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1
作者 陈宇辰 陈光 +2 位作者 殷浩 江华 宁仁德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生物型半髋置换术和骨水泥型半髋置换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溯性分析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进行半髋替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假体的种类,将其分为生物组(对照... 目的:对比分析生物型半髋置换术和骨水泥型半髋置换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溯性分析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82例进行半髋替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假体的种类,将其分为生物组(对照组,n=41)和骨水泥类组(观察组,n=41)。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方面要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要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两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生物型半髋置换术相比,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能显著缩短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股骨颈骨折 生物型半髋置换 骨水泥型半髋置换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观察
2
作者 李印鹏 王寅 +2 位作者 郝明 曹斌 李熙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7期56-62,共7页
目的探究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2例,采用1∶1∶1配对原则分为3组各34例,其中行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患者... 目的探究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2例,采用1∶1∶1配对原则分为3组各34例,其中行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患者作为微创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关节置换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作为内固定组。比较3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Harris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恢复优良率、再入院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和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关节置换组缩短或减少(P<0.05)。术后1 d及术后3 d,微创组、内固定组ACTH、NE、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关节置换组(P<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3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肢体畸形评分比较:微创组>内固定组>关节置换组(P<0.05)。术后12个月,3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入院率均低于关节置换组(P<0.05,P<0.01)。结论相较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新型组合微创半髋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术能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再入院风险,并可减轻应激反应、促进骨折愈合,且前者改善髋关节功能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 人工关节置换 微创半髋置换 内固定术 关节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高龄半髋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3
作者 施伟肖 朱学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33-0136,共4页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高龄半髋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高龄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0.15%、0.25%和0.5%的罗哌...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在高龄半髋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高龄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0.15%、0.25%和0.5%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3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下肢肌力和运动功能、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结果T3阶段A组B组血流动力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低于A组及B组(P<0.05),A组及B组下肢肌力、抬腿高度整体好于C组(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B组及C组,B组低于C组(P<0.05)。结论 0.25%的罗哌卡因麻醉所形成的效果相对较好,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影响程度较低,整体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髂筋膜间隙阻滞 半髋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英文)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志刚 赵德伟 +1 位作者 郭林 夏重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6期4796-4800,共5页
背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非骨水泥还是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是目前争论的焦点。目的:对8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的高风险的临床问题和功能结果进行评估。方法: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 背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非骨水泥还是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是目前争论的焦点。目的:对8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的高风险的临床问题和功能结果进行评估。方法: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所有患者在置换后1,3,6个月和以后每年行X射线片检查,患者平均随访2~5年。结果与结论:患者出现内科并发症发生5例(16%),在随访期间内死亡4例(25%)。脱位发生1例(3%),患者均未出现异位骨化。平均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4分。说明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较好,稳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型半髋置换 股骨颈骨折 半髋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 老年 医学植入物 人工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上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中的早期疗效比较
5
作者 董云雨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2期58-61,共4页
目的探究半髋置换术经直接上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方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山西省平遥县人民医院拟接受半髋置换术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与研... 目的探究半髋置换术经直接上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方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山西省平遥县人民医院拟接受半髋置换术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与研究组(直接上方入路),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初次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中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中功能评分与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20.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3)。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直接上方入路半髋置换术手术指标优于后外侧入路,可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置换 直接上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6
作者 曾维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9期41-44,共4页
目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8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配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研究组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型人... 目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8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配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研究组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半年,研究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62.03±2.84)、(92.03±3.00)分,高于对照组的(54.12±2.78)、(80.45±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2、24、48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71.36±11.25)min、住院时间(17.05±3.69)d短于对照组的(93.03±10.85)min、(22.02±2.74)d,手术出血量(267.03±95.02)ml少于对照组的(379.85±80.7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生物型人工半髋置换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骨折症状,提高手术效率,缓解患者疼痛度,避免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 生物型人工半髋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国威 郭远清 +4 位作者 陈涛 张奎渤 张大卫 于兵 张荣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20-2324,共5页
