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文 刘墨言 +8 位作者 岳少杰 高红梅 陶子荣 岳丽青 周阳 许景灿 李淇淋 胡蓉 刘玲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2期1771-1776,共6页
目的:帮助危重早产儿尽早康复,提高危重早产儿护理质量。方法:医院新生儿科联合医院感染控制科、产科、医务社会工作部等部门,通过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制定工作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等综合措施,探索建立了危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案并应... 目的:帮助危重早产儿尽早康复,提高危重早产儿护理质量。方法:医院新生儿科联合医院感染控制科、产科、医务社会工作部等部门,通过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制定工作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等综合措施,探索建立了危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案并应用于临床。结果:该方案的构建和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早产儿生长发育及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交流。结论:该方案的应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目前已在湖南省内47家医联体单位开展,并推广至全国多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危重早产儿 多学科合作 医联体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营养性吸吮在促进危重早产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栗红 胡晶 +2 位作者 阴怀清 武师润 阴崇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0期1855-1856,共2页
非营养性吸吮主要是针对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新生儿,在胃管喂养时给予吸吮无孔橡皮奶头,是一种辅助新生儿喂养方式。由于早产新生儿体质量过低,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经口喂养困难,易出现胃肠不耐受等情况[1]。据相关研究表明,采用非... 非营养性吸吮主要是针对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新生儿,在胃管喂养时给予吸吮无孔橡皮奶头,是一种辅助新生儿喂养方式。由于早产新生儿体质量过低,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经口喂养困难,易出现胃肠不耐受等情况[1]。据相关研究表明,采用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刺激早产新生儿口腔迷走神经,调节胃肠激素水平,促进胃肠发育[2]。为此,本次我院将非营养性吸吮在促进危重早产新生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养性吸吮 危重早产儿 生长发育 胃肠激素水平 早产新生儿 经口喂养 胃管喂养 喂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早产儿的转运护理与结局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红利 李黎明 高峰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9期825-827,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在危重早产儿转运中的临床意义,为新生儿转运提供指导。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转运的危重早产儿98例设为观察组,我院在建立新生儿转运系统之前,经基层医院或家属自行转运的112例早产儿设为对照组。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在危重早产儿转运中的临床意义,为新生儿转运提供指导。方法将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转运的危重早产儿98例设为观察组,我院在建立新生儿转运系统之前,经基层医院或家属自行转运的112例早产儿设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生儿专用救护车及转运设备,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专业转运组,对危重早产儿进行转运前准备、转运中与转运后的持续护理。结果在积极有效的救护下,观察组共转运98例危重早产儿,途中无1例死亡,转运成功率100%,抢救成功率97.96%;对照组转运成功率84.82%,抢救成功率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2年,观察组的生长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业的转运救护团队对危重早产儿进行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在转运途中对患儿病情严密、持续地监护,极大程度地保证了新生儿转运的安全性,对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与后遗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早产儿 院前转运 持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肠道外营养药在危重早产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洪少贤 赖昌护 卓志强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 :应用全胃肠道外营养 (TPN)抢救危重早产儿。方法 :3 0例危重早产儿采用以葡萄糖、5 %复合氨基酸、2 0 %中 长脂肪乳剂、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混合的营养液用输液泵经周围静脉 2 4h均匀泵入 ,早产儿出生后 2~ 7d应用 ,持... 目的 :应用全胃肠道外营养 (TPN)抢救危重早产儿。方法 :3 0例危重早产儿采用以葡萄糖、5 %复合氨基酸、2 0 %中 长脂肪乳剂、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混合的营养液用输液泵经周围静脉 2 4h均匀泵入 ,早产儿出生后 2~ 7d应用 ,持续 5~ 2 8d。结果 :3 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 ,5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减少脂肪乳剂后恢复正常。结论 :TPN应用于早产儿疗效好 ,副作用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胃肠道外营养药 TPN 全胃肠道外营养药 危重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早产儿经股静脉行PICC置管的护理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兵 张博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43-44,共2页
对5例患儿实施经股静脉置入PICC导管至下腔静脉。结果5例患儿穿刺均成功,治疗过程导管通畅,无并发症发生。提出对于上肢静脉条件差的早产儿可经股静脉置入PICC进行长期输液治疗。
关键词 危重早产儿 股静脉 PICC置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后动脉置管行有创血压监测在危重早产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自珍 柯艳 +1 位作者 张幸 董建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4期1225-1226,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对早产儿穿刺成功率更高、安全且并发症较少的动脉穿刺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路径。[方法]对我科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104例危重早产儿随机分为胫后动脉组(n=37)、桡动脉组(n=34)、股动脉组(n=33),对3组病例进行分析,并对... [目的]探索一种对早产儿穿刺成功率更高、安全且并发症较少的动脉穿刺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路径。[方法]对我科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104例危重早产儿随机分为胫后动脉组(n=37)、桡动脉组(n=34)、股动脉组(n=33),对3组病例进行分析,并对临床穿刺置管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胫后动脉组与桡动脉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股动脉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胫后动脉组留置时间与桡动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胫后动脉组与桡动脉组、股动脉组护理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胫后动脉穿刺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早产儿 胫后动脉 有创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早产儿脐静脉插管与PICC连续应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卓瑞燕 陈晓欢 +1 位作者 刘宁宁 王瑭颖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50-151,共2页
