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半球谐振陀螺电极间隙高精度检测与调整方法
1
作者 王大志 胡鑫 +3 位作者 李义康 刘犇 王曦 梁世文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微半球谐振陀螺的电极间隙一致性直接影响陀螺的输出性能,为满足陀螺的高精度间隙调整,利用静电电容检测的方法对电极间隙进行表征,并通过精密位移调节陀螺电极间隙。构建了陀螺装配误差模型,仿真分析装配误差对周向静电电容的影响,设... 微半球谐振陀螺的电极间隙一致性直接影响陀螺的输出性能,为满足陀螺的高精度间隙调整,利用静电电容检测的方法对电极间隙进行表征,并通过精密位移调节陀螺电极间隙。构建了陀螺装配误差模型,仿真分析装配误差对周向静电电容的影响,设计开发了高精度多通道电容同步检测电路,测量精度误差<1.8%,重复测试偏差<6%,实现了静电电容的高精度测量。搭建了高精度陀螺装配实验平台,基于采集的周向电容,微调电极间隙,降低周向电容的离散程度。最终完成陀螺高精度装配与固定。实验结果表明,陀螺周向间隙误差≤5.6%,周向静电电容标准差为14.47fF,离散系数为5.5%,装配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静电电容 间隙调整 多通道电容同步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探空观测评估北半球卫星及再分析对流层臭氧数据
2
作者 杨景怡 田文寿 +2 位作者 雒佳丽 段佳康 何昕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9,共15页
对流层臭氧是一种污染气体,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影响人类健康、严重危害生态环境。本研究利用WOUDC(The World Ozone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Data Centre)发布的臭氧探空观测数据,评估了2007-2018年北半球地区GOME-2A(Global ... 对流层臭氧是一种污染气体,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影响人类健康、严重危害生态环境。本研究利用WOUDC(The World Ozone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Data Centre)发布的臭氧探空观测数据,评估了2007-2018年北半球地区GOME-2A(Global Ozone Monitoring Experiment 2 aboard METOP-A)、OMI(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卫星的对流层臭氧柱含量产品以及TCR-2(Updated Tropospheric Chemistry Reanalysis)再分析对流层臭氧产品。分析结果表明,在赤道美洲地区、亚热带地区、欧洲西部和加拿大地区,GOME-2A与探空观测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56,相对偏差百分比绝对值不超过15%;在加拿大地区、美国东部地区和欧洲西部地区,OMI与探空观测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0.72,标准化的均方根误差为0.47~0.56;就整个北半球区域而言,TCR-2对流层臭氧柱含量与探空观测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1~0.95,标准化的均方根误差为0.18~0.48,优于其他两种卫星资料。此外,进一步探讨对流层臭氧柱含量趋势结果发现,TCR-2对流层臭氧柱含量变化趋势与探空观测结果较为一致。利用评估后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赤道美洲地区、欧洲西部地区和中国地区对流层臭氧柱含量增加,而近年来在北极地区、加拿大地区和美国东部地区对流层臭氧柱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臭氧 对流层臭氧柱含量 资料评估 半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球形声学共振腔的光声光谱气体传感系统研究
3
作者 王高旋 丁志华 高晓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8-615,共8页
声学共振腔是光声吸收光谱技术的重要器件,相比于传统使用的圆柱形声学共振腔,球形声学共振腔具有体积小、品质因数高、更易提高气体吸收路径等优点。为进一步减小声学共振腔体积,实现微型化声学共振腔,本文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半球形声... 声学共振腔是光声吸收光谱技术的重要器件,相比于传统使用的圆柱形声学共振腔,球形声学共振腔具有体积小、品质因数高、更易提高气体吸收路径等优点。为进一步减小声学共振腔体积,实现微型化声学共振腔,本文首次报道了一种基于半球形声学共振腔的光声光谱气体传感系统,该半球形声学共振腔半径为15 mm,容积为7.07 mL。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测试验证,测量出半球形声学共振腔的频率响应曲线,进一步确定了半球形声学共振腔的最佳工作频率和麦克风位置。为进一步提高光声光谱气体传感系统性能,通过增大声学共振腔的光线入射口尺寸,与多通池相耦合在一起,进一步增加气体吸收路径。多通池由两个反射镜构成,反射镜直径为25.4 mm,曲率半径为100 mm,距离20 cm,反射镜面上反射光斑为单线点模式,最终通过使用多通池提高了6倍的甲烷光声吸收信号幅值和4倍的甲醛光声吸收信号幅值。通过使用多麦克风方法,将光声光谱信号幅值提升了4倍。最终,光声光谱仪器耦合了发射波长位于1653和3640 nm的两个可调谐激光器,两个激光器通过不同位置入射至声学共振腔中,实现了甲烷和甲醛两种气体的测量,检测灵敏度为2.11×10^(-6)(20 s)和0.71×10^(-6)(20 s)。通过测量不同甲烷浓度下光声信号校准了光声光谱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光声信号与气体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使用Allan标准差方法评估光声光谱系统在长时间工作下的仪器稳定性,在仪器最佳积分时间660 s,甲烷检测灵敏度提升至0.4×10^(-6)。半球形声学共振腔由于其良好的光源适用性、体积小等特点,在光声光谱气体传感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 半球形声学共振腔 气体传感 甲烷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温带植被NPP变化分析研究
4
