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smFISH)技术及应用
1
作者 芮涵 孙正龙 关淼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9-1255,共17页
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smFISH)技术是一种通过用偶联荧光基团的寡核苷酸探针,对固定细胞或组织中单个mRNA分子进行成像的方法。smFISH可对RNA进行定位、定量,以此对目标转录本进行实... 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smFISH)技术是一种通过用偶联荧光基团的寡核苷酸探针,对固定细胞或组织中单个mRNA分子进行成像的方法。smFISH可对RNA进行定位、定量,以此对目标转录本进行实时研究。sm FISH适用于细胞、组织切片等多种类型生物样本。近年来,多种基于基础smFISH的改进技术被发明,进一步促进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smFISH良好的RNA单分子可视化能力,使得其在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及肿瘤生物学等基础生物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smFISH技术基本原理、smFISH技术的局限性、smFISH衍生技术方法、smFISH在不同生物学科中的应用进展,并对smFISH技术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 寡核苷酸探针 RNA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荧光过程的Monte-Carlo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宝玖 黄世华 +1 位作者 许武 秦伟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18,共5页
从单分子发光过程中电子在激发态上的停留时间t服从P(t)=γe-γt分布出发,对单分子荧光过程进行M-C(Monte-Carlo)随机试验,得到了单分子的激发态相邻两次发光的时间间隔的统计结果以及单分子荧光强度的自相... 从单分子发光过程中电子在激发态上的停留时间t服从P(t)=γe-γt分布出发,对单分子荧光过程进行M-C(Monte-Carlo)随机试验,得到了单分子的激发态相邻两次发光的时间间隔的统计结果以及单分子荧光强度的自相关函数,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地讨论,这些结果与目前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荧光 蒙特卡洛模拟 激光态 荧光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荧光涨落系统的研制
3
作者 王振华 单健 +2 位作者 陈铀 吕华 陆祖宏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6-67,共2页
报道一种单分子荧光涨落检测系统的实验装置的设计。该系统主要由激光共焦系统、微区激发系统、光电转换及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组成。本文另对共焦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作了简要的说明。由于采用了共焦系统 ,这样就可以从一个视场深... 报道一种单分子荧光涨落检测系统的实验装置的设计。该系统主要由激光共焦系统、微区激发系统、光电转换及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组成。本文另对共焦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作了简要的说明。由于采用了共焦系统 ,这样就可以从一个视场深度比较窄的区域内采集生物信息 ,而不需要象普通荧光采集系统那样大范围采集 ,焦点外的荧光可以直接消除 ,结果对比度、清晰度、灵敏度都增加了。加上先进的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因而可实现在分子水平上对荧光信号进行检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装置 单分子荧光涨落检测系统 激光共焦系统 微区激发系统 光电转换 数据采集 疾病机理 生命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用于生物大分子构象动态变化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乐乐 苏莹莹 +4 位作者 高延静 李威 吕慧 李宾 李迪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3-813,共11页
生物大分子参与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在单分子水平上实时观测和分析生物大分子自身的结构动态以及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自提出以来,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逐渐展现出其在... 生物大分子参与生命活动的各个过程,在单分子水平上实时观测和分析生物大分子自身的结构动态以及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自提出以来,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逐渐展现出其在研究生物大分子构象变化和相互作用过程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一系列新的作用机理陆续被提出。本文对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在蛋白质与核酸分子构象动态变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生物大分子 构象动态 相互作用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荧光成像研究凝血酶核酸适体的折叠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新勇 汪俊 +1 位作者 陈波 方晓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52-1856,共5页