危重早产儿是指出生时即需要抢救的早产儿,出生时常需要进行新生儿复苏,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合并各种并发症,需长时间经静脉输注药物及各种营养物质,由于新生儿浅表静脉较细,长时间输入可因药物浸润和外渗导致医源性皮肤损伤,导致输入... 危重早产儿是指出生时即需要抢救的早产儿,出生时常需要进行新生儿复苏,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合并各种并发症,需长时间经静脉输注药物及各种营养物质,由于新生儿浅表静脉较细,长时间输入可因药物浸润和外渗导致医源性皮肤损伤,导致输入液体渗透压受限等缺陷[1].脐静脉插管为深静脉插管,保留时间最长不超过14 d[2].目前,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er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安全、可靠、耐高渗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为探索危重早产儿的静脉输液的有效方式,我科采用脐静脉插管与PICC连续应用方法,并与单独采用PICC的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早产儿 脐静脉插管 PICC 临床观察 连续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静脉输注药物 医源性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静脉营养支持在危重早产儿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平鹦 宋韶鸣 +2 位作者 许植之 曹慧娟 杨伯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5年第1期52-54,共3页
本文报告了外周静脉营养支持在危重早产儿的应用,重点观察了营养支持对营养和代谢的影响。70例早产儿分成两组,35例为营养支持组,另35例为对照组。结果显示,10天的营养支持能够维持体重及血浆白蛋白,增加血清纤维连接蛋白... 本文报告了外周静脉营养支持在危重早产儿的应用,重点观察了营养支持对营养和代谢的影响。70例早产儿分成两组,35例为营养支持组,另35例为对照组。结果显示,10天的营养支持能够维持体重及血浆白蛋白,增加血清纤维连接蛋白,减少负氮平衡和尿中3-甲基组氨酸排出量。对营养支持组血清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升高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提出营养支持对危重早产儿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外周静脉 危重早产儿 静脉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对危重早产儿伴胃肠功能障碍早期使用微量喂养和益生菌补充的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吕晓丹 张丹 +2 位作者 谢映梅 张莉 刘巧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9期58-58,61,共2页
目的探究对于胃肠功能出现障碍的危重型早产儿在早期进行微量喂养以及补充益生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到我院救治的胃肠功能出现障碍的危重型早产儿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时间里开始... 目的探究对于胃肠功能出现障碍的危重型早产儿在早期进行微量喂养以及补充益生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到我院救治的胃肠功能出现障碍的危重型早产儿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时间里开始喂养,研究组患儿则在早期进行微量喂养的同时补充适量的益生菌,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患儿出生后1 d里两组患者的胃动素与胃泌素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出生后7 d和14 d研究组患儿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临床体征改善时间上研究组所用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合并征的发生情况,研究组患儿的发病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肠功能出现障碍的危重早产患儿在早期给予合理的微量喂养及适量补充益生菌可很好的促进患儿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有效控制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病情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早产儿 胃肠功能障碍 微量喂养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外营养在危重早产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创 柯桦 《安徽医学》 2004年第6期483-484,共2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外营养对危重早产儿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采用“全合一”营养液的方法 ,对 3 0例危重早产儿应用胃肠道外营养进行观察 ,并监测其电解质、BUN、肝功能。结果  3 0例危重早产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 ,全部病例电解质、... 目的 探讨胃肠道外营养对危重早产儿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采用“全合一”营养液的方法 ,对 3 0例危重早产儿应用胃肠道外营养进行观察 ,并监测其电解质、BUN、肝功能。结果  3 0例危重早产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增加 ,全部病例电解质、BUN、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 ,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胃肠道外营养可促进危重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增加体重 ,提高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外营养 危重早产儿 营养液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玉芹 崔珊 戍俊陶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6期1125-1125,共1页
目的观察探讨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危重早产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6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对照组不给予静脉... 目的观察探讨危重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危重早产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6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对照组不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体质量增长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危重早产儿早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可显著减少NEC发生,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早产儿 静脉营养支持疗法 NEC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冰冻血浆治疗危重早产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毛庆东 《安徽医学》 2007年第3期246-247,共2页
目的评估新鲜冰冻血浆治疗危重早产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5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的危重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25例未输注血浆的危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两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及围生期情况、母妊娠合并症差异无统... 目的评估新鲜冰冻血浆治疗危重早产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5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的危重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25例未输注血浆的危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两组的胎龄、出生体重及围生期情况、母妊娠合并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两组的感染情况、总住院天数、总医疗费用、死亡人数、治愈率等方面评价新鲜冰冻血浆治疗危重早产儿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感染率、总住院天数、死亡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医疗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鲜冰冻血浆治疗危重早产儿临床疗效较好,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冰冻血浆 危重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周围静脉胃肠道外营养治疗危重早产儿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祝伟 高胭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15期1499-1500,共2页
