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干扰分析
1
作者 李颖 李静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382-385,共4页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使用频段为1965~1975MHz和2155~2165MHz,与我国已经在轨的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带仅间隔5MHz,本文针对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建立铁路5G-R用户终端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 铁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5G-R)使用频段为1965~1975MHz和2155~2165MHz,与我国已经在轨的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带仅间隔5MHz,本文针对两系统相互之间的兼容性进行了仿真。通过建立铁路5G-R用户终端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上行接收的干扰模型和5G-R基站对我国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下行地面移动终端接收的干扰模型,仿真分析了铁路5G-R对S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从而给出兼容使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5G-R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电磁兼容 邻带干扰 阻塞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浅析
2
作者 徐毅 侯光辉 +1 位作者 苗晓峰 王思月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7期1-3,共3页
本文分析了卫星移动通信产业相关概念、现状、发展的历程和趋势以及互联网卫星对行业的影响,以期为笔者所在公司制定战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地面设备制造 终端系统 传统GEO通信卫星 GEO HTS NGSO HTS LEO H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的信道特点及仿真模型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道省 甘仲民 +1 位作者 张邦宁 刘爱军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05-507,共3页
分析了卫星移动通信的信道特点,研究了信号经过卫星移动信道后幅度和相位分布,给出了实用的卫星移动信道仿真模型。对基本的BPSK调制信号在该模型中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得到了仿真结果。
关键词 卫星移动信道 衰落 仿真模型 卫星移动通信 电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接入方案 被引量:17
4
作者 凌翔 胡剑浩 吴诗其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5-58,共4页
在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 ,由于卫星和移动用户间的相对运动使得呼叫切换频繁发生 .为了降低星间切换请求到达率 ,减小系统切换开销 ,本文在距离优先接入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两种接入策略 :覆盖时间优先方案和仰角加权的覆盖时间优... 在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 ,由于卫星和移动用户间的相对运动使得呼叫切换频繁发生 .为了降低星间切换请求到达率 ,减小系统切换开销 ,本文在距离优先接入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两种接入策略 :覆盖时间优先方案和仰角加权的覆盖时间优先方案 .构造了非均匀分布全球话务密度模型 .并参照某实际系统参数 ,对不同接入方案准则下的全球话务服务进行了系统仿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话务模型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模型和误码率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英涛 郝川 +1 位作者 张中兆 张乃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2-30,共9页
在对卫星移动信道传输特性统计模型研究分类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卫星移动信道的部分阴影扩展模型。用试验和修正的方法给出了模型参数,得到的模型适用于非静止轨道变仰角信道,分析了非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窄带调制和宽带扩频调制的... 在对卫星移动信道传输特性统计模型研究分类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卫星移动信道的部分阴影扩展模型。用试验和修正的方法给出了模型参数,得到的模型适用于非静止轨道变仰角信道,分析了非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窄带调制和宽带扩频调制的误码率性能,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信道模型 误码率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用函数的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波束切换 被引量:5
6
作者 董燕 黄琳 +1 位作者 汪小燕 黄载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共4页
