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产地南方大斑蝥水解产物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建辉
陈建伟
+2 位作者
许金国
武露凌
李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49-452,共4页
比较分析不同产地南方大斑蝥中所含化学成分,以确定产地对斑蝥体内成分形成的影响。采用改进的酸水解-丙酮法提取斑蝥化学成分,分得的丙酮提取液经碳酸钠、硫酸钠(1∶1)柱过滤,滤液过微孔滤膜,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
比较分析不同产地南方大斑蝥中所含化学成分,以确定产地对斑蝥体内成分形成的影响。采用改进的酸水解-丙酮法提取斑蝥化学成分,分得的丙酮提取液经碳酸钠、硫酸钠(1∶1)柱过滤,滤液过微孔滤膜,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以其中的27个成分为比较对象,占总提取物含量的90%以上。其中有主要成分斑蝥素,7个是脂肪酸类,其他为胺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及不饱和酮等。斑蝥的主要成分斑蝥素含量相对较高,其中以湖南产的最高,其他依次为广西、安徽,含量最低的是河南。可为斑蝥药材产区和人工养殖地域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
南方大斑蝥
斑蝥
素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大斑蝥饲养密度与繁殖的关系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含藻
胡周强
+1 位作者
韦波
刘先齐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546-551,共6页
本文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了南方大斑蝥不同饲养密度与交配、产卵、孵化的关系。结果表明,500对/m^3~1800对/m^3的饲养密度范围内,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其交配率、产卵率和孵化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饲养密度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条件对南方大斑蝥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莫让瑜
彭锐
孙年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3-1118,共6页
南方大斑蝥的主要药效成分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肝癌、食道癌等20余种癌症有显著疗效,但斑蝥素不能大规模人工合成,仅依赖于产斑蝥素的昆虫。南方大斑蝥是斑蝥素的重要来源,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是解决南方大斑蝥资源紧...
南方大斑蝥的主要药效成分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肝癌、食道癌等20余种癌症有显著疗效,但斑蝥素不能大规模人工合成,仅依赖于产斑蝥素的昆虫。南方大斑蝥是斑蝥素的重要来源,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是解决南方大斑蝥资源紧缺的必然选择,而取食是人工养殖中影响其生长繁殖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在恒温培养箱内对南方大斑蝥成虫的最大取食量、觅食规律、光照、最佳觅食的温度和食物含水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南方大斑蝥成虫的取食条件和规律,为南方大斑蝥成虫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参考。结果显示,南方大斑蝥成虫每天连续取食时,日平均取食量为身体重量的0. 797±0. 062倍,而饥饿24 h后的日平均取食量为体重的1. 712±0. 110倍,两者间取食量差异显著(P <0. 05)。根据其取食日变化规律,上午7∶00为南方大斑蝥成虫的取食高峰期,在不需觅食的基础上有无光照对平均取食量无显著的影响(P <0. 05)。当温度为30℃-33℃、食物含水量40%-60%时南方大斑蝥成虫的平均取食量最大,呈显著水平(P <0. 05)。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南方大斑蝥成虫的人工养殖中,应于每天的上午7∶00前投放食物,食物量为成虫重量的0. 8倍左右,食物含水量控制在40%-60%,环境温度30℃-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成虫
取食量
光照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大斑蝥种群内禀增长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含藻
胡周强
+2 位作者
张润林
张继强
刘沙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15-17,共3页
本文报道了在恒温恒湿的实验条件下对南方大斑蝥种群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作了研究,并根据系统观察资料建立了南方大斑蝥的指数增长模型。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种群
内禀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大斑蝥幼虫觅食能力的研究
5
作者
谭均
郭连安
莫让瑜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77-79,86,共4页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癌症均有显著疗效,但人工合成困难。南方大斑蝥是其重要来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成为必然选择,了解南方大斑蝥幼虫的觅食能力是开展人工养殖的基础。本文从南方大斑蝥幼虫的耐饥力、觅食距离和对食物敏感...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癌症均有显著疗效,但人工合成困难。南方大斑蝥是其重要来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成为必然选择,了解南方大斑蝥幼虫的觅食能力是开展人工养殖的基础。本文从南方大斑蝥幼虫的耐饥力、觅食距离和对食物敏感性等方面研究,初步明确南方大斑蝥幼虫的觅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大斑蝥幼虫的耐饥力随着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存活时间从10℃下的133 d减少到35℃的63 d,低温对幼虫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南方大斑蝥幼虫每天外出觅食的边界间距离主要集中在80~160 cm,最大距离为211 cm。南方大斑蝥幼虫对食物的敏感性随着食物埋藏深度的增大而降低,埋藏深度为6 cm时,其在试验时间(60 min)内不能发现食物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幼虫
觅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大斑蝥煎煮液的体内和体外致突变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周晖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与方法 :为探讨抗癌药物———南方大斑蝥用药的安全性 ,本文报道了南方大斑蝥 (以下简称斑蝥 )煎煮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 (PCE)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 (SCE)试验的影...
