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0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CO_(2)硅酸盐熔体-橄榄岩反应的实验研究:对中国东北异剥橄榄岩和单斜辉石岩捕虏体成因的制约
1
作者 张薇 王春光 +2 位作者 许文良 杨德彬 李本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83,I0003,共13页
东北地区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辉石岩和异剥橄榄岩捕虏体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暗示其形成于含CO_(2)熔体-橄榄岩反应,为进一步限定熔体-橄榄岩反应的类型及其经历的深部过程,本文使用反应偶的方法进行了含CO_(2)熔体和橄榄岩相互作用的... 东北地区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辉石岩和异剥橄榄岩捕虏体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暗示其形成于含CO_(2)熔体-橄榄岩反应,为进一步限定熔体-橄榄岩反应的类型及其经历的深部过程,本文使用反应偶的方法进行了含CO_(2)熔体和橄榄岩相互作用的系列实验。结果显示,在1.5 GPa、1275℃条件下,CO_(2)从硅酸盐熔体中分离,熔体对橄榄岩的改造作用较弱;在2~3 GPa、1325~1375℃条件下,CO_(2)存在于硅酸盐熔体中,反应造成橄榄岩中单斜辉石的显著富集,尤其在3 GPa、1375℃条件下,在熔体-橄榄岩界面形成单斜辉石岩反应带。含CO_(2)硅酸盐熔体-橄榄岩反应形成的单斜辉石具有较低的Mg/(Mg+Fe)值,矿物成分变异趋势与前人碳酸盐熔体-橄榄岩反应的实验结果相反。通过实验结果与东北地区地幔捕虏体的对比研究,认为汪清单斜辉石岩和异剥橄榄岩捕虏体是含CO_(2)硅酸盐熔体-橄榄岩反应的结果,而双辽、蛟河辉石岩和异剥橄榄岩捕虏体是碳酸盐熔体-橄榄岩反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橄榄岩反应实验 单斜辉石岩 异剥橄榄岩 地幔捕虏体 中国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单斜式无横缀条双肢格构柱抗震性能分析
2
作者 李军红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5年第1期104-106,共3页
单斜式无横缀条双肢格构柱属于建筑工程的常用结构形式,为了提高其设计水平,研究过程设置4大类、20种不同的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模拟探究不同设计因素对格构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相关的设计因素包括缀条夹角、缀条的焊接方式、节点是否偏... 单斜式无横缀条双肢格构柱属于建筑工程的常用结构形式,为了提高其设计水平,研究过程设置4大类、20种不同的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模拟探究不同设计因素对格构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相关的设计因素包括缀条夹角、缀条的焊接方式、节点是否偏心,评价指标为延性性能、耗能性能、刚度退化趋势。根据研究内容得出结论,当缀条夹角为45°,采用两面侧焊时,其延性系数最高,有利于耗能和抗震,在缀条改为四面包焊后,刚度有所增加,耗能水平和抗震性略有下降,节点无偏心有利于增强抗震性,当缀条夹角大于45°时,格构柱抗震性能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式无横缀条双肢格构柱 抗震性能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脚不均匀沉降对单斜撑钢井架的影响与治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林 穆德君 +3 位作者 刘勇 李翔宇 阴琪翔 常鸿飞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88,共9页
长期的荷载作用可能导致矿井井架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甚至可能引起结构整体倾覆。针对童亭煤矿钢结构单斜撑井架的沉降和受力特点,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构建了单斜撑井架结构模型,研究了斜撑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井架结构内力的影响规律,并对... 长期的荷载作用可能导致矿井井架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甚至可能引起结构整体倾覆。针对童亭煤矿钢结构单斜撑井架的沉降和受力特点,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构建了单斜撑井架结构模型,研究了斜撑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井架结构内力的影响规律,并对井架内力受不均匀沉降影响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立架与斜撑间的沉降差值会引起立架C柱底和顶部横梁的应力呈线性增加,对斜撑影响较小;X方向沉降率达到2.04‰时,立架最大应力出现于C柱底,约为148 MPa,低于钢材设计强度的限值。②两斜撑基础间的不均匀沉降对单斜撑井架的不利影响更大,断绳工况下的Y方向沉降率为0.88‰时即发生应力超限破坏,略低于《矿山井架设计标准》中对单斜撑式钢井架斜撑基础间最大1‰的沉降差值限制。③不均匀沉降导致井架内力重分布,井架最大应力值和位移值均随沉降值增大而增大,其中立架C柱和斜撑上下天轮梁为最危险部位。针对井架沉降现状,提出了重点部位的加固和顶升方案,加固后井架内力和变形均大幅降低,静力性能提升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耸钢结构 单斜撑井架 不均匀沉降 静力性能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朝克山辉长岩中单斜辉石矿物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永玲 张治国 +4 位作者 刘希军 田昊 李得超 肖让 肖尧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8,共17页
