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药瑞香狼毒丙酮提取物与低剂量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镁配伍的抗惊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坤芳 刘玉玺 徐家立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草药瑞香狼毒丙酮提取物(AESC)与西药卡马西平(CBZ)、丙戊酸镁(VPM)配伍使用后抗癫痫效果,并与西药单药进行比较。方法:观察AESC和CBZ、VPM不同的配伍方式和剂量,对大鼠癫痫模型、小鼠电休克惊厥模型、小鼠戊四唑惊厥模型和小... 目的:探讨草药瑞香狼毒丙酮提取物(AESC)与西药卡马西平(CBZ)、丙戊酸镁(VPM)配伍使用后抗癫痫效果,并与西药单药进行比较。方法:观察AESC和CBZ、VPM不同的配伍方式和剂量,对大鼠癫痫模型、小鼠电休克惊厥模型、小鼠戊四唑惊厥模型和小鼠印防已毒素惊厥模型的作用,并观察AESC对健康自愿受试者CBZ和VPM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AESC 500 mg/kg与CBZ 30 mg/kg及VPM 68 mg/kg配伍后对上述三种模型的抗惊厥效应明显优于单用CBZ、VPM组(P<0.01)。结论:采用AESC与小剂量抗惊厥西药CBZ或VPM合理配伍使用可提高抗惊厥效应及减少抗惊厥西药剂量,从而减少西药剂量相关的副作用,具有抗惊厥效应好、抗癎谱广、减少副作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瑞香狼毒丙酮提取物(AESC) 西平(cbz) 丙戊酸镁(VPM) 抗癫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对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和睡眠呼吸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守勇 李洪亮 +3 位作者 李艳 王晓华 史向松 徐建洋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OXC)与卡马西平(CBZ)对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和呼吸事件的影响。方法:对单用OXC的成人癫痫患者26例进行多项睡眠图(PSG)检查,同步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与单用CBZ的患者进行比较,并与健康...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OXC)与卡马西平(CBZ)对成人部分性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和呼吸事件的影响。方法:对单用OXC的成人癫痫患者26例进行多项睡眠图(PSG)检查,同步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与单用CBZ的患者进行比较,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各组睡眠结构和呼吸事件改变情况。结果:单用OXC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表现为REM潜伏期增加,REM期减少,NREM工期睡眠增加,NREMⅡ期睡眠减少,睡眠效率降低,NREMⅢ-Ⅳ期睡眠增加,周期性腿动指数增加。与单用CBZ组相比,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用OXC的成人癫痫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其对睡眠结构和睡眠呼吸事件的影响与CBZ相仿,对癫痫患者的睡眠影响相对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西平(OXC) 西平(cbz) 多项睡眠图(PSG) 睡眠结构 睡眠呼吸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沉积法制备g-C3N4/Ag3PO4复合光催化剂降解卡马西平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乔帅 赵朝成 +4 位作者 贺凤婷 赵洪飞 董培 林飞飞 台兆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9010-19017,共8页
通过原位沉积法制备g-C 3N 4/Ag 3PO 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光谱(PL)以及比表面积分析(BET)等表征手法对所制备的催... 通过原位沉积法制备g-C 3N 4/Ag 3PO 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光电子能谱(XPS)、光致发光光谱(PL)以及比表面积分析(BET)等表征手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其可能的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同时以10 mg/L的卡马西平(CBZ)模拟废水为目标污染物测试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相比于g-C 3N 4单体和Ag 3PO 4单体,g-C 3N 4/Ag 3PO 4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光催化能力,其中以g-C 3N 4与Ag 3PO 4理论质量比为1∶0.5的复合光催化剂CN/AP-0.5效果最佳,在可见光光照80 min后,卡马西平(CBZ 10 mg/L)降解率可达到80%,催化性能较g-C 3N 4单体与Ag 3PO 4单体均有很大的提高。自由基捕获实验证明,在光催化降解CBZ过程中空穴(h+)为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沉积法 g-C3N4/Ag3PO4 西平(cbz)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M不同分子质量组分对石英砂吸附卡马西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雨 何江涛 +1 位作者 张思 劳天颖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5-984,共10页