目的与方法 :为探讨抗癌药物———南方大斑蝥用药的安全性 ,本文报道了南方大斑蝥 (以下简称斑蝥 )煎煮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 (PCE)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 (SCE)试验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 (82 84mg/kg .bw)、中剂量 (4 9 70mg/kg .bw)的斑蝥煎煮液有致NIH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升高效应。高剂量 (10 0mg/kg .bw)、中剂量 (5 0mg/kg .bw)的斑蝥煎煮液对NIH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有升高效应。结论 :斑蝥煎煮液有一定的诱变性。并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AMES试验
微核试验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方大斑蝥不同地理种群成虫的食物偏嗜性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莫让瑜
孙年喜
彭锐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4293-4296,共4页
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野生资源的过度采集,南方大斑蝥野生种群越来越少,在很多传统分布区几乎绝迹。为了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进行南方大斑蝥的规模化人工养殖。而人工养殖中成虫的食物偏嗜性是其种源筛选与驯化的关键。该...
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野生资源的过度采集,南方大斑蝥野生种群越来越少,在很多传统分布区几乎绝迹。为了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进行南方大斑蝥的规模化人工养殖。而人工养殖中成虫的食物偏嗜性是其种源筛选与驯化的关键。该文通过对南方大斑蝥3个地理种群的成虫的食物偏嗜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群的成虫偏嗜的食物种类有差异。武鸣种群的成虫偏嗜的食物为黄瓜花、丝瓜花和冬瓜花;田林种群的成虫偏嗜的食物为豇豆花;广州种群的成虫偏嗜的食物为豇豆花和丝瓜花。3个地理种群的成虫对丝瓜花的取食量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地理种群
成虫
食性
原文传递
南方大斑蝥酸水解-丙酮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建辉
陈建伟
+1 位作者
武露凌
李祥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2358-2360,共3页
目的:分析南方大斑蝥酸水解-丙酮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柱为HP-5(30m×0.25mm×0.25μm),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40℃,程序升温,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出28种化...
目的:分析南方大斑蝥酸水解-丙酮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柱为HP-5(30m×0.25mm×0.25μm),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40℃,程序升温,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占总提取物含量的91.997%。其中,斑蝥素占14.091%;其次是不饱和脂肪酸,占13.748%。结论:本方法可为南方大斑蝥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斑蝥
素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结合斑蝥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
5
9
作者
刘流
郭侃
+3 位作者
刘云
裴显
张沛
李晓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83-1688,共6页
目的研究贵州罗甸地区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和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体内的结合斑蝥素(conjugated cantharidin)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斑蝥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水浸液获取...
目的研究贵州罗甸地区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和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体内的结合斑蝥素(conjugated cantharidin)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斑蝥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水浸液获取结合斑蝥素。运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SRB)检测结合斑蝥素对Hep G2细胞增殖的作用。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合斑蝥素对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两种结合斑蝥素对Hep G2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90、0.85 mg/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以0.90 mg/L的南方大斑蝥结合斑蝥素和0.85 mg/L黄黑小斑蝥结合斑蝥素作用Hep G2细胞24 h后,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凋亡率分别为(10.5±1.45)%和(12.8±1.53)%;结论两种来源斑蝥体内结合斑蝥素均可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斑蝥
素
南方大斑蝥
黄黑小
斑蝥
肝癌HEPG2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0
作者
周季兰
姚玮艳
袁耀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4-296,共3页
斑蝥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具有攻毒蚀疮、逐瘀散结的功效,人类应用斑蝥治疗疾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斑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斑蝥素,而其衍生物有去甲斑蝥素(NCTD)、斑蝥酸钠和去氢去甲斑蝥素等,这些衍生物...
