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肌肉营养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毅 刘滔 +5 位作者 周秀珍 王扬 赵敏洁 王旭堂 黄菊 冯凤琴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92-390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肌肉营养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37.81±1.12) g的大口黑鲈幼鱼1 2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 本试验旨在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肌肉营养品质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37.81±1.12) g的大口黑鲈幼鱼1 20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0、0.75和1.00 g/kg GML的试验饲料。试验期1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50和0.75 g/kg GML组的体长和形体比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和肥满度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0.75 g/kg GML组的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0.50、0.75和1.00 g/kg GML组的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0.50和0.75 g/kg GML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0.50、0.75和1.00 g/kg GML组的血清溶菌酶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0.50、0.75和1.00 g/kg GML组的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肌肉谷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总风味氨基酸含量显著提高(P <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0.50和0.75 g/kg GML对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肌肉营养品质及肠道健康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GML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单甘油酯 大口黑鲈 生长性能 营养品质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学分析月桂酸单甘油酯对HepG2细胞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林萌慧 刘畅 +3 位作者 黄佳敏 冯凤琴 Le Thanh Ninh 蔡海莺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111,共11页
为阐明月桂酸单甘油酯(GML)调节脂代谢的具体靶点和信号通路,本研究通过GML处理油酸诱导的肝脏肿瘤细胞HepG2高脂模型,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和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GML对肝细胞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其潜在靶点和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通过... 为阐明月桂酸单甘油酯(GML)调节脂代谢的具体靶点和信号通路,本研究通过GML处理油酸诱导的肝脏肿瘤细胞HepG2高脂模型,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和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GML对肝细胞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及其潜在靶点和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通过GML潜在靶点的GO和KEGG富集分析,分别获得信号通路519个和144条(P<0.05)。分子对接验证GML可能通过调节ALB、AKT1、EGFR等核心靶点蛋白实现其对脂代谢的调控。细胞试验结果显示:经GML干预的细胞组与高脂对照组相比,脂质积累水平有一定改善。转录组分析共筛选出2879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和下调分别为1363个和1516个。由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可知,低氧诱导因子(HIF-1α)通路和脂肪酸氧化分解代谢通路基因富集较显著,通路中重要蛋白CPT1B、FABP1等基因转录水平表达处理组比高脂组分别上升1.79倍和2.81倍,且HIF-1α调控下游主要基因表达显著上升,表明GML干预以HIF-1α通路介导改善高脂细胞氧化应激,并通过脂肪酸分解途径改善高脂细胞模型的脂代谢紊乱。本研究为探索功能性油脂成分改善高脂膳食脂代谢紊乱的作用和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单甘油酯 脂肪酸氧化 脂代谢 分子对接 低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磷脂酶D Sp-TLI146的发掘及其在DHA磷脂酰单甘油酯的合成中的应用
3
作者 贺晨曦 陈曦 +2 位作者 刁汝静 孙建安 毛相朝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1期187-194,216,共9页
从链霉菌中克隆一个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的编码基因Sp-TLI146,并将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异源表达。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后得到纯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酶学性质研究显示,重组PLD的最适温度为65℃,在50~65℃时,其相... 从链霉菌中克隆一个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的编码基因Sp-TLI146,并将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异源表达。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后得到纯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酶学性质研究显示,重组PLD的最适温度为65℃,在50~65℃时,其相对酶活力仍高于60%;最适pH值为6.0的磷酸-磷酸钠缓冲液,在pH4.0~8.0的相对酶活力高于70%。