为探究溶解性有机质(DOM)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组分对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类污染物吸附过程的影响,以卡马西平(CBZ)为目标污染物,以石英砂代表无机矿物,用商用腐殖酸(HA)制备DOM并进行超滤分级,然后开展吸附实验,并采用荧光光谱和红外... 为探究溶解性有机质(DOM)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组分对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类污染物吸附过程的影响,以卡马西平(CBZ)为目标污染物,以石英砂代表无机矿物,用商用腐殖酸(HA)制备DOM并进行超滤分级,然后开展吸附实验,并采用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等手段,研究了DOM不同分子质量组分对石英砂吸附CBZ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以3 000和10 000的超滤膜进行分级后的不同相对分子质量HA结构有明显差别,大分子质量HA中苯环等疏水性结构以及羟基的含量较多,芳香构造化程度高,多为分子量较高、稳定性较好的疏水性有机物,但中、小分子质量HA结构差异不大,含有更多羰基、羧基等含氧官能团,主要是一些分子质量较小的亲水物质; DOM不同分子质量组分对CBZ在石英砂上的吸附有明显影响,其中大分子质量组分促进吸附,而中、小分子质量组分抑制吸附,原因在于大分子质量组分可疏水结合于矿物表面,增加介质表面的活性吸附位点,同时其芳香性或脂肪性结构可与CBZ的疏水基团发生疏水作用共吸附或累积吸附于介质表面,从而促进CBZ的吸附;而中、小分子质量DOM的极性官能团可与CBZ酰胺部分通过极性作用结合,对CBZ分子有增溶作用,从而抑制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DOM) 西平(cbz) 石英砂 吸附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性有机质(DOM)对不同浓度卡马西平在蒙脱土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夏绮文 杨勇 +2 位作者 梁雨 何江涛 邹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70-1680,共11页
为探究溶解性有机质(DOM)对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类污染物吸附过程的影响,以卡马西平(CBZ)为目标污染物,以蒙脱土为介质,用商用腐殖酸(HA)制备DOM,开展吸附实验,并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等手段,研究了DOM对不同浓度... 为探究溶解性有机质(DOM)对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PCPs)类污染物吸附过程的影响,以卡马西平(CBZ)为目标污染物,以蒙脱土为介质,用商用腐殖酸(HA)制备DOM,开展吸附实验,并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等手段,研究了DOM对不同浓度CBZ在蒙脱土上吸附影响的差异及机制.等温吸附实验结果显示:DOM对不同浓度CBZ吸附影响方式不同.CBZ浓度较低时(0.2—1.5 mg·L-1),DOM对CBZ的吸附表现为抑制作用,吸附等温线为L型;浓度较高时(5—40 mg·L-1)表现为由抑制转为促进作用,吸附等温线为C型.结合表征结果分析认为,CBZ浓度是影响DOM存在下CBZ吸附行为的主要因素.DOM与低浓度CBZ的结合能力弱,此时大分子量DOM与CBZ竞争有限的吸附位点,小分子量DOM与CBZ结合起到增溶作用,而DOM中以大分子量物质为主,因而DOM对CBZ的吸附抑制作用增强,形成L型吸附等温线;DOM与高浓度CBZ的结合能力较强,结合物质的分子量随CBZ浓度升高而逐渐增大,进而引起共吸附和累积吸附现象产生,在蒙脱土上形成的新的活性吸附位点,从而导致CBZ的吸附促进作用随污染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形成C型吸附等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DOM) 西平(cbz) 蒙脱土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马西平诱导儿童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痫出现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启坤 华青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Bz)诱导儿童伴中央中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痫(BECT)发生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9例BECT治疗过程中6例出现ESES的病历资料。结果:CBZ治疗组123例中有6例出现ESES,非CBZ治...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Bz)诱导儿童伴中央中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痫(BECT)发生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9例BECT治疗过程中6例出现ESES的病历资料。结果:CBZ治疗组123例中有6例出现ESES,非CBZ治疗组96.例中无ESES发生,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例ESES中,有5例出现于Rolandio区棘波组,1例出现于非棘波组,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BZ能导致BECT出现ESES现象,Rolando区棘波与ESES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BECT) 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 西平(cb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支撑阴极用于宽pH域原位产H_(2)O_(2)及其耦合UV降解卡马西平 被引量:1