斑蝥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具有攻毒蚀疮、逐瘀散结的功效,人类应用斑蝥治疗疾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斑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斑蝥素,而其衍生物有去甲斑蝥素(NCTD)、斑蝥酸钠和去氢去甲斑蝥素等,这些衍生物是在斑蝥素的基础上改变某些化学基团或是由人工合成的新型低毒抗癌药,具有抗肿瘤、增加白细胞、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
斑蝥
素
衍生物
黄黑小
斑蝥
南方大斑蝥
有效成分
斑蝥
酸钠
人工合成
化学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斑蝥类药材斑蝥素含量研究概况
被引量:
4
11
作者
涂小云
王光耀
周淑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9-232,共4页
斑蝥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主要含有斑蝥素而具抗肿瘤活性,且斑蝥素具剧毒,故其含量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以黄黑小斑蝥和南方大斑蝥为对象,对其斑蝥素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含量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斑蝥类药材的安全...
斑蝥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主要含有斑蝥素而具抗肿瘤活性,且斑蝥素具剧毒,故其含量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以黄黑小斑蝥和南方大斑蝥为对象,对其斑蝥素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含量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斑蝥类药材的安全使用和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
黄黑小
斑蝥
南方大斑蝥
斑蝥
素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斑芫菁活体提取斑蝥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周游
刘静
+1 位作者
周兴苗
雷朝亮
《昆虫天敌》
CSCD
2004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应用自行设计的电刺激活体提毒装置,对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erata成虫活体斑蝥毒素(Cantharidin C10H12O4)提取进行了研究。本实验设置了1V、2V、3V和5V四种刺激电压和1s、2s、3s和5s四个刺激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活体取毒的适宜刺激条...
应用自行设计的电刺激活体提毒装置,对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erata成虫活体斑蝥毒素(Cantharidin C10H12O4)提取进行了研究。本实验设置了1V、2V、3V和5V四种刺激电压和1s、2s、3s和5s四个刺激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活体取毒的适宜刺激条件为2V刺激电压下刺激2秒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斑芫菁
斑蝥
素
活体提取
刺激电压
南方大斑蝥
鞘翅目
芫菁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斑蝥的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
11
13
作者
李森林
肖文海
黄岩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16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黄黑小
斑蝥
现代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斑蝥
素衍生物
甲基
斑蝥
胺
南方大斑蝥
去甲
斑蝥
素
抗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优良地域种斑蝥体内结合斑蝥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
1
14
作者
刘流
郭侃
+2 位作者
晏容
刘云
李晓飞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研究贵州罗甸县城区及茂井镇地区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和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体内结合斑蝥素对人肝癌Hep G_2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斑蝥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水浸液获取结合斑蝥素;应用倒置相差显...
目的研究贵州罗甸县城区及茂井镇地区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和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体内结合斑蝥素对人肝癌Hep G_2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斑蝥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水浸液获取结合斑蝥素;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PI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罗甸县城区及茂井镇斑蝥的结合斑蝥素均能使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出现固缩、体积变小等现象;茂井镇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可使S期细胞比率下降,G_2/M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出现G_2/M期阻滞;罗甸城区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可使G_0/G_1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率下降。结论贵州罗甸县城区南方大斑蝥、黄黑小斑蝥及茂井镇地区南方大斑蝥、黄黑小斑蝥4种来源斑蝥体内结合斑蝥素可能是通过阻滞人肝癌Hep G_2细胞周期而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斑蝥
素
南方大斑蝥
黄黑小
斑蝥
肝癌HEPG2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斑蝥酸维生素B_6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7
15
作者
马春玉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3期3617-3618,共2页
斑瞀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大斑芫青Mylabris phah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眼斑芫青M.cichorii linnaeas)的干燥体。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其功效。破血逐瘀,功毒散结。化学成分为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1%-1.2%...