作者 李秀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090-094,共5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是反映植被活动关键特征的关键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被的生长趋势状况。以北半球温带为研究区,采用 2001~2023 年MOD17A3 植被NPP数据,运用均值法、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 检验两种方法,揭示了北...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是反映植被活动关键特征的关键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被的生长趋势状况。以北半球温带为研究区,采用 2001~2023 年MOD17A3 植被NPP数据,运用均值法、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 检验两种方法,揭示了北半球温带地区植被NPP在 2001~2023 年的时空变化。得到以下结论:(1)植被NPP的空间变化。北半球温带地区2001~2023年植被NPP的空间分布变化整体上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尤其是从2020~2023年间增长变化最为明显。(2)植被NPP的时间变化。北半球温带地区植被NPP在2001~2023年间的最大值整体处于下降趋势。2001年至2023年间,植被NPP的平均值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波动较为显著。(3)相关性分析显示,北半球温带大多数地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与年均温和年降水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温带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边界条件下半球壳受迫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庞福振 张明 +2 位作者 高聪 郑嘉俊 李海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83,共10页
基于半解析法求解得到中厚半球壳的稳态振动与瞬态振动响应。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球壳结构能量表达式,引入Jacobi多项式和傅里叶级数表示半球壳结构的轴向和径向位移,利用Ritz法得到半球壳的稳态振动响应,与有限元法结果对比验证... 基于半解析法求解得到中厚半球壳的稳态振动与瞬态振动响应。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推导球壳结构能量表达式,引入Jacobi多项式和傅里叶级数表示半球壳结构的轴向和径向位移,利用Ritz法得到半球壳的稳态振动响应,与有限元法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半球壳在不同边界条件、截顶角和壳体厚度下稳态振动与瞬态振动特性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 稳态振动 半解析法 瞬态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极模态切换的半球谐振陀螺自校准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小明 王长元 +3 位作者 陈刚 杨松普 贾晨凯 唐明浩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3,70,共7页
针对因受加工技术、加工条件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影响,半球谐振陀螺在力平衡模式下输出零偏稳定性及重复性变化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态切换的陀螺自校准方法。基于半球谐振陀螺二阶振动模态机理,建立理想状态下谐振子运动方程,并分... 针对因受加工技术、加工条件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影响,半球谐振陀螺在力平衡模式下输出零偏稳定性及重复性变化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态切换的陀螺自校准方法。基于半球谐振陀螺二阶振动模态机理,建立理想状态下谐振子运动方程,并分析推导了谐振子在阻尼不均和频率裂解等非理想因素影响下的运动模型和参数控制方程。根据谐振陀螺输出漂移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极功能切换的半球谐振陀螺自校准方法。通过相关实验,分析比较了电极模态切换前后陀螺输出稳定性及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陀螺零偏稳定性提升1.8倍以上,陀螺零偏重复性提升90.5%,所提方法能有效估计及补偿陀螺漂移,提高半球谐振陀螺输出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力平衡模式 自校准 模态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陀螺谐振子的理论建模方法综述
7
作者 姜昕 朱启举 梅春波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4,共11页
半球谐振子的动力学行为是半球谐振陀螺(HRG)功能的物理基础。针对目前国内半球谐振子动力学建模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具体参考来源,以及推导不严密甚至谬误等问题,详细推导了谐振子的动力学建模过程,总结了建模通用的学科背景知识,并... 半球谐振子的动力学行为是半球谐振陀螺(HRG)功能的物理基础。针对目前国内半球谐振子动力学建模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缺乏具体参考来源,以及推导不严密甚至谬误等问题,详细推导了谐振子的动力学建模过程,总结了建模通用的学科背景知识,并梳理出了两大类常用的建模思路,以期为后续的进一步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撑。首先,对于半球谐振子动力学建模所通用的弹性薄壳理论进行了概括,包括描述应变和位移关系的弹性几何方程和将应变和应力联系起来的胡克定律;然后介绍了在早期理论研究中常用的基于达朗贝尔原理的建模方法,通过建立平衡方程以及载荷分析求解得到谐振子的二阶振动方程;最后介绍了由国外引入的基于拉格朗日力学的建模方法,通过计算谐振子整体的动能以及应变势能,并代入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谐振子的二阶运动方程,该方法在最近几年内也开始被国内的研究者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半球谐振子 弹性薄壳理论 达朗贝尔原理 拉格朗日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命半球谐振陀螺惯性姿态敏感器设计与在轨应用
8
作者 李建朋 何刚 +3 位作者 方海滨 郑炜 蒋效雄 武志忠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2-820,共9页