以鱿鱼卵为来源,使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DHA磷脂酰胆碱(docosahexaenoic acid phosphatidylcholine,DHAPC)并对其进行纯化,在重组PLD Sp-TLI146的催化作用下,与不同的甘油酯反应合成DHA磷脂酰单甘油酯,在最适条件下,反应4 h转化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D 异源表达 酶学性质 DHA磷脂酰单甘油酯 转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酚和月桂酸单甘油酯纳米乳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路庭欢 王星杰 +4 位作者 王路义 周祥莹 赵志宏 毛倩倩 张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39-504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饮水中添加丁香酚(EUG)和月桂酸单甘油酯(GML)纳米乳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择1日龄、平均体重为(39.15±0.11)g的白羽肉鸡6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各组均饲喂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饮水中添加丁香酚(EUG)和月桂酸单甘油酯(GML)纳米乳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择1日龄、平均体重为(39.15±0.11)g的白羽肉鸡6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各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其中对照组正常饮水,试验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5、1.0、3.0、5.0 mL/L的EUG和GML纳米乳。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饮水中添加1.0和3.0 mL/L的EUG和GML纳米乳显著提高了21、42日龄体重及1~21日龄、22~42日龄、1~42日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22~42日龄、1~42日龄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饮水中添加1.0和3.0 mL/L的EUG和GML纳米乳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饮水中添加3.0 mL/L的EUG和GML纳米乳显著提高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饮水中添加1.0、3.0和5.0 mL/L的EUG和GML纳米乳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P<0.05),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饮水中添加1.0和3.0 mL/L的EUG和GML纳米乳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饮水中添加3.0和5.0 mL/L的EUG和GML纳米乳显著降低十二指肠和空肠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饮水中添加1.0和3.0 mL/L的EUG和GML纳米乳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白细胞介素-10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5)各组的盲肠菌群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饮水中添加3.0 mL/L的EUG和GML纳米乳提高了盲肠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了厚壁菌门相对丰度。由此可见,饮水中添加EUG与GML纳米乳可增强肉鸡抗氧化能力,改善肉鸡肠道形态、炎症反应和菌群结构,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在本试验中,饮水中EUG和GML纳米乳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 m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月桂酸单甘油酯 肉鸡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炎症反应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源海豚链球菌体外抑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5
作者 李妍萍 孙恒 +3 位作者 杨林狄 王浩宇 黄洁 黄郁葱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共9页
【目的】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对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为鱼类养殖中防控海豚链球菌感染提供新的依据。【方法】以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目的】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对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为鱼类养殖中防控海豚链球菌感染提供新的依据。【方法】以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pinephelus lanceolatus)源海豚链球菌为研究对象,运用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GML对海豚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通过生长曲线、电导率、菌体形态变化、菌体蛋白表达、生物被膜形成和毒力相关基因转录的测定评估GML对海豚链球菌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GML对海豚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别为16 mg/L和32 mg/L;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强,且在MIC浓度作用下对菌体生长及生物被膜形成抑制作用最强;不同浓度GML作用后的菌体均能观察到细胞排列松散、大小不均一、胞间间距增大,并出现显著凹陷、皱褶等不同程度的损伤。此外,在1/2 MIC与MIC浓度GML处理后,菌悬液电导率明显上升,表明在此浓度下药物导致菌体出现一定损伤;1/4 MIC浓度促进蛋白条带增多,而MIC浓度则呈现出抑制效应引起蛋白条带变淡甚至消失。【结论】月桂酸单甘油酯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源海豚链球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其主要作用途径是通过破坏细胞结构完整性,导致内容物流失,抑制细菌的生长及生物被膜形成,影响细菌毒力基因及蛋白表达等方面发挥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豚链球菌 月桂酸单甘油酯 抗菌机制 绿色养殖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链脂肪酸单甘油酯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泽明 郝国强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前规模化养殖极易受到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害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G^(-)+G^(+))等引发的肠道损伤、病毒(尤指囊膜病毒)等造成的混合感染和/或继发感染,均会对机体造成免疫抑制,严重影响生产效益... 目前规模化养殖极易受到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害菌(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G^(-)+G^(+))等引发的肠道损伤、病毒(尤指囊膜病毒)等造成的混合感染和/或继发感染,均会对机体造成免疫抑制,严重影响生产效益,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是可持续健康养殖关注的重点和难点。中链脂肪酸单甘油酯具有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和促生长等功效,具备易被机体吸收和快速代谢等特点,能迅速为动物机体提供能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中链脂肪酸单甘油酯的消化吸收特点、抗病毒作用和机理及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新时期条件下规模化养殖中中链脂肪酸单甘油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脂肪酸单甘油酯 消化吸收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酯化法合成月桂酸单甘油酯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轩 杨婧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15-7021,共7页