7
作者 曹建新 张露 +2 位作者 严樟 徐昊林 冯春华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25-1635,共11页
阴极电催化实现宽pH域原位产H_(2)O_(2)颇具挑战性,但在高级氧化领域具有吸引力.为克服传统芬顿及电芬顿技术中反应pH的限制,以Cd作为牺牲金属,以碳布为基底,通过煅烧成功合成了一种可在宽pH (3~10)条件下,均能原位电催化合成H_(2)O_(2... 阴极电催化实现宽pH域原位产H_(2)O_(2)颇具挑战性,但在高级氧化领域具有吸引力.为克服传统芬顿及电芬顿技术中反应pH的限制,以Cd作为牺牲金属,以碳布为基底,通过煅烧成功合成了一种可在宽pH (3~10)条件下,均能原位电催化合成H_(2)O_(2)的自支撑阴极氮掺杂碳材料[X/N@C-CC,X=550、750、950 (煅烧温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UV活化H_(2)O_(2)产生氧化活性物种对卡马西平(CBZ)进行降解.结果表明:(1)通过煅烧法制备的阴极材料具有高氮掺杂量,煅烧温度对其氮掺杂量及种类有着较大影响,在最佳煅烧温度750℃条件下,氮含量为8.89%,且以吡啶氮和石墨氮形式存在.此外,煅烧温度对该阴极材料氧含量无明显影响,其表面均含有C=O、—COOH官能团;(2)催化材料的主要活性位点为吡啶氮、石墨氮以及—COOH等含氧官能团,且含氧官能团的存在,使其在碱性pH条件下亦有较好的电催化产H_(2)O_(2)性能;(3)在最佳条件下,750/N@C-CC H_(2)O_(2)产率可达73.09 mg/(L·h).耦合UV后,在pH=3、6、10时均能在20 min内完全降解10μmol/L CBZ,结合自由基掩蔽试验与电子顺磁共振(EPR)探针试验结果显示,降解CBZ的主要活性物种为·OH.研究显示,UV耦合电催化产H_(2)O_(2)体系能够有效避免传统芬顿铁泥累积问题,同时反应条件不再受pH的限制,亦无有毒副产物的生成,该体系对于以CBZ为代表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呈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阴极材料 氧还原 UV活化 西平(cb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正渗透膜对水中卡马西平的截留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珏 黄满红 +1 位作者 张翠翠 孟李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7-204,共8页
采用3种商业正渗透膜对污水中的卡马西平进行截留,研究了膜活性层朝向、汲取液浓度、流速和汲取液溶质对卡马西平截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层朝原料液的正渗透(FO)模式对卡马西平的截留效果要优于活性层朝向汲取液的模式。3种膜对... 采用3种商业正渗透膜对污水中的卡马西平进行截留,研究了膜活性层朝向、汲取液浓度、流速和汲取液溶质对卡马西平截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层朝原料液的正渗透(FO)模式对卡马西平的截留效果要优于活性层朝向汲取液的模式。3种膜对卡马西平的截留率随着汲取液浓度的升高有所提高,但高浓度的汲取液时增幅并不显著且会引起严重的盐返混。NaCl是截留卡马西平最适合的汲取液溶质,对卡马西平的截留率随着水通量增加而增加,但是过高的盐返混可能导致卡马西平截留率的下降。醋酸纤维素聚酯网膜是所选3种膜中对卡马西平的截留率较高的膜。这些实验结果可为FO应用于卡马西平废水的处理提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FO)膜 截留率 西平(cbz) 水通量
原文传递
抗癫痫类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覃业语 黄春新 林慧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1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AEDs)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个体化用药参考,探讨如何开展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监测后的药学服务。方法采用酶扩增均相免疫分析法(EMIT)监测抗癫痫类药物丙戊酸钠(VPA)、苯妥英钠(PHT)、卡...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AEDs)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个体化用药参考,探讨如何开展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监测后的药学服务。方法采用酶扩增均相免疫分析法(EMIT)监测抗癫痫类药物丙戊酸钠(VPA)、苯妥英钠(PHT)、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2009-2011年945例次VPA、278例次PHT、157例次CBZ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果其中55.3%的患者VPA监测结果在有效参考血药浓度范围以内,31.7%的患者PHT监测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以内,79.0%的患者CBZ监测结果在有效参考血药浓度范围内。