斑瞀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大斑芫青Mylabris phah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眼斑芫青M.cichorii linnaeas)的干燥体。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其功效。破血逐瘀,功毒散结。化学成分为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1%-1.2%。还含脂肪油12%,树脂,蚁酸,色索等。黄黑小斑蝥含0.97%~1.3%斑瞀素,用于症积,经闭。本品丰散而入血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6注射液
临床应用
斑蝥
酸
南方大斑蝥
黄黑小
斑蝥
破血逐瘀
化学成分
斑蝥
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药用斑蝥生态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3-34,共2页
本文报道了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的蝥的栖息环境,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生活习性及生物群落等生态因子.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黄黑小
斑蝥
生物群落
生态因子
栖息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斑蝥的药用价值与养殖要点
被引量:
3
17
作者
邵文艳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52-53,共2页
斑蝥学名眼斑芫菁,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芫箐.据考证,中药斑蝥是指南方大斑蝥(大斑芫箐)和黄黑小斑蝥(眼斑芫箐).前者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安徽、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等省(区)为多.还有绿芫...
斑蝥学名眼斑芫菁,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芫箐.据考证,中药斑蝥是指南方大斑蝥(大斑芫箐)和黄黑小斑蝥(眼斑芫箐).前者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安徽、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等省(区)为多.还有绿芫箐、锯角豆芫箐、地胆等. 1 斑蝥的药用价值传统中医药认为斑蝥性味辛、寒、有毒.归大肠、小肠、肝、肾经,有逐瘀破积、蚀肌攻毒之功效,主治症瘕痞块;外用治恶疮、疥癣、牛皮癣、淋巴结核、疯狗咬伤等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
素
眼斑芫菁
动物分类学
南方大斑蝥
节肢动物门
淋巴结核
昆虫纲
逐瘀
症瘕
狗咬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斑蝥临床新用种种
18
作者
石艳茹
王利红
《内蒙古中医药》
1999年第S1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临床新用
南方大斑蝥
慢性活动性肝炎
肋间神经痛
乳腺增生
有效率
梅核气
去甲
斑蝥
素片
三叉神经痛
过敏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斑芫菁生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9
19
作者
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8-19,共2页
大斑芫菁又名南方大斑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其生殖习性还未有详尽报道。为给今后开展人工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我们于1984~1987年对大斑芜菁的生殖习性作了系统的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关键词
大斑芫菁
生殖
习性
南方大斑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虫子”有大用途(下)
20
作者
高毅洁
杜金行
小徐
《中老年保健》
2017年第6期26-28,共3页
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虫体.又名“斑猫”。其味辛.性温,有大毒,人大肠、肝、肾、胃经。斑蝥具有攻毒蚀疮、逐瘀散结的作用,因毒性较强.多将其外用以治疗痈疽疮肿、瘰疬,瘢瘕、顽癣等症。斑蝥是我国首先...
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虫体.又名“斑猫”。其味辛.性温,有大毒,人大肠、肝、肾、胃经。斑蝥具有攻毒蚀疮、逐瘀散结的作用,因毒性较强.多将其外用以治疗痈疽疮肿、瘰疬,瘢瘕、顽癣等症。斑蝥是我国首先发现的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虫类药物之一,其抗肿瘤的主要药用成分为斑蝥素。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斑蝥素在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方面具有很强的抵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黑小
斑蝥
抗肿瘤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
南方大斑蝥
侵袭和转移
虫类药物
药用成分
抵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产地南方大斑蝥水解产物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张建辉
陈建伟
许金国
武露凌
李祥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49-452,共4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02KJB360004)
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ZYPZ006)
文摘
比较分析不同产地南方大斑蝥中所含化学成分,以确定产地对斑蝥体内成分形成的影响。采用改进的酸水解-丙酮法提取斑蝥化学成分,分得的丙酮提取液经碳酸钠、硫酸钠(1∶1)柱过滤,滤液过微孔滤膜,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以其中的27个成分为比较对象,占总提取物含量的90%以上。其中有主要成分斑蝥素,7个是脂肪酸类,其他为胺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及不饱和酮等。斑蝥的主要成分斑蝥素含量相对较高,其中以湖南产的最高,其他依次为广西、安徽,含量最低的是河南。可为斑蝥药材产区和人工养殖地域的合理选择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斑蝥
南方大斑蝥
斑蝥
素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Keywords
Chinese blister beetle (Cantharides)
Mylabris phalerata
cantharidin
fatty acid
GC-MS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大斑蝥饲养密度与繁殖的关系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含藻
