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相动作电位同步记录电极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姚青海 崔长琮 +3 位作者 李强 王军奎 姚晓伟 赵永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 设计跨心室壁三层单相动作电位(MAP)同步记录电极,为跨心室壁复极异质性的在体研究提供有效途径。方法 以改造的 12 号不锈钢针头为外鞘,按先后顺序将彼此绝缘的外、中、内膜电极依次与外鞘组装,经过绝缘性、电导通性检测后,分... 目的 设计跨心室壁三层单相动作电位(MAP)同步记录电极,为跨心室壁复极异质性的在体研究提供有效途径。方法 以改造的 12 号不锈钢针头为外鞘,按先后顺序将彼此绝缘的外、中、内膜电极依次与外鞘组装,经过绝缘性、电导通性检测后,分别在体记录了兔、犬跨左心室壁内、中、外膜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和心电图。结果 ①兔左心室前壁内、中、外三层单相动作电位形态各不相同,中、外膜层 MAP复极起始部分具有典型的“峰和圆顶”特征,内膜层MAP复极过程中不存在明显切迹;在心率为272 次/min时,兔左心室内、中、外层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分别为 140、140、130 ms;动作电位幅度分别为17.5、19.31、11.51 mV。②犬中、外膜层心肌复极起始部分具有“峰和圆顶”特征,中膜层心肌1期切迹不如外膜层典型,内膜层心肌复极1期仅有小的切迹;心率为 139 次/min时,犬内、中、外层心肌动作电位时程分别为230、250、200 ms;动作电位幅度分别为46.33、66.41、43.30 mV。结论 自制单相动作电位能清晰、有效的记录在体动物跨心室壁各层的动作电位,可用于跨心室壁复极异质性的在体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动作电位 跨心室壁复极异质性 同步记录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家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时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及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凯强 高鸿 +3 位作者 刘军 刘艳秋 龙娟 李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家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动作电位及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电生理特性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家兔18只,体重(2.0±0.5)kg,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注1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家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动作电位及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电生理特性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家兔18只,体重(2.0±0.5)kg,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注15min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C组):持续平衡灌注37℃K-H液150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K-H液继续灌注15min后停止,注射Thomas液(4℃,10 ml/kg)使心脏停搏60 min,心脏周围用低温(4℃)Thomas液保护,30min半量复灌Thomas液(4℃,5ml/kg),60min时复灌K-H液;右美托咪定组(DEX组):于K-H液及Thomas液中加入右美托咪定(25ng/ml),余同IR组。记录平衡灌注15min(T0)、继续灌注15min/平衡30min(T1)、复灌30min/平衡120min(T2)、复灌60min/平衡150min(T3)的HR及三层心肌[内膜(Endo)、中膜(Mid)、外膜(Epi)]单相动作电位振幅(monophonic action potential amplitude,MAPA),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90%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onophonic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MAPD90)并计算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观察心脏复灌时心律失常、复跳时间,均不使用药物恢复心律。结果 DEX组心脏复跳时间(16.67±3.78)s明显短于IR组(46.33±7.29)s(P〈0.05);心脏复跳时IR组有6例发生心律失常,2min内有2例恢复正常节律;DEX组有2例发生心律失常,2min内有1例恢复正常节律。与T0时比较,T2、T3时IR组,T1-T3时DEX组HR明显减慢(P〈0.05);与T1时比较,T2、T3时DEX组HR明显减慢(P〈0.05);与T2时和C组比较,T3时DEX组HR明显减慢(P〈0.05);T1-T3时DEX组HR明显慢于IR组(P〈0.05)。与T0时比较,T1时DEX组Mid部位,T2、T3时DEX组Epi、Mid、Endo部位的MAPD90明显延长(P〈0.05)。与T1时比较,T3时DEX组Epi、Mid、Endo部位的MAPD90明显延长(P〈0.05);T3时DEX组Mid部位的MAPD90明显长于C组(P〈0.05);T2、T3时DEX组Epi、Mid、Endo部位的MAPD90明显长于IR组(P〈0.05)。与T0时和C组比较,T2、T3时IR组,T1-T3时DEX组TDR明显增大(P〈0.05);T2、T3时DEX组TDR明显小于IR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延长MAPD、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复极不均一性,具有稳定缺血-再灌注心肌电生理特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缺血-再灌注损伤 离体心脏 单相动作电位 跨室壁复极离散度 电生理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家兔心室肌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屏 曾秋棠 +2 位作者 周彤 蔡运昌 汪贵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心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 2 0只 ,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 (苄基四氢巴马汀组 )和实验组。按传统心内膜MAP记录方法经右颈外静脉插入四极接触电极导管至家兔右心室内膜记录MAP信号并同时记录...