针对未来航天器对惯性姿态敏感器高可靠和长寿命的应用需求,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4通道冗余方案的4S半球谐振陀螺惯性姿态敏感器。其次,针对高可靠、长寿命惯性姿态敏感器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和验证。最后,对所提产品的在轨应用... 针对未来航天器对惯性姿态敏感器高可靠和长寿命的应用需求,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4通道冗余方案的4S半球谐振陀螺惯性姿态敏感器。其次,针对高可靠、长寿命惯性姿态敏感器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和验证。最后,对所提产品的在轨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设计的半球谐振陀螺惯性姿态敏感器4轴姿态测量功能正常,在轨性能与地面测试性能相当。通过地面验证和在轨应用情况,综合评估所设计产品寿命不低于20年,可靠度不低于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惯性姿态敏感器 在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ALK基因融合的婴儿型半球胶质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9
作者 王瑞芬 管雯斌 +3 位作者 严敏骅 韩蕙如 琚璐 王立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0-704,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伴ALK基因融合的婴儿型半球胶质瘤(infant-type hemispheric glioma, IHG)临床病理学、分子学特征、治疗与预后。方法 收集2例IHG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检测GFAP、Olig2、Syn、NeuN、H3K27M、H3K27me3、H3G34V、...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伴ALK基因融合的婴儿型半球胶质瘤(infant-type hemispheric glioma, IHG)临床病理学、分子学特征、治疗与预后。方法 收集2例IHG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检测GFAP、Olig2、Syn、NeuN、H3K27M、H3K27me3、H3G34V、H3G34R、ALK和BRAF等表达,应用FISH和NGS法检测ALK融合基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男性,15个月,头颅MRI示左侧额颞叶巨大占位。例2(外院会诊病例),男性,18个月,发现额颞叶占位。镜检:例1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分布,部分区域排列呈小结节状,被纤维血管分隔,细胞密度高,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核分裂象易见,伴出血、坏死。例2,肿瘤细胞弥漫分布,部分围绕血管形成假菊形团,部分呈束状排列,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圆形、卵圆形,淡染,有小核仁,核分裂象罕见,未见微血管增生和坏死。免疫表型:例1肿瘤细胞GFAP、NeuN局灶阳性,H3K27me3、ALK(细胞质、细胞膜)和ATRX均弥漫阳性,p53部分阳性(30%),Olig2、Syn、H3K27M、H3G34V、H3G34R和BRAF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20%。例2肿瘤细胞GFAP、ATRX、H3K27me3、ALK(细胞质、细胞膜)和Olig2均弥漫阳性,Syn局灶弱阳性,NeuN、p5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5%。FISH、NGS检测显示2例均有ALK基因融合,例1为EML4∷ALK融合,例2为LRRFIP1∷ALK融合。随访7个月,例1残余病灶缩小,一般情况良好;例2失访。结论 IHG组织学多表现为高级别胶质瘤或伴间变特征,ALK变异型的异质性较高,也可表现为低级别胶质瘤形态,需与其他高级别胶质瘤、婴儿促纤维增生型节细胞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型半球胶质瘤 ALK融合 鉴别诊断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时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流程优化研究
10
作者 曹闻亚 常红 +3 位作者 李苗 范琳琳 田飞 刘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52-458,共7页
目的优化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时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护理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连续入住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科ICU行血管内低温治疗的53例首发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 目的优化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时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护理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连续入住北京某三甲医院神经科ICU行血管内低温治疗的53例首发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的25例患者,实验组为2020年6月—2021年12月的28例患者。实验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鼻肠管置入成功率、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总耗时及血管内低温治疗启动耗时。结果实验组的鼻肠管置入成功率为85.7%,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总耗时(48.84±19.12)mi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鼻肠管置入时鼻咽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管内低温启动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期间实现早期幽门后喂养的优化流程可确保血管内低温治疗按时启动,有效缩短鼻肠管置管耗时,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 血管内低温治疗 早期幽门后喂养 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张丽华 郭晓娟 +1 位作者 吉莉 张敏杰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18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药物组...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18例,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药物组(56例)和联合组(62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药物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患者在药物组治疗基础上加用rTMS,均持续治疗8周。