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瓜籽蛋白-卡拉胶乳液凝胶脂肪替代物的制备与特性分析
1
作者 郑爽 李博 李艳青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1,226,共7页
利用南瓜籽蛋白和卡拉胶为原料制备乳液凝胶脂肪替代物,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下南瓜籽蛋白、卡拉胶与大豆油对热诱导乳液凝胶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南瓜籽蛋白、卡拉胶和大豆油均能显著影响热诱导凝胶的理化特性... 利用南瓜籽蛋白和卡拉胶为原料制备乳液凝胶脂肪替代物,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比下南瓜籽蛋白、卡拉胶与大豆油对热诱导乳液凝胶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南瓜籽蛋白、卡拉胶和大豆油均能显著影响热诱导凝胶的理化特性。综合分析,当南瓜籽蛋白添加量为3%、卡拉胶添加量为1.5%、大豆油添加量为10%时,制备的乳液凝胶的凝胶特性、乳化稳定性、冻融稳定性、蒸煮损失等指标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蛋白 卡拉胶 乳液凝胶 脂肪替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蛋白-卡拉胶乳液脂肪替代物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郑爽 李艳青 +2 位作者 李博 周天硕 韩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38-145,共8页
为进一步开发蛋白-多糖复合脂肪替代物在低脂肉制品中的应用,本研究以南瓜籽蛋白(Pumpkin Seed Protein,PSP)和卡拉胶为原料制备复合乳液脂肪替代物,并将其加入到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中形成热诱导凝胶,通过对凝胶水... 为进一步开发蛋白-多糖复合脂肪替代物在低脂肉制品中的应用,本研究以南瓜籽蛋白(Pumpkin Seed Protein,PSP)和卡拉胶为原料制备复合乳液脂肪替代物,并将其加入到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中形成热诱导凝胶,通过对凝胶水分分布、质构特性、微观结构、流变学特性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不同添加量下PSP-卡拉胶形成的复合乳液对MP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SP-卡拉胶复合乳液添加量为50%显著提高了凝胶持水性和凝胶强度(P<0.05),MP凝胶的质构特性得到了改善,凝胶蒸煮损失和冻融稳定性显著降低(P<0.05)。流变学特性表明,凝胶的G'始终高于G'',能够形成具有弹性的凝胶结构,并且表现出较为致密均一的微观结构。因此,PSP-卡拉胶复合乳液添加量为50%对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性能有较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蛋白 卡拉胶 脂肪替代物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溶剂法制备南瓜籽分离蛋白及其功能性质探究
3
作者 刘攀航 张捷 +3 位作者 袁景怡 刁山山 宋弋 赵婧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29,共10页
以液压冷榨和亚临界低温循环脱脂所得的南瓜籽粕为原料,利用碱提酸沉复合超滤循环溶剂法制备了南瓜籽分离蛋白,研究了南瓜籽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及其与市售大豆分离蛋白的差异,以期为南瓜籽分离蛋白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瓜籽... 以液压冷榨和亚临界低温循环脱脂所得的南瓜籽粕为原料,利用碱提酸沉复合超滤循环溶剂法制备了南瓜籽分离蛋白,研究了南瓜籽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及其与市售大豆分离蛋白的差异,以期为南瓜籽分离蛋白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瓜籽组分蛋白以谷蛋白和球蛋白为主,分别占(44.27±1.85)%和(39.73±1.40)%,其次为清蛋白(15.16±3.83)%和醇溶蛋白(0.84±0.35)%。南瓜籽分离蛋白的最优的提取条件为:pH 10、料液比1∶40、温度50℃,时间1.5 h。与传统碱提酸沉法相比,碱溶酸沉复合超滤法(溶剂循环2次)对南瓜籽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和纯度没有显著性影响,碱用量降低了约63%,酸用量降低了约68%,NaCl废水的产生量减少了约82%,且简化了后续处理,是一种更加绿色的提取工艺。SDS-PAGE显示南瓜籽分离蛋白的亚基主要分布在19、35 ku附近,与大豆分离蛋白大亚基分布明显不同;南瓜籽分离蛋白的持水性显著低于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略低大豆分离蛋白,而持油性和凝胶性远高于大豆分离蛋白,且凝胶的硬度和胶着性分别是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的5.4倍和10.2倍,表明南瓜籽分离蛋白在构建植物基凝胶结构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分离蛋白 循环溶剂 大豆分离蛋白 功能性质 凝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和ω-6脂肪酸均衡型南瓜籽-亚麻籽混合油精炼前后理化品质和氧化稳定性
4
作者 付旖旎 刘笑笑 +5 位作者 王婧 牛志雅 刘战霞 伏宇新 邱立功 魏长庆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5-52,共8页
以新疆籽用南瓜籽为原料、新疆特色油料作物亚麻籽为辅料,采取两者先混合后压榨方式制备ω-3和ω-6脂肪酸均衡型南瓜籽油(混合压榨油)并进行精炼,以直接调和油为对照,研究两者精炼前后理化品质、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及氧化稳... 以新疆籽用南瓜籽为原料、新疆特色油料作物亚麻籽为辅料,采取两者先混合后压榨方式制备ω-3和ω-6脂肪酸均衡型南瓜籽油(混合压榨油)并进行精炼,以直接调和油为对照,研究两者精炼前后理化品质、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及氧化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混合压榨油和直接调和油的精炼油较毛油在理化品质上显著改善(P<0.05),质量指标都达到食用油国家标准要求,混合压榨油毛油的理化指标与直接调和油的毛油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精炼油同样如此。精炼前后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总生育酚、总酚含量和氧化稳定性变化较大,与毛油相比,精炼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与直接调和油相比,混合压榨油的毛油和精炼油的总生育酚、总酚含量均更高,氧化稳定性更佳(P<0.05),这表明混合压榨油与直接调和油相比更具优势。研究结果可为南瓜籽油优质产品的市场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 亚麻籽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 混合压榨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相变萃取南瓜籽油的工艺优化及其成分分析
