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8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的与民族的:《大地》三部曲中王龙和王源卑亢意识的异同 被引量:1
1
作者 于艳平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7年第9期60-63,共4页
《大地》三部曲的男主人公王龙和王源身上既有'自卑情结',又有'优越情结'。这种'卑亢意识'支配着他们的所有行为。本文从父子关系、两性关系和社会关系比较、分析王龙和王源卑亢意识的异同后,指出支配王龙行为... 《大地》三部曲的男主人公王龙和王源身上既有'自卑情结',又有'优越情结'。这种'卑亢意识'支配着他们的所有行为。本文从父子关系、两性关系和社会关系比较、分析王龙和王源卑亢意识的异同后,指出支配王龙行为的是'个体卑亢意识',而支配王源行为的则是'民族卑亢意识'。这一分析充分表明赛珍珠以人为本的文学创作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大地》三部曲 亢意识 个体亢意识 民族亢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猪源德尔卑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以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2
作者 蔡秋慧 龚莹婷 +4 位作者 李港回 彭钢 孟静南 王俊颖 翟立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6,共9页
沙门氏菌作为人畜共患的致病菌,更是极易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了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为了更好的了解动物源性沙门氏菌的生物学和分子特性。对安徽凤阳县某市场猪肉样本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血清型鉴定、药敏实验和毒力基因检测,同时通过全... 沙门氏菌作为人畜共患的致病菌,更是极易产生耐药性,严重影响了人类与动物的健康。为了更好的了解动物源性沙门氏菌的生物学和分子特性。对安徽凤阳县某市场猪肉样本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血清型鉴定、药敏实验和毒力基因检测,同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进行毒力、耐药基因注释等分子生物学信息分析,并通过qPCR对毒力基因进行验证。分离鉴定出1株德尔卑沙门氏菌,分子分型为ST1498型,将其命名为G-1B,该菌株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敏感。全基因组长度为4 805 494 bp,预测出4 660个基因,其中包含559个毒力基因与37个耐药基因。该研究为了解猪源德尔卑沙门氏菌的遗传背景和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探讨德尔卑沙门氏菌致病性、耐药机制和分子进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沙门氏菌 环境胁迫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功能注释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闽清县卑溪钼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3
作者 胡霞兵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福建闽清县卑溪钼矿是根据“福建池园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发现的找矿靶区,该文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对卑溪钼矿的地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推断区内矿体赋存于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中,且主要沿北西向、北东东向断裂... 福建闽清县卑溪钼矿是根据“福建池园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发现的找矿靶区,该文在讨论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对卑溪钼矿的地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推断区内矿体赋存于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中,且主要沿北西向、北东东向断裂构造及伴生次级节理裂隙构造呈现出脉状产出。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钼多金属矿,同时指明了找矿标志,分析了找矿远景及后续探矿方向,对该矿区后续找矿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英上海最高法院”的设立与首席法官洪卑的历史作用
4
作者 张弘毅 《法律史评论》 2024年第3期168-182,共15页
“大英上海最高法院”于1865年由英国在上海公共租界内设立,是中国内地在历史上首次出现由职业法官领导、独立行使司法权能的近代意义上的法院机构。法院的设立全面借鉴“英国驻君士坦丁堡最高法院”的经验。英国法官洪卑经外交部任命... “大英上海最高法院”于1865年由英国在上海公共租界内设立,是中国内地在历史上首次出现由职业法官领导、独立行使司法权能的近代意义上的法院机构。法院的设立全面借鉴“英国驻君士坦丁堡最高法院”的经验。英国法官洪卑经外交部任命为首席法官,他根据英王枢密令及外交部法规授权,创办并主持“大英上海最高法院”十一年,分解旧有领事裁判权体系,管控在华领事区全部司法活动,完全实现了英国当局的既定目标,里程碑式地加强并巩固了英国在华治外法权统治体系。“大英上海最高法院”的设立也使中国社会各界通过条约口岸的案件接触到由职业法官实践的而非被领事官歪曲的英国司法制度和法治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英上海最高法院 治外法权法院体系 领事裁判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卑名考 被引量:6
5
作者 尹铁超 《满语研究》 2001年第2期53-62,共10页
“鲜卑”族名字的释义一直是鲜卑学中的一个重要、但尚未得到圆满解释的问题。本文拟从鲜卑语的语言归属、鲜卑族的历史及相关语言中寻找线索,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词汇比较以及语音和语义的重构方面入手,为鲜卑之族名的释义提出一个新的... “鲜卑”族名字的释义一直是鲜卑学中的一个重要、但尚未得到圆满解释的问题。本文拟从鲜卑语的语言归属、鲜卑族的历史及相关语言中寻找线索,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词汇比较以及语音和语义的重构方面入手,为鲜卑之族名的释义提出一个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女生自卑心理的表现及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丹 《现代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307-308,共2页