通过对固定在表面的TMR标记凝血酶核酸适体进行单分子荧光成像,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凝血酶核酸适体的折叠.在有K+存在的条件下,核酸适体分子与K+结合后发生折叠,形成G四分体结构,使得TMR靠近富含鸟嘌呤的G四分体,并与鸟嘌呤发生电子转... 通过对固定在表面的TMR标记凝血酶核酸适体进行单分子荧光成像,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凝血酶核酸适体的折叠.在有K+存在的条件下,核酸适体分子与K+结合后发生折叠,形成G四分体结构,使得TMR靠近富含鸟嘌呤的G四分体,并与鸟嘌呤发生电子转移,从而导致TMR荧光强度降低.根据TMR的单分子荧光强度观察到不同K+浓度下核酸适体在折叠和无规卷曲两种状态下的分布.结果表明,可利用电子转移引起的荧光强度变化在单分子水平上研究核酸适体构象变化,这一新方法的建立是对常用的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法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荧光 电子转移 G四分体 凝血酶核酸适体 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在核糖体移位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本锦 宋广涛 秦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4-324,共11页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工厂",也是临床上多种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因此,深入理解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翻译机制意义重大.蛋白质翻译是通过多步骤相互协调、多组分精细配合来实现高保真和精确调控.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位作为翻译... 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工厂",也是临床上多种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因此,深入理解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翻译机制意义重大.蛋白质翻译是通过多步骤相互协调、多组分精细配合来实现高保真和精确调控.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位作为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需要核糖体大规模的构象重排以及tRNA2-mRNA沿着核糖体的精确移动.在细菌中,移位是由延伸因子EF-G催化GTP水解来驱动的.近年来,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技术(smFRET)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探究单个tRNA分子移位的动力学过程并实时观测核糖体的构象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smFRET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对其在核糖体结构动态及tRNA移位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 移位 TRNA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数据处理的优化算法
7
作者 吕袭明 李辉 +5 位作者 尤菁 李伟 王鹏业 李明 奚绪光 窦硕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9-346,共8页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mFRET)技术是当今单分子生物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实验手段,该技术通过测量供体、受体荧光光强以及二者间的共振能量转移效率,揭示标记位点间的距离,用于研究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变化.然而,当前传统数...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mFRET)技术是当今单分子生物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实验手段,该技术通过测量供体、受体荧光光强以及二者间的共振能量转移效率,揭示标记位点间的距离,用于研究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构象变化.然而,当前传统数据处理方法大量依赖人工干预,噪音大,严重影响了实验效率和数据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smFRET数据的自动分析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于计算供体与受体荧光光强的相关系数来确定受体与供体对应荧光点的自动匹配算法、甄别错误点的筛选算法以及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全局拟合算法.经改进后的算法大大简化了传统算法中需要人工干预的步骤,而且自动筛除了实验数据中主要的几类噪音.将改进的算法应用于人类端粒重复序列G-四联体(G4)DNA折叠动力学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优化算法比传统算法能够更快地得到更高信噪比的数据,而且该数据结果清晰地表明G4的折叠体现出多态性并受到钾离子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数据处理算法 G-四联体DNA 折叠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及滚球算法在单分子荧光能量共振转移图像分析中的应用(英文)
8
作者 张翔 李敏 贾策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7-1003,共7页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是通过检测单个分子内的荧光供体及受体间荧光能量转移的效率来研究分子构象的变化.要得到这些生物大分子的信息就需要对大量的单分子信号进行统计分析,人工分析这些信息,既费时费力又不具备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是通过检测单个分子内的荧光供体及受体间荧光能量转移的效率来研究分子构象的变化.要得到这些生物大分子的信息就需要对大量的单分子信号进行统计分析,人工分析这些信息,既费时费力又不具备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因此本文将小波变换及滚球算法应用到单分子荧光能量共振转移图像中对单分子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在保证准确检测到单分子信号的前提下,文章对滚球算法和小波变换算法处理图像后的线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滚球算法和小波变换算法不但能够很好地去除单分子FRET图像的背景噪声,同时还能很好地保持单分子荧光信号的线性.最后本文还利用滚球算法处理单分子FRET图像及统计15 bp DNA的FRET效率的直方图,通过计算得到了15 bp DNA的FRET效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小波变换算法 滚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金属纳米天线近场区域单分子荧光增益性质的研究