5
作者 黄梦丽 彭成海 +3 位作者 蔡舒 欧成成 江运秋 周爱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63-173,共11页
为了高效萃取南瓜籽油,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连续相变萃取技术(continuous phase transition extraction,CPE)提取南瓜籽油,以提取率及活性成分含量为指标,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解析温度对南瓜籽油提取效果的影... 为了高效萃取南瓜籽油,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连续相变萃取技术(continuous phase transition extraction,CPE)提取南瓜籽油,以提取率及活性成分含量为指标,研究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解析温度对南瓜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并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和螺旋压榨法(screw pressing,SP)对比,对南瓜籽油的提取率、活性成分含量、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PE萃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6℃、萃取时间72 min、萃取压力0.51 MPa、解析温度65℃。此工艺参数下南瓜籽油的提取率高达96.75%,比SFE和SP法分别提高14.49%和35.24%;而总酚、类胡萝卜素、甾醇、锌含量分别为1333.80 mg/kg、8.41 mg/kg、2.59 mg/g和9.61 mg/100 g,分别是SFE法的1.56、2.29、1.17、1.40倍,分别是SP法的1.54、2.56、1.89、2.46倍。CPE所得南瓜籽油为澄清透明、粘稠性的液体,风味清香,其酸价、碘值和过氧化值的理化指标均符合LS/T 3250-2017标准的要求;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鉴定出7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油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2.32%,比SFE和SP法分别提高5.66%和8.99%。该研究表明连续相变萃取技术在兼顾南瓜籽油提取率及活性成分含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缓解油脂氧化酸败程度、提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高活性南瓜籽油的工业化连续性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 连续相变萃取技术 提取率 活性成分 理化性质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壳对不同生长阶段西杂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俊丽 侯鹏霞 梁小军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1期20-24,35,共6页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南瓜籽壳对不同生长阶段西杂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共40头,按照体重分为5组,分别为试验1组(300 kg左右)、试验2组(400 kg左右)、试验3组(500 k...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南瓜籽壳对不同生长阶段西杂肉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共40头,按照体重分为5组,分别为试验1组(300 kg左右)、试验2组(400 kg左右)、试验3组(500 kg左右)、试验4组(600 kg左右)和试验5组(700 kg左右),每组8头,分栏饲养,基础日粮中均添加10%的南瓜籽壳。试验期为90 d,预试期20 d,正试期70 d。记录各组肉牛试验期间体重及采食情况,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料重比;试验结束时采集血液样本制备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激素水平。[结果]随着肉牛体重的增加,日采食量逐渐增加,试验4组和5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试验1组平均料重比最低,显著(P<0.05)低于其他组。试验4组血清总蛋白(TP)、尿素氮(BUN)含量显著(P<0.05)高于试验1组、3组。试验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试验1组血清皮质醇(COR)水平显著(P<0.05)高于试验3组、4组、5组,试验5组血清降钙素(CT)水平显著(P<0.05)高于其他各组,试验4组、5组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P<0.05)高于试验1组。[结论]西杂肉牛日粮中添加南瓜籽壳,可增加采食量,提高机体蛋白质利用率,对增强动物免疫力具有一定作用,可作为一种粗饲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 西杂肉牛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血清免疫指标 血清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锡箔烘烤和微波处理对南瓜籽油脂肪酸组成变化及货架期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薛山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比较低温锡箔烘烤和微波处理2种常用加工方式对南瓜籽油储藏期间中性脂肪酸、磷脂脂肪酸与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南瓜籽油酸价(Acid value,AV)与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的变化,结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和Arrhenius... 