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3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市民生活报”到“新市民生活报”——华西都市报市场定位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鹏 陈翔 《新闻记者》 CSSCI 2004年第9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报纸定位 市场定位 市民服务 报业竞争 市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拥抱移动互联网——《华西都市报》启动实施“i战略”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鹏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3,共3页
201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20周年,也是中国都市报诞生20周年.经过20年快速发展,都市报迈入一个新时代.面对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的变化,《华西都市报》(华西传媒集群)站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没有犹... 201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20周年,也是中国都市报诞生20周年.经过20年快速发展,都市报迈入一个新时代.面对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媒体生态和舆论格局的变化,《华西都市报》(华西传媒集群)站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没有犹豫,没有留恋,以再创业、再出发的姿态,张开双臂全面拥抱互联网,开始了融合发展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移动互联网 创刊20周年 媒体生态 融合发展 数字技术 再创业 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同质竞争辩护——《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如何在同质竞争中双赢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国权 《新闻记者》 CSSCI 2004年第3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成都商报》 市场竞争 同质媒体 价格竞争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都市报的智慧融媒体转型探索——以《齐鲁晚报》《华西都市报》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瑞光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7-39,共3页
自2014年以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都市报广告投放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其生存面临着巨大危机。数字化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转型是都市报发展的必然出路。《齐鲁晚报》《华西都市报》等都市报近年来进行的智慧融媒体转型实践不失... 自2014年以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都市报广告投放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其生存面临着巨大危机。数字化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转型是都市报发展的必然出路。《齐鲁晚报》《华西都市报》等都市报近年来进行的智慧融媒体转型实践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道路。融合型媒体。自2014年8月《关于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融媒体已成为媒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之前,业界也多有尝试,并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当前的都市报大多数都在走融合发展之路,“两微一端”几乎成为各级媒体的标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齐鲁晚报》 数字化时代 新媒体 转型 智慧 融合发展 广告投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党性原则 满足读者需求──从《华西都市报》看“都市报现象” 被引量:1
5
作者 文有仁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15,共3页
坚持党性原则满足读者需求从︽华西都市报︾看﹃都市报现象﹄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文有仁近几年都市报和晚报的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什么是都市报?我国新闻学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卷》、《中国新... 坚持党性原则满足读者需求从︽华西都市报︾看﹃都市报现象﹄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文有仁近几年都市报和晚报的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什么是都市报?我国新闻学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卷》、《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新闻学大辞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党性原则 读者需求 人民性 读者服务 社会效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闻工作 正确舆论导向 无产阶级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报制度的创新和坚持——浅谈华西都市报的研究生评报制度 被引量:1
6
作者 蹇莉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57,共2页
评报是报社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几乎每家日报社都坚持了每日评报的制度.一般将评报的时间安排在下午的编前会上。《华西都市报》从1999年起,利用成都高校林立的有利条件,聘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专业... 评报是报社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环节.几乎每家日报社都坚持了每日评报的制度.一般将评报的时间安排在下午的编前会上。《华西都市报》从1999年起,利用成都高校林立的有利条件,聘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专业的部分研究生,对当天的报纸进行点评,经过筛选后,发表在报社每日的内部网络论坛上。这一方法已坚持了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评报制度 研究生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日报社 时间安排 质量评估 新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西都市报》农民工报道研究——以1997-2009年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力 《新闻世界》 2010年第4期80-81,共2页