胡周强
韦波
刘先齐
机构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546-551,共6页
文摘
本文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了南方大斑蝥不同饲养密度与交配、产卵、孵化的关系。结果表明,500对/m^3~1800对/m^3的饲养密度范围内,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其交配率、产卵率和孵化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饲养密度
繁殖
Keywords
Mylabris phalarata
Density of breeding
Propagation
分类号
S899.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条件对南方大斑蝥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莫让瑜
彭锐
孙年喜
机构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种植研究所
重庆市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3-111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3172)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8jcyjAX0651)
重庆市基本科研业务项目(cstc2018jxj1-jbky0015)
文摘
南方大斑蝥的主要药效成分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肝癌、食道癌等20余种癌症有显著疗效,但斑蝥素不能大规模人工合成,仅依赖于产斑蝥素的昆虫。南方大斑蝥是斑蝥素的重要来源,其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是解决南方大斑蝥资源紧缺的必然选择,而取食是人工养殖中影响其生长繁殖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在恒温培养箱内对南方大斑蝥成虫的最大取食量、觅食规律、光照、最佳觅食的温度和食物含水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南方大斑蝥成虫的取食条件和规律,为南方大斑蝥成虫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参考。结果显示,南方大斑蝥成虫每天连续取食时,日平均取食量为身体重量的0. 797±0. 062倍,而饥饿24 h后的日平均取食量为体重的1. 712±0. 110倍,两者间取食量差异显著(P <0. 05)。根据其取食日变化规律,上午7∶00为南方大斑蝥成虫的取食高峰期,在不需觅食的基础上有无光照对平均取食量无显著的影响(P <0. 05)。当温度为30℃-33℃、食物含水量40%-60%时南方大斑蝥成虫的平均取食量最大,呈显著水平(P <0. 05)。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南方大斑蝥成虫的人工养殖中,应于每天的上午7∶00前投放食物,食物量为成虫重量的0. 8倍左右,食物含水量控制在40%-60%,环境温度30℃-33℃。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成虫
取食量
光照
温度
Keywords
M.phalerata
adult
feeding amount
light
temperature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S899.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大斑蝥种群内禀增长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含藻
胡周强
张润林
张继强
刘沙
机构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15-17,共3页
文摘
本文报道了在恒温恒湿的实验条件下对南方大斑蝥种群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作了研究,并根据系统观察资料建立了南方大斑蝥的指数增长模型。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种群
内禀增长率
分类号
S865.49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大斑蝥幼虫觅食能力的研究
5
作者
谭均
郭连安
莫让瑜
机构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种植研究所
出处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77-79,86,共4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8jcyjAX0651)。
文摘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对多种癌症均有显著疗效,但人工合成困难。南方大斑蝥是其重要来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成为必然选择,了解南方大斑蝥幼虫的觅食能力是开展人工养殖的基础。本文从南方大斑蝥幼虫的耐饥力、觅食距离和对食物敏感性等方面研究,初步明确南方大斑蝥幼虫的觅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大斑蝥幼虫的耐饥力随着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存活时间从10℃下的133 d减少到35℃的63 d,低温对幼虫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南方大斑蝥幼虫每天外出觅食的边界间距离主要集中在80~160 cm,最大距离为211 cm。南方大斑蝥幼虫对食物的敏感性随着食物埋藏深度的增大而降低,埋藏深度为6 cm时,其在试验时间(60 min)内不能发现食物的位置。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幼虫
觅食能力
Keywords
M.phalerata
larvae
foraging ability
分类号
S899.9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大斑蝥煎煮液的体内和体外致突变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周晖
机构
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出处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21-223,共3页
文摘
目的与方法 :为探讨抗癌药物———南方大斑蝥用药的安全性 ,本文报道了南方大斑蝥 (以下简称斑蝥 )煎煮液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 (PCE)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 (SCE)试验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 (82 84mg/kg .bw)、中剂量 (4 9 70mg/kg .bw)的斑蝥煎煮液有致NIH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升高效应。高剂量 (10 0mg/kg .bw)、中剂量 (5 0mg/kg .bw)的斑蝥煎煮液对NIH小鼠骨髓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有升高效应。结论 :斑蝥煎煮液有一定的诱变性。并且 。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AMES试验
微核试验
安全性
