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17世纪日本南蛮绘画屏风和地图屏风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卫民 《国际汉学》 CSSCI 2022年第4期132-141,202,203,共12页
南蛮屏风是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年的一种典型的具有域外特征的日本本土艺术形式,它忠实地记录了地理大发现时代葡萄牙人在日本九州地区的贸易和宗教活动。本文叙述了南蛮绘画屏风以及地图屏风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征,并讨论了屏风上所... 南蛮屏风是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初年的一种典型的具有域外特征的日本本土艺术形式,它忠实地记录了地理大发现时代葡萄牙人在日本九州地区的贸易和宗教活动。本文叙述了南蛮绘画屏风以及地图屏风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征,并讨论了屏风上所绘的日本南蛮贸易物品以及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近代早期日本与葡萄牙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葡萄牙 南蛮绘画屏风 南蛮地图屏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蛮盗宝型传说母题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段友文 《民间文学论坛》 1998年第1期18-23,共6页
南蛮盗宝型传说广泛流传于北方广大地区,它的情节母题可归结为三类:形象母题——盗宝的南蛮子与护宝的北方民众、物件母题——宝与取宝的“钥匙”、观念母题——宝物隐藏之地与南蛮识宝之术。这些母题的神话原型可追溯到黄帝蚩尤之战,... 南蛮盗宝型传说广泛流传于北方广大地区,它的情节母题可归结为三类:形象母题——盗宝的南蛮子与护宝的北方民众、物件母题——宝与取宝的“钥匙”、观念母题——宝物隐藏之地与南蛮识宝之术。这些母题的神话原型可追溯到黄帝蚩尤之战,蚩尤在传说中置换成代表南方商人的南蛮,黄帝置换成北方民众,传说中的宝物则象征黄帝与蚩尤争夺的盐池。这类传说尤其与风水文化关系密切,宝物所藏之地、南蛮识宝之术两个母题与风水术有难解之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蛮盗宝传说 南蛮 原型 黄帝蚩尤之战 风水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蛮蛇种”文化史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春明 王樱 《南方文物》 2010年第2期89-102,共14页
"南蛮蛇种"是周汉时代中原华夏认知中南方土著"非我族类"的一个文化特性,也是华南民族最重要的祖先图腾形态之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吴春明、国家广电总局王樱的《"南蛮蛇种"文化史》一文,系统收集史前、... "南蛮蛇种"是周汉时代中原华夏认知中南方土著"非我族类"的一个文化特性,也是华南民族最重要的祖先图腾形态之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吴春明、国家广电总局王樱的《"南蛮蛇种"文化史》一文,系统收集史前、上古华南考古发现的岩画、器物、雕塑等大量的蛇形象资料,再现自远古以来百越等土著先民敬蛇、崇蛇的"蛇种"文化渊源。作者还结合汉文史籍所见汉唐以来东南地区广泛存在的蛇神祭祀、蛇神禁忌的历史,以及民族志上黎、壮、侗、傣、排湾、鲁凯、畲、苗等族和华南汉人社会遗留的蛇图腾、蛇崇拜形态,阐明了"南蛮蛇种"图腾文化史,尤其是汉化背景下蛇文化的变迁史,通过"蛇种"文化的特殊镜像,追溯了"南蛮"土著民族的一段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崇拜 文化史 南蛮 华夏民族 土著民族 历史学 民间信仰 原始图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道教——以南蛮、氐羌族群为中心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泽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37,共5页
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文化融汇的时代,道教的民间性及道化四夷的宗教特质,使南方蛮族和氐羌族群不同程度受到道教影响。本文考察了道教在南蛮、氐羌族群中的传播,认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有着悠久渊源,其最初接受道教影响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文化融汇的时代,道教的民间性及道化四夷的宗教特质,使南方蛮族和氐羌族群不同程度受到道教影响。本文考察了道教在南蛮、氐羌族群中的传播,认为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有着悠久渊源,其最初接受道教影响的时代,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南蛮 氐羌族群 道教 李弘 四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书·南蛮传》之蜒辨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詹坚固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7-158,共2页
《隋书》卷82《南蛮传》有一处关于“蜒”人的记载:“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猿、曰俚、曰獠、曰[ ],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其俗断发文身,好相攻讨。”“蜒”,文献中有“蛋”、“狂”、“蛋”、“蛋”... 《隋书》卷82《南蛮传》有一处关于“蜒”人的记载:“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猿、曰俚、曰獠、曰[ ],俱无君长,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其俗断发文身,好相攻讨。”“蜒”,文献中有“蛋”、“狂”、“蛋”、“蛋”等多种写法,历史上曾有两支以此命名的少数民族,一为汉唐期间长江中上游流域的陆居蛋族,一为宋代以后岭南出现的水居蛋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蛮传》 长江中上游 《隋书》 少数民族 “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宫廷的南蛮系与印度系铜鼓 被引量:2
