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佛陀的“中道”财富观——以《南传大藏经》为中心
1
作者 心举 《普陀学刊》 2020年第1期171-204,共34页
财富是人类社会的基石。世人大多期待事业成功、得大财富,佛陀即据各人根器,为其应机而开示创造财富、守护财富、使用财富之法。追求财富者当发心求取"净财",若求财不如法,无论其目的多么高尚,都难以抵消恶行所造成的业果。... 财富是人类社会的基石。世人大多期待事业成功、得大财富,佛陀即据各人根器,为其应机而开示创造财富、守护财富、使用财富之法。追求财富者当发心求取"净财",若求财不如法,无论其目的多么高尚,都难以抵消恶行所造成的业果。在获取财富方面,当具备开放的心态,摆脱习俗成见的约束,在正法指引下获得更开阔的眼界,于入世法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具体而言,居家者当精习一门技艺,行事条理清楚,善于筹划;各行各业没有贵贱之别,不论身居何职,都应各司其职,尽职尽责。而如法所得之财,先当令自身安稳,奉养父母妻儿,令仆佣、友僚、亲族受益,对祖先、国王尽责,行有余力时则当对沙门、婆罗门如法布施。布施具大功德,但应量力而为,所施者亦不拘于财物;在布施的对象上有所拣择,以布施僧团福德最大;布施的初衷、态度、方式均与布施者之心相应,不可草率。守护财富之法,当戒除赌博、纵酒、邪淫,结交善士、回避恶友,注意量入为出、远离负债之难,如此既可成就个人的身心修行,又可保证勤苦所获的如法之财稳固长久。综合考量,佛陀对于财富秉持"中道"的立场:对财富的追求,是怠惰与欲贪的中道;对财富的使用,是布施与悭吝的中道;对财富的守护,是奢侈与节俭的中道。财富属福德,但唯具大智者能修善法而具福德,具福德者自然钦羡善法而具大智,因而依佛陀的指导追求财富、守护财富与布施财富是一种入世的修行。通过赢取当下幸福、成功的人生而种下解脱的善根,为未来上升到更高的境界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陀 南传佛教 南传大藏经 居士 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藏“五部”举要——“南传大藏经"概述之二
2
作者 邓殿臣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3-40,共8页
“巴利三藏”中的经藏,由《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组成,巴利语称为“Panca Nikaya”。“五部”中的前四部,大体上与汉译“四阿含”相当。“五部”基本上是依据所含经文的长短和篇章结构而划分的。但... “巴利三藏”中的经藏,由《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组成,巴利语称为“Panca Nikaya”。“五部”中的前四部,大体上与汉译“四阿含”相当。“五部”基本上是依据所含经文的长短和篇章结构而划分的。但从内容来看,每部也都隐约显示出本部的特点。说一切有部的《萨婆多毗尼毗婆沙》是这样阐述“四阿含”的中心内容和宗旨的:“为诸天世时随时说法,集为《增一》,是劝化人所习。为利根众生说诸深意,名《中阿含》,是学问者所习。说种种禅法,名《杂阿含》,是坐禅人所习。破除外道,是《长阿含》。”我们研究《相应部》、《长部》、《中部》、《增支部》等四部的内容和宗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大藏经 经藏 四阿含 巴利语 禅法 中阿含经 诸天 杂阿含经 辟支佛 大众部
原文传递
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元明清傣族习惯法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于语和 周囿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3期45-51,共7页
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属于巴利语系佛教文化圈。通说认为,其传入傣族社会的时期大约在公元6-8世纪;随后,对傣族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人民的生活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一方面,傣族被佛教化;另一方面,佛教被傣族化。而傣族习惯法... 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属于巴利语系佛教文化圈。通说认为,其传入傣族社会的时期大约在公元6-8世纪;随后,对傣族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人民的生活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一方面,傣族被佛教化;另一方面,佛教被傣族化。而傣族习惯法是人民生活方式的良好反映,自然会出现习惯法佛教化的现象。那么,出现此现象的成因究竟有哪些;在习惯法中又有哪些内容体现了对僧俗之间各种法律关系的调整;以贝叶为承载媒介的佛教经典传递的价值对习惯法的立法理念、刑罚适用的严厉程度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 傣族 南传大藏经 芒莱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利三藏”略说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殿臣 《佛教文化》 1991年第3期49-56,105,共9页
邓殿臣先生的《“巴利三藏”略说》,从“巴利三藏”的集成、特点、主要内容和几种字体的“巴利三藏”、几种语言的译本以及译介、研究“巴利三藏”的意义等五个方面述说了南传“巴利三藏”,为《南传大藏经》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 南传大藏经 上座部 律藏 第二次结集 巴利语 摩晒陀 大乘佛教 四阿含 比丘尼戒 经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利三藏中的《长老尼伽陀》
5
作者 维摩拉拉特纳 邓殿臣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37,47,共10页
富于原始佛教色彩的南传上座部经典,为近代学者研究原始佛教的重要典籍。其内容包括佛陀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实践佛法的方法,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维摩拉拉特纳著,邓殿臣先生译的《巴利三藏中的《长老尼伽陀〉》,是《南传大藏经》中“修... 富于原始佛教色彩的南传上座部经典,为近代学者研究原始佛教的重要典籍。其内容包括佛陀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实践佛法的方法,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维摩拉拉特纳著,邓殿臣先生译的《巴利三藏中的《长老尼伽陀〉》,是《南传大藏经》中“修多罗”(即经藏,计15部)的第9部。从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佛陀时代尼众出家的因缘以及修行证果的过程。在佛法中,男与女,约信仰、德行、智慧是毫无区别的,男众与女众同样可以修成解脱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陀 原始佛教 南传大藏经 解脱道 上座部 修多罗 经藏 所行藏 证果 重要典籍
原文传递
法界春秋
6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43-45,共3页
香港显密佛学会会长郭兆明居士率领护经团一行22人于8月23日抵京。8月24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隆重举行郭兆明居士赠送英译《南传大藏经》仪式。赵朴初会长亲自接受郭兆明居士赠经。英译本《南传大藏经》是最早用巴利语写成... 香港显密佛学会会长郭兆明居士率领护经团一行22人于8月23日抵京。8月24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隆重举行郭兆明居士赠送英译《南传大藏经》仪式。赵朴初会长亲自接受郭兆明居士赠经。英译本《南传大藏经》是最早用巴利语写成的声闻乘经典总集,近代学人从巴利语译成英文,共41册。郭兆明居士在讲话中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大藏经 声闻乘 巴利语 北京广济寺 法界 赵朴初 四众弟子 云居山真如寺 摄阿毗达摩义论 代表会议
原文传递
夏丐尊与弘一大师的法情道义——纪念夏丐尊居士往生45周年
7
作者 蔡惠明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0-32,共3页
今年是夏丐尊居士往生45周年纪念。夏老生于1886年,卒于1946年。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浙江省上虞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清末民初曾与鲁迅、经亨颐、许寿裳、李叔同(弘一大师)等同时执教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后与经亨颐回... 今年是夏丐尊居士往生45周年纪念。夏老生于1886年,卒于1946年。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浙江省上虞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清末民初曾与鲁迅、经亨颐、许寿裳、李叔同(弘一大师)等同时执教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后与经亨颐回乡创办春晖中学于白马湖,弘一大师也曾应邀到夏老、丰子恺等集资建造的“晚晴山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一大师 往生 夏丐尊 南传大藏经 弘一法师 周年纪念 春晖中学 白马湖 丰子恺 念佛法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