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心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 2 0只 ,随机平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 (苄基四氢巴马汀组 )和实验组。按传统心内膜MAP记录方法经右颈外静脉插入四极接触电极导管至家兔右心室内膜记录MAP信号并同时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对照组经耳缘静脉给予苄基四氢巴马汀 ( 5mg·kg-1) ,实验组给予阿魏酸钠( 0 6g·kg-1) ,给药前、后观察MAPA、MAPD5 0、MAPD90及ERP。结果 对照组用药前MAPA及MAPD2 0分别为( 2 7 0 1± 0 67)mV及 ( 79 0 5± 7 0 4 )ms,用药后分别为( 2 6 87± 0 73 )mV及 ( 77 5± 7 170 )mV(P >0 0 5 ) ;用药2 0 0 1 0 2 15收稿 ,2 0 0 1 0 4 13修回1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贵阳  5 5 0 0 0 22 包头钢铁职工医院 ,包头  0 14 0 0 0作者简介 :李 屏 ,女 ,36岁 ,医学硕士 ,副主任医师。Tel:0 85 1 5 934 319,E mail:lipingb @hotmail.com ;曾秋棠 ,男 ,36岁 ,医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前MAPD5 0、MAPD90、ERP分别为 ( 97 5± 6 770 )ms、( 12 3 5± 5 80 )ms、( 111± 13 5 0 )ms,用药后分别为 ( 12 4 5± 8 96)ms、( 15 3± 7 5 3 )ms、( 14 2± 13 3 7)ms (P <0 0 1) ;实验组用药前MAPA及MAPD2 0分别为 ( 2 6 5 8±1 0 3 )mV及 ( 75± 5 77)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单相动作电位 钾离子通道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兔室性心律失常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肖业伟 何光凤 +3 位作者 刘紫全 刘希秀 冯志强 盘强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12-2513,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室性心律失常时兔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变化,试图揭示其抗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组,在心肌缺血背景下致心律失常前后分别记录、检测各项观察指标,作前后对照和...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室性心律失常时兔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变化,试图揭示其抗心肌缺血所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组,在心肌缺血背景下致心律失常前后分别记录、检测各项观察指标,作前后对照和组间比较。结果对照组与丹参组在心律失常前,平均心率、MAP振幅(MAPA)、最大上升速度,均高于自身心律失常后(P<0.05);对照组与丹参组在心律失常前MAPD90均低于自身心律失常后(P<0.05);心律失常前后,对照组与丹参组比较,各指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能提高心肌耐受缺血的能力,起到了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效应,这可能是丹参对心肌缺血保护作用具有增强效应电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室性心律失常 心外膜 单相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隐品碱抗心律失常作用及其单相动作电位的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谟焓 李泱 +1 位作者 文毅 王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6年第1期48-50,65,共4页
目的观察别隐品碱(ALL)的抗动物心律失常作用。方法以氯仿诱发小鼠室颤、以CaCl2-ACh混合液诱发小鼠心房纤颤、肾上腺素致豚鼠心律失常,以乌头碱诱发的豚鼠左室乳头肌收缩节律改变,选择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观察ALL抗心律失常的效应... 目的观察别隐品碱(ALL)的抗动物心律失常作用。方法以氯仿诱发小鼠室颤、以CaCl2-ACh混合液诱发小鼠心房纤颤、肾上腺素致豚鼠心律失常,以乌头碱诱发的豚鼠左室乳头肌收缩节律改变,选择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观察ALL抗心律失常的效应。记录豚鼠和大鼠心脏的动作电位和单相动作电位。结果 ALL能明显降低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率,应用30,100 mg/kg的ALL后,CaCl2-ACh混合液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的发生率从 100%降低到53.3%和33.3%。ALL使肾上腺素致豚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降低,并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室乳头肌收缩节律失常有明显拮抗效应。ALL可明显延长其心脏的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这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效应的电生理基础。结论 ALL呈现出多种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隐品碱 心律失常 动物模型 单相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兔室性心律失常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洁 李想 +4 位作者 沈字玲 董航 石俊 任春晓 戚晓林 《西部医学》 2011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兔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时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影响。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单纯缺血组(n=10)和TMP组(n=10),采用闭胸记录心外膜MAP和心电图的改变,观察心肌缺血背景下致心律失常前后MAP参数的变化。结果在...