自卑严重影响人的社会交往,抑制人的能力发展。对高职女生自卑心理的表现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通过正确定位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增强自信心、悦纳自己、积极与人交往、运用补偿心理,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克服高职女生自卑心理。
关键词 心理 表现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玄诗乐尊卑论管窥
7
作者 杨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三礼"是《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礼书的简称。郑玄为"三礼"作注,在依经立义、诠释经文的同时,还于经注中委婉表露了自己的文艺思想。在郑玄看来,声律有尊卑之等,用乐有等级之别,形成了"诗乐尊卑论&q... "三礼"是《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礼书的简称。郑玄为"三礼"作注,在依经立义、诠释经文的同时,还于经注中委婉表露了自己的文艺思想。在郑玄看来,声律有尊卑之等,用乐有等级之别,形成了"诗乐尊卑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三礼注” 文艺思想 声律尊 用乐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文嚼字说“卑鄙”
8
作者 陈翠梅 《学语文》 2015年第6期82-83,共2页
通过对"卑"和"鄙"造字法的研究,探讨"卑"和"鄙"的区别,以及古今义的变迁,从而让学生了解古今"卑鄙"的差别。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密穗小麦和轮回选择后代材料ISSR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被引量:57
9
作者 杜金昆 姚颖垠 +2 位作者 倪中福 彭惠茹 孙其信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5-452,共8页
首次采用ISSR(Inter SimpleSequenceRepeat)分子标记 ,对我国北方冬麦区普通小麦 (14份 )、斯卑尔脱小麦 (10份 )、密穗小麦 (11份 )和一批以外源小麦为主要血缘的优良轮回选择后代 (12份 )共 4 7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差异研究 ,以探讨拓宽... 首次采用ISSR(Inter SimpleSequenceRepeat)分子标记 ,对我国北方冬麦区普通小麦 (14份 )、斯卑尔脱小麦 (10份 )、密穗小麦 (11份 )和一批以外源小麦为主要血缘的优良轮回选择后代 (12份 )共 4 7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差异研究 ,以探讨拓宽杂交小麦育种亲本遗传基础的途径 ,并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小麦杂种优势群的可行性。所用 11个ISSR引物在 4 7份材料中共扩增出 2 38条带 ,其中 2 0 8条具有多态性 ,占总数的 87.4 %。每个引物可以扩增出 11~ 38条多态性带 ,平均为 18.8条。比较分析发现 ,不同类型材料群体内的ISSR多态性都很高 ,其中以普通小麦最高 (80 .3% ) ,轮回选择后代次之 (78.7% ) ,斯卑尔脱小麦 (75 .0 % )和密穗小麦 (74 .9% )相对较小。遗传距离(GD)计算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材料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在 0 .3115~ 0 .344 2之间 ,明显高于不同类型材料群体内的GD平均值 (0 .2 35 1~ 0 .2 74 3) ,特别是轮回选择后代材料与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和密穗小麦之间也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 ,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 0 .32 17、0 .32 5 6和 0 .3198。聚类结果显示 ,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密穗小麦和轮回选择后代材料明显划分为 4大不同类群。斯卑尔脱小麦、密穗小麦及以外源小麦 (含国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尔脱小麦 密穗小麦 轮回选择后代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差异 杂种优势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倒尊卑 不知谦恭
10
作者 程小春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12年第9期21-22,共2页
【考点指津】谦辞是向人表示谦卑和自谦的一类词语。谦辞主要有谦称语(自称词,如"在下""鄙人"等)、谦卑语(示卑词,如"在下""贱内"等)、谦拙语(示拙词,如"拙作""刍议"等)、谦愚语(示愚词,如"不才""愚意"等)、
关键词 颠倒 谦恭 自称词 谦辞 词语 谦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卑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15
11
作者 靳亮 童应凯 +5 位作者 王泽立 韦东胜 马婷 刘佳 王妍 王艳坤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3-305,共3页
以绿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viridochromogenes)TN-27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并以链霉素作为筛选因子,获得一株遗传稳定且卑霉素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38.9%的菌株。对该菌株再采用微波(microwave,MV)诱变,以其自身代谢物卑霉... 以绿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viridochromogenes)TN-27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并以链霉素作为筛选因子,获得一株遗传稳定且卑霉素发酵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38.9%的菌株。对该菌株再采用微波(microwave,MV)诱变,以其自身代谢物卑霉素作为筛选因子时得到一株产量提高200%的菌株,传代结果显示,在传代的同时结合自然分离,可以保持稳定的产生抗生素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素 紫外线诱变 微波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种间杂种优势研究: Ⅰ.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及密穗小麦种间杂种产量和品质优势 被引量:12
