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在核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李宁 郭晓云 +5 位作者 廖海 何正中 杨志 甘美舍 蒙小飞 肖国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肿瘤显像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核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10月广西医科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肿瘤显像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核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10月广西医科大学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的15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8)和试验组(n=79)。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虚拟仿真平台进行虚拟操作训练。在教学实验前后分别对2组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核,比较2组间及组内前后的成绩差异。教学完成后通过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对虚拟实验平台学习的体验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后测的技能操作成绩、辐射防护成绩和总成绩分别为(37.22±3.75)分、(16.59±4.43)分和(87.28±11.29)分,对照组学生后测的技能操作成绩、辐射防护成绩和总成绩分别为(30.23±5.37)分、(14.65±3.35)分和(78.79±8.07)分,试验组的上述各项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技能操作、辐射防护和总成绩的后测成绩均高于前测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9.8%(63/79)的学生认为该平台有助于提高实践操作技能;86.1%(68/79)的学生认为该平台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结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PET/CT检查和辐射防护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教学平台 医学 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肿瘤显像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应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衰减校正在IQ-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珺奇 焦建 +5 位作者 牟甜甜 张烨虹 解小芬 米宏志 王蒨 张晓丽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853-857,共5页
目的:以无冠心病者为研究对象,IQ-SPECT模式采集图像,采用4DM软件对心肌节段的放射性摄取值(%)和17节段自动评分系统对结果进行评价,比较CT衰减校正(AC)对心肌灌注显像(MPI)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对59例行静息+负荷SPECT MPI结果为阴性... 目的:以无冠心病者为研究对象,IQ-SPECT模式采集图像,采用4DM软件对心肌节段的放射性摄取值(%)和17节段自动评分系统对结果进行评价,比较CT衰减校正(AC)对心肌灌注显像(MPI)结果判断的影响。方法:对59例行静息+负荷SPECT MPI结果为阴性,且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冠状动脉未见狭窄或狭窄<50%,对其静息心肌灌注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8例,女性31例,年龄(58.3±9.8)岁,体质指数(24.9±3.4)/(kg/m^2)。采用4DM软件比较衰减校正前后左心室5个大的心肌节段(心尖、前壁、间隔、下壁和侧壁)的放射性摄取值(%),以及17个心肌节段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AC后受检者下壁和间隔的放射性摄取值(%)显著性升高,心尖部的放射性摄取值(%)则明显降低(P<0.05)。AC后86%(51/59)的下壁和85%(50/59)间隔的放射性摄取值(%)升高,100%(59/59)心尖部放射性摄取值(%)均降低。采用17节段5分法的评分系统,AC后多数下壁(78%,46/59)、间隔(59%,35/59)和心尖部(69%,41/59)的评分保持不变。但对女性患者,AC后42%(13/31)的前壁和心尖部评分值均增加,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结果。结论:IQ-SPECT模式下,AC会导致受检者下壁和间隔的放射性摄取值(%)明显升高,心尖部则显著降低。临床医师在图像判读时需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衰减校正 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显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唐敏 赵春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8-634,640,共8页
核医学显像具有从功能和代谢角度评估器官和病变组织状态的优势,已成为肿瘤诊疗领域的重要工具。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后的重要治疗方法。准确评估肿瘤状态、识别获益人群是实现肿瘤免疫治疗精准化、个体化的前... 核医学显像具有从功能和代谢角度评估器官和病变组织状态的优势,已成为肿瘤诊疗领域的重要工具。肿瘤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后的重要治疗方法。准确评估肿瘤状态、识别获益人群是实现肿瘤免疫治疗精准化、个体化的前提和保证。本文对核医学显像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临床价值及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疗法 医学 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脱氧葡萄糖 放射性显像 肿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显像在骨折相关性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韩洁 杨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6-1190,共5页
骨折相关性感染是创伤骨科的一种常见且严重并发症,明确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前提,专家共识中提出根据某些临床表现(瘘、窦道或伤口裂开等)即可诊断,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感染表现较为复杂,仅根据临床表现明确诊断具有挑战性。近年随着技术发展... 骨折相关性感染是创伤骨科的一种常见且严重并发症,明确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前提,专家共识中提出根据某些临床表现(瘘、窦道或伤口裂开等)即可诊断,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感染表现较为复杂,仅根据临床表现明确诊断具有挑战性。近年随着技术发展,核医学显像在骨折相关性感染的研究逐渐增多。除较常应用的三时相骨显像外,标记白细胞显像、^(18)F-FDG PET或PET/CT显像也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检出和定位感染灶、评价骨折愈合和内固定及手术计划制订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核医学显像对骨折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其在骨折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感染 骨折 医学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核医学显像检测原发性肝细胞癌p-gp蛋白的初步评价