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是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临床药师于血药浓度监测后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对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类药物 血药浓度监测 丙戊酸钠(VPA) 苯妥英钠(PHT) 西平(cb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抗癫痫药大鼠模型脑内P-糖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琴琴 胡风云 马爱梅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2年第5期261-265,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耐丙戊酸钠(VPA)、耐卡马西平(CBZ)大鼠惊厥模型探讨癫痫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PTz)21d的点燃方法,建立大鼠惊厥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以CBZ及VPA灌胃14d,建立耐CBZ及耐VPA大鼠惊厥模型。实验分4组... 目的:通过耐丙戊酸钠(VPA)、耐卡马西平(CBZ)大鼠惊厥模型探讨癫痫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腹腔注射戊四氮(PTz)21d的点燃方法,建立大鼠惊厥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以CBZ及VPA灌胃14d,建立耐CBZ及耐VPA大鼠惊厥模型。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惊厥对照组、耐CBZ组及耐VPA组,每组8只鼠。以惊厥潜伏期和Racine行为学分级作为评定药效指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内P-糖蛋白(Pgp)的表达变化;统计分析各组大鼠脑内Pgp表达量,探索癫痫大鼠的耐药机制。结果:①24只大鼠在连续腹腔注射PTZ21d达点燃标准,成功建立惊厥模型;②取16只惊厥大鼠分两组各灌胃CBZ及VPA14d后,两组大鼠惊厥潜伏期(5.84士2.94和6.23土2.57min)较惊厥对照组的惊厥潜伏期(3.32±1.83min)显著延长(P〈0.01),提示耐CBZ及耐VPA模型制备成功;③惊厥对照组PgP的表达(12.40±10.35)比正常对照组(1.62±0.85)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耐CBZ组(38.67±17.28)及耐VPA组大鼠的PgP的表达(42.33±15.54)较惊厥对照组(12.40±10.35)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耐CBZ组与耐VPA组之间PgP的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①大鼠腹腔注射PTz21d,建立惊厥模型,再进一步分别灌胃CBZ及VPA14d,成功建立耐CBZ及耐VPA模型;②CBZ和VPA可显著诱导Pgp的表达,而长期惊厥发作对其表达也可能有一定的诱导Pgp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氮(PTZ) 惊厥模型 耐药模型 西平(cbz) 丙戊酸钠(VPA) 免疫组化 P-糖蛋白(Pgp)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癫癎治疗研究进展
11
作者 周凤(综述) 伍国锋(审校)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66-368,共3页
对于难治性癫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定义,一般认为经正规抗癫癎药物(AED)(至少2种或3种以上可达有效血药浓度的AED)治疗仍难以控制、长期频繁发作(每月平均发作一次〉18个月)者即称为药物难治性或顽固性癫癎。
关键词 难治性癫癎 抗癫癎药物(AED) 拉莫三嗪(LTG) 托吡酯(TMP) 西平(OXC) 西平(cbz) 丙戊酸钠(VPA) 脑深部电刺激(DBS) 迷走神经电刺激(V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额叶惊恐发作癫痫的长期临床治疗追踪
12
作者 梁惠慈 王秀英 +2 位作者 朱海霞 张凤琼 麦坚凝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额叶惊恐发作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对奥卡西平(OXC)或卡马西平(CBZ)单药治疗的反应,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收集2009~2013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以惊恐发作为主临床症状,结合发作间期及发作期的视频脑电...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额叶惊恐发作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对奥卡西平(OXC)或卡马西平(CBZ)单药治疗的反应,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收集2009~2013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以惊恐发作为主临床症状,结合发作间期及发作期的视频脑电图(V—EEG),诊断为额叶惊恐发作癫痫的患儿43例,其中资料完整者39例,随访时间为2.6~4年,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对OXC或CBZ的治疗的反应及长期疗效。结果:39例患儿,年龄2岁零8个月~11岁零7个月,惊恐发作为主症状,平均每天发作13.8次。头颅MR36例正常,2例脑白质髓鞘发育稍落后,1例脑沟加深。V-EEG37例提示发作期额区放电。33例首选单药OXC或CBZ,9例服药第1天起无发作,OXC用量平均为15.8mg/kg,CBZ为11.5mg/kg。长期无发作25例(76%)(在服药第1天或2周起无临床发作)。结论:以惊恐发作为主症状的儿童额叶癫痫,首选OXC或CBZ单药治疗疗效显著,起效快,且低剂量可维持高的长期无发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恐发作 儿童 额叶癫痫 西平(OXC) 西平(cb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