9
作者 任攀 古英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从理论上研究了发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时,银纳米天线对其周围近场区域单分子荧光性质的影响。最优的荧光增益效果在电场增益率和弛豫系数变化率的比值(即优化系数)较大时发生。通过对优化系数的计算,发现当荧光分子的偶极矩与入射光偏振... 从理论上研究了发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时,银纳米天线对其周围近场区域单分子荧光性质的影响。最优的荧光增益效果在电场增益率和弛豫系数变化率的比值(即优化系数)较大时发生。通过对优化系数的计算,发现当荧光分子的偶极矩与入射光偏振相同时,并且在距离纳米天线30~100 nm的近场区域内,荧光增益效果最佳。讨论了不同偏振方向荧光分子在天线周围不同距离、不同方向的平面以及入射波长变化时对于荧光性质的影响,可以为金属纳米天线调控荧光行为的实验给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单分子荧光 近场增益 弛豫系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单分子荧光显微成像解析活细胞内的生物分子动态
10
作者 高兆帅 李茜 +1 位作者 樊春海 侯尚国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823-1828,共6页
The live-cell biomolecular dynamics refers to the rapid movement,interacting with their surroundings,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biomolecules within living cells.Deeper understanding of biomolecular dynamics in their na... The live-cell biomolecular dynamics refers to the rapid movement,interacting with their surroundings,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biomolecules within living cells.Deeper understanding of biomolecular dynamics in their native state may reveal fundament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ell function and disease formation[1].Also,understanding the disease associated biomolecular dynamics can assist in disease diagnosis and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荧光 生物分子 显微成像
原文传递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应用于单分子荧光的纵向成像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琛 王桂英 徐至展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25-1330,共6页
在模拟荧光分布的高帽形 (top hat)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隐失场中模拟荧光分子球体的数学方法 .基于此模型 ,提出了将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应用于单分子荧光成像中 ,利用这种显微术中激发场的纵向强度呈指数衰减的分布特性 ,测得的荧光强度... 在模拟荧光分布的高帽形 (top hat)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隐失场中模拟荧光分子球体的数学方法 .基于此模型 ,提出了将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应用于单分子荧光成像中 ,利用这种显微术中激发场的纵向强度呈指数衰减的分布特性 ,测得的荧光强度将强烈依赖渗透深度 (强度衰减到 1 e时的距离 ) ,从而快速直接的确定单分子荧光团间的纵向间隔、每个荧光团的纵向绝对位置和荧光团的半径大小 ,即实现荧光分子三维分布的重构 .在整个重构的过程中 ,只需要改变一次入射角的大小 ,即只需探测两幅荧光分子的全内反射成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 单分子荧光 纵向重构 高帽形模型 隐失场 纵向强度 渗透深度
原文传递
单分子荧光技术在端粒和端粒酶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霄 李艳艳 +2 位作者 刘迎亚 曹昌盛 李海涛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87-1996,共10页
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能够维持端粒的长度和活性,从而防止染色体末端降解或融合,维持染色体稳定。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被抑制,端粒长度随着细胞持续分裂逐渐缩短;而在大多数癌细胞中端粒酶都表现出活性,端粒的长度和结构得以... 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能够维持端粒的长度和活性,从而防止染色体末端降解或融合,维持染色体稳定。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被抑制,端粒长度随着细胞持续分裂逐渐缩短;而在大多数癌细胞中端粒酶都表现出活性,端粒的长度和结构得以维持,癌细胞永生化。由此可见端粒酶是一种重要的癌症标志物,可作为癌症诊断依据和治疗靶点。然而,端粒酶结构复杂且数量少,难以从微量全酶复合物中分离出足量端粒酶用于分析,这为传统方法研究端粒酶带来极大困难。随着单分子荧光技术的发展,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荧光双色同步响应等技术已被应用于端粒酶的研究,打破了传统方法检测端粒酶的各种局限。本文主要综述了单分子荧光技术的发展,端粒、端粒酶与癌症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单分子荧光技术在端粒酶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癌症早期诊断 单分子荧光技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荧光双色同步响应检测