Keywords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Ames test
micronucleus test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分类号
R282.740.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方大斑蝥不同地理种群成虫的食物偏嗜性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莫让瑜
孙年喜
彭锐
机构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4293-429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03172)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2jj A10003)
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2011-2-150)
文摘
随着环境的恶化,以及野生资源的过度采集,南方大斑蝥野生种群越来越少,在很多传统分布区几乎绝迹。为了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进行南方大斑蝥的规模化人工养殖。而人工养殖中成虫的食物偏嗜性是其种源筛选与驯化的关键。该文通过对南方大斑蝥3个地理种群的成虫的食物偏嗜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理种群的成虫偏嗜的食物种类有差异。武鸣种群的成虫偏嗜的食物为黄瓜花、丝瓜花和冬瓜花;田林种群的成虫偏嗜的食物为豇豆花;广州种群的成虫偏嗜的食物为豇豆花和丝瓜花。3个地理种群的成虫对丝瓜花的取食量均最大。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地理种群
成虫
食性
Keywords
Mylabris phalerata
geographical populations
adult
preferred food
分类号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南方大斑蝥酸水解-丙酮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建辉
陈建伟
武露凌
李祥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2358-2360,共3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2KJB360004)
江苏省中药炮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式课题(ZYPZ006)
文摘
目的:分析南方大斑蝥酸水解-丙酮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柱为HP-5(30m×0.25mm×0.25μm),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40℃,程序升温,以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出28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占总提取物含量的91.997%。其中,斑蝥素占14.091%;其次是不饱和脂肪酸,占13.748%。结论:本方法可为南方大斑蝥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斑蝥
素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成分分析
Keywords
Mylabris phalerata Pall.
Cantharidin
Fatty acid
GC-MS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结合斑蝥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
5
9
作者
刘流
郭侃
刘云
裴显
张沛
李晓飞
机构
合肥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药物肿瘤防治特色重点实验室
合肥医学院医学与生物学研究中心
贵州省柏强制药有限公司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83-168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60488)
贵州省科技厅中药现代化项目(黔科合ZY字[2013]3012)
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黔教合KY字[2014]212)
文摘
目的研究贵州罗甸地区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和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体内的结合斑蝥素(conjugated cantharidin)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斑蝥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水浸液获取结合斑蝥素。运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SRB)检测结合斑蝥素对Hep G2细胞增殖的作用。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合斑蝥素对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两种结合斑蝥素对Hep G2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90、0.85 mg/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以0.90 mg/L的南方大斑蝥结合斑蝥素和0.85 mg/L黄黑小斑蝥结合斑蝥素作用Hep G2细胞24 h后,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凋亡率分别为(10.5±1.45)%和(12.8±1.53)%;结论两种来源斑蝥体内结合斑蝥素均可抑制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关键词
结合
斑蝥
素
南方大斑蝥
黄黑小
斑蝥
肝癌HEPG2细胞
增殖
凋亡
Keywords
conjugated cantharidin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human hepatomaHepG2 cells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分类号
R966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0
作者
周季兰
姚玮艳
袁耀宗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
出处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4-296,共3页
文摘
斑蝥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体,具有攻毒蚀疮、逐瘀散结的功效,人类应用斑蝥治疗疾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斑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斑蝥素,而其衍生物有去甲斑蝥素(NCTD)、斑蝥酸钠和去氢去甲斑蝥素等,这些衍生物是在斑蝥素的基础上改变某些化学基团或是由人工合成的新型低毒抗癌药,具有抗肿瘤、增加白细胞、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关键词
去甲
斑蝥
素
衍生物
黄黑小
斑蝥
南方大斑蝥
有效成分
斑蝥
酸钠
人工合成
化学基团
