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用飞机单发失效性能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第23期83-84,共2页
飞机在终端区执行离场程序飞行任务时,一旦出现单发失效,就有可能危及航空安全。文章通过使用波音爬升程序,模拟设定单发失效飞行程序,将计算结果导入MATLAB中进行后处理,以研究在飞机单发失效条件下相关性能参数(失速裕度、升阻曲线、... 飞机在终端区执行离场程序飞行任务时,一旦出现单发失效,就有可能危及航空安全。文章通过使用波音爬升程序,模拟设定单发失效飞行程序,将计算结果导入MATLAB中进行后处理,以研究在飞机单发失效条件下相关性能参数(失速裕度、升阻曲线、单发推力、爬升梯度、空速)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失效 飞行性能参数 失速裕度 升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飞机单发失效情况下横航向配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南波 《科技信息》 2013年第18期481-481,共1页
本文介绍了民用飞机单发失效时,方向舵偏度和侧滑角随着飞机配平方式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 民用飞机 配平 方向舵偏度 侧滑角 单发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转旋翼机短距起飞单发失效着陆的轨迹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严旭飞 陈仁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44,共7页
为进一步改善倾转旋翼机短距起飞单发失效后着陆轨迹优化的操纵策略,建立适用于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后轨迹优化的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首先,在基本纵向刚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关于操纵量的代数方程和微分方程组,形成增广飞行... 为进一步改善倾转旋翼机短距起飞单发失效后着陆轨迹优化的操纵策略,建立适用于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后轨迹优化的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首先,在基本纵向刚体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关于操纵量的代数方程和微分方程组,形成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从而能反映出旋翼拉力系数、后倒角与驾驶员操纵杆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在轨迹优化中考虑到操纵系统特性对操纵量变化速度的限制,避免操纵量在优化过程中跳跃不连续;然后,采用直接转换法将着陆过程中的最优操纵策略和最优轨迹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XV-15倾转旋翼机为例,计算了短距起飞单发失效后安全着陆的最优解,并与相关文献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飞行路径、地速、旋翼转速和俯仰角的变化趋势与文献基本一致的情况下,需用功率、拉力系数与纵向周期变距杆位移等变化更加柔和,此外优化结果还包含了现有方法无法得到的操纵量和操纵速率信息.由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得到的轨迹优化结果可以为单发失效时驾驶员实施安全着陆提供更多有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单发失效 轨迹优化 飞行动力学模型 序列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发失效情境下飞行员的注意分配行为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靳慧斌 胡占尧 于桂花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18,共6页
为了探究单发失效前后飞行员在处理特情时的注意分配规律,为飞行训练提供参考,利用钻石42模拟机和头戴式眼动仪等搭建实验平台,选取飞行教员和学员各18名参与单发失效实验,采集被试的飞行参数和眼动数据。以被试的反应时间、故障处理时... 为了探究单发失效前后飞行员在处理特情时的注意分配规律,为飞行训练提供参考,利用钻石42模拟机和头戴式眼动仪等搭建实验平台,选取飞行教员和学员各18名参与单发失效实验,采集被试的飞行参数和眼动数据。以被试的反应时间、故障处理时间以及航向变化最值作为绩效衡量指标将被试分为绩效优组和绩效差组,然后对两组被试在单发失效前后在主飞行显示器各兴趣区(area of interest,AOI)的注视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绩效差组在单发失效后过于关注飞机姿态和航向,对关键的发动机指示系统和操纵界面没有增加足够的关注,特情处置不熟练;而绩效优组能保持对所有仪表区域合理分配注意资源,同时增加对失效改出有关键作用的兴趣区域的注视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单发失效 注意分配 眼动 特情处置 飞行训练 注视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员反应特性的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严旭飞 罗阳 +1 位作者 陈仁良 刘福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5-822,共8页