6
作者 葛恩专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5年第11期59-65,共7页
由于文献舛误,致使在对同一名称而实为不同地域、不同形制的铜鼓问题认识上出现偏差及错误理解。鉴于此,在立足文献和图像学解读基础之上,从地域、形制、应用等诸方面对三种铜鼓进行分类对比,以明晰三种铜鼓在唐宫廷的并存及使用。
关键词 南蛮 印度系 天竺伎 铜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蛮文化:日本摄取西方文明的开端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仲丹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6年第4期118-122,共5页
自15世纪开始,西欧各国纷纷向其未知的地区开辟新航路,世界历史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殖民活动和海外贸易。最早开始大航海的国家是南欧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些国家就是本文所说的“南蛮”。当时日本受中国华夷思... 自15世纪开始,西欧各国纷纷向其未知的地区开辟新航路,世界历史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殖民活动和海外贸易。最早开始大航海的国家是南欧的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些国家就是本文所说的“南蛮”。当时日本受中国华夷思想影响,把这一时期来日本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称为“南蛮人”,因为这些外来者大多是乘船绕过好望角、菲律宾从九州附近南面的海上来的,而这些不速之客所带来的西洋文化则被称为“南蛮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文化 南蛮 西方文明 日本 摄取 15世纪 世界历史 海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蛮的上古远祖蚩尤——兼谈九黎、三苗、盘瓠与梅山蛮的族源和迁徒 被引量:2
8
作者 郭辉东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31-35,共5页
文章提出:蚩尤是南蛮的上古远祖,涿鹿之战被黄帝擒杀。兼论九黎、三苗、盘瓠、梅山蛮等的族源和迁徒。
关键词 蚩尤 南蛮 梅山蛮 族源 迁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诗不必语高深——南蛮诗歌艺术片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忠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45-48,共4页
南蛮是一个兼有现实主义风格与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其诗集《水》集中表现了以下艺术特征:一是直白的诗意与直接的抒情;二是超越时空的全能视角与瑰玮奇崛的想象;三是排山倒海式的铺陈与夸张精妙的比喻。
关键词 南蛮 诗歌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国演义》里南蛮巫风的隐没与凸显
10
作者 骆耀军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6-25,共10页
中原王朝的巫风逐渐衰微,正统文学的强力话语使巫风逐渐淡出传统文人的视野。成书于民间集体创作向文人个体创作过渡时期的《三国演义》,民间巫风信仰与文人创作视野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与融合。文人作家一方面喜欢和接受民间信仰中的"... 中原王朝的巫风逐渐衰微,正统文学的强力话语使巫风逐渐淡出传统文人的视野。成书于民间集体创作向文人个体创作过渡时期的《三国演义》,民间巫风信仰与文人创作视野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与融合。文人作家一方面喜欢和接受民间信仰中的"怪、力、乱、神",另一方面又带着融合了儒释道精神的眼光来描述这些巫术。于是,南蛮地区兴盛的巫风便处于一种儒学文人认知视野下的中原巫术规范,隐没与突显便并行在了《三国演义》的叙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蛮巫风 《三国演义》 隐没 凸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新潇湘文学的开拓力作——南蛮大型诗集《水》叙评
11
作者 蒋新红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86-188,共3页
诗人南蛮以"让诗歌大白于天下"作为追求境界,以"让思想冲破牢笼"作为行动纲领,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诗歌通俗化的创作实践。他新近出版的大型诗集《水》,为全国广大读者诗迷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也为新潇湘文学... 诗人南蛮以"让诗歌大白于天下"作为追求境界,以"让思想冲破牢笼"作为行动纲领,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诗歌通俗化的创作实践。他新近出版的大型诗集《水》,为全国广大读者诗迷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也为新潇湘文学开拓出了一条通向复兴的诗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湘文学 南蛮 《水》 通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江户时期和制南蛮胴的范式转变——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文茜 王新厚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141,共10页