比较低温锡箔烘烤和微波处理2种常用加工方式对南瓜籽油储藏期间中性脂肪酸、磷脂脂肪酸与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南瓜籽油酸价(Acid value,AV)与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的变化,结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和Arrhenius方程建立南瓜籽油储藏动力学模型预测其货架期变化。低温锡箔烘烤和微波预处理的南瓜籽油总脂肪酸中PUFA相对含量均较丰富,从脂肪酸组成角度来看耐储性良好,低温锡箔烘烤组较微波组货架期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锡箔烘烤 微波 南瓜籽 脂肪酸组成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的南瓜籽油的储藏稳定性研究
8
作者 钟秋 孔凡 +3 位作者 周力 洪坤强 雷芬芬 何东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1期89-97,共9页
为探究南瓜籽油的储藏稳定性,对比冷榨(cold pressing,CP)、微波预处理-压榨(microwave pretreatmentpressing,MP)、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3种加工方式制得的南瓜籽油在储藏过程中理化性质、油脂伴随... 为探究南瓜籽油的储藏稳定性,对比冷榨(cold pressing,CP)、微波预处理-压榨(microwave pretreatmentpressing,MP)、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3种加工方式制得的南瓜籽油在储藏过程中理化性质、油脂伴随物含量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室温储藏90 d,SFE南瓜籽油酸价、CP南瓜籽油过氧化值变化最大,分别提高了91.64%和171.74%,p-茴香胺值变化不大;MP南瓜籽油总酚、CP南瓜籽油总甾醇和生育酚损失率最大。MP南瓜籽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下降最多。加速氧化储藏28 d,CP南瓜籽油酸价、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的增幅最显著,MP南瓜籽油的总酚损失大,3种工艺南瓜籽油甾醇减少的比例相差不大。CP南瓜籽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最多,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下降了38.48%和50.67%。加速氧化过程中SFE南瓜籽油的稳定性优于CP和MP南瓜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 储藏稳定性 油脂伴随物 微波预处理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油浮选低阶煤泥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9
作者 王金保 《山西焦煤科技》 CAS 2024年第9期5-9,共5页
针对低阶动力煤可浮性差,煤泥浮选捕收剂难以生物降解等难题,探索了可生物降解的南瓜籽油作为低阶动力煤的浮选捕收剂的可行性。气相色谱-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南瓜籽油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类物质,这些物质与煤表面的含氧官能团... 针对低阶动力煤可浮性差,煤泥浮选捕收剂难以生物降解等难题,探索了可生物降解的南瓜籽油作为低阶动力煤的浮选捕收剂的可行性。气相色谱-质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南瓜籽油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类物质,这些物质与煤表面的含氧官能团之间产生吸附作用,改善了煤颗粒的表面疏水性。浮选参数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南瓜籽油用量为10 kg/t、起泡剂MIBC用量为0.9 kg/t、充气量为2.5 L/min时,浮选精煤的灰分为11.29%、产率为70.14%.南瓜籽油作为低阶动力煤浮选的生物捕收剂效果显著,可提高煤质,带来经济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泥 浮选 南瓜籽 起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南瓜籽蛋白粉的制取工艺
10
作者 陈杉 朱云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24年第1期40-42,共3页
南瓜籽蛋白粉营养价值丰富,属于一种优质的保健型植物蛋白资源,是当前的一个开发热点。本文根据目前传统的粕蛋白制取工艺,设计了一个融合冷榨法和溶剂浸出法两种传统方法的新工艺,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避免蛋白变性,保留其生物活... 南瓜籽蛋白粉营养价值丰富,属于一种优质的保健型植物蛋白资源,是当前的一个开发热点。本文根据目前传统的粕蛋白制取工艺,设计了一个融合冷榨法和溶剂浸出法两种传统方法的新工艺,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避免蛋白变性,保留其生物活性和营养,以期适用于工厂的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蛋白粉 制取工艺 先冷榨后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南瓜籽壳对滩湖杂代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1