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5.16%,显著高于药物组的71.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优于药物组(P<0.05);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生活质量评分表(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失眠、消化不良、腹胀等不良反应;仅联合组出现2例轻度头痛,休息后可缓解。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提高预后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重复经颅磁刺激 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 脑卒中恢复期 吞咽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3AR的半球共形阵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
12
作者 李海 唐芳 李双双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针对半球共形阵体制下进行低空风切变检测时会受到强地杂波信号的干扰,导致风切变信号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自回归的直接数据域算法(Space-Time Autoregressive Direct Data Domain,D3AR)的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该方... 针对半球共形阵体制下进行低空风切变检测时会受到强地杂波信号的干扰,导致风切变信号难以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自回归的直接数据域算法(Space-Time Autoregressive Direct Data Domain,D3AR)的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待检测距离单元的数据从空域、时域以及空时域进行信号对消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数据矩阵描述为空时自回归(Autoregression,AR)模型并估计模型参数;再通过构造与杂波子空间正交的空间来实现对杂波的抑制,最后通过提取待检测单元的最大多普勒频率来估计风场速度。根据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地杂波抑制,并且能够精确估计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共形阵 低空风切变 AR模型 风速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向全发射率测量实验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宇颂 田博宇 +3 位作者 李辉 许兆峰 霍雨佳 符泰然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0,共6页
针对传统半球向全发射率测量教学实验装置测试精度不高、温度量程低的问题,该文基于稳态量热方法设计了高温半球向全发射率测量实验教学系统,进行了样品测试区域热量损失的校准,该系统具有方法原理简单、测试精度高等特点。通过测量获... 针对传统半球向全发射率测量教学实验装置测试精度不高、温度量程低的问题,该文基于稳态量热方法设计了高温半球向全发射率测量实验教学系统,进行了样品测试区域热量损失的校准,该系统具有方法原理简单、测试精度高等特点。通过测量获得不同温度下的材料半球向全发射率,便于同学们理解半球向全发射率与材料热辐射能力的相关性、光谱发射率与不同温度下的半球向全发射率的关联关系,实验测试结果可靠,满足热工系列课程研究型实验教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向全发射率 稳态热量法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手与语言优势半球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玉梅 王拥军 +1 位作者 马锐华 周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1-282,共2页
目的:通过对在我院卒中单元住院的母语为汉语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利手判定及失语症检查,揭示其利手与语言优势半球的关系。方法:对457例首次发病经CT或M RI证实病灶单一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记忆力及智力筛查,排除57例有智力、记忆力受损的患... 目的:通过对在我院卒中单元住院的母语为汉语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利手判定及失语症检查,揭示其利手与语言优势半球的关系。方法:对457例首次发病经CT或M RI证实病灶单一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记忆力及智力筛查,排除57例有智力、记忆力受损的患者,对剩余400例患者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利手判定标准进行利手判定,应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的分类。结果:400例患者中,右利手为366例,非右利手为34例;右利手366例中,左侧半球病变218例,其中158例患者有失语,右侧半球病变148例,其中7例患者有失语;非右利手34例中,左侧半球病变19例,其中11例患者有失语,右侧半球病变15例,其中2例患者有失语。结论:母语为汉语的人种中,右利手者优势半球多为左侧大脑半球,少数为右侧大脑半球;非右利手者优势半球仍多为左侧大脑半球,极少数为右侧大脑半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优势半球 临床研究 左侧大脑半球 右侧大脑半球 脑卒中患者 北京医科大学 右利手 失语症检查 卒中单元 智力筛查 判定标准 神经内科 第一医院 成套测验 记忆力 病变 MRI 发病经 汉语 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离断术治疗半球性癫痫:疗效与并发症的早期随访 被引量:4
15
