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泽兰内生真菌Aspergillus puniceus次级代谢产物及其抗三阴性乳腺癌活性和作用机制
1
作者 魏敏 陈莲 +6 位作者 陈剑锋 金桂兰 徐帮 王倩 邹坤 程凡 刘呈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3,共8页
从华泽兰根部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puniceus.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该菌株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8个结构类似的口山酮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3′,4′-hydro... 从华泽兰根部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puniceus.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该菌株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8个结构类似的口山酮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3′,4′-hydrogenated austocystins A(1)、austocystin M(2)、austocystin F(3)、austocystin D(4)、austocystin B(5)、austocystin K(6)、austocystin A(7)、austocystin H(8).MTT结果显示化合物5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细胞毒活性(IC_(50)为1.28μmol·L^(-1)).另外,流式细胞术检测化合物5作用于MDA-MB-231细胞后凋亡率的变化,相比于对照组,最高总凋亡率为69.7%.同时,AO/EB双荧光染色也证明化合物5能够诱导MDA-MB-231的细胞凋亡.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进一步显示化合物5能够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Aspergillus puniceus 次级代谢产物 口山酮 三阴性乳腺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内生真菌Septoriella phragmitis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梦娇 邝天浩 +2 位作者 赵金诺 朱婷 彭娟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6-992,共7页
为研究华泽兰内生真菌Septoriella phragmitis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运用硅胶柱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离提纯,结合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Septoriella phragmitis提取液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为研究华泽兰内生真菌Septoriella phragmitis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运用硅胶柱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进行分离提纯,结合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Septoriella phragmitis提取液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腺苷(1)、cyclo-(S-Pro-S-Ile)(2)、5-羟基-2-羟甲基-4H-哌喃-4-酮(3)、3α-hydroxyartemisinic acid(4)、leptosphaerone C(5)、1-氨基四氢化萘(6)、泽兰素(7)、β-吲哚基丙氨酸(8)、环(丙氨酸-酪氨酸)二肽(9)、β-D-fructopyranocy-(2→6)-D-glucopyranose(10),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华泽兰内生真菌Septoriella phragmitis中分离。对所得化合物采用对硝基苯基-β-吡喃半乳糖苷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对硝基苯磷酸盐法测定PTP1B抑制活性,MTT法测定胃癌细胞HGC-27抑制活性,标准精度对接法进行分子对接。化合物6和7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8.1、8.6μg/mL;化合物6、7和9有PTP1B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6.5、8.2、0.5μg/mL;化合物5和6有胃癌细胞HGC-27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12.2、16.8μg/mL。分子对接显示化合物6和7与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蛋白有较强关联性,可作抗糖尿病先导化合物进行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Septoriella phragmitis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根化学成分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的活性研究
3
作者 赵金诺 覃怡发 +3 位作者 张轩 张梦娇 晏晶晶 梁皓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8-1706,共9页
为研究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根部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糖尿病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从华泽兰根部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并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8 S-9-hydroxyt... 为研究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根部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糖尿病活性,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从华泽兰根部分离得到15个单体化合物,并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8 S-9-hydroxythymol(1)、8,10-dehydro-9-hydroxythymol(2)、1-[4-hydroxy-3-methoxy-5-(3-methylbut-3-en-1-ynyl)phenyl]wethanone(3)、speciosin L(4)、(R)-8-hydroxy-9-isobutyryloxythymol(5)、1,4-[13C]-1,2,3,4-tetrahydro-5-naphthyl-amin(6)、eupatriol(7)、3β,6-hydroxytremetone(8)、泽兰酮(9)、(2 R,3 S)-5-acetyl-6-hydroxyl-2-isopropenyl-3-ethoxy-dihydrofuran(10)、(2 R,3 S)-5-乙酰基-6-羟基-2-异丙烯基-3-乙氧基-苯并二氢呋喃(11)、6-羟基-2 H-苯并呋喃-3-酮(12)、3,5-dimethyl-2,3-dihydrobenzofuran(13)、2,4-bis-(5-acetyl-6-hydroxy-benzofuran-2-yl)-4-methyl-pent-1-ene(14)、1,1′-[[(2 E)-4-methylpent-2-ene-2,4-diyl]bis(6-hydroxy-1-benzofuran-2,5-diyl)]diethanone(15)。