作者 张俊丽 岳彩娟 梁小军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为研究南瓜籽壳对滩湖杂代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体况良好、体重30 kg左右的6月龄断奶公羔羊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饲喂含有0%、10%和20%南瓜籽壳的全混合颗粒日粮,每组18只,每只为1个重复... 为研究南瓜籽壳对滩湖杂代羔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体况良好、体重30 kg左右的6月龄断奶公羔羊5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饲喂含有0%、10%和20%南瓜籽壳的全混合颗粒日粮,每组18只,每只为1个重复,试验期85 d。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增重、平均日增重(ADG)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血清中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CT)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血清中皮质醇(COR)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日粮中添加南瓜籽壳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并促进蛋白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 滩湖杂代羔羊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饼粕粉制备高含量蛋白肽的工艺优化分析
12
作者 张良明 田斌 苏亚庆 《现代食品》 2024年第4期129-133,共5页
本研究采用优选酶解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加酶量、酶解pH、酶解倍量、酶解时间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以南瓜籽蛋白含量的提取率为指标,旨在探讨制备南瓜籽蛋白肽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本研究采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南瓜籽粗蛋白... 本研究采用优选酶解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加酶量、酶解pH、酶解倍量、酶解时间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以南瓜籽蛋白含量的提取率为指标,旨在探讨制备南瓜籽蛋白肽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本研究采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南瓜籽粗蛋白含量≥90%(以干基计,N×6.5%),蛋白肽含量≥80%(以干基计)。因此,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南瓜籽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蛋白肽 酶解 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油的营养功能与制取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星 娄丽娟 +1 位作者 刘会娟 马传国 《农业机械》 2013年第2期42-44,共3页
随着国内外南瓜籽深加工产业的悄然兴起和南瓜籽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籽用南瓜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本文从南瓜籽的组分以及南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维生素E含量等叙述了南瓜籽及南瓜籽油的营养功能。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南瓜籽油的制... 随着国内外南瓜籽深加工产业的悄然兴起和南瓜籽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籽用南瓜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本文从南瓜籽的组分以及南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维生素E含量等叙述了南瓜籽及南瓜籽油的营养功能。同时,还简要介绍了南瓜籽油的制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 南瓜籽 营养功能 制取
原文传递
南瓜籽油的开发和利用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魏冰 《粮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62,共3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南瓜籽油研究开发状况,提出了针对不同品质的南瓜籽制油工艺,并重点对南瓜籽冷榨制油同时生产南瓜籽蛋白粉的综合利用工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南瓜籽 南瓜籽蛋白 冷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多糖热水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9
15
作者 王丽波 程龙 +3 位作者 徐雅琴 王泰恒 李鲁滨 王瀚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4-290,共7页
为开发利用南瓜籽中多糖资源,基于前期水提醇沉制得南瓜籽多糖的研究基础上,该文进一步探讨了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籽多糖工艺参数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南瓜籽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 h、液料比40:... 为开发利用南瓜籽中多糖资源,基于前期水提醇沉制得南瓜籽多糖的研究基础上,该文进一步探讨了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籽多糖工艺参数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南瓜籽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 h、液料比40:1 m L/g,此条件下多糖得率的预测值为2.25%,实际验证值为2.18%。初步分析南瓜籽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0.52∶0.88∶0.73∶0.14∶1.00∶1.12,不含糖醛酸,为中性杂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南瓜籽多糖对DPPH·、·OH和O2-·3种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多糖质量浓度为1.0 mg/m L时,清除率分别达到21.3%±0.14%、57.14%±0.28%和40.50%±0.64%。研究结果为后续南瓜籽多糖纯品制备、结构表征提供了基础,为提高南瓜籽相关保健品附加值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工艺 优化 南瓜籽 多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油脂肪酸的GC-MS分析 被引量:49