为了能在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优化的研究中考虑到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建立相应的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首先,以倾转旋翼机基本纵向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旋翼拉力系数、旋翼后倒角与操纵杆量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延... 为了能在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优化的研究中考虑到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建立相应的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首先,以倾转旋翼机基本纵向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建立旋翼拉力系数、旋翼后倒角与操纵杆量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延迟环节、惯性环节和操纵速率限制来模拟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形成适用于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数值优化研究的增广飞行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直接转换法将轨迹优化对应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以XV-15倾转旋翼机为样机,计算短距起飞单发失效后的最优着陆过程,并与相关文献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考虑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后,优化得到的状态量、需用功率、拉力系数和旋翼后倒角变化更加柔和,着陆时间和距离有所延长,操纵杆量变化更加合理。除此之外,随着驾驶员感知延迟时间增加,最优着陆过程所需时间会增加,且着陆时触地速度也会增大,但操纵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考虑驾驶员反应特性的倾转旋翼机单发失效轨迹优化可以为驾驶员实施安全着陆提供更加有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单发失效 驾驶员反应特性 飞行动力学模型 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J818高原起降单发失效爬升梯度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蒋苗 吴洋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09年第S1期45-49,共5页
分析研究大型客机在高原机场的单发失效爬升梯度的理论计算公式,考虑高原温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修正公式。以CJ818为例进行模拟计算,当单发失效爬升梯度不能满足适航要求时,针对CJ818飞机的特点,分别提出换装发动机、减小最... 分析研究大型客机在高原机场的单发失效爬升梯度的理论计算公式,考虑高原温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修正公式。以CJ818为例进行模拟计算,当单发失效爬升梯度不能满足适航要求时,针对CJ818飞机的特点,分别提出换装发动机、减小最大起飞升力系数等方法以满足适航要求。并综合考虑换装发动机和减小最大起飞升力系数对飞机结构、重量以及飞行性能等各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起降 单发失效爬升梯度 换装发动机 最大起飞升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发失效情境下飞行员的眼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斌 曹博书 于桂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82-1287,共6页
为提高飞行员单发失效的特情处置能力,研究其眼动特征变化规律。基于DA-42模拟机和眼动仪搭建试验平台,获取飞行员执行仪表进近任务中的眼动数据和飞行数据,按飞行绩效数据将参与者分为绩效较好组和绩效较差组,统计分析眼动特征变化。... 为提高飞行员单发失效的特情处置能力,研究其眼动特征变化规律。基于DA-42模拟机和眼动仪搭建试验平台,获取飞行员执行仪表进近任务中的眼动数据和飞行数据,按飞行绩效数据将参与者分为绩效较好组和绩效较差组,统计分析眼动特征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飞行状态相比,单发失效后绩效不同的两组飞行员的眼动特征均发生显著性变化:注视频率增加,平均注视时长减小,注视时间比例减小,平均扫视长度增加,平均扫视速度增加。其中有3项眼动特征的变化在两组参与者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单发失效后,绩效较差组注视频率增加幅度更大,平均注视时长减小幅度更大,平均扫视长度增加幅度更大;而注视时间比例和平均扫视速度这两项眼动特征的变化在两组参与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飞行员在单发失效后的信息搜索策略发生改变,且这种改变与飞行绩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单发失效 眼动行为 注视 扫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直升机单发失效起飞和着陆试飞技术