内蒙贺根山带广泛发育古生代基性岩浆岩,为探讨其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进一步了解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构造背景,笔者对朝克山蛇绿岩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矿物电子探针结果显示,辉长岩中单斜辉石均属于透辉石,既有碱性特征,也有拉斑特征,S... 内蒙贺根山带广泛发育古生代基性岩浆岩,为探讨其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进一步了解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构造背景,笔者对朝克山蛇绿岩进行了矿物学研究。矿物电子探针结果显示,辉长岩中单斜辉石均属于透辉石,既有碱性特征,也有拉斑特征,SiO2含量为50.75%~52.99%,具有高的Al2O3,含量为2.03%~3.77%,相对亏损轻稀土元素(La/Sm)_(N)=0.12~0.22和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Ti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与辉长岩全岩的特征程度相一致,共同指示岩体母岩浆可能为亚碱性的拉斑玄武质岩浆向碱性玄武质岩浆演化的趋势。单斜辉石的平衡温度为1099~1242℃,平衡压力为1.5~6.4 kbar,深度为5~21 km,显示明显的深源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朝克山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克山蛇绿岩 单斜辉石 矿物学 弧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北缘大洪山地区新元古代辉长辉绿岩中单斜辉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晓芸 徐扬 +3 位作者 杨振宁 刘雨 李定华 陈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52-3567,共16页
为进一步解析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造山作用过程,本文对扬子地块北缘大洪山造山带~820Ma辉长辉绿岩中的单斜辉石进行了岩相学和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共识别出三类单斜辉石:Ⅰ类单斜辉石核部和边部结晶温度分别为1159~1192℃、1162~1187℃... 为进一步解析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造山作用过程,本文对扬子地块北缘大洪山造山带~820Ma辉长辉绿岩中的单斜辉石进行了岩相学和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共识别出三类单斜辉石:Ⅰ类单斜辉石核部和边部结晶温度分别为1159~1192℃、1162~1187℃,结晶压力分别为0.16~0.44GPa、0.31~0.52GPa;Ⅱ类单斜辉石结晶温度为1145~1179℃,结晶压力为0.27~0.53GPa;Ⅲ类单斜辉石结晶温度为1118~1150℃,结晶压力为0.09~0.35GPa。三类单斜辉石反演获得的母岩浆含水量分别为1.6%~2.4%、1.7%~2.2%、0.9%~2.1%。三类单斜辉石结晶于岩浆演化的不同阶段:早期基性岩浆形成了高Mg#值的Ⅰ类单斜辉石核部;随着岩浆结晶演化,形成低Mg#值的Ⅰ类单斜辉石边部和Ⅱ类单斜辉石;岩浆演化晚期伴随地壳混染,形成Ⅲ类单斜辉石。综合研究表明扬子地块北缘大洪山辉长辉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北缘 新元古代 辉长辉绿岩 单斜辉石 弧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斜磁黄铁矿在不同捕收体系下的浮选行为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嘉乐 严华山 谢泽政 《江西冶金》 2024年第5期361-366,共6页
磁黄铁矿常以伴生的形式存在于多种有色金属硫化矿矿床中,查明其浮选行为规律有助于改善含磁黄铁矿的有色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效果。本研究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研究了单斜磁黄铁矿在丁铵黑药和乙硫氮两种捕收剂体系下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 磁黄铁矿常以伴生的形式存在于多种有色金属硫化矿矿床中,查明其浮选行为规律有助于改善含磁黄铁矿的有色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效果。本研究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研究了单斜磁黄铁矿在丁铵黑药和乙硫氮两种捕收剂体系下的浮选行为。结果表明,与乙硫氮相比,丁铵黑药对单斜磁黄铁矿具有更好的捕收效果;在乙硫氮捕收体系中,松醇油作为起泡剂可获得比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更高的单斜磁黄铁矿浮选回收率,而在丁铵黑药捕收体系中更适宜采用MIBC;NaOH仅在强碱矿浆环境中才对单斜磁黄铁矿具有抑制作用,而石灰对单斜磁黄铁矿具有更加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在乙硫氮捕收体系中石灰的抑制效果强于丁铵黑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磁黄铁矿 浮选行为 捕收剂 硫化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下斜方和单斜辉石的超声波速度及其地球物理启示