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泽兰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化合物14为首次从华泽兰中分离获得。采用对硝基苯基-β-吡喃半乳糖苷法与对硝基苯磷酸盐法分别测定所有化合物对诱导糖尿病发生的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的抑制活性进行评价,化合物3、4、5和12具有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IC 50值分别为3.7、10.1、21.3、22.5μg/mL,其中化合物3的抑制活性优于良性药阿卡波糖(4.6μg/mL);化合物1、3、4和12具有良好的PTP1B抑制活性,其IC 50值分别为15.2、8.6、2.2和21.2μg/mL,其中化合物3的抑制活性优于良性药齐墩果酸(12.5μg/mL),化合物4的抑制活性优于阳性药正钒酸钠(7.5μg/mL)和齐墩果酸(12.5μg/mL)。研究表明,炔类化合物3和4均具有较明显的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抑制活性。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计算化合物3和4分别与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4与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均具有较强的结合力。本论文首次采用双靶点对华泽兰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抗糖尿病活性及构效研究,发现化合物3和4可作为抗糖尿病的先导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化学成分 抗糖尿病活性 Α-葡萄糖苷酶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清热解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蒋毅萍 徐江平 黄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9-592,共4页
目的研究华泽兰清热解毒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糖皮质激素诱导小鼠免疫功能低下、干酵母致大鼠发热等实验,研究华泽兰的清热解毒作用。结果华泽兰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并随剂量的增加作用增强;华泽兰能提高糖... 目的研究华泽兰清热解毒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糖皮质激素诱导小鼠免疫功能低下、干酵母致大鼠发热等实验,研究华泽兰的清热解毒作用。结果华泽兰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并随剂量的增加作用增强;华泽兰能提高糖皮质激素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且华泽兰1 g·kg-1药效作用显著;华泽兰1.5 g·kg-1能对抗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结论华泽兰具有清热解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抗炎 清热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质量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石孟琼 何毓敏 +2 位作者 刘呈雄 范欣 邹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97-3000,共4页
目的建立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 L.的质量标准。方法观察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TLC法定性鉴别8β(4′hydroxytigloyloxy)10α,14 epoxy 2βhydroxy 1αH,5αH,6βH,7αH guai 3(4),11(13)dien 6,12 olide(HEH),2015年版《中国药典》... 目的建立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 L.的质量标准。方法观察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TLC法定性鉴别8β(4′hydroxytigloyloxy)10α,14 epoxy 2βhydroxy 1αH,5αH,6βH,7αH guai 3(4),11(13)dien 6,12 olide(HEH),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检测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含有量,HPLC法测定HEH含有量。结果华泽兰性状、显微特征可与同属其他植物较好地区分开。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10批样品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含有量分别不超过11.26%、7.92%、7.92%,以及不低于6.77%、5.41%。HEH在6.25~4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0%,RSD为1.10%。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好,稳定可靠,可用于华泽兰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8β(4′hydroxytigloyloxy)10α 14 epoxy 2βhydroxy 1αH 5αH 6βH 7αH guai 3(4) 11(13)dien 6 12 olide TLC 2015年版《中国药典》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建芬 林璟 +1 位作者 徐好仪 张梦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3-138,共6页
目的研究华泽兰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其ITS(5.8S)序列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内生真菌,KB纸片法和MTT法分别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和体外抗肿... 目的研究华泽兰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其ITS(5.8S)序列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内生真菌,KB纸片法和MTT法分别对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和体外抗肿瘤实验,PCR法分析和检测内生真菌PKS和NRPS基因。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株内生真菌,分别鉴定为禾谷镰刀菌、间座壳属、链格孢属、层生镰刀菌、葡萄座腔菌属小新壳梭孢、细极链格孢、首都叶点霉。菌株EC102、EC103、EC107、EC108、EC11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面包酵母都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EC102、EC107、EC108、EC109对人乳腺癌细胞株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从华泽兰内生菌株中发现4个NRPS基因片段和1个PKS基因片段。结论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具有潜在的抑菌和抗肿瘤活性,且能产生NRPS基因和PKS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内生真菌 抑菌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于德泉 康怀漳 《中草药》 CAS 1983年第3期4-6,共3页