和制南蛮胴具足是日本江户时期传统铠甲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对于和制南蛮胴的研究多关注其形制与材料而忽略范式演变的研究。针对其范式转变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原因,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对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和制南蛮胴具足是日本江户时期传统铠甲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对于和制南蛮胴的研究多关注其形制与材料而忽略范式演变的研究。针对其范式转变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原因,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与个案研究法,对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南蛮胴及亚欧铠甲藏品进行归纳比较,在回溯南蛮胴具足发展之源流后,发现其不同阶段的范式转变源自于时代语境变迁下,对外来文化习得与转化的不同方式,并在后期的批判性接纳中适时革新。通过研究表明:1)和制南蛮胴的范式转变是一个“重述变换破立”的递进发展过程;2)东西方铠甲并不是各自独立发展的系统,西方技术与东方文化交融环境下的和制南蛮胴蕴含着实验艺术品的特质;3)东亚传统铠甲文化是一个以中国为中心建立的谱系架构,深入研究和制南蛮胴的发展对于中国乃至东亚铠甲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户时期 和制南蛮 铠甲 范式 复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民社会的族群认同分析——以六安“南蛮北侉”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莹 《经济研究导刊》 2013年第1期268-269,共2页
分析汉族社会族群认同",南蛮北侉"现象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好的一个关于族群认同的个案。针对六安市的"南蛮北侉"现象,根据调查和相关资料,具体从社会历史和文化差异方面对存在于六安市的"南蛮北侉"进行... 分析汉族社会族群认同",南蛮北侉"现象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好的一个关于族群认同的个案。针对六安市的"南蛮北侉"现象,根据调查和相关资料,具体从社会历史和文化差异方面对存在于六安市的"南蛮北侉"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在族群互动中,更能看到"南蛮北侉"这两个族群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影响下的行为表现。考察"南蛮"和"北侉"在六安的族群认同,也可以结合人类学理论中的"原生论"和"工具论"加以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蛮 “北侉” 族群认同 社会历史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西学”的初创时代:“南蛮学时代”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玮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0-74,共5页
日本群雄纷争的“内乱”,为当时西方文化传播者进入日本,营造了必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空间。“西学东渐”的态势,西方文化传播者自身的特征或条件,以及日本传统文化意识等内外因素的有机契合,使“南蛮学”最终得以形成。“南蛮学... 日本群雄纷争的“内乱”,为当时西方文化传播者进入日本,营造了必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空间。“西学东渐”的态势,西方文化传播者自身的特征或条件,以及日本传统文化意识等内外因素的有机契合,使“南蛮学”最终得以形成。“南蛮学”广被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一脉相承的日本“西学”历程的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耶稣会传教士 “西学” 葡萄牙 南蛮 西方文化 基督教文化 耶稣会士 天主教 西班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汉时期湖南蛮族的赋役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晓天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06-109,53,共5页
“蛮无租赋”,历史上曾有过少数民族以此自夸,其实,这只是蛮族在其势力强大时拒绝向封建政府纳赋税的借口而已,蛮虽然无田租,却是有赋税,并有徭役等种种负担的。本文通过对两汉时期湖南蛮族赋役问题的探讨,企图对此作一补证。容有不妥之... “蛮无租赋”,历史上曾有过少数民族以此自夸,其实,这只是蛮族在其势力强大时拒绝向封建政府纳赋税的借口而已,蛮虽然无田租,却是有赋税,并有徭役等种种负担的。本文通过对两汉时期湖南蛮族赋役问题的探讨,企图对此作一补证。容有不妥之处,谨祈方家指正。 (一) 《后汉书·南蛮传》云:“蛮夷……以先父有功,母帝之女,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应该承认,在湖南蛮族的历史上,是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的时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蛮 蛮族 两汉时期 赋役 后汉书 徭役 汉政府 赋税制 武陵 口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蛮源流史》评介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朗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92-91,共2页