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兔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时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影响。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单纯缺血组(n=10)和TMP组(n=10),采用闭胸记录心外膜MAP和心电图的改变,观察心肌缺血背景下致心律失常前后MAP参数的变化。结果在单纯缺血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生过程中,与缺血前相比,心外膜MAP振幅(MAPA)降低(P<0.01),0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减慢(P<0.01),MAP复极化50%和90%的时程(MAPD50和MAPD90)缩短(P<0.01);而在TMP组,用TMP预处理后,与缺血前相比,心外膜MAPA、Vmax、MAPD50和MAPD90均无明显变化;与单纯缺血组相比,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P<0.05),心外膜MAPA和Vmax增加(P<0.05),MAPD50和MAPD90延长(P<0.01)。结论 TMP能减轻缺血后MAP改变程度,具有抗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折返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室性心律失常 心外膜 单相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A磺酸钠对家兔在体心脏单相动作电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朱利民 曾秋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单相动作电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维拉帕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前后心室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朱莉 曹克将 +4 位作者 单其俊 邹建刚 陈明龙 徐云 谢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运用单相动作电位(monophasicactionpotential,MAP)记录方法,探讨心肌梗死后数周发生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VT)的电生理机制。方法:运用非开胸球囊堵闭猪的左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通过MAP记录电极记录猪左心... 目的:运用单相动作电位(monophasicactionpotential,MAP)记录方法,探讨心肌梗死后数周发生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VT)的电生理机制。方法:运用非开胸球囊堵闭猪的左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通过MAP记录电极记录猪左心室心内膜多个部位MAP,比较心肌梗死前和梗死后数周出现VT猪的MAP各电生理参数的变化。这些参数包括动作电位时程(actionpotentialduration,APD)从激动开始至复极50%的时间APD50,复极90%的时间APD90;激动时间(activationtime,AT)、复极时间(repolarizationtime,RT)和AT、APD50、APD90、复极时间(RT)的离散度(dispersion),即ATd、APDd1、APDd2、RTd。结果:在心肌梗死前后分别记录了各40个部位MAP,测量各参数结果显示,猪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肌细胞复极时间APD50和APD90虽略有延长,但与心肌梗死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各参数的离散度,无论是APDd,还是心室激动时间及复极时间离散度均明显增加犤APDd1:(26±7)ms比(39±9)ms;APDd2:(34±11)ms比(48±13)ms;ATd:(32±9)ms比(52±17)ms,RTd:(29±10)ms比(50±15)ms,P<0.01犦。结论:心肌梗死数周后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大,激动传导差异性增加是心肌梗死后产生室性心动过速的重要电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动作电位 心肌梗死 室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大鼠左室心肌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岚 马红梅 方文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2-684,共3页
目的研究年龄对大鼠心室肌单相动作电位(monophasicactionpotential,MAP)影响。方法按月龄选取Wistar大鼠,分为青龄组和老龄组。体外Langendorff灌流心脏,右心室予以刺激,左心室心外膜记录单相动作电位。分别记录两组在相同刺激周长(400... 目的研究年龄对大鼠心室肌单相动作电位(monophasicactionpotential,MAP)影响。方法按月龄选取Wistar大鼠,分为青龄组和老龄组。体外Langendorff灌流心脏,右心室予以刺激,左心室心外膜记录单相动作电位。分别记录两组在相同刺激周长(400ms)下动作电位,分析其复极到90%、50%及20%的时程(MAPD90、MAPD50、MAPD20),以及两组在不同刺激周长下MAP及时程。结果在相同刺激周长下,老龄组大鼠心室肌MAP各时相均明显长于青龄组(P<0.01)。刺激频率增加使大鼠心室肌MAPD缩短,老龄组大鼠动作电位时程MPAD90缩短较青龄组明显。结论年龄是影响心脏电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动作电位 老龄 大鼠 心室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七氟醚对心肌单相动作电位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谷宇 高鸿 杨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13-1016,共4页