12
作者 窦秉德 孙其信 +3 位作者 倪中福 吴利民 孟凡荣 刘保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3,共7页
以6个普通小麦为母本,5个斯卑尔脱小麦和5个密穗小麦为父本配制6×10种间NCⅡ双列杂交组合,对其杂种F1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麦种间杂种在产量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斯卑尔脱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 以6个普通小麦为母本,5个斯卑尔脱小麦和5个密穗小麦为父本配制6×10种间NCⅡ双列杂交组合,对其杂种F1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麦种间杂种在产量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斯卑尔脱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交组合产量杂种优势平均为109.24%(43.14%~187.96%),单株穗数及千粒重平均优势较大且与产量优势的相关分别达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密穗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种的杂种优势为77.19%(-2.18%~143.42%),单株穗数和主穗粒数优势较大且与产量优势的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种间杂种的品质指标中籽粒硬度大多降低,但农大3226所配组合均具正向优势,密穗小麦所配种间杂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湿面筋含量低于普通小麦.但是种间杂种沉淀值的杂种优势比较普遍.认为,种间杂种的品质性状在一些组合中比普通小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间杂种优势 普通小麦 尔脱小麦 密穗小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 Ⅴ.微卫星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普通小麦和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种优势的关系 被引量:18
13
作者 崔国惠 倪中福 +2 位作者 吴利民 李元清 孙其信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9,共5页
通过对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和普通小麦品种间两组亲本微卫星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及 30个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双列杂交杂种和 2 0个普通小麦品种间双列杂交杂种优势及亲本配合力的测定 ,研究了微卫星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通过对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和普通小麦品种间两组亲本微卫星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及 30个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双列杂交杂种和 2 0个普通小麦品种间双列杂交杂种优势及亲本配合力的测定 ,研究了微卫星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F1性状值及组合特殊配合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的杂种优势明显高于普通小麦品种间的杂种优势。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 0 .6 5 2 ,普通小麦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 0 .4 0 4 ,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种单株产量平均优势为 111.39% ,普通小麦品种间杂种的产量优势平均为 11.14 %。研究发现 ,在所采用的两组亲本内 ,遗传距离与所考察的各性状杂种优势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当遗传差异从品种间扩大到种间时 ,遗传距离与各性状杂种优势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利用种间杂交既可以明显扩大亲本间的遗传差异 ,又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杂种优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尔脱小麦 微卫星分子标记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小麦 杂种优势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卑霉素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靳亮 王泽立 +3 位作者 童应凯 杨永涛 祝静静 孙翠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55-158,162,共5页