选择月桂酸和甘油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测定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对月桂酸单甘油酯(GML)纯度的影响,研究了GML浓度和pH值变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n(甘油... 选择月桂酸和甘油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测定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对月桂酸单甘油酯(GML)纯度的影响,研究了GML浓度和pH值变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n(甘油)∶n(月桂酸)=3∶1,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3.5 h,搅拌速度为250 r/min,对甲苯磺酸用量为0.4%(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备出的GML纯度最高,该工艺为最优合成工艺;正交试验测试表明,合成温度对GML纯度的影响最大,最优合成工艺下制备出的GML初始纯度为47.7%,提纯后纯度可达97.2%。抑菌性能测试表明,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当浓度达到12 mg/mL时,抑菌圈的直径达到了最大值16.1 m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在pH值=5.7和7.2的条件下,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半衰期分别为54和49 h,可见弱酸条件下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半衰期更大,抑菌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单甘油酯 最优工艺 因素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棕榈酸单甘油酯与油酸单甘油酯含量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传华 刘师莲 +2 位作者 王晓明 秦延疆 陈运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60-461,共2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棕榈酸单甘油酯与油酸单甘油酯含量的方法。样品中加入六甲基二硅氨烷,于95℃水浴中完成硅烷化反应。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30%与97.82%,RSD分别为1.8%与2.1%。... 建立了一种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棕榈酸单甘油酯与油酸单甘油酯含量的方法。样品中加入六甲基二硅氨烷,于95℃水浴中完成硅烷化反应。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30%与97.82%,RSD分别为1.8%与2.1%。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1μg/g与0.1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单甘油酯 油酸单甘油酯 油脂分析 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酸单甘油酯微乳液在鱿鱼丝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亚珠 翁佩芳 江华珍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对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和月桂酸单甘油酯微乳液(ME)在鱿鱼丝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菌落总数和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ME对鱿鱼丝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鱿鱼丝加工过程中,GML单体和ME的有效抑菌添加量分别... 对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和月桂酸单甘油酯微乳液(ME)在鱿鱼丝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菌落总数和感官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ME对鱿鱼丝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鱿鱼丝加工过程中,GML单体和ME的有效抑菌添加量分别为0.50%和1.00%(相当于GML单体0.12%),二次调味时添加优于一次调味时添加。但当GML单体添加量>0.50%时,会使鱿鱼丝带有不同程度的异味。鱿鱼丝二次调味时添加1.00%的ME制得的成品,在25℃条件下进行贮藏试验,结果以菌落总数为指标贮藏期达5个月,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贮藏期达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单甘油酯(GML) 月桂酸单甘油酯微乳液(ME) 鱿鱼丝 贮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对大豆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璐 王瑞 +5 位作者 陈芳莉 陆青 肖宗林 张桂菊 王楠 徐宝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40,共7页
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性,兼具保健功能。以硬脂酸单甘油酯作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油酸单甘油酯、亚油酸单甘油酯的乳化性能。脂肪酸单甘油酯作为乳化剂应用于大豆蛋白饮料配方,采用多重光散射法和离心分析法... 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具有优良的乳化分散性,兼具保健功能。以硬脂酸单甘油酯作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油酸单甘油酯、亚油酸单甘油酯的乳化性能。脂肪酸单甘油酯作为乳化剂应用于大豆蛋白饮料配方,采用多重光散射法和离心分析法研究了乳化剂对大豆蛋白饮料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的乳化性能优于硬脂酸单甘油酯;添加单一乳化剂时,油酸单甘油酯及亚油酸单甘油酯的乳化稳定效果优于硬脂酸单甘油酯,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的添加量对大豆蛋白饮料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油酸单甘油酯与蔗糖酯复配使用,质量比为1∶1和2∶1时,大豆蛋白饮料分散体系的稳定性较佳,且优于单独添加油酸单甘油酯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单甘油酯 大豆蛋白饮料 稳定性 油酸单甘油酯 亚油酸单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酸单甘油酯抑菌抗病毒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蒋增良 杨明 +2 位作者 杜鹃 张辉 冯凤琴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 Monolaurate,简称GML)又名十二酸单甘油酯,是一种亲酯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天然存在于母乳、椰子油和美洲蒲葵中,也可由天然的月桂酸和甘油直接酯化得到,是一种优良的食品乳化剂,同时又是一种安全、高效、广... 