原文传递
电场操控单分子荧光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瑞云 张国峰 +3 位作者 秦成兵 高岩 肖连团 贾锁堂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31,共11页
近年来,单分子光学已经成为研究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中微观现象和物质组成的重要工具。单分子荧光的有效操控对构建基于单分子的量子器件以及测量化学反应与生命现象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利用电场操控单分子荧光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 近年来,单分子光学已经成为研究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中微观现象和物质组成的重要工具。单分子荧光的有效操控对构建基于单分子的量子器件以及测量化学反应与生命现象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利用电场操控单分子荧光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利用电场对单分子荧光的调制、电场诱导单分子荧光迟滞效应以及单分子荧光开关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单分子荧光 电场 操控 电子转移
原文传递
用单分子荧光显微术与光学作图法构建水稻BAC克隆DNA的限制性物理图谱 被引量:3
14
作者 欧阳振乾 王世全 +1 位作者 翟文学 朱立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1705-1709,共5页
报道一种用于荧光显微镜探测的研究DNA分子与限制性内切酶相互作用的方法.DNA分子经过改进的"分子梳"技术铺展并吸附于化学修饰过的盖玻片表面,然后运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进行原位酶切反应,使DNA分子在固着状态下的... 报道一种用于荧光显微镜探测的研究DNA分子与限制性内切酶相互作用的方法.DNA分子经过改进的"分子梳"技术铺展并吸附于化学修饰过的盖玻片表面,然后运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进行原位酶切反应,使DNA分子在固着状态下的反应结果与液相反应相对应,通过单分子荧光显微术直接观测并记录单个DNA分子的酶切反应结果,成功地构建了水稻BAC克隆DNA的限制性物理图谱,为单分子的动态荧光显微镜实施研究和基因组光学作图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内切酶原位酶切 单分子荧光显微术 光学作图法 细菌人造染色体 限制性物理图谱 水稻 基因克隆
原文传递
单分子荧光检测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曲鹏 赵新生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79-885,共7页
文章对单分子荧光检测在分子马达、离子通道、信号分子、蛋白折叠、蛋白构象变化动力学、酶活性反应、细胞过程实时观察等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单分子荧光检测在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活动规律与机制方面不但有... 文章对单分子荧光检测在分子马达、离子通道、信号分子、蛋白折叠、蛋白构象变化动力学、酶活性反应、细胞过程实时观察等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单分子荧光检测在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活动规律与机制方面不但有着无法替代的优越性,而且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荧光检测 生命科学 荧光共振能量传递 蛋白质 细胞
原文传递
应用全内反射单分子荧光成像研究蛋白复合物亚基组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茗 李楠 方晓红 《中国科学: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63-1671,共9页
细胞的生化过程大都是由蛋白复合物完成的,研究蛋白复合物亚基的组成对于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准确确定蛋白复合物中蛋白质亚基的数量(stoichiometry)仍然是一个挑战.近年来,活细胞体系单分子荧光成像... 细胞的生化过程大都是由蛋白复合物完成的,研究蛋白复合物亚基的组成对于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准确确定蛋白复合物中蛋白质亚基的数量(stoichiometry)仍然是一个挑战.近年来,活细胞体系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原位实时动态地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活细胞全内反射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表征细胞膜区蛋白复合物组成的3种方法,包括单分子漂白步数分析、荧光强度统计分布以及蛋白运动分析,并结合其基本原理介绍了这几种方法在活细胞体系膜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反射单分子荧光成像 亚基组成 漂白步数分析 荧光强度分 布扩散运动
原文传递
原子力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联用技术在活细胞单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格格 李文慧 +4 位作者 徐家超 寇晓龙 赵容 罗放 方晓红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13-1823,共11页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及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y,FM)是目前活细胞单分子分析检测中最常用的两种工具。结合两种显微镜的优势,发展高时空分辨、多功能的AFM-FM联用技术成为近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 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及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y,FM)是目前活细胞单分子分析检测中最常用的两种工具。结合两种显微镜的优势,发展高时空分辨、多功能的AFM-FM联用技术成为近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述了AFM单分子力谱和FM单分子荧光成像的原理,总结了AFM-FM联用系统在仪器研制方面的发展概况,并结合本课题组在应用AFM-FM联用技术研究细胞膜上配受体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工作,介绍了其在活细胞单分子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单分子荧光成像 分子力谱 分子分析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精准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运鹤 许艺明 +5 位作者 何玮璇 洪奋 张巍 刘逸奇 朱雯华 张成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8年第3期269-280,共12页