分类号
R979.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斑蝥类药材斑蝥素含量研究概况
被引量:
4
11
作者
涂小云
王光耀
周淑娟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9-232,共4页
文摘
斑蝥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主要含有斑蝥素而具抗肿瘤活性,且斑蝥素具剧毒,故其含量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以黄黑小斑蝥和南方大斑蝥为对象,对其斑蝥素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含量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斑蝥类药材的安全使用和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斑蝥
黄黑小
斑蝥
南方大斑蝥
斑蝥
素
含量
分类号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R931.74 [医药卫生—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斑芫菁活体提取斑蝥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
3
12
作者
周游
刘静
周兴苗
雷朝亮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昆虫资源研究所
出处
《昆虫天敌》
CSCD
2004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0J085)
文摘
应用自行设计的电刺激活体提毒装置,对大斑芫菁Mylabris phalerata成虫活体斑蝥毒素(Cantharidin C10H12O4)提取进行了研究。本实验设置了1V、2V、3V和5V四种刺激电压和1s、2s、3s和5s四个刺激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活体取毒的适宜刺激条件为2V刺激电压下刺激2秒钟。
关键词
大斑芫菁
斑蝥
素
活体提取
刺激电压
南方大斑蝥
鞘翅目
芫菁科
Keywords
Mylabris phalerata
lving-body - distilling
Cantharidin
分类号
Q969.488.2 [生物学—昆虫学]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斑蝥的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
11
13
作者
李森林
肖文海
黄岩
机构
吉林省通化县中医院
吉林省通化县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16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黄黑小
斑蝥
现代药理研究
临床应用
斑蝥
素衍生物
甲基
斑蝥
胺
南方大斑蝥
去甲
斑蝥
素
抗癌机制
分类号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优良地域种斑蝥体内结合斑蝥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
1
14
作者
刘流
郭侃
晏容
刘云
李晓飞
机构
合肥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药物肿瘤防治特色重点实验室
合肥医学院医学与生物学研究中心
出处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72-374,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260488)
贵州省科技厅中药现代化项目(NO:黔科合ZY字[2013]3012)
+1 种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NO:黔科合SY字[2012]3082)
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NO:黔科合KY字[2014]212)
文摘
目的研究贵州罗甸县城区及茂井镇地区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和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体内结合斑蝥素对人肝癌Hep G_2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斑蝥三氯甲烷提取物的水浸液获取结合斑蝥素;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PI标记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罗甸县城区及茂井镇斑蝥的结合斑蝥素均能使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出现固缩、体积变小等现象;茂井镇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可使S期细胞比率下降,G_2/M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出现G_2/M期阻滞;罗甸城区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可使G_0/G_1期细胞比率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率下降。结论贵州罗甸县城区南方大斑蝥、黄黑小斑蝥及茂井镇地区南方大斑蝥、黄黑小斑蝥4种来源斑蝥体内结合斑蝥素可能是通过阻滞人肝癌Hep G_2细胞周期而抑制其生长。
关键词
结合
斑蝥
素
南方大斑蝥
黄黑小
斑蝥
肝癌HEPG2细胞
细胞周期
Keywords
conjugated cantharidin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human hepatoma Hep G2 cells
cell cycle
分类号
R931 [医药卫生—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斑蝥酸维生素B_6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7
15
作者
马春玉
机构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23期3617-3618,共2页
文摘
斑瞀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大斑芫青Mylabris phah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眼斑芫青M.cichorii linnaeas)的干燥体。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其功效。破血逐瘀,功毒散结。化学成分为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1%-1.2%。还含脂肪油12%,树脂,蚁酸,色索等。黄黑小斑蝥含0.97%~1.3%斑瞀素,用于症积,经闭。本品丰散而入血分,
关键词
维生素B6注射液
临床应用
斑蝥
酸
南方大斑蝥
黄黑小
斑蝥
破血逐瘀
化学成分
斑蝥
素
分类号
R977.22 [医药卫生—药品]
R979.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药用斑蝥生态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机构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3-34,共2页
文摘
本文报道了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的蝥的栖息环境,分布状况,种群数量,生活习性及生物群落等生态因子.