8
作者 彭勇 许宁鑫 吴承发 《直升机技术》 2023年第3期50-54,共5页
民用直升机单发失效起飞和着陆试飞包含确定单发失效训练模式的有效性,确定起飞安全速度,确定极限高度-速度包线,确定起飞决断点和着陆决断点等试飞技术。文章介绍了单发失效起飞和着陆相关的试飞方法和技术及AC313直升机单发失效的起... 民用直升机单发失效起飞和着陆试飞包含确定单发失效训练模式的有效性,确定起飞安全速度,确定极限高度-速度包线,确定起飞决断点和着陆决断点等试飞技术。文章介绍了单发失效起飞和着陆相关的试飞方法和技术及AC313直升机单发失效的起飞和着陆试飞情况,可为后续民用直升机开展相关适航验证试飞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直升机 单发失效 起飞和着陆试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单发失效侧向起降轨迹优化
9
作者 陈金鹤 汪正中 《直升机技术》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建立了基于置信度较高的飞行动力学模型的直升机平台侧向起降轨迹优化最优控制模型,使用间断有限元法离散该模型,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进行求解,得到直升机平台上侧向起降单发失效后的最优操纵和飞行轨迹。以UH-60直升机为算例,分... 建立了基于置信度较高的飞行动力学模型的直升机平台侧向起降轨迹优化最优控制模型,使用间断有限元法离散该模型,使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进行求解,得到直升机平台上侧向起降单发失效后的最优操纵和飞行轨迹。以UH-60直升机为算例,分析了不同操纵速率加权系数对以最小下降高度为目标函数的继续起飞最优化轨迹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初始高度对以安全着陆速度为目标函数的中断起飞最优化轨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控制 轨迹优化 单发失效 间断有限元法 侧向起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单发失效后自转着陆轨迹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孟万里 陈仁良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99-1607,共9页
建立了直升机单发失效后增广的纵向三维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通过选择合适的目标函数、路径约束和边界约束,将自转着陆问题表示成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使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得到自转着陆的最优轨迹和操纵。以UH-60直升机为例,首先计算... 建立了直升机单发失效后增广的纵向三维刚体飞行动力学模型,通过选择合适的目标函数、路径约束和边界约束,将自转着陆问题表示成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使用非线性规划方法求解得到自转着陆的最优轨迹和操纵。以UH-60直升机为例,首先计算了自转着陆距离最短的最优解,并与二维点质量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维刚体模型在旋翼转速、旋翼拉力系数和下降率的时间历程与二维点质量模型一致的情况下,能提供直升机自转过程中的姿态变化,且纵向操纵更符合实际。然后考虑驾驶员反应滞后的实际情况,研究了自转着陆速度最小的最优轨迹和操纵,发现可以获得更小的下降率和更柔和的操纵,而着陆所需的末端时间和自转着陆距离会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转着陆 轨迹优化 最优控制 单发失效 直升机 三维刚体模型 非线性规划
原文传递
单发失效对飞机性能的影响以及处置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磊磊 《才智》 2012年第17期67-67,共1页
安全是航空界的一个永恒话题。而单发失效严重危及飞行安全。本文首先详细地分析了单发失效后对飞机在起飞、爬升及巡航阶段飞行性能及飞机气动力的影响。针对上述性能的改变,依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飞行经验,分... 安全是航空界的一个永恒话题。而单发失效严重危及飞行安全。本文首先详细地分析了单发失效后对飞机在起飞、爬升及巡航阶段飞行性能及飞机气动力的影响。针对上述性能的改变,依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飞行经验,分别提出了针对正常类、实用类飞机及运输类飞机出现单发失效后的处置方法。当类似情况发生后,为机组如何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失效 飞行性能 飞机操纵 处置方法
原文传递
单发失效状态相关发动机适航验证要求 被引量:2
12
作者 查筱晨 张森 +1 位作者 苏聚英 卢永强 《航空动力》 2022年第5期48-51,共4页
配装双发或多发的旋翼航空器通常具备单发失效(OEI)功率状态,即短时高应急功率状态。适航规章对旋翼航空器在遭遇单发失效的情况下能安全结束飞行而不出现意外事故提出了要求。单发失效(OEI)功率状态是为了双发或多发航空器应对空中运... 配装双发或多发的旋翼航空器通常具备单发失效(OEI)功率状态,即短时高应急功率状态。适航规章对旋翼航空器在遭遇单发失效的情况下能安全结束飞行而不出现意外事故提出了要求。单发失效(OEI)功率状态是为了双发或多发航空器应对空中运行时由于供油或进气不良、机械故障、云中积冰及防冰系统使用不当等常见原因可能导致的发动机停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航空器 防冰系统 单发失效 适航验证 双发 适航规章 机械故障 发动机停车
