泵压降数据的页岩气井单段裂缝参数反演——以长宁N209井区页岩气井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玉龙 崔乾晨 +3 位作者 高上钧 陈满 郑纯桃 张烈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2,共11页
水平井多级分段多簇压裂是页岩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准确评价缝网参数是开展压裂效果评估、压裂工艺优化和压后产能预测等工作的重要前提.传统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参数表征主要采用裂缝扩展模拟与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压裂施工停泵压降曲... 水平井多级分段多簇压裂是页岩气藏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准确评价缝网参数是开展压裂效果评估、压裂工艺优化和压后产能预测等工作的重要前提.传统页岩气井压裂裂缝参数表征主要采用裂缝扩展模拟与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压裂施工停泵压降曲线的信息挖掘与利用不足.采用数字滤波方法消除停泵压降数据的水锤波动,利用分形裂缝表征页岩气井压裂缝网,结合数值试井分析实现了单段裂缝参数反演,建立了一套基于停泵压降数据的缝网参数反演工作流程.该成果在长宁公司N209井区压裂井成功应用,并对裂缝参数评价结果与一体化压裂模拟和产气剖面测试等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停泵阶段压降数据的单段裂缝参数反演结果显著提升了参数解释精度,有助于揭示页岩气井段间产气能力差异的原因;气井产能与裂缝总长和裂缝表面积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利用广域电磁法确定的压裂改造体积,其中,早期日产气量与总缝长相关性最高;预计最终回收率与裂缝表面积相关性最高;缝网总长与单簇压裂液规模强线性相关,反映了长宁区块页岩气井压裂工艺2.0的技术先进性.获取页岩气井单段裂缝参数可为产能主控因素分析和压裂效果评价提供更加有效的分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 试井分析 页岩气井 裂缝参数反演 停泵压降 裂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气液比油井井筒压降实验及理论模型研究
12
作者 刘永辉 吴宁 +5 位作者 罗程程 周陈程 李楠 彭振华 代星 方正魁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3-899,共7页
深层、超深层油藏中普遍存在着高气液比油井,具有井筒压降大、流动规律复杂的特点。准确预测井筒压降、气体析出位置以及含气率等井筒流动参数对于油井停喷时机预测以及人工举升工艺设计至关重要。为此,文中开展了油-气-水三相流动规律... 深层、超深层油藏中普遍存在着高气液比油井,具有井筒压降大、流动规律复杂的特点。准确预测井筒压降、气体析出位置以及含气率等井筒流动参数对于油井停喷时机预测以及人工举升工艺设计至关重要。为此,文中开展了油-气-水三相流动规律模拟实验,分析了气流速、液流速、含水率和井斜角等参数对持液率的影响规律。基于实验结果分析低压实验与高压气井流动相似性,考虑压力变化对气相密度的影响,修正了气液相无因次准数,建立了新持液率计算模型,模型与实验结果相对百分误差和绝对百分误差仅为0.88%和12.50%。进而建立了高气液比油井井筒压降预测模型,采用47口油井现场实际生产测压数据验证新压降模型,结果表明新模型相对性能系数在所有评价模型中最低,仅为0.22,表明模型预测精度高,能够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液比 流动规律 井筒压降 持液率 流动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停泵压降数据的致密油储层改造效果评价方法
13
作者 段永伟 王翠翠 +3 位作者 于雪盟 刘洪霞 陈凯 朱旭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5期60-66,共7页
吉林油田致密油储层压后效果差异大,无法快速有效、低成本评价人工裂缝参数,解决压裂效果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G函数以及不稳定试井压降分析的基本理论,拓展其应用范围,提出基于主压停泵压降数据的压后效果定性定量评价方法,以致密油储... 吉林油田致密油储层压后效果差异大,无法快速有效、低成本评价人工裂缝参数,解决压裂效果认识不清的问题。利用G函数以及不稳定试井压降分析的基本理论,拓展其应用范围,提出基于主压停泵压降数据的压后效果定性定量评价方法,以致密油储层H197-48井其中两段为例,根据压降数据的G函数曲线形态判断裂缝复杂程度,利用主压停泵压降曲线定量解释技术对储层及裂缝关键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十一段和第十六段形成的裂缝均是复杂裂缝,两段裂缝条数均为4条,裂缝半长分别为134 m、186 m,第十六段储层改造效果优于第十一段,裂缝形态、裂缝条数、裂缝半长等结果与高频压力监测分析结果相符,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准确性。该压后效果评价方法,所需资料易获得,分析过程简便,成本低,解释结果可靠,可指导下步压裂方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储层 裂施工 后评价 停泵压降 G函数分析 裂缝形态 压降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的干线输气管道泄漏压降速率信号识别
14
作者 吴瑕 陈红环 +2 位作者 贾文龙 孙溢彬 任思波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126,共8页
