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电爆炸金属丝中电子的单粒子轨道行为
1
作者 吴坚 杨泽锋 李兴文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0-1213,共4页
为了认识真空电爆炸金属丝中电压击穿过程,基于单粒子轨道理论,根据1kA、100A/ns电流下铝单丝电爆炸实验的电流电压波形,建立了电子运动轨迹的数学物理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初始条件(产生时刻、初始位置、速度)下电子的运动轨迹。计算结果... 为了认识真空电爆炸金属丝中电压击穿过程,基于单粒子轨道理论,根据1kA、100A/ns电流下铝单丝电爆炸实验的电流电压波形,建立了电子运动轨迹的数学物理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初始条件(产生时刻、初始位置、速度)下电子的运动轨迹。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初速度为0的电子,运动轨迹位于r-z平面;当电流超过0.3kA时,电子开始被束缚在金属丝周围,磁场越强,发射位置距离金属丝越近,回旋运动的径向范围越小,与轴向碰撞的次数越多,越有利于电压击穿;当发射电子的初始动能等于电压击穿时的欧姆沉积能量时,初始速度沿径向方向时的运动轨迹与其沿轴向方向时的轨迹没有显著差异,而角向方向的初始速度将引起电子绕金属丝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电压与绝缘 电爆炸丝 数值模拟 电压击穿 单粒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的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报系统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沈浩 刘端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1-35,共5页
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HYSPLIT)模型内核,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搭建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报系统。当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发生时,可以利用该系统对污染物输送轨迹和扩散趋势进行即时模拟预报。该系统较好地模拟了2015年天津"... 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HYSPLIT)模型内核,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架构搭建大气污染物扩散预报系统。当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发生时,可以利用该系统对污染物输送轨迹和扩散趋势进行即时模拟预报。该系统较好地模拟了2015年天津"8·12"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件的污染物输送轨迹和扩散趋势,表明此次爆炸事件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向渤海湾方向输送;污染物主要以水平输送为主,垂直输送很弱;随着污染扩散时间的持续,各高度的污染物在水平输送方向上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 突发性大气污染 模拟预报 污染物扩散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晶化束的平均场概念和单粒子模型(Ⅱ) 被引量:5
3
作者 胡西多 邵明珠 +2 位作者 罗诗裕 刘勇生 朱德海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6-199,共4页
利用平均场概念和单粒子模型讨论了储存环中二维晶化束的大尺度运动行为 ,结果再现了粒子轨道的螺旋运动特征 。
关键词 储存环 束流晶化 带电粒子 平均场 螺旋运动 运动方程 单粒子轨道 有效平衡轨道 转折点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大气氨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湘雪 蒲维维 +5 位作者 马志强 林伟立 韩婷婷 李颖若 周礼岩 石庆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473-3483,共11页
在北京城区和上甸子本底地区分别开展了为期3a和1a的NH_(3)在线观测,并结合风向、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北京地区NH_(3)浓度水平、年季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北京城区和本底地区的NH_(3)年均浓度分别为(32... 在北京城区和上甸子本底地区分别开展了为期3a和1a的NH_(3)在线观测,并结合风向、风速、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北京地区NH_(3)浓度水平、年季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北京城区和本底地区的NH_(3)年均浓度分别为(32.5±20.8)×10^(-9)V/V和(11.6±10.3)×10^(-9)V/V,北京城区的NH_(3)浓度高于大多数国内外主要城市和地区的NH_(3)浓度水平.城区和本底地区NH_(3)浓度年变化特征为夏季高,分别为(34.1±6.8)×10^(-9)V/V和(11.1±2.2)×10^(-9)V/V,冬季低,分别为(19.7±9.3)×10^(-9)V/V和(2.4±0.6)×10^(-9)V/V.NH_(3)的日变化特征受气象因素影响明显,其结果表明,春季城区NH_(3)浓度峰值出现在15:00,而本底地区受西南风影响在20:00达到峰值;夏季城区NH_(3)浓度最高值在7:00出现,本底地区则呈现双峰值(分别在09:00和22:00);秋季城区和本底地区的日变化规律一致,均在22:00出现峰值;冬季城区的峰值出现时间晚于本底地区,峰值分别出现在23:00和20:00.西南风是造成本底地区NH_(3)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春季和夏季,随着西南向风速的增大,NH_(3)浓度显著升高.城区的NH_(3)浓度则主要受到局地排放的影响.浓度权重轨迹法的研究结果发现,北京、天津、河北及河南北部地区是影响北京地区大气NH_(3)的主要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 上甸子本底站 区域输送 拉格朗日综合单粒子轨道(HYSPLIT)模型 浓度权重轨迹(CW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咸海干涸湖床粉尘潜在扩散的时空变异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阿布拉·吐合提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2 位作者 葛拥晓 王伟 杜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756-3766,共11页
基于1969~2018年再分析气象资料,运用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HYSPLIT)模型,计算了以咸海为中心未来7d的逐日气团轨迹,采用核密度分析法,绘制了5个层次(0~0.5,0.5~1,1~1.5,1.5~2,2~5km·agl)的气团轨迹密度图,分析了咸海干涸湖床粉... 基于1969~2018年再分析气象资料,运用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HYSPLIT)模型,计算了以咸海为中心未来7d的逐日气团轨迹,采用核密度分析法,绘制了5个层次(0~0.5,0.5~1,1~1.5,1.5~2,2~5km·agl)的气团轨迹密度图,分析了咸海干涸湖床粉尘扩散的时空变异.结果显示,粉尘潜在扩散具有季节分异.春、冬季粉尘扩散范围与密度最大,沿东北方向扩散比例分别占61%、35%,最远可达亚洲东部地区,其次是秋季;夏季粉尘扩散以0.5km为界限表现明显的高度差异.随着高度的增加,粉尘潜在扩散的密度逐渐降低.受地形与天气系统的影响,春、夏粉尘扩散呈现向东北,西南方向扩散趋势,秋、冬呈现沿东北方向扩散趋势.有利的天气条件下,咸海干涸湖床粉尘可远距离输送:在近源区沉降,影响乌兹别克斯坦及周边国家,在山区沉降,则可能加速天山雪冰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 咸海 干涸湖床 粉尘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hell Model Mass Formula for Exotic Light Nuclei
6
作者 Mariano Bauer Hugo Garcfa Tecocoatzi Cristian Mojica 《Journa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2年第8期306-314,共9页
