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傣族教育的积极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刀波 《民族教育研究》 1998年第3期23-28,共6页
试论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傣族教育的积极影响刀波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及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以下简称上座部佛教)对傣族教育的影响与其对傣... 试论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傣族教育的积极影响刀波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以及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以下简称上座部佛教)对傣族教育的影响与其对傣族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有显著的不同,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社会 南传上座部佛教 佛教经典 佛教传入 佛教伦理 佛教教育 原始宗教 世俗教育 知识分子 教育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学政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3-56,共4页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杨学政南传上座部佛教为巴利语系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因由印度向南传人,故又名“南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在南亚、东南亚各国有深远的影响,现今,仍然是伊斯兰卡、... 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杨学政南传上座部佛教为巴利语系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因由印度向南传人,故又名“南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在南亚、东南亚各国有深远的影响,现今,仍然是伊斯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 云南傣族 东南亚 经济交流 傣族社会 西双版纳傣族 宗教 斯里兰卡 传统文化 中国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元明清傣族习惯法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于语和 周囿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3期45-51,共7页
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属于巴利语系佛教文化圈。通说认为,其传入傣族社会的时期大约在公元6-8世纪;随后,对傣族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人民的生活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一方面,傣族被佛教化;另一方面,佛教被傣族化。而傣族习惯法... 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属于巴利语系佛教文化圈。通说认为,其传入傣族社会的时期大约在公元6-8世纪;随后,对傣族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区人民的生活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一方面,傣族被佛教化;另一方面,佛教被傣族化。而傣族习惯法是人民生活方式的良好反映,自然会出现习惯法佛教化的现象。那么,出现此现象的成因究竟有哪些;在习惯法中又有哪些内容体现了对僧俗之间各种法律关系的调整;以贝叶为承载媒介的佛教经典传递的价值对习惯法的立法理念、刑罚适用的严厉程度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 傣族 南传大藏经 芒莱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视域下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中国阈限理论分析--以南传上座部佛教管理体系中的安章现象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筱筠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0,共6页
安章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管理的权威,其本身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安章负责管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社会事务,被赋予某种神圣权威;另一方面,其神圣权威却在个人世俗空间被消解。这一悖论性特征人物之所以成功地同时为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和... 安章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管理的权威,其本身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安章负责管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社会事务,被赋予某种神圣权威;另一方面,其神圣权威却在个人世俗空间被消解。这一悖论性特征人物之所以成功地同时为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和世俗社会所接受,在于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当地民族文化的规范性交融是安章现象存在的前提,而安章特有的阈限者身份是其身份悖论性特征出现的重要原因。藉此,可对维克多.特纳提出的阈限理论进行中国宗教研究领域的突破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章 阈限 南传上座部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及其文化精神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大禹 吴庆洲 《建筑师》 2007年第5期83-90,共8页
宗教建筑主要是以物质形态来表达宗教观念和宗教情感,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对当地的民族社会文化及日常生活一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构成了民族文化和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文章从历史、文化及建筑技艺等多种角度进行论... 宗教建筑主要是以物质形态来表达宗教观念和宗教情感,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对当地的民族社会文化及日常生活一直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构成了民族文化和心理素质的基本要素。文章从历史、文化及建筑技艺等多种角度进行论述,以期获得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在云南的产生、发展演变、建筑特色有较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 建筑技艺 佛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艳琦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1期175-177,共3页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佛教的一个派别,在我国境内,仅在滇西南地区流行,而云南地处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心,这一区域的政治结构、社会关系、文化艺术的构成都深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壁画作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特有的建筑装饰绘画,普遍分布...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佛教的一个派别,在我国境内,仅在滇西南地区流行,而云南地处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心,这一区域的政治结构、社会关系、文化艺术的构成都深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壁画作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特有的建筑装饰绘画,普遍分布于南传上座部佛寺中,也称其为"经画",它以宣传佛教教义和社会风俗道德为主,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形成了特殊的糅合着南传上座部佛教教义故事和傣族人文艺术风情的独特艺术,具有浓郁的南传上座部佛教特色和本土艺术文化风情。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作为宗教美术与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和物化形式,其演变传承、生存发展深受云南傣族本土民俗和社会形态的影响。而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所蕴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对研究傣族地区与相邻国家的艺术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支撑作用十分重要,并对保护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地方艺术特色和民族宗教文化、边境文化交融颇有裨益,丰富了地方旅游文化,满足了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旅游产业、文化交融的要求,突显了多元文化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 壁画 艺术 文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医药 被引量:8