为解决压缩机抽吸或截断阀截断形成的压降信号导致截断阀发生误关断,以及小孔泄漏因管道压降不显著导致截断阀不动作的问题,以某输气干线为对象建立仿真模型,获取压缩机抽吸、截断阀紧急截断及管道泄漏3类不同工况下的300组压降信号,根... 为解决压缩机抽吸或截断阀截断形成的压降信号导致截断阀发生误关断,以及小孔泄漏因管道压降不显著导致截断阀不动作的问题,以某输气干线为对象建立仿真模型,获取压缩机抽吸、截断阀紧急截断及管道泄漏3类不同工况下的300组压降信号,根据对点检测法计算出压降信号的压降速率值;以奇异值分解(SVD)法和极差归一化方法提取压降速率信号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法识别不同压降速率特征值信号,获取所对应的工况类型;针对SVM模型中的核函数参数与惩罚因子设置不合理,影响算法识别准确性的问题,采用教与学优化算法(TLBO)优化核函数参数与惩罚因子,建立干线输气管道泄漏信号智能识别的TLBO-SVM模型;应用该模型,分类识别该管道在3类工况下的300组模拟压降速率信号。结果表明:该模型对3类不同工况下压降速率信号的识别准确率为92.22%;对泄漏口径为50~125 mm,压降速率范围为0.01~0.07 MPa/min的小孔泄漏,识别准确率为96.67%。针对某干线管道的实际泄漏压降速率信号,TLBO-SVM识别到的准确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SVM) 干线输气管道 压降速率信号 泄漏力信号 截断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磁性纳米粒子稳定的稠油O/W型乳状液的流变性影响因素及管输压降预测模型
15
作者 孙娜娜 董红妹 +3 位作者 郭文豪 柳健 胡建波 靳爽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3-157,共15页
旨在探讨改性磁性纳米粒子质量分数、溶液酸碱度(pH)、油水比、NaCl浓度、搅拌速度以及乳化温度对稠油O/W型乳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Zeta电位、界面张力和油滴分布揭示了其作用机制。为了更深入且精确地分析以上因素对乳状液流... 旨在探讨改性磁性纳米粒子质量分数、溶液酸碱度(pH)、油水比、NaCl浓度、搅拌速度以及乳化温度对稠油O/W型乳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Zeta电位、界面张力和油滴分布揭示了其作用机制。为了更深入且精确地分析以上因素对乳状液流动特性的影响,开展了六因素三水平的正交流变实验,采用幂律流体压降公式计算了各组条件下单位管长压降,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一个适用于O/W型乳状液的管输压降预测模型。最后,使用Matlab软件对压降进行了最优解的求解。研究结果显示,油水比对乳状液流变特性影响最为显著,且改性磁性纳米粒子可以成功制备出油水比为8∶2的稠油O/W型乳状液。当改性磁性纳米粒子质量分数控制在0.07%,含油率维持在50.38%,NaCl浓度为0.12 mol/L,搅拌速度设置为664.10 r/min,且乳化温度保持在16.92℃时,该稠油O/W型乳状液的单位长度管输压降能达到最小值,即66.93Pa/m,该最优方案表明较低质量分数的改性磁性纳米粒子能在低温条件下实现稠油大幅度减阻输送。此外,通过实证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在严格的正交实验条件下展现出较好的管输压降预测能力,从而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来评估和优化稠油O/W型乳状液的输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聚合物 稠油O/W型乳状液 流变性 预测 压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停泵压降曲线的压裂窜扰效果定量评价--以吉木萨尔页岩油平台井为例
16
作者 王飞 董卓 +3 位作者 徐田录 陈璐 王政凯 李占杰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针对目前缺乏压裂窜扰效果定量评价方法的难题,创新提出一套基于停泵压降曲线的压裂窜扰效果诊断分析方法。结合井组拉链式压裂工艺,提出了4种典型窜扰模式下的停泵压降曲线,用以诊断压裂窜扰类型。选取吉木萨尔页岩油A平台6个典型压裂... 针对目前缺乏压裂窜扰效果定量评价方法的难题,创新提出一套基于停泵压降曲线的压裂窜扰效果诊断分析方法。结合井组拉链式压裂工艺,提出了4种典型窜扰模式下的停泵压降曲线,用以诊断压裂窜扰类型。选取吉木萨尔页岩油A平台6个典型压裂窜扰段开展实例应用,通过与微地震监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压降试井解释方法对吉木萨尔“新井组内部压窜”和“新老井间压窜”两种典型的停泵压降曲线开展拟合分析,反演解释缝网参数。解释结果表明,新井组内部压窜使主次裂缝的改造效果均受到影响,具体影响效果因窜扰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新老井间压窜主要影响主裂缝的改造效果,导致缝网由“长宽”向“短窄”转变,有效体积降低28%,整体改造效果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页岩油 平台井组 裂窜扰 停泵压降曲线 试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SDPF催化剂涂覆策略对NO_(x)排放特性和压降影响的仿真研究
17
作者 谭丕强 杨晨晖 +2 位作者 段立爽 王梓桐 楼狄明 《内燃机》 2024年第5期9-17,共9页
为了满足日益强化的排放法规指标要求,柴油发动机业界开发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捕集技术(SDPF)。SDPF将SCR催化剂涂覆在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PF)载体上,通过催化还原过程,可以同时减少柴油机发动机排气中的氮氧化物(NO_(x))和颗粒物(PM),也解... 为了满足日益强化的排放法规指标要求,柴油发动机业界开发了选择性催化还原捕集技术(SDPF)。SDPF将SCR催化剂涂覆在壁流式颗粒捕集器(DPF)载体上,通过催化还原过程,可以同时减少柴油机发动机排气中的氮氧化物(NO_(x))和颗粒物(PM),也解决了SCR原理中发动机排气门导致的温度过低排放控制困难的问题,可以显著改善冷启动下的NO_(x)排放。本文建立了一个仿真模型,并基于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标定,研究了SDPF催化剂不同的涂覆策略——催化剂涂覆量和催化剂涂覆比例,对柴油机排放性能和压降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SDPF的压降随着催化剂涂覆量和涂覆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过量的催化剂涂层导致的压降过高会使NO_(x)转化效率下降;当催化剂涂覆量达到70g/L时, NO_(x)的转化效率最高;发动机处于低负荷工况时,当催化剂涂覆比例高于60%左右时, NO_(x)转化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发动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捕集技术 催化剂涂覆 排放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绕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压降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硕磊 代玉强 +1 位作者 张伟健 徐琴琴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54,共6页