7
作者 张吉凯 王多君 +1 位作者 蔡闹 刘庆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28-3840,共13页
辉石是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在地幔岩模型中的含量仅次于橄榄石,占总体积的20%~30%.因此,高温高压下辉石的弹性,对于理解壳幔的物质组成、地震波不连续面的成因以及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天然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为初始物,... 辉石是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在地幔岩模型中的含量仅次于橄榄石,占总体积的20%~30%.因此,高温高压下辉石的弹性,对于理解壳幔的物质组成、地震波不连续面的成因以及深部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天然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为初始物,采用超声干涉法测量了两种样品在高压下的弹性波速.在实验的压力范围内,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的波速均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二者速度值接近.依据本实验结果,结合其他地幔矿物的研究资料,采用Voigt-Reuss-Hill(VRH)方法计算了地幔橄榄岩在上地幔条件下的速度分布曲线.通过将计算结果与PREM模型对比,对地幔的物质成分进行了定量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斜方辉石 单斜辉石 超声波速 地幔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尔斯伯格脊天休洋脊段的深部岩浆过程:来自洋中脊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结晶条件的约束
8
作者 颉炜 谭文睿 +5 位作者 韩喜球 余星 李谋 王志朗 姜翰 费小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3-2214,共12页
洋中脊玄武岩(MORB)是了解洋中脊的热状态、岩浆供给及演化过程的绝佳研究对象。本文对中国大洋49航次第五航段(DY49V)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天休热液区周边获得的拖网(49V-DR02)玄武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并利用单... 洋中脊玄武岩(MORB)是了解洋中脊的热状态、岩浆供给及演化过程的绝佳研究对象。本文对中国大洋49航次第五航段(DY49V)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天休热液区周边获得的拖网(49V-DR02)玄武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并利用单斜辉石-熔体温压计对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的结晶温度和压力进行了估算,用以探讨天休热液区所在洋脊段的深部岩浆过程。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玄武岩样品属于拉斑质N-MORB,其中单斜辉石呈鳞片状、树枝状或骸晶状微晶,主要为普通辉石和透辉石。单斜辉石-熔体温压计计算结果显示天休洋脊段单斜辉石结晶温度为1153~1225℃,结晶压力在0.08~0.64GPa范围内,相当于2.6~21.1km的深度,但主要集中在10~16km深度。这说明单斜辉石的结晶温度相对集中,但结晶深度范围变化很大,从浅层上洋壳区域到大洋岩石圈地幔区域均有单斜辉石结晶作用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大洋岩石圈地幔区域,暗示天休洋脊段下方洋壳内可能不发育熔体透镜体或岩浆房。天休洋脊段单斜辉石如此深的结晶深度指示天休洋脊段岩石圈地幔厚度厚,地幔部分熔融产生岩浆的终止深度深。在该洋脊段10~16km深处富含高温熔体,为天休热液系统的热液循环提供深部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斯伯格脊 天休热液区 MORB 单斜辉石 岩浆深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前馈神经网络的单斜辉石温压计分析火山的岩浆通道系统
9
作者 夏群科(编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3,共1页