在对卑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全因子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后,运用Box-Behken设计的响应面试验(Response-surface experiment)对绿色产色链霉菌TN-29进行卑霉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响应面法对40h分批发酵结果的优化分析表明:豆饼粉、甘露醇及... 在对卑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全因子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后,运用Box-Behken设计的响应面试验(Response-surface experiment)对绿色产色链霉菌TN-29进行卑霉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响应面法对40h分批发酵结果的优化分析表明:豆饼粉、甘露醇及葡萄糖三种因素对卑霉素无明显的交互作用,在豆饼粉、甘露醇和葡萄糖的浓度分别为3.61%,2.99%,0.58%时,发酵液中效价值达到77.9U/ml的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优化 霉素 发酵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卑情结”与郁达夫小说创作
15
作者 赵泽民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59-62,共4页
郁达夫小说主人公是以病态形象走上文坛并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的。“零余者”,“孤独者”、“神经质”、“畸形人”、“自卑狂”——郁达夫这样命名他笔下的人物;体态憔悴、黄瘦、孤独离群、酷爱自然、忧郁悲怨、而又愤世嫉俗,结局或自杀... 郁达夫小说主人公是以病态形象走上文坛并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的。“零余者”,“孤独者”、“神经质”、“畸形人”、“自卑狂”——郁达夫这样命名他笔下的人物;体态憔悴、黄瘦、孤独离群、酷爱自然、忧郁悲怨、而又愤世嫉俗,结局或自杀、或性变态,或更加穷愁潦倒——这是郁达夫小说主人公的典型特征。对这样一些病态人物,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不难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小说 情结 小说创作 艺术选择 零余者 郭沫若 性变态 直接影响 己自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卑霉素摇瓶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童应凯 靳亮 +1 位作者 杨永涛 韦东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36,共5页
根据代谢发酵控制原理,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卑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其接种量、装量和初始pH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卑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豆饼粉45 g/L,可溶性淀粉5 g/L,甘露醇24 g/L,葡萄糖5 g... 根据代谢发酵控制原理,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卑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其接种量、装量和初始pH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卑霉素摇瓶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豆饼粉45 g/L,可溶性淀粉5 g/L,甘露醇24 g/L,葡萄糖5 g/L,硫酸铵2 g/L,硫酸镁0.05 g/L;最优发酵条件为:摇瓶装量100 mL/L,接种量8%,C aCO35 g/L(调节pH值),在温度28℃、发酵周期40 h的优化条件下,得到卑霉素的效价值为77.12μg/mL,较对照(64.11μg/mL)提高了2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素 摇瓶发酵 绿色产色链霉菌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改进的Cap-trapper法构建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speltoides Tausch)全长cDNA文库 被引量:10
17
作者 毛新国 孔秀英 +1 位作者 赵光耀 贾继增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11-817,共7页
Captrapper法是目前全长cDNA文库构建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引物,同位素检测,对末端转移反应条件控制等方面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形成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技术体系。利用改进的Captrapper方法,成功构建... Captrapper法是目前全长cDNA文库构建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引物,同位素检测,对末端转移反应条件控制等方面做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形成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技术体系。利用改进的Captrapper方法,成功构建了小麦B基因组的可能供体种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speltoides)的全长cDNA文库。经综合评价,文库的全长比例达到89.6%,重组率为99%,库容量超过3.0×106c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长CDNA文库 Cap-trapper法 拟斯尔脱山羊草 同位素检测 小麦B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德尔卑沙门氏菌污染水源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调查 被引量:8
18
作者 郑华英 周敦金 +6 位作者 陈智 熊燕 龙一兵 朱焰 付秀璋 姚泽洪 蒋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7-127,126,共2页
关键词 德尔沙门氏菌 污染 水源 肠道传染病 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杂种优势群研究Ⅳ.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的种间杂种优势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国惠 倪中福 +2 位作者 吴利民 李元清 孙其信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0-14,共5页