目的探讨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诊断中国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分子FISH技术对37例临床拟诊FSHD患者4q A区域的D4Z4重复单元数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35例明确诊断为FSHD患者4q A区域的D4Z4重复... 目的探讨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诊断中国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FSHD)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分子FISH技术对37例临床拟诊FSHD患者4q A区域的D4Z4重复单元数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35例明确诊断为FSHD患者4q A区域的D4Z4重复单元数介于2~7,平均值为(4.229±1.031)。7例FSHD患者和2例临床拟诊FSHD患者的检测结果为:病例1、2、3来自同一个家系,为兄妹关系,4q A区域的D4Z4重复单元数分别为5、(6;32)和(5;32),片段长度分别为17.5 kb、(18.3;106.0)kb和(17.9;104.9)kb,D4Z4重复单元数在误差范围内,3例患者的变异可能遗传自其母亲;病例4的4q A区域D4Z4重复单元数为(2;22),片段长度为(6.6;71.9)kb;病例5、6的4q A区域D4Z4重复单元数分别为4和5,片段长度分别为11.7 kb和17.3 kb;病例7为女性,55岁,4q A区域D4Z4重复单元数为(5;68),片段长度为(18.1;224.0)kb,为本研究中年龄最大的女性患者;病例8、9为2例临床拟诊FSHD患者,4q A区域D4Z4重复单元数分别为(14;50)和33,片段长度为(44.6;164.8)kb和110.2 kb,4q A区域的D4Z4重复单元数均>10。结论 FSHD患者存在高度家系间和家系内临床异质性。单分子FISH单次检测能同时准确分辨4种不同单倍型,即4q A、4q B、10q A和10q B的D4Z4重复单元数,可以明确检测致病相关的D4Z4单元重复数,误差在1 kb以内,能较精确地检测D4Z4单元重复数。因此,单分子FISH是现今精准的FSHD患者的临床分子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单分子荧光原位杂交 4qA D4Z4重复元数
原文传递
荧光单分子检测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哲 曹莉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649-651,共3页
荧光单分子检测技术是用荧光标记来显示和追踪单个分子的构象变化、动力学,单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单分子操纵的研究。过去对于生命科学分子机制的研究,都是对分子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平均化来进行单分子估测。因此,单个分子的动态性和... 荧光单分子检测技术是用荧光标记来显示和追踪单个分子的构象变化、动力学,单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单分子操纵的研究。过去对于生命科学分子机制的研究,都是对分子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平均化来进行单分子估测。因此,单个分子的动态性和独立性也被平均化掉而无法表现出来。荧光单分子检测技术真正实现了对单个分子的实时观测,将过去被平均化并隐藏在群体测量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显示出来。近几年来,荧光单分子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研究领域。现就荧光单分子检测技术在研究动力蛋白、DNA转录、酶反应、蛋白质动态性和细胞信号转导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荧光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荧光技术与聚合物单链物理性质的研究
20
作者 王生勤 贾鹏翔 +5 位作者 陈锐 郑中礼 罗双江 卢曦 李德胜 赵江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4-187,共24页
对以荧光关联光谱、荧光光子计数直方图技术、单分子荧光成像、单分子荧光散焦成像等单分子荧光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开展的关于聚合物单分子链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与介绍,重点介绍了本实验室在聚电解质单链构象转变及抗衡... 对以荧光关联光谱、荧光光子计数直方图技术、单分子荧光成像、单分子荧光散焦成像等单分子荧光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开展的关于聚合物单分子链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与介绍,重点介绍了本实验室在聚电解质单链构象转变及抗衡离子分布、表界面聚合物单链动态性质、空间受限状态下聚合物单分子链及单分子链段的平动扩散、转动运动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单分子荧光技术在研究高分子单链物理化学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发展新的技术与方法能够大力促进我们对于高分子体系微观结构与性质的理解与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荧光 分子 聚电解质 分子结晶 玻璃化转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