目的在兔离体心脏模型上研究异氟醚、七氟醚对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s)的作用。方法健康家兔56只,离体Langendorff灌注,随机均分为七组:0.65肺泡最小有效浓度(MAC)异氟醚组(A组),0.65MAC异氟醚+庚醇组(B组),1.3MAC异氟醚组(C组),0.65MAC... 目的在兔离体心脏模型上研究异氟醚、七氟醚对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s)的作用。方法健康家兔56只,离体Langendorff灌注,随机均分为七组:0.65肺泡最小有效浓度(MAC)异氟醚组(A组),0.65MAC异氟醚+庚醇组(B组),1.3MAC异氟醚组(C组),0.65MAC七氟醚组(D组),0.65MAC七氟醚+庚醇组(E组),1.3MAC七氟醚组(F组),庚醇组(G组)。观察记录平衡灌注期间(T0)和继续灌注期(T1)的HR、心内膜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100)和振幅(MAPA)。结果 T1时B、E、G组HR明显减慢于T0时,T1时B组HR明显慢于A、C、D、E、F、G组,E组HR明显慢于D、F组(P<0.01);T1时心内膜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心肌部位的B组MAPD100、MAPA明显短于T0时和其它各组(P<0.01);T1时C、E、G组心内膜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心肌部位的MAPD100明显长于T0时和A、B、D、F组(P<0.01或P<0.05),E组心内膜心肌、中层心肌、心外膜心肌部位的MAPD100明显长于D、F组(P<0.01)。B组给药后有心律失常甚至心电活动停止现象。结论异氟醚延长MAPD100,可能与庚醇相似,异氟醚也通过阻滞缝隙连接,对心肌单相动作电位产生作用。七氟醚对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可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七氟醚 庚醇 单相动作电位 缝隙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槐花浸液对蛙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及收缩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天仕 杨文伟 柳爱莲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71-73,共3页
实验采用吸引式电极记录技术结合离体蛙心灌流法 ,观察了敏感显效量 (1ml任氏液中加入 0 18ml国槐花浸液 ,每ml国槐花浸液相当于 143mg生药 )下国槐花浸液对蛙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及收缩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MAP的各项电学指标呈一致... 实验采用吸引式电极记录技术结合离体蛙心灌流法 ,观察了敏感显效量 (1ml任氏液中加入 0 18ml国槐花浸液 ,每ml国槐花浸液相当于 143mg生药 )下国槐花浸液对蛙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AP及收缩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MAP的各项电学指标呈一致性减小 (少 )、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槐花浸液 心肌单相动作电位 心率 心肌收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炙甘草汤对兔心房肌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成云 张道亮 +3 位作者 周承志 王腾 杨峥 李文星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对兔左心房(LA)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大耳白兔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炙甘草汤组,每组6只。炙甘草汤组灌服炙甘草汤;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应用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和S...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对兔左心房(LA)单相动作电位(MAP)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大耳白兔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炙甘草汤组,每组6只。炙甘草汤组灌服炙甘草汤;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应用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和S1S1刺激法,分别测定对照组和炙甘草汤组兔心房肌MAP及不同频率刺激下MAP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炙甘草汤组单相动作电位振幅(MAPA)明显降低,同时心房肌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20、MAPD50、MAPD90延长,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不同的刺激间期情况下,炙甘草汤能使MAPD均延长(P<0.05),且随着刺激频率的减慢,延长MAPD的作用减弱,即延长率减小(P<0.05),呈频率依赖性延长MAPD。结论:炙甘草汤能降低兔心房肌的MAPA,具有频率依赖性延长MAPD的作用,可能是炙甘草汤抗心律失常且相对安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炙甘草汤 心房肌 单相动作电位
原文传递
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新伟 张晓刚 杨梁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5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讨iPSc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产生的影响,进而对iPSc移植的临床应用在电活动方面安全性进一步研究。方法:建立由美国癌症研究协会(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命名的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 目的:探讨iPSc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产生的影响,进而对iPSc移植的临床应用在电活动方面安全性进一步研究。方法:建立由美国癌症研究协会(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命名的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于移植iPSc各时间点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局部单向动作电位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结果:2周后,AMI+iPSc组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基本指标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回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MI+iPSc组Cox-43的表达明显高于AMI组(P<0.05)。