对火山的岩浆通道系统的深入了解,对理解岩浆如何储存和迁移,以及评估与火山活动伴生的地质灾害等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单斜辉石(Cpx)温压计是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在此之前,使用Cpx温压计的前提是准确评估天然样品中所选的Cpx是否... 对火山的岩浆通道系统的深入了解,对理解岩浆如何储存和迁移,以及评估与火山活动伴生的地质灾害等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单斜辉石(Cpx)温压计是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在此之前,使用Cpx温压计的前提是准确评估天然样品中所选的Cpx是否与共存熔体平衡。然而,无论是使用Cpx-熔体Fe-Mg交换系数,或是判断Cpx组分是否与模拟计算结果一致,均不足以准确判断Cpx的平衡状态。此外,由于无法准确获得Cpx中Fe^(3+)/ΣFe而将所有Fe视为Fe^(2+)的处理将导致高估Cpx中的硬玉端元(jadeite,NaAlSi_(2)O_(6)),并忽略霓石端元(aegirine,NaFe^(3+)Si_(2)O_(6)),进而高估了温压计算结果。另外,电子探针在评估矿物和熔融物中的水含量方面存在不足,这进一步影响了温压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辉石 温压计 火山活动 地质灾害 前馈神经网络 电子探针 深度学习 端元
原文传递
中国东部几个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兼论幔源包体的成因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天福 马鸿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23,共13页
以中国东部宽甸、汉诺坝和明溪含有幔源包体的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 (巨 )晶为研究对象 ,采用最新的单斜辉石 -熔体平衡温压计对单斜辉石斑 (巨 )晶 -熔体进行了平衡温压计算。结果表明 ,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结晶温度和压... 以中国东部宽甸、汉诺坝和明溪含有幔源包体的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 (巨 )晶为研究对象 ,采用最新的单斜辉石 -熔体平衡温压计对单斜辉石斑 (巨 )晶 -熔体进行了平衡温压计算。结果表明 ,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结晶温度和压力高于共生的亚碱性玄武岩中的单斜辉石斑晶 ,单斜辉石巨晶的结晶温度和压力高于单斜辉石斑晶。这说明碱性玄武岩的形成深度大于亚碱性玄武岩 ,单斜辉石巨晶是更高压力下的结晶产物 ,单斜辉石斑晶在岩浆上升的不同深度均有晶出。回归分析表明 ,尽管携带幔源包体的玄武岩浆上升速度较快 ,但并不是绝热上升。单斜辉石斑 (巨 )晶的结晶温压条件与同一地点幔源包体平衡温压条件的对比表明 ,单斜辉石巨晶和碱性玄武岩中的部分单斜辉石斑 (巨 )晶的结晶温压大于幔源包体的平衡温压 ,表明了包体寄主岩浆的来源深度大于包体的深度。因此 ,幔源包体是寄主岩浆上升途中捕虏的上地幔碎块 ,而非寄主岩浆形成源区的残留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新生代 玄武岩 单斜辉石斑晶 幔源包体 单斜辉石-熔体平衡 温压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倾角单斜地层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11
作者 薛海军 李亮 +2 位作者 汶小岗 吴大林 徐换霞 《陕西煤炭》 2024年第2期22-26,38,共6页
我国西部地区煤层倾角大于30°的煤炭资源相当可观。为了提高陡倾角煤田地震勘探采集资料品质,通过研究分析倾斜地层地震反射波时距曲线特征,建立陡倾角单斜地质模型并进行3种不同观测系统(中点放炮、下倾方向放炮上倾方向接收和上... 我国西部地区煤层倾角大于30°的煤炭资源相当可观。为了提高陡倾角煤田地震勘探采集资料品质,通过研究分析倾斜地层地震反射波时距曲线特征,建立陡倾角单斜地质模型并进行3种不同观测系统(中点放炮、下倾方向放炮上倾方向接收和上倾方向放炮下倾方向接收)设计,同时采用射线追踪方法进行地震波场正演模拟。通过对比分析3种不同观测系统对应地震波场和叠加时间剖面特征,总结出适合陡倾角单斜地层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将适合陡倾斜地层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应用到实际地震勘探资料采集工作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陡倾角 单斜地层 观测系统 反射波时距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轻型客车单斜臂后悬架分析及优化
12
作者 胡斌 张红 +1 位作者 古佳斌 刘欢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0期71-74,共4页
文章主要研究单斜臂悬架的三角臂布置硬点对车辆跳动前束、跳动外倾的影响。首先,以某单斜臂悬架为研究对象,运用ADAMS/Car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接着,采用ADAMS/Insight对主要硬点坐标进行灵敏度分析,找... 文章主要研究单斜臂悬架的三角臂布置硬点对车辆跳动前束、跳动外倾的影响。首先,以某单斜臂悬架为研究对象,运用ADAMS/Car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接着,采用ADAMS/Insight对主要硬点坐标进行灵敏度分析,找到影响前束角、外倾角变化的关键因素,并依据关键因素对研究对象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跳动前束、外倾的性能提升。最后,总结单斜臂悬架的布置要点和优化思路,为单斜臂的硬点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客车 单斜臂后悬架 灵敏度分析 ADAMS/CAR ADAMS/Insig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斜BiVO_4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形貌效应 被引量:36