针对提供多种业务的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考虑不同的业务类型和呼叫类型,定义了基于效用函数的系统用户满意度,并用其度量系统服务质量;以最大化系统用户满意度为准则,给出了波束切换策略,建立了有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的求解结... 针对提供多种业务的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考虑不同的业务类型和呼叫类型,定义了基于效用函数的系统用户满意度,并用其度量系统服务质量;以最大化系统用户满意度为准则,给出了波束切换策略,建立了有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模型;该模型的求解结果决定了是否接受一个切换呼叫.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在保证系统服务质量要求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波束小区的切换掉话率,并且算法简单、信令负荷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波束切换 效用函数 非线性规划 掉话率 阻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星际链路的卫星移动通信网络性能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胡剑浩 吴诗其 李乐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65-68,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平均传输距离的中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际链路网络性能的分析方法 .根据三种不同的业务分布模型对繁 /简两种网络的信息过网时延和呼叫丢失率进行了分析 .通过增加网络中每个节点星际链路的数目可以改善网络...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平均传输距离的中 /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际链路网络性能的分析方法 .根据三种不同的业务分布模型对繁 /简两种网络的信息过网时延和呼叫丢失率进行了分析 .通过增加网络中每个节点星际链路的数目可以改善网络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中/低轨星座 星际链路 网络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SO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更新 郦苏丹 甘仲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8-154,共7页
研究利用IGSO星座提供卫星移动通信业务所涉及到的星座覆盖性能、多普勒频移及业务支持能力等问题。研究表明,采用2颗或3颗IGSO卫星构成的星座能够对我国区域提供较好的覆盖性能(单星和多星覆盖率及平均通信仰角),而引入的多普勒频移并... 研究利用IGSO星座提供卫星移动通信业务所涉及到的星座覆盖性能、多普勒频移及业务支持能力等问题。研究表明,采用2颗或3颗IGSO卫星构成的星座能够对我国区域提供较好的覆盖性能(单星和多星覆盖率及平均通信仰角),而引入的多普勒频移并不大。链路计算结果表明,采用IGSO卫星能够有效解决GEO卫星在高纬度区域的低仰角问题,并能用比较小的IGSO卫星来达到非常大的GEO卫星才能实现的性能。因此,采用IGSO的区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技术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卫星移动通信 多普勒频移 IGSO 卫星天线口径 衰落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卫星移动通信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9
作者 徐烽 陈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6-161,共6页
在地面移动通信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提供相似业务的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值得关注。首先介绍了国外卫星移动通信市场发展动态,然后分别介绍了静止轨道、中轨道和低轨道三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进展,其中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 在地面移动通信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提供相似业务的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值得关注。首先介绍了国外卫星移动通信市场发展动态,然后分别介绍了静止轨道、中轨道和低轨道三类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进展,其中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发展最好,中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相对不景气;最后探讨了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指出通过星地集成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融合,最终将实现个人通信的终极目标,同时,卫星移动宽带、终端综合化、星上处理等都是卫星移动业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卫星移动业务 地球同步卫星 星地集成 新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地球站天线发展综述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敏 杨绿溪 龚铮权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3,共6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星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天线技术的进步。本文在介绍卫星移动通信地球站天线的分类和系统要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几种定向天线的具体形式及技术特点,最后根据作者在该领域多年的研究经验指出了未来移动地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星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天线技术的进步。本文在介绍卫星移动通信地球站天线的分类和系统要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几种定向天线的具体形式及技术特点,最后根据作者在该领域多年的研究经验指出了未来移动地球站天线的发展方向和有待研究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地球站天线 全向天线 定向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同步宽带CDMA卫星移动通信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学坤 马文锋 +1 位作者 张更新 马刈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理想同步CDMA系统具有很高的容量,然而在卫星移动环境下很难实现,一般采用准同步系统。该文首先仿真分析了准同步误差对宽带CDMA卫星移动通信的影响,发现CDMA系统在准同步的条件下性能有明显改观,也就是说在相同条件下能大大提高系统容... 