5
作者 韩宇 蒋飞照 +1 位作者 张启瑜 陈孝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 :应用Tc 99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technetium 99msestamibi,Tc 99m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 ,SPECT)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耐药基因MDR1表达进行检测 ,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否耐药的初... 目的 :应用Tc 99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technetium 99msestamibi,Tc 99m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 ,SPECT)对原发性肝细胞癌耐药基因MDR1表达进行检测 ,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否耐药的初始诊断。方法 :对 5 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行术前核医学检测和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标本检测 ,并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结果 :5 2例肝细胞癌患者有 2 8例患者在SPECT平扫成像中出现MIBI的放射性缺损 ,而 2 4例患者的SPECT图像出现了MIBI的放射性浓聚或等密度聚集 ,在p gp蛋白高表达的肝细胞癌的SPECT成像密度稀疏或空白 ,而p gp蛋白低表达的肝细胞癌SPECT呈放射性浓聚或等密度聚集。Tc 99mMIBI核医学显像对原发性肝细胞癌MDR1基因检测的灵敏度为 90 .3% (2 8/31) ,特异性为 95 .2 % (2 0 /2 1) ,总诊断正确率为 90 .4 % (4 7/5 2 )。与临床资料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发现 ,Tc 99mMIBI的浓聚与否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学分化类型和包膜是否完整并没有明显相关关系 (P >0 .0 5 ) ,Tc 99mMIBI的浓聚与肝细胞癌的大小有明显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Tc 99mMIBISPECT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MDR1耐药检测有特异、无创、快捷的特点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瘤 原发性 多药耐药基因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电子发射核医学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晨 《医疗装备》 2020年第20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4例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分子... 目的探讨分子影像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4例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分子影像SPECT/CT、MSCT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磁共振检查,以磁共振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SPECT/CT、MSCT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效能。结果54例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经磁共振检查确诊32例。SPECT/CT联合MSCT检查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特异度与SPECT/CT、MSCT检查单独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联合MSCT检查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SPECT/CT、MSCT检查单独诊断。结论相较于单独诊断,SPECT/CT联合MSCT检查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准确度及灵敏度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影像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乳腺癌骨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断层显像在临床心脏核医学的应用
7
作者 Storch-Becker A 廖宝浪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2-94,共3页
正电子断层显像(PET)及其放射性标记底物为体内生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在心脏学,^(13)NH_3和^(82)Rb有助于检测心肌血流,^(18)F-FDG和^(11)C-软脂酸可分别用于临床检测心肌葡萄糖和脂肪酸代谢。PET的一项主要任务将是确证方法的可... 正电子断层显像(PET)及其放射性标记底物为体内生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在心脏学,^(13)NH_3和^(82)Rb有助于检测心肌血流,^(18)F-FDG和^(11)C-软脂酸可分别用于临床检测心肌葡萄糖和脂肪酸代谢。PET的一项主要任务将是确证方法的可信并将这些方法转化为临床可广泛应用的单光子发射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断层显像 心脏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检查中的放射防护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涤 张谦 +2 位作者 李鑫 于会明 刘敏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4-114,共1页
报道了 2 0 0 1年在对辽宁省几家新建和改建及扩建的核医学ECT室的防护监测中发现的防护问题。为了减少医务人员和公众成员受照剂量 ,应按国家有关的放射防护规定合理布置工作场所 。
关键词 医学 光子发射断层显像 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荣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38-344,共7页
精神疾病是一类功能性脑疾病,其发病率的不断增加而受到日益关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精神疾病进行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以其反映组织细胞血流、代谢、受体密度等分子功能... 精神疾病是一类功能性脑疾病,其发病率的不断增加而受到日益关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精神疾病进行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以其反映组织细胞血流、代谢、受体密度等分子功能显像的特点在精神疾病研究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尤其在脑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方面具有其他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方法所无可比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受体显像 非侵入性 血流 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医学研究 脑神经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药物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认知功能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管一晖 谭海波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4期256-260,共5页