13
作者 蒋海燕 戴洪兴 +3 位作者 孟雪 张磊 邓积光 吉科猛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9-949,共11页
以硝酸铋和偏钒酸铵为无机源,NaOH为pH值调节剂,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表面活性剂,采用醇-水热法制备了多种形貌的单斜BiVO4.利用X射线衍射、N2吸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等技术表征了其物化性质,并考察... 以硝酸铋和偏钒酸铵为无机源,NaOH为pH值调节剂,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表面活性剂,采用醇-水热法制备了多种形貌的单斜BiVO4.利用X射线衍射、N2吸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等技术表征了其物化性质,并考察了这些BiVO4样品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甲基橙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和溶液pH值对所得BiVO4产物的粒子形貌影响很大.在醇-水热温度为180oC,pH值为2,7或10时,可分别制得多孔球状、花状和片状BiVO4;而采用P123作表面活性剂,在醇-水热温度为180oC且pH为2时可制得棒状BiVO4.BiVO4样品粒子形貌的不同导致它们的比表面积、表面氧空位密度和(040)晶面暴露率不同,其中以棒状BiVO4样品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氧空位密度和(040)晶面暴露率以及最低的带隙能,使其对甲基橙降解表现出最好的光催化活性.可以认为,BiVO4样品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反应活性存在形貌效应,棒状形貌有利于提高BiVO4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水热法 形貌相依性质 可见光响应催化剂 单斜钒酸铋 甲基橙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南缘中泥盆世北塔山组火山岩中单斜辉石的矿物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14
作者 苏慧敏 张东阳 +1 位作者 艾羽 张招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02-1612,共11页
阿尔泰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十分发育,其中中泥盆世北塔山组为一套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的火山—沉积岩系,并且其下部发育少见的苦橄岩和富辉橄玄岩。北塔山组富辉橄玄岩和玄武岩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单斜辉石:大斑晶辉石、小斑晶辉石和基质... 阿尔泰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十分发育,其中中泥盆世北塔山组为一套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的火山—沉积岩系,并且其下部发育少见的苦橄岩和富辉橄玄岩。北塔山组富辉橄玄岩和玄武岩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单斜辉石:大斑晶辉石、小斑晶辉石和基质辉石。这三种类型的辉石在成分上有明显的差异,从大斑晶辉石—小斑晶辉石核部—小斑晶辉石边部和基质辉石,成分由富镁、钙向富铁方向演化,显示出拉斑玄武岩系列的特点。根据单斜辉石与熔体平衡原理计算了富辉橄玄岩和玄武岩中斑晶相辉石形成的温度和压力,前者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1345~1366℃和1.75~2.05GPa,其深度相当于58~67km,平均地温梯度为20~24℃/km,该区这种异常高的地温梯度可能是导致本区形成斑岩铜矿的主要原因之一;后者的温度和压力都相对较低,分别为1129~1191℃和1.19~1.60GPa,而相应的深度为39~53km,暗示着玄武岩是在相对低温低压的环境中形成的演化岩浆岩。单斜辉石的成分指示了其构造背景为岛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辉石 矿物化学 富辉橄玄岩 玄武岩 中泥盆世 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米巴勒地区中新世钠质方沸石(霞石)响岩中单斜辉石环带研究:对岩浆-构造演化的启示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文霞 于丽芳 +2 位作者 陈建林 郭倩 王保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73-2082,共10页