结论:iPSc移植后2周可明显改善梗死后小鼠的心肌局部单向动作电位基本指标,增强其电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能干细胞 移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巴马汀对家犬在体心脏单相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秋棠 张桂清 +3 位作者 蒋桔泉 曹林生 祝武强 秦孺子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利用单相动作电位 (MAP)技术 ,研究在整体条件下四氢巴马汀 (THP)对家犬在体心脏MAP和有效不应期(ERP)的影响 ,从而探讨THP在整体条件下的抗心律失常机制。家犬 8只 ,体重 12 .5± 3.0 ( 10~ 15 )kg。同时记录家犬右室心尖部的MAP... 利用单相动作电位 (MAP)技术 ,研究在整体条件下四氢巴马汀 (THP)对家犬在体心脏MAP和有效不应期(ERP)的影响 ,从而探讨THP在整体条件下的抗心律失常机制。家犬 8只 ,体重 12 .5± 3.0 ( 10~ 15 )kg。同时记录家犬右室心尖部的MAP和体表Ⅱ导联心电图 (ECG) ,比较在窦性心律下用药前和用药后 10 ,2 0 ,30min的ERP、MAP复极 5 0 %时程 (MAPD5 0 )和复极 90 %时程 (MAPD90 )以及MAP振幅 (MAPA)的变化。结果 :用药后 10min ,各参数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用药 2 0min后 ,ERP、MAPD5 0 和MAPD90 与用药前相比 ,均明显延长 (分别为 139± 18msvs 12 4±18ms,12 6± 16msvs112± 15ms ,16 4± 2 5msvs 140± 16ms,P均 <0 .0 1) ,但用药前后ERP MAPD90 的比值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结论 :THP通过延长动作电位 2相和 3相时程 ,使ERP和MAPD90 平行延长 ,但不改变用药前后ERP MAPD90 比值 ,从而具有增加心肌电稳定性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巴马汀 单相动作电位 有效不应期 在体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动作电位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翠兰 胡大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5期326-331,共6页
关键词 单相动作电位技术 临床应用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离体兔心室肌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娟 高鸿 +4 位作者 刘艳秋 丁华 李惠 张凯强 钟毅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1058-1061,1071,共5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离体兔心室肌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rebs-Hensleit(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随机分为3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C组)继续灌注37℃ K-H液60 min;低...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离体兔心室肌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 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rebs-Hensleit(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随机分为3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C组)继续灌注37℃ K-H液60 min;低浓度右美托咪定组(L组)灌注含25 ng/ml右美托咪定的K-H液60 min;高浓度右美托咪定组(H组)灌注含50 ng/ml右美托咪定的K-H液60 min。记录平衡灌注15 min(T0)、继续灌注15 min(T1)、30 min(T2)、60 min(T3)时左心室前壁3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振幅、0期最大去极化速率(Vmax),计算单相动作电位复极50%和90%的时程(MAPD50和MAPD90),记录早期后除极、延迟后除极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心肌在不同时间点的MAPA及Vmax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3,H组的MAPD50及MAPD90较C组和L组延长(P<0.05);与T0比较,T1~T3时H组MAPD50、MAPD90明显延长(P<0.05);在各个时间点,L组与C组的MAPD50和MAPD9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右美托咪定可以延长MAPD50和MAPD90,这可能是其增加心律失常发生风险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单相动作电位 离体心脏 心室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左心室内膜整体复极顺序的单相动作电位标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梁延春 韩雅玲 +2 位作者 王祖禄 YUAN Shi-wen Bertil Olsson 《心脏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研究猪左心室心内膜整体复极顺序。方法:应用CARTO系统,在10只猪左心室心内膜的75±12个位点记录单相动作电位。计算每一点的局部激动时间(activation tim e,AT)、复极结束时间(end-of-repolarization tim e,EORT)和单相动作... 目的:研究猪左心室心内膜整体复极顺序。方法:应用CARTO系统,在10只猪左心室心内膜的75±12个位点记录单相动作电位。计算每一点的局部激动时间(activation tim e,AT)、复极结束时间(end-of-repolarization tim e,EORT)和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MAPD),并且据此建立10套三维整体心室肌AT顺序、EORT顺序和MAPD长短顺序的标测图。结果:①EORT顺序图显示10只猪中有9只猪的EORT顺序明确地沿袭了激动顺序。②在最早的激动区域或附近记录到最长的MAPD,而在最晚的激动区域或附近则记录到最短的MAPD。③所有标测图的MAPD与AT成负线性相关,而EORT与AT成正线性相关。结论:猪左室心内膜存在复极梯度。激动顺序是复极顺序的一个决定因素。