原文传递
民机ETOPS空调系统失效影响等级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慧儒 闫旭东 +1 位作者 简夕忠 李闯 《科技视界》 2016年第18期12-13,15,共3页
民机具有ETOPS(Ex Tended-range OPeration S)运行能力,可以提供高水平的安全性,便于双发飞机不受限制与四发和三发飞机一样续航。研究表明,对时间有依赖性的失效场景严酷度将会在ETOPS改航情况下增加,因此,ETOPS型飞行对飞机系统的安... 民机具有ETOPS(Ex Tended-range OPeration S)运行能力,可以提供高水平的安全性,便于双发飞机不受限制与四发和三发飞机一样续航。研究表明,对时间有依赖性的失效场景严酷度将会在ETOPS改航情况下增加,因此,ETOPS型飞行对飞机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某型机单发失效并发完全丧失新鲜空气ETOPS飞行为研究前提,通过数值模拟及计算分析的方法,分析座舱各因素的适航条款符合性,以此论证该失效状态影响等级定为II级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OPS 单发失效 完全丧失新鲜空气 适航条款 影响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机最小离地速度的工程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洪平 王立新 李勤红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12,共4页
通过建立飞机地面滑跑起飞全过程的运动方程,并结合适航条例规定,给出了一种确定民机最小离地速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参照失速速度修正方法给出了受俯仰操纵效能限制的飞机最小离地速度的修正方法;分析了单发失效及不同抬前轮时间对飞机起... 通过建立飞机地面滑跑起飞全过程的运动方程,并结合适航条例规定,给出了一种确定民机最小离地速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参照失速速度修正方法给出了受俯仰操纵效能限制的飞机最小离地速度的修正方法;分析了单发失效及不同抬前轮时间对飞机起飞性能的影响。仿真计算表明,所给出的方法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离地速度 适航 单发失效 起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N-MHP模型的SPO人机功能分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磊 邵铿睿 +2 位作者 吴昌旭 栾昊 杨忠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3-189,共7页
为探究未来单一飞行员驾驶模式下的驾驶舱人机交互及功能分配方法,选取单发失效场景,利用QN-MHP模型对飞行员的工作负荷进行建模仿真,根据结果对人机交互及功能分配进行优化并重新建模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任务完成时间缩短,大... 为探究未来单一飞行员驾驶模式下的驾驶舱人机交互及功能分配方法,选取单发失效场景,利用QN-MHP模型对飞行员的工作负荷进行建模仿真,根据结果对人机交互及功能分配进行优化并重新建模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任务完成时间缩短,大脑复杂认知功能区、眼睛以及手臂利用率有所下降;通过对该分配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发现优化后飞行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平均瞳孔直径增大,平均扫视时间以及平均眨眼持续时间降低;QN-MHP模型适用于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建模;优化后的SPO人机功能分配能够提高视觉搜索效率,降低工作负荷及个体疲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飞行员驾驶 QN-MHP模型 单发失效 人机功能分配 眼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滑流影响下涡桨飞机横航向飞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延升 赵彦 耿建中 《系统仿真技术》 2022年第1期32-35,45,共5页
某紧凑布局的涡桨飞机起飞时滑流效应强烈,对飞机的横航向飞行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该类飞机的起飞安全。首先开展了不同滑流强度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随后建立了涡桨飞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滑流作用下侧向突风、单... 某紧凑布局的涡桨飞机起飞时滑流效应强烈,对飞机的横航向飞行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该类飞机的起飞安全。