从菊科泽兰属植物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 L.)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七种成分,经鉴定分别为香豆精、棕榈酸、α-香树酯醇(α-amyrin),表木栓醇(epifriedelinol).α-香树酯醇乙酸酯,木栓酮(friedelin)及β-谷甾醇。
关键词 华泽兰 化学成分 木栓酮 柱层析 表木栓醇 香豆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膝与川牛膝及华泽兰牛膝的鉴别 被引量:3
8
作者 何颖 谷勇 侯杰荣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8期562-563,共2页
牛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后经历代本草的发展,品种演变,至今已十分复杂,有牛膝、红牛膝、川牛膝、味牛膝、白牛膝、杜牛膝、麻牛膝、华泽兰牛膝等。其中,牛膝和川牛膝为《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品种,华泽兰牛膝在广东普遍... 牛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后经历代本草的发展,品种演变,至今已十分复杂,有牛膝、红牛膝、川牛膝、味牛膝、白牛膝、杜牛膝、麻牛膝、华泽兰牛膝等。其中,牛膝和川牛膝为《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品种,华泽兰牛膝在广东普遍应用于治疗咽喉疾病。现将3个品种鉴别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品种鉴别 华泽兰 《神农本草经》 《中国药典》 历代本草 品种演变 收载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尉小琴 刘呈雄 +4 位作者 邹坤 贺海波 汪鋆植 吴一航 许应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82-1785,共4页
目的:研究华泽兰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MTT比色法评价6个化合物的肿瘤细胞毒活性。结果:从华泽兰乙酸乙酯部位... 目的:研究华泽兰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MTT比色法评价6个化合物的肿瘤细胞毒活性。结果:从华泽兰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upalinilide G(1)、8β-(4'-hydroxytigloyloxy)-5-desoxy-8-desacyleuparotin(2)、3-(hydroxymethyl)-1,13,14,15-tetrahydroxy-7,11,15-trimethyl-2,6,10-hexadecatriene(3)、3-(hydroxymethyl)-1,13,15-trihydroxy-7,11,15-trimethyl-2,6,10-hexadecatrien-14-yl acetate(4)、eupafolin(5)、hiyodorilactone B(6)。化合物2对人胃癌HGC-27细胞及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IC50分别为4.29μg/m L、5.53μg/m L。结论:其中,化合物2~6为首次从华泽兰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对HGC-27细胞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化学成分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中的苷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尉小琴 贺海波 +3 位作者 邹坤 汪鋆植 刘呈雄 汪蕾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107-109,共3页
研究了菊科泽兰属植物华泽兰中的苷类成分.通过正相硅胶、反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该植物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得到4个苷类化合物,利用MS和NMR等波谱学方法2,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icariside C4(1)... 研究了菊科泽兰属植物华泽兰中的苷类成分.通过正相硅胶、反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该植物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得到4个苷类化合物,利用MS和NMR等波谱学方法2,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icariside C4(1)、longifloroside A(2)、cis-melilotoside 3'-methyl ester(3)、2-hydroxy-5-methoxyphenyl-1-O-glucoside(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华泽兰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苷类 分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基于NF-κB及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对NIH-3T3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冯 邹坤 黄文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4-150,I0040,I0041,共9页
目的探讨华泽兰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功能的影响。方法从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及氧化应激重要因素活性氧(ROS)介入,通过核因子κB(NF-κB)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等信号通路角度... 目的探讨华泽兰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功能的影响。方法从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及氧化应激重要因素活性氧(ROS)介入,通过核因子κB(NF-κB)及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等信号通路角度阐明其作用机制。体外培养NIH-3T3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不同浓度华泽兰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组,检测不同浓度下华泽兰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对NIH-3T3细胞Toll增殖活性(MTT法)、细胞迁移(细胞划痕实验)、分泌NO及胞内ROS生成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Toll样受体4(TLR-4)、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NLR-P3、NF-κB、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因子抑制蛋白α(IκBα)、白细胞介素-18(IL-1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增殖与细胞划痕实验表明,华泽兰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于NIH-3T3细胞的增殖与划痕愈合影响具有双向性。