关键词 经周围静脉胃肠道外营养 治疗 危重早产儿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留置套管针在危重早产儿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晓燕 胡琼燕 《医学文选》 2003年第4期603-604,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留置套管针 危重早产儿 临床应用 护理 采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外源性脂肪对危重早产儿血脂及肝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宋韶鸣 刘海军 +1 位作者 吴玲 许植之 《江苏科技成果通报》 2000年第9期36-36,共1页
该研究在观察了危重早产儿不同剂量脂肪乳剂对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脂肪乳剂1~2g/kg·d时血脂无明显变化;3g/kg·d时血脂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应用脂肪乳剂时血清总胆红素下降速度减慢,尤以3g/kg·d时为... 该研究在观察了危重早产儿不同剂量脂肪乳剂对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脂肪乳剂1~2g/kg·d时血脂无明显变化;3g/kg·d时血脂比对照组显著升高;应用脂肪乳剂时血清总胆红素下降速度减慢,尤以3g/kg·d时为甚,且伴有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提出危重早产儿应用脂肪乳剂1~2g/kg·d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脂肪 危重早产儿 血脂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早产儿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护理研究
16
作者 潘丽怡 《智慧健康》 2020年第18期167-169,共3页
目的研究危重早产儿周围静脉全胃肠胃营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危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组和2组,各50例,对比患儿护理前后的各项指标、患儿护理治愈率及患儿护理满意度。结果... 目的研究危重早产儿周围静脉全胃肠胃营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危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组和2组,各50例,对比患儿护理前后的各项指标、患儿护理治愈率及患儿护理满意度。结果1组患儿护理前的各项指标与2组相比无差异(P>0.05),而护理后的各项指标对比中1组患儿护理效果明显好于2组(P<0.05),且1组患儿的护理显效率高于2组(P<0.05),同时1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2组(P<0.05)。结论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护理对危重早产儿护理工作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升患儿护理质量,也可以在患儿护理中,改善患儿护理指标,提升了患儿护理质量,在患儿护理治愈率及满意度的提升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而需要将该种护理方法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早产儿 周围静脉 全胃肠外营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肠道外营养在34例危重早产儿治疗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继明 张永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全胃肠道外营养对危重早产儿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对66例危重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一组34例采用全胃肠道外营养(TPN)治疗,另一组32例用部分胃肠道外营养(PPN)治疗,并在胃肠外营养时按常规进行监测。结果34例TPN组平均体重增长明... 目的探讨全胃肠道外营养对危重早产儿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对66例危重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一组34例采用全胃肠道外营养(TPN)治疗,另一组32例用部分胃肠道外营养(PPN)治疗,并在胃肠外营养时按常规进行监测。结果34例TPN组平均体重增长明显高于PPN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PPN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病例电解质、BUN、肝功能、血浆白蛋白及白蛋白等均在正常范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胃肠道外营养可帮助危重早产儿渡过难关,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肠道外营养药物(TPN) 部分胃肠道外营养药物(PPN) 危重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早产儿应激反应158例早期干预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相冬 王凤东 +7 位作者 朱炎杰 李宏图 金玉奇 汤明旭 武丽群 孙鹏 吴丽丽 王晓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977-978,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危重早产儿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与预后。方法 316例危重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干预组危重早产儿在应激反应发生前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控制糖速、糖浓度、合理应用抗生素、肠道益生菌和胃肠黏膜保护剂,监测危重...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治疗危重早产儿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与预后。方法 316例危重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干预组危重早产儿在应激反应发生前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控制糖速、糖浓度、合理应用抗生素、肠道益生菌和胃肠黏膜保护剂,监测危重症的进程。结果早期干预治疗后,与未早期干预组相比,可明显降低危重早产儿单纯应激性高血糖、单纯应激性溃疡以及同时出现两种应激反应的发生率(P均<0.05)。未早期干预组未给予任何干预治疗措施。结论危重早产儿应激反应,早期干预治疗后,明显降低应激反应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降低了危重早产儿的致残率、病死率,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早产儿 应激反应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剑飞 李惠玲 《医学综述》 2013年第5期867-870,共4页
危重早产儿由于器官功能发育不全,出生后往往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肠外营养支持主要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以及电解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的输注,... 危重早产儿由于器官功能发育不全,出生后往往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肠外营养支持主要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以及电解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的输注,输注途径主要包括经外周静脉输注和经中心静脉输注两大途径。现对危重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早产儿 肠外营养支持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早产儿早期干预预防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凤东 宋相冬 +2 位作者 金玉奇 汤明旭 李宏图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452-1453,共2页
目的:探讨危重早产儿早期综合干预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80例危重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早期干预组在没有出现应激反应前给予综合性干预治疗,对照组无干预措施,出现应激反应后给予... 目的:探讨危重早产儿早期综合干预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80例危重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早期干预组在没有出现应激反应前给予综合性干预治疗,对照组无干预措施,出现应激反应后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早期干预组出现应激反应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危重早产儿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对提高危重早产儿抢救的成功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早产儿 早期干预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