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 Monolaurate,简称GML)又名十二酸单甘油酯,是一种亲酯性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天然存在于母乳、椰子油和美洲蒲葵中,也可由天然的月桂酸和甘油直接酯化得到,是一种优良的食品乳化剂,同时又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的抑菌剂,具有乳化和抑菌双重功能。综述了月桂酸单甘油酯抑菌抗病毒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阐述了月桂酸单甘油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单甘油酯 抗病毒 抗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和甘油合成中碳链单甘油酯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哲灵 高道龙 +4 位作者 龙俊敏 王慧林 邹强 孔令圆 GONG Deming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与甘油反应合成中碳链单甘油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加酶量、醇油摩尔比、反应初始加水量、反应温度对产物中中碳链单甘油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10 mL)与甘... 采用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与甘油反应合成中碳链单甘油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时间、加酶量、醇油摩尔比、反应初始加水量、反应温度对产物中中碳链单甘油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胰脂肪酶催化樟树籽仁油(10 mL)与甘油反应合成中碳链单甘油酯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47℃,加酶量220 mg,醇油摩尔比4.3∶1,反应初始加水量35μL,反应时间30 h。在此反应条件下,产物中中碳链单甘油酯的含量为53.4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籽仁油 甘油 中碳链单甘油酯 胰脂肪酶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椰子油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 被引量:7
13
作者 查宝萍 郑联合 +3 位作者 王莉 王韧 陈正行 王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4-67,共4页
利用3种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Lipozyme TL IM、Lipozyme RM IM)催化椰子油与甘油酯交换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GML)。以椰子油与甘油(含水量5%)摩尔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使用次数为考察因素,以GML含量为指标,比较了3种... 利用3种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Lipozyme TL IM、Lipozyme RM IM)催化椰子油与甘油酯交换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GML)。以椰子油与甘油(含水量5%)摩尔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使用次数为考察因素,以GML含量为指标,比较了3种固定化脂肪酶的酯交换能力;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最佳酶催化制备GML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ovozym 435催化酯交换效果最佳,重复使用7次,其活性保持在80%;Novozym 435催化制备GML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椰子油与甘油摩尔比1∶4,加酶量8%,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6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所得混合脂肪酸甘油酯中GML含量为3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单甘油酯 固定化脂肪酶 椰子油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壳聚糖复合酶膜的制备及在单甘油酯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谭天伟 张华 王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82-684,共3页
PVA/Chitosan(CS) composite membrane was used for enzyme processing of fats and oils. The concentration of lipase and cross-linking agent which influence the immobilization of lipase in membrane were determined. Epichl... PVA/Chitosan(CS) composite membrane was used for enzyme processing of fats and oils. The concentration of lipase and cross-linking agent which influence the immobilization of lipase in membrane were determined. Epichlorohydrin is used as the cross-linking agent. The immobilized lipase is 0.66 u·cm -2 and the recovery of immobilized lipase is 24%. The membrane reactor was tested to synthesis monoglyceride(MG), which could be used many times without loss conversion yield of MG. The PVA/CS lipase membrane reactor is a new reactor for lipase catalytic biphase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酶膜反应器 单甘油酯 催化合成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单甘油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詹媛媛 张彪 +1 位作者 黄毅萍 许戈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聚醚210(N-210)、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基本单体,用含有18个碳脂肪侧链的硬脂酸单甘油酯改性,合成了一种以十八碳脂肪链为疏水链段的水性聚氨酯。研究了硬脂酸单甘油酯用量对树脂外观、稳定性、耐水性、表面能的影响,以及硬脂... 以聚醚210(N-210)、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基本单体,用含有18个碳脂肪侧链的硬脂酸单甘油酯改性,合成了一种以十八碳脂肪链为疏水链段的水性聚氨酯。研究了硬脂酸单甘油酯用量对树脂外观、稳定性、耐水性、表面能的影响,以及硬脂酸单甘油酯的引入对水性聚氨酯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脂肪链可以提高水性聚氨酯的表面活性、热稳定性和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硬脂酸单甘油酯 表面活性 耐水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月桂酸单甘油酯的合成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国胜 郭祀远 +1 位作者 蔡妙颜 肖凯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9-90,共2页