认知是一种人类心理活动,是指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包括简单地对自己与环境的确定、感知、注意、学习和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人类的执行功能是指有效地启动并完成自己决定的、有目的的活动能力。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电子 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朱朝晖 《现代仪器》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是当代影像学的尖端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从形态向功能、从大体解剖向分子生化显示的发展趋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正负电子“湮没”所发出的成对光子的符合检测以及同位素示踪原理,PET能够在体外无创...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是当代影像学的尖端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从形态向功能、从大体解剖向分子生化显示的发展趋势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用正负电子“湮没”所发出的成对光子的符合检测以及同位素示踪原理,PET能够在体外无创地“观察到”活体内的生理的和病理的生化过程,这对于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和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非常有用。在临床上,特别适用于在没有形态学改变之前,早期诊断疾病、发现亚临床病变以及早期、准确地评价治疗效果等。PET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临床有效性将是这一技术发展的基础。在可预期的将来,PET的功能显像将和CT、核磁等形态学检查结合起来,为广大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医学影像诊断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刚华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1年第6期241-245,共5页
分子生物学与核医学的结合形成了分子核医学 ,基因表达正电子发射断层 (PET)显像是当今分子核医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之一。基因表达 PET显像包括反义 PET显像和报告基因 PET显像 ,反义 PET显像由于技术上的问题 ,远不如报告基因 PET... 分子生物学与核医学的结合形成了分子核医学 ,基因表达正电子发射断层 (PET)显像是当今分子核医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之一。基因表达 PET显像包括反义 PET显像和报告基因 PET显像 ,反义 PET显像由于技术上的问题 ,远不如报告基因 PET显像那样发展迅速 ,报告基因 PET显像已广泛用于动物实验研究 ,可望不久的将来会用于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报告基因 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分子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标记阿片受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剂的制备
13
作者 王荣福 何晓坤 +1 位作者 张春丽 霍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76,共6页
研制了一种适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用的阿片受体配基碘烷特培洛菲(7α O IA DPN),合成了阿片受体显像剂125I 7α O IA DPN,并检测了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进行了体内外结合实验研究。研制结果为:碘标记的7α O IA DPN放化纯... 研制了一种适合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用的阿片受体配基碘烷特培洛菲(7α O IA DPN),合成了阿片受体显像剂125I 7α O IA DPN,并检测了标记物的体外稳定性,进行了体内外结合实验研究。研制结果为:碘标记的7α O IA DPN放化纯度大于95%,标记率为81%~90%,比活度高达83.25PBq/mol,室温下放置24h,放化纯度仍大于90%。体外结合实验结果显示,其Kd=0.23nmol/L,Bmax为38pmol/g。研究结果表明,碘标记的7α O IA DPN有望成为SPECT的阿片受体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标记 阿片受体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显像 制备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显像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14
作者 顾兆祥 蒋茂松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37-840,共4页
核医学显像不仅因其能确定肿瘤范围及对肿瘤进行分期,而且因对治疗计划和病人随访的作用,目前在放射肿瘤学方面正变得愈加重要。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在对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病人确定肿瘤范围和分... 核医学显像不仅因其能确定肿瘤范围及对肿瘤进行分期,而且因对治疗计划和病人随访的作用,目前在放射肿瘤学方面正变得愈加重要。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在对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病人确定肿瘤范围和分期中起重要作用。由于肿瘤组织的代谢改变先于形态学改变,使用功能显像技术常常能在形态学显像检出之前鉴别肿瘤组织。检测肿瘤复发18F-FDG PET有最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正确率。另外,回顾了核医学显像在适形放疗的脑肿瘤、鼻咽癌、肺癌等患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显像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电子发射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回抽自毁注射器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检查中的应用
15
作者 刘蕊 孔德娟 +1 位作者 陈云富 于丽娟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7期2372-2373,共2页