理想同步CDMA系统具有很高的容量,然而在卫星移动环境下很难实现,一般采用准同步系统。该文首先仿真分析了准同步误差对宽带CDMA卫星移动通信的影响,发现CDMA系统在准同步的条件下性能有明显改观,也就是说在相同条件下能大大提高系统容量。然后针对卫星移动环境提出了一种准同步实现策略,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该策略是可行的,并且轨道越高实现越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同步 卫星移动通信 多普勒 宽带码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影衰落信道下多波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动态信道分配策略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航 赵明 王京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8-623,共6页
针对已有动态信道分配策略在阴影衰落环境中性能损失较大的问题,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阴影衰落信道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动态信道分配策略。该策略结合用户的运动状态,通过在用户的预测运动轨迹上选取抽样点,将这些抽样点的平均干扰... 针对已有动态信道分配策略在阴影衰落环境中性能损失较大的问题,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阴影衰落信道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动态信道分配策略。该策略结合用户的运动状态,通过在用户的预测运动轨迹上选取抽样点,将这些抽样点的平均干扰作为信道分配的指标,并采用链路质量约束避免了流量较大时的性能恶化。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动态信道策略可在不增大阻塞率的前提下,在中低流量时将用户平均信噪比提高约0.5 d B。该策略可以应用于阴影衰落信道下的地面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以提高用户的平均链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阴影衰落信道 动态信道分配 信道模型 链路质量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卫星移动通信语音业务半持续调度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费长江 吴纯青 +2 位作者 赵宝康 虞万荣 冯振乾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8-115,共8页
基于LTE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3GPP LTE标准与卫星通信技术相结合,对实现移动通信的高速全球覆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卫星通信面临的高误码率、上下行带宽非对称等问题,对卫星移动通信的资源调度和服务质量保证提出了重要挑战.以LTE半... 基于LTE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3GPP LTE标准与卫星通信技术相结合,对实现移动通信的高速全球覆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卫星通信面临的高误码率、上下行带宽非对称等问题,对卫星移动通信的资源调度和服务质量保证提出了重要挑战.以LTE半持续调度机制为基础,针对卫星移动通信语音业务,提出了一种上行无线资源调度方案VoSPS.VoSPS中增加了基于上行信道质量的准入机制和截断机制,减少了上行资源的浪费;引入了一种基于语音服务满意度的语音编码速率调整算法,增加了系统的用户容量.仿真结果表明,VoSPS能有效提高系统的用户满意度和语音业务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E 卫星移动通信 语音业务 半持续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卫星移动通信中的L/P跨层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磊 童新海 +2 位作者 吴久银 张忠超 孔博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8-101,共4页
针对卫星移动信道,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层(Link Layer)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技术联合物理层(Physical Layer)自适应编码调制(AMC)技术的L/P跨层设计;在Nakagami-m信道模型中验证其性能,并与非跨层设计结果作了对比。理论分析及仿真... 针对卫星移动信道,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层(Link Layer)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技术联合物理层(Physical Layer)自适应编码调制(AMC)技术的L/P跨层设计;在Nakagami-m信道模型中验证其性能,并与非跨层设计结果作了对比。理论分析及仿真比较结果表明,这种跨层设计可以综合有效地优化卫星移动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设计 卫星移动通信 Nakagam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DMA卫星移动通信RAKE接收机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倪娟 黄国策 +2 位作者 佟阳 陈强 陈茂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01-1905,共5页
研究了基于WSSUS模型的UHF频段卫星移动信道模型,利用该模型在四种典型的信道环境下进行相干RAKE接收,在搭建的RAKE接收仿真平台上,比较了三种不同RAKE合并方式下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公共导频符号信道估计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数据... 研究了基于WSSUS模型的UHF频段卫星移动信道模型,利用该模型在四种典型的信道环境下进行相干RAKE接收,在搭建的RAKE接收仿真平台上,比较了三种不同RAKE合并方式下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公共导频符号信道估计能有效地克服传统数据符号中时分插入导频符号传输方式在高速运动和快速变化信道中估计不准确的问题,特别在机载信道环境下,接收机性能有明显提高,同时不会产生多余的时隙延迟,信道跟踪实时性强,算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公共导频序列 RAKE接收机 信道模型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中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段少华 张中兆 张乃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8-51,共4页