7
作者 吴永贵 陈普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年第10期7-8,共2页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入,促进了傣族地区文字的创造与使用,加速了傣族医药知识的收集、整理、保存与应用。借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相关概念,傣医药为自己构建了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 傣族文字 傣医药学 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傣族村社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世俗化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勉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25-226,共2页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小乘佛教的民族,自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来,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傣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宗教影响渗入到傣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建国以后,傣族社会的民主...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小乘佛教的民族,自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以来,南传上座部佛教对傣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宗教影响渗入到傣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建国以后,傣族社会的民主改革改变了封建的政治经济体制,傣族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经历了开始的被压抑后,伴随着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宗教情感得到空前释放,但同时也日益呈现出不断世俗化、实用化的变迁特征。那么,傣族社会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意识形态从近现代到当代社会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历了怎样的世俗化过程,不断世俗化了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村社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如何,本文拟寻找出一些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 宗教世俗化 傣族社会 发展趋势 传统宗教 意识形态 历史进程 村社 发展时期 人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傣族节日庆典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之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0,共4页
云南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在信仰原始宗教的同时又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节日文化在呈现浓厚宗教色彩的同时又出现地域差异性的明显特征。南传上座部佛教在这些地区的流播过程中,也会向该民族的习俗或节日文化方面渗透而深受影响。这种... 云南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在信仰原始宗教的同时又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节日文化在呈现浓厚宗教色彩的同时又出现地域差异性的明显特征。南传上座部佛教在这些地区的流播过程中,也会向该民族的习俗或节日文化方面渗透而深受影响。这种渗透是在节日文化与宗教信仰有机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明显体现在原始宗教与人文宗教相互妥协及人文宗教本地化的过程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南传上座部佛教 节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社会性别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章立明 《佛学研究》 2003年第0期281-287,共7页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西双版纳傣泐全民信仰的宗教,其教义中的社会性别观念是男洁女污,这种宗教的性别观念与傣泐男贵女贱的传统性别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制度。本文运用人类学和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透过南传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西双版纳傣泐全民信仰的宗教,其教义中的社会性别观念是男洁女污,这种宗教的性别观念与傣泐男贵女贱的传统性别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制度。本文运用人类学和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透过南传佛教的教义与实践层面,揭示其社会性别制度内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文章还探讨了在全球化浪潮中,南传佛教的保存与如何消除性别歧视之间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 性别歧视 女性能动性 社会性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的形成、发展及其基本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贺圣达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5年第4期74-82,110,共9页
11~15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在大陆东南亚逐渐形成,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成为同缅、泰、柬、老等国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封建王权的确立和巩固相适应的宗教意识形态,同时,也适应了这一地区居民的农村公社... 11~15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在大陆东南亚逐渐形成,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成为同缅、泰、柬、老等国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封建王权的确立和巩固相适应的宗教意识形态,同时,也适应了这一地区居民的农村公社生活方式。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包括不同程度地接受、融合了大乘佛教和婆罗门教的一些思想、与各国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如缅族对纳特的崇拜)相结合,还与各国以各自的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使得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南传上座部佛教 形成 发展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佛寺建筑的文化特征探微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秋影 《美与时代(城市)》 2018年第2期15-17,共3页
