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层水平卸荷拱的形成条件 被引量:33
1
作者 叶晓明 孟凡涛 许年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5-748,共4页
分析了边坡柱板支挡体系中水平卸荷拱形成的条件,导出了水平卸荷拱的形成与柱宽、柱间距、土层参数c和(?)值、柱与土的摩擦系数、水平推力之间的关系,为设计人员提供了确定柱间距与柱宽的定量计算方法,经过初步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边坡 支护 土层 水平卸荷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压力与位移非线性关系的基坑卸荷拱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明健 汤连生 胡伟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31,共5页
现有关于卸荷拱的研究,基本上都没有考虑土压力随位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一实际。首先,根据土压力随位移的非线性变化规律以及各个区域不同程度的变形,把卸荷拱周围的土压力差简化成前后为均匀分布、左右呈三角形分布的荷载形式,并对卸... 现有关于卸荷拱的研究,基本上都没有考虑土压力随位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一实际。首先,根据土压力随位移的非线性变化规律以及各个区域不同程度的变形,把卸荷拱周围的土压力差简化成前后为均匀分布、左右呈三角形分布的荷载形式,并对卸荷拱在此压力差作用下的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推出了卸荷拱和平衡拱的轴线方程、跨度和矢高的计算表达式。最后,结合所划分的坑周变形区域和显著性影响范围(AIR)的定义,分析了坑周土体的弹塑性变形量随变形范围变化的累积关系,并得到了卸荷拱周围土压力差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卸荷拱 土压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体等级和隧道跨度耦合影响的卸荷拱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大鹏 崔传安 +2 位作者 甄树新 董鑫 姜万春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82,共9页
以直墙拱顶隧道为模型,取隧道顶部至地表路径为分析对象,通过路径上最大主应力曲线判定出卸荷拱内、外边界点,从而可以确定岩体中卸荷拱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隧道拱顶矢高对卸荷拱的影响情况,研究了岩体等级及隧道跨度对卸荷拱内、... 以直墙拱顶隧道为模型,取隧道顶部至地表路径为分析对象,通过路径上最大主应力曲线判定出卸荷拱内、外边界点,从而可以确定岩体中卸荷拱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隧道拱顶矢高对卸荷拱的影响情况,研究了岩体等级及隧道跨度对卸荷拱内、外边界点及临界成拱埋深的耦合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直墙拱顶隧道,当隧道拱顶高跨比小于0.5时,拱顶矢高的变化对卸荷拱基本无影响;卸荷拱内边界点至隧道顶部距离随岩体等级的提高、隧道跨度的增大而增大;外边界点至隧道顶部距离随岩体等级的提高而减小,随隧道跨度的增大而增大;临界成拱埋深基本不受岩体等级的影响,但随隧道跨度的增大而增大;拟合得到了内、外边界点及临界成拱埋深的计算公式;通过该计算公式可以判断出隧道上部岩体中卸荷拱的范围,卸荷拱拱体厚度为卸荷拱区域岩体厚度的1/3,且随岩体等级的提高而减小,随隧道跨度的增大而增大。所得结论可为岩体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墙顶隧道 岩体等级 隧道跨度 耦合影响 卸荷拱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拱承载力计算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夏志成 凡甘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12期178-179,182,共3页
岩体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承载能力,可以将洞室顶部的荷载向洞室的两边传递,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会形成一种自承载结构“卸荷拱”。现有的运用于计算卸荷拱承载力的公式是基于合理拱轴线的基本假设进行推导的。由于岩体的实际受力情况并非是其... 岩体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承载能力,可以将洞室顶部的荷载向洞室的两边传递,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会形成一种自承载结构“卸荷拱”。现有的运用于计算卸荷拱承载力的公式是基于合理拱轴线的基本假设进行推导的。由于岩体的实际受力情况并非是其假设的受到均布荷载的作用,而是随着岩体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运用列格氏悬链线方程代替以往的合理拱轴线方程,推求卸荷拱承载力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拱 悬链线方程 承载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氏卸荷拱理论在治理隧道塌方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高攀科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1年第4期50-51,59,共3页