本研究利用 6个普通小麦品系与 14个从国外引进的斯卑尔脱小麦杂交 ,研究了种间杂种优势表现 ,并探讨了扩大杂交小麦育种亲本的遗传基础和构建种间杂种优势群的途径。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种存在较强... 本研究利用 6个普通小麦品系与 14个从国外引进的斯卑尔脱小麦杂交 ,研究了种间杂种优势表现 ,并探讨了扩大杂交小麦育种亲本的遗传基础和构建种间杂种优势群的途径。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种存在较强的杂种优势。就平均优势而言 ,单株产量、单穗产量和千粒重优势最大 ,分别为111.39%、6 2 .77%、45 .72 % ,单株穗数、株高和主穗粒数优势次之 ,分别为 2 4.13%、2 0 .18%和 12 .76 % ,主穗小穗数和主穗长优势较小 ,分别为 4.0 8%和 0 .6 7%。研究还发现 ,种间杂种抽穗期比母本普通小麦晚 0~ 6 d,但较父本斯卑尔脱小麦提前 2 0 d左右 ,表明早熟性呈部分显性遗传 ;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和湿面筋含量的杂种优势比普通小麦分别提高了 8.5 5 %、12 .13%和 9.91% ,一些组合沉淀值表现超亲优势。说明利用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种间杂交既可以扩大小麦亲本间的遗传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尔脱小麦 种间杂种 杂种优势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FISH核型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董磊 董晴 +3 位作者 张文利 胡晓龙 王洪刚 王玉海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78-1387,共10页
【目的】建立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FISH核型,分析明确不同来源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FISH核型特点,比较不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及其与普通小麦的FISH核型差异。【方法】以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Oligo-pTa535和Oligo-pSc119.2为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 【目的】建立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FISH核型,分析明确不同来源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FISH核型特点,比较不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及其与普通小麦的FISH核型差异。【方法】以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Oligo-pTa535和Oligo-pSc119.2为探针,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分析pTa535和pSc119.2在不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四倍体小麦和普通小麦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分布特点;以禾本科植物着丝粒专化寡核苷酸Oligo-CCS1为探针,明确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着丝粒位置,测量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染色体相关参数;通过FISH核型比较明确不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及其与小麦核型的多态性差异。【结果】Oligo-pTa535主要分布在小麦的D和A组染色体上,在小麦的B组染色体上仅有零星分布,在5份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染色体中未显示Oligo-pTa535杂交信号。Oligo-pSc119.2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小麦的B组染色体上,在小麦的A、D组染色体中分布较少,但在5份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染色体上均有广泛分布。根据Oligo-pTa535和Oligo-pSc119.2杂交信号在小麦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可以将小麦的不同染色体相互区分开来。Oligo-pSc119.2杂交信号在不同倍性、不同品种的小麦B组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基本相似,而不同来源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Oligo-pSc119.2的FISH核型差异较大,甚至在同一细胞内的2条同源染色体上Oligo-pSc119.2杂交信号的分布也具有明显差异。不同来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与小麦B染色体组的FISH核型存在明显差异。PI542238的7对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4=14m。其余4份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4S染色体均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皆为2n=14=12m+2sm。【结论】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染色体上含有丰富的与pSc119.2高度同源的重复序列,不含有与pTa535高度同源的重复序列。不同来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之间以及同一来源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个体间甚至同一个体内的同源染色体间在pSc119.2的分布上均具有遗传多样性。以Oligo-pSc119.2为探针建立的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染色体FISH核型与小麦B组染色体的核型具有显著差异。利用荧光标记的Oligo-pTa535和Oligo-pSc119.2为探针进行FISH分析,可以准确区分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不同染色体,并能将拟斯卑尔脱山羊草与小麦的染色体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拟斯尔脱山羊草 核型分析 FISH 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