探讨了非静止轨道区域性覆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方法. 针对我国区域性覆盖,理论研究、计算和总结了各种中低轨星座设计方法的结果,包括全球覆盖星座、地带性覆盖星座、极圆轨道区域性覆盖星座、倾斜圆轨道区域性覆盖星座,同... 探讨了非静止轨道区域性覆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设计方法. 针对我国区域性覆盖,理论研究、计算和总结了各种中低轨星座设计方法的结果,包括全球覆盖星座、地带性覆盖星座、极圆轨道区域性覆盖星座、倾斜圆轨道区域性覆盖星座,同时提出了我国赤道轨道、椭圆轨道星座设计方法. 综合比较和仿真分析,赤道轨道地带性覆盖星座( 总卫星数为5 颗) 、倾斜圆轨道区域覆盖星座( 总卫星数为8 颗) 可作为我国区域性覆盖、非静止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候选方案,以提供实时的窄带话音、数据、寻呼或宽带多媒体等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星座 低轨卫星 设计 区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F、L频段陆地卫星移动通信业务遮蔽环境衰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运超 郝文辉 +1 位作者 孙宏林 韩光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4期446-449,共4页
UHF、L频段路边树遮蔽和多径衰落实验分别于 1 999年 8月和 9月在河南安阳境内进行。利用日本 GMS1 40 E气象卫星为信标 ,其下行频率分别为 468.92 4 MHz和 1 691 .0 0 MHz,有效全向辐射功率分别为 37d Bm和 56d Bm,中频带宽分别为 2 k... UHF、L频段路边树遮蔽和多径衰落实验分别于 1 999年 8月和 9月在河南安阳境内进行。利用日本 GMS1 40 E气象卫星为信标 ,其下行频率分别为 468.92 4 MHz和 1 691 .0 0 MHz,有效全向辐射功率分别为 37d Bm和 56d Bm,中频带宽分别为 2 k Hz和 2 0 0 k Hz,极化方式均为线极化。地面接收系统和数据处理设备安置于汽车上。此项实验的目的是为地面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信道参数。本文给出了路边树遮蔽的累计分布特性以及相应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卫星通信 频段 遮蔽 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三种非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方案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诗其 胡剑浩 廖笠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15-119,共5页
本文介绍基于我国的三种非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方案:低、中轨系统各有24和18颗星,轨道高度分别为1326和8035km,两系统各以5°和30°的仰角对我国的覆盖率为99.78%和99.96%;椭圆轨道... 本文介绍基于我国的三种非同步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方案:低、中轨系统各有24和18颗星,轨道高度分别为1326和8035km,两系统各以5°和30°的仰角对我国的覆盖率为99.78%和99.96%;椭圆轨道系统12颗星,近、远地点分别为427和2906km,以7°和15°仰角对我国北纬20°以上地区覆盖率分别为97.90%和89.61%,若增加4颗中轨卫星,以15°仰角对我国的覆盖率为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星座方案 卫星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F频段陆地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多径效应测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运超 郝文辉 +1 位作者 孙宏林 韩光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3-128,共6页
UHF频段陆地卫星移动业务多径实验于 1999年 6月至 8月间利用日本GMS140E气象卫星为信标 ,分别在河南郑州至开封高速公路、林州至上党方向公路以及石家庄至阳泉高速公路段进行。地面接收系统和数据处理设备安置于汽车上。此项实验的目... UHF频段陆地卫星移动业务多径实验于 1999年 6月至 8月间利用日本GMS140E气象卫星为信标 ,分别在河南郑州至开封高速公路、林州至上党方向公路以及石家庄至阳泉高速公路段进行。地面接收系统和数据处理设备安置于汽车上。此项实验的目的是为地面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的信道参数。本文给出了不同环境下多径效应的累计分布特性以及相应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UHF 多径效应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LR^2模型及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兴 吴诗其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3期305-310,共6页
在对卫星移动通信信道传播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综合目前提出的各种卫星移动信道传播模型 ,提出了一种新的Lognormal Rice Rayleigh模型 (简称LR2 模型 )。从该模型可以推导到其它各种经典的卫星移动信道传播模型 ,并且具有良好的全... 在对卫星移动通信信道传播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综合目前提出的各种卫星移动信道传播模型 ,提出了一种新的Lognormal Rice Rayleigh模型 (简称LR2 模型 )。从该模型可以推导到其它各种经典的卫星移动信道传播模型 ,并且具有良好的全波段特性 (从UHF到Ka)和实际逼真度。还给出了LR2 模型从UHF到Ka各个波段的仿真效果和参数优化公式 ,全面分析了与信道模型有关的各种参数如电平通过率 (LCR)、平均衰落时长 (AFD)、相位分布、误码率、块差错率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 LR^2模型 信道传播模型 误码率 电平通过率 平均衰落时长 块差错率 相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