An analytic phenomenological shell model mass formula for light nuclei is constructed. The formula takes into account the non locality of the self consistent single particle potential and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light... An analytic phenomenological shell model mass formula for light nuclei is constructed. The formula takes into account the non locality of the self consistent single particle potential and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light nuclei, namely: (a) charge and mass distributions are closer to a Gaussian shape than to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 in medium and heavy nuclei; (b) the central charge and mass densities are larger than, and decrease towards, the "asymptotic" values that are the reference parameters for nuclear matter; and (c) after a shell closure, the next level has a larger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and a noticeably larger mean square radius. Only then a good numerical fit is obtained with parameters consistent with optical mode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spin-orbit coupling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kin effect" and the symmetry dependence of the optical potential is established. Towards the neutron drip line the potential well depth, the spin-orbit splitting of the single particle levels and the gap between major shells decrease, as has been observed. The ensuing shift and contraction of the single particle level scheme may lead to: (a) to strong configuration mixing and new magic numbers, and (b) the onset of the halo effect, to avoid the expulsion of single particle levels to the continu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 nuclei features shell model mass formula skin effect halo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物的季节性时空特征及潜在源区 被引量:20
7
作者 聂赛赛 王帅 +5 位作者 崔建升 刘大喜 陈静 田亮 贺博文 沈梦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131-5142,共12页
为系统研究石家庄市季节性典型污染物的重污染传输特征,基于2018年12月~2019年11月46个环境监测站(PM_(2.5)、PM_(10)、O_(3)、NO_(2)、SO_(2)和CO)及17个气象站(温度、湿度和风速)的小时监测数据,利用插值(IDW)和相关方法,分析污染物... 为系统研究石家庄市季节性典型污染物的重污染传输特征,基于2018年12月~2019年11月46个环境监测站(PM_(2.5)、PM_(10)、O_(3)、NO_(2)、SO_(2)和CO)及17个气象站(温度、湿度和风速)的小时监测数据,利用插值(IDW)和相关方法,分析污染物的季节性时空特征;并结合GDAS数据,采用后向轨迹方法,研究污染物的季度传输格局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①不同季节具有典型的污染物,季节性典型污染物和污染率依次为:春季(PM_(10),48.91%)、夏季(O_(3),81.97%)、秋季(PM_(10)和PM_(2.5),47.54%和32.79%)和冬季(PM_(2.5),74.44%),其与气象条件变化有显著联系;②春季PM_(10)与风速呈负相关,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主要传输方向为南向(53.32%),潜在源区(WPCWTij≥160μg·m^(-3))为河北(冀)中南、河南(豫)中北及山西(晋)中部,且山东(鲁)西和陕西(陕)西北部的传输也会贡献(WPSCFij≥0.3)市域的PM_(10)浓度;③夏季O_(3)与温度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传输通道方向为东南-南向(54.24%),其潜在源区呈以石家庄市为中心,沧州和菏泽为两翼的新月形区域;④秋季和冬季PM_(2.5)与湿度呈正相关,冬季呈西低、东高态势分布,输送方向为:秋季(东北-东南,74.75%),冬季(西北,55.47%),主要污染源区(WPCWT_(ij)≥180μg·m^(-3))集中在冀中南、豫北和晋中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季度变化 时空演变 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 潜在源区 石家庄
原文传递
Tensor coupling effect on relativistic symmetries
8
作者 ShouWan Chen DongPeng Li JianYou Guo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34-42,共9页
The similarity renormalization group is used to transform the Dirac Hamiltonian with tensor coupling into a diagonal form. The upper(lower) diagonal element becomes a Schr¨odinger-like operator with the tensor co... The similarity renormalization group is used to transform the Dirac Hamiltonian with tensor coupling into a diagonal form. The upper(lower) diagonal element becomes a Schr¨odinger-like operator with the tensor component separated from the original Hamiltonian.Based on the operator, the tensor effect of the relativistic symmetries is explored with a focus on the single-particle energy contributed by the tensor coup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nsor coupling destroying(improving) the spin(pseudospin) symmetry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coupling of the spin-orbit and the tensor term, which plays an opposite role in the single-particle energy for the(pseudo-) spin-aligned and spin-unaligned states and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hell structure and its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ilarity renormalization group tensor relativistic symmetri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