作者 窦万臣 郭毅 +6 位作者 郭金竹 苏长保 卢强 金立日 黄颜 周祥琴 吴立文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7年第5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半球离断术治疗药物难治性半球性癫痫的早期效果和并发症。方法自2011年至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5例,均为一侧半球广泛弥漫性病变导致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经过仔细的术前评估检查后,... 目的探讨半球离断术治疗药物难治性半球性癫痫的早期效果和并发症。方法自2011年至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5例,均为一侧半球广泛弥漫性病变导致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经过仔细的术前评估检查后,均行大脑半球离断术治疗。结果所有5例半球性癫痫患者手术顺利,围手术期过程平稳。术后对侧肢体运动和言语功能等和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随访46~69个月,5例患者疗效均达到为EngelⅠ级。结论半球离断术是半球切除术的重大改良,疗效与半球切除术相当。该方法早期并发症少。手术操作虽比较复杂但并非十分困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离断术 半球切除术 半球性癫痫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右半球在失语症恢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亦男 汪洁 宋为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2-85,共4页
自19世纪Broca通过对失语患者的尸体解剖发现他们的病变部位大多位于左侧大脑半球以来,即认为左侧大脑半球具有语言功能优势。但早期Gowers对失语症恢复期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右侧大脑半球发生新的损伤后,会使失语再发[1],还有Kinsbourn... 自19世纪Broca通过对失语患者的尸体解剖发现他们的病变部位大多位于左侧大脑半球以来,即认为左侧大脑半球具有语言功能优势。但早期Gowers对失语症恢复期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右侧大脑半球发生新的损伤后,会使失语再发[1],还有Kinsbourne研究发现失语症恢复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语症 大脑右半球 左侧大脑半球 失语患者 右侧大脑半球 病变部位 尸体解剖 语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畴异同判断中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清旭 水仁德 《心理学报》 1987年第4期375-380,共6页
本实验利用汉字单词和图片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判断同时呈现在左视野和中央视野或右视野与中央视野的二个刺激是否属同一范畴,对范畴异同判断中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对汉字单词的处理为大脑左半球占优势,... 本实验利用汉字单词和图片为刺激材料,要求被试判断同时呈现在左视野和中央视野或右视野与中央视野的二个刺激是否属同一范畴,对范畴异同判断中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对汉字单词的处理为大脑左半球占优势,对图片材料的处理为大脑右半球占优势;(2)判断方式(异判断和同判断)在左半球和右半球之间未显示出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 异同判断 实验研究 半球 半球 占优势 判断方式 标准刺激 反应时 心理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座底板直连接型焊接空心半球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敬海 刘忻然 +3 位作者 何梦杰 闫翔宇 王彬 王丹妮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34,52,共10页
为研究支座底板直连接型焊接空心半球节点在受拉压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8个试件。通过试验和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了节点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和荷载-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受压工况下试件的破坏模式为半球先屈服支管后屈服、... 为研究支座底板直连接型焊接空心半球节点在受拉压状态下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8个试件。通过试验和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了节点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和荷载-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受压工况下试件的破坏模式为半球先屈服支管后屈服、支管屈服和半球表面屈服,受拉工况下为半球先屈服后支管与半球相交处半球表面产生裂纹。节点承载力随半球直径、半球壁厚、支管直径及受力工况的不同而改变,受支管壁厚影响较小。在受力过程中,支管分别承受拉压力的节点试件在支管与半球相交区域的测点最先进入屈服状态,其余加载工况下试件最不利位置均为半球顶部。基于对218个有限元模型在受压和受拉工况下的参数化分析,非线性拟合提出了节点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考虑了加劲肋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给出承载力提高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座底板直连接型 焊接空心半球节点 静力加载试验 破坏模式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演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原野 田云芬 蔡景霞 《心理科学进展》 1987年第1期48-52,共5页
对人类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对动物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却是近十多年来才开始的。近年来,在灵长类,非灵长类哺乳类,乃至鸟类中都发现了一些生理和形态上的不对称现象。本文从进化的角度,评介了近年来的... 对人类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对动物大脑两半球不对称性的研究却是近十多年来才开始的。近年来,在灵长类,非灵长类哺乳类,乃至鸟类中都发现了一些生理和形态上的不对称现象。本文从进化的角度,评介了近年来的一些发现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 不对称现象 灵长类动物 人类大脑 研究进展 演化 右利手 非灵长类 半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类似于大脑半球特化的不对称性处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靓 张华 郭连生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大脑半球 对称性 耳蜗 左右半球 声音刺激 语言功能 声学特征 对应关系 半球 听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