首先开展了不同滑流强度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随后建立了涡桨飞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滑流作用下侧向突风、单发停车时飞机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滑流影响均使得飞机横航向动态特性变差,特别是出现单发失效情况时,滚转、偏航等姿态角变化比无滑流影响时更大,需要更大的副翼操纵效能进行姿态纠正,以避免对飞机的起飞安全性产生威胁。该研究将对涡桨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操稳设计及试飞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风 单发失效 横航向 滑流 飞行特性 涡桨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过热对DD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崔若尧 潘冬星 +4 位作者 刘志成 许文斌 程昊 章的 王晓钢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79-85,共7页
多引擎旋翼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因单发失效(OEI)而造成其余发动机工作功率激增的情况,由此带来的短时过热效应可能影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服役性能,尤其是涡轮叶片材料的蠕变性能。本研究聚焦于短时过热效应对常见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多引擎旋翼机在飞行过程中可能遇到因单发失效(OEI)而造成其余发动机工作功率激增的情况,由此带来的短时过热效应可能影响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服役性能,尤其是涡轮叶片材料的蠕变性能。本研究聚焦于短时过热效应对常见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蠕变性能的影响,通过含有OEI阶段的非等温蠕变试验对短时过热效应进行评估,并对合金经过OEI处理后的微观组织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OEI引入的短时过热会导致合金在OEI作用阶段内的应变突增,并改变其随后的蠕变进程。短时过热会导致DD6合金中的主要强化相γ′相的体积分数显著降低,且其降低幅度与γ′相是否筏化具有紧密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6高温合金 短时过热 非等温蠕变 单发失效 蠕变性能
原文传递
双发直升机回避区曲线研究
18
作者 龙福坤 朱清华 +2 位作者 周淳 刘辉 严俊杰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直升机安全飞行和双发直升机回避区曲线更为复杂的问题开展了研究。首先,提出了双发直升机回避区双曲线的概念,并总结了双发直升机回避区曲线的关键参数点。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能量平衡关系的双发直升机回避区曲线的计算方法... 针对直升机安全飞行和双发直升机回避区曲线更为复杂的问题开展了研究。首先,提出了双发直升机回避区双曲线的概念,并总结了双发直升机回避区曲线的关键参数点。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能量平衡关系的双发直升机回避区曲线的计算方法,对双发直升机单发失效(OEI)和全发失效(AEI)时的回避区进行了区分,并以垂直速率法确定了双发直升机低速回避区拐点和高速回避区起始点的速度。最后,进行了算例计算及结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垂直速率法在计算双发直升机回避区曲线时有较高的精度,得到的结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发直升机 回避区曲线 单发失效 全发失效
原文传递
A321LR获得EASA和FAA认证
19
《大飞机》 2018年第10期9-9,共1页
近日,A321LR飞机获得EASA和FAA认证,允许A321neo在安装最多三个辅助中央油箱的情况下运行,这使其可在搭载206名乘客的情况下飞行4000海里。同时,A321LR还获得了ETOPS认证,可在单发失效的情况下飞行180分钟。根据计划,今年年底,... 近日,A321LR飞机获得EASA和FAA认证,允许A321neo在安装最多三个辅助中央油箱的情况下运行,这使其可在搭载206名乘客的情况下飞行4000海里。同时,A321LR还获得了ETOPS认证,可在单发失效的情况下飞行180分钟。根据计划,今年年底,以色列Arkia航空将接收首架A321LR飞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A认证 ETOPS 单发失效 以色列 飞机 飞行 搭载 航空
原文传递
备受关注的海上雄鹰系列——中国舰载机的单双发之争
20
作者 马世强 本刊编辑部 《航空世界》 2015年第12期10-17,共8页
对单双发争论的关键点评述 反对歼10上舰的观点认为,舰载机采用双发的优势在于一台发动机停车后.另一台可保证飞机安全返回航母降落。从历史上看.这一点的作用并不突出。二战后上舰的喷气机.降落时的推重比通常低于0.6左右.此时... 对单双发争论的关键点评述 反对歼10上舰的观点认为,舰载机采用双发的优势在于一台发动机停车后.另一台可保证飞机安全返回航母降落。从历史上看.这一点的作用并不突出。二战后上舰的喷气机.降落时的推重比通常低于0.6左右.此时.单发失效的双发机着舰时的复飞推重比会降低到0.3左右。当时.航母的降落甲板只有150多米长.再加上涡喷发动机加速慢.依靠单发着舰复飞的动力严重不足。因此,美国海军通常不支持双发喷气机进行单发着舰.一般会要求飞向陆地机场迫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涡喷发动机 中国 雄鹰 海上 飞机安全 单发失效 美国海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