在拉萨地块中部米巴勒地区产出的中新世钠质方沸石(霞石)响岩中的单斜辉石发育大量环带结构,环带结构包括正环带、反环带和韵律环带。其中正环带结构从核部到边部Mg#、MgO、Cr2O3呈逐渐降低趋势,而FeO、Na2O、Al2O3、TiO2呈逐渐升高... 在拉萨地块中部米巴勒地区产出的中新世钠质方沸石(霞石)响岩中的单斜辉石发育大量环带结构,环带结构包括正环带、反环带和韵律环带。其中正环带结构从核部到边部Mg#、MgO、Cr2O3呈逐渐降低趋势,而FeO、Na2O、Al2O3、TiO2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它反映了岩浆正常结晶的历史。反环带结构中Mg#、MgO、Cr2O3从核部到边部呈升高的趋势,FeO、Na2O、Al2O3的含量总体上呈降低趋势,本文认为响岩中单斜辉石的这种环带结构是受到了和它共存的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岩浆混合或混染所致,两种岩石应是各自独立的母岩浆的结晶产物。具韵律环带结构的单斜辉石从核部到边部出现成分规律性波动,Na2O、Al2O3、TiO2、Cr2O3含量的变化在正反环带的范围内,Mg#值的变化范围较小,在正环带斑晶和基质的范围内,它是岩浆多次混合作用的结果。该地区钠质过碱性岩的出现可能指示青藏高原在这套火山岩喷发时(13-12Ma),构造体制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进入到一个典型的陆内伸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带 单斜辉石 霞石响岩 中新世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石辉石岩的单斜辉石中韭闪石和钛铁矿出溶结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晶 许志琴 +3 位作者 李旭平 陈志忠 李天福 陈方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6-565,共10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胡家岭地区石榴石辉石岩中发现的韭闪石出溶结构。该石榴石辉石岩是由石榴子石、单斜辉石以及镁铝尖晶石、钛铁矿和磁铁矿组成。在石榴子石巨斑晶中有单斜辉石包体,单斜辉石包体中又有石榴子石包体以...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胡家岭地区石榴石辉石岩中发现的韭闪石出溶结构。该石榴石辉石岩是由石榴子石、单斜辉石以及镁铝尖晶石、钛铁矿和磁铁矿组成。在石榴子石巨斑晶中有单斜辉石包体,单斜辉石包体中又有石榴子石包体以及大量韭闪石出溶片晶和钛铁矿(+磁铁矿)出溶棒。单斜辉石中韭闪石出溶片晶呈平行条带状,其宽度在1~10μm之间。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韭闪石的(010)面平行于主晶透辉石的(010)面,且两者的界面在纳米尺度上是连续过渡的,证明韭闪石是出溶形成的。大量钛铁矿出溶棒的定向排列也显示出它们是自然出溶形成的。从单斜辉石出溶的矿物组合推测其原始单斜辉石成分中应富含H_2O、Na和Ti,属高压型单斜辉石。该石榴石辉石岩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后,在抬升减压过程中形成这些出溶结构。大量钛铁矿出溶棒均斜切韭闪石出溶片晶,表明该超高压岩石在减压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期以上导致温压明显变化的地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溶结构 俯冲岩片 折返过程 石榴辉石岩 单斜辉石 韭闪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型单斜介质中多方位地面三分量记录模拟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德利 何樵登 韩立国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6-393,共8页
针对裂隙型储集层中更具代表性的各向异性介质模型,即在各向同性背景介质中含有两组斜交的垂直裂隙所构成的单斜各向异性介质模型,利用时间和空间上可达任意阶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对具有不同裂隙填充物性质的单斜介质中波的传... 针对裂隙型储集层中更具代表性的各向异性介质模型,即在各向同性背景介质中含有两组斜交的垂直裂隙所构成的单斜各向异性介质模型,利用时间和空间上可达任意阶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技术,对具有不同裂隙填充物性质的单斜介质中波的传播快照进行了模拟.结果证实各向异性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随传播方向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裂隙填充物的性质对于速度各向异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利用坐标旋转法,对水平层状各向异性介质中多方位地面三分量记录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不仅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随观测方位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数值模拟结果为进一步利用地面多方位地震属性进行各向异性参数的反演及裂隙参数的描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各向异性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 数值模拟 多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诺坝辉石岩包体中单斜辉石的微区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2
18