随着傣族地区人民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简称南传佛教)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南传佛教佛寺建筑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阶段。西双版纳南传佛教佛寺建筑造型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而层出不穷,但从整体上看,佛寺建筑造型仍然受到传统文化与... 随着傣族地区人民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简称南传佛教)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南传佛教佛寺建筑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阶段。西双版纳南传佛教佛寺建筑造型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而层出不穷,但从整体上看,佛寺建筑造型仍然受到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影响,佛寺建筑是傣族人民吸取中原汉族和东南亚泰国、缅甸等建筑技术、艺术,结合自己的特点,在布局、结构、用材和装饰等方面都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显示了傣族人民的建筑技术、艺术的独创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南传上座部佛教 佛寺建筑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俗之间——改革开放以来德宏傣族村社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世俗化改变
13
作者 陈勉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F12期119-121,共3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村社来说,佛教的世俗化也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实地调查,对当今傣族村社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世俗化改变进行梳理,并对世俗化的原因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 傣族村社 南传上座部佛教 宗教世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贺圣达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7-84,共8页
关于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的几个问题贺圣达在佛教世界中,东南亚佛教文化圈有着独特的传统和重要地位。它不同于北传大乘佛教地区,在那里佛教传入前儒、道等思想就已经根深蒂固、影响深广;而且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在地理上属温带。... 关于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的几个问题贺圣达在佛教世界中,东南亚佛教文化圈有着独特的传统和重要地位。它不同于北传大乘佛教地区,在那里佛教传入前儒、道等思想就已经根深蒂固、影响深广;而且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在地理上属温带。它也不同于藏传怫教地区,在那里佛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 佛教文化 东南亚文化 斯里兰卡 大乘佛教 文化圈 中南半岛 缅甸 佛塔 塔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的有机融合——芒景村布朗族桑刊、茶祖节活动一瞥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郁君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5期9-14,共6页
研究和考察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个民族的社会状况、文化心理、风土人情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往关系等等。从芒景村布朗族的桑刊、茶祖节,发现从节日的习俗、仪式以及形式等方面反映出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有机融合的状况。
关键词 布朗族 南传上座部佛教 原始宗教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音乐浅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学源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3,共9页
首先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的分布地域,信仰民族,以及历史沿革,教别教派、寺庙组织机构、文字与经典作了简介。其次对南传佛教的三种主要法事,即"日常课诵""节庆法事""民间法事"中的仪式过程与音乐活动... 首先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的分布地域,信仰民族,以及历史沿革,教别教派、寺庙组织机构、文字与经典作了简介。其次对南传佛教的三种主要法事,即"日常课诵""节庆法事""民间法事"中的仪式过程与音乐活动作了简要描述。再次是从法事中诵经音调的演唱特征、演唱形式、以及唱词的语言属性等角度出发,对南传佛教中的诵经音调类别进行了初步探讨与界定;同时对寺庙中的乐器及使用情况做了介绍。最后根据笔者多年的田野考查经验,对南传佛教研究中碰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旨在通过此文抛砖引玉,殷切期盼更多学者、宗教界人士,对南传佛教音乐的研究及保护、传承、发展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 巴利语 念诵 吟诵 咏诵 经腔 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南传上座部佛教对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春华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44-46,共3页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西双版纳地区傣族全民信奉的宗教,它自传入该地区并逐渐占居统治地位后,至今仍然兴盛不衰。长期以来,南传上座部佛教对整个西双版纳地区人民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佛教 西双版纳 社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的古典文学 被引量:1
18
作者 寸雪涛 《学术探索》 2018年第1期91-96,共6页
以文化传播为视角,探讨了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内柬埔寨、缅甸、泰国和老挝古典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印度文化的传入,催生了柬缅泰老四国早期的古典文学。在君权和神权相结合的封建社会时期,四国的古典文学主要由宗教文学和宫廷文学构成,... 以文化传播为视角,探讨了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内柬埔寨、缅甸、泰国和老挝古典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印度文化的传入,催生了柬缅泰老四国早期的古典文学。在君权和神权相结合的封建社会时期,四国的古典文学主要由宗教文学和宫廷文学构成,此外还出现了贴近人民生活、反映民众疾苦的世俗文学。19世纪中叶,四国的古典文学开始向近现代文学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古典文学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 宗教文学 宫廷文学 世俗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心理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心理治疗上的相通性浅析
19
作者 阎瑜 王臻 秦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7期34-35,共2页
虽然中医心理与南传上座部佛教构建与阐述有诸多不一致之处,但在心理治疗理论方面却存在一定的相通性。通过对二者的略述以及在认知、行为塑造方面的比较,浅析其相通性,可在现代社会当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 南传上座部佛教 心理治疗 相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教育研究综述
20
作者 蔚少华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3期15-19,共5页
南传上座部寺院教育作为傣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对于傣族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语 言、地理条件等诸多条件限制,当今我国教育界对南传上座部佛... 南传上座部寺院教育作为傣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体系,对于傣族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语 言、地理条件等诸多条件限制,当今我国教育界对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教育的研究相当薄弱,理论界 还没有形成这个领域稳定的研究群体,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成果散见于有关傣族文化的研究之中.针 对这一情况,本研究在回顾有关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研究整体状况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有关寺院教育 的研究现状特点,并探讨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上座部 佛教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