背景:研究认为单纯股骨头疾病而髋臼侧尚可的患者适合半髋置换,关于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即生物型)固定方式的适应证选择及近期和远期固定效果、并发症等差异的报道出入较大。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股骨颈骨折的... 背景:研究认为单纯股骨头疾病而髋臼侧尚可的患者适合半髋置换,关于采用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即生物型)固定方式的适应证选择及近期和远期固定效果、并发症等差异的报道出入较大。目的:对比分析两种股骨假体半髋置换修复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CT三维重建在移位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股骨颈骨折全部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资料,分骨水泥假体组和非骨水泥假体组。并随访1.5年,比较各项手术指标、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通过同时检查髋关节X射线片及三维CT,比较与术中所见的符合程度。结果与结论:(1)两组患者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非骨水泥组手术时间少于骨水泥组(P<0.05);置换中出血量骨、住院天数水泥组少于非骨水泥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3)置换后1个月骨水泥组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非骨水泥组(P<0.05);置换后18个月非骨水泥组关节Harris评分高于骨水泥组(P<0.05);置换后3,6,12个月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4)2组患者三维重建和术中所见无误差,符合率达100%;(5)结果提示,应综合考虑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基础疾病、骨条件选择相应类型半髋置换,对于高龄且严重骨质疏松严重能接受手术的患者,建议选择骨水泥型假体;对骨量条件良好者优先考虑非骨水泥型;CT三维重建对移位型骨折诊断准确率及全面认识优于X射线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聚甲基异丁烯酸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半髋置换 骨水泥 非骨水泥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髋置换与内固定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后的生活质量对比 被引量:32
8
作者 胡骏 张德强 汤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953-2960,共8页
背景:股骨颈骨折仍然被认为是一种尚未解决的疾病,主要原因在于是采取内固定还是采用牺牲解剖结构的关节置换手术一直存在争议。这种争议来源于采用内固定治疗可能出现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从而带来远期功能恢复的不满意。是否能通... 背景:股骨颈骨折仍然被认为是一种尚未解决的疾病,主要原因在于是采取内固定还是采用牺牲解剖结构的关节置换手术一直存在争议。这种争议来源于采用内固定治疗可能出现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坏死,从而带来远期功能恢复的不满意。是否能通过骨折良好复位,确切固定以及积极功能锻炼改善预期呢?如果可能,那将有益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特别是本身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恢复。目的:比较植入物内固定与半髋置换修复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大于60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比较内固定和半髋置换分别在无移位型(GardenⅠ、GardenⅡ型)及移位型(GardenⅢ、Garden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死亡率、再手术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术后生活质量采用Harris评分及SF-36量表评估。结果与结论:(1)148例患者中137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2.6%;(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不论是无移位型,还是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均为内固定组明显优于半髋置换组(P<0.05);(3)两种修复方式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再手术率内固定组略高于半髋置换组;(4)两种修复方式术后的Harris评分及SF-36评分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2组间的差距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接近,于术后2.5年即可达到相等(P>0.05),且内固定术修复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比移位型可更早获得与半髋置换相同的生活质量;(5)结果表明,植入物内固定在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上,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创伤小等明显的优势,并且保留了自身股骨头,在术后2.5年即可达到与半髋关节置换相同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手术技术的成熟,当代内固定术完全可以满足患者术后早期下地的需求,使其优势更加突出。因此,植入物内固定是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内固定器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生活质量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人工假体 股骨颈骨折 老年患者 内固定 半髋置换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骨水泥半髋置换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屈惠 李卓敏 +2 位作者 黄春 卢宇 陈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99-2201,共3页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骨水泥半髋置换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骨水泥半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后进行骨水泥半髋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对骨水泥半髋置换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骨水泥半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后进行骨水泥半髋置换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和输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于麻醉前(T0)、骨水泥注入前(T1)、骨水泥注入时(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24 h(T4)和术后48 h(T5)抽取血样测定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和免疫细胞水平。结果 1两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输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B组CD4+和CD4+/CD8+在T1、T2、T3和T4时均较A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CD8+均较A组显著升高(P<0.01);3B组T1、T2、T3、T4和T5时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Adr)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老年骨水泥半髋置换术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较硬膜外麻醉对免疫细胞及激素水平影响较小,利于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骨水泥半髋置换 免疫细胞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创伤程度及骨代谢比较 被引量:20
10
作者 彭印文 李永军 +1 位作者 崔邦胜 陈棉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4-1518,共5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半髋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创伤程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行半髋置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按假体类型分为骨水泥型组和生物型组各30例,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半髋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创伤程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行半髋置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按假体类型分为骨水泥型组和生物型组各30例,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7 d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骨代谢标志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碱性磷酸酶(BAL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结果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7 d炎症因子(TNF-α、IL-6、PCT、CRP)、骨代谢(β-CTX、tPINP、BALP、i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应激激素(NE、E、COR)水平术前、术后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假体手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炎症因子、骨代谢影响无差异,但生物型假体对患者的应激激素影响小,对基础病多手术耐受性差者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生物型 半髋置换 股骨颈骨折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髋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潮坚 蔡拉加 +1 位作者 石昭宏 林剑雄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比较半髋置换(hip arthroplasty,HA)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对121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 目的比较半髋置换(hip arthroplasty,HA)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对121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HA组(采用半髋置换治疗,63例)和PFNA组(采用PFNA治疗,58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引流)、输血量、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1.5、3、6、12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结果 PFNA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HA组(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组术后1.5、3、6个月时HHS评分较高(P<0.05),但在以后随访中两组HHS评分相似(P>0.05)。结论半髋置换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早期疗效优于PFNA,但后期(12个月以后)两者临床疗效相似,而相比半髋置换,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及输血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半髋置换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海 黄良勇 刘鸿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7期136-137,共2页