作者 宗克清 刘勇胜 +3 位作者 高山 袁洪林 柳小明 王选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09-920,共12页
本文对来自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三类辉石岩包体的单斜辉石(Cpx)利用LA-ICP-MS进行了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分析研究。金云母单斜辉石岩中的单斜辉石具有低Cr、Co和Ni,高CaO、Zr、Hf、Ta和LREE特征,并且具有较低的Mg#,反映金云母单斜辉石岩可能... 本文对来自汉诺坝玄武岩中的三类辉石岩包体的单斜辉石(Cpx)利用LA-ICP-MS进行了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分析研究。金云母单斜辉石岩中的单斜辉石具有低Cr、Co和Ni,高CaO、Zr、Hf、Ta和LREE特征,并且具有较低的Mg#,反映金云母单斜辉石岩可能是经受了后期交代作用的地幔岩浆堆晶产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中的石榴辉石岩脉体中的Cpx具有高 Na,O低CaO特征,其Ti、Zr、Hf、Y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石榴辉石岩Cpx中的含量,反映了石榴辉石岩脉体可能是富Na硅酸盐熔体与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反应的成因。部分石榴辉石岩包体的Cpx具有特征的La富集或微量元素(如Zr、Hf、Ta、Li、P、 REE等)环状对称分布特征,暗示华北克拉通北缘可能存在多期次地幔交代富集作用。通过对同一Cpx颗粒中的流体包裹体密集区和干净区域的对比研究,发现Cpx中的流体包裹体不仅富集LILE和LREE,而且HFSE中的Nb、Ta、Zr和P也具有明显的富集特征,LREE和HFSE未发生明显分异,这可能暗示地幔交代流体中含有少量的络阴离子(如F-和Cl-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诺坝 辉石岩包体 单斜辉石 LA—ICP—MS 微量元素 原位微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新生代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矿物化学及成因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鄢全树 石学法 +1 位作者 王昆山 卜文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81-2989,共9页
从南海南大陆坡底至北大陆坡底采集的玄武岩样品,基本可以代表南海新生代岩浆活动的代表性样品。本文中对这些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单斜辉石以顽透辉石为主(占3/4),还有少量普通辉石及次透辉石等,也出现少... 从南海南大陆坡底至北大陆坡底采集的玄武岩样品,基本可以代表南海新生代岩浆活动的代表性样品。本文中对这些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的矿物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的单斜辉石以顽透辉石为主(占3/4),还有少量普通辉石及次透辉石等,也出现少量较为罕见的富钙辉石,位于深绿辉石区域内。基质微晶辉石比辉石斑晶更富钙、钛、铁,可能反映了岩浆演化向着富钙、钛、铁方向发展,且碱度逐渐降低。与碱性系列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由单斜辉石-熔体平衡温压计计算的岩浆房深度分别为:碱玄岩岩浆房约49km左右,粗面玄武岩岩浆房约25km;玄武岩岩浆房约15km。由碱玄岩→粗面玄武岩→玄武岩,平衡温度(K)依次降低:从1535~1498→1429→1369。南海新生代玄武岩为板内碱性玄武岩。碱性玄武岩系列可能是地幔柱在上升过程中在不同深度处发生部分熔融并伴随有分离结晶作用等物理化学过程的连续演变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斜辉石 矿物化学 成因意义 新生代玄武岩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诺坝幔源单斜辉石巨晶氢同位素组成的离子探针分析:微尺度不均一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夏群科 潘尤杰 +4 位作者 陈道公 DELOULEEtienne 支霞臣 程昊 吴元保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0,共4页
运用离子探针技术测定了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 3个单斜辉石巨晶的氢同位素组成 ,结果显示同一颗粒内部表现出微尺度的不均一性 ,2 mm范围内 δD的变化达到 6 0‰。δD和氢含量之间不存在同步的变化 ,巨晶内部的化学成分均一 ,因此... 运用离子探针技术测定了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 3个单斜辉石巨晶的氢同位素组成 ,结果显示同一颗粒内部表现出微尺度的不均一性 ,2 mm范围内 δD的变化达到 6 0‰。δD和氢含量之间不存在同步的变化 ,巨晶内部的化学成分均一 ,因此我们认为巨晶的氢同位素不均一性继承自母岩浆。母岩浆的氢同位素变化可能是去气过程中气相与熔体之间的分馏引起的。单斜辉石巨晶形成后很短的时间内即被寄主岩浆带至地表并经历了快速淬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探针 氢同位素 单斜辉石 微尺度不均一性 母岩浆 去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