何光岳同志的《中华民族源流史》分册《南蛮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问世后,获得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该书是作者《中华民族源流史》系统工程中难度最大的工程。原因之一是南蛮族团的历史十分复杂,迁徙无常,... 何光岳同志的《中华民族源流史》分册《南蛮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问世后,获得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该书是作者《中华民族源流史》系统工程中难度最大的工程。原因之一是南蛮族团的历史十分复杂,迁徙无常,时分时合。其次是历史资料零散残缺,许多史料的搜集整理年代很晚。如“盘古”的传说,三国时期才有记载,《黑暗传》最后完成于明代。有些民族的族源神话晚至清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流 南蛮 何光岳 中华民族 历史资料 抗战时期 族源 蛮族 教育出版社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南蛮文化对楚文化的影响
17
作者 石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31-134,共4页
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楚族迁居江汉平原后对苗蛮土著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潜入历史深处的"三苗"文化的遗存,"山地文化"所铸造的"南蛮特性",以及蛮夷土著崇尚巫教的生态文化环境等,都对楚文化特质的形... 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得益于楚族迁居江汉平原后对苗蛮土著文化的吸收和融合。潜入历史深处的"三苗"文化的遗存,"山地文化"所铸造的"南蛮特性",以及蛮夷土著崇尚巫教的生态文化环境等,都对楚文化特质的形成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屈原对南方土著巫鬼文化的吸收和改造,更是一种自觉而明确的"寻根"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蛮文化 楚文化 楚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南蛮屏风”中的帆船与贸易 被引量:1
18
作者 梦隐 《科学文化评论》 202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南蛮”本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对南方少数民族歧视性的称谓,在日本战国时代晚期的16世纪,则专指葡萄牙或西班牙人,相当于明代中国人所称的“佛郎机人”。当时日本人的地理概念相当模糊,只知道这些人多从南亚、东南亚或南海泛舟而来,故... “南蛮”本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对南方少数民族歧视性的称谓,在日本战国时代晚期的16世纪,则专指葡萄牙或西班牙人,相当于明代中国人所称的“佛郎机人”。当时日本人的地理概念相当模糊,只知道这些人多从南亚、东南亚或南海泛舟而来,故称之为“南蛮”(Nanban)。他们乘坐的大帆船,则被称为“南蛮船”。16、17世纪日本的绘画中,有许多关于“南蛮船”的描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狩野内膳(1570—1616)绘制的“南蛮屏风”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少数民族 地理概念 佛郎机 西班牙人 歧视性 帆船 16世纪 南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书》所记“南蛮四国”及官方往来
19
作者 王夏凯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0-12,共3页
隋朝虽然只有短短38年的历史,却取得了"开皇之治"的繁荣,而且在对外交往上也有所成就。以往学界很少关注隋朝的海外交往,这是受隋朝历年短和史料少等问题的限制。关于隋时的南海诸国,厦门大学教授韩振华在其主编的《南海诸岛... 隋朝虽然只有短短38年的历史,却取得了"开皇之治"的繁荣,而且在对外交往上也有所成就。以往学界很少关注隋朝的海外交往,这是受隋朝历年短和史料少等问题的限制。关于隋时的南海诸国,厦门大学教授韩振华在其主编的《南海诸岛史地考证论集》中有所考证。本文主要以《隋书.卷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七》中所记隋朝官方与南海诸国("南蛮四国")交往的史实为依据,分别从国情、民风、双方使节往来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对双方往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书》 南海诸国 南蛮四国” 官方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蛮文化和日本西洋观
20
作者 柯静雅 《黑龙江史志》 2009年第11期27-27,36,共2页
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的"南蛮学时代"里,由耶酥会教士等传入日本的西方科技、文化和一般知识形式构成了南蛮文化,包括教育,医学,天文历法,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南蛮文化使日本人第一次与中国文化圈以外的西洋人接触,... 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的"南蛮学时代"里,由耶酥会教士等传入日本的西方科技、文化和一般知识形式构成了南蛮文化,包括教育,医学,天文历法,语言、文学,艺术等方面。南蛮文化使日本人第一次与中国文化圈以外的西洋人接触,扩大了日本人的视野,刺激了日本人的求知欲,使其西洋观开始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蛮文化 日本 西洋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