本文主要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华西都市报》1997年至2009年12年来的农民工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探讨都市报对农民工的报道视角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作为中国第一份都市报的《华西都市报》自2003年来,对农民工的报道数量增加了,报道... 本文主要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华西都市报》1997年至2009年12年来的农民工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探讨都市报对农民工的报道视角的变化。通过研究发现作为中国第一份都市报的《华西都市报》自2003年来,对农民工的报道数量增加了,报道的题材框架多样化了,但对农民工的报道呈现被弱化和被边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分析 农民工形象 华西都市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华西都市报》看报纸定位创优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立伟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3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报纸定位 读者服务 主体导向 竞争对手 服务性报道 新闻策划 新闻追踪 竞争优势 读者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报:能否续写新的辉煌——华西都市报创刊15周年暨首届中国都市报发展高峰论坛侧记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燕 《中国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0,2-3,共4页
风雨十五载,经历了春华秋实的中国都市报,站在传统和未来的节点上,面对新的传媒格局,该如何续写辉煌?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创刊15周年 高峰论坛 中国 续写 侧记 传媒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品牌经营模式 打造独特品牌特质——《华西都市报》品牌经营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剑 娄汝壮 《中国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1-56,共6页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1995年1月1日创办的《华西都市报》,被誉为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开启了“都市报时代”,并引领中国都市报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华西都市报》创刊的15年,是中国都市类报纸发展历程的缩影。目前,《华西都市报》已成为中...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1995年1月1日创办的《华西都市报》,被誉为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开启了“都市报时代”,并引领中国都市报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华西都市报》创刊的15年,是中国都市类报纸发展历程的缩影。目前,《华西都市报》已成为中国西部发行量、影响力、覆盖面都排名前列的综合性日报,日均发行量超过100万份,广告收入连年高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品牌经营模式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中国西部 综合性日报 报纸发展 高速增长 广告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西都市报》在蜀异军突起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鹏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7-10,共4页
1995年元旦,由四川日报社创办的一张面向全省大中小城市的城市晚报——《华西都市报》经过一个多月的试刊后,以其全新的面貌大胆地走向了市场。 在筹办《华西都市报》期间,总编辑席文举到全国许多晚报登门取经。经过一番分析比较,他把... 1995年元旦,由四川日报社创办的一张面向全省大中小城市的城市晚报——《华西都市报》经过一个多月的试刊后,以其全新的面貌大胆地走向了市场。 在筹办《华西都市报》期间,总编辑席文举到全国许多晚报登门取经。经过一番分析比较,他把全国晚报分为三类:一是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都市 《新民晚报》 总编辑 独家新闻 明星制 《羊城晚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信息量 新闻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报体育报道的外延化与人文化——以华西都市报实践经验为例
12
作者 庹继光 钟洋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0-187,1,共8页
华西都市报创刊以来 ,在体育报道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积累了许多经验 ,通过对该报历年来诸多重大体育报道的调查和解读 ,笔者提出了两个最关键的要素———外延化和人文化 ,主要表现在报道领域上不断扩大 ,丰富读者的信息源 ,写作手法... 华西都市报创刊以来 ,在体育报道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积累了许多经验 ,通过对该报历年来诸多重大体育报道的调查和解读 ,笔者提出了两个最关键的要素———外延化和人文化 ,主要表现在报道领域上不断扩大 ,丰富读者的信息源 ,写作手法上随时出新 ,增强报道的美感 ;同时自觉把人的因素放在首要的地位 ,把自己摆在服务读者的位置 ,处处显示对人的尊重和关爱。这两个要素贯穿了华西都市报体育报道创新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 华西都市报 体育报道 外延化 人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报主题报道创新守则之四 凸显优势拓展平台——以华西都市报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鹏 《新闻实践》 2012年第2期13-15,共3页
随着“移动传播时代”来临,作为都市报纸如何应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怎样探索主题报道的创新、创优,进而提升报纸的舆论引导能力。已成为各地都市报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报道创新 优势 舆论引导能力 都市报纸 传播时代 主题报道 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报汽车专刊的“三借”思路——从近期《华西都市报·汽车周刊》三次策划说起
14
作者 侯利强 施露 《今传媒》 2006年第06X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汽车 策划 专刊 周刊 新闻版面 技术含量 必然结果 市场细分 读者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报全媒体转型的路径与困境——以《华西都市报》为例
15
作者 唐英 李江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1,共2页