与对照组相比在低浓度下(<6.25μg·mL^(-1)),萃取物有促进NIH-3T3细胞增殖与迁移的作用,而高浓度(>25μg·mL^(-1))反而表现出对NIH-3T3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抑制作用,且不同阶段呈现出相应的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萃取物浓度为6.25μg·mL^(-1)时,NO生成量相较于低浓度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浓度组(>12.5μg·mL^(-1))相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内ROS生成实验表明,经华泽兰根部乙酸乙酯萃取物处理后ROS生成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Western blot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萃取物作用浓度为6.25μg·mL^(-1)时,细胞内NF-κB、TLR-4、Myd88、NLR-P3、ASC表达显著升高(P<0.01),IκBα表达升高(P<0.05),IL-18表达显著降低(P<0.01),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华泽兰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即低浓度促进细胞增殖而高浓度抑制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及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NIH-3T3细胞 细胞功能 NF-ΚB 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根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梦元 虞丽娟 +3 位作者 李燕慈 田珂 李路军 吴正治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05-1909,1949,共6页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从华泽兰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NMR波谱数据对它们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达玛二烯醇乙酸酯(1)、(2R,3S)-5-乙酰基-6-羟基-2-异丙烯基-3-乙氧基苯并二氢...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等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从华泽兰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NMR波谱数据对它们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达玛二烯醇乙酸酯(1)、(2R,3S)-5-乙酰基-6-羟基-2-异丙烯基-3-乙氧基苯并二氢呋喃(2)、豆甾醇(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12,13-dihydroxyeuparin(5)、5-乙酰-6-羟基-2-异丙烯基苯并呋喃(6)、2,5-二乙酰基-6-羟基苯并呋喃(7)、ruscodibenzofuran(8)、2-乙酰-5-(1-炔丙基)-噻吩-3-O-β-D-吡喃葡萄糖苷(9)。化合物1、2、4和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2、4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牛津杯法评价部分化合物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并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各自的MIC值,结果显示,测试化合物对5种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1、6和8对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强抑菌活性,MIC值分别为0.98、0.98μg/m L和0.49μg/m L,化合物7对大肠埃希菌显示较强抑菌活性(MIC≤3.91μg/m L),化合物1、2、6和7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抑菌活性,MIC值均为7.81μg/m L,可见化合物1及苯并呋喃类化合物2、6、7、8为华泽兰根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化学成分 苯并呋喃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泽兰花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禹 孙志滢 +5 位作者 杨宇纯 兰佳慧 杨霞 程凡 刘呈雄 邹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研究菊科泽兰属植物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 L.花部位的化学成分,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华泽兰花中得到了9个化合物,应用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3,... 为研究菊科泽兰属植物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 L.花部位的化学成分,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华泽兰花中得到了9个化合物,应用波谱学方法分别鉴定为:3,11-二氧,Δ12-齐墩果烯(1)、3β-(辛烷氧基)-11-氧代烯烃-12-烯-28-酸(2)、β-香树脂醇(3)、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4)、咖啡酸乙酯(5)、5-甲基-2(1-甲基乙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eupalinolide K(7)、11-羟基-10,11-二氢泽兰素(8)、dieupachinin E(9),其中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种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3为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为华泽兰中首次分离得到,推测其为华泽兰花部分的特征成分。对化合物1~7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采用牛津杯法评价部分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6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1和4活性最好。本文是首次对华泽兰花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花部位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兰与华泽兰的性状鉴别
14
作者 张传献 《江西中医药》 1996年第S2期179-179,共1页
泽兰与华泽兰的性状鉴别张传献(江西省广昌县药品检验所344900)关键词泽兰,华泽兰,性状鉴别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gcopuslucidusTurczWarhirtusRegel的干燥地上部分,功效为活血化... 泽兰与华泽兰的性状鉴别张传献(江西省广昌县药品检验所344900)关键词泽兰,华泽兰,性状鉴别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gcopuslucidusTurczWarhirtusRegel的干燥地上部分,功效为活血化瘀,行水消肿;华泽兰为菊科植物华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兰 华泽兰 性状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华泽兰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被引量:13