通过对普氏卸荷拱理论的介绍及其在治理某隧道塌方中的成功应用,认为在治理塌方事故时,应同时对塌穴下方侧墙和拱顶围岩进行有效支护,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 普氏卸荷拱 隧道 塌方 侧墙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拱”理论在地下人防工程稳定分析的应用
6
作者 刘鹏 《安徽建筑》 2007年第4期90-91,共2页
通过对三门峡市区地下人防工程的分布及规模进行调查分析,在取得可靠参数的情况下,经过"卸荷拱"理论严格计算、分析,确定地下人防工程处于稳定状态。决定采用预钻孔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基础形式为扩展基础,2年来的... 通过对三门峡市区地下人防工程的分布及规模进行调查分析,在取得可靠参数的情况下,经过"卸荷拱"理论严格计算、分析,确定地下人防工程处于稳定状态。决定采用预钻孔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基础形式为扩展基础,2年来的运行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拱 预钻孔 湿陷性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拱”理论在地下人防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小荣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7年第12期56-57,共2页
通过对地下人防工程的分布及规模进行调查分析,在取得可靠参数的情况下,经过严格计算,分析,确定地下人防工程处于稳定状态。决定采用预钻孔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基础形式为扩展基础,两年来的运行状况良好。
关键词 预钻孔 卸荷拱 湿陷性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卸荷拱理论在地下防空洞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贾尚星 付强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年第4期388-390,共3页
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用卸荷拱理论对地下防空洞稳定性进行评价。按浅埋和深埋两种情况分别计算作用于防空洞结构上的荷载。该方法直观,计算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卸荷拱理论 地下防空洞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直埋供热管道基于卸荷拱理论的有效埋深
9
作者 王双印 《区域供热》 2021年第4期143-148,共6页
直埋供热管道在考虑土壤荷载因素时,国内做法一般取全部土层厚度重量作为管道顶部所受竖向土压力。按照普氏卸荷拱理论,当管道达到一定埋深时,管顶土层将形成卸荷拱,此时管道上部土压力小于全覆土压力。采用普氏理论计算不同管径下供热... 直埋供热管道在考虑土壤荷载因素时,国内做法一般取全部土层厚度重量作为管道顶部所受竖向土压力。按照普氏卸荷拱理论,当管道达到一定埋深时,管顶土层将形成卸荷拱,此时管道上部土压力小于全覆土压力。采用普氏理论计算不同管径下供热管道的卸荷拱高度,合理确定供热管道的有效埋深,并作为供热系统设计的考虑因素,其计算结果可以降低管道的摩擦力和轴向应力,提高供热管道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埋 供热管道 卸荷拱 有效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敞开类顶管的卸荷拱条件估算
10
作者 薛国琴 张凯 +3 位作者 杨万精 张建春 施文鑫 朱书勤 《陕西建筑》 2021年第5期91-92,共2页
敞开类顶管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的特点,在西安地区黄土、粉质粘土及古土壤中,覆土厚度达到一定条件时,就会形成卸荷拱,形成卸荷拱才能采用敞开类顶管。本文旨在通过卸荷拱计算方法研究和计算实例,为顶管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顶管 卸荷拱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氏卸荷拱理论在某人防工程中的应用
11
作者 盛红星 《安徽地质》 2005年第3期223-224,共2页
人防荷载计算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建筑的设计是否安全,投资是否经济;本文通过实例,阐述了普氏卸荷拱理论在人防计算中的应用,从而给出了对人防的最佳处理方案.