《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实践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迁的背景下,传统报业遭遇断崖式下滑。为应对这一新常态,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报,纷纷开始寻求以全媒体为指向的转型之路。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 《华西都市报》的全媒体转型实践 在媒体格局深刻变迁的背景下,传统报业遭遇断崖式下滑。为应对这一新常态,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都市报,纷纷开始寻求以全媒体为指向的转型之路。如《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全媒体集群的构建以及《燕赵都市报》“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三媒一体的运营模式,都是都市报向全媒体转型的重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全媒体 转型 《燕赵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困境 路径 市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品牌扩张与积极营销中占领市场——《华西都市报》广告经营策略及案例浅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宇西 《中国报业》 2006年第11期61-63,共3页
网络媒体经过十余年发展、蓄积,从2005年开始走强,而传统纸媒出现历史性“拐点”。《华西都市报》作为传统平面媒体,同样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但我们认为,虽然纸媒体的介质优势、时效性不及新媒体,但纸媒体自身优势却是不可替代的... 网络媒体经过十余年发展、蓄积,从2005年开始走强,而传统纸媒出现历史性“拐点”。《华西都市报》作为传统平面媒体,同样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但我们认为,虽然纸媒体的介质优势、时效性不及新媒体,但纸媒体自身优势却是不可替代的。作为“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5强”、“世界日报发行百强第78名”、“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332名”的中国都市类报纸的典型代表——《华西都市报》,就充分利用了同一区域其他报纸不具备的优势,以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报纸品牌价值,让《华西都市报》在品牌扩张与积极营销中占领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品牌扩张 广告经营策略 市场 营销 报纸竞争力 案例 自身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报专刊经营发展的个案研究——以《华西都市报·风尚周刊》为例
17
作者 蒲媛 杜江 《今传媒》 2010年第7期38-40,共3页
一、问题提出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中国报业自此进入了都市报时代。发展至今,《华西都市报》在社会影响力、媒体公信力、品牌发展力等众多指标中均在当地媒体中名列前茅。而《风尚周刊》作为《华西都市报》现阶段的主力业... 一、问题提出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创刊,中国报业自此进入了都市报时代。发展至今,《华西都市报》在社会影响力、媒体公信力、品牌发展力等众多指标中均在当地媒体中名列前茅。而《风尚周刊》作为《华西都市报》现阶段的主力业务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经营发展 周刊 风尚 媒体公信力 个案 专刊 社会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西都市报·要闻版》“聚焦两会”的四个靓点
18
作者 谢华萍 德培 《今传媒》 2010年第4期25-26,共2页
媒体报道,最怕报道出“百报一版、千台一面”,失去特色的同时,也必然随之失去受众,这恐怕也是近年来的新闻业界为什么一再强调“独家为王”的根源所在。毋庸置疑,关于两会报道的竞争,就是最典型、最集中、最显著的同质新闻竞争。... 媒体报道,最怕报道出“百报一版、千台一面”,失去特色的同时,也必然随之失去受众,这恐怕也是近年来的新闻业界为什么一再强调“独家为王”的根源所在。毋庸置疑,关于两会报道的竞争,就是最典型、最集中、最显著的同质新闻竞争。对于各祭宝器、各显神通的新闻媒体而言,如何既避免自身“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因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会报道 华西都市报 要闻版 聚焦 新闻竞争 媒体报道 新闻媒体 新闻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张深受广大市民欢迎的报纸──对《华西都市报》走向市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经验的剖析
19
作者 蓝鸿文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1,共3页
一张深受广大市民欢迎的报纸──对《华西都市报》走向市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经验的剖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蓝鸿文在近年成都的报业市场上,有一张“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受广大市民欢迎的畅销报,文化层次低的普通老百姓喜欢... 一张深受广大市民欢迎的报纸──对《华西都市报》走向市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经验的剖析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蓝鸿文在近年成都的报业市场上,有一张“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受广大市民欢迎的畅销报,文化层次低的普通老百姓喜欢读,文化层次高的教授、作家、机关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走向市场 市民 府南河工程 追踪报道 舆论监督 新闻追踪 广告收入 社会主义市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报的自我突破与探索——以《华西都市报》为例
20
作者 彭剑 《新闻实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2,共3页
当年一纸风行、名震大江南北的《华西都市报》,开创了报业的"都市报时 代",创造了全国性的品牌影响力。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华西都市报》面临着自身的 发展瓶颈,例如市场同质化的困扰,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如何破题,等等。尤其... 当年一纸风行、名震大江南北的《华西都市报》,开创了报业的"都市报时 代",创造了全国性的品牌影响力。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华西都市报》面临着自身的 发展瓶颈,例如市场同质化的困扰,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如何破题,等等。尤其是同类 竞争者的崛起和超越,《华西都市报》终于在2004年底,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切入点,开 始了一次新的自我突破与发展。 《华西都市报》这次自我突破与发展的实际成效如何,由于时间还短,尚不可能实 测其效果,但《华西都市报》的做法,相信都市报同仁会有切肤之感:谁强谁弱,市场 定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西都市报 文化体制改革 品牌影响力 2004年 历史时期 发展瓶颈 机制创新 全国性 同质化 竞争者 切入点 市场 南北 崛起 同类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