15
作者 梁钻姬 潘超美 +3 位作者 赖珍珍 郑芳昊 夏静 刘欣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9,共5页
通过比较不同的外植体、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生根培养基类型以及生根苗的移栽基质,建立华泽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5%酒精预处理10s,再用0.1%HgCl2浸泡10min,以嫩茎节为外植体诱导效果最好。培... 通过比较不同的外植体、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生根培养基类型以及生根苗的移栽基质,建立华泽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消毒以75%酒精预处理10s,再用0.1%HgCl2浸泡10min,以嫩茎节为外植体诱导效果最好。培养基MS+6-BA1.00mg.L-1+IBA0.05mg.L-1利于形成丛生芽,用于继代增殖,30d的增殖系数为9.43;1/2MS+IBA0.05~0.10mg.L-1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100%;生根苗适宜移栽于田园土中,成活率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原文传递
华泽兰根茎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德港 柯银铅 +4 位作者 邹坤 贺海波 刘呈雄 程凡 邓锐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6-110,共5页
目的:研究华泽兰根茎石油醚部位的五种单体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抗炎活性。方法:MTT法检测各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NO、TNF-α含量和细胞中NLRP3、IL-... 目的:研究华泽兰根茎石油醚部位的五种单体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体外抗炎活性。方法:MTT法检测各化合物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Western Blot分别检测RAW264.7细胞上清液中NO、TNF-α含量和细胞中NLRP3、IL-1β、IL-18蛋白表达。结果:MTT分析显示泽兰素、化合物A、B、C和D五种单体分别在14.4μmol/L~115.6μmol/L、3.125μmol/L~25μmol/L、3.125μmol/L~25μmol/L、3.125μmol/L~25μmol/L、3.125μmol/L~5μmol/L时对RAW264.7细胞增殖没有明显抑制作用;RAW264.7细胞在用LPS刺激后,细胞上清液中NO、TNF-α含量和细胞中NLRP3、IL-18、IL-1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用泽兰素、化合物A、B、C和D干预后细胞上清液中NO、TNF-α含量和细胞中NLRP3、IL-1β、IL-18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华泽兰根茎中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泽兰素、化合物A、B、C和D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LRP3激活及炎症因子生成有关。其中以泽兰素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依次是化合物A、C、D和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 RAW264.7 脂多糖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华泽兰根部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清清 陈静文 +4 位作者 马一婷 李小环 刘呈雄 郭志勇 邹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798-4802,共5页
目的研究菊科泽兰属植物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华泽兰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鉴定为... 目的研究菊科泽兰属植物华泽兰Eupatorium chinense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华泽兰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鉴定为泽兰素(1)、1-[2-(1-acetoxymethyl-vinyl)-6-hydroxy-benzofuran-5-yl]-ethanone(2)、6-hydroxy-3β-methoxytrematone(3)、euparone(4)、8-methoxy-9-hydroxythymol(5)、dehydroespeleton(6)、8-methoxy-9-hydroxythymol 3-Oangelate(7)、9-hydroxythymol(8)、4-hydroxycinnamic acid methyl ester(9)、对羟基苯甲醛(10)、8,9-dehydro-10-hydroxythymol(1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1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3)、对香豆酸(14)、dihydrocoumarin(15)、methylcaffeate(16)、2,5-dimethylphenol(17)、1H-吲唑(18)、(Z)-3-(hydroxymethyl)-7-methylocta-2,6-dienly1 acetate(19)。结论首次对华泽兰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其中化合物2、3、5~11为首次从华泽兰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9、12、14~19为首次从泽兰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是泽兰属中的特征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泽兰 泽兰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 对香豆酸 1H-吲唑
原文传递
广东土牛膝的药用历史及现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28
18
作者 梅全喜 吴惠妃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1期1995-1997,共3页
本文对广东土牛膝治疗咽喉疾病的起源及药用历史进行了分析探讨,对近年来在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鉴别与制剂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广东土牛膝 华泽兰 药用历史 现代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华庭与“斑骨相思”
19
作者 梅全喜 《家庭中医药》 2008年第4期8-9,共2页
广东土牛膝为菊科植物华泽兰的根。其药用历史最早记载见于清代何克谏所著的岭南本草书籍《生草药性备要》。在该书中收载了一味专治跌打损伤的岭南中草药“斑骨相思”,并载其“味甘,性平,治跌打伤.壮筋骨,补足胫,煲水洗亦可。一... 广东土牛膝为菊科植物华泽兰的根。其药用历史最早记载见于清代何克谏所著的岭南本草书籍《生草药性备要》。在该书中收载了一味专治跌打损伤的岭南中草药“斑骨相思”,并载其“味甘,性平,治跌打伤.壮筋骨,补足胫,煲水洗亦可。一名土牛膝.又名多须公,又名六月霜,马食者最良”。此药是菊科植物华泽兰,即今天的广东土牛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筋骨 相思 广东土牛膝 生草药性备要 菊科植物 药用历史 跌打损伤 华泽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