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iPSc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产生的影响,进而对iPSc移植的临床应用在电活动方面安全性进一步研究。方法:建立由美国癌症研究协会(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命名的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目的:探讨iPSc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产生的影响,进而对iPSc移植的临床应用在电活动方面安全性进一步研究。方法:建立由美国癌症研究协会(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命名的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于移植iPSc各时间点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局部单向动作电位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结果:2周后,AMI+iPSc组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基本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回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MI+iPSc组Cox-43的表达明显高于AMI组(P<0.05)。结论:iPSc移植后2周可明显改善梗死后小鼠的心肌局部单向动作电位基本指标,增强其电位稳定性。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猪左心室心内膜整体复极顺序。方法:应用CARTO系统,在10只猪左心室心内膜的75±12个位点记录单相动作电位。计算每一点的局部激动时间(activation tim e,AT)、复极结束时间(end-of-repolarization tim e,EORT)和单相动作...目的:研究猪左心室心内膜整体复极顺序。方法:应用CARTO系统,在10只猪左心室心内膜的75±12个位点记录单相动作电位。计算每一点的局部激动时间(activation tim e,AT)、复极结束时间(end-of-repolarization tim e,EORT)和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MAPD),并且据此建立10套三维整体心室肌AT顺序、EORT顺序和MAPD长短顺序的标测图。结果:①EORT顺序图显示10只猪中有9只猪的EORT顺序明确地沿袭了激动顺序。②在最早的激动区域或附近记录到最长的MAPD,而在最晚的激动区域或附近则记录到最短的MAPD。③所有标测图的MAPD与AT成负线性相关,而EORT与AT成正线性相关。结论:猪左室心内膜存在复极梯度。激动顺序是复极顺序的一个决定因素。较晚的心室激动伴随着较短的MAPD,MAPD缩短幅度相对于局部激动的变晚程度,是决定复极方向和形态的关键因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iPSc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产生的影响,进而对iPSc移植的临床应用在电活动方面安全性进一步研究。方法:建立由美国癌症研究协会(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命名的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于移植iPSc各时间点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局部单向动作电位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结果:2周后,AMI+iPSc组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基本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回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MI+iPSc组Cox-43的表达明显高于AMI组(P<0.05)。结论:iPSc移植后2周可明显改善梗死后小鼠的心肌局部单向动作电位基本指标,增强其电位稳定性。
文摘目的:研究猪左心室心内膜整体复极顺序。方法:应用CARTO系统,在10只猪左心室心内膜的75±12个位点记录单相动作电位。计算每一点的局部激动时间(activation tim e,AT)、复极结束时间(end-of-repolarization tim e,EORT)和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MAPD),并且据此建立10套三维整体心室肌AT顺序、EORT顺序和MAPD长短顺序的标测图。结果:①EORT顺序图显示10只猪中有9只猪的EORT顺序明确地沿袭了激动顺序。②在最早的激动区域或附近记录到最长的MAPD,而在最晚的激动区域或附近则记录到最短的MAPD。③所有标测图的MAPD与AT成负线性相关,而EORT与AT成正线性相关。结论:猪左室心内膜存在复极梯度。激动顺序是复极顺序的一个决定因素。较晚的心室激动伴随着较短的MAPD,MAPD缩短幅度相对于局部激动的变晚程度,是决定复极方向和形态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