[目的]分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透射计算机断层(PET-CT)检查中使用可回抽自毁注射器对实际注入剂量精确性和成像质量的影响,以及注射操作者发生针刺伤的几率,探索适宜的注射放射性核素的注射器,以提高显像质量,做好注射工作的辐射... [目的]分析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透射计算机断层(PET-CT)检查中使用可回抽自毁注射器对实际注入剂量精确性和成像质量的影响,以及注射操作者发生针刺伤的几率,探索适宜的注射放射性核素的注射器,以提高显像质量,做好注射工作的辐射防护。[方法]选取148例PET-CT检查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采用一次性无菌可回抽自毁注射器,对照组采用普通无菌注射器,分别测量注射后注射器内残留的放射性活度,密切观察扫描仪计数率,记录注射操作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例数。[结果]试验组所使用的可回抽自毁注射器残留放射性活度极微,注射操作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脏扫描计数率均较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可回抽自毁注射器注射放射性核素注入剂量精确,方法稳妥,利于显像检查和辐射防护,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可回抽自毁注射器 放射性显像 注射性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显像技术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培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33-335,共3页
近年来,帕金森病(PD)发病率逐年增高,但临床上CT和MRI对早期发现PD病变有一定限制,而SPECT和PET等核医学显像技术,特别是多巴胺神经递质及受体显像,对PD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帕金森病 SPECT(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正电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多巴胺 受体 多巴胺转运蛋白 医学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病理--核医学分子影像在肿瘤表型中的实践
17
作者 钟燕 岑沛立 +5 位作者 周金云 金晨涛 姚琼 王菁 田梅 张宏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06-514,共9页
过去几十年的肿瘤生物学研究深入解析了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并识别出肿瘤在发生过程中的各种生物特征。然而,有效地将这些肿瘤的生物特征进行成像以辅助患者的临床管理仍具有挑战性。核医学分子影像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探究肿瘤的体内生... 过去几十年的肿瘤生物学研究深入解析了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并识别出肿瘤在发生过程中的各种生物特征。然而,有效地将这些肿瘤的生物特征进行成像以辅助患者的临床管理仍具有挑战性。核医学分子影像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探究肿瘤的体内生物学特征提供了机遇。本文梳理了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在表征肿瘤生物特征方面的现状,并探讨了体表型策略的核医学分子影像在肿瘤中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物标志物 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医学分子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鉴别鼻部骨折新旧程度回顾性法医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新奇 汪隽 +7 位作者 甄大为 孙宗飞 张舒 靳永胜 韩文明 赵玲 杨威 李眉 《刑事技术》 201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利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鉴别鼻部骨折的新旧程度。方法对48例疑似陈旧性鼻部骨折伤者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及CT融合图像在鼻部骨折处放射性分布、浓聚情况的分析,鉴别鼻部骨折的新旧程度。结果 48例中8例放射性... 目的利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鉴别鼻部骨折的新旧程度。方法对48例疑似陈旧性鼻部骨折伤者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及CT融合图像在鼻部骨折处放射性分布、浓聚情况的分析,鉴别鼻部骨折的新旧程度。结果 48例中8例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局部断层骨显像及CT融合图像在鼻部骨折处显示放射性分布增高、浓聚区,诊为新鲜骨折,评定为轻伤;40例在鼻部骨折处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分布增高、浓聚区,诊为陈旧骨折,与本次外伤无因果关系。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检查在鉴别鼻部骨折新旧程度方面可得到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医学 鼻部骨折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放射性素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技术对乳腺癌骨转移诊断的价值分析
19
作者 耿妍昊 赵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813-819,共7页
乳腺癌骨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核医学技术具有全身性评估、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等优势,能够提供准确的骨转移信息。全身骨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是诊断骨转移瘤的常用检查方... 乳腺癌骨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核医学技术具有全身性评估、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等优势,能够提供准确的骨转移信息。全身骨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是诊断骨转移瘤的常用检查方法,各有优劣势。核医学技术在乳腺癌骨转移的评价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综合使用这些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骨转移评估和全身性疾病分期,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旨在分析核医学技术在乳腺癌骨转移评价中的应用和优势,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医学 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融合显像在临床核医学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涛 崔坤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6-309,共4页
核医学的功能影像与传统解剖影像的有机融合大大促进了核医学设备的多模态发展方向,如SPECT/CT、SPECT/MR、PET/CT及PET/MR等。这些设备可评估脏器功能代谢,同时又可对病灶进行精确的解剖定位,大大提高了诊断效能。本文主要对SPECT/CT... 核医学的功能影像与传统解剖影像的有机融合大大促进了核医学设备的多模态发展方向,如SPECT/CT、SPECT/MR、PET/CT及PET/MR等。这些设备可评估脏器功能代谢,同时又可对病灶进行精确的解剖定位,大大提高了诊断效能。本文主要对SPECT/CT融合显像在各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光子 医学 融合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