16
作者 王晓 程传格 +2 位作者 马小来 董富英 刘建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5-116,共2页
用正已烷抽提南瓜籽,然后将样品进行皂化、甲酯化,以毛细管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了南瓜籽油的组成,共鉴定出12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和油酸,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8.60%和28.63%。
关键词 南瓜籽 脂肪酸 色谱-质谱法 测定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及产品的理化性质 被引量:36
17
作者 王丽波 徐雅琴 +1 位作者 杨昱 孙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83-387,共5页
为提高南瓜籽油的出油率和出油品质,采用水酶法建立南瓜籽油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南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和主要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南瓜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配比1:6:6... 为提高南瓜籽油的出油率和出油品质,采用水酶法建立南瓜籽油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南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和主要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南瓜籽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配比1:6:6(酸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复合加酶量1.2%、酶解pH值为4.0、酶解温度48℃、酶解时间3h,南瓜籽出油率为38.34%。对比超临界CO2提取法出油率32.90%和超声波溶剂法出油率44.60%,使用水酶法出油率较高,所提取的南瓜籽油色泽明亮,澄清透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其理化性质优于其他2种方法提取的油脂,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食用油标准,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营养保健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物理特性 化学特性 南瓜籽 水酶法 复合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南瓜籽油及其脂肪酸组成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范三红 原超 +2 位作者 刘艳荣 冯雨薇 毛强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07-110,共4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南瓜籽油,并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g/mL)、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90W、超声温度30℃,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高达94.22%,各因素对提...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南瓜籽油,并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南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8(g/mL)、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90W、超声温度30℃,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高达94.22%,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气相色谱分析南瓜籽油表明,南瓜籽油中主要含有5种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和亚麻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 超声波 脂肪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南瓜籽油的质量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李全宏 闫红 +1 位作者 王绍校 蔡同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4-78,共5页
以南瓜籽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从南瓜籽中提取南瓜籽油,进行得率和质量研究表明,SFE法较索氏萃取法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得率为标准,SFE-CO2萃取的适宜条件为:时间为120min、压力为35MPa、温度为35... 以南瓜籽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从南瓜籽中提取南瓜籽油,进行得率和质量研究表明,SFE法较索氏萃取法提高了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以得率为标准,SFE-CO2萃取的适宜条件为:时间为120min、压力为35MPa、温度为35℃、二氧化碳流量为2m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 超临界流体萃取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南瓜籽油中脂肪酸的GC/MS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捷莉 李铁纯 +2 位作者 李娜 回瑞华 侯冬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0-41,共2页
采用超声波提取辽宁产普通南瓜籽和黑籽南瓜籽油 ,用氢氧化钾—甲醇法酯化后 ,对其进行GC/MS分析。从普通南瓜籽油中检测出 8种脂肪酸 ,黑籽南瓜籽油中检测出 15种脂肪酸 。
关键词 南瓜籽 脂肪酸 超声波 GC/MS分析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