较晚的心室激动伴随着较短的MAPD,MAPD缩短幅度相对于局部激动的变晚程度,是决定复极方向和形态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动作电位 复极 激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相动作电位研究房颤模型心房电重构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贵荣 张薇 +3 位作者 黎莉 钟明 朱慧 张运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应用单相动作电位(MAP)技术检测心房颤动模型电生理参数改变的特点,探讨房颤电重构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杂种犬17只,随机分为房颤组(n=11)和对照组(n=6)。房颤组安装固定频率起搏器,以350~430次/min的频率快速心房起搏,... 目的应用单相动作电位(MAP)技术检测心房颤动模型电生理参数改变的特点,探讨房颤电重构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杂种犬17只,随机分为房颤组(n=11)和对照组(n=6)。房颤组安装固定频率起搏器,以350~430次/min的频率快速心房起搏,对照组行假手术。于起搏前和8周后测量右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单相动作电位,测量单相动作电位振幅(MAPA)、单相动作电位时限(MAPD)、复极90%时动作电位时限(MAPD90)、复极50%时动作电位时限(MAPD50)、复极90%动作电位时限与复极50%动作电位时限之差(MAPD90-50)。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法测定心房肌组织Ca2+含量。RT-PCR法检测心房肌浆网Ca2+-ATP酶和L型钙通道mRNA转录水平。结果对照组MAP时相明显。房颤组MAP形态发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房颤组MAPA有下降趋势;MAPD,MAPD90,MAPD50,MAPD90-50分别缩短13.79%,19.65%,13.59%和31.25%。MAPD,MAPD90,MAPD90-50与右房心肌Ca2+呈显著负相关;MAPD90-50与L型钙通道显著正相关。上述指标与肌浆网钙ATP酶均无相关性。结论 MAP是研究房颤电重构的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电重构 单相动作电位 L型钙通道 CA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缺血再灌注离体兔心单相动作电位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军 高鸿 +2 位作者 张凯强 龙娟 李慧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1525-1528,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家兔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心电传导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家兔,体质量(2.0±0.5)kg,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18例,K-H液平衡灌流15min...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家兔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心肌单相动作电位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心电传导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家兔,体质量(2.0±0.5)kg,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18例,K-H液平衡灌流15min后,随机均分为三组(n=6):空白对照组(C组):持续平衡灌注37℃K-H液150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K-H液继续灌流15min后停灌,注射Thomas液(4℃,10mL/kg)使心脏停搏60min,心脏周围用低温(4℃)Thomas液保护,30min半量复灌Thomas液(4℃,5mL/kg),60min时复灌K-H液;右美托咪定组(DEX组):于K-H液及Thomas液中加入右美托咪定(25ng/mL),余同IR组。记录平衡灌流15min(T0)、继续灌流15min/平衡30min(T1)、复灌30min(T2)/平衡120min、复灌60min/平衡150min(T3)的HR及三层心肌(内膜(Endo)、中膜(Mid)、外膜(Epi))90%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onophonic 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MAPD90),观察心脏复灌时心律失常、复跳时间并记录T2时点三组3层心肌MAP图,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的表达,三组均不使用药物恢复心律。结果DEX组心脏复跳时间明显短于IR组(P<0.05);心脏复跳时IR组有6例发生心律失常,2min内有2例恢复正常节律;DEX组有2例发生心律失常,2min内有1例恢复正常节律;与T0时比较,IR组T2、T3时HR明显减慢(P<0.05),DEX组T1~T3时HR明显减慢,MAPD90明显增大(P<0.05);与C组比较,T1~T3时DEX组HR明显减慢,MAPD90明显增大(P<0.05);与IR组比较,T1~T3时DEX组HR明显减慢,MAPD90明显增大(P<0.05);SYN表达情况:IR组较C组明显减少(P<0.05),DEX组较IR组表达增多但不及C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延长MAPD、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突触素表达的减少,具有稳定缺血—再灌注心肌心电传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缺血-再灌注损伤 单相动作电位 离体心脏 电生理学技术 突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条件下在体记录心肌单相动作电位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志强 余微 +3 位作者 刘先泽 喻式程 俞利平 崔泽忠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8年第6期382-385,共4页
本文介绍保持家免在局麻状态下,用特制的接触电极经胸壁穿刺在心包上记录心外膜心肌单相动作电位的技术,所记录的电位图形不失真而且稳定。动作电位振幅、平均去极化速率、复极10%、20%、50%和90%的时限(n=471)分别为26.77mv、1.6v/s、4... 本文介绍保持家免在局麻状态下,用特制的接触电极经胸壁穿刺在心包上记录心外膜心肌单相动作电位的技术,所记录的电位图形不失真而且稳定。动作电位振幅、平均去极化速率、复极10%、20%、50%和90%的时限(n=471)分别为26.77mv、1.6v/s、45.70ms、66.93ms、98.78ms和124.21ms,本技术已用于药物和电解质等因素对心肌电活动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 单相动作电位 接触电极 麻醉 局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