针对装填不同形状颗粒的缠绕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建立颗粒床层的物理模型,通过CFD-DEM(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法)耦合模拟的方法,探究颗粒形状和缠绕管结构参数对床层空隙率、流体分布的影响,利用缠绕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实验台对高雷诺数单相... 针对装填不同形状颗粒的缠绕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建立颗粒床层的物理模型,通过CFD-DEM(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元法)耦合模拟的方法,探究颗粒形状和缠绕管结构参数对床层空隙率、流体分布的影响,利用缠绕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实验台对高雷诺数单相流动状态下的压降进行精确测量。结果表明:缠绕管螺距、层间距越小,床层空隙率越大,管径的变化对空隙率几乎没有影响。球形颗粒床层的流场分布差异较大,圆柱、棱柱颗粒床层流体分布均匀性依次改善。球形颗粒的CFD-DEM耦合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但是非球形颗粒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存在一定误差。对多种压降预测公式进行对比,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对常用的Ergun公式、Nemec-Levec公式进行常系数项修正来准确预测压降,研究结果可为缠绕管式固定床反应器设计和压降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填充床 空隙率 数值模拟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亚临界流体在反流式特斯拉阀中的压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家百 兰忠 马学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3-713,共11页
超/亚临界流体急速泄压过程具有显著的节流膨胀效应,导致流动过程气液相变强度较常规两相流过程存在明显差别。针对这个问题,构建了流动过程分段节流膨胀模型,引入状态方程计算等焓过程的温度变化及相应产生的相变源,并耦合入流动相变方... 超/亚临界流体急速泄压过程具有显著的节流膨胀效应,导致流动过程气液相变强度较常规两相流过程存在明显差别。针对这个问题,构建了流动过程分段节流膨胀模型,引入状态方程计算等焓过程的温度变化及相应产生的相变源,并耦合入流动相变方程,使数值模拟结果更符合迅速泄压过程的流动相变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反流式特斯拉阀结构作为泄压部件的概念,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综合考虑案例工况、流速、降压效果、加工特性等因素,该反流特斯拉阀降压部件的优化参数:水力直径为10 mm、阀的半圆半径为20 mm、阀角为4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膨胀效应 特斯拉阀 压降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导通压降的大容量IGBT模块结温观测与误差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凯 王振 +3 位作者 严喜林 李文骁 胡剑生 刘平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7,共11页
压接式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PP-IGBT(press-pack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模块因其优越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广泛应用于柔性直流换流阀等大功率应用场景。IGBT芯片结温的准确观测对于其运行状态的监测与剩余寿命的评估都非常重... 压接式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PP-IGBT(press-pack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模块因其优越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广泛应用于柔性直流换流阀等大功率应用场景。IGBT芯片结温的准确观测对于其运行状态的监测与剩余寿命的评估都非常重要。已有结温观测方法多是针对键合引线式IGBT,未考虑到压接式模块的特性,无法直接应用。首先,针对大容量换流阀中的压接式IGBT,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模块导通压降与结温标定方法,并对结温在线估计的误差进行了全面分析。然后,基于ABB公司5SNA 3000K452300压接式IGBT模块(4500 V,3000 A)设计了结温标定方案,包括实验电路、温度标定范围选择、结温控制方式、测量电路及标定实验步骤。最后,基于脉冲测试平台,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结温标定与观测方案有效,结温观测误差在±5℃以内,且能适用压接式IGBT模块存在差异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式IGBT 结温标定实验 热敏电参数 导通压降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