关键词 卸荷拱 荷载 基底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卸荷拱理论的讨论及改进
12
作者 王安宝 张子寒 +2 位作者 李引 王武 邓国强 《防护工程》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卸荷拱理论是当前地下防护工程结构常用的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中发现该理论从假设到计算模型尚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例如,在计算弯曲受压破坏时的承载力偏高,剪切破坏时的承载力偏低等等,需要进行完善和修正。采用变截面抛物线... 卸荷拱理论是当前地下防护工程结构常用的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中发现该理论从假设到计算模型尚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例如,在计算弯曲受压破坏时的承载力偏高,剪切破坏时的承载力偏低等等,需要进行完善和修正。采用变截面抛物线拱承载模型来表征岩石过梁弯曲受压产生的面力效应,用坑道侧壁临界面直剪破坏模型来表征岩石深梁剪切破坏。计算结果表明,该改进模型较好地适应了防护工程静荷段和动荷段一体化设计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被覆 卸荷拱理论 下限定理 直剪破坏
原文传递
利用卸荷拱理论对地基中防空洞进行评价和处理 被引量:10
13
作者 彭柏兴 《勘察科学技术》 1999年第6期25-27,31,共4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卸荷拱理论。通过工程实例对它在建筑地基中防空洞的评价和处理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卸荷拱 防空洞 地基评价 地基处理 建筑
原文传递
基于卸荷拱理论的岩溶地基坍塌平衡法的改进
14
作者 肖圣磊 朱杰勇 +1 位作者 姚美良 王旭 《价值工程》 2016年第35期122-124,共3页
通过阐述半定量评价方法中的坍塌平衡法的原理,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该不足,引入卸荷拱理论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力学模型;该力学模型比原始力学模型更加准确地接近实际状态;重新推导了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理论公式,同时提出了判定... 通过阐述半定量评价方法中的坍塌平衡法的原理,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该不足,引入卸荷拱理论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力学模型;该力学模型比原始力学模型更加准确地接近实际状态;重新推导了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理论公式,同时提出了判定岩溶地基的稳定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基 坍塌平衡 卸荷拱 力学模型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拱卸荷效应对过梁承载力影响分析
15
作者 李维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7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都存在过梁的设计,由于过梁上部的砌体向过梁传递荷载过程中砌体现应力扩散现象,砌体内部应力形成内拱状向下传递现象,从而导致过梁上部荷载卸减,影响过梁的荷载等级、承载力及过梁位置、跨度等因素。
关键词 过梁 卸荷 承载力 应力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室围岩的卸荷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金林 胡志宇 严利咏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5年第4期81-82,共2页
介绍了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的传统理论及卸荷分析方法。由于不同于加载条件,岩体在卸荷条件下的应力路径不同,分析方法也应不同。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卸荷拱理论。
关键词 地下洞室 稳定性分析 卸荷 卸荷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剪强度理论下土质隧道自然成拱的最小埋深研究
17
作者 李腾飞 陈秋南 +1 位作者 马晓朋 赵柳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78-80,共3页
对于计算土质隧道的成拱埋深问题,普遍都是基于Mohr-Coulomb强度理论下的求解,但是,由于其理论仅仅只考虑了大小主应力的影响,而忽略了中间应力,因此,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而双剪强度理论则弥补了Mohr-Coulomb强度理论的缺陷,考... 对于计算土质隧道的成拱埋深问题,普遍都是基于Mohr-Coulomb强度理论下的求解,但是,由于其理论仅仅只考虑了大小主应力的影响,而忽略了中间应力,因此,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而双剪强度理论则弥补了Mohr-Coulomb强度理论的缺陷,考虑了中间应力的影响,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并将两者用于实际工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双剪强度理论计算的成拱埋深临界值小于MohrConlmb强度理论计算的成拱埋深临界,计算结果更为精确,用于设计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隧道 双减强度理论 隧道埋深 卸荷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拱效应抗滑桩桩间挡土板土压力计算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飞达 刘增荣 陈小三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1年第12期40-42,共3页
从抗滑桩桩间土体的土拱效应出发,利用普氏卸荷拱理论推导出抗滑桩桩间土体成拱卸荷后抗滑桩桩间挡土板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其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 挡土板 效应 普氏卸荷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承载力较差地基高填土拱涵基础设计与简单计算
19
作者 孔沛 李文刚 《山东交通科技》 2001年第2期36-37,共2页
结合济南绕城南高速公路南段拱涵的基础设计,由实例介绍通过改变拱涵的基础形式而达到地基容许承载力的方法。
关键词 高填土 卸荷拱 整体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箱涵中覆土对箱涵的影响
20
作者 陈晨 郑文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035-039,共5页
主要对箱涵顶板压力受高填方箱涵覆土影响的研究。首先对高填方箱涵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涵体覆土进行涵顶压力监测及沉降量监测试验数据分析,建立模型对比高填方箱涵实际数据,通过土柱压力法对上述数据进行不稳定“卸荷拱”讨... 主要对箱涵顶板压力受高填方箱涵覆土影响的研究。首先对高填方箱涵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针对涵体覆土进行涵顶压力监测及沉降量监测试验数据分析,建立模型对比高填方箱涵实际数据,通过土柱压力法对上述数据进行不稳定“卸荷拱”讨论。最后总结了高填方覆土对箱涵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高填方箱涵覆土对涵顶压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高覆土箱涵的研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箱涵 高覆土 卸荷拱 沉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