研究了在离子交换树脂存在下 ,用甘油和月桂酸来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的方法。反应前 ,甘油中树脂的膨胀会抑制反应 ,月桂酸中树脂的膨胀会增加反应的选择性。结果表明 ,甘油和月桂酸被树脂竞争性的吸收大大地影响了酯化率。通常 ,水是酯... 研究了在离子交换树脂存在下 ,用甘油和月桂酸来制备月桂酸单甘油酯的方法。反应前 ,甘油中树脂的膨胀会抑制反应 ,月桂酸中树脂的膨胀会增加反应的选择性。结果表明 ,甘油和月桂酸被树脂竞争性的吸收大大地影响了酯化率。通常 ,水是酯化反应的抑制剂 ,用分子筛吸水 ,大大提高了月桂酸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 月桂酸单甘油酯 月桂酸 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 合成方法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月桂酸单甘油酯的酶催化合成工艺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成龙 张桂菊 +3 位作者 吴望波 王瑞 徐宝财 珠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77-381,426,共6页
以月桂酸三甘油酯和甘油为原料,脂肪酶催化甘油解反应合成月桂酸单甘油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合成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含水量(相对于甘油的质量)对月桂酸单甘油酯产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且较优合成条件为:恒温振... 以月桂酸三甘油酯和甘油为原料,脂肪酶催化甘油解反应合成月桂酸单甘油酯。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合成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含水量(相对于甘油的质量)对月桂酸单甘油酯产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且较优合成条件为:恒温振荡器转速100 r/min,酶添加质量分数(相对于底物)5%,n(甘油)∶n(月桂酸三甘油酯)=6∶1,底物质量分数(相对于整个反应体系)51.9%,温度65℃,含水量4.23%,反应时间5 h。在此条件下,月桂酸单甘油酯产率的预测值和实验值分别为81.68%和81.32%,说明二次多项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单甘油酯 甘油解反应 响应面分析法 酶催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面包中三种单甘油酯含量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育松 贾海涛 +1 位作者 姚春毅 郭春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2-1015,共4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检测面包中3种单甘油酯(单辛酸甘油酯、单癸酸甘油酯和单月桂酸甘油脂)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二氯甲烷-正己烷(1∶1)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用正己烷饱和乙腈萃取,气相色谱测定,外标法定量。3种单甘油酯在20~1 000 mg/...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检测面包中3种单甘油酯(单辛酸甘油酯、单癸酸甘油酯和单月桂酸甘油脂)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二氯甲烷-正己烷(1∶1)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用正己烷饱和乙腈萃取,气相色谱测定,外标法定量。3种单甘油酯在20~1 000 m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9。3种单甘油酯的定量下限分别为35.2、23.3、12.8 mg/kg,加标回收率为81.1%~95.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8.8%。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和选择性好,可用于面包中3种单甘油酯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面包 单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香肠中3种单甘油酯 被引量:5
19
作者 贾海涛 马育松 陈瑞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97,共4页
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香肠中3种单甘油酯含量的方法。3种单甘油酯分别为单辛酸甘油酯、单癸酸甘油酯和单月桂酸甘油脂。样品以二氯甲烷-正己烷(1:1)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和确... 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香肠中3种单甘油酯含量的方法。3种单甘油酯分别为单辛酸甘油酯、单癸酸甘油酯和单月桂酸甘油脂。样品以二氯甲烷-正己烷(1:1)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和确证,外标法定量。本方法测定低限为50mg/kg。3种单甘油酯在20~1000μg/mL范围呈良好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6。回收率范围在81.3%-10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8)为3.64%-8.56%。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精密度高的特点,适用于香肠中3种单甘油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肠 单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合成月桂酸单甘油酯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清仪 陈洪 +1 位作者 杜毅 许平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2,共6页
采用脂肪酶直接对月桂酸和甘油进行酯化,考察了反应温度、水份、反应物摩尔比及酶用量对月桂酸单甘油酯合成的影响,确定了酶促反应进行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oC,反应物摩尔比为1:1,酶用量为0.5%,最终产物含量可达70%以上,后处理过程大大简化.
关键词 月桂酸单甘油酯 脂肪酶 酯化 双底物反应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