目的:评估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75~97岁,平均82岁。采用腰麻加连续硬膜外复合麻醉或气... 目的:评估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75~97岁,平均82岁。采用腰麻加连续硬膜外复合麻醉或气管内插管复合麻醉。采用改良Gibson后外侧切口;应用骨水泥技术,行人工半髋置换手术。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获得6~30个月的随访,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5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结论: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效果良好,可以尽早恢复髋关节功能。由于高龄老人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手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 半髋置换 高龄 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骨水泥人工半髋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32例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良勇 刘海 刘鸿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骨水泥 人工半髋置换 高龄 股骨颈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微创SuperPath入路和传统后路半髋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必成 鲍丰 +4 位作者 陈旭宏 蔡航 王正明 龚江浩 许国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3期471-472,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微创SuperPath入路和传统后路半髋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SuperPath入路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微创SuperPath入路和传统后路半髋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SuperPath入路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后路半髋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VAS评分,TUG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TU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SuperPath入路置换术的手术创伤更小,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活动能力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微创SuperPath入路 传统后路半髋置换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Wagner SL股骨柄假体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佟刚 赵鉴非 戴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WagnerSL股骨柄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方法:2008年8月~2009年8月,采用Wag.nerSL股骨柄假体进行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按Jensen—Evans分型均为不稳定骨折。采用Singh分级评定... 目的:探讨WagnerSL股骨柄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方法:2008年8月~2009年8月,采用Wag.nerSL股骨柄假体进行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按Jensen—Evans分型均为不稳定骨折。采用Singh分级评定骨质量均为骨质疏松。选择WagnerSL股骨柄假体进行半髋置换术。结果:平均部分负重时间为术后第3~5天,随访时间10—15个月,平均12个月,无失访病例。21例患者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及随访X线片假体位置好,均无明显疼痛,无髋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双下肢不等长6例,均在1cm以内。术后最后1次随访Harris评分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90.5%。结论:WagnerSL股骨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允许术后早期完全负重活动、降低并发症和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gner SL 股骨转子间骨折 半髋置换 骨质疏松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及半髋置换术对老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川 何杰 张旭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3年第6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及半髋置换术对老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并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采用全髋置换术(全髋组),32例采用半髋置换术(半髋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全髋及半髋置换术对老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并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采用全髋置换术(全髋组),32例采用半髋置换术(半髋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观察1年随访后的远期疗效并评分。结果全髋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高于半髋组(P<0.05);住院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远期疗效不同,且全髋组(平均秩和=38.24)好于半髋组(平均秩和=27.59)。结论全髋及半髋置换术治疗老龄股骨颈骨折均有肯定的疗效,远期疗效前者优于后者。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个体性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置换 半髋置换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剑伟 蒋卫平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8期747-749,共3页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2年9月在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72例5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 目的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2年9月在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72例5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比其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5~6年,平均5.2年。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量、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半髋关节置换术简单有效、创伤小,能满足患者的功能需求,可作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 半髋置换 股骨颈骨折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居建文 叶峥 +3 位作者 朱剑 严斌 黄晓义 朱志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8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9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9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半髋置换术相比,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置换术治疗在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更显著,且安全性高,可被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 半髋置换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室壁瘤患者半髋置换术麻醉管理1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清海 郎宇 王天龙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709-710,共2页
患者女,73岁,60 kg,155 cm,因“摔伤致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12 h”于2013年12月7日就诊,以“右股骨颈骨折”收入院,拟行右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3年前发现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治疗,近1个月内有心悸,乏力,能够缓慢步行200 m;高血压... 患者女,73岁,60 kg,155 cm,因“摔伤致右髋部疼痛、活动受限12 h”于2013年12月7日就诊,以“右股骨颈骨折”收入院,拟行右半髋人工关节置换术。3年前发现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治疗,近1个月内有心悸,乏力,能够缓慢步行200 m;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150-160/80-90 mmHg;2型糖尿病,间断服用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于7.0-7.3 mmol/L。12年前发现脑梗死病史,无明显遗留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置换 麻醉管理 患者 室壁瘤 人工关节置换 老年 右股骨颈骨折 盐酸二甲双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与半髋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20
作者 徐峥 李金龙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1113-1116,共4页
目的观察空心钉内固定以及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42例进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44例进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 目的观察空心钉内固定以及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42例进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44例进行半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定以及两组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空心钉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以及入院时间上均少于半髋置换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随访Harris功能评定显示:空心钉内固定组优5例,良13例,可21例,差3例,优良率42.9%;半髋置换组优11例,良18例,可14例,差1例,优良率65.9%。与空心钉内固定组相比,半髋置换组优良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式选择上,根据放射学评估以及患者自身条件来选择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式。骨折前活动能力好、骨质好的患者,移位程度小(GardenⅠ、Ⅱ)可采取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方式;而对于身体较差,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或伴有严重骨质疏松(GardenⅢ、Ⅳ型)的患者应首选半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内固定 半髋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