关键词
南方大斑蝥
黄黑小
斑蝥
生物群落
生态因子
栖息
种群
分类号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Q969.488.2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斑蝥的药用价值与养殖要点
被引量:
3
17
作者
邵文艳
机构
河南省虞城县畜牧局
出处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52-53,共2页
文摘
斑蝥学名眼斑芫菁,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芫箐.据考证,中药斑蝥是指南方大斑蝥(大斑芫箐)和黄黑小斑蝥(眼斑芫箐).前者分布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安徽、江苏、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等省(区)为多.还有绿芫箐、锯角豆芫箐、地胆等. 1 斑蝥的药用价值传统中医药认为斑蝥性味辛、寒、有毒.归大肠、小肠、肝、肾经,有逐瘀破积、蚀肌攻毒之功效,主治症瘕痞块;外用治恶疮、疥癣、牛皮癣、淋巴结核、疯狗咬伤等症.
关键词
斑蝥
素
眼斑芫菁
动物分类学
南方大斑蝥
节肢动物门
淋巴结核
昆虫纲
逐瘀
症瘕
狗咬伤
分类号
S865.4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斑蝥临床新用种种
18
作者
石艳茹
王利红
机构
伊盟东胜市防疫站
伊盟中医院
出处
《内蒙古中医药》
1999年第S1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临床新用
南方大斑蝥
慢性活动性肝炎
肋间神经痛
乳腺增生
有效率
梅核气
去甲
斑蝥
素片
三叉神经痛
过敏性鼻炎
分类号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斑芫菁生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9
19
作者
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机构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8-19,共2页
文摘
大斑芫菁又名南方大斑蝥。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其生殖习性还未有详尽报道。为给今后开展人工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我们于1984~1987年对大斑芜菁的生殖习性作了系统的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关键词
大斑芫菁
生殖
习性
南方大斑蝥
分类号
S865.49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虫子”有大用途(下)
20
作者
高毅洁
杜金行
小徐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日医院中医心肾科
出处
《中老年保健》
2017年第6期26-28,共3页
文摘
斑蝥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虫体.又名“斑猫”。其味辛.性温,有大毒,人大肠、肝、肾、胃经。斑蝥具有攻毒蚀疮、逐瘀散结的作用,因毒性较强.多将其外用以治疗痈疽疮肿、瘰疬,瘢瘕、顽癣等症。斑蝥是我国首先发现的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虫类药物之一,其抗肿瘤的主要药用成分为斑蝥素。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斑蝥素在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方面具有很强的抵抗作用,
关键词
黄黑小
斑蝥
抗肿瘤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
南方大斑蝥
侵袭和转移
虫类药物
药用成分
抵抗作用
分类号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产地南方大斑蝥水解产物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张建辉
陈建伟
许金国
武露凌
李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方大斑蝥饲养密度与繁殖的关系
张含藻
胡周强
韦波
刘先齐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环境条件对南方大斑蝥成虫取食行为的影响
莫让瑜
彭锐
孙年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方大斑蝥种群内禀增长率的初步研究
张含藻
胡周强
张润林
张继强
刘沙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南方大斑蝥幼虫觅食能力的研究
谭均
郭连安
莫让瑜
《生物化工》
CAS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南方大斑蝥煎煮液的体内和体外致突变作用研究
周晖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南方大斑蝥不同地理种群成虫的食物偏嗜性研究
莫让瑜
孙年喜
彭锐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
原文传递
8
南方大斑蝥酸水解-丙酮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张建辉
陈建伟
武露凌
李祥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原文传递
9
结合斑蝥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刘流
郭侃
刘云
裴显
张沛
李晓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周季兰
姚玮艳
袁耀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斑蝥类药材斑蝥素含量研究概况
涂小云
王光耀
周淑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大斑芫菁活体提取斑蝥毒素的研究
周游
刘静
周兴苗
雷朝亮
《昆虫天敌》
CSCD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斑蝥的现代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李森林
肖文海
黄岩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贵州优良地域种斑蝥体内结合斑蝥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
刘流
郭侃
晏容
刘云
李晓飞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斑蝥酸维生素B_6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马春玉
《现代医药卫生》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药用斑蝥生态的初步研究
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斑蝥的药用价值与养殖要点
邵文艳
《中兽医学杂志》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斑蝥临床新用种种
石艳茹
王利红
《内蒙古中医药》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大斑芫菁生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张含藻
胡周强
薛震夷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小虫子